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科
哺乳纲啮齿目下的一科
鼠科(Muridae)为啮齿目鼠科动物的总称,是哺乳动物中最大的科,截至2023年,全球物种名录(COL)共记录了5亚科161属775个物种,中国有21属69个物种。5个亚科中鼠亚科的种属最多。鼠科动物是鼠疫钩端螺旋体属等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小家鼠黄胸鼠大林姬鼠中华姬鼠等多种鼠科动物是鼠害,对农田、林木、人类设施有害。鼠科有些物种具有参与植物授粉、传播种子等生态价值;有些可作为宠物饲养或肉用,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部分物种可作为药用;长爪沙鼠、小白鼠、大鼠等可作为实验动物用于生命科学、医学、物理、心理研究、工业制造和毒性检测等领域。
鼠科动物多为中小型鼠类,体形多修长。不同种属体型差异较大,如非洲侏儒鼠体长不到9厘米,体重在5克以下,巨型云鼠体长48厘米以上,体重达2千克。鼠科动物广泛分布于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陆和许多大洋岛屿。适应能力极强,栖息环境多样,沙漠、森林、草原、农田等环境可见。多分布于热带亚热带
鼠科动物多数以植物为食,也吃蚯蚓、地下真菌,甚至水生无脊椎动物。多数为穴居,冠鼠亚科等物种一生都在树冠上度过,在树上筑巢。根据活动高峰可分为日出型、夜出型和日夜活动型3种类型;有些有季节性迁移现象,有些有扩散性迁移现象。捕食者较多,有用沙子堵住洞穴入口、游泳和潜水、断尾逃生等多种防御策略。
2023年,鼠科中64个物种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2020)》,截止2023年,鼠科797个物种被纳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锡兰刺鼠、小家鼠弗洛勒斯岛鼠等为濒危(EN),斯里兰卡小鼠、胡格氏鼠和明打威群岛鼠等为易危(VU),小鼠、Apodemus hyrcanicus和苏拉群岛鼠等为近危(NT)。
分类演化
1811年,德国动物学家约翰·卡尔·威廉·伊利格(Johann Karl Wilhelm Illiger)将鼠科命名为“Muridae”。
鼠科的起源可能从亚洲南部的某些地鼠进化而来,在巴基斯坦北部晚中新世的前鼠(Antemus)是后期鼠类的祖先,这一群体在南亚发展,并从那里扩展到旧世界的其他地区。中国最早的鼠科化石出现在800万年前的最晚中新世
鼠科是哺乳动物中最大的科,是啮齿目中第二个大科,种类繁多。截至2023年,根据全球物种名录(COL),鼠科共有5个亚科161属775个物种。5个亚科中鼠亚科种属最多,为137属596种,家鼠属(Rattus)物种最多,共66个物种,其次为小鼠属(Mus),共39个物种。根据物种2000中国节点,中国有21属69个物种,其中白腹鼠属(Niviventer)物种最多,为18个物种,其次为姬鼠属(Apodemus),为10个物种。
形态特征
鼠科动物多为中小型鼠类,体形多修长。不同种属体型差异较大,列表如下
如体长不等,尾长,体重;体长,尾长,体重;体长,尾长,体重,很多雄性比雄性大;体型差异非常大,如非洲侏儒鼠(Mus minutoides)体长不到9厘米,体重在5克以下,巨型云鼠(Phloeomys cumingi)体长48厘米以上,体重达2千克
鼠科动物体毛多而细软,也有的为坚硬的刺毛或针毛。毛色可能因季节而改变,如大林姬鼠(Apodemus peninsulae)夏毛背部一般较暗,呈暗色,颜色均匀无特别条纹,冬毛由于杂有少生黑毛,因而呈黄棕色。
鼠科动物颅骨较狭长,脑颅和听骨不显著扩大。额部扁平或稍隆起,颧弓细弱,无眶上突,眶间区圆滑、收缩或形成眶上脊。眶下孔上宽下窄略呈“V”字形。耳较长,鼻吻部略尖突。齿数决不超过16枚,上下颌有门齿1对, 臼齿3对。臼齿多为低冠齿,臼齿有齿根,无前臼齿,第1、第2上臼齿咀嚼面有3纵列齿尖,或中间的1列齿突退化甚至消失。每3个荠列齿尖形成1个横嵴。新几内亚岛稀有的单齿鼬属属(Mayermys),每侧仅保留1个臼齿。无颊囊。
鼠科动物尾一般较长,长短因种类而异。尾多裸露或被稀疏毛。多数有鳞,亦有尾毛聚生或成簇丛。如大林姬鼠体长7~12厘米,尾长稍短于体长,尾毛不发达,鳞片裸露,尾环比较明显。少数种类四肢的趾爪有适应树栖攀援的变化。雌鼠通常有乳头,如雌社鼠乳头有4对,雌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有乳头6对。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鼠科动物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于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陆和许多大洋岛屿,每个亚科都有其一定的分布区,如冠鼠亚科分布于东非,见于苏丹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地;非洲沼鼠亚科分布于非洲南部和东部。
中国分布
鼠科动物在中国遍布各地,每种鼠都有其一定的分布区,如褐家鼠(家鼠属 norvegicus)分布广泛,仅西藏自治区未发现;黑线姬鼠青海省和西藏未发现。
栖息环境
鼠科动物适应能力极强,栖息环境多样,多分布于热带亚热带,从干燥的沙漠到潮湿的热带森林,从冻原到稀树草原到温带林地均有栖息,农田、牧场、城市和农村建筑物内也可见。如黑线姬鼠栖息于农田;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在荒漠、半荒漠中生活;麝鼠(Ondatra zibethicus)栖息于沼泽及有植被的水滨地区。不同鼠科动物栖息高度不同,如鼠亚科在4000多米高的山脉和地下500米均有发现;冠鼠亚科通常在高海拔地区发现,高达3300米;非洲沼鼠亚科栖息海拔高达4000米。
根据鼠科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栖居方式,可将鼠类分为树栖、地栖、半水栖3种类型。大部分为地栖,如锡兰刺鼠(Mus fernandoni),巢鼠(Micromys minutus)栖息于农田、草地及中低山丘陵、灌丛、草丛中;有些物种是树栖,如冠鼠亚科为树栖,社鼠家鼠属 niviventer)喜攀援,栖于山区的树林、茅根灌木丛以及菜园、稻田、禾本科杂草间及石缝、溪旁草丛中,山区近林地的村庄常可见到;麝鼠等为半水栖鼠类,生活在有水域的地方,陆地栖居,水中生活。
根据鼠种栖息场所,可将鼠类分为野栖和家栖两大类。野栖鼠类多栖息在野外,如农田、草原、荒漠、河谷、丘陵、山地及森林等地带。绝大多数园林害鼠为野栖类,如沙鼠跳鼠科(Dipodidae)等。家栖鼠类多栖息于住宅、仓库、厨房、厕所、下水道等处。有的家栖鼠褐家鼠和小家鼠与人类伴生,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该鼠的存在。有的鼠家野皆栖,如黄胸鼠家鼠属 flavipectus)等。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鼠科动物多数以植物为食,也吃蚯蚓、地下真菌,甚至水生无脊椎动物。如黑线姬鼠喜食稻、麦、玉米、高梁、豆类、花生等农作物的种子,薯类的块茎及瓜果等,亦吃植物的茎叶和昆虫;巢鼠食性颇杂,几乎所有农作物都食,主要以作物,禾本科杂草种子为食,还亦食一部分绿色植物、浆果及一些昆虫。
鼠的食性随性别、年龄有一定的变化。如黑线仓鼠胃中食物的总检率、动物、根茎叶花果、油料作物种子和花生等,雌鼠明显高于雄鼠。这可能是由于雌鼠怀孕、哺乳幼仔需要更多的营养。
不同鼠种食量差异很大,鼠体大者食量大,小者食量小,而且随鼠的年龄、性别及食物种类等的不同食量也有差异,如大仓鼠(Tscherskia triton)的成体鼠日食量为18克,而幼体食量为11克。
多种野鼠在秋、冬季有贮藏食物越冬的习性,如黑线姬鼠褐家鼠和黑家鼠等鼠科动物经常在隐蔽的地方储存或囤积食物。
社群行为
鼠科动物的社群行为多样,如非洲沼鼠亚科可单独、成对、成大小群活动;冠鼠亚科多单独活动,有时成对或以雌鼠和幼崽组成的小群体出现。
筑巢行为
鼠科动物多数为穴居,也有一些物种一生都在树冠上度过,在树上筑巢。如黑线姬鼠喜筑巢于埂、堤上;洞简单,虽有分枝但极短,具2~3个出口及1~2个窝;大林姬鼠喜居于地形较高、土壤较干的林子中,巢穴筑于倒木、树根、枝堆下的枯枝落叶层中,以枯草、枯叶作巢;大林姬鼠冬季活动于雪被下,地表有洞口,地面与雪层之间有其纵横的洞道;社鼠在树上筑巢,偶尔筑巢于离地面3~5米的高处,巢顶用1~2片树叶盖住。
少数鼠科动物的巢不固定,随季节迁移,如巢鼠春夏季多在禾本科杂草、作物或灌木上做巢,巢呈圆球形,颇为精致,巢料因栖息地不同有所不同。巢鼠的巢穴一般随季节而迁移,春季和初夏在地下筑巢,夏秋季节常把巢悬于草上,冬季通常迁移至稻草堆及干草堆中,巢口通常有2个,离地高度多在1米以下。除地上巢外,亦有地下巢,洞内有粮仓、便所、栖所和育洞。
节律行为
鼠科动物依其在一日中的活动高峰时间,可以分为日出型、夜出型和日夜活动型3种类型,如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活动高峰期在白天,多栖息于隐蔽条件好或便于人洞躲藏的环境;巢鼠、斯里兰卡小鼠和锡兰刺鼠一般为夜间活动;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等24小时都能出来活动。
鼠科动物也可能因为天气变化、施工、饥饿或生活环境拥挤时改变活动时间,如家鼠中地位低下的个体常因为饥饿而在白天觅食。
迁移行为
季节性迁移
有些鼠科动物有季节性迁移现象,家栖型鼠类是季节性迁移最典型的鼠种。开春后,野外的食物日趋丰富,原生活在住宅和村庄的家栖鼠类迁移到野外生活;入冬后,野外的觅食难度逐渐增加,因而又迁回农舍和村庄周围。大林姬鼠黄毛鼠黑线姬鼠等都有随作物区的农时变化而迁移的习性。这种季节性迁移具有较大的自发性,迁移进程平缓,并且通常会在原栖息地存留一定的数量。
扩散性迁移
有些鼠科动物有扩散性迁移现象,其原因多与鼠类的繁殖和种群密度有关,如由于幼鼠与亲鼠分居需寻求新的栖息领地而引起的迁移、发情期因寻找配偶而导致的迁移、因密度压力过大而迫使种群中部分个体向外疏散的迁移等,均属于扩散性迁移。
防御行为
鼠科动物天敌较多,易被捕食,也有一些防御策略,如沙鼠亚科易被各种蛇、猫头鹰和小哺乳动物等食肉动物捕食,为了阻止捕食者进入洞穴,沙鼠会把洞穴入口用沙子堵住或在洞穴系统中安装螺栓孔,如果在露天被发现,他们可以通过螺栓孔仓促撤退,此外,沙鼠的毛色与沙质或岩石接近,易于隐藏;非洲沼鼠亚科易被蛇、鹰、猫头鹰等食肉动物捕食,在遇到任何危险迹象时会迅速地寻求庇护,以游泳和潜水来逃离捕食者而闻名;冠鼠亚科有一排竖起的毛发,内有气味腺体,当冠鼠感觉到威胁时就会散发出恶臭的气味;刚果攀鼠亚科有些物种在遇到威胁时会跳到50厘米高的高空,有些物种在被捕食者抓住时会断裂尾巴逃生。
其他习性
一些鼠科动物有冬眠行为,如跳鼠(Dipodidae),在冬季温度较低时开始封闭洞口,进入巢室进行冬眠,待来年地温回升再苏醒出蛰。
多数鼠科动物有领地行为,如在巢区内多数鼠种还有只允许自身或同一家族活动,当同种其他个体进入时,就会出现驱赶和争斗;非洲沼鼠亚科用尿液和肛门腺的分泌物标记他们的领地。
鼠科动物可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和化学信号交流,如沙鼠视力发达,也可通过多种叫声交流;非洲沼鼠亚科听觉和嗅觉敏锐,使用视觉、听觉和嗅觉信号相互交流;冠鼠亚科以发出奇怪的嘶嘶声和咆哮声而闻名;许多鼠亚科领土物种的雄性用巨大的腹部皮脂腺用气味标记来划分它们的边界。
鼠科部分物种会游泳,如非洲沼鼠亚科和褐家鼠等。
生长繁殖
繁殖
鼠科繁殖力强的种类,长到亚成体后就可参与繁殖。冬眠种类及秋季出生的幼鼠则在翌年才参加繁殖。多为一雌多雄制,少数鼠亚科物种为一雄一雌制。
鼠科不同鼠种的繁殖时间不同,通常在春季开始繁殖,如黑线姬鼠4~9月繁殖,大林姬鼠4月开始繁殖,5~6月最盛;巢鼠繁殖季节较长,每年3~10月间繁殖。一些鼠类交配后,出现被雄鼠前列腺胶状物堵塞的阴道栓,由此可判断其是否妊娠
鼠科不同鼠种的繁殖次数不同,如黄鼠、耗子跳鼠科、旱等具有冬眠习性的鼠科动物繁殖力较低,每年只繁殖1窝或2窝;地鼠沙鼠等1年繁殖2~3次;黑线姬鼠每年繁殖3~5胎;巢鼠每年繁殖1~4胎。雌鼠的孕期约20~28天,巢鼠怀孕期较短,18~20天。1年产多窝的鼠科种类在产仔后可很快进行交配。
鼠科不同鼠种的胎数不同,有的每胎2—3只幼仔,有的每胎6—7只,有的每胎10只以上。如黑线姬鼠每胎5~7只;巢鼠每胎多在5~6只。
生长
鼠科幼鼠出生后,体裸露无毛,闭眼。约10天后睁眼、长毛,20天左右出洞,30天就可与母体分居。如巢鼠幼仔半月即可独立生活。
寿命
鼠科不同鼠种的寿命不同,与其繁殖力、个体大小有关。繁殖力强、个体小的种类平均寿命仅1~2年,如家鼠的寿命一般为一年左右;繁殖力弱、个体大的种类平均寿命为3~5年,跳鼠科等具有冬眠习性的鼠科动物寿命通常在3年以上。
物种保护
保护级别
截止202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鼠科动物部分物种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但具体数量多为未知。
2016年,鼠科中61个物种被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滇攀鼠(Vernaya fulva)和耐氏大鼠(Leopoldamys neilli)为濒危(EN),小狨鼠(Hapalomys delacouri)和褐尾鼠(Niviventer cremoriventer)2个物种为易危(VU),长尾𫛭攀鼠(Vandeleuria oleracea)、云南壮鼠(Hadromys 云南龙蜥)和大齿鼠(Dacnomys millardi)等6个物种为近危(NT),45个物种被列为无危(LC),6个物种为数据缺乏(DD)。
2023年,鼠科中64个物种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2020)》,滇攀鼠和耐氏大鼠2个物种为濒危(EN),小狨鼠和褐尾鼠2个物种为易危(VU),长尾攀鼠(Vandeleuria oleracea)、云南壮鼠(Hadromys 云南龙蜥)和大齿鼠(Dacnomys millardi)等5个物种为近危(NT),45个物种被列为无危(LC),10个物种为数据缺乏(DD)。
截止2023年,鼠科797个物种被纳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举如下
致危因素
鼠科动物的致危因素可分为生境改变、捕食灭鼠措施及引进物种竞争等大类。如斯里兰卡小鼠在某些栖息地受到森林砍伐的威胁;由于山区种植、采矿、发展项目、定居点的扩大和气候变化造成的生境改变威胁锡兰刺鼠生存;弗洛勒斯岛鼠可能受到持续的栖息地丧失的影响,在海拔1000米至1500米之间,栖息地的退化尤为严重;捕食是锡兰刺鼠和斯里兰卡小鼠的主要威胁;农药在农业中的使用越来越多,锡兰刺鼠因此受到威胁;弗洛勒斯岛鼠与引进的黑家鼠和缅鼠存在竞争。
保护措施
针对鼠科动物的保护措施较少,主要是建立保护区,个别物种有立法保护。如锡兰刺鼠受到2009年第22号《动植物保护(修正)45法》的保护;锡兰刺鼠在亚拉国家公园、库马纳国家公园、乌达瓦拉瓦国家公园等保护区都有记录;弗洛勒斯岛鼠在Rutong保护森林中;斯里兰卡小鼠在中部省的霍顿平原国家公园受保护。
主要价值
生态价值
鼠科有些物种对人类有益,如鼠亚科和沙鼠亚科是某些植物的授粉者 ,在种子传播中发挥作用。
经济价值
鼠科动物中有些物种可作为宠物饲养或肉用,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如长爪沙鼠、非洲侏儒鼠是受欢迎的宠物,褐家鼠可作为宠物饲养;鼠亚科有些物种可作为宠物饲养,有些物种被宠物商店作为蛇和蜥蜴等动物的食物出售;鼠亚科一些物种可作为肉食用或其皮毛可供人类使用。
药用价值
鼠科中部分物种可作为药用,如褐家鼠的肉(鼠肉Musculus Rutti)、未长毛的幼体、皮、血、脂、睾丸、肝、胆均可入药,鼠肉有补益、解毒止血、祛风止痛、催产避孕之功效;未长毛的幼鼠有解毒敛疮、止血止痛的功效;皮有解毒敛疮的功效;血有清热凉血的功效;鼠脂可解毒疗疮、祛风透疹;睾丸可镇惊安神、疏肝理气;肝可催生下胎;胆汁可明目。
科研价值
鼠科动物有些物种可作为实验动物用于科学研究,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小白鼠和大鼠,还有长爪沙鼠
小白鼠是小家鼠的变种,由于小白鼠和人类基因序列高度同源且与人类的骨骼结构相同度达95%,因此常作为实验动物或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使用。根据研究需求小白鼠可分为普通常用和满足特殊需求的特种小白鼠,如高癌鼠、低癌鼠、糖尿病鼠等。在1972年以前国际上公认的小白鼠近交系约有250个品系。小白鼠在生命科学、医学、心理学、工业制造、毒性检测等领域应用广泛,如小白鼠可用于多种生物化学实验;在勘查中毒案件现场中多次使用小白鼠进行喂食实验,为及时侦破案件提供准确的线索。每年有几千万只小白鼠被用作科研实验。
此外,野生褐家鼠经培育成大鼠,是仅次于小鼠的最常用的哺乳类实验动物,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学、生理学和毒理学等领域。长爪沙鼠易于照顾,在圈养中很容易繁殖,可作为实验动物被用于医学、物理和心理研究。
危害与防治
危害
鼠科动物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疾病传播
鼠科动物是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其中影响较大、危害较严重的是鼠疫。鼠疫是由鼠疫杆菌(Yersinia pestis)引起的一种在啮齿动物——蚤——啮齿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鼠疫传染性极强,致死率极高。发展迅猛,引起人高热、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并可引发败血症及全身毒血症。未经及时抢救者多于2~3天死于心力衰竭、休克,有黑死病之称。黑家鼠、褐家鼠等家栖鼠是广泛存在的主要媒介蚤类的特化寄生宿主,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地方性的鼠疫宿主,包括印度的小板齿鼠(Bandicota bengalensis)、美国西部的岩鼠(Spermophilus)、欧洲东南部黄鼠(Citellus)、中东地区沙鼠(Meriones)、印度和南非的非洲大沙鼠属(Tatera)等。在世界历史上曾发生三次鼠疫大流行,死亡人数以千万计,以亚洲、非洲和美洲发病最多。鼠疫在中国流行历史也很长,14世纪鼠疫流行时中国死亡人数1300万,在20世纪前,中国共13省、区感染鼠疫144万,死亡137万。1900~1949年中国鼠疫流行达到高峰,共波及20个省,发病115万人,死亡102万人;1950~1980年,中国鼠疫波及12个省,发病7493人,死亡2646人;此后,中国基本没有鼠疫大流行,仅散在发病。
鼠科动物也可以传播其他疾病,如小家鼠褐家鼠是主要的卫生害鼠,可传播多种疾病,小家鼠适合多种生境,容易爆发成灾;褐家鼠是中国重要自然疫源性疾病之一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主要宿主,还能传播康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conorii)、水泡立克次体(Rickettsia akari)、旋毛虫(Triquinellaspiralis)、广州管圆线虫病(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弓形虫病(Toxoplasma gondii)、口疮病毒(Aphtovirus)、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属 interrogans)等多种细菌、病毒和寄生昆虫,引起鼠伤寒沙门氏菌斑疹伤寒立克次体、菲布雷氏菌等疾病;大林姬鼠也能传播多种疾病;黑线姬鼠脑血吸虫病病流行区内又是血吸虫的主要宿主之一,又能传播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土拉伦斯病、丹毒和蝉性斑疹伤寒等传染病;中华姬鼠(Apodemus draco)是藏东南地区钩端螺旋体病传染源之一,同时也是野兔热病传染源。
其他危害
此外,多种鼠科动物对农田、林木、人类设施有害。如小家鼠褐家鼠是世界性的害鼠,小家鼠在野外取食各种植物种子,在室内盗食粮食、啃咬家具、衣服和书籍;在野外盗食各种植物果实种子,啃食林木根基部树皮、幼苗和各种农作物青苗、蔬菜;在室内盗食粮食、果蔬、剩饭、剩菜,破坏家具,啃食衣服和书籍,甚至啃咬婴儿;黄胸鼠盗食农作物及林木种子、坚果,啃食作物青苗和林木幼苗、幼树,冬春季也啃食林木根基部树皮;大林姬鼠(Apodemus 赤胸扁鞘天牛)是一种主要林木害鼠,主要盗食各种林木种子,影响林木更新和直播造林成效,也啃食林木根基部树皮、嫩枝、幼苗;黑线姬鼠除了盗食农作物种子和毁坏青苗外,在冬季食物缺乏时,常常转移到农田林网、果园啃食林木根基部和枝条树皮,甚至造成环剥;中华姬鼠(Apodemus draco)对林木更新及山区农业有一定程度的危害。
防治
鼠害可通过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生态控制、化学防治等方面进行治理。应该采用综合措施,重视治本,“取长补短、协同作用”,同时轮换使用不同方法,取长补短,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物理防治是使用鼠夹、竹弓、鼠笼、粘鼠剂、电子捕鼠器等器具或挖洞等手段灭鼠,只能作为防治鼠害的一种辅助措施。农业防治一是轮作,尤其是水旱轮作,可有效防治水稻田害鼠的危害;二是灌溉,灌深水、灌满田水,可使农田害鼠从洞穴中跑出以便捕杀;三是耕作,坚持冬季深耕晒垄,对减轻鼠害有重要的作用。生态控制:首先,要减少害鼠的栖息地,如减少休闲农田的面积;其次,要恶化老鼠的隐蔽环境,使老鼠的数量下降;第三,同种作物尽可能大面积连片种植,减少老鼠转移聚集为害的程度;第四,最大限度地保护天敌资源,充分发挥天敌灭鼠的作用,切实保护鼠类的天敌,是控制鼠害的重要措施之一。化学防治是通过使用毒饵、毒气、不育剂和驱避剂等灭鼠,是灭鼠减害的有效措施之一。
如果有人被家鼠咬伤或抓伤,应立即用肥皂和水彻底擦洗伤口再用自来水冲洗,然后就诊。
参考资料
Species.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11-12
Muridae Illiger, 1811.ITIS.2024-11-12
Muridae.IUCN.2023-11-03
CITES附录...2024-11-12
Muridae.inaturalist.2023-11-03
Muridae.Animal Diversity Web.2023-11-03
Gerbillinae.Animal Diversity Web.2023-11-03
Otomyinae.Animal Diversity Web.2023-11-03
Muridae: Mice & Rats.desert museum.2024-11-27
Murinae Illiger, 1811.COL.2023-11-03
Rattus norvegicus.darwinfoundation.2023-11-03
中华姬鼠 Apodemus draco Barrett-Hamilton.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3-11-03
Murinae.Animal Diversity Web.2023-11-03
brown rat.britannica.2023-11-03
大鼠.南方医科大学.2023-11-03
Lophiomyinae.Animal Diversity Web.2023-11-03
report the error.Animal Diversity Web.2023-11-03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2020)》.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11-03
Gerbillinae Gray, 1825.COL.2023-11-03
Otomyinae Thomas, 1897.COL.2023-11-03
Deomyinae Thomas, 1888.COL.2023-11-03
Phloeomys_cumingi.Animal Diversity Web.2023-11-03
Ceylon Spiny Mouse.IUCN.2023-11-03
Old World Rats.wdfw.2023-11-03
Mayor’s Mouse.IUCN.2023-11-03
..2023-11-03
Rattus rattus.Animal Diversity Web.2023-11-03
目录
概述
分类演化
形态特征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中国分布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社群行为
筑巢行为
节律行为
迁移行为
季节性迁移
扩散性迁移
防御行为
其他习性
生长繁殖
繁殖
生长
寿命
物种保护
保护级别
致危因素
保护措施
主要价值
生态价值
经济价值
药用价值
科研价值
危害与防治
危害
疾病传播
其他危害
防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