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贡梯寺位于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墨竹工卡县门巴乡,海拔4400米,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为连接
藏北草原与拉萨平原的黄金古道,是一座
藏传佛教直贡噶举派寺院,也是直贡噶举派的主寺。
直贡梯寺是由直贡噶举派的创始人仁钦贝(1143~1217年)于公元1179年创建。1290年,
孛儿只斤·忽必烈派兵入藏焚毁了直贡梯寺。之后,经过萨迦派帝师扎巴沃色调停和斡旋,忽必烈下诏修复直贡梯寺。1349年,帕珠万户征服了直贡,并把直贡梯寺大殿置于其监管之下,其实力又一次大为削弱。1413年,直贡梯寺第十二任寺主被
朱棣封为阐教王。直贡梯寺除了堪钦古热瓦和觉侬巴等在非常时期出任主持作为过度外,一直由居热家族成员担任主持。到了第二十三任主持贡觉平措(1595~1660年)后,居热家族血统断绝,开始采用转世制度,并形成两个转世系统。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席卷了
中原地区,寺庙内文物和宗教艺术作品被毁,直贡梯寺一度陷入了荒废。1982年,经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直贡梯寺开始修复并对外开放,中国投资13万元用于直贡梯寺的修复工程。截至2024年7月,寺里有300多僧人。
直贡梯寺景点主要有主礼堂、
灵塔殿、护法神府库等。寺庙主要文化活动有直贡噶尔羌姆、直贡噶举派音乐、天葬、法会。2008年,直贡梯寺的藏香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直贡噶尔羌姆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4月9日,直贡梯寺获
拉萨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表彰。
历史沿革
综述
直贡梯寺是一座
藏传佛教直贡噶举派寺院,也是直贡噶举派的主寺。其全称为直贡梯寺菩提寺,截至2024年7月,寺里有300多僧人。
直贡提寺周围有杨日噶尔、德仲、宗萨尔等众多寺院和天葬台等,形成宗教中心,而且向冈底斯、拉齐、杂日等圣地派遣僧人,在阿里、后藏、工布、
康巴藏区以及云南丽江等地都有许多属寺。这些属寺的亲教师和禅师等都从直贡梯寺派去,实行三年或六年轮换制,保证了对这些属寺的领导权。
初建
直贡梯寺的创始人是仁钦贝(1143~1217年),其
梵语名为热那室利,又尊称为觉巴仁波且(救宝),是帕珠噶举的创始人帕珠·多吉杰布(1110年~1170年)的大弟子之一。1177年,仁钦贝受沙弥戒和比丘戒,并出任帕珠
丹萨替寺主持,不久又被迫离开丹萨梯寺。1179年,仁钦贝来到直贡地,他从木雅·贡仁的门徒手里接收了一座小庙,在小庙基础上创建了直贡梯寺,从此兴盛发展起来的教派称为直贡噶举派,是达布噶举"四大八小"之一小派。
兴盛
创建直贡噶举后,仁钦贝派出身于朗氏家族的京俄·扎巴迥乃担任帕珠丹萨梯寺的主持,从此,不仅把帕珠丹萨梯寺交给了朗氏家族,而且受直贡派的控制。京俄·扎巴迥乃是仁钦贝的近侍之一,也是直贡梯寺的第三任主持。1240年,蒙古兵到
西藏自治区,一路抢劫掠杀,热振等寺的许多僧人被杀,直贡地区的政务官被擒,京俄·
扎巴迥乃使用神通保护了直贡梯寺。
由于有利的地理位置以及仁钦贝本人严格持守戒律,直贡噶举派创建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据《直贡法嗣》等史料记载,建立直贡梯寺后不久的一次夏居法会上,聚集了10万余僧人,仁钦贝派二千七百名僧人到杂日、
拉齐、冈底斯等三圣山去开山建点、居山隐修。在第四任主持迥·多吉扎巴(1210~1278年)时期僧人达18万之多。当时的弟子并不需要僧舍,岩洞、石板屋、帐篷都可以作为居处,听完法后再前往各地去修行。
坎坷发展
公元1290年,萨迦本钦·阿迦仑奏请
孛儿只斤·忽必烈派兵入藏攻进直贡峡谷,焚毁直贡梯寺的大经堂,摧毁了18尊巨佛及7座多门塔,据说在此次战争中杀害直贡噶举派僧人及属民一万多人。该事件史称“林洛”(意为“寺院之变”)。经过萨迦派帝师扎巴沃色调停和斡旋,忽必烈下诏修复直贡寺,直贡噶举派的元气又得到逐渐恢复。
寺院之变不久,第九任主持
多吉杰布(1284~1350年)时期,直贡万户又联合雅桑和蔡巴万户与帕珠万户对抗。帕珠万户先后打败了雅桑和蔡巴,于1349年征服了直贡,并把直贡梯寺大殿置于其监管之下,其实力又一次大为削弱。
明朝时期,直贡噶举派仍然是
西藏自治区具有较大影响的教派之一。1402年,明皇帝封直贡梯寺第十一任主持顿珠杰布为灌顶大国师,并给直贡政务官赐以宗基诏敕。1413年,明
朱棣册封第十二任主持仁钦旺杰为阐教王。十五世纪后十六世纪初,直贡噶举派又联合噶玛噶举及其支持者仁蚌政权合力对付新兴的格鲁派及其支持者帕珠政权,最后以失败告终,臣服于格鲁派之下。同时,直贡噶举派内部的矛盾和斗争也日益突出,直贡噶举派的密法大部分失传,重视戒律的宗风已遭废弃。清朝顺治帝时,正式册封五世达赖,直贡噶举派无奈处在达赖的管辖下。
直贡梯寺除了堪钦古热瓦和觉侬巴等在非常时期出任主持作为过度外,一直由居热家族成员担任主持。到了第二十三任主持贡觉平措(1595~1660年)后居热家族血统断绝,开始采用转世制度,并形成两个转世系统。
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席卷了
中原地区,直贡梯寺与其他西藏宗教圣地一样,遭到了破坏,寺庙内无数宝贵的文物和宗教艺术作品被毁,僧侣们被迫离开他们的修行之地,直贡梯寺一度陷入了荒废。
修复
1982年,经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直贡梯寺开始修复并对外开放,国家投资13万元用于直贡梯寺的修复工程。经过一系列的修复工作,直贡梯寺不仅恢复了其宗教活动,更被提升为重要的
文化遗址。
地理环境
直贡梯寺位于
拉萨市以东
墨竹工卡县境内雪绒河边,在门巴乡政府4公里的半山坡上,海拔4400米,经度:92.217684纬度:30.101433。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是连接
藏北草原与拉萨平原的黄金古道,直贡梯寺立于悬崖峻岭之间,山涧深处有德忠寺,为著名的尼姑修行地。德忠温泉水量充足,热度适中,能医多种疾病。
建筑布局和特征
建筑布局
直贡梯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融合了
藏传佛教的传统与地方特色。寺院的建筑布局以佛教的
宇宙观为蓝本,映射出宇宙的秩序与和谐之美。在寺庙入口的广场上,雄伟的雕像挺立,四周被葱郁的植被所环绕,为信众和游客提供了一个庄重而宁静的宗教体验空间。大殿由南向北依次为灵塔殿、大佛殿、修禅密室、扎西果芒殿和护法神殿等,每座殿堂建有宽敞平台,美化古寺环境。每座大殿均有造像,多为元、清时期的作品。东西厢房左右对称。整个建筑布局严整。
建筑材料
直贡梯寺建在半山坡上,建筑材料以木、石为主。
主要景点
直贡梯寺主要景点有主礼堂、经堂、
灵塔殿、藏经楼、坛城、护法神殿和修禅密室、扎西果芒殿等。
主礼堂
直贡梯寺的心脏地带是主礼堂,这里不仅是举行宗教仪式的圣地,也是整个寺院精神活动的中心。在这座殿堂之中,仁钦贝的
塑像被安置于最显眼的位置,环绕在周围的,是释迦牟尼佛、
上师竹清嘉措仁波切以及
莲花生的雕像,它们共同见证了佛教教义的世代传承与不断演进。主礼堂的二层,仁钦贝及其继任者的塑像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他们头戴象征宗教权威与传承的红帽,仁钦贝塑像下的岩石,上面刻着他的足迹。
灵塔殿
灵塔殿被称为“世界一庄严”,高为3层,主供杰觉巴灵塔。
护法神府库
直贡梯寺的祖婆护法神府库,为十六柱的木石结构。内供法主觉巴创制的蛇心
旃檀护教法身度母像,由炯活佛用药泥塑制的祖婆护法神像以及仁增曲扎塑造的祖婆护法神像。
扎西果芒殿
扎西果芒殿有五层楼高,殿内主供杰喇嘛
塑像,侧壁上雕有神像二千八百尊。其右侧供有2层楼高的大威德金刚泥塑像和金银质菩提大佛塔;南面为止贡历代法台的红色法座。
修禅密室
修禅密室散落在主殿四周,只有一个小木门和一个小窗户,面积6~7平方米。2008年1月,有二十多名喇嘛在里面修禅,有的喇嘛快修满三年三个月零三天。修满者可得到“仓巴”(修禅者)的称号,时间长者为三年三个月零三天,短者也要三个月。拙火定(即修丹田生热的脐轮火法)是噶举派的一种密法,也是该寺一大特色。截至2008年1月,该寺修成拙火定的只有2人:巴穷仁布切(已于1990年94岁时圆寂)和丹增尼玛。修成拙火定的人能在冬天将刚从水中捞出的袈裟披在身上烤干;如果下了雪,他在屋内发功后屋顶上的雪即刻可以融化。
直贡天葬场
直贡天葬场即直贡梯坛城,藏语称“上贡替丹甲”。距直贡梯寺仅10分钟路程。据西藏古墓遗址推断,天葬可能起源于7世纪之后。有学者认为,天葬是由直贡噶举派创立。1179年,仁钦贝兴建了直贡替寺,并在当时推行且完善了天葬制度。直贡天葬场在直贡梯寺西侧山顶,被一圈不高的石墙所包围,形成了一个宁静的空间。天葬场四周立着高高的铁栅栏,防止天葬时有人乱拍乱照。斜坡上方有几座藏式塔,据说是直贡梯寺的高僧的
舍利塔。还有许多刻有经文的小石片,是人们为超度亡灵而刻写的。天葬台的西面是个大香炉,香炉里的桑烟,就是给老鹰发出的信号。据说天葬时,只有被鹰吃干净的人才能随鹰上天堂。
重要藏品
直贡梯寺灵塔殿主供的杰觉巴灵塔收藏有噶举派历代祖师的
舍利子、
印度8大持明与80位居士的衣物、金铜聚莲塔数十座、佛经和许多珍贵药材等;祖婆护法神府库内还藏有
余甘子、白野山羊皮、青龙珠、狮子皮、
不丹妇女的皮袍、臣子丹玛的
耳环、皇帝御赐噶玛拨希用羽毛编制的宫廷舞衣式的
弥勒佛肢体、劲项等十一样,以及皇帝颁赐的诏书和印章等。
文化活动
直贡噶尔羌姆
直贡嘎尔羌姆是直贡梯寺的宗教舞蹈。“噶尔”意为歌舞或“乐舞”,金刚神舞,藏语叫“羌姆”,通俗的说法是“跳神”。在第九嗣二十八代活佛多吉结波(1284—1350)时期,大修行者
扎巴坚赞曾在直贡溪乌卡尔地区首次跳了“四臂护法神”祭祀舞蹈。从此,羌姆便传入了直贡梯寺,后经历代高僧的不断修改和发展,最终逐渐趋于完善,成为该寺的噶尔羌姆。
直贡梯寺于每年藏历4月25日举行法会,为期五天。藏历4月25日为直贡梯寺创始人觉巴·记登工布圆寂之日,为纪念他,每年此日,直贡梯寺都会举办法会,表演噶尔羌姆。嘎尔羌姆具有严格的整套舞蹈动作和伴奏音乐,以及严格的表演程式;作为宗教舞蹈,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这种舞有单人舞、双人舞和集体舞三种形式。跳舞时戴面具、穿
旗袍,配彩带和刀盾。伴奏的乐器有舞钹、牛角号、
唢呐等。
直贡噶举派音乐
直贡噶举派音乐是西藏
佛教寺院最主要的音乐形式,主要用于寺院的修供仪式、迎请仪式、羌姆神舞等各种佛事仪轨活动。直贡梯寺是西藏佛教噶举教派直贡派的
祖寺,直贡噶举派宗教音乐乐队不仅为
藏区各地直贡教派两百多座属寺的寺院宗教乐队树立了范型,而且影响到几乎所有的藏传佛教寺院乐队。直贡教派创始人觉巴·吉天贡布在创立直贡噶举派后,逐渐形成了在护法殿内演奏宗教音乐的习俗,并出现了较为完整的寺院乐队,直贡噶举派音乐的乐器主要有柄鼓、钹、铙、大号、藏式
唢呐甲林、
锣鼓等十几种,其中一只钹、六只柄鼓、一对或几对大号和甲林是乐队的主要构成部分。直贡噶举派音乐原有大型乐曲80多首,截至2020年7月,能演奏的有20多首,其中包含一个适用于各种佛事仪轨活动的乐曲系统,还有大量的专用和非专用乐曲。这些乐曲通过“瑞次”乐谱即乐队谱和老乐僧的口传心授传承下来,影响了各藏传佛教寺院乐队的演奏曲目。
天葬
天葬是一种传统藏民族丧葬仪式,据传,经过直贡梯寺活佛灌顶的人,死后灵魂可以出窍,进入三善趣境界,如果不灌顶,只要你到直贡天葬场用头轻轻碰那里的
玛尼石,死后也会进入三善趣。因而,许多人不远千里送死者来此天葬。天葬场中有一用黑色
花岗石石砌成的直径约1公尺的圆台,这是天葬师主持天葬时的法台。仪式举行时,直贡梯寺的100多个喇嘛要为死者念经超度。藏胞们相信,直贡天葬台是四位空行仙女从印度斯白天葬台搬来的,四只神鹰也跟着飞到这里停落在葬场四周。据说,
印度斯白天葬台和直贡梯寺天葬台之间有一丝阳光联结着,死者的灵魂可以顺着这一丝阳光活动于印度和
西藏自治区之间。
举办法会
直贡梯寺二十四任主持
贡觉县称烈桑布(1656~1718年)创建了猴年法会、蛇年法会、猪年法会、虎年法会等。虎年法会逐渐失传,其他三个法会延续下来。其中猴年法会影响最大,名为“猴年直贡破瓦法大灌顶法会”。从藏历6月8日举行到15日,期间以讲经说法为主要活动,传授以“破瓦”法大灌项为主的各类灌项。除了直贡派僧众外,还有来自西藏各地的善男信女,法会规模宏大。
开发与保护
文物保护
从2016年起,
西藏自治区投入4.9亿元人民币,利用五年时间完成对西藏境内156处天葬台的保护和维修。2016年则实施包括
拉萨市直贡梯寺天葬台在内的47处天葬台,投资总额1.65亿元。保护维修工程主要从维修和改扩建道路,修建网围栏和送葬人休息室、遗体停放处等着手。实施保护维修工程是对藏民族传统丧葬文化的保护,也是尊重民族习俗、保护广大
藏族百姓合法权益的一项民生举措。
文化传承与保护
“文革”期间,直贡噶尔羌姆的传承受到阻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直贡噶尔羌姆得到了恢复。随着熟知该羌姆的老喇嘛相继去世,有些绝技难以得到传承,而年轻的喇嘛在技艺上还没有达到以前的水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直贡梯寺自筹资金聘请熟悉噶尔羌姆的老喇嘛恢复表演,向年轻的小喇嘛传授技艺,并收集整理大量直贡噶尔羌姆的资料,组织专家和学者进行研究。直贡噶尔羌姆作为
西藏自治区宗教舞蹈的缩影,对其进行抢救和保护,对丰富和完善西藏乃至中国舞蹈史的研究,会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直孔藏香的原产地是直贡梯寺,是以直贡噶举派创始人觉巴·吉天贡布仁庆贝特制的《七支法》祭祀(供佛)秘方为基础,吸取传统藏医名家配药精华,以可再生植物原料、严格的手工工序、独特的配方、严格的宗教开光程序以及不添加任何动物香料而倍受尊崇,但由于其制品限量出品,主要用于直贡法王等直贡噶举派的高级活佛供佛礼拜,受众范围有限。直贡藏香适合在各种场合使用,不仅香味四溢,更是对感冒、
流行性感冒及各种传染性疾病有预防效果。阿贡活佛是直贡噶举派直贡梯寺阿贡活佛第二世,俗名次仁平措,7岁时,成为直贡梯寺活佛,后随师傅学法的同时学习藏香配方技艺。为了使藏香制作技艺不失传,他在弘扬佛法的同时,开公司、跑市场,用一种入世的方法传承先辈的衣钵。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直贡梯寺.Bigemap在线地图.202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