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承素,
李世民贞观年间(627~649年)直弘文馆为招书人。唐太宗曾出
王羲之《乐毅论》真迹,令冯承素摹以赐诸臣。冯承素又与赵模、诸葛贞、韩道政、汤普澈等人奉旨勾摹王羲之《兰亭序》数本,太宗以赐皇太子诸王,见于历代记载。
时评其书“笔势精妙,萧散朴拙。”其它事迹不详。
冯承素墓志于2009年在陕西西安出土,墓志全称《唐故中书主书冯君墓志铭并序》。该墓志为青石材质,横、纵皆54厘米,志文28行,满行25字,共计648字,墓志为楷书,有界格,志盖篆书“唐故
中书门下主书冯君墓志之铭”十二字。该墓志刻于
咸亨三年(672),无撰文、书丹者姓名。该墓志中并未提及有关《
兰亭序》摹本的相关信息,但该墓志的出土足以向我们证实冯承素其人是真实存在的。据该墓志载,冯承素弱龄“尤工草隶”,称其“张伯英之耽好,未可相俦;卫巨山之致言,曾何足喻”,将其与张芝、卫恒相提并论,足以看出冯承素以书名世。
家族成员
史籍记载
《唐故中书主书冯君墓志铭并序》
后世纪念
据考,卷首“
神龙”半印小玺并非
李显内府印,而是后人所添,定冯承素摹也不可信,但仍是唐以来流传有绪的古摹本。
本卷前隔水有“唐摹兰亭”四字标题,引首
乾隆题“晋唐心印”四字。后纸有宋至明20家题跋、观款,钤鉴藏印180余方。其流传经过,根据各题跋、印记和记载,大致如下:
赵构、
赵昀内府、驸马都尉杨镇,元
郭天锡,明内府、王济、
项墨林,清陈定、
季寓庸、乾隆内府。历代著录有:明
汪砢玉《珊瑚网书录》、吴其贞《
书画记》,清
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书考》、顾复《
平生壮观》、吴升《
大观录》、阮元《
石渠随笔》、《石渠宝?续编》等书。刻入“兰亭八柱”,列第三。
此本用纸两幅拼接,纸质光洁精细。因卷首有
李显李显神龙年号小印,故称“神龙本”。后纸明项元汴题记:“唐中宗朝冯承素奉敕摹晋右军将军
王羲之兰亭帖”,遂定为冯承素摹本。
人物争议
家世与出身
古人志墓时常有攀附前代同姓名人的做法,“子明”“敬通”究竟是否确为冯承素的远祖,无法断定,但是从籍里同在
长安来看,可能性是存在的。作为数百年前冯家的祖上,
冯奉世、
冯衍一武一文,载诸青史,构成了家族的荣耀。但是不管冯承素祖上究竟是否煊赫,至隋唐,家族声势则渐渐衰落了。冯承素的
曾祖父冯兴,任
北周的膳部下大夫;祖父冯伏,任
隋朝的
益州通义县令;父亲
冯庸,任
天宝的左监门
长史。在这三代人中,冯家人的官职都不甚高,但是除了冯伏所任之地远在巴蜀,其他人都属于京官,这样,此时的冯家虽然远不如冯奉世时显赫,但是总体上家族仍然保持了相对稳定。
北周历时仅24年,继起的统一王朝隋也不过维持37年后即被唐王朝取代,在改朝换代的乱局中,冯家的式微却稳定的生存境况未尝不是幸事。这种稳定对冯承素的幼年生活会有帮助,使他获得基本的物质保障与启蒙教育。《墓志》记:“公重仁载德,积善灵,器彩韶深,风仪辩慧。年方刻鼠,先摽应务之姿,岁甫埋蛇,即着推恩之迹,抠衣鼓,已见而言几,缀想储精,亦菲华而掞藻。”冯承素自幼年时就表现出善良的德性、娴熟的礼仪与良好的文化修养,虽然文辞铺张,却并非纯然虚构。
《墓志》记冯承素“解褐门下省典仪”。“解褐”,脱去布衣,指开始为官,说明“门下省典仪”是冯承素担任的第一个职务。
唐朝的入仕途径主要有四种,一是科举考试,二是门荫,三是流外人流,四是行伍与入幕。文人入仕主要经由前三种途径。冯承素不可能是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因为唐初武德、贞观之际,科举制度尚欠完备,科举选拔人数极少,每次科考录取
进士仅十余人,如果能够中选,那是文人莫大的尊荣,《墓志》中不可能不提及。冯承素也不可能通过恩荫入仕,因为此时的冯家地位低微,并无获得照顾的资格。冯承素的入仕估计属于流外入流。
“流外”是隋唐时期九品以下吏员的通称。“流外”只要具备“工书、工计、晓时务”三者中的一项特长,可以在经过吏部选后进入
流内。由于
唐朝规定流外出身者不能担任清要官职,因此流外入流是中下级官吏的主要来源。唐代初年,因为国内战事尚未全面平息,天下尚未归为一统,海内士人心存畏惧,出仕的热情不高,官员多有缺额的情况。冯承素世居京城,拥有地利之便,其父任左监门
长史,拥有一定的社会关系与信息资源,这使冯承素获得入仕的机遇与便利。
唐朝的中央官制基本沿袭隋朝,朝廷以三省六部为其中枢。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并立,各司其责。冯承素所在的门下省是非常重要的机关,负责审议中书省拟订的文件,拥有封驳的权力,审议通过后则交由尚书省执行。门下省的最高长官是侍中,高祖武德年间,杨恭仁、高士廉先后任侍中。唐太宗即位后,一代名相杜如晦于贞观二年任检校侍中,后由王珪接任,贞观七年王左迁同州刺史以后,魏征开始接掌门下省。魏征先后以检校侍中、侍中、知门下省事的职务主持门下省近十年之久(贞观十三年至十七年杨师道曾一度担任侍中,但居于魏征之下)。贞观七年,冯承素才17岁,按照常理来推断,即使如《墓志》所说,冯承素早慧,也可以基本断定他一定是在魏征主持门下省之后而不是之前“解褐”为“门下省典仪”的。
魏徵书法现已无存,但是从有关史籍的记述可以推知,他的书法鉴赏力极高,书法修养深厚。《
新唐书》卷五十七《艺文一》:“
李世民出御府金帛购天下古本,命魏征、
虞世南、
褚遂良定真伪”。《
旧唐书》卷七七
薛稷传提到:“自
贞观、永徽之际,虞世南、褚遂良时人宗其书迹,自后罕能继者。稷外祖魏徵家富图籍,多有虞、褚旧迹,稷锐精模仿,笔态遒丽,当时无及之者。”在魏征担任
门下省侍中的贞观十二年(638年),81岁高龄的大书法家虞世南去世,魏征向太宗举荐了褚遂良来接替虞世南的侍书工作。褚遂良是与
魏徵同为弘文馆学士的
褚亮之子,当时担任门下省的起居郎,虽然只属于中级官员,但是是可以接近皇帝的重要职务。
在魏征推荐
褚遂良的这一年,冯承素22岁,此时,他很可能已经进入门下省。冯承素担任的典仪是门下省最低级的
胥吏,九品,刚刚入流,其主要职责是在朝廷大型礼仪活动中担任导引类的事务,《墓志》中“琐早班,璇阶辩等”正是对其职责的描述。但是一个出身普通官员家庭的后生,身朝廷机要部门,虽然职位卑微,仍然受到社会上的人们尊重,“士流钦其雅望,朋执仰其清规”,也不夸张。
一般的想象,像冯承素这样的品位低微的小吏是无法与
魏徵、
褚遂良等交往的。但是
唐朝初年自有它的特殊性:朝廷机构出奇的精简。按照唐代的官制,
门下省设侍中二人,唐初此职位列正三品。在最高长官侍中之下,还有侍郎、左
散骑常侍、左
谏议大夫、给事中、起居郎等高中级官员,以及
录事、
主事、左补阙、左拾遗、典仪等小吏。但是从整个编制看,门下省仅有员额38人。就是这样的编制,唐初也未必满员,特别是高级官员的设置,常有空缺。这样的机构,与现代社会相比,堪称极端精简、难以想象了。冯承素进入门下省之后,虽然职位卑微,但完全可能接触中高级官员,向
魏徵、
褚遂良等人请教书法,获得他们的了解与赏识。
《墓志》说冯承素“尤工草隶,遂临古法,奉进宸闱,载天,特蒙嗟赏,奉敕令直弘文馆。”因为书法的传统功夫优异,并积极表现自己的书法才干,冯承素获得了
李世民的赏识。这对冯承素来说,堪称特殊的人生机遇。这样的机遇或许事出偶然,或许正是魏征等人推荐的结果。
次任弘文馆直学士的时间与职任
弘文馆原为“修文馆”,建立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太宗即位的当年就改“修文馆”为弘文馆,选拔
虞世南、
褚亮(
褚遂良之父)、
姚思廉、
欧阳询等学士任职。弘文馆设有学士、直学士、直馆。学士由朝廷重臣兼任,直学士由从六品以下的官员充任,冯承素担任的是将仕郎、直馆,将仕郎是当时文散官中最低的一阶,从九品。但是由于他是皇帝钦点的人员,他自然感觉荣耀,也发挥了特长。弘文馆招收宗室与朝廷大臣子弟数十人,对其实施教育,同时还承担整理图书、修缮书画等事务。
冯承素与赵模、韩道政、诸葛贞等人所进行的临摹、修补、复制古书画的工作应该就集中在这个期间。可以说,这是冯承素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因为在这里,他能够获得常人罕逢的观摩机会——连
王羲之《狸骨帖》那样的作品都可以随时看到,并与几位唐初的大书家接触。他的书法水准在这个阶段获得了巨大提高,《墓志》尤其强调了他在
草书方面的巨大进步,说他的草书甚至超越了前代的
张芝,而他对草书的理解已经比
卫恒还要高明了。“由是鸾回妙迹,并究其精,狸骨仙方,必殚其美。张伯英之耽好,未可相俦。卫巨山之致言,曾何足喻。”这样的评价很可能属于过度夸张,但是对于逝者行溢美之词是古来惯例,况且将它们写入《墓志》已经是
李治咸亨三年(672年)。这时,唐初的几位大书家早已过世,连晚于欧阳询、虞世南一辈人的
褚遂良也已经去世十三年,所以这种夸张也就失去了顾忌。
冯承素在弘文馆的任职时间可以大体上确定了,至少不晚于贞观十三年,此时的冯承素23岁。褚遂良《拓本〈乐毅〉记》:“贞观十三年四月九日,奉敕内出《乐毅论》,是
王羲之真迹,令将仕郎、直弘文馆冯承素模写。”这里明确提到了冯承素的在任时间与职衔。江锦世、王江的文章中说:“另外梁披云《中国书法大辞典》冯承素词条曰其为将仕郎,志文中并无此职记录,可以此志文正其误也。”这样的推断是应予商的,墓志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依据。将仕郎在
唐朝只是从九品下的文散官,墓志忽略不提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冯承素大约何时离开弘文馆的,可以根据他到太子府任典书坊
录事的时间来推断,如后文将要推断的,应该不早于贞观十七年,即后来成为
李治的李治被
李世民立为太子之后。贞观十七年,冯承素27岁。
任典书坊录事时的太子为谁
《墓志》:“龙扉清切,鹤禁凝严。综核之司,贤明是属,改授典书坊录事。纠察之智,誉满于苍闱。隐括之能,声融于碧题。纶庭务广,层掖事殷,永言管,归精裁。”关于典书坊,
江锦世、王江的文章已做清晰介绍。鹤禁,指太子所居之处。在直弘文馆之后,冯承素到太子府担任典书坊
录事,这是他的第三个任职,从八品下阶。
这里有一个问题:这个太子具体指哪一位太子。
围绕太子之位,
李世民与
长孙皇后所生的几个儿子
李承乾、李泰、
李治等曾经经历了复杂而残酷的斗争。
贞观十七年,斗争有了结果,原任太子李承乾被废为庶人,曾经赢得太宗赏识的魏王
李泰被贬,懦弱无能的
李克用李治在鹬蚌相争中侥幸得利,被立为太子。七年后,李治继位登基,即唐高宗。冯承素去世于唐高宗咸亨三年(672年),这时所立的墓志不可能再指废太子李承乾。从逻辑上来讲,只能是指李治,或者指李治登基后所立的太子。李治登基后于永徽三年(652年)所立的太子
李忠四年后即遭贬黜,后又被赐死。
显庆元年(656年),
李治更立太子
李弘,李忠、李弘两位太子的废立均是在冯承素去世前的事件,所以,作为前太子的李忠应被排除。这样,《墓志》中所涉及的太子只能在李治与李弘父子中选择。个人鄙见,以李治的可能性较大。理由是:《墓志》上说到冯承素在典书坊
录事任上很忙碌也很成功,并且不久就得到了升迁转任,这很可能是因为李治顺利继位的原因所致。
冯承素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职务,为中书主书,从七品上阶。中书省是朝廷中最高的执行机关。
李治永徽年间的中书省主要长官是
褚遂良、
高季辅等。后来,由于高宗、
武则天二圣并立,武后干政越来越深入,
李世民临终时候指定的顾命大臣
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也面临如履薄冰的境地。此时,
许敬宗、
李义府等人开始进入权力核心,他们谗事武则天,并与长孙无忌、褚遂良争斗。最后长孙无忌遇害,褚遂良被贬。斗争的一方褚遂良是冯承素在
门下省、弘文馆时期的长官,斗争的另一方李义府则是冯承素任典书坊
录事时期的上级,现在随着太子李治登基而进一步荣显。冯承素身处下曹,一个小小七品的主书,自然是无力介入其中,但是身处权力的漩涡,他或许只能做到小心翼翼地艰难应对。冯承素去世的
咸亨三年(672年),李义府已经因为贪赃枉法遭流放而败亡。关于这一段生活,《墓志》作者含混地以“在公以慎,奉上以贞,由其益浚,荣途显,级行昭,宠于当年”草草地概括了一下。
江锦世、王江文章说:“冯承素历有唐三朝,武德时其尚年幼且不论,其主要活动应在
李世民和
李治两朝。按年龄推算,其受宠主要在太宗一朝。……但到了高宗朝,显然受到了冷落,因为高宗根本没有像太宗那样酷爱书法,连
褚遂良都被贬出了京城,一个人轻言微的冯承素就更没有办法了。因此,冯承素的仕途也就再无大的发展了。”本文认为,这样的推论是不恰当的,所以提出两点不同的看法。第一,冯承素在唐太宗朝只是获得欣赏并发挥所长,谈不上“受宠”,从其获得的职衔就可以看出唐太宗仅仅是用其所长而已。在唐高宗时期,冯承素的地位略有提升,而不是“受到冷落”。第二,褚遂良被贬出京城乃是因为朝廷政治斗争尤其是与
武则天的矛盾所致,与书法无关,由褚遂良被贬推测冯承素的仕途再无发展乃由于
李治不爱书法所致是不妥的。
今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兰亭序》“神龙本”的作者,现在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冯承素。这一结论源起于元代鉴定家郭天赐。郭天赐在给“神龙本”《兰亭序》做跋语时写道:“右唐贤摹晋右军《兰亭宴集序》,字法秀逸,墨彩艳发,奇丽超绝,动心骇目。此定是
李世民朝供奉榻书人直弘文馆冯承素等奉圣旨于《兰亭》真迹上双钩所摹,与
米芾购于苏才翁家褚河南检校搨赐本、
张姓石刻对之,更无少异。”郭天赐使用的是比较谨慎的“冯承素等”而不是“冯承素”,即是说他仍然不能断定“神龙本”《兰亭序》的作者具体为何人,只是大致判断为
唐朝弘文馆中的拓书人群体。对郭天赐的推断,现代学界存有不同的看法,例如:
唐兰对“神龙本”《兰亭序》给予全面否定,认为宋、元间被人视作珍玩的“神龙兰亭”尽系
南宋杨镇的作伪,今人所见的“神龙兰亭”则纯属明代的赝鼎;穆棣则从传本用印、郭天赐等人的学术声誉、摹搨技艺等几个方面极力维护郭天赐说。本人认为,唐兰的论述固然有值得商榷之处,但是穆棣的推论也不够充分。不管郭天赐是否学力深厚、识断过人,由于他无法拿出铁证并且所作论证并不充分,所以,“神龙本”的作者依然是值得讨论的悬而未决的问题。
进入明代,大收藏家
项墨林在“神龙本”后作跋:“
李显朝冯承素奉敕摹晋右军将军王羲之兰亭序禊帖”。项元汴此跋有两点可议:第一,他将郭天赐所推测的“冯承素等”简化为“冯承素”,将“神龙本”作者断定为明确具体的冯承素其人,实属主观臆断,完全没有出示任何可靠的学术证据,不足采信。第二,他称冯承素为唐中宗时人。现在由于我们有了《墓志》,可以肯定他的判断错了。唐中宗(656-710年)两次在位,一次是684年1月—2月,一次是705—710年,冯承素都早已去世。当然,对于此点,我们可以原谅他的失误,因为他当时并不拥有我们今天所拥有的出土《墓志》资料之便,无从知晓冯承素的确切生卒时间。
由于《墓志》的出土,“神龙本”的作者问题就又有了讨论的必要。江锦世、王江文章对《冯承素墓志》的文章内容作出归纳,认为:“
唐朝大多数墓志常用很大的篇幅来介绍墓主人的家族渊源,祖、父辈所任官职及墓主人一生的任职情况,最后是赞誉墓主人的铭文。《冯承素墓志》虽然也没有脱出这种形式,但比较其它墓志,还是有很大的不同。阅读全文会发现一条有关冯承素擅长书法的主线一直贯穿其中。他仅有的几次官职的升迁也都与擅长书法有很多的关系。”笔者赞成这样的归纳,在《墓志》中确实隐然而存一条主线:书法。但是,《墓志》碑文中虽然提到了冯承素所承担的书法临摹、复制、鉴别等工作,关于《兰亭序》,则只字未提。可能有的读者会认为,冯承素承担的临摹复制工作量大面广,《兰亭序》只是其中之一,无需专门提及。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冯承素去世前,《兰亭序》已经在
李世民广泛搜求的众多
王羲之名迹中脱颖而出,成为君臣与朝野瞩目的焦点。如果冯承素确实参与过《兰亭序》的复制,《墓志》即使不作浓墨重彩地渲染,至少也应该一语道及。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墓志》却完全没有涉及,这就意味深长了。我们由此推测,冯承素在弘文馆期间或许参加过很多书法名作的复制工作,但是在《兰亭序》的复制工程中,他或许只是一个不太重要的参与者,或许压根没有参与。
何延之所作的《兰亭记》是《
兰亭序》公案中一篇影响巨大的文献,该文记述
李世民在获得《兰亭序》真迹后“命供奉拓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四人,各拓数本,以赐皇太子、诸王、近臣。”但是,影响巨大并不等于合理可靠,仍然需要经受学术界的耐心检核。
后人关于《兰亭序》的认知多受到《兰亭记》的左右。包括郭天赐在内的后人,在相当程度上采信了何延之《兰亭记》的说法,这是导致“神龙本”被轻易发落到冯承素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唐人的其他记述对何延之《兰亭记》构成挑战。
褚遂良记:“贞观十三年四月九日,奉敕内出《乐毅论》,是
王羲之真迹,令将仕郎、直弘文馆冯承素模写,赐
司空、
赵国公长孙无忌,
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梁国公
房玄龄,
特进、尚书左仆射、申国公
高士廉,吏部尚书、陈国公
侯君集,特进、郑国公
魏徵,侍中、护军、安德郡开国公
杨师道等六人,于是在外乃有六本,并笔势精妙,备尽楷则。”
武平一《徐氏法书记》:“
李世民于右军之书,特留睿赏。贞观初,下诏购求,尽遗逸。万机之暇,备加执玩。《兰亭》、《乐毅》,尤闻宝重。尝令拓书人汤普彻等拓《兰亭》,赐梁公房玄龄已下八人。普彻窃拓以出,故在外传之。及太宗晏驾,本入玄宫。至高宗,又敕冯承素、诸葛贞拓《乐毅论》及《杂帖》数本,赐
长孙无忌等六人,在外方有。”
褚遂良是唐太宗、
李治两朝的重臣,参与了
王羲之书迹的整理工作,他的记述应该是比较可靠的。他明确记述了冯承素模写的是《乐毅论》,并未提及《
兰亭序》。按
武平一的记录,复制工作分为两个阶段;太宗朝,汤普彻等复制了《兰亭序》;高宗朝,冯承素、诸葛贞拓《乐毅论》及《杂帖》数本。武平一能够出入宫禁,对宫廷法书的收藏、传播等情况均比较了解,其所述可信度也比较高。可以看出,褚遂良、武平一的记录均不构成对何延之《兰亭记》中关于冯承素与《兰亭序》的记述的支持。较早涉及《兰亭序》的资料还有
李隆基时
刘餗的《
隋唐嘉话》,但该书的记述并未提及《兰亭序》复制人员的情况。鉴于以上论述,本文认为:在没有其他更新颖、更可靠的资料出现的情况下,对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那件杰出的《
兰亭序》复制品,合适的名称就是《兰亭序》“神龙本”,而不宜再继续称之为“冯承素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