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张乡
浙江台州仙居县下辖乡
浙江省仙居县上张乡位于台州市西部,全乡总面积102.84平方千米(2017年),其中耕地面积453公顷,坡度少于25°的低缓坡地867公顷,下辖32个行政村,总人口约1.3w(2019年),2006年农民人均收入3602元。上张乡有神仙居、仙居风景名胜区、皤滩古镇、仙居括苍洞、管山村等旅游景点,有仙居鸡、仙居蜜梨、仙居杨梅、西炉杨梅、辣汁茄丝等特产。
地理位置
上张乡距仙居县城25公里,南与永嘉县接壤,41省道仙清线穿境而过,地理位置较为优越,交通条件较为便捷。正在加紧施工中的诸(诸暨)永(永嘉)高速公路建成后,上张乡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现。
生态环境
上张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乡,全乡平均海拔460米。境内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气候温和、土质肥沃、土壤洁净。全乡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共有森林面积12万多亩。
建制沿革
明代属开元乡
清代为十九都、二十都 的一部
民国时为上张乡
解放初建乡,1958年建为公社,1983改制上张乡
经济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目前,全乡已初步形成了高山蔬菜、高山水果、竹笋、有机茶、稻田养鱼等8大高效生态农业产业链,面积共20000多亩。同时,在全国乡镇级第一个完成了农业生态地质环境调查项目,查明矿泉水水源地3处、可开发利用页岩玄武岩储量180万立方、富富锗山地36000亩,为我乡加速农业产业规划和优化结构调整奠定基础。
乡村旅游
:六亩田、姚岸、苗辽的农家乐已正式挂牌营业。投资50多万元,建设了一座占地面积220平方米、五间二层的县委旧址纪念馆,配备了8亩的附属设施,并于7月8日开馆。同时,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争取打响以休闲避暑度假农家乐为主题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游品牌。重点项目:积极实施有效的项目投资拉动,全面推进康庄工程、旱地垦造、农居点整治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完成了12个村、路基路面总长24多公里的康庄工程建设,切实改善交通条件。完成了5个村的农村饮水工程,改善山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全面实施汤口、杨柳下、竹园下等村的千亩旱地垦造工程,和朱思、六亩田、太如平等村的30亩农居点整治,实现自然资源重组开发。先后筹集资金158余万元,全面完成村级办公场所建设任务,目前全乡32个村均拥有活动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的办公场所,实施了宽带村村通工程,搭建了农村远程教育平台,深入开展了村级办公规范化建设,为今后农村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定的阵地基础。
支柱产业
上张乡立足山区实际,发挥生态优势,推进以千亩高山蔬菜、千亩稻田养鱼、千亩高山西瓜等为重点的生态农业基地建设。同时,在杨柳下、善音、西塘、米坑等村,发动家家户户进行“种植水果、养猪、养鸡、养鱼”和“优质米种植+养鱼”等立体生态农业发展,每户养鸡(全放养)不超过30只、肉猪不超过3头(禁止用饲料),努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带。建成米坑、田洋等村的200亩山地微蓄微灌蔬菜核心示范基地,姚岸100亩香基地,苗辽100亩“菊薯”水果型番薯基地,方山50亩日本藤二代葡萄基地,不断增强新品种、新科技对生态农业发展的贡献率。注重对现有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引导扶持,推动“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农业发展模式,拉长农业产业链。加强全乡13000亩竹笋两用林和5000亩杨梅的抚育管理工作,新增、改造了竹笋两用林1000亩,抓好41省道沿线生态景观林的抚育与管理,不断优化生态环境。高度重视农民素质工程建设,至目前,已先后邀请农林专家来乡授课9次,受训700多人次,内容涉及高山蔬菜、孟宗竹、杨梅的栽培管理和稻田养鱼等各个层面;组织核心农户、贩销大户到诸暨市学习考察香榧生产经营技术,进一步拓宽群众视野,增强农民自主发展能力。
旅游资源
乡村旅游——农家乐
上张乡村旅游业日渐繁荣,六亩田、姚岸、苗辽的农家乐已正式挂牌营业,融吃、住为一体,集休闲、避暑于一身,可享受“推门即见景,凭窗可揽胜”、“卧居山林间,坐看云起时”的惬意,是一个以休闲避暑度假农家乐为主题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胜地。
古越岩画
古越巨型岩画位于上张乡西塘村山坡石壁之上,是由傣族先民在2000年前遗留下来的。据行内人士考证,这处岩画是东南沿海发现的迄今为止最大的一处岩画。
这些巨型岩画位于上张乡西塘村高山塘、大岩塔岭和冷水湾头的海拔六七百米的岩壁上,面积大约有1000多平方米。该处岩壁呈深黑色,沟沟坎坎里写满了沧桑,岩壁上刻满了各种图案。有的像柴刀、犁耙等生产工具,有的像蛇、龙等动物,有的则像棋盘、房子。
上张乡的岩画,面积达到了1000平方米,这为研究东南沿海地区,甚至全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艺术,尤其是古代越族人的生活提供了依据。
纪念馆——中共仙居县委旧址纪念馆
中共仙居县委旧址座落在上张乡姚岸村,是仙居县革命老区,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是红十三军活动的主要地区,1948年中共仙临黄边区委员会成立后,边区委曾多次在此办公,并与中国国民党反动统治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49年6月18日,中共仙居县委进驻上张乡姚岸村,设立临时县委,做好解放仙居的接管工作。期间,横溪、田市、朱溪、下各等四个区在此筹建。姚岸村为仙居解放作出重要贡献。7月8日,仙居县城解放后,中共仙居县委撤离姚岸村。
为让后人牢记这段历史,2004年10月中旬,仙居县委决定在姚岸村重修中共仙居县委旧址纪念馆,纪念馆从2005年开始筹建,到2006年7月建成。重建后的仙居县委旧址为5间砖木结构楼房,占地面积230平方米。整个基地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总投资500多万元,包括主建筑仙居县委旧址纪念馆、烈士纪念碑、古树群落、体育场地等。目前已被列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纪念馆馆藏文物有当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和浙南游击队三五支队战斗用过的刀、枪等实物,同时摆列了当年的农具,如蓑衣、草鞋及制作工具、捣球、犁具等;陈设有原县委工作人员的生活设施;文字介绍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
民间艺术
历史沿革:方山周氏宗祠,建造于清朝,具体年代不祥,宗祠建筑中的木雕艺术十分花哨华丽,雕工十分精湛,艺术水平很高。方山宗祠是方山周氏先人集资建造的,当时遍请了附近各村及“下三府”杭州市地区的木雕艺人近40多人,历经2个多月精心细雕而成,雕刻艺术叹为现止。宗祠占地约540平方,座北朝南,门楼、门厅、大厅、东西两厢,四个部分,门厅保存完好,屋顶为硬山式两坡顶,内部为穹顶的弧形,造型气派、大方;柱头拱檐枋雕饰十分花哨华丽,内客有龙凤花草等,皆矫健灵动,瑰丽豪雄。所有雕刻刻工十分精湛,艺术水平很高。大厅、硬山式屋顶,抬梁式结构、柱头拱、牛腿、黄梁上雕刻着龙凤花草。人物等。变态多姿,奇趣黄生,雕刻风格遒劲高迈,而又清丽细致,栩栩如生、形象其切动人,其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地理环境:方山宗祠位于方山村内。方山村地处山区。山区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为以木料结构的宗祠聂氏宗祠建造提供了极为方便的原材料。据现存方山村老人叙述当时方山村民特别喜爱木工雕刻,本村也有木雕艺人,在人力不足情况下,遍请40多人起雕刻。
制作工艺流程:选好木料,取好材配,]刨光,用铅笔在木料上进行素描,把要刻的人物鸟类,花卉等用素描方法描在木料上,根据线条,用雕刀刻,木锯条锯(一种很细的木据雕刻艺人的专用锯条),进行抛光(砂纸搓)上漆、描绘。
工艺材质:以木回树,多杆香樟槭树等阔叶林树种为主,因这几种阔林质地柔和、洁白。
保存发展情况:该周氏宗祠的木雕保存比较完整,许许多雕刻风格遒劲,清丽细致栩栩如生,形象真切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扁担短柱
历史沿革:来历相传神仙李铁拐云游到上张马安山,见一农夫双手提着两框东西吃力往下赶,李铁拐把平日自己的铁拐放在肩上省力,于是建议农夫破一根木头来担,果然省力不少。但是路远却站不稳,李铁拐将自己的铁拐给农夫一用,效果更佳,这位聪明的农夫从此发明了扁担短柱。扁担短柱何时产生具体年代无法考证。流传用于上张山区人民的是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相应传承下不断扩大劳动工具,目前,在上张山区劳动农民仍然在使用。是劳动人民在劳作过程中自己创造的一种减轻肩挑劳作的压力,缓解劳动强度,实际上是利用了力学中的杠杆原理。
地理环境:上张是山区、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有大量的材制作扁担短柱。山区农民运货回家、送货出门都是肩挑的,因此,扁担短柱是山区农民在肩挑过程中起到缓解劳累的作用。
制作工艺流程:先取一根直径10多公分,长8尺的硬质阔叶林,一破两半,中间部分留厚,两头用斧头削平削扁,最用刨打光,两头的梢头上钻4个孔钉,粗竹打桩,便成扁担。如果生树,做成粗坯绑在房柱上凉干,防止变型。扁担分成三种,两头尖的叫扁挑,两头没梢的叫扁冲,有梢的才叫扁担。
短柱工艺原理,取一根直径5公分大的小杂术长短与人肩部相平,在树丫处的下部用刀做好平槽,顶部做平,增加扁担的接触面。扁担、短柱的作作用就是利用人体肩部的力量,增加人体的负担数量,达到减轻用力的限度。实际上就是利用力学中的杠杆原理,这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工艺材质:用来制作扁担短短柱的原材料大部分是以阔叶林的硬质木材为主,硬质木材,如:力柴、抗力柴等,质硬坚固。
保存发展情况:目前,山区农民大部分都在用。
联系人:徐南何上张乡徐山村
打岩号子
历史沿革:打岩号子,产生于打岩人,在打岩,搬石头等劳动中按照自己的劳动节奏,自然而形成的一种流传于民间的激励自己劳动潜能,缓解疲劳的顺口溜。古时,打岩没机械,山区人民为了建设自己家园,一般一家人或亲戚朋友一起上山手工开采岩石,为了缓解劳动的辛苦和枯燥,便有这样形式。
据传说,从前在上张生活着一个名叫张三仙的能人,一天路过寺前,(现为善音村)看到一伙人很吃力地在打岩(敲岩)搬岩、为他们编了顺口溜:嗨哟……,桐籽花开像酒蛊,嗨哟……,栀籽开花像毛蚣,于是便流传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号子内容越来越丰富。
上张的打岩号子据打岩人叙述,是上辈人流传相承下来的,主要形式是三人为一组,一人拿铁杆、两人挥捶,挥锤二人轮流唱,一人一句,一般针对过路人,特别女人经过编的顺口溜。象:十八小猪、大面娘等。以诙谐、嬉要的语言,来减轻劳强度。到了二十世纪60年代初,大跃进时期,甚是鼎盛立,农村基本建设开展的如火如荼,如:造地,兴修水利,这都是以岩石头为主要建造材料,因而打岩人、劈岩人、石工、石匠、越来越多。现在由于现代技术迅速发展,手工操作也越来越少,在上张流传,能唱这种号子也为数不多,大概还有60来人。
目前继承与发展情况:目前,会打岩的人大概有60来人,分布在上张乡的善音村、方山村、姚岸村、汤口等村、主要以善音为主。
1、日出东方一点红,漂漂四海影无踪。三岁寒童千两重,宝珠过海去京东。
2、桐籽开花象酒蛊,栀籽开花象毛蚣。紫爿开花满山红,敢柒开花白濛,女人开花月月红。
3、大姑娘大表嫂,眉毛弯弯象把刀。两隔壁床头前,指头尖尖难做人。
4、十八小猪面皮黄,手套戒指十八双。有人问我戒指何处来,一个戒指一个郎。生好小猪苍蜂腰(蜜蜂属),半斤米饭赖得做,放掉织布机千斤重,肚上载郎轻如风。生好小猪长蛮长,赛过深山冷岙竹杆娘(草名),长长竹竿没处用,短短竹干做文章。生好小猪面皮黄,赛过深山冷岙孟宗竹种。毛竹重头(竹底下)出好笋,小猪越老越风光。
5、老太婆匹猪娘肚,越吃越越会补。
表演形式和特征:工具是铁杆、铁锤、麻绳。在形式上打岩一般三人一组,上山打岩采石,一人提拿铁干,二人较流一人一句唱,拿铁干一个附和着。是伴随打岩节奏而歌唱,一种带有呼号歌曲,没有音符即兴呼号。形式上采取比喻拟人、顺口溜方式、以诙谐、嬉耍语言取悦、自悦。
斗笠
历史沿革:斗笠是农家重要的生活用具,制作斗笠便是一种安身立命的手艺,不是每个人都能会的。在上张有这样一首打油诗:马安山大娘(年轻人)凉帽精,上张大娘换点心,善音大娘草席精。这说明做斗笠的都是农村妇女,在上张、马安山村做斗笠最多的,目前该村还有20余人会做,根据老人叙述,做斗笠的手艺是祖辈一代一代相传下来,也不知那个朝代产生,到了二十世纪八十,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做斗笠的人数最多,把斗笠拿到到市场上卖,刚开始是三角、后来3元(80年代),6元(90年代)现在是10元左右。斗笠有好几种,有圆顶的、尖顶的、大的、小的、不等,在上张流行的斗笠一般都圆项,圆直径60cm公斤左右。
地理环境:上张是山区乡,农民大多都以农业生产为主,并且山区雨水较多。同时,上张是一个盛产生孟宗竹的乡,目前毛竹有13000多亩,为制作斗笠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制作工艺流程:首先到毛竹山上砍来毛竹,用蔑刀刮皮干净;其次是,把毛竹截成(用木锯)80公斤左右长,三是劈竹,破成细细蔑条,并用夹刀将蔑条刮光滑,放置在凉帽盖上进行纺织。四是把棕丽叶放在热水中浸沉1个时间左右,使粽叶和软,上下两面都编好后,把顶放在凉帽(斗笠)筒上,棕衣毛、棕叶均匀地分摊在两层篾条之间。五是用破成细条的竹条3条封口(用上)斗笠就圆满完成了。制作一个斗笠,大的需要2—3个小时左右,一天能制3个斗笠。工具:蔑刀一把、斗笠锅盖一个、四尺一条、竹锯一把、刮刀一付、斗笠顶竹1只,斗笠筒一只,剪刀一把。
工艺材质:孟宗竹:毛竹原地要细,要求用三年竹,生长在南山黄泥土层的竹,竹节要少,细、平、才能有韧性。
棕丽毛:棕榈是一种乔木,它的毛细密用作斗笠的夹层。
棕丽竹:是一种乔木阔叶它的叶可以用作斗笠和夹层。
保存发展情况:目前,能做斗笠的人越来越少,戴斗笠的人也越来越少,但山区农村也是比较普遍的,上张范围还有40人左右会做斗笠。
历史沿革:浇头面是流传在仙居的一种招待客人的一种美食。相传神仙吕洞宾云游到仙居磨菇岩,因饥饿难忍,走进一农夫家,看见主人正在吃面,有客人到,主人准备重新烧菜,吕洞宾见主人的墙上挂有黄花菜,笋衣等物,便亲自动手,将黄花菜、笋衣、猪肉合在一起,准备当作下酒小吃,匆忙的主人却将倒在面上面,吕洞宾一吃,果然味道不同,因黄花菜,笋衣,豆腐干等熏焦故称焦头面、后来人们认为焦头面不好听,故用译音浇头面来命名,故称浇头面。
制作工艺流程:取鸡蛋萱草人即黄化菜,腊肉、笋干丝、豆腐、豆腐干、为材料,先把鸡蛋打散糊成布龙状叫煎鸡蛋,金针用温水泡开,腊肉切成细条炒干煎豆腐,把这些东西炒熟后,放进水,做成汤汁叫面浇头,而米面或麦面烧好后,把这些浇头倒在面上面,即叫浇头面
工艺材质:原料是鸡蛋、黄花菜、猪肉或鲜肉,笋干、笋丝、豆腐、豆腐干、牛至、米面或表面。
保存发展情况:山区人民热情好客,都用浇头面接待客人,在上张普遍流传。
竹阶
历史沿革:竹阶是我县山区群众自己发明的一种省力省功的劳动工具。据一些老年人传说,在没有发明竹阶以前,人们打豆一直用手搓或木棒敲,这种方法吃力又费时,而且效果也不佳,于是人们在劳动中得到启发,把打夯的方法移用到打豆中来,但是打夯的夯是木头做的,容易将豆打扁或者打碎,一些头脑灵活的人从竹枝有弹性中找到灵感,将打夯用的木头改成竹枝的条,这样既省力又不把豆打碎。于是发明了竹阶弹豆。
制作工艺流程:取一丈二长的竹梢,在粗的一头二尺处,用锯锯断三分之二,留一小部分,变成竹艺用火加热,使之弯曲、备用。取10根左右的粗竹枝条,去掉所有的小竹枝,粗略打光,在中间部位加热,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使之弯曲。取三个大小一段的铁丝圈,没有铁丝圈的用藤也可代替,取一把30公分长的硬质木头,做成一长一短的凹槽,短的做成滑轮状的凸槽,争取做好圆状,将木枝弯曲的部位套在长凸槽时,经过铁丝圈,编组织成竹排形状,然后将竹梢顶部的弯曲的竹片与本滑轮相套,就做成了竹阶。
工艺材质:孟宗竹身上的毛竹条,要粗粗的这种,做好竹阶后,既硬又韧;手把柄用木头做一般用杉木做。因杉木燥后轻挥阶打豆时重量轻。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地理位置
生态环境
建制沿革
经济
生态农业
乡村旅游
支柱产业
旅游资源
民间艺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