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新年,
彝语称“库史”,是集祭祀祖先、游艺竞技、餐饮娱乐、服饰制度等诸多民俗事项为一体的祭祀和庆贺性民俗节日。在每年的11月20日左右择吉日举行,主要分布于川、滇、黔、桂广大
彝族地区。
彝族新年起源于古代彝族先民的祭祀活动,彝族新年为期3天,头夜叫“觉罗基”,过年第一天叫“库斯”,第二天叫“朵博”,第三天叫“阿普机”。在彝历新年期间,男女老幼欢聚一堂,尽情狂欢娱乐,共同庆祝家庭和睦、人口繁荣,祈福吉祥安康。2011年,彝族新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节日简介
彝族新年,
彝语称传统新年为“库史”,它的基本含义是过新年。但在文化的涵义上,“库”意味着“转回”,是时间的概念;“史”则表示“新”,是动态的概念,代表着从原点开始的意义。在深层含义上,“库史”是代表时间的概念,它既是今年的终点,也是下一年的起点。但是,“彝族年”本真的文化含义则是以民俗活动的形式整合了
彝族实体。从心理愿望和历史渊源的角度来看,“彝族年”不仅表达了对丰收和美好生活的庆祝和渴望,更是表现了人们对祖先的爱和对祖先历史的怀念。
彝族过年时间的选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过去在一些高海拔地区,如
越西县、
昭觉县、
汉源县、
石棉等地,彝族在十一月份过年。而在一些其他地区,如
西昌市、
喜德县、
冕宁县、
会理市、
米易县、
盐边县、
盐源县、
木里藏族自治县以及
云南省的宁薇、
永胜县、
华坪县、
永仁县等县,则是在腊月十六日过年。在甘洛,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传统,特别是白彝区(田坝玉田苏雄等片区)和黑(普吉米、斯觉等片区)完全不同。
彝族过年时间的不统一与彝族历法有关。由于不同地区的毕摩推算历法不同,一个地方可能认为是好日子,而另一个地方却不一定,这导致了各地过年时间的不同。
节日来源
彝族新年起源于古代彝族先民的祭祀活动,汉文献关于
彝族年的最早记载是
唐朝。
南诏时期骠信《星回节》有“不觉岁月暮,感极星回节。元昶同一心,子孙堪贻厥”的记载。
五代十国《玉溪编事》也记载有:“南诏以十二月十六日为之
火把节。”
节日活动
彝族新年为期3天,头夜叫“觉罗基”,过年第一天叫“库斯”,第二天叫“朵博”,第三天叫“阿普机”。在彝族新年这一天,村里人依照传统在早晨听到鸡鸣后开始宰杀年猪,挨家挨户地进行。年猪的胆、胰、尿泡用来
占卜,预示主人家的吉凶,其中猪胆饱满色泽好,胰平展无缺陷,尿泡丰满则意味着来年人畜兴旺,家人安康,粮食丰收。男子们负责杀猪切肉,而女性则负责制作
腊肠,并在当天将鲜肉和香肠挂在火塘上方烧烤,以展示主人家的年猪肥美,彰显主人的富裕。孩子们则开始拜年,将所得的压岁钱当作零花钱玩耍。第二天,开始进行各种娱乐活动。大人小孩聚集在一起,串门喝酒,品尝主人家的美酒,享受着“汁液博”的乐趣。另外,还会玩荡秋千、打磨秋、玩
顺风耳、打
毛鸡蛋、弹
月琴、唱歌跳舞等民俗活动,一起尽情享受欢乐时光。第三天是阿普阿博波,意为祖先回去的日子。清晨,人们将祭祀用的饭菜加热,并煮了一些猪肠青菜,之后将它们端到
祭坛上,向祖先表达感恩之情。阿普阿博波的到来标志着新年的结束,但娱乐活动却还在继续,到下午的时候,妇女们拜年,男子们在家接待拜年队伍。
掸尘
每到彝族新年,家家户户都要动员全家老幼打扫居所,除尘洒扫物品及器具等,以迎接新年的到来。其内涵是为了驱除不利,折射了
彝族同胞对于辟邪祛灾、迎福纳喜的美好愿望。
堆柴垛
堆柴垛,即在房前屋后堆放一堆高高整整的柴火,为迎接新年而进行的准备工作。在前往砍伐
柴木的路上,每个家庭都会准备好柴垛,高高地堆放,以展现他们的勤劳和生活的愉悦。
年猪
人们通常会选择最好的猪后腿或整只猪头,送给老人拜年,以表敬意。剩下的肉切成小块后烤熟,然后撒上盐后供奉祖先。家人们才能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畅谈天地,欢欣鼓舞。
年饭
“过年三天尽情地吃,没有吃错的道理。”彝族新年就是美食的盛宴,全家人
欢聚一堂,享受美味佳肴,尽情享受亲情团聚的快乐。
背水 摘菜
清晨,姑娘和小伙们就起来了,轻轻地挎着水桶前往河边、泉水旁,取水和采摘青菜、圆根。他们要尽可能地避免被人发现。
节日习俗
祭祖仪式
在彝族新年到来的前一晚(相当于
汉族地区传统
春节的
除夕),
彝族会举行祭祖仪式。这一天晚上,彝人会请祖先回家,而在他们家里供奉的祖先则均为已故的远亲和父辈。四川凉山
甘洛县的彝民称他们为阿普和阿博。在
彝语里,“阿普”基本上指的是爷爷或远古的祖先,“阿博”则是父亲或近亲的父辈。合起来解释,“阿普、阿博”就是指从远古祖先到近亲父辈。从彝族的谱系观念来看,“阿普、
阿博”是指一个家族的始祖到已故的父亲的统称。但在彝人的日常观念中,这个词汇更偏重于指自己的亲生父亲和爷爷。
杀猪仪式
在节日的第一天,杀猪仪式也非常讲究。
彝族首先会用草绳套住猪的头,将猪牵到正屋的院坝内,让它朝向门的方向。然后再用草绳将猪牵着放在叠补上,用一刀杀死则大吉。猪死后,取下套在它头上的草绳,放在叠补上,预示着能让天神将以祭祀猪带走,保佑人间。
尔擦苏仪式(清洁仪式)
在清洁仪式时,彝族通常会先从火塘中取出烧红的石头,将其放进盛满清水的瓢中,然后进行驱邪和清洁仪式,包括清洁家中存放的物品和猪。且每家每户的清洁仪式都不尽相同,尤其是毕摩世家的仪式与普通家庭截然不同。他们通常会从火塘中取出三至九枚石头(均为奇数),不仅对房屋进行清洁祈福,还会清洁法器,体现出毕摩世家的神圣和严肃。这样的仪式也反映出毕摩世家更加尊重祖先的传统思想。
文化内涵
彝族通常将“
彝族年”称作吃喝玩乐的节日。然而,实际上,“彝族年”中的每一个习俗和仪式都具有一定的文化涵义,反映了彝族历史上的迁徙和发展。在彝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和窗户上分别挂着马桑枝(鼻语称为库什以毕)、索玛和基思。彝族人们把马桑枝和索玛看作圣洁之物,让祖先从挂在窗户上的马桑枝和索玛上面进屋,其中蕴含着彝族祖先曾经与原始森林和竹子的关系。这既是对祖先的尊重,又体现了彝族人民马桑枝和索玛的图腾信仰。尔擦苏仪式(清洁仪式)是在杀猪之前进行的,目的是来驱除恶魔,体现了
彝族对祖先的关爱和尊敬。从库什以毕、索玛、基思的象征意义上看,都表现了彝族人对祖先的怀念。2011年,彝族新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内在价值
彝族年是连接历史和现代的纽带。通过彝族年,可以了解彝族文化发展的历史,了解传统的彝人风俗习惯。彝族年作为历史的产物,一直传承至今,反映了彝民族的精神和物质追求,也是他们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方面。
彝族年维系了族群的团结、友善和和睦,实现了对自身文化的认知和民族认同。
彝族年中的祭祖仪式、禁忌等生动展现了彝族先民历史的迁徙、发展和演变,是一部口耳相传的鲜活民间历史。通过彝族年解析民族的历史,彝人后代加深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彝族年中的习俗和仪式彰显了彝族高尚的思想品质,营造出和谐的氛围。例如,在彝族年中,巾帼色的“翁色尔古”(村中的首推杀猪的能手)严格按照长幼顺序完成杀年猪的仪式活动,还有儿童的游戏活动“翁西那占革”,彰显了彝人尊老爱幼、团结和睦的情感,实现了彝族民族认同感。
彝族年体现了彝民族的个性,塑造了民族精神。在
彝族年中举行的捧跤、赛马、爬竿等娱乐活动,展现了彝人坚韧不拔、勇敢无畏的性格特征,增强了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彝族年为文学、艺术创作与交流提供了平台。很多文学佳作源于生活,通过彝族年这个盛大的节日进行推广和传承。因此,彝族年为文学和各种艺术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平台。例如表达彝族人对祖先的追思、祭奠的家喻户晓的《
勒俄特依》。在彝族年中,为庆祝丰收和祈求吉祥而跳起的歌舞,例如现今广为人知的彝族传统舞蹈《达体舞》。
传承与保护
彝族新年进入现代社会,开始面临时代的
洗礼,各个彝区彝族年的形式和内容均发生不了同程度的裂变。
彝族年是彝族每年都要举行的重要节日,具有很强的历史和文化传承意义。政府应采用科学的灵活化管理方式:一方面,应实现“无为而治”,减少干预民俗活动,避免反感和伪民俗行为的产生,并激发民间社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应提供开放、和谐、友好、尊重的文化环境,保护和发展彝族的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与社会的
和谐发展。
相关事件
根据
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23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凉府办函〔2022〕121号):彝族新年放假7天。
彝族年期间,彝族聚居区会举行
将军虫、摔跤、斗牛等大型民俗文化活动。在彝人部落门口,体验彝家人接待贵宾的最高礼仪——过山号、拦门酒、大刀舞,同时还有
篝火晚会,体验多彩的彝族民俗。
参考资料
彝族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