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衣
皇帝和贵族死后穿的葬服
玉衣是供皇帝和贵族死后穿的葬服,又称 玉柙 或 玉匣,是用许多四角穿有小孔的玉片并以金丝、银丝或铜丝相连而制成的。分别称为金缕玉衣、银缕玉衣和铜缕玉衣。
简介
玉衣的出现大约是在西汉文帝和刘启时期,属于这一时期的实物目前已发现于陕西咸阳杨家湾汉墓、江苏徐州北洞山汉墓和临沂市洪家店汉墓等。玉衣存在的下限大约是在东汉末年或三国初年。安徽县董家村汉墓所出土玉衣的准确年代为刘志延熹七年(公元164年),是目前所见实物中年代最晚的。据《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曹丕曹丕于黄初三年(公元222年)下令禁止使用玉衣,而在考古发掘中也确实还未见到三国以后的玉衣。但某些少数民族的情况有些例外,如《三国志·魏志扶余传》记载,扶余国王埋葬时所用玉衣由汉朝政府供给,方法是汉朝将玉衣存放在玄菟郡(其治所在今辽宁省沈阳附近),扶余国王死后可派人前来领取。司马懿消灭公孙渊时,发现玄菟郡库房中还存留玉衣一件,这已在曹丕下禁令之后。以玉衣为葬服的主要目的是使尸体得以永久保存,如《汉书·杨王孙传》载,杨王孙认为玉石能使尸体千年不朽,他说:口含玉石,欲化不得,郁为枯腊,千载之后,棺朽腐,乃得归土,就其真宅。《后汉书·刘盆子传》也载,西汉各皇帝陵墓中凡穿有玉衣的尸体都完好如生人,这当然不足为信,但也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当时人对于玉能防腐的认识。
根据已发表的材料,我国目前出土汉代玉衣或玉衣片的省、市有:北京、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河南省陕西省、安徽、湖南省广东省云南省,其中河北出土的数量最多(见附表)。
从附表所列资料可以看出,出土玉衣的西汉墓葬有十八座,所出玉衣为金缕的八座,银缕的二座,铜缕的二座,丝缕的一座,不知为何种缕质的五座。就玉衣片的质料而言,除玉质外,还有用琉璃片作为代用品的。出土玉衣的东汉墓葬有十六座,其中出银缕、铜缕玉衣各一套的有三座,出银缕玉衣的三座,出鎏金铜缕玉衣一座,出铜缕玉衣的七座,所出玉衣不明缕质的二座。玉片的质料有玉质的,也有石质的②。
汉代玉衣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68年在满城区一号汉墓中出土的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和1973年在河北定县40号汉墓中出土的中山怀王刘修的金缕玉衣。
刘胜的金缕玉衣(图91)在刚发掘时因年代久远已经变形,部分玉片也因金丝折断而散乱,但整个玉衣仍然完整地保存下来。经考古工作者精心地修复后,这件玉衣全长1·88米,共用玉片2498片。玉片的大小和形状按人体各部分的不同形状而设计,以长方形和方形者居多,另外还有三角形、梯形多边形等。玉片角上穿孔,以便用金丝编缀。玉衣分头部、上衣、裤、手套和袜五个部分,每部分又由若干部件构成。头部由脸盖和头罩组成,上衣由前片、后片和左右袖筒组成,裤由左右裤筒组成。玉衣外表和人体相似,共用金丝1100克①。这些金丝都经过了细致的加工,并且随部位的不同,既有圆型、扁圆型和麻花型之分,也有单股和用许多根金丝拧成的合股之分。
刘修的金缕玉衣全长1·82米,包括头、上身、双臂、双手、双腿、双足,以及三角形臂饰二件,在腹部上下垫盖的小玉帘二件,共十三个部件组成,总计用玉片1203块,金丝约2580克。玉片形状多为梯形和长方形,少数为三角形和不规则的四边形。玉衣头部长约30厘米,最大径21厘米,由头罩和脸盖组成。头罩与风帽相似,顶部为一较大的圆形玉片,全罩用玉片99块。脸盖长13厘米,最宽处19厘米,用玉片30块,脸盖上还用一块整玉刻出鼻罩。上身分前后两片,均由肩部和身部(包括胸、腹部)两段联接而成。
上身长52.5厘米,最宽处35厘米,前后两片结构相同,前片用玉片125块,后片用157块,双臂缀成袖筒状,内侧有开缝,展开后片呈梯形,长约53厘米,上宽34.7厘米、下宽25.5厘米,共用玉片162块。双手作拳握状,长17厘米、最宽处10.5厘米。大拇指单独分出,手掌一侧和手指、掌心交界处开缝。左手用玉片46块,右手用玉片47块。双腿缀成裤筒状,出土时长55厘米,上宽50厘米、下宽33.5厘米,内侧开缝,共用玉片240块。双足均作齐头高腰平底鞋状,长27厘米,最宽处11.4厘米,鞋帮高6.3厘米、鞋腰高9.5厘米、腰口直径9.8厘米。左右足可分辨,足后跟外侧开缝,共用玉片178块。所有玉衣部件都用金丝编缀,而各部件相互之间则不联缀。
金丝编缀方法一般为四孔联结,用两根金丝在背面十字交叉,穿过园孔,再在正面拧一道麻花,然后自左至右向下盘成圆结。锁边则用一根金丝从相邻的两孔背面穿过,在正面再拧一道麻花,再盘成圆结。玉片大部分用黄玉和青玉制成,色调协调,正面抛光,背面很少切割锯痕。金丝较粗,抽拔成丝后还经过仔细加工,断面一律为圆形,长短也差不多。
有人认为按汉代葬制的规定,诸侯王死后只能穿银缕玉衣,而刘胜与刘修之所以能穿金缕玉衣,应是皇帝对他们的特殊优待。这种意见实际上是忽视了在葬制方面两汉的区别,而以东汉的葬制比附西汉的诸侯王。按西汉的葬制,皇帝和王侯的玉衣皆可以使用金缕,如《后汉书·礼仪志》注引《汉旧仪》:帝崩……以玉为襦,如状,连缝之,以黄金为缕。腰以下以玉为札,长一尺,[广]二寸半,为柙,下至足,亦缝以黄金缕。 《后汉书·梁传》注引《汉仪注》:王侯葬,腰以下玉为札,长尺,广二寸半,为匣,下至足,缀以黄金缕为之。从考古发掘中看,西汉诸侯王和列侯的玉衣大多数是金缕的,但也有银缕、铜缕和丝缕的。只是因为西汉的皇帝陵还未发掘,所以皇帝玉衣的形制究竟如何尚缺乏实物来印证,但仍可从《西京杂记》的下述记载中窥见一斑:汉帝送死皆珠襦玉匣,形如铠甲,连以金缕,刘彻匣上皆缕为蛟龙凤凰龟麟之象,世谓为蛟龙玉匣。到了东汉时期,玉衣分级使用的制度已经确立。
《后汉书·礼仪志》记载,皇帝使用金缕玉衣,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使用银缕玉衣,大贵人、长公主使用铜缕玉衣。在发掘出土的资料中,可以确定为东汉诸侯王的除中山简王焉用鎏金铜缕玉衣外,其余如中山穆王畅、鲁孝王庆忌、陈顷王崇、鼓城王、下邳王等,皆用银缕玉衣。刘焉的玉衣使用鎏金铜缕可能属于当时皇帝的特赐。《后汉书·中山简王焉传》记载,刘焉与窦太后窦宪兄弟关系密切,死后丧葬规格特别高,制度余国莫及,因而特赐鎏金铜缕玉衣是完全可能的。亳县董园村一号汉墓的银缕玉衣可能属于始封的列侯,蠡县汉墓的铜缕玉衣应是嗣侯使用的。可见考古发现的东汉玉衣,其等级制度与《后汉书·礼仪志》所载基本相符。
从上述《后汉书·礼仪志》记载可以看出,玉衣是汉代皇帝以及诸侯王、列侯、贵人、公主等皇室成员专用的殓服。这些皇室贵族死后殓以玉衣,是当时丧葬礼仪制度所规定,所以史书纪传一般不作记载。例如皇后、皇太后按制度皆用玉衣,而史书多不载,只在《汉书·定陶丁姬传》和《后汉书·孝崇匽皇后纪》中见到有关玉衣的文字。前者记述王莽奏贬傅昭仪定陶区王母娘娘,丁太后为丁姬,以其为 藩妾,去珠玉衣。后者记载孝崇匽皇后死后,敛以东园画梓寿器、玉匣、饭含之具,礼仪制度比恭怀梁皇后。匽皇后为蠡吾侯翼的妾,本不应该享受玉匣等待遇,但由于她是刘志的生母,和平元年(公元150年)尊为皇后,所以死后以皇后之礼葬之,史书因此特加记载。至于考古发现中殓以玉衣的诸侯王,如刘胜刘胜、怀王刘修、简王刘焉周穆王刘畅和鲁孝王刘庆忌等,在其列传中也没有关于使用玉衣的记述。由此可见,皇族葬以玉衣在当时是理所当然,如无特殊缘故史传无需记载。
《汉书》和《后汉书》中有关赐以玉衣的记载皆见于外戚、宠臣的列传。
霍光为博陆侯,赐 璧珠玑玉衣;董贤刘欣宠爱,预赐 珠襦玉柙;耿秉为美阳侯,赐以朱棺玉衣;梁竦追封褒亲侯,赐东园画棺玉匣衣衾;梁商袭封乘氏侯,赐以东园朱厚照之器、银缕、黄肠、玉匣什物十八种。这些外戚、宠臣皆非皇族,因而虽为列侯也需要朝廷特赐才能使用玉衣。这在当时属于特殊礼遇,所以史传特别予以记载。
西汉诸侯王夫妇多并穴合葬,即所谓 同坟异藏,王和正妃所用的玉衣,属同一等级,例如中山靖王刘胜夫妇所用的玉衣皆为金缕。东汉王侯盛行夫妇同穴合葬,在已发掘的东汉王侯夫妇合葬墓中,除刘焉刘焉墓可能为两套鎏金铜缕玉衣外,其余如中山穆王刘畅墓、下邳王墓、费亭侯墓所出的玉衣都是银缕、铜缕各一套。这个现象十分值得注意,它可能说明在玉衣分级使用的制度确立以后,王侯的配偶只能使用铜缕玉衣。
金缕玉衣
长1.88厘米
头部由脸盖和脸罩组成,脸盖上刻制出眼、鼻和嘴的形象。组成脸盖的玉片绝大部分是长方形的小玉片,双眼和嘴是在较大的玉片上刻出,鼻子是用5块长条瓦状玉片合拢而成,惟妙惟肖。上衣由前片、后片和左、右袖筒构成,各部分都是彼此分离的。前片制成胸部宽广、腹部鼓起的体形,后片的下端作出人体臀部的形状。裤由左、右裤筒组成,也是各自分开的。手部做成握拳状,左右各握一形玉器,足部作鞋状。前胞和后背共置玉璧18块,并有一定的排列方式。在五衣的头部,有眼盖,鼻塞、耳塞和口唅,下腹部有罩生殖器用的小盒和肛门塞,这些都是用玉制成的.整套玉衣形体肥大,披金挂玉,共用玉片2498片,由1100克的金丝联缀而成。
古代凡是被于身体的,都叫"衣";裤子叫"胫衣",袜子叫"足衣",为死者盖在脸上的叫"面衣"。"玉衣"是指包裹全身从头到脚每一个部位的衣罩,其外观与真人的体形相同,专为罩尸之用。古籍中常称为"玉匣",又作"玉押"、"玉甲"。
银缕玉衣
1970年出土于徐州市东汉曹据刘恭后裔的墓中。玉衣全长1.70米,玉片2600余块,银丝约800克,形状与金缕玉衣相似,现藏南京博物院
玉衣组成
玉衣一般按部位可分为头罩、上身、袖子、手套、裤筒和鞋子6个部分。各部分均由小玉片如金、银、铜丝缕织而成。不同的材料表示死者身份的高下不同。据《后汉书。服志》记载,皇帝使用金缕,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用银缕,大贵人、长公主用铜缕。但在西汉时未必有如此严格的限制,故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使用的为"金缕玉衣"。
发展历程
关于玉衣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东周时的"缀玉而幕"和"缀玉衣服"。1954年至1955年,在洛阳中州发掘的春秋战国墓葬中,尸体面部有带孔的玉片,按五官的位置排列,尸体上也有玉片,这可能是玉衣的前身。《吕氏春秋》节丧篇中述及的"含珠鳞施","含珠"施于口内,"鳞施"则施于身上,即用玉片或金属片,像鱼鳞病般施于身上。玉衣至汉代才正式见诸记载:"汉帝送死,皆珠衣玉匣,匣形如铠甲,连以金缕"。《汉书。霍光传》:"光,赐金钱,缯絮绣被百领,衣五十蕨,璧珠玑玉衣。"但以玉衣敛尸只延续到东汉末年曹魏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曹丕鉴于"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是焚如之刑",废除了"玉匣"。至今,考古发掘也没有从魏晋以后的陵墓中发现玉衣。
自从1906年在邯郸市郎村汉墓中发现象氏候刘安意的穿孔玉片开始,到1978年为止,相继共发现了玉及22套以上,其中比较完整的有5套。最著名的是1968年在满城区发掘的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两套,刘胜的一套共用玉片(软玉)2498片,金丝约1100克;窦的一套共用玉片(软玉)2160片,金丝约700克。这些玉片一般作长方形或方形(四角有穿孔),特殊部位用梯形、三角形或多边形
在汉代,玉衣是皇帝、诸侯王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的殓服,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但在西汉时尚未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故已发现的西汉诸侯王的玉衣,既有金缕,也有银缕、丝缕。到东汉时则实行了严格的玉衣等级制度,只有帝王才有资格在驾崩时穿金缕玉衣,而诸侯死去时只能穿银缕玉衣,一般的贵族和长公主只能穿铜缕玉衣。三国时期,曹操的儿子曹丕做了曹魏的皇帝,他认为使用玉衣是“愚俗所为也”,在公元222年下令废除了以玉衣随葬的制度。至此,从西周初到两汉鼎盛的玉衣随葬制度终于退出历史。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简介
金缕玉衣
银缕玉衣
玉衣组成
发展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