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南镇,隶属
广东省兴宁市,位于兴宁市东部,东与
梅县区南口镇、
水车镇、南口镇毗邻,西连
永和镇,南接
新圩镇及梅县区菏泗镇,北靠
石马镇镇。总面积144.14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径南镇辖1个社区、2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径南社区。2020年,径南镇常住人口为17471人。
径心约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始建立基层政权设治安局。1961年,分出径南公社。1983年11月,今径南镇境地分属径心、径南区公所。1987年6月,今径南镇境地分属径南乡、
径心镇。1993年9月,撤销乡建制,7个乡改称为镇。径南镇境地分属径南镇、径心镇。2004年11月,经
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
兴宁市撤销径心镇,原径心镇行政区域并入径南镇。径南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足,日照较多,无霜期长,湿度大,气候较温和,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2017年,径南镇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5.3亿元,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实现148.02万元,同比增长42.2%。
截至2019年,径南镇辖1个社区、2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径南社区。
历史沿革
径心约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始建立基层政权设治安局。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民国元年(1912年),基层政权沿袭清代。
民国九年(1920年),始建区署。
1949年农历4月,径心获得解放。同年5月,成立区人民政府。同年9月,径心获得永久解放。
1950年,径心为兴宁第九区。
1951年,为兴宁第十三区人民政府。
1958年,合为径心公社。
1961年,分出径南公社。
1983年11月,
兴宁市第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撤社设区建乡规划》,决定改变“政社合一”体制,全县共设区公所28个和镇1个。今径南镇境地分属径心、径南区公所。
1987年6月,根据
广东省政府《关于对兴宁县撤销区公所设置乡(镇)建制的批复》,兴宁县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撤销29个区(镇),改设22个镇和7个乡。径南镇境地分属径南乡、径心镇。
1993年9月,撤销乡建制,7个乡改称为镇。今径南境地分属径南镇、径心镇。
2004年11月,经
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
兴宁市撤销
径心镇,原径心镇行政区域并入径南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9年,径南镇辖1个社区、24个行政村, 镇政府驻径南社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径南镇位于兴宁市东部,东与
梅县区南口镇、
水车镇、南口镇毗邻,西连
永和,南接
新圩镇及梅县区菏泗镇,北靠
石马镇。 总面积144.1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径南镇地势西高东低,以山为主,山坑多且狭窄形长,山峦起伏,南边的鸡骨耸山,海拔约700米,西北片有海拔547米的宝山,北片有海拔563水的雷公寨。
气候特征
径南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年均降雨量1615毫米,年均气温23.6℃,平均日照时数2120小时。四季分明,雨量雨量充足照较多,无霜期长,湿度大,气候较温和,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水文
径南镇境内有官亭河发源于章印塘尾三叉塘,途中汇入浊水村小河、罗坳头小河、
黄坑村小河、
陂蓬村小河等,流经章印、黄坑、官亭、东升、白石,最后注入梅县荷泗太平寺,全长7300米,宽均20米;马章河发源于西北马山茶子坳,流经坪宫、圩下、章峰,注入梅县太平寺,全长1.2万米,宽10米;胪声河发源于宝山下与菏坑塘小圳水,在邹公庙汇合,流经宝山、宝兴、新洲、胪声水口,注入梅县南口,全长1万米,河宽约10米。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位于径南南面约2公里之地,即东升梧坑村。有三座一脉鱼贯的山峰(
土层属
白砂,
花岗石泥合型),山势挺峻,曾在戊午,甲午之年,有识矿者已发现此处宝藏,解放前有许多人在梧坑村河里洗
钨矿砂。
解放后,1951年4月,在党的组织领导下,首先成立黄陂有色矿站径心收矿组,由陈权祥(本镇陂蓬人)任组长,后由陈发才(揭西阳河婆人)、叶慈英(
五华县人)、黄海波(兴宁人)负责,组织民工进行手工开采。年产量为10多吨,人数约四五百人。1956年,转入高级社时人数约300人。1958年,正式转入国营,命名为
兴宁市铁山嶂矿场站径心区梧坑矿,场长张亦贤(兴宁人),副场长叶真祥(
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瑶上人)、刘坤芳(梅州市梅县区茶塘)。当时矿场建有七八座砖砌瓦盖的厂房,矿工活动的篮球场两处,还有一座
小水电站,发电供本场照明用电。那时矿产量每月达18吨之多,是高峰期。(售价每公斤一元八角)。
1962年10月,因技术落后,设备简陋,石湖崩塌,产量不多,矿工信心不足等种种原因造成下马。机构和人员大部分迁入梅州市梅县区琯坑矿山,一部分入五华汶水矿山等,仅剩下20人左右看管矿山厂房等财产。
1966年,又由兴宁黄陂站和
梅州市梅县区油坊管理站合并为兴梅管理站,站长黄保泉(
揭西县人),张贤(揭西人)负责,届时人数有14人。以后人数日趋减少,厂房亦逐步被蚕食,瓦解。
章峰水晶矿位于径南方位56度,平距3.6公里,产于
黑云母花岗岩,
伟晶岩。
杉木坳水晶矿点位于原径心方位3.5度,平距0.5公里。
宝山村耐火粘土,位于径心圩279度,平距7公里,产于前
泥盆纪变质岩带,风化型矿床。
(1)戴屋坑硫铁矿点,位于原径心方位312度,平距4.6公里。
(2)坪宫硫铁矿点,位于原径心方位265度,平距2.5公里。
位于原径心方位2度,平距0.5公里,产于前泥盆系变质岩带,风化淋滤型矿点,矿体分布最大面积0.1平方公里,厚1.02米。
5.铁
位于径心圩方位278度,平距6.8公里,产于
燕山侵入旋迥第三阶段。第三次
黑云母花岗岩体中,由热液空填成矿。
位于径心圩方位278度,平距6.8公里,产于黑云田
花岗石体中,属风化淋滤型。
7.陶瓷泥
产于本镇章峰村碗陶坳附近,陶瓷泥可制陶瓷器皿的白石泥,科学名为高锰粘性土,该地在清朝时期开设过陶瓷作业,现仍留下许多陶瓷成品碎片考据,因为当时交通不便和用水困难而告歇业。
8.花岗岩石
分布于胪声、新洲、宝山、章峰、坪宫等地。
位于官亭务坑尾灶炉下。
位于径南南面约2公里之地,即东升梧坑村。有三座一脉鱼贯的山峰(
土层属
白砂,花岗石泥合型),山势挺峻,曾在戊午,甲午之年,有识矿者已发现此处宝藏,解放前有许多人在梧坑村河里洗钨矿砂。
解放后,1951年4月,在党的组织领导下,首先成立黄陂有色矿站径心收矿组,由陈权祥(本镇陂蓬人)任组长,后由陈发才(揭西阳河婆人)、叶慈英(
五华县人)、黄海波(兴宁人)负责,组织民工进行手工开采。年产量为10多吨,人数约四五百人。1956年,转入高级社时人数约300人。1958年,正式转入国营,命名为
兴宁市铁山嶂矿场站径心区梧坑矿,场长张亦贤(兴宁人),副场长叶真祥(
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瑶上人)、刘坤芳(梅州市梅县区茶塘)。当时矿场建有七八座砖砌瓦盖的厂房,矿工活动的篮球场两处,还有一座
小水电站,发电供本场照明用电。那时矿产量每月达18吨之多,是高峰期。(售价每公斤一元八角)。
1962年10月,因技术落后,设备简陋,石湖崩塌,产量不多,矿工信心不足等种种原因造成下马。机构和人员大部分迁入梅州市梅县区琯坑矿山,一部分入五华汶水矿山等,仅剩下20人左右看管矿山厂房等财产。
1966年,又由兴宁黄陂站和
梅州市梅县区油坊管理站合并为兴梅管理站,站长黄保泉(
揭西县人),张贤(揭西人)负责,届时人数有14人。以后人数日趋减少,厂房亦逐步被蚕食,瓦解。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7年末,径南镇常住人口23604人。
2021年5月25日,
兴宁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公布,径南镇常住人口为17471人。
经济
综述
2017年,径南镇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5.3亿元,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实现148.02万元,同比增长42.2%。
2021年,径南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541.64万元,比增33%。
第一产业
以水稻种植为主,多年被评为吨谷镇,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逐步建成茶叶、水果、丰产林三大基地。在2004年按国家政策规定取消了“皇粮国税”后,及时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壮大镇级经济和提高农民收入。倡导节约能源,净化环境的
甲烷建设,成立水利协会,加强山、水、田、林、路的农业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确保农业稳定增收。
三大基地建设
(1)茶叶基地。以黄蜂窝茶场及宝山茶叶发展有限公司为两大茶叶龙头企业,带动全镇种植共计5080亩茶山。
(2)水果基地。全镇水果种植面积共有10814亩,总产20117吨,有2500户小庄园,主要种植柑、橙、柚、李,其中有占地1000亩的桦清果园,有种植名优稀水果为主、占地600亩的广东兴宁大地农科发展有限公司。径心圩下水果经销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带动了周边地区发展水果种植的积极性。
(3)速生林基地。由
广东省水电集团威华公司、山东日照
集团公司投资种植1.8万亩的速生林基地,每年可为镇村、农户创收12万多元。全镇共种植速生丰产林4.5万亩。
特色农业品牌建设
利用地缘优势,成立兴宁径南农裕蔬菜经济合作社,全面推广无公害蔬菜种植,主要以优质茄子和
节瓜为主,采用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质量品牌包装、统一销售的办法,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无公害蔬菜基地800多亩。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极大增加农民收入,仅种
红茄一项,每年每亩可为农户增收1000多元。
根据径南农户的种养习惯,积极倡导农户建设沼气,仅2005年就新建250多个沼气池。全镇共有沼气池780个,极大地净化了环境,节约了能源。
交通
径南镇境内有国道G205过境。
文化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十二月二十日,广东巡抚
杨永斌奏报
兴宁市民幸登运品行端正已102岁,按制在赏赐之列赏赐清
雍正帝阅奏后下令赏赐御用缎子一匹及银十两。翌年钦赐“
升平人瑞”匾一块,仍保存完好。古语云,六十杖于村,七十杖于乡,八十杖于衙,九十杖于朝,这是
中原地区尊老的优良传统。作为一介平民受此殊荣在
梅州市史上实属凤毛麟角。
图为悬挂于神下祖屋的“升平人瑞”牌匾,匾上提及奉旨赐匾的相关官员,中间有“旨赐旌”三字,落款处为“
雍正拾贰年甲寅岁季冬月吉日一百三岁老幸登运立”。
风味小吃
径南地处兴梅中间,原径心以搅
黄金粄条、腊味饭、味教、豆腐而出名。径南较为著名的有延香饭店,主要以清水鸡、咸干鸡、
焖蛋等出名;
百里香属饭店以盐鸡、各类靓汤等吸引大量外地吃客;莲香饭店经济实惠、菜色丰富、原汁原味。还有其他数十间饭店各具特色,风味独特。往来常有办公室、司机、旅客在此歇息、就餐,一尝径南特色小吃。
传统节日
2.年宵:正月十五,正月半“赏灯”又称元宵灯会,赏灯自初九开始有,官亭为正月十二尤为热闹。
3.
春分,农历春分,扫墓(幸、陈姓祭始祖)陂蓬春分较为热闹,
5.端午,
端午节,传统纪念爱国诗人
屈原之死,有挂
食用葛习惯。
6.龙华会,农历五月二十日,宝山荷坑塘为纪念李族落居敬社活动。
9.
中秋节,八月十五,纪念
汉族反元人活动,庆团圆。
民间风俗
1.故乡端午节
离开故乡五十六年了。但每到农历的五月,就自然地回想到故乡的“五月节”。除了有一顿美味佳肴吃外,还有好玩的呢!这一天,真有意思了。
大清早妈妈就已经从山里割回
黄葛藤、苏茅、老艾还有
香蒲这些东西挂在大门和房间的门楣上,我问妈妈为什么要挂这些东西?她只说:这是避邪的。爸爸说:挂葛藤是纪念
唐末农民起义领袖
黄巢;并歌颂:背着比儿大的侄子和携着比侄小的儿子逃难的客家贤淑妇女。至于挂艾亦是纪念
司马衷时
邓攸太守曾义救宁化石壁一个村子,和避
八王之乱大守夫妻商议弃大于侄的亲子而携小侄逃难之大义。至于
端午节纪念
屈原之死只有文化人较知道。爸爸备办糖、香烛、果品等和妈妈一起到
观世音厅去敬观音,到了观音厅,各家人带来的果品放在桌子上。观音吃斋是天上的神,故放在桌上。用箩或篮子盛的三牲酒粄等则放在地上,大人们说这是敬龙神的。小孩子们先也是跟着大人们一样默不作声地祈祷,约二十分钟礼毕鸣炮焚纸宝后,小孩子们就可分到糖果饼干了,个个都笑得合不拢嘴。
我们村有个“龙船会”。据说是琼公发了“万”富,拨田一亩,作为龙船会,每年有几百斤谷开支,为了让儿孙们安心在家不嚷着赴“州里”(梅城)看划龙舟而设的会。
据我所知,好几年都是老屋家的火生伯做龙船,因做龙船大家都叫他“火龙生”了。龙船是用大
孟宗竹截根部(大的)八尺长两端留有竹节,破成12皮,两头用竹蔑系起来成弓状,再用蔑丝把12皮编织成船底和船沿。用竹丝做一个“
羊头肉”,插在船头上,剪纸丝做船尾,整个船身糊上色纸,花花绿绿的。上午十点钟由两个大人抬到大成公王坛敬公王,还有挚着
中华民国国旗和敲锣打鼓的队伍。小孩子们跟在大人们的背后,敬完公王就把龙船送到头石桥上,只见抬龙船的大人喊着数,一!二!三!重冲、重冲把龙船抛到河里去了。刹那间,
锣鼓也打得特别起劲,有一个大人提着一篮子
菜饭、果、酒跟着也投到河里。这是我们村独有的民俗吧。
下午三点钟左右,村里的人们都集中在桥头的楼阁下的禾坪里或塘头板的大路唇边,天气炎热,有的人手里摇着葵扇或白纸扇,有站着的,有蹲着的,有坐着的,谈笑风生,在等待观看梧坑里
潘姓人来放龙船。小朋友们则不同,吃过午饭就有三三两两跑二三里去梧坑里山上看潘姓人扛着龙船去祭公王。当听见鸣鞭炮声时便又跑回村里来。很奇怪午后天气还十分晴朗的,祭公王的时候,梧坑村的
天顶上就产生了一大片黑云,正是晴天霹雳,一个闷雷以后就嘀嗒嘀嗒下起急雨来,几乎每年都是如此,把待着看龙船的人赶回房子里去了。一阵急雨过后,河水涨了许多(2-3尺)。这时听见远处传来锣鼓声,吨炮声,人们又出来了。大人们就议论起来:公王显神了,下一场急雨要把龙船冲到海龙王那里去。有的说
三亚南山海上观音作法,迟不下雨,早不下雨。偏偏龙船要下水时就下雨,这不是吗?……正在争论不休,突然一个青年大声喊:火龙伯,请您讲讲梧坑人为什么每年的今日要做龙船向我们村“进贡”呢?火龙伯抽完旱烟坐下后慢条斯理地说:你们听着吧,自古传来我村的公王爷很灵显,一百多年来有两次大事:一次是赶走长毛贼,邻近村子都遭了殃,我村里就平安无事。据说长毛贼来到村口的石嘴上,长毛贼的马和人被罗黄蜂蜇得地上乱滚,不能进村。结果贼子改道去了。也不知一时从什么地方来这么多黄蜂。还有一次当时兴梅一带的村子患
鼠疫死了不少人,被传染的人多,都抬到祖屋里,作隔离处理。那时医疗困难,都去祈祷公王爷,求法水,用公王坛前的将军树根及子树叶煮水日服三碗,再熏洗,连服三天病愈。梧坑村
潘姓闻之公王显灵而派来三位长者,是夜三人都梦见公王说,你要平安就需把公王请来保护你村。翌日三人起来便互相转告原来异床同梦。他们三人便窃窃私语,就把我村公王爷的儿子——如玉的白石块“请”去了。安放在老屋的龙颈上,当晚他村中的病人更是哭哭啼啼,焦躁不安。更有凑巧,我村的三个老人同时梦见公王的化身,一老者在他身边说,公王施德
万姓,明天你等潘姓三人来此,应将熬药方法传授,救人生灵功德无量,我已叫他们把病治好后,当备办三牲酬谢,并在
端午节做龙船进贡,放于桥下。果然,翌日六老人在公王坛前商议,不得违约。下午,梧坑老者按嘱煎服、熏洗。奇怪,不几天就有的病人好了。因此就在当年的端午节实现诺言,一直沿袭下去。两村人员因而关系更密切来往。
火生伯讲到这里,锣鼓声也越来越近了,人们的注意力也转移了。看,抬龙船的队伍在茶山下转过弯,很快就到了桥头。这龙船比上午做得好,漂亮得多,到石桥上,
锣鼓打得特别起劲、有节奏。抬龙船的人先向公王坛作揖三拜以示禀告。然后喊着一、二、三的号子,锣鼓也来个刹板,把龙船抛到河里去,龙舟顺着漂江河水冲向东方。
这时,有几个大胆的小伙子,下河去玩龙船外。大伙都边议论,边向远方望去……
傍晚,就是我们小朋友的天地了。我们家门口有条小圳长近公里,长年流着清澈如镜的水,灌溉着二三百亩良田。这时我们五六个小孩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松明子或烛油,找到一块小木板,把松明子和易燃烛油放在小木板上点了火,放到水面上,我们叫它“火烟仔”。四个人一组,当“火烟仔”放到水里去,口里也喊着“火烟仔,突突突!谁头名?我冠军!”并跟着跑去,到“火烟仔”被什么搁下一个来,走在前面的为冠军了。我们也叫放火船,孩子们不知疲倦一直玩到天黑,要大人们找回去吃晚饭。
夜里睡觉的时候常常说梦话:“谁头名,我冠军!”惊醒了大人们的甜梦!
我的故乡
兴宁市径南镇
双溪村,多么可爱啊!(幸辉烈)
2.民情风传
五个自然村的婚、丧、喜、庆的民情均大同小异。
除夕,大年初一及
元宵节(正月十五)最为热闹,打龙灯、舞狮子、放孔明灯,拜祖行三跪九叩之礼。各户备办三牲财帛到祖堂拜祖。敬公王、拜观音等神祖尝会。
逢
清明节、
春分、
端午节、八月初一、
中秋节等有节景,有公众的拜祖或数家人的敬祖坟活动。以示纪念。
比较特别的是双溪村和梧坑村有龙船会,在端午节有较大型的隆重的活动。
五个自然村历来相处友好,重视文化教育。双口有大同学校(解放后为双梧小学、裕坚小学)。双溪村有三育学校(解放后双梧小学,觉民小学)为国家输送了不少人才。
3.径南镇星耀村火炬游行闹元宵
走进星耀村,我们立刻被这里浓浓的节日气氛和盎然的春意所感染,家家张灯结彩,户户欢声笑语,忙碌了一年的人们一边张罗着接待亲朋好友的菜肴,一边砍来竹子,忙着做晚上火炬游行闹元宵的火把。这是星耀村人一年中最忙碌、最热闹的时候。
径南镇星耀村,坐落在兴梅交界处,方圆3平方公里,居住着
罗姓村民,是远近闻名的“文化村”和“华侨村”。
清代著名的客家方言家罗蔼其出生于此。这里在海内外的人员达3000多人。因此,每年的
春节元宵节就成了他们亲人团聚、寻根问祖的日子,而火炬游行闹元宵则表达了他们相聚的喜悦以及祈盼来年风调雨顺的良好心愿。
夜幕还未降临,人们就早早吃完晚饭,三五成群,扶老携幼到村中的祖公厅前,一边观看舞狮表演,一边等待令人激动的时刻。
每年的这一天,是星耀人特别高兴的日子,不论是本土乡亲,还是在外乡贤,都把这一天作为相逢相聚、畅叙亲情、共享欢乐的好时光。因此,这里的闹元宵比过春节还要隆重热烈。
晚上6时,整个活动正式开始,在鞭炮和鼓乐声中,由长者组成的取火种的队伍,首先来到了罗氏先辈最先落脚的地方,进行简朴的祭拜祖先的仪式,然后取回火种至祖公厅。这时,早已等候在那里的村民,欢呼雀跃,人人手持火把来到祖公厅上点上预示祖宗薪火相传、家业兴旺发达的火种。此时,整个山村火树银花,锣鼓喧天,炮竹声声。由舞狮队、鼓号队、烟花鸣放手及手持火把的男女老少组成的游行队伍从祖公厅出发,在长辈的引导下,浩浩荡荡沿着村道游遍全村……
火把映红了村民的脸,也激荡着他们的心,许多走亲戚的人也加入到游行队伍的行列。乡情、亲情和对故土的深情此刻汇成一股热流,在先辈们奋斗过的土地上奔流。
当火炬游行队伍经过每家每户门口前时,都由一个代表出门接灯,炮竹齐鸣、烟花飞舞,鼓乐声、炮竹声、欢笑声交织成一曲动人的乐章,场面十分壮观。
此时的星耀村,沉浸在灯的海洋里,家家红灯高挂,户户灯烛交接,全村的主要路道上插上了火把。五彩缤纷的烟花在夜空中竞相开放,游行队象一条舞动的火龙,在灯
海里穿梭。远远看去,整个山村犹如星河落人间,浓浓的乡情与客家人积极向上精神编织其中,好一幅欢天喜地的绚丽画卷。
星耀村支部书记说:
“我们村正月十五闹元宵,这种活动历史悠久,年年都开展这种高雅、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它凝聚了我们父老乡亲的亲情,促进了我村三个文明建设和村风的好转,是我们客家人不忘祖先、情系故园、自强不息的客家精神的一种体现。”
代表人物
罗翼,径南军营排人也。其先辈皆公。乔迂于此。
康熙五十二年,距今二百七十余年,逢皇上庆典赐恩,开科取士,翼
高中进士焉。进士学衔之高,有清一代,为径南最,翼年老致休家居,
兴宁市县知县,
嘉应州官,往返必经其第宅之侧,而须踵衬拜访前辈。翼,固在圩址,设亭接待,时人名曰官亭。后人又在此建房造铺,成小市集,故又办官亭圩。当翼中进士前,轶传术士谓其尾后为甲字龙结穴,有发甲之微。及翼进士及第,其原后岗上来龙处,有两石如
龙眼,傍晚熠发光,意为龙运旺盛,精光发射。事虽怪诞迂阔,成为谣传臆论,亦是徵当时,蚩蚩之氓,隆师重道,景仰高贤之一斑。于今尊重知识之才,不无少补焉。
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十二月二十日,广东巡抚
杨永斌奏报
兴宁市民幸登运品行端正已102岁,按制在赏之列。
雍正帝阅奏后下令赏赐御用缎子一匹及银十两。翌年钦赐“
升平人瑞”匾一块,至今仍保存完好。古语云,六十杖于村,七十杖于乡,八十杖于衙,九十杖于朝,这是我国尊老的优良传统。作为一介平民受此殊荣在
梅州市史上实属凤毛麟角。
幸登运是兴宁市径心章峰神下人,为人憨厚老实,热爱劳动,身体健壮,102岁时尚能挑百四五斤的东西,能扛160多斤的石条,心地善良,修桥施路公益之事是其常事,至今为人称颂。
他有个儿子叫嘉宾,爱诗书,慕功名。几试不中,年逾古稀,学台见其须发皆白,甚以为奇,即问:“老夫,今年几岁?”嘉宾答曰:“我是小子,奉父母之命而来。”学台更为惊愕,又问:“那么你父又有多大年纪?”答曰:“我老父已年逾期颐,尚还健在。”学台听后即命:“现在名额已满,你快回去,叫你父一同前来见我。”嘉宾不敢违命,只得返回,偕其父去见学台。学台接见,父子双双跪下。学台见其父子知礼识义,且见其童颜鹤发,精神铄,耳聪目明,步履稳健,即命其父子起来。可是其父虽即起而嘉宾则久久不能起身,其父见状,快搀其起。学台见状,恻隐之心油然而生,即抚慰宣告:现给你子,恩赐庠生。念你父年逾期颐,知书识礼,重视文化,望子成龙,举世罕逢,上报朝廷,传令嘉奖。
皇上得奏,龙颜大悦,亦即重怜芹意,便即敕令,钦赐匾牌一块,文曰:“
升平人瑞”,并立牌坊以昭诏谕。
牌坊选址,径心圩尾,横跨路心,兴梅交通要道。其形式独特,别出心裁。
花岗石石结构,内空高仅2.5米,阔约3米,上刻:“升平人瑞”。对骑马坐轿者不论什么文武高贵官员经过,都必须下马下轿,才能通过。(该石条1958年才散落在圩附近)
噫!该牌坊之构造,诚足令人深思:古往今来,朝廷尚有尊老之意,下民若无敬老之心,宁不愧乎?当今社会提倡和谐文明礼貌,尊老爱幼之美德,与牌坊之义又有何异哉!
图为悬挂于神下祖屋的“
升平人瑞”牌匾,匾上提及奉旨赐匾的相关官员,中间有“旨赐旌”三字,落款处为“
雍正拾贰年甲寅岁季冬月吉日一百三岁耄老幸登运立”,经过将近300年的时间
洗礼,匾上鎏金及底漆已经老化,我们所见为幸登运后裔依原匾用宣纸所拓,供大家参考。(幸氏族谱《幸氏古今》中亦另有一张该匾照片,限于当时摄影设备,为两张照片拼接而成,是修族谱时所拍)
细人还望大人遮
清朝末年,我县东厢双溪村有位慕陶先生,其人天资聪颖,才思敏捷,善于诗对。在私塾学校执教四十多年,治学严谨。每到一处,学生均有较大长进,深得学子家长和东主爱戴。
1889年,慕陶先生受聘于
揭阳市(今
揭西县)灰寨村任教。是冬放寒假时,陈东主已写好关帖备好馈赠之路费和奖金,但又想试试先生之才华。当先生辞行之时,陈东主敬茶之后向先生叹了一口气说:“先生远道而来,耕金不多,为我桑梓造福,实在感激不尽,真是:‘四口同图,内口仍需外口顾。’”先生立刻会意而道:“舌耕之辈大多贫寒,我要借东主一把伞。”接着风趣地说:“五人共伞,细人还望大人遮。”陈东主一听,不禁拍案叫绝,连声说:“先生之才华,果然名不虚传,佩服,佩服!”旋将关帖和耕金恭敬地双手交给先生。
社会
教育事业
径南镇境内的中学有
兴宁市径南中学、
兴宁市径心中学。
2017年,径南镇开展守望活动和关爱工程,关注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实现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入学率100%,初中升学率达95.2%、
高中入学率96.5%,顺利通过
广东省教育创强复评。
社会保障
2019年,径南镇低保受理702户1440人、五保182人,扶助孤儿4人,救助特困儿童19人,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459名、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541名,实施残疾人房屋微改造23户。
基础设施
2019年,径南镇建设“
四好农村路”,硬底化村道8.2千米、拓宽5.5千米,划设交通标线59.6千米,“畅返不畅”工程25.2千米、生命防护工程8千米,改造危桥1座。“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全覆盖。
环保事业
2019年,径南镇完成水资源调查和生态体系规划,黄蜂窝生态环境治理完成30%整体搬迁,整治养殖污染场(点)9个。农村生活垃圾常态化治理,兴建标准化厕所18个。“三清三拆三整治”通过验收,拆旧复垦27亩,治理水土流失50多亩,“削坡建房整治3年行动计划”完成121户。
脱贫攻坚
2019年,径南镇打造5大茶果产业帮扶基地,扶持创建3个茶叶专业合作社,注册2个茶叶商标。加大产业带富力度,全镇174户有劳力贫困户和3个贫困村集体收入显著提高。在校贫困生生活补助161名,外出务工人员补助67人,大病救助13人,危房改造23户,3个贫困村如期通过退出,518户1176人全部退出贫困户标准,脱贫率100%。
新农村建设
2019年,径南镇落实五方联签项目23个、核准新农村示范村与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奖补项目30个,25个村(社区)创建
梅州市文明村、卫生村全覆盖,东升村入选首批“国家森林乡村”。
公路建设
205国道贯穿2个圩集;
梅河高速公路于2005年10月已通车,在径南境内有10.92公里;梅大线经径南境全长7.25公里;石径公路早已铺设
水泥路。全镇的乡村公路、环镇公路基本实现水泥硬底化,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在2005年,最边远的李连村、星耀村实现了村道水泥硬底化,一解边远山区村民多年宿愿;原径心老街道十年美梦一朝成真;新开辟的官坪公路、胪声、新洲环镇公路也陆续完工,仅2005年就铺筑了30公里的水泥公路,再续径南公路史新辉煌。
水利水电
全镇共有
马山水库、嶂肚里水库、梧地径水库、蛇头咀水库、黄蜂窝水库等7座中小型水库,建有一间自来水厂,自来水覆盖率达60%以上,农村电网改造已全面完成,全镇7座中小型水电站并网发电,吊滨潭水电站也已成功转制承包经营。
通讯信息
全镇建起了5座固定电话机房,13座移动基站,移动通信、固定电话网络覆盖全镇,互联网也有了较大发展。全镇有固定电话4200多户,宽带用户100多户,农村信息不再滞后。有线电视也在2004年实现了光纤联网,能收到20多个节目电视信号。
教育文化
径心中学保持教育教学优势,一直都挤身于兴宁初级中学的前列,每年的升学率和上重点线人数都稳中有升,成绩骄人。径南中学近几年经过全校师生的努力,内外兼修,快马加鞭,正在崛起。2004年,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帮扶投资的径心中心小学教学大楼已竣工使用,各小学通过优化组合,整合资源,压缩兼并了一批麻雀学校,保证了师资及教学质量。2005年,全市掀起中小学“危房改造”热潮,社会各界纷纷慷慨解囊,齐心协力共助教育发展大计。径心中学、径南中学及部份小学获得新建扩建机会,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为保证径南学子英才辈出打下坚实基础。
径南历来文才辈出,文风鼎盛,有清末民初著名教育家、客家方言学家罗蔼其,也有活跃当今山歌坛的
梅州市山歌大师周天和,历来不乏文艺之才,涌现一批老中青结合的文艺创作爱好者,为径南的文化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通过开展征文比赛、文学创作座谈会,举办文艺汇演,组织自娱自乐的老人
曲艺演奏团,尽情讴歌
改革开放的新径南,大力弘扬历史悠久、朴实文明的径南风貌,展现浓厚的客家乡土风情。
旅游
径南镇积极响应创建“优秀旅游城市”的号召,大力开发生态旅游、宗教旅游事业,较为著名的当属黄蜂窝旅游区和宝山寨旅游区,还有闻名的禾仓石及古刹二与寺、东升寺等。
名胜古迹
月形山公园
座落于径南东升村,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于2003年开始兴建。月形山公园以风景秀丽的月形山为基础,山中修筑石阶小道,山下有天然湖泊,山上有凉亭数座,公园内一年四季树木常青,果树繁多,桃李、枇杷琳琅满目,杏花盛开,环境优雅,是周边居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还有许多附属配套设施正在抓紧建设中。
宝山寨
位于
兴宁市径南镇北部,距县城约40公里,海拔547.3米,山脉绵连,连接径南、永和、石马,成天然屏障,山中有石城、古井、石洞、宝灵寺、文祠、宝山庵、
公王庙等遗迹。
黄蜂窝
黄蜂窝旅游区先后已完成兴建门楼、水库、湖心亭、姐妹树、八角亭及荣入“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茶壶王等景区,中央、省多位领导人曾先后莅临参观该景区。该景区位于205国道旁的南蛇岗,距兴城23公里,距梅城32公里,距
梅河高速公路径南互通6公里,交通便利,景区内茶山景色秀丽,是以经济、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
宝山寨
宝山寨位于兴宁之东,距径心-石马公路1公里,海拔550米,素有“铁顶”、“银腰”、“金脚”之称,为兴宁四大名山之一。山上古迹甚多,有四百多年前所建的宝灵寺,二百五十多年前为防太平天国军所筑的石城,亦有公王神位、狮子滚球、古井、石洞一系列名胜古迹。1927年,中共十二团
刘光夏曾率部在此进行一系列革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