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城镇,隶属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位于永泰县
大樟溪和清凉溪汇合处,是永泰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17年,樟城镇行政区域面积504公顷,常住人口37580人。
2013年全镇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51286万元。
历史沿革
自唐永泰二年建县以来,樟城镇一直是历朝县治所在地。清朝和民国时期曾以“双溪镇”、“鹤皋镇”为名。民国末期的鹤皋镇属县区,辖4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城关镇,属一区。1955年属
城关区,1958年属城关人民公社城关管理区,1961年单独设镇。1981年改名为樟城镇并沿用至今。
行政区划
2013年,樟城镇辖北门、南门、沙浮、
杨梅、登高、吉祥6个社区和1个城关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樟城镇地处
大樟溪中游和清凉溪的汇合处。北与清凉镇接壤,西与
富泉乡毗邻,东与
城峰镇相连。地理坐标为东经118°55〃,北纬25°52〃。
地形地貌
樟城镇地形上系盆地,海拔40米,四面环山。大樟溪流经盆地,登高山、塔山隔溪相望,沿岸形成一片狭长的
冲积平原。
气候特征
樟城镇属
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最高气温为40.9
摄氏度,最低气温为一5摄氏度,年平均气温为19.5℃,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516.7毫米。
自然资源
樟城镇有耕地551亩,山地3400亩,生态公益林2352亩,木材蓄积量达10万立方米以上,森林覆盖率达45%。
人口民族
2013年,樟城镇总户数13009户,人口37177人,
汉族为主。其中农业人口2787人,占总人口的7.4%,非农业人口34390人,占总人口的92.6%。 2017年,樟城镇常住人口37580人。
经济
2013年全镇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51286万元,比2012年增长5.05%;工业总产值8155万元,比2012年增长6.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710万元,比2012年增长18.4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000万元;内资实际到位165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12779元。
社会
教育
截止2014年,樟城镇有进修学校1所,中学2所,小学2所,中心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8088人,教员职工48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卫生
截止2014年,樟城镇有
县级医院3所、福利院1所。
文化
樟城镇有影剧院1个,电视差转台、
有线电视台、文化馆、图书馆各1个,公园3个,群众文化生活有文学创作、
摄影、
民俗音乐、歌谣、舞龙、舞狮、琴棋书画、闽剧、戏剧弹唱等。
基础建设
城区现有主要道路5条,总长1720米,总面积1.7万平方米。街道两侧多种
香樟木、
银桦、
白玉兰等观赏树木,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5.3%。通信和水电设施健全便捷,有移动、联通、网通、电信、自来水公司、供电公司和广播电视局。
旅游
仙佛寺
仙佛寺,在城关西门对面溪山岗上,又名仙人寺。
清代建,民国重修。寺祀三皇五帝及
雷电诸神。相传有仙人在此得道,故名。寺边岩石上有“仙人足迹”,常有人来求签祈梦。建筑物为土木结构,有大殿、边房等,面积400平方米。
重光寺
重光寺在福州
永泰县城东市场后面,建于唐大中二年(849年)。宋
宣和二年(1120年)改为
道教神霄宫,
建炎元年(1127年),恢复为佛寺。邑人黄元坚舍地建罗汉阁、山门、法堂。至元、明时寺屡有兴废。明正德三年(1508年)寺遭焚毁。
隆庆元年(1567年)知县李炜举寺僧德员主持重修,从隆庆五年开始,到万历元年(1573年)落成,建有佛殿、法门、外山门、旁西廊,共耗银500多两。知县陈克侯作记。
清代寺又被毁,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邑绅张、黄、陈诸家重修。计有大殿、
观音殿、卢公殿和寺僧住房等,总面积1200平方米。寺内佛座上有一古牌,上刻“万历元年,僧德员立”8字。
圣人庙
圣人庙(即
孔子庙,又名文庙),在县委办公楼后面,建于宋
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后几经毁建。屋顶结构为重檐歇山式,前廊的石龙柱作工精细,造型生动。建筑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1987年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联奎塔
联奎塔在城关对面溪山上,
爱新觉罗·旻宁十一年(公元1831年)为纪念
永泰县南宋乾道二年至八年蝉联三状元而建。塔系全石结构,八角形,七层空心的楼阁式建筑,塔内有螺旋式石梯直通塔顶。
文化
名优特色
牛杂
牛杂历久弥新的可口小食。早期介煮法很简单,把迟牛介牛皮、牛骨、牛下水全部放大锅去熬一夜,第二天就在墟场用泥砖支几个炰炉,摊个简易介台,就开始卖牛肠肺了。
客家人在夏天特别喜欢吃炒田螺,配上几瓶啤酒,那种感觉真是美妙,炒田螺是客家知名小食,
中秋节必备。客家人
炒石螺爱放
甜香罗勒(OR
中国圆田螺香)、辣椒、蒜米一齐炒。
涮九品
涮九品俗称九门头,系选用牛身上最精华的九个部位的肉,即牛舌峰、
毛肚、牛心冠、牛肚尖、牛里瘠肉、牛峰肚、牛心血管、
牛腰、牛肚壁,经过严格选料,精细刀功,辅以佐料、
米酒和数味中草药(香藤根、鸭
香草、
胡颓子等)制成。此菜鲜嫩脆爽,汤味馨香,有健胃补肾、祛寒去湿的功效,是药膳兼济的佳肴。由于食用的是牛身上九个部位的肉,几乎包括了牛身上主要精华,故又有“一餐吃了一头牛”之说。
代表人物
黄龟年
黄龟年(1083~1145年),字德邵,
永福县(今
永泰县)人。
任铁锋
任铁锋,名任达,又名任佑村,永泰县城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