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镇,隶属
新野县,地处新野县南部,东与
王庄镇毗邻,南与
襄阳市朱集镇接壤,西隔
白河与
新甸铺镇相望,北与
城郊乡、
溧河铺镇相连,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17千米。总面积82平方千米。
1958年8月,成立五龙庙公社。1996年9月,撤乡建镇为五星镇。截至2020年6月,五星镇辖20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五龙庙村。截至2018年末,五星镇
户籍人口为59382人。
2011年,五星镇人均纯收入5928元,全镇工业总产值达37247万元。2018年,五星镇有工业企业80个,其中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7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0个。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五星镇常住人口为32921人。
历史沿革
1958年8月,成立五龙庙公社。
1962年5月,改称五龙公社。
1967年,改称五星公社。
1983年12月,建立五星乡。
1996年9月,撤乡建镇为五星镇。
1997年,面积82平方千米,辖
五龙庙、判官庄、前孙楼、魏楼、后楼、大李营、水田、廖楼、任集、方营、郭湖、闽营、南张楼、王葛庄、南马庄、黄营、台庄、陈庄、张店、宋湾20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五星镇地处
新野县南部,东与
王庄镇毗邻,南与
襄阳市朱集镇接壤,西隔
白河与
新甸铺镇相望,北与城郊乡、河铺镇相连,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17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0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3.2千米。总面积82平方千米。
气候
五星镇气候属
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水文
五星镇西部有
白河县,中部有溧河南北贯通,东有孟渠、太湖沟,西北有雨林沟。
自然灾害
五星镇洪涝与干旱时有发生,大风与冰雹也少有发生。
自然资源
五星镇矿藏资源主要有白河沙子,是建筑用的优良良材料。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辖20个村;下设244个村民小组。有100个自然村。
截至2020年6月,五星镇辖20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五龙庙村。
概况
五星镇位于
新野县南部,西与
新甸铺镇隔河相望,东临
王庄镇,南接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朱集镇。面积82平方千米,人口59382人(2018年
户籍人口)。辖宋湾、判官庄、前孙楼、魏楼、五星、后楼、大李营、水田、廖楼、任集、方营、黄营、郭湖、王葛庄、闽营、南张楼、南马庄、台庄、陈庄、
张店区20个行政村,100个自然村,244个村民小组。境内地势平坦,沟渠纵横,省道S244线、
溧河—朱集线、新王线(新甸铺—王庄)公路过境。
[代码]411329106:
人口民族
2011年末,五星镇辖区总人口55522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231人,城镇化率11.2%。总人口中,男性29168人,占52.5%;女性26354人,占47.5%。总人口中,以
汉族为主,达55413人,占99.8%;有回、蒙古、壮、满、苗、土家、侗7个少数民族,共109人,占0.2%。2011年,
人口出生率9.6‰,人口死亡率6.8‰,
人口自然增长率2.8‰。
2017年末,五星镇常住人口为53105人。
2021年8月18日,根据
新野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五星镇常住人口为32921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五星镇人均纯收入5928元,全镇工业总产值达37247万元。
2018年,五星镇有工业企业80个,其中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7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0个。
农业
五星镇有耕地面积7.1万亩,人均1.36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37742吨,人均679
千克。
经济作物以花生、棉花、蔬菜为主。2011年,小麦种植面积5万亩,亩产489千克;玉米种植面积1.2万亩,亩产408千克;花生种植面积3.56万亩,亩产315千克;棉花种植面积1.2万亩,亩产63千克;蔬菜种植面积4.2万亩,亩产4043千克。
工业
2011年末,五星镇有
固定资产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项目15个。
商业
2011年末,五星镇有中心
集镇1个(五星街),村级小集体5个(判官庄、郭湖、
张店区、台庄、廖楼),各类商业店铺1000余家。
金融
2011年末,五星镇财政总收入327万元,金融机构有两家,存款余额1.7亿元。
经济发展
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激活内资与引进外资”相结合,开展以诚招商、亲情招商、代理招商,使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落户五星。五星镇限额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0家,
个体工商户达327户,转移农村劳动力2万余人。支柱产业稳步发展。蔬菜发展坚持创新机制,辐射发展,提高效益,以早春
青刀豆、辣椒、甘蓝、洋葱为主导品种,面积稳定在3万亩左右,设施面积8000亩。食用菌发展以
平菇为主,规模达500万袋以上,从业人数3000人以上;畜牧养殖业以台庄、魏楼肉牛养殖小区为龙头,促进了全镇畜牧养殖业的发展。
基础设施状况日益改善。省道S244线、溧河—朱集线、新王线(新甸铺—王庄)穿境而过,与毗邻乡镇全部实现公路连通,20个村全部实现村村通油路,通行条件不断提升。
文化
地名由来
据传,元代时大水冲来一
檀香紫檀佛像,上盘有颜色不同的五条蛇,时人认为五龙爷想在此安家,于是就在佛像停留处建了三间庙字,取名五龙庙。1967年五龙改名五星。
五星镇历史悠久,至今有1200多年历史,关于它的由来,缘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元代前,大水冲来一紫檀木佛像,上盘有颜色不同的五条蛇,时人认为五龙爷想在此安家,于是就在佛像停留处建了三间
庙宇,取名五龙庙。
爱新觉罗·弘历末年,一位
山西省籍的
知府去
云南省赴任,住宿
广仁王庙,夜梦自己乘龙进京见驾,疑有神佑。从此官运亨通,视为五龙爷神力所致。后返乡经此,捐资扩建庙宇,重塑神象。并在正殿悬挂
匾额,上书“五灵一德”,下刻知府印模。后香烟骤盛,朝拜者接肩摩踵。村民趋势开馆设店,建街辟集。于是,五龙庙日益繁荣昌盛起来。解放初(1947—1949年)称五龙庙乡,属二区归
新野县。1958年8月建立五龙庙人民公社,属新野县。1962年5月撤区,为五龙人民公社,属新野县。1967年改称五星人民公社,属新野县。1983年12月,撤社,建立五星乡,属新野县。1996年10月撤乡建镇为五星镇,属新野县,辖判官庄、孙楼、魏楼、五星、后楼、大李营、水田、廖楼、任集、方营、黄营、郭湖、王葛庄、闽营、张楼、马庄、台庄、陈庄、张店、宋湾20个行政村,100个自然村,244个村民小组。
1978年,全公社工农业总产值0.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66元。
改革开放后,全镇实行了土地承包,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农业产值迅速增加,农民逐步富裕起来。进入新千年来,五星镇党委、政府立足新形势,为了实现新的突破,使农村、农业、农民有更大更快的发展,大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积极发展培育民营经济。同时,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林牧菜等
副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的生活逐步富裕起来。2007年,全镇工农业
总产值达13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9.8亿元,农业总产值3.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00元。
菌菜产业突出设施,创新机制,辐射发展,提高效益。蔬菜面积发展到3.7万亩,其中,设施栽培面积达到0.8万亩,总产量达148310吨。食用菌品种发展到5个,辐射20个村,
平菇规模500万袋,产值3000万元;香菇100万袋,产值1300万元;
双孢菇达到30万平方米。建成王各庄--郭湖百余亩无公害蔬菜示范园、方营百亩立柱大棚、判官庄30亩双孢菇示范园。重点培育早春
菜豆、辣椒等主导品种,引进太空豆等4个新品系。以双孢菇为主导,兼顾平菇、香菇等品种,引进开发白灵菇等新品种,形成了良性发展的态势。
个体私营经济围绕传统优势产业上项目,扩规模,抓发展。全镇已新上100万元以上的项目3个,50万元以上的项目4个,20万元以上的项目10个,新发展
个体工商户120户,安排剩余劳力近万人。
畜牧养殖业实行项目带动、能人促动、政策推动,建成占地约150亩、总畜位1000余头的魏楼生态肉牛养殖示范小区,黄营、廖楼、水田、任集4村近百亩规模养殖场也正在紧张有序建设。
交通
2011年,五星镇境内
244省道、新水路、新星路、八判路、二环线等纵横交错,白河新星大桥、水田孟渠桥建成通车。全镇村村通公路里程达150千米,组组通、户户通
水泥路里程达200千米。
2011年末,五星镇有
镇区客运站1座,每天通往
新野县的班车10个班次。
社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五星镇有文化站1个,新农村书屋5个,藏书2.5万册,各类
文化广场23处,有线电视用户2000余户。
教育事业
2011年末,五星镇有幼儿园19所,在园幼儿1100人;小学21所,在校生2400人;中学1所,在校生900人,全镇教师321人。
新野县五星镇中学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五星镇有卫生院1家,村级卫生所32个,专业卫生人员98人。2011年,农村安全
饮用水普及率100%。体育事业2011年末,体育场地23处。
2011年末,五星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812户,人数2456人;农村
五保户416户;敬老院4家,床位18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180人;倒房重建22户;发放各类
社会救助资金12万元;参加新型农村
养老保险4万人。
基础设施
2011年末,五星镇有
镇区自来水站1座,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
供电
2011年末,五星镇有镇区拥有35千伏
变电站1座,
主变压器1台,综合电压合格率96%,供电可靠率99%。
园林绿化
2011年末,五星镇有镇区绿化面积约3公顷,园林绿化率近25%。
新农村建设
新野县五星镇做到六个坚持,促进新农村建设。一是坚持“解放思想”为先导,进一步深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二是坚持“规划引领”的理念,使群众知道干什么、如何干,用规划引领新农村建设。三是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激发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动力工程,遵循规划、分布实施。四是坚持“产业为先”的原则,充分发挥全县的“一村一品”示范村带动作用,积极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业,力促效益最大化。五是坚持“设施配套”的思路,加快通村公路建设,及时整合电力、水利、农业、扶贫、广电等项目资金,加大农村饮水、农村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六是坚持“规范投入”的要求,不论是自筹资金,还是项目资金,必须全额投入新农村建设,加强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其最大的效益。
庭院经济
新野县五星镇马庄村的农民历来有种
平菇的传统,五星镇随着
种植业的发展,技术、销路等成为发展的绊脚石,为此,镇村两级及时采取措施,成立了马庄村平菇协会,联系外地客商前来收购,他们统一种植模式、统一销售,大大增强了平菇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使马庄村农民人均年3000元;五星镇廖楼村家家户户都有养鸡的习惯,为加快这一
传统产业的发展,镇政府在互联网上发布供应鸡苗、成鸡信息,使得这一产业发展壮大起来。村民李冬荣告诉记者,每年仅养鸡一项就可收入40000元。近几年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又着力发展牛、羊、兔等家庭养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年来,五星镇在
集镇建设上,立足实际,编制了集镇15年规划,筹集资金300多万元,整修了集镇主干道2条,建成精品示范街1条,新装路灯80盏,整修下水道6200米,铺
彩砖8000平方米,栽行道树500余株,使五星集镇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集镇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狠抓集镇管理,通过组建城管队伍,统一服务,挂牌上岗,对集镇卫生实行招标承包,规范市场经营行为,使集镇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不定时组织机关干部上路清障,改变了
集镇脏、乱、差的面貌;在公路建设上,启动实施完成“村村通”工程,使全镇每个行政村和部分自然村主干道得到硬化,认真做好S244镇王线、溧河-朱集二级油路建设工程,进一步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上,认真搞好了孙楼5000亩优质农产品基地项目区建设、方营7000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建设、王各庄沿白河
土地整理项目建设,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在新农村建设上,充分抓好以马庄为重点的试点村建设,通过科学规划、引导群众参与、争取上级支持等途径,使新村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硬化村内道路2.5公里,新建了文化娱乐广场,架设了路灯,安装了自来水和
沼气,新栽了400多株
荷花木兰、雪松等绿化树种,绘制了文化长廊,集中整治了村内的环境秩序。
旅游
风景名胜
五星镇境内有五龙庙遗址,文家桥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