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道瘘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生殖器与其毗邻器官之间形成的异常通道
生殖道瘘(genital fistula),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生殖器与其毗邻器官之间形成的异常通道,属于生殖器官损伤性疾病。生殖道瘘在临床上以尿瘘(urinary fistula)最常见,其次为粪瘘(fecal fistula),粪瘘中又以直肠阴道瘘最为常见。对于直肠阴道瘘的记载,中原地区最早出现于《山海经·中山经》:“食者不,可以为瘘。”隋朝大业年间(605-616年)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就已记载由产科学原因所造成的泌尿生殖瘘。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表明,全世界约有200万产科尿瘘病人,每年至少有5万~10万新发病例;阑尾切除术后引起粪瘘的发生率为0.7%~3.7%,85%~92%的直肠阴道瘘由产伤引起,在发达国家阴道分娩直肠阴道瘘发生率为0.06%~0.1%,在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更高。
尿瘘的病因包括产伤、妇科学手术损伤等,外伤、膀胱结核、晚期生殖泌尿道肿瘤、子宫托安放不当、局部药物注射治疗等也可能导致尿瘘;粪瘘可由产伤、盆腔手术损伤、感染性肠病、出生缺陷、长期安放子宫托不取、生殖器恶性肿瘤晚期浸润或放疗等因素引起。产后或盆腔手术后出现阴道无痛性持续性流液是尿瘘最常见、最典型的临床症状,合并尿路感染者有尿频、尿急、尿痛及下腹部不适等症状;阴道内排出粪便为粪瘘的主要症状。生殖道瘘的检查包括病史询问、妇科检查、亚甲蓝试验、靛蓝胭脂红试验、排泄性尿路造影、直肠超声等。通过上述检查并发现漏出液中的电解质肌酸酐水平接近尿液,则高度怀疑有尿瘘可能,大瘘孔时阴道检查即可发现,小瘘孔则通过触摸瘘孔边缘的瘢痕组织也可初步诊断;诊断粪瘘较尿瘘简单,除先天性粪瘘外,一般均有明显发病原因,根据病史、症状及妇科学检査不难诊断。
手术修补为尿瘘的主要治疗方法,非手术治疗仅限于分娩或手术后1周内发生的膀胱阴道瘘和输尿管小瘘孔,留置导尿管于膀胱内或在膀胱镜下插入输尿管导管,4周至3个月有愈合可能;粪瘘的主要治疗方法也是手术修补,术前可口服肠道抗生素、甲硝唑等药物控制肠道细菌。绝大多数尿瘘可以预防,提高产科质量、预防产科因素所致的尿瘘是关键,粪瘘的预防原则与尿瘘相同。预后方面,尿瘘初次修补的复发率为15%~18%,而二次修补术后的复发率达30%~40%,分娩引起的尿瘘预后更差;粪瘘一旦通过内科手段使原发病得到控制,瘘孔可能会自行愈合。
定义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生殖器与其毗邻器官之间形成的异常通道被称为生殖道瘘,英文名为“genital fistula ”,是一类使患者十分痛苦的生殖器官损伤性疾病。
分类
生殖道瘘在临床上以尿瘘(urinary fistula)最常见,其次为粪瘘(fecal fistula)。
病因
尿瘘
常见尿瘘为产伤和盆腔手术损伤所致的膀胱阴道瘘输尿管阴道瘘。尿道阴道瘘通常是尿道憩室阴道前壁膨出或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并发症。
产伤
产伤曾经作为引起尿瘘的主要原因,在发达国家已不存在,仅发生在医疗条件落后的地区。根据发病机制分为:
坏死型尿瘘
由于骨盆狭窄、胎儿过大或胎位异常所致头盆不称,产程延长,特别是第二产程延长者,阴道前壁、膀胱、尿道被挤压在胎头和耻骨联合之间,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坏死形成尿瘘。
创伤型尿瘘
产科学助产手术,尤其产钳助娩直接损伤。创伤型尿瘘远多于坏死型尿瘘。
妇科手术损伤
经腹手术和经阴道手术损伤均有可能导致尿瘘。通常是由于手术时分离组织粘连,伤及膀胱、输尿管或输尿管末端游离过度,造成膀胱阴道瘘和输尿管阴道瘘。主要原因是术后输尿管血供减少引发迟发性缺血性坏死。
其他因素
外伤、放射治疗后、膀胱结核、晚期生殖泌尿道肿瘤、子宫托安放不当、局部药物注射治疗等均能导致尿瘘。
粪瘘
产伤
可因胎头在阴道内停滞过久,直肠受压坏死而形成粪瘘。粗暴的难产手术操作、手术损伤导致Ⅲ度会阴撕裂,修补后直肠未愈合及会阴撕裂后缝合缝线穿直肠黏膜未发现也可导致直肠阴道瘘
盆腔手术损伤
进行子宫切除术或严重盆腔粘连分离手术时易损伤直肠,瘘孔位置一般在阴道穹隆处。
感染性肠病
外阴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是引起直肠阴道瘘的另一重要原因。炎性肠病多数累及小肠,但结肠和直肠也可发生。
先天畸形
为非损伤性直肠阴道瘘,生殖道发育畸形的手术易发生直肠阴道瘘。
其他因素
长期安放子宫托不取、生殖器恶性肿瘤晚期浸润或放疗,均可导致粪瘘。
流行病学
绝大多数尿瘘均为损伤所致,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表明,全世界约有200万产科尿瘘病人,每年至少有5万~10万新发病例。欧美等发达国家产科学尿瘘发病罕见;发展中原地区家,产科原因导致的尿瘘还很普遍。据报道,非洲、南美及中东地区每1000例分娩者中有1~3例发生膀胱阴道瘘。在中国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产伤是引起尿瘘的主要原因,但已逐渐减少,在中国各大、中城市,由于产前保健和新法接生的推广和普及,分娩损伤所致的尿瘘已极罕见,而妇科学手术所致者则相对有所增加。美国梅奥诊所(Mayo clinic)近30年(截至2018年)共收治800例,仅5%是由于分损伤,而盆腔手术引起者则高达85%,放射治疗引起者为10%。
粪瘘是阑尾切除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阑尾切除术后引起粪瘘的发生率为0.7%~3.7%。产伤是导致直肠阴道瘘的首位因素。据报道,85%~92%的直肠阴道瘘由产伤引起,在发达国家阴道分娩直肠阴道瘘发生率为0.06%~0.1%,在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更高。Venkatesh等调查了20500名经阴道分娩的妇女,5%发生Ⅲ~Ⅳ度会阴裂伤,在1040位Ⅳ度裂伤的患者中,约10%首次修补后伤口再次裂开而导致直肠阴道瘘及肛门失禁
临床表现
尿瘘
漏尿
产后或盆腔手术后出现阴道无痛性持续性流液是尿瘘最常见、最典型的临床症状。根据瘘孔的位置,可表现为持续漏尿、体位性漏尿、压力性尿失禁或膀胱充盈性漏尿等,如较高位的膀胱瘘孔患者在站立时无漏尿,而平卧时则漏尿不止;瘘孔极小者在膀胱充盈时方漏尿;一侧输尿管阴道瘘由于健侧输尿管的尿液进入膀胱,因此在漏尿同时仍有自主排尿。漏尿发生的时间也因病因不同而有区别,坏死型尿瘘多在产后及手术后3~7日开始漏尿;手术直接损伤者术后即开始尿失禁;腹腔镜下子宫切除中使用能量器械所致的尿瘘常在术后1~2周发生;根治性子宫切除的患者常在术后10~21日发生尿瘘,多为输尿管阴道瘘;放射损伤所致漏尿发生时间晚且常合并粪瘘。
外阴瘙痒和疼痛
局部刺激、组织炎症增生及感染和尿液刺激、浸渍,可引起女性外生殖器部痒和烧灼痛,外阴呈皮炎改变。若一侧输尿管下段断裂而致阴道漏尿,由于尿液刺激阴道一侧顶端,周围组织引起增生,妇科学检查可触及局部增厚。
尿路感染
合并尿路感染者有尿频、尿急、尿痛及下腹部不适等症状。
粪瘘
阴道内排出粪便为粪瘘的主要症状。瘘孔大者,成形粪便可经阴道排出,便溏时呈持续外流。瘘孔小者,阴道内可无粪便污染,但肠内气体可自瘘孔经阴道排出,稀便时则从阴道流出。
检查诊断
检查
询问病史
出生后即尿失禁者为先天性泌尿道畸形。年轻妇女,特别是未婚、未育者出现漏尿,且在发病前有较长期发热、尿频、尿痛、尿急者,一般均系结核性膀胱阴道瘘。难产后漏尿应区别其为坏死型或创伤型,个别产后数十天出现漏尿者亦应警惕结核性膀胱炎所致膀胱阴道瘘的可能。广泛性子宫切除后,因输尿管缺血坏死所致尿瘘多在术后14天左右出现漏尿,而其他妇科学手术直接损伤输尿管者一般在术后当日或数天内即有漏尿,但漏尿前病人往往先有腹胀痛、腰痛、腹块和发热等腹膜后尿液外渗症状,当漏尿出现后,上述先驱症状可逐渐缓解和消失。其他如妇科癌肿、放疗、外伤、子宫托等原因所导致的尿瘘均有明确的病史,应详加询问。
体格检查
全身检查
进行一般内科检查,注意心、肝、肾有无异常和有无贫血、发热等手术禁忌。
妇科检查
先取膀胱截石位,行阴道窥镜及双合诊和三合诊检查,了解阴道、宫颈形态,子宫大小,活动度和其附件情况,特别是瘘孔位置、大小和其周围瘢痕程度。如瘘孔位于耻骨联合后方难以暴露,或瘘孔极小,无法找到时,应嘱病人取膝胸卧位,并利用单叶阴道直角拉钩,将阴道后壁向上牵引,在直视下进一步明确瘘孔及其与邻近组织或器官的解剖关系。一般应常规用子宫探针或金属导尿管探测尿道,以了解其长度和有无闭锁、狭窄、断裂等;并可利用探针探触膀胱内有无结石,粗略估计膀胱的扩展度和容积大小,警惕结核性挛缩膀胱的可能。应注意近侧穹隆的小瘘孔常为输尿管阴道瘘。巨大尿瘘或接近宫颈部的瘘孔,有时可在瘘孔边缘的膀胱黏膜上找到输尿管开口,并见到有尿液自开口处阵发性喷出。自幼尿失禁者多为输尿管开口异位,诊断的关键在于耐心细致地观察和寻找阴道前庭、侧壁或穹隆处有无阵发性喷尿的小裂隙。
阴道检查时,大的粪瘘显而易见,小的粪瘘在阴道后壁可见瘘孔处有鲜红的肉芽组织,用示指行直肠指诊,可以触及瘘孔,如瘘孔极小,用一探针从阴道肉芽样处向直肠方向探查,直肠内手指可以触及探针。
辅助检查
漏液检查
对尿瘘的检查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漏出的液体为尿液,可通过生化检查将漏出液与尿液、血液中的电解质肌酸酐进行比较,尿液中的电解质和肌酐水平应为血液中的数倍,若漏出液中的电解质和肌酐水平接近尿液则高度怀疑有尿瘘可能。
亚甲蓝试验
亚甲蓝试验(methylene 蓝色 test)的目的在于鉴别膀胱阴道瘘输尿管阴道瘘,同时亦可用于辨识肉眼难以看到的极小的膀胱阴道瘘孔。方法如下:通过尿道导尿管将稀释消毒亚甲蓝溶液100~200ml注入膀胱,然后夹紧尿管,扩开阴道进行鉴别。凡见到蓝色液体经阴道壁小孔流出者为膀胱阴道瘘,自宫颈口流出者为膀胱子宫颈瘘或膀胱子宫瘘;如流出的为清亮尿液则属输尿管阴道瘘。在注入稀释亚甲蓝后未见液体经阴道流出时,可拔除尿管,如此时注入的蓝色液体立即从尿道口溢出,则压力性尿失禁的可能性大;如无液体流出,可在阴道内上下段先后放入两只干棉球塞,让病人喝水并下床走动15-20分钟,再行检视。如阴道上段棉塞蓝染则为膀胱阴道瘘,棉塞浸湿但无蓝色时提示为输尿管阴道瘘。
此外还可以尝试亚甲蓝及阴道注水实验来明确小的粪瘘口:直肠内灌入亚甲蓝,阴道内塞入棉纱条,10~20分钟后观察棉纱条上是否有染色;病人取截石位,温水灌注阴道,用直肠镜在直肠内通气,观察阴道侧有无气泡溢出。
亚甲蓝试验时瘘孔流出的为清亮液体,即可排除膀胱阴道瘘,应考虑为输尿管阴道瘘或先天性输尿管口异位,可进一步行胭脂试验(indigo carmine test)加以确诊。方法为:由静脉推注靛胭脂5ml,5~7分钟后可见蓝色液体由瘘孔流出。经由瘘孔排出蓝色液体的时间距注入的时间愈久,说明该侧肾积水多愈严重。
膀胱镜检查
膀胱镜检查(cystoscopy)可了解膀胱容量、黏膜情况,有无炎症、结石、憩室,特别是瘘孔数目、位置、大小,以及瘘孔与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的关系等。若诊断为输尿管阴道瘘,可在镜检下试插输尿管导管。一般健侧输尿管可顺利放入导管无阻,而患侧则受阻,受阻处即为瘘孔所在部位。若膀胱黏膜水肿,镜检下不易找到输尿管口,可经静脉注入靛蓝胭脂红5ml,注入后5~7分钟即可见蓝色尿液由输尿管口溢出。此法既可帮助确定输尿管口的部位和瘘口侧别,亦可根据排出蓝色尿液的时间了解肾脏功能。若镜下见某一侧无蓝色尿溢出,而阴道有蓝色尿液出现时,则证明输尿管瘘位于该侧。对巨大膀胱阴道瘘或明确的尿道阴道瘘,一般均无必要且往往亦不可能进行膀胱镜检查。
肾图
通过肾图(renogram)分析,可了解双侧肾脏功能和上尿路通畅情况。若尿瘘并发一侧肾功能减退和尿路排泄迟缓,即表明为该侧输尿管阴道瘘;如双肾功能皆受损提示有尿路结核或双侧输尿管损伤可能。
影像学检查
尿瘘可通过排泄性尿路造影(excretion pyelography)进行检查,从静脉注入泛影酸钠后摄片,可根据肾盂、输尿管及膀胱显影情况,了解双侧肾功能,以及输尿管有无梗阻和畸形等。此法一般适用于诊断输尿管阴道瘘、结核性尿瘘或先天性输尿管异位。在诊断尿瘘时很少采用经膀胱逆行尿路造影。
粪瘘的影像学检查包括经直肠超声、阴道造影、剂腊肠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MRI)等。其中直肠超声最常用,瘘管在超声下显示为低回声或无回声。对于放疗相关的直肠阴道瘘病人,可选择使用阴道镜加造影以明确可能发生的阴道小肠结肠瘘,必要时需活检以排除肿瘤复发。肛门直肠黏膜的健康情况可通过钡剂灌肠和结肠镜检查完成。而检查括约肌应成为直肠阴道瘘检查的必要步骤,术前行直肠内超声、直肠坐骨直肠窝脓肿压力测定及阴部神经电势检查,以明确是否合并括约肌功能障碍。
诊断
尿瘘的诊断应仔细询问病史、手术史、尿失禁发生时间和漏尿表现。通过生化检查发现漏出液中的电解质肌酸酐水平接近尿液,则高度怀疑有尿瘘可能。大瘘孔时阴道检查即可发现,小瘘孔则通过触摸瘘孔边缘的瘢痕组织也可初步诊断。如患者系盆腔手术后,检查未发现瘘孔,仅见尿液自阴道穹隆一侧流出,多为输尿管阴道瘘。检查暴露不满意时,患者可取胸膝卧位,用单叶拉钩将阴道后壁向上拉开,可查见位于阴道上段或近穹隆处的瘘孔。
诊断粪瘘较尿瘘简单,除先天性粪瘘外,一般均有明显发病原因,根据病史、症状及妇科学检査不难诊断。大的粪瘘可在阴道窥器暴露下直接窥见瘘孔,瘘孔极小者往往仅在阴道后壁见到一处鲜红的小肉芽组织,如从此处用探针探测,而同时用另一手放入直肠内直接触及探针即可确诊。阴道穹隆处小的瘘孔、小肠和结肠阴道瘘需行钡剂腊肠检查方能确诊,必要时可借助下消化道内镜检查。
鉴别诊断
尿失禁为尿液从不正常的途径不自主地流出,仅见于尿瘘和先天性尿路畸形病人,但应与尿从正常途径不自主流出如压力性尿失禁、结核性膀胱挛缩、充溢性尿失禁和逼尿肌不协调性尿失禁等相鉴别。
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l)的发生机制是腹压增加时膀胱内压力高于尿道内压力,造成膀胱内尿液不自控地经尿道排出。临床上表现为当病人咳嗽、喷嚏、大笑或站立时,尿液立即外流,严重者甚至平卧亦有尿溢出,一般仅见于有阴道分娩史的妇女,但巨大膀胱尿道阴道瘘修补痊愈后亦常后遗此病。压力性尿失禁病人膀胱、尿道与阴道之间不存在异常通道,因此检查无瘘孔发现,嘱病人咳嗽时即见尿从尿道口溢出;此时如用示指、中指伸入阴道内,分别置于尿道两旁(注意不能压迫尿道),用力将尿道旁组织向耻骨方向托起,以恢复膀胱和尿道间的正常角度和尿道内阻力,然后嘱病人咳嗽,此时尿液不再溢出。
膀胱挛缩
膀胱挛缩(bladder contracture)为结核性膀胱炎所引起,病人膀胱容量在50ml以下,甚者仅容数毫升,膀胱颈部也因挛缩而失去收缩功能,以致尿液无法控制而不断外溢。结核性膀胱挛缩病人一般均曾有发热、长期尿频、尿急、尿痛甚至有血尿史,尿常规可见大量脓细胞。如用金属尿管探查可感到膀胱缩窄,壁实无伸张性。肾图多显示一侧甚至双肾功能减退,尿路造影可予确诊。
充溢性尿失禁
充溢性尿失禁(overflow incontinence)一般是由于膀胱调节功能障碍所致,可见于脊髓外伤、炎症、肿瘤、隐性脊柱裂等中枢神经疾病,和宫颈癌根治术或分娩时胎头滞压过久后膀胱麻痹等周围神经疾病。临床表现为逼尿肌收缩乏力引起尿潴留,当膀胱过度充盈后仅少量或点滴尿液经由尿道口不自主断续溢出。检查见膀胱显著扩大,虽嘱病人用力向下屏气,亦无尿排出,但将导尿管放入膀胱后仍可导出大量尿液。
逼尿肌不协调性尿失禁
逼尿肌不协调性尿失禁(detrusor dyssynergic incontinence)是由逼尿肌出现不自主的阵发性收缩所致,此类不自主收缩亦可因腹内压突然增高而激发,其表现与压力性尿失禁相似。但病人并无器质性病变,其尿液外流不是在压力增高时立即出现而是在数秒钟后才开始,且当压力解除后仍可继续排尿10~20秒。除尿失禁外,此类病人仍有正常排尿功能。膀胱测压时,可测出逼尿肌的异常收缩。
治疗
尿瘘治疗
非手术治疗
尿瘘的非手术治疗仅限于分娩或手术后1周内发生的膀胱阴道瘘输尿管小瘘孔,留置导尿管于膀胱内或在膀胱镜下插入输尿管导管,4周至3个月有愈合可能。由于长期放置导尿管会刺激尿道黏膜引起疼痛,并且干扰患者的日常活动,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膀胱阴道瘘如采用非手术治疗,则建议行耻骨上膀胱造瘘,进行膀胱引流。长期放置引流管拔除前,应重复诊断检查(如亚甲蓝试验)明确瘘孔是否愈合。引流期间,要经常对病情进行评价。引流的同时保证患者营养和液体的摄入,促进瘘孔愈合。治疗中要注意治疗外阴皮炎尿路感染,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绝经后妇女可以给予雌激素,促进阴道黏膜上皮增生,有利于伤口愈合。对于术后早期出现的直径仅数毫米的微小尿瘘瘘孔,15%~20%的患者可以非手术治疗自行愈合。对于瘘管已经形成并且上皮化者,非手术治疗则通常失败。
手术治疗
手术修补为尿瘘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治疗要注意时间的选择。直接损伤的尿瘘应尽早手术修补;其他原因所致尿瘘应等待3个月,待组织水肿消退、局部血液供应恢复正常再行手术;瘘修补失败后至少应等待3个月后再次手术。由于放疗所致的尿瘘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形成结痂,因此有学者推荐12个月后再修补。手术后的瘘孔,需要等待数周,病灶周围炎症反应消退,瘢痕软化并有良好的血供后方可修补。该段时间内需要进行抗尿路感染治疗,对绝经后患者可补充雌激素治疗。膀胱阴道瘘和尿道阴道瘘手术修补首选经阴道手术,不能经阴道手术或复杂尿瘘者,应选择经腹或经腹-阴道联合手术。
输尿管阴道瘘的治疗取决于位置和大小。小的瘘孔通常在放置输尿管支架(double J)后能自然愈合,但不适用于放疗后瘘孔。如果瘘孔接近输尿管膀胱入口处,可行输尿管膀胱植入术。如果输尿管瘘孔距离膀胱有一定距离,切除含瘘孔的一段输尿管,断端行输尿管端端吻合术。放置输尿管导管者,术后一般留置3个月。
粪瘘治疗
手术修补为粪瘘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损伤者应术中立即修补,手术方式可以经阴道、经直肠或经开腹途径完成瘘的修补。手术方式的选择主要根据形成瘘管的原因,位置与大小,是否存在多个瘘管,以及医师的手术经验和技巧。瘘修补术主要是切除瘘管,游离周围组织后进行多层缝合。高位巨大直肠阴道瘘合并尿瘘者、前次手术失败阴道瘢痕严重者,应先行暂时性乙状结肠造瘘,之后再行修补手术。
粪瘘手术应掌握手术时机。先天性粪瘘应在患者15岁左右月经来潮后再行手术,过早手术容易造成阴道狭窄。压迫坏死性粪瘘,应等待3~6个月后再行手术修补。
术前3日进少渣饮食,每日用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口服肠道抗生素、甲硝唑等控制肠道细菌,手术前晚及手术当日晨行清洁灌肠。术后应保持局部清洁。每日擦洗会阴2次,进少渣饮食4天,控制4~5天不排便。术后第5天口服缓泻剂,常用液状石蜡,通常于排便后拆线。如尿瘘、粪瘘合并存在,应根据情况,尽量同时修补;如粪瘘较大不易修补,可先进行尿瘘修补,术后3个月再修补粪瘘。
预防
绝大多数尿瘘可以预防,提高产科学质量、预防产科因素所致的尿瘘是关键。疑有损伤者,留置导尿管10日,保证膀胱空虚,有利于膀胱受压部位血液循环恢复,预防尿瘘发生。妇科学手术时,对盆腔粘连严重、恶性肿瘤有广泛浸润等估计手术困难时,术前经膀胱镜放入输尿管导管,使术中易于辨认。即使是容易进行的全子宫切除术,术中也须明确解剖关系后再行手术操作。术中发现输尿管或膀胱损伤,必须及时修补。使用子宫托须定期取出。宫颈癌进行放射治疗时注意阴道内放射源的安放和固定,放射剂量不能过大。
对于粪瘘的预防,原则上与尿瘘相同。分娩时注意保护会阴,防止会阴Ⅳ度裂伤发生。会阴缝合后常规进行肛门指诊,发现有缝线穿透直肠黏膜,应立即拆除重新缝合。
预后
尿瘘初次修补的复发率为15%~18%,而二次修补术后的复发率达30%~40%,分娩引起的尿瘘预后更差。有报道称因手术所致的尿瘘的治愈率为90%~99%,若为复发性瘘,治愈率则显著降低。粪瘘通常需要针对其原发病因采取相应的内科或外科处理措施,一旦通过内科手段使疾病得到控制,瘘孔可能会自行愈合。
历史
对于直肠阴道瘘的记载,中国最早出现于《山海经·中山经》:“食者不痈,可以为瘘。”欧洲最早记载见于公元前430年的希波克拉底
公元7世纪,中国隋朝大业年间(605-616年),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即有记载由产科学原因所造成的泌尿生殖瘘:“因产用气伤于膀胱而冷气入包囊,胞囊决漏不禁小便故尿失禁,多因产难所为也。”到了中国清朝,有关产科泌尿生殖瘘的文献记载更多,17世纪末叶,亟斋居士在《达生编》中记载:“有产后小便淋漓,即临产时膀胱为稳婆伤破,小水淋漓无度。”1723年,程国彭在《医学心悟》里记载:“分娩之时稳婆不谨,伤损尿胞,以致小便滴沥淋漓不知约束……方用大剂清和元头脑(指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地黄芍药,当归与香果)加七叶一枝花三钱,以猪胞中汤煎药饮之,如此数服即愈,但须早治不可轻忽。”可见此时早期治疗在产科学泌尿生殖瘘的重要性就已被注意到了。
2022年,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组织专家制定并发布了《女性医源性泌尿生殖道瘘诊治专家指导意见(2022年版)》,对由医疗操作所引起的医源性泌尿生殖道瘘(iatrogenic genitourinary fistula,IGF)的诊治进行规范,以提高医源性泌尿生殖道瘘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水平。
公共卫生
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项关于单纯性产科学尿道瘘手术修复后膀胱置管持续时间的新建议。此前,膀胱置管的时长不是标准的,从5天到42天不等,较长时间的膀胱置管可能会给妇女和护理人员带来不便,还会增加与膀胱置管相关的感染和侵蚀的风险,并且每位患者的治疗费用也会更高。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进行7-10天的膀胱置管,以便完全愈合。这一指导方针的主要受众是医疗专业人员,特别是瘘管外科医生和护士。该准则还将有助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决策者以及参与瘘管病护理服务的非政府组织和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
相关研究
2022年,范旸等学者对医源性损伤导致的女性泌尿生殖道瘘的发病和治疗策略进行了研究探讨,研究发现中国医源性泌尿生殖道瘘的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主要发生在全子宫切除术或盆腔肿瘤放射治疗后。同时,研究建议医源性泌尿生殖道瘘的处理需要对患者全身状况、局部炎症、病因以及泌尿生殖道瘘的位置、大小、数量进行个体化评估。
2023年,林承志等学者基于放疗相关直肠阴道瘘的临床特点对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放疗相关直肠阴道瘘具有炎症浸润、血管硬化及肠壁纤维化等特点,康复更加困难,需综合考虑放疗后局部条件及肿瘤进展情况等因素,选择个体化治疗方式。
参考资料
粪瘘.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2024-05-19
尿瘘.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2024-05-19
ICD-10.WHO.2024-05-19
ICD-11.WHO.2024-05-19
目录
概述
定义
分类
病因
尿瘘
产伤
妇科手术损伤
其他因素
粪瘘
产伤
盆腔手术损伤
感染性肠病
先天畸形
其他因素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尿瘘
漏尿
外阴瘙痒和疼痛
尿路感染
粪瘘
检查诊断
检查
询问病史
体格检查
辅助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压力性尿失禁
膀胱挛缩
充溢性尿失禁
逼尿肌不协调性尿失禁
治疗
尿瘘治疗
粪瘘治疗
预防
预后
历史
公共卫生
相关研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