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毛鼠
鼠科家鼠属的一种动物
黄毛鼠(拉丁学名:Rattus losea),别名田鼠、罗赛鼠,鼠科家鼠属哺乳动物。其体形中等,体长约123~170毫米,体重50~115克;后足较短。耳朵较薄且小,耳长16~22毫米。有6对乳头。背毛黄褐色,腹毛灰白;尾上下二白,但不明显,上部较下部深暗,尾环上生有黑褐色短毛;前后足背面浅白色。颅全长不超过40毫米。
黄毛鼠在世界范围内分布于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越南以及中国。在中国主要分布在海岛及沿海地区,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在西藏自治区南部和甘肃省南部亦有分布。在中国有三个亚种指名亚种(R. l. losea)分布于台湾淡水区;华南亚种(R. l. exiguus)分布于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浙江省江西省安徽省湖南省贵州省云南省亚种(R. l. celsus)分布于云南、四川省、贵州。黄毛鼠喜近水而生,还要求植被的覆盖度和高度较低。其栖息地的类型较为广泛,但以作物区为主。多栖息在稻田、番薯地、香蕉地、甘蔗地、菜园。此外,茅根坡、堤岸、灌丛也有其活动和栖居。
黄毛鼠繁殖快、分布广、适应性强,是中原地区农田的优势鼠种。其危害的农作物有水稻、花生、荔枝、香蕉、瓜菜、甘蔗、甘薯、玉米等。同时也是一种疫源动物,是中国南方恙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立克次体的主要宿主,与鼠疫地方性斑疹伤寒、肾综合征出血热等疾病的传染流行有关。但其也有一定的价值,例如在中国广东,其肉可供食用。黄毛鼠皮质尚可,可以制做衣、帽等,属于次级皮毛。
形态特征
黄毛鼠体形中等,体长约123~170毫米,体重50~115克;尾长略大于或等于体长,长度为127~175毫米;后足较短,最长不超过34毫米,通常不到32毫米,比褐家鼠家鼠属 norvegicus)小。耳朵较薄且小,耳长16~22毫米,生有极细的小毛,向前折拉达不到眼睛。有6对乳头,胸部有3对,鼠蹊部有3对。背腹毛色在体侧无明显分界线,鳞环清晰可见,背毛黄褐色,腹毛灰白,尖端白色基部灰白;尾上下二白,但不明显,上部较下部深暗,尾环上生有黑褐色短毛;前后足背面浅白色。
颅全长不超过40毫米,基长29.8~36.5毫米,腭长18.4~22毫米,颧宽17~19.8毫米,乳突宽13.5~15.2毫米,眶间宽4.9~6.4毫米,鼻骨后端止于前颌骨后端之前方鼻骨长13~15毫米,听泡长7.2~8.1毫米,上颊齿列长6.1~7.5毫米。眶上嵴发达,嵴外扩成弧形,后半段则较细弱,不似褐家鼠家鼠属 norvegicus)左右颞嵴近乎平行。门齿孔较短阔,后端刚及第一臼齿前端的联线上。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黄毛鼠在世界范围内分布于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越南以及中国。
黄毛鼠在中国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如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安徽省、台湾、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湖南省等,在西藏自治区南部和甘肃省南部亦有分布。
亚种分布
黄毛鼠在中国有三个亚种。指名亚种(R. l. losea)分布于台湾淡水区;华南亚种(R. l. exiguus)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浙江、江西、安徽、湖南、贵州;云南亚种(R. l. celsus)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
栖息环境
黄毛鼠喜近水而生,还要求植被的覆盖度和高度较低,低矮稀疏的开阔环境便于黄毛鼠瞭望以及报警等,而过高的植被覆盖会影响其视野,不利于生存。黄毛鼠对自然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因而栖息地的类型较为广泛,但以作物区为主。其多栖息在稻田、番薯地、香蕉地、甘蔗地、菜园,其中以稻田区居多。此外,茅根坡、堤岸、灌丛也有其活动和栖居,通常不会进入人居住的房屋中,只是在紧靠农田的房舍内才偶有发现。其栖息地会随季节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出现明显的变化,如夏秋两季在水稻地区主要穴居于作物地附近的田埂、田基、地边等。水稻收割后,则群栖于稻草堆下或其他作物地附近。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黄毛鼠是典型的杂食性鼠种,通常以水稻、红薯、小麦等农作物为主 ,也食禾本科杂草的种子、根、嫩茎和小野果等,在缺乏植性食物时,也会捕食一些动物性食物,如昆虫。黄毛鼠比较喜欢摄食营养价值高的种子食物,且食性常随作物的变更而改变。黄毛鼠善游泳,常游过小河到达稻田、番薯甘蔗等作物地盗食作物,有时把食物拉入洞口再食用。
穴居行为
黄毛鼠为穴居动物,其洞穴构造比较简单,通常只有2~3个洞口,多者可达8个,洞口直径30~50毫米,洞口大多朝向东南方向,洞口之间设置有明显的跑道,洞的形状不统一,随地势环境而建造。洞道有时曲折连绵,长约1.5~3米,总长度可超过10米,并设有盲洞,洞内有1~4个窝巢。洞的垂直深度为30~50厘米。在作物地,通常有临时的更简单的洞穴。有鼠居住的洞穴洞口较为光滑,并有从洞里推出来的浮土、粪便以及往来穿行的跑道,偶见洞口被泥土堵塞,但当其他洞口受到袭击时,会由此洞口逃跑。由于黄毛鼠的分布区气候温暖、食物较为丰盛,所以其洞穴简单。每个洞穴里居住的黄毛鼠数量会随不同季节而出现较大的差异,通常每个洞穴为2~3只,最多可达19只。
雷州半岛和海南海滩红树林中,黄毛鼠是半树栖鼠类,营巢于树上。
节律行为
黄毛鼠主要是夜间活动,以黄昏前后和凌晨活动最为频繁,只有隐蔽条件较好或者人烟稀少的地方,白天才有活动。另外,在海边红树林地区栖息的种群部分昼夜均外出活动。黄毛鼠无大规模、长距离迁移的行为,但会随食物条件和栖息环境的变化出现空间季节性迁移,如水稻收割后,大量迁往附近甘蔗地或番薯地。当食物不足时,其活动范围会扩展,可到距离洞穴100~200米以外的其他作物地和水源附近寻食。另外,生活在中国鄱阳湖区的黄毛鼠种群会在农田和洲滩之间来回迁移,原本栖息在农田中的种群,在处于夏季丰水期时,洲滩被淹,其无法在洲滩中栖息,但当秋季枯水期洲滩显露时,又会回到洲滩中。
生长繁殖
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黄毛鼠属于某种的具体的婚配制度类型,不过根据对熟悉和陌生的异性鼠的选择及遭遇实验,得到黄毛鼠可能属于多配的结论。但其属于一雄多雌或一雌多雄还是混交制,尚未得到确定结果。
黄毛鼠种群密度具有较大的波动幅度,呈现显著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全年均属于正常繁殖期,每年的3~4月份和8~10月份为繁殖高峰期。以中国广东为例,每年3~4月和9~11月为繁殖高峰,一般每年产仔4~6胎,胎仔数3~8只,最多15只。每胎仔数和幼仔成活率与季节有关,通常秋季的平均产仔数比春夏季高,为6只以上,春夏季多数为5只以下,冬季介于两者之间。绝大部分成年雌鼠均会参加繁殖,而当年(春、夏季)出生的雌性幼鼠会参加深秋的大繁殖,而秋季出生的大部都要到翌年春季才达到性成熟,会参加春季繁殖。雌鼠妊娠期为21~24天,性成熟时间为2~2.5月龄。其繁殖周期短,雌鼠产仔后7天内可再次配种孕。初生幼鼠生长发育很快,通常在16~18天后就可以自由觅食。寿命约为一年半。
物种危害
危害特点
黄毛鼠是一种繁殖快、分布广、适应性强的动物,是中原地区农田的优势鼠种。其危害的农作物有水稻、花生、荔枝、香蕉、瓜菜、甘蔗番薯、玉米等。例如其在水稻播种期盗食种子、咬断秧苗;在孕穗期咬毁稻秆;在成熟期盗食谷粒。水稻的整个生长过程,几乎都遭到黄毛鼠危害,给农业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失。
黄毛鼠也是一种重要的疫源动物,是南方恙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立克次体的主要宿主,与多种疾病的传染流行有关,如鼠疫地方性斑疹伤寒、肾综合征出血热等。
防治措施
防治黄毛鼠可采用以下方式:第一,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平整土地,破坏黄毛鼠的生存环境,尽量减少田基数目和田间荒地,将田边禾本科杂草及时清除,田间不堆稻草。可起到减少或破坏鼠类的栖息地的作用,也减少了黄毛鼠在田间的食物。第二,对其进行药物毒杀,每年除进行全面灭鼠外,需结合其他方法,长期坚持可达到消灭鼠害的目的。第三,采用器械扑打。常用的器械有竹弓(竹剪)和板两种。器械常年可用,把竹弓插放在鼠活动的跑道上,当鼠穿过竹弓孔,触动竹弓,上股打落就会把鼠夹死。通常在傍晚天黑前布放,次日早上检查。竹弓优点为捕获率高、灭鼠效果显著、轻便易携带、易装放,且造价低廉、容易制作,是大面积毒鼠后消灭残鼠有效方法。在使用踏板式鼠夹扑捉黄毛鼠时需对板铗进行伪装,仅露出诱饵,效果较好。此外,也可用挖掘、烟熏、水灌黄毛鼠洞穴等方法。
主要价值
在中国的一些地区,以其肉供食用,例如广东省。另外,黄毛鼠皮质尚佳,可以制做衣、帽等,属于次级皮毛。
分类研究
英国学者埃勒曼(Ellerman)等人将黄毛鼠划分到拟家鼠家鼠属 rattoides)的亚种中。很长一段时间,拟家鼠被错误地认为广泛分布于中国,这是由于很多人把黄毛鼠及其亚种和褐家鼠的同物异名作为拟家鼠导致的。
参考资料
物种详细信息.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10-28
黄毛鼠.iucn.2024-08-09
..2022-10-28
..2022-10-28
..2022-10-28
黄毛鼠.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2-10-28
..2022-10-28
..2022-10-28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穴居行为
节律行为
生长繁殖
物种危害
危害特点
防治措施
主要价值
分类研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