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竹村
福建漳州市南靖县下辖村
葛竹村是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南坑镇,位于九龙江西溪源头,海拔近千米。从南靖县城驱车前往,有近40公里的山路。
2018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拟将葛竹村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概况
南坑镇葛竹村位于南靖西郊边陲,是始建于南宋时期的古村落。解放战争时期是闽南地区地委机关和游击队的革命根据地。村民居住地平均海拔826米,最高处海拔1486米。冬天霜期40多天,雨量充沛。全村现有农耕地1400多亩,山地13600多亩,茶园5000多亩,主要出产的茶类有金观音铁观音奇兰黄金桂、黄金贵、肉贵、中华绒螯蟹等,是南靖高竹金观音茶叶专业合作社的重要生产基地。此外,葛竹村还盛产宫城月柿、桃仔、梨子、杨梅、积实等农产品。全村分为宫前、中村、下楼、大楼、大岭头5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人口1688人。在与平和东槐交界处科岭头的大山下小溪边有一块八吨多重的巨石,其截面上刻“九龙江西溪源”六个大字,落款“刘可清,2007年5月”,这是时任漳州市委书记刘可清为市委市政府号召保护九龙江,造福人民而题的石刻。
人文
当地流传着清朝年间三代总兵与三代翰林的故事。村里3座意味着“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下马碑,记录着葛竹的旧时荣光。源于明朝的两座土楼“葛天隆峙”与“竹里辉华”,同样是葛竹的文化符号。
历史沿革
据谱载,葛竹赖氏系五郎公之孙——六郎公三子朝英公后裔。朝英公生宁化公,宁化公生九子:荆公、梁公、雍公、豫公、徐公、杨公、青公、袁公、公、冀公。南宋赵禥咸淳三年(1267)为避战乱,荆公、梁公、雍公随嫡母马氏由宁化县漳南择地开基。落居诏安二都霞葛乡,以“留心之意”筑室居住,取地名为田心。荆、梁、雍三脉子孙日渐繁衍,商议分地开基拓展。因不忍远离,荆公派下择大溪安厚,雍公派下迁琯溪心田,梁公意在隐居,独取芦溪葛竹,为葛竹赖氏开基一世祖。梁公,妣陈姓,生三子。长元兴公、次廷兴公、三永兴公。长子元兴为平和芦溪漳汀赖氏开基祖,生二子:积玉公、积琏公。三子永兴公,妣张姓,公妣合葬在船场后壁岭,生子仕智公、仕仁公、仕勇公。仕勇公为梧宅赖氏一世祖。梁公次子廷兴公,妣曾氏七娘留守葛竹。廷兴公裔孙在不同时期又迁到平和双田(埔书治)和南靖县的大岭、北坑、南塘、南高、山城、漳州市等地开基。
赖氏葛竹,元·至治二年(1322)时属福建路南胜县管辖。1954年12月前属平和县管辖,1955年1月后划归南靖县管辖。
葛竹赖氏族人从明朝初开始就有人到广东省、台湾、四川省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经商、教书等,尤其在清代迁到台湾宝岛的更多,并在那里生根开花,据不完全统计人口有46000多人。
古建筑
赖氏宗祠古建筑
大宗埔的赖氏家庙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据族谱记载:康熙乙丑年(1684)三月十八日寅时重兴鼎,建至丁卯(1686)年八月初十日,未时入主安香。雍正癸丑(1733)年八月一日重修至十一月初七日竣工。中华人民共和国1987年丁卯岁八月小修至十一月二十六日入香,外门楼改字坐子午兼癸子三分入水乾口,花费人民币8000多元。2011年正月十八日按原规制重建,至2012年十二月二十日竣工入主晋典。这次重建拆除了门楼及围墙,门埕增阔,填“横台”及“手砂”木柱改石柱,旧瓦换琉璃瓦,更换杉木王,砖、扁额等材料,共花费人民币120多万元。
宗祠大门、金柱、联:
葛天有氏家声远 竹里开基世泽长(外大门)
派衍西歧剖金符而建国颖川得姓伊始 支分晋朝荷御笔以成家松阳锡郡由来
溯川衍派分东晋而始西歧木本水源世泽流芳钦豆 自葛竹开基倚南峰以朝北阙班鸟班鹭序宗支荷宠振簪缨
在葛竹村清朝时期建造的宗祠有几处,其中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宗祠——太史家庙。系清进士翰林院编修特派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赖翰颙(受雍正帝敕封为庶吉士)为其父赖钟、母叶好娘而建的聂氏宗祠。(1993年6月13日,经南靖县人民政府批准为文物保护单位)
门联、柱联、龛联:
葛裘几更始颖川分晋朝松阳县而古田祖德流芳自是源远流长 竹帛所载有御史至修或总戎或参将孙支焕发何非武纬文经
画栋雕梁发祥光将见云仍凤起 玉堂金马新气象静看甲第蝉联
在葛竹赖氏家庙里,有清朝康熙帝爱新觉罗·弘历以及大学士察新、钱塘梁、张廷玉,福建巡抚赵国麟吴士功卢焯等显赫官员的诸多题字匾额和华表,但多在1966年全国性的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立四新”中被烧毁。像太史姓家庙这样比较完整地保存下祖像、匾额、神龛、神牌等的,在全省是少之又少,这就更显其弥足珍贵,具有很高的文史价值。
节孝牌坊及忠义牌坊
在葛竹“贤通堂”前面原古石梯道边,有一座乾隆皇帝赐建的“钦旌节孝”牌坊,宽6米、高4米,是为赖翰颙的长媳、浙江杭州府知府黄金钟(龙文区湘桥人)的孙女黄氏而建的牌坊,但在文革中被毁,现只剩下一块石扁“节孝”和一对大学士蔡新题的石刻对联:“内德为风风以咏,贞心匪石石应知。”在宫前自然村枋上杆古道边有一座爱新觉罗·旻宁赐建的“贞女牌坊”,宽6米,高4米,为赖翰颙的曾孙赖梦祥之妻黄氏而建。已毁,现存有几条石刻:“清道光九年岁次已丑,为故儒士赖梦祥未婚妻贞女黄氏立。”二块石柱联镌刻着太子少保户部尚书年眷侍生董诰题写的:“寿表贞,晚岁姓彰松柏性;恩荣锤楔,高堂预祝子孙贤。”另有两块60公分见方的石刻,刻着黄氏的身份及家况。二位黄氏,一位仅26岁就为夫亡而守节一生,养子育女;一位只因定下婚约,未结婚其夫即病故,后守贞操一辈子。这“节妇”、“贞女”的贤惠、纯洁、坚贞的情操成为当时社会的典范而被朝庭表彰。后被选入平和县志“忠、义、节孝祠”卷。
葛竹庵——贤通堂
在葛竹村,有一座古老而有著名的庙宇,那就是葛竹庵,又叫贤通堂。它建于明初,主体一殿式,屋顶飞檐翘角、饰双龙戏珠,古雕木刻,庄严古朴,别具一格。殿内奉祀观音、佛祖、王公、真君、孔子公。村民到此烧香许愿,祈求神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农历十至十一月,村民选日备三牲、糖果到此敬拜,答谢神明,同时还要演3-5天的大戏。由于赖氏先祖尊宗孔子公,因而也就一同将孔子公神像供奉在左殿奉祀,以保后代有文人贤士。
村里下楼隆峙楼供奉关圣帝君庙,每年正月初九,下楼村民们都会抬着神明的轿子巡村(城)以保各信士平安发财,中村三朝公供奉神医大道公原型保生大帝(俗称:大帝公)每年正月初九,中村村民们也会抬着大帝公神像巡游,村民组织锣鼓、炮、烛、糖、果敬拜、保佑全年平安。
旅游
葛竹村曾是个被遗忘的世外桃源。清朝以来,这里遍植枳实树。每年三月,每逢枳实花开的季节,在高峰时,一天游客近千,200辆轿车停满村头空地。
葛竹村四周群山环抱,百峰朝拱。从近处看,山峦叠翠,起伏连绵,山连着山;往远处看,山中有山,山外有山,一山更比一山高,恰似一望无际波涛汹涌的海洋。村里有一条由四条小溪流汇集呈“S”形的溪流往北而去,成为九龙江西溪源之首。走在丛绿掩映的村落里,可观赏鳞次栉比的古典民居,葱茏中露出黛瓦粉墙,庄严肃穆的宗祠庙宇让人感受到古代文明的芬芳。
葛竹山青水秀、闻名遐迩。清代以来,常有官员、文人到此探亲访友、游山玩水、吟诗作赋。这些官员、文人们在游览葛竹美丽山川之后,留下了八景的名字:“舰山远跳、文峰挺秀、九曲云梯、仙桥石路、石笋插天、梳妆望月、龙潭夜雨、龟蛇相会”。
古时,赖氏族人为了方便与外界的接触和商贸往来开辟了五条以石头铺砌的通道。一是从去天岭往埔时治、小山城至山城;二是从科岭经东槐、芦溪至大埔县;三是从霜坑仔岭经大坪、霞寨到九峰;四是从竹子崎岭通往北坑、象溪、小山城至山城;五是经九曲岭、大岭、象溪至山城。这五条石阶道,每条都有数十公里长,是当时相邻的平和、南靖县永定区、广东大埔的交通要道,其长、弯、高、险令人惊叹!乾隆四十二年丁酉年(1777)八月十七日,平和知县举人蔡承烈及其随从为体察民情经北坑、大岭上“九曲岭”到葛竹,曾作诗把古道的九曲岭和霜坑仔岭的长、弯、高、仄、险倾注于笔端。平和县旧志里为这位为百姓不辞劳苦,长途奔波,翻山越岭到最偏远最穷苦的小山村体察民情的好县官立了传记。
有志于发展乡村游的葛竹村,已有所行动。按照规划,当地打算将分散的旅游资源串联成线,通过整合形成完整的乡村游体系,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村里将举办枳实花节,规划建设停车场,大力发展民俗和农家乐,并建设茶叶观光园和茶叶体验馆,引得来并留得住游客。
人物
据葛竹赖氏族谱所载,梁公派下在清朝科举时中举人的有赖上进、赖敏桓、赖光、赖鸿施,进士庶吉士翰林赖翰颙。武官有监纪将军赖继谨,骁骑大将军赖玉,南澳岛总兵赖启照等。七品以上文武官员十多人,真可谓人文荟萃、人杰地灵。
在历史上,清代漳州府出过12个翰林。翰林院编修、特派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兼国史馆撰修官赖翰颙享有盛名。清朝《漳州府志》(人物志)乾隆版将他列入“九翰林合传”,清·《平和县志》儒林志专门为他立传。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概况
人文
历史沿革
古建筑
赖氏宗祠古建筑
节孝牌坊及忠义牌坊
葛竹庵——贤通堂
旅游
人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