桃花源记
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作品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东晋末年,百姓民不聊生,徭役繁多,官场亦是凶险黑暗。陶渊明有睹时局,选择回归田园,远离政治漩涡中心。此文即是他辞官回乡所作。
《桃花源记》叙述了武陵渔人偶然发现如仙境般的桃花源,随后渔人进入桃花源,与淳朴善良的桃源人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离开之后却再也找不到归路的故事。渔人离奇的经历,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桃花源记》饱含着作者多种思想:对现实世界的唾弃和对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儒道佛三家思想融聚而成的新自然观思想;以及对山水田园的真正热爱。其在叙述上也秉持着魏晋游仙故事的风格,尽显非凡之感,故事整体的虚构和细节处的真实则为该文增添一丝神秘感。语言上则毫无修饰之感,平淡自然。
陶渊明首创了虚构桃源境界,寄托社会理想的桃源题材以后,“桃花源”就成为一种文学题材和主题在后代反复出现,产生了大量咏叹桃源的诗文,但在其主旨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离。不少文人如白朴吴楚材也借《桃花源记》表明心志,回归真我。关于《桃花源记》的相关争论,则存在真实地址的南北之争和文体所属之争。近些年以桃花源记为背景的舞剧、动画、电视剧等作品也相继问世。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东晋末年,陶渊明家乡江州(今江西九江)一带,由于战乱频繁,民不聊生,《晋书·刘毅传》中提及“至乃男不被养,女无匹对,逃亡去就,不避幽深”。及至晋宋易代,人民逃亡情形更为严重。《宋书·荆州蛮传》说:“宋民赋役严苦,贫者不复堪命,多逃亡入蛮”,因“蛮无徭役,强者又不供官税”。这些史实便是陶渊明虚构桃源仙境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
个人背景
《桃花源记》作于陶渊明晚年,约为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元熙二年(420)六月,宋武帝司马德文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政治的恐怖、人性的险恶,让陶渊明对现实世界充满了厌恶和绝望,但又无法干扰。因此他选择回归田园,远离政治漩涡中心。
从思想来说,陶渊明受道家思想影响很深,并又追慕阮籍无君无臣、无富无贵的社会理想,接受过鲍敬言的无君论思想,思想高洁,喜爱淳朴民风,留恋山水,厌恶官场。他曾以羲皇上人自称,幻想做无怀氏葛天氏之民。这些思想意识积聚起来便成为其虚构桃花仙境的思想根源。《晋书》本传说陶渊明自以曾祖父为晋世宰辅而“耻复屈身后代”,故清代文学家何文焕说他是以“避宋之怀”写桃源人避秦之事,也可作为其创作动机。
作品原文
作品文本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知府,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郡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作品原文参考资料:注释参考资料:
作品赏析
思想情感
理想乌托邦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战乱纷争、分裂割据、内忧外患的时代。以陶渊明生活的主要时期来说,便经历了司马道子、元显的专权,王国宝的乱政,王恭殷仲堪的起兵,桓玄的夺位,以及后来终于夺取了政权的宋武帝势力的兴起。士族和军阀们只热衷于争权夺利,在政治极端腐败,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的局面冲击下,陶渊明的生活道路和思想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因而在其晚期,《桃花源记》并诗诞生。文中所描写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实际表明一个与秦汉魏晋封建社会相对立的理想世界。但他并没有以此种情景来规范现实社会。陶渊明意识到,在那样黑暗的岁月,无论是理想的社会还是精神的家园,都是永难实现的梦幻。因而,“桃花源”与外界的通道并不是畅通的,理想世界作为现世社会的参照物,又永远有着现实的价值。它在批判现实、呼唤人们改造现实的同时,又可慰藉人们的心灵,让人超越或逃避于现实。
新自然观
桃花源里没有阶级,没有剥削,人们互相勉励耕种,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不用担心苛捐杂税的催逼,儿童老人们都欢乐融洽。桃源人这种“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状态符合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宗旨,具有浓厚的儒家色彩。同时,全文也弥漫着道家思想。桃花源社会就是老子“小国寡民”的缩影,他们保留着祖宗留存下来的古老风习,“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人与人之间没有倾压,没有争夺,从小孩到老人都生活的很幸福。可以说,陶渊明为我们所展现的这幅田园理想国图景就是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形象化。除此之外,佛教思想中的“乐土”和“无君”观念也有所体现。三种思想的交汇融合,使《桃花源记》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新自然观
追求真隐
陶渊明所追求的隐逸与同时代文人所追求的有所不同。那些文人往往只追求清谈隐逸的思想而不真正实践,陶渊明与他们不同的地方,便是他与大自然之间没有距离。山川田园,自然而然地存在于他的喜怒哀乐之中。此外,他对魏晋名士之隐的批判还在于,他追求的不是山林之隐,而是田园之隐。他在长期的田园生活实践中感受到劳动的美好,感受到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的愉悦,这在他的许多诗作中都有反映。如:“秉宋欢时务,解颜劝农人……日人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扉,聊为垄亩民。”(《登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
艺术特色
游仙叙事
受汉代至魏晋时期流行的志怪小说以及游仙文学发展影响,《桃花源记》的创作也带有此种风格。当时的志怪小说常常描写普通人误幸入仙境,又得而复失出的故事,曲折地表现了人们对神仙世界或理想世界的一些模糊认识。此文也是如此,“桃花源”之“桃”本身就是一个道教意味极浓的意象(桃在道教中具有避邪的功能),要进入这块乐土,必须先通过一小洞,之后才“豁然开朗”,实为“别有洞天”之意。“洞天”之说则为道教特有的宗教性地理观。游仙文学大都要由一洞穴进入仙境,而桃源就是一理想的“洞天福地”。进入桃花源后,内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虽然没有珍禽异树,却已有仙境气象。“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看似说桃源人与山外人并无二致,但正好说明他们是“世外之人。此后种种叙事,也都说明了桃花源与俗世的不同。
语言简练
从句法、词汇等角度来看,《桃花源记》中的句子多用散句,而且总体上都是短的,且句式简单、音节短促(每句大致在五个音节以下),并且多用省略句。所用的词汇也都是通俗易懂,明白晓畅。除了极少数必要的副词,全是动名词,没有形容词。文章中也没有过多的形容和渲染,不用感叹和夸张、比喻等修辞,只平淡的叙述,这样的语言风格显得尤为简练。
虚实结合
写实的叙述主要体现在以人物的籍贯来证明人物的真实性,营造真实的氛围。如武陵渔人、南阳郡刘子骥等。抽象的叙述则体现在:文章虽然一方面在强调时间(晋太元中)、人物(武陵渔人)的可靠性,但是另一方面又在强调地点的不确定性,即不确定桃花源的具体地点(忘路之远近)。同时,故事情节经历了两次曲折,第一次,发现桃花源美好的环境和美好的人际关系,完全是偶然的,毫无因果逻辑。第二次,渔人经历了桃源之旅,回来时还做了标记。却找不到归路,去寻找的人也很快死了。这就使得这个超越因果的情节带有神秘之感。
作品影响
文学影响
桃源题材
陶渊明创作《桃花源记》后,凭借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剥削压迫的厌恶这些特质,“桃花源”成为一种文学题材和主题在后代反复出现,但均有一定程度的变形和发展。在陶渊明以后,以桃源传说为题材进行创作,而提出新主题的,首先是王维的《桃源行》。他将《桃花源记》中理想的人间社会改写为对神仙生活的追求,失去了乌托邦理想社会的意义。到了中唐时代,这一说法遭到了韩愈的批判。在他的《桃源图》中,既不着眼于对小国寡民的向往,也不寄心于追寻神仙之境,而是依据自己一贯的哲学政治观点,揭露了桃源神仙之说的荒唐,从而显示它的主题的独特性。而在王安石笔下的《桃源行》中,陶渊明的诗文中的无君无臣思想得到了发扬,这也正是他以自己的方式继承和发挥了这个古老题材的结果。
母题作用
陶渊明《桃花源记》产生之后,桃源的隐逸意蕴早在南朝时期就被关注,陈代徐陵《山斋诗》:“桃源惊往客,鹤桥断来宾。复有风云处,萧条无俗人。”这其实是对桃源隐逸意趣的认定。对桃源的隐逸意趣的追求更集中体现在中唐文人的笔下。卢纶《同吉中孚梦桃源》直接表露出中唐文人对陶渊明桃源境界的渴望,“云中碧潭水,路暗红花林。”“园林满芝木,鸡犬傍篱栅。”碧水环绕、红花掩映的地方就是诗人梦想的桃源。
《桃花源记》对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也产生了两重影响。《聊斋志异》中不仅在内容上复现了《桃花源记》中的几处场景,如《婴宁》故事写王子服独自前往婴宁的居所,行约三十里后来到一个小村落,只见“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寂无人行,止有鸟道。遥望谷底,丛花乱树中,隐隐有小里落。下山入村,见舍宇无多,皆茅屋,而意甚修雅。北向一家,门前皆丝柳,墙内桃杏尤繁,间以修竹;野鸟格其中”。本来这段描写是为了渲染狐鬼的生存环境,却带有着桃花源般的幽美色彩。在创作时蒲松龄也受到了陶渊明《桃花源记》心态的影响。蒲松龄一生久困科场,在科举之路上屡屡受挫,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让他饱受沉重的精神打击。而归隐田园、甘于平淡的陶渊明,触动了蒲松龄的灵魂深处。尤其是出于陶渊明笔下那篇带有神秘故事色彩的《桃花源记》,更是让蒲松龄产生共鸣,因此他在《聊斋志异》中塑造类似于桃花源的仙域灵境,来表达他内心对平淡自由生活的追求。此外,清代其他小说如《儒林外史》《镜花缘》中,也都透露出与陶渊明相似的隐逸情怀。
到了近现代,桃花源意境出现的越来越多。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世界,尤其是在《阿黑小史》《凤子》《边城》等小说中描绘的湘西世界简直是纯粹的桃花源;萧红的《呼兰河传》中,儿童视角的设定,尤其是对作家幼年后花园生活的回忆,无疑也是桃花源意境的体现;而真正复兴了纯粹的桃花源的是汪曾祺。他的小说《受戒》《大淖纪事》,是一种天人合一式的桃花源,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有一种内在的欢乐”。
社会影响
陶渊明的诗文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沈约的《宋书·谢灵运传论》讲叙晋、宋以来诗歌流派,却没有论及陶渊明。钟嵘的《诗品》仅将陶潜列于中品。但由于陶渊明创作《桃花源记》并诗的创作情结的复杂性、具体性、多样性,“桃花源”意境经过历史的沉淀、发酵,逐渐历朝历代的文人雅士产生了共鸣。
激发共鸣
唐朝李白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而“明朝散发弄偏舟”的人生理想与陶渊明的“岂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而归隐田园的行为,含有一种内在的思想契合点。杜甫从“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的对家庭的无限歉意,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社会理想和陶渊明从“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的疚愧心理,到“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社会理想,两者创作的家庭情结,社会情结有一种内在的相通之处。可以说他们的心路历程基本相同,精神指向高度一致,可见桃花源意境的影响之深。黄庭坚在跋渊明诗卷时也曾表示年轻“血气方刚时”,读陶诗“如嚼枯木”,然及“绵历世事”,再读之则另有一种情趣,对于《桃花源记》是同样的道理。
借志抒怀
元朝时,由于受到外族入侵,再加上政治黑暗。元朝文人对陶渊明更有一种偏爱。白朴在《仙吕·寄生草·饮》中说“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以陶渊明自比。清人谈及《桃花源记》说:“靖节当晋衰乱时,超然有高举之思,故作记以寓志,亦《归去来兮辞》之意也”。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等人,亦借《桃花源记》表明自己不与黑暗政治同流合污,对权贵以远避的志向。
作品评价
笺注陶渊明集》的作者李公焕评价:“语造平淡,而寓意深远,外若枯稿,中实敷腹”。
清代文学家方东树评价此文:“笔势笼罩,原委昭明,峰蝶壮浪”。
诗品》作者钟嵘评价:“文体省净,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
相关争议
真实地址之争
多数读者认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描绘的桃花源,就是个为逃避赢秦暴政而建立的人间乐土,它的原型地应该在江南地区,甚至就是文中所提到的武陵。然而,1936年初,陈寅恪在《清华学报》发表《桃花源记旁证》一文,提出新的看法,即桃花源应在北方的弘农或商洛一带,而桃源之人所避的秦国乃是苻秦而非赢秦。这一结论的提出后,学界一直无人回应。二十年后,史学名家唐长孺对这一说法提出质疑,逐渐引起学界关注。
文体之争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谈到六朝志怪至唐人小说的演变时,曾说:“幻设为文,晋世固已盛,如阮籍之《大人先生传》、刘伶之《酒德颂》、陶渊明之《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皆是矣,然咸以寓言为本,文词为末……”据此看来,鲁迅将《桃花源记》看作“幻设为文”的传记之作,而不是志怪小说。当代学者则对这一说法提出质疑,认为《桃花源记》“幻设为文”不假,却不是传记文体,而是牵混、融合《搜神后记》中的桃花源事与刘子骥事而成的杰出的志怪小说。
衍生作品
舞剧
动画
电视剧
参考资料
【朱耷行草书桃花源记卷】.故宫博物馆官网.2023-09-05
..2023-09-19
..2023-09-19
桃花源记.豆瓣.2023-09-19
桃花源 (2009).豆瓣电影.2023-09-19
新桃花源记 第一季.豆瓣电影.2023-09-19
..2023-10-16
桃花源记 (2006).豆瓣电影.2023-09-19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个人背景
作品原文
作品文本
作品赏析
思想情感
理想乌托邦
新自然观
追求真隐
艺术特色
游仙叙事
语言简练
虚实结合
作品影响
文学影响
桃源题材
母题作用
社会影响
激发共鸣
借志抒怀
作品评价
相关争议
真实地址之争
文体之争
衍生作品
舞剧
动画
电视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