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镇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穆棱市辖镇
兴源镇,隶属于牡丹江市穆棱市中部,幅员597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33个自然屯。总人口13039人(2017年),耕地面积17.59万亩。地理位置适中,地处东北亚“金三角”中心(东距绥芬河市92公里,西至牡丹江市62公里,北到鸡西市122公里),毗邻G10省道、牡绥电气化铁路。1985年3月由兴源乡改为兴源镇。兴源镇内山多水阔,自然资源丰富。10多条河流为发展农业、畜牧业、林业及多种经营生产发挥着巨大作用;矿产资源丰富,页岩硅石、砂石、碳酸钙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其中,页岩、硅石储量均在1亿立方米以上)。盛产黑木耳、猴头、元蘑蕨苗等10余种山珍产品和黄芪、人参、刺五加等200多种中药材,木材储量达500万立方米以上。曾涌现出吴大澂、钱贵等历史名人;一九九八年被评为省级小城镇建设文明乡镇,正向国家级文明乡镇方向发展。
历史沿革
兴源镇,原名“上城子”,与北部下城子相对应而得名。为纪念穆棱市之兴旺发展,县址移驻八面通镇时,更名为兴源镇。清代,属宁古塔副都统管辖。1882年(清光绪八年),从山东招远和辽宁金县招来垦民18户,立屯垦荒。翌年,穆棱河招垦局(由屯田局改称)移驻上城子。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将穆棱河招垦局改为招垦分局,隶属三岔口招垦总局。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于招垦局地方设置穆棱河分防知事,行使行政管辖权,隶属绥芬厅。1909年(清宣统元年),设置穆棱县后,遂为县城。中华民国成立后,1913年县城街市工商业发展到35家,成为县内较发达的市镇。时为第一警察区。1930年4月,县城迁至八面通镇后,为纪念穆棱市之兴旺发展,更名为兴源镇,隶属第二警察区。东北地区沦陷后,1933年为兴源镇保,1939年改设兴源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4月,设置兴源镇区,1949年2月改为第四区。1956年3月,撤区划乡,设置兴源乡。1958年9月,成立伊林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兴源乡。1985年3月,改为兴源镇。
行政区划
下辖行政村。
代码
代码231085104 兴源镇
231085104001 121镇北居委会
231085104002 121镇南居委会
231085104003 220车站居委会
231085104200 122东村
231085104201 122西村
231085104202 122北村
231085104203 122南村
231085104204 122兴源村
231085104205 220车站村
231085104206 122兴鲜村
231085104207 220康吉村
231085104208 220新丰村
231085104209 220东兴村
231085104210 220东胜村
231085104211 220红岩村
231085104212 220红盛村
231085104214 220西崴子村
地理环境
兴源镇位于黑龙江省穆棱市中部,北纬44°35′33″,东经130°19′35",穆棱河上游,凉台山侧畔。兴源镇内山多水阔,自然资源丰富。10多条河流为发展农业、畜牧业、林业及多种经营生产发挥着巨大作用。
自然资源
兴源镇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开采条件好,已经发现和开采的有页岩硅石、黄金、碳酸钙、砂石、烟煤等多种矿产资源,其中页岩、硅石储量均在1亿立方米以上;盛产黑木耳、猴头、元蘑蕨苗薇菜、金针蘑等名贵山珍食品和黄芪、人参、刺五加等200多种中药材;有水曲柳、黄菠萝等十余种名贵木材,木材蓄积量达500万立方米。
兴源镇有良好的文化底蕴,是我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吴大澂曾戍边于此。“吴大”纪念馆、粮台山遗址不仅记载和传承了历史,也为文化兴源增添了一抹色彩。
优越的地理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给兴源镇经济的腾飞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乡镇企业正逐步发展,经济效益逐年递增,基本上形成了以木制品、建筑材料、农机具制造、肉牛养殖、农副产品加工五大产业为主体,以商业、饮食业、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为补充,贸工农、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的经济格局。优质实木企口地板块、农机具、优质“彩”米、页岩陶粒、工业硅、西博山烧锅纯粮白酒等名特优产品远销省内外;农业以盛产大豆(为国家定名的“大豆之乡”)、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甜菜烤烟、晒烟、白瓜、草莓等以其优质高产著称。
人口民族
兴源镇共有人口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000人,4212户。镇区面积1.7平方公里,人口10730人,镇内居民以汉族朝鲜族为主。
政治
兴源镇在任党政机关领导:唐嵩(书记)、邢伟江(党委副书记)、单洪信(镇长)、黄鹏(副镇长)、丁连庆(副镇长)、吴波(副镇长)、陈洪吉(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嘉喜(武装部长)。
社会
教育事业
兴源镇主要学校有兴源镇小学校、兴源日善中学
基础设施
兴源镇城乡基础设施完备,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镇内环境整洁,近年来,兴源镇紧紧围绕城乡统筹和城镇化的总体要求,抢抓牡绥电气化铁路改造的历史机遇,正在全力推进老城的东扩,打造占地5平方公里的高铁新城,并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着力发展建材、农机具制造、粮食精深加工、农副产品收购等产业,集聚企业30余户。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上,兴源镇沿G10国道规划建设了肉牛、食用菌、烤晒烟、果蔬、北药等产业基地,带动种养殖业走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之路。先后荣获中国文化艺术之乡,升级小城镇假设文明乡镇、创先争优先进乡镇党委等殊荣。
高铁穆棱新站
2015年12月,穆棱市市境内唯一的高铁车站——“穆棱新站”历时四年建成并正式通车,座落于兴源镇商贸园区产业园内的穆棱新站的建成,使古镇成为辐射牡丹江市绥芬河、穆棱地区人流、物流的半小时经济圈的重要交通枢纽。
新站总投资7346万元,占地9万平方米,站房建筑面积5926平方米,上层为旅客候车大厅,下层为普速通往站台的通道,站台为高站台,为旅客上下车提供了方便。候车大厅可同时容纳1000余人,站内设置中央空调、自动售票机、自动检票关卡等设施,为旅客乘车提供了舒适又便利的候车环境。
在兴源镇的规划当中,早已经把绥芬河与哈尔滨市高速铁路开通以后带来的变化计算其中。通过牡绥“高铁”和哈牡“高铁”连接,原来兴源镇到达哈尔滨需要近10个小时的路程,将要缩短至两三个小时。而且通过哈尔滨高铁枢纽,通过快速铁路能够抵达省内大庆市齐齐哈尔市佳木斯市等城市,全部车程也仅仅为五小时左右。与此同时,通过哈大高速铁路,可以前往大连市、北京、上海市等城市,以往兴源镇到哈尔滨所花费的时间,通过高速铁路有可能抵达大连或者北京,让一个小镇也能享受到高速铁路出行带来的便利。
文化
吴大澂戍边
在兴源镇,曾留有“杆面石”石刻一块,上有“吴大澂”三字,不知何年遗失,无锡名士许同莘于民国二十年登粮台山寻访吴大澂筹边遗迹,遇到当年吴公招来的山东省垦民许刚士老人,自言年过70,吴公登山设局,屯兵,建义仓,赋诗命酒,文采风流,照耀山川,垦民感恩,乎吴大澂为“天人也”。由此可见金朝虽有农耕,清朝亦有少数人“闯关”来此采金、挖参、狩猎,垦殖是春来秋走属无序开发,且无文字记载,而吴大澂的有序开发是有章可循的清朝政府行为。因此吴大澂是近代开发穆棱河的第一人,功在千秋。
中东铁路上的伊林小站
滨绥铁路距离哈尔滨站442公里,绥芬河站106公里的铁路线上,有一个四等小站,名叫伊林,它是中东铁路初期站舍建筑杰作之一。伊林站在1900年建设,一百多年来,它是附近几个小镇的希望。
伊林站是根据距此最近的伊林镇而得名,当年的伊林即为现在的兴源,100多年前,铁路是伊林镇的一张名片,就连距此十几里外的穆棱镇人也要到这里来坐火车。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骄傲也渐渐不见了。
“伊林站太小了,多数的火车在这不停,只有每天早晨和晚上有三班普客停两分钟,偶尔有几个旅客上下火车,余下的时间伊林站都是冷清的。”伊林站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因为一直被“路过”,距离伊林站最近的兴源镇经济落后,人流聚集程度低,镇上没有大型商场,就连像样的饭店和旅店也不多,曾有当地人戏称在兴源镇上,想买一瓶像样的好酒都难。
旅游
风景名胜
仓谷房
仓谷房位于兴源镇粮台山北200米处,主体为青砖结构建筑,面积160平方米,是吴大澂筹边时建的粮仓,距今100多年,仍保存尚好。
吴大澂纪念馆是穆棱河文化系列工程之一,是全国首家“吴大澂纪念馆”,此馆的创建对经济发展及文化进步都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纪念馆坐落在穆棱河畔粮台山下,占地面积2万多平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整个馆身以沉稳的灰色调为主,建筑风格为清代的仿古建筑,廊檐斗拱,果子松雕花镶嵌。
“吴大澂纪念馆”真实再现了吴大澂当年开禁垦荒、珲春勘界、巡边设防、出使朝鲜以及甲午海战等珍贵史实。一代名臣的崇高威望,独具特色的纪念性建筑,丰富的馆藏文物,优美的馆区环境,规范的管理服务,使吴大澂纪念馆成为展现兴源“文化古镇”的重要窗口。
代表人物
钱贵
钱贵,男,1929年9月出生于穆棱市兴源镇,中将军衔。曾在穆棱县读完初中,1946年2月参军,在穆棱县县大队当战士,194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任38军112师山炮营排长,1951年任38军112师炮兵团指挥连连长,1955年任38军112师炮兵392团副团长,1964年任炮兵团803团团长,1969年任第二炮兵80301部队副参谋长,1978年任80301部队参谋长,1980年任80301部队副司令员,1983年任80301部队司令员;1985年任第二炮兵参谋长,1990年任第二炮兵副司令员、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解放战争时期,曾参加过三下江南和四平市、辽沈、平津、渡江等重大战役,于1948年立小功两次,1949年立小功两次,在参加朝鲜战争中,于1953年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授予的军功章一枚。1958年立三等功一次。
吴大澂
吴大澂,清代金石学家、书画家。江苏人,1892年-1894年,1895年3月-7月任湖南巡抚。曾在兴源镇留下戍边遗址。
白圣鹤
白圣鹤,韩国永安帽子株式会社会长,韩国永安帽子株式会社始建于1959年,是世界最大的帽业公司,现已发展成为拥有传媒、客车、工程机械、宾馆、旅游、农牧业等产业的跨国集团。目前,“永安帽子”世界市场占有率达35%,在中国等10个国家设有3家研究所、17家公司和31家分店。韩国永安株式会社会长白圣鹤出生于穆棱市兴源镇,1950年到韩国发展。白圣鹤自1989年回乡省亲后,一直心系家乡发展,捐建了兴源镇日善学校、淑女敬老院、公园等基础设施,支持家乡公益福利事业发展。
兴源日善、圣鹤奖学金是白圣鹤先生成立并捐助的,他每年拿出5500美元来奖励家乡品学兼优的学生,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爱心。
日善、圣鹤奖学金由来已久,已经形成了兴源镇助学圆梦的优良传统。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代码
地理环境
自然资源
人口民族
政治
社会
教育事业
基础设施
高铁穆棱新站
文化
旅游
风景名胜
代表人物
钱贵
吴大澂
白圣鹤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