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富尔(George Balfour,1809年-1894年)第一任
英国驻
上海市领事,在上海开辟
租界。原为
金奈炮兵部队
上尉。1843年,受命担任首任英国驻沪领事。11月8日,巴富尔抵达上海,先在县城内姚家巷租屋办公。11月17日,正式宣布
上海开埠。巴富尔经过同上海道台宫慕久多次谈判,大致划定了英租界的界址。1845年11月,中英订立上海租地章程。 1846年9月回国。
人物经历
1842年10月与英国全权代表
璞鼎查一起抵沪。1843年被派为英国驻上海首任领事11月8日率属员3人到达上海,在县城内租用华人
顾姓住宅敦春堂为临时领事馆开始办公。后选中
上海市县城北门外靠
黄浦江地皮,开始规划辟设英商居留地。1844年4月12日,在领事馆召集第一次外国
侨民“公众会议”,议定建筑公墓,并购入江海关后土地十亩半,作为旅沪外侨死亡后埋葬地,俗称“老坟山”。1845年与上海道台宫慕久议订第一次《土地章程》。任内曾在李家厂购买土地,建造新领事署,为此与英国外交部发生矛盾。1846年10月辞职回英。
巴富尔的心情却和
宫慕久完全不同。终于又完成了一件他梦寐以求的大事,他的感觉堪比第一次同女人上床,一通狂泄之后的滋味,简直爽极了,而且太有成就感了。看来,乔治·巴富尔(SirGeorgeBalfour)这个名字注定是要被载史册了。他的族裔、
大不列颠岛人能不能记住他咱不清楚,但中国人绝对没有理由忘记他。时年36岁的巴富尔通体舒泰,志得意满,短短两年时间,他已经成功地凌驾于号称“东南都会”的
上海市,为
大英帝国、也为自己的人生履历,完成了两件了不起的大事。
史载,巴富尔第一次以领事身份登陆上海的日子,是1843年11月8日。此前,这个14岁当兵,历经20年兵征伐的英国人,还只是驻扎在印度孟加拉湾畔的
金奈炮兵队的
上尉参谋,从来不曾做过当外交官的梦。其命运的轨迹之所以突然转向,是因为他有幸奉调参加了第一次
第一次鸦片战争,并且在这场纯属无赖的战争中被
英国驻华公使、侵华英军全权总代表
璞鼎查慧眼相中。当时正值《
南京条约》签订不久,英方急需大批派驻中国各地的外交官,巴富尔遂于1842年12月1日被任命为首任驻沪领事。
大英帝国急扩张的全球霸业,需要巴富尔这样忠诚的官员来支撑。
璞鼎查交代给巴富尔的第一件官差,就是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便在帝国需要的时候随时出使
上海市,敦促这个如同璞玉般镶嵌在中国东部海岸线上、地理位置极佳、拥有可预期的远大前程的小小县域,按照英中之间的有关约定,尽早开埠。
涉及
上海开埠的约定有两个,首先是1842年8月29日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其中规定:
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
清朝沿海之
广州市、
福州市、
厦门市、
宁波市、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其次是1843年10月8日续订的《
虎门条约》,即《
虎门条约》。这个条约对《
南京条约》的通商规定进行了具体解释:在万年和约内言明,允准英人携眷赴广州、福州、厦门、宁波、
上海市五港口居住,不相欺侮,不加拘制。但中华地方官必须与
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议定于何地方,用何房屋或基地,系准英人租赁;其租价必照五港口之现在所值高低为准,务求平允,华民不许勒索,英商不许强租。英国管事官每年以英人或建屋若干间,或租屋若干所,通报地方官,转报立案;惟房屋之增减,视乎商人之多寡,而商人之多寡视乎贸易之衰旺,难以预定额数。
《
虎门条约》的签订,使巴富尔的赴沪履职变得紧迫起来,他旋即从
广州市启程,搭载“威克森”号舰船一路北上,经由
舟山市,转乘“麦都萨”号,于1843年11月8日晚间,靠泊在了上海十六铺大关码头。
并没有欢迎的人群和仪仗,也没有足够档次的星级宾馆恭候伺奉,巴富尔领事的赴任之行显得异常冷寂。漆黑的夜幕笼盖四野,目力所及,惟
黄浦江上可见点点渔火随波逐流,余皆
黑色如堵。
上海市对
大英帝国第一任领事官的态度实在是不够恭敬啊。由于无处可去,当晚,巴富尔仍然只能栖息于“麦都萨”号。
第二天,巴富尔率领他的一干随员拜访了上海道宫慕久。随其一同前往的,有翻译
麦华陀(1823年—1885年),此人是著名传教士
麦都思之子,日后成为第九任
英国驻沪领事;有兼任领事助手的外科医生
海尔;还有职员斯特拉钦。
出于礼仪,
宫慕久除了在官衙内煞有介事地接待来客以外,还于当晚在海关设下宴席,为巴富尔一行接风。中国人的习惯,真情也好,虚意也罢,一概以酒水浸泡。第二天,也就是11月10日,宫慕久还登上了停靠在十六铺大关码头上的“麦都萨”号,对巴富尔进行了礼节性回访。
宫慕久因此给英国人留下了“温文尔雅,思想开明”的好印象。
虚与委蛇的一应程序完毕,双方开始进实质性的谈判过程。所谓“开埠”,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建立领事馆。巴富尔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他的领事馆将设立在上海的什么地方。
按照当时
上海市不成文的官方规矩,一切外省来沪人员都须在县城外安置,巴富尔之流来自外夷,更属外人无疑,按惯例只能在城外安置。但这样的理由对巴富尔却无以成立。此非华人,华人的规矩他不可能理解,因此也不可能具有约定俗成的约束力。
宫慕久只能借口城内拥挤,实在找不出空房,所以只好请领事先生屈尊到城外找房安顿云云。
当然这也只是宫慕久说得出口的理由,他说不出口的另一层理由是:华洋杂居一向为朝廷所忌讳,一旦
英国领事馆开设于城内,势必造成杂居事实,不仅骚扰吾民,于纯粹流俗不利,而且还会给他对英国人的监视带来极大不便。
巴富尔初来乍到,对中国人的心思隔膜得很,自然识不破宫慕久内心的小九九。但他随员中的翻译
麦华陀,却是一个久经历练的中国通,一眼便看穿了
宫慕久的佛口蛇心,尤其对宫慕久蓄意把他们挤往郊外以便监视的做法心存憎恶,于是挑唆着巴富尔坚决不可让步。巴富尔受其挑唆,气得火冒三丈,态度强横地表示,他决不会听从中方的安排,退出县城半步;如果城内真的找不到合适的住房,他宁愿在城里
庙宇的庭院中搭建帐篷居住和办公,或者找个亲善英方的官员人家借住。反正一句话,他既然来了,就必须在城内落脚。
首轮谈判不欢而散。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
松江府志》
上海市县城图离开道台衙门之后,巴富尔一行果然上街溜达开了,全然不顾他这深目隆鼻的妖人之相正吸引来越聚越多的围观人群。天性好奇的上海人,从来就不肯放过白捡的
拉洋片。
1843年时的上海,由于借助独特的地理区位和水运交通优势,即使不靠外资带动,也正在自发而缓慢地发展成一个繁庶的港口城市,按清嘉庆《
上海县志》的说法,已成“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如果没有外国势力的强行介,它还将按照自身的文明逻辑,继续一条自足而封闭的发展之路。然而此刻,它原有的“慢热”进程即将被外力切断,两个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将在这片土地上强行结合,开埠通商的“速热”契机,正随着巴富尔的脚步声橐橐逼近。
上海市当时的城区,还仅局限于今天的南市老城厢一带,包括城墙以内的旧城区和东门外沿
黄浦江的码头作业区和商业贸易区,北门以外的
外滩地块当时还是一片荒芜,实际的城区面积尚不足2平方公里。然而就在这2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却居住着超过20万的人口,其拥挤嘈杂之状,应当不难想象。所以,
宫慕久所言也不见得就是吹牛,城内确实很难找出像样的空房可供洋人租赁。
巴富尔一行面对眼前的事实,不免越溜达越感到沮丧。然而,谁也不曾料到的奇迹偏偏在这时节发生了。一个商人模样的中国人仿佛很不经意地突然出现,此人对巴富尔自我介绍说姓姚,广东人,在上海经商。他建议巴富尔可以租住他的姚氏住宅,他有足够的房产可供巴富尔挑选,只要价钱合适。
我们今天已经无从挑剔这位姚氏商人主动现身的动机何在,也许只是为钱。商机无处不在,商人无孔不,乃天性所驱,无可厚非,反正,他的出现给沮丧中的巴富尔提供了充分的信心。看来,这上海城并非铁板一块,愿意和他巴富尔交好的还是大有人在;只要有一个落脚之地,悬置之中的
大英帝国驻沪领事馆便可顺利开张了。巴富尔答应先安顿下来再说,他在当天给
璞鼎查的信中写道:“我已在上海城内租到一所房屋,地段适中,每年租金400元,如果做好设立领事馆的准备,我打算明天就搬进去。”
1843年11月14日,巴富尔向所有在沪的
英国人(当年12月登记的在沪英商及传教士为25人,见《上海公共租界史稿》第317页)发出告示,通告英国领事馆业已设立,地点位于东门和西门之间的城墙附近。巴富尔同时宣布,
上海市将于11月17日正式对外开埠通商,届时,中英之间签署的所有条约的相关条款,均同时生效。
这就是巴富尔在上海办成的第一件大事。此时,距离他正式登陆沪地只有一个礼拜。
凡事只要开出头来,后面的进展往往就顺利多了。三个月之后,也就是1844年的2月,巴富尔在大东门西姚家弄又觅得了一处更为理想的院落,名敦春堂,有二层楼房4幢,皆坐北朝南,楼上楼下计有房间52间,院内还有厕所和水井。巴富尔对此颇感满意。不过价格自是不菲,那位姓顾的业主索要的年租金为白银640两,同时还须支付押金640两。麦华佗事后回忆:“这所房子位于
上海市县城一条大街上,房间甚多,设备华丽,又很适合我们的要求,因此我们立即和他定了下来。”
首开租界
巴富尔在上海办成的第二件大事,就是本章开头介绍的签署《上海土地章程》。
签署这个章程属于
上海开埠的规定动作之一,目的是为了让登陆上海这个通商口岸的
英国商人和其他外国人有地方可住。
相信21世纪长大的中国人一定会很不理解,人家要到你这个地方来做生意是好事呀,互通有无,彼此双赢,何乐而不为,为什么你要死关着国门不让进呢?
用160多年后的脑袋瓜子的确理解不了,为什么当时的
中原地区政府会选择闭关锁国作为基本国策。在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特藏库中,至今保存着18世纪末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写给清廷的一封信。第一历史档案馆为这封信取的题目叫《大不列颠国王请求中国皇帝积极考虑他的特使提出的要求》。信由英王派遣的特使、
英国驻孟加拉
总督马戛尔尼勋爵于
爱新觉罗·弘历五十七年(1792年)启程带往中国。信中提出的要求有:一、允许英国
商船在中国的
舟山市、
宁波市、
天津市等处登岸经商;允许英国商人在北京设一贸易栈房(洋行)买卖货物;允许英国人在华自由传教。
二、在
舟山群岛和
广州市附近各指定一块地方(或
小岛),作为英商居留地,供自由往来居住和靠泊
商船、存放货物。
三、对英商从澳门发往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货物实行免税或
减税。
马戛尔尼1792年9月26日从英国普茨茅斯启程,直到1793年7月25日(
乾隆五十八年六月十八日)才到达天津大沽。表面看来,马戛尔尼此行是来向83岁高龄的
中原地区大皇帝拜寿的,其随身所带的天文地理仪器、乐器、钟表、毡毯、车辆、武器、船只模型等贺寿礼品,价值高达1.3万多
英镑,的确像是一份厚重的生日贺礼,但实质上,英王交给他的秘密使命是:
取得以往各国未能用计谋或武力致获的商务利益与外交权利。
至于这种利益与权利的具体所指,英王的解释是:使中国这个“庞大的帝国成为我们本土制造业和
印度的市场”。
这是一个未必高尚但也算不上多么卑鄙的目的,有什么好保密的?然而两百年前的政治思维和利益格局不是我们今人可以理解的。
马戛尔尼使华之际,正逢“康乾盛世”,所谓“天朝上国,无所不有”的乾隆皇膨胀无比,自认为“天朝所管地方最为广远”、“天朝统驭万国”,
清代的一切无不优于
欧洲“蛮夷”。当他得知英国人除了来贺寿,还有别的企图时,原本乐乐呵呵的一张脸顿时耷拉了下来,对英王的请求断然拒绝:“天朝尺土皆归版籍,疆界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画界分疆,各有专属。”同时在敕谕,也就是专门发出的文件中,逐条批驳了英方的要求,最后“念尔国僻居荒远,间隔重瀛,于天朝体制远未谙悉,是以命大臣等向使臣等详加开导,遣令回国”,把人家马戛尔尼很不客气地赶了回去。这是中英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官方接触,其结局等于为后世确立了一个范例,规定了一种模式,皇子皇孙们焉得突破?
1816年,也就是
马戛尔尼使华的24年后,先前的皇子
爱新觉罗·颙琰,现在已经变成了皇帝老子,改年号嘉庆,英伦又派出了
威廉·阿美士德来华。嘉庆帝还不如他
乾隆老子大度,非逼着人家行三跪九叩礼不可,吓得阿美士德“忽患重病,不能行动”,什么也没谈成就被嘉庆“降旨将该贡使等即日遣回”了。
嘉庆还有一通“敕谕”,让阿美士德带给英王,口气不于
老子训儿子:“俟后毋庸遣使远来,徒烦跋涉。但能倾心效顺,不必岁时来朝……”
听听这话:只要你小子全心全意地孝顺我,就不必每年派使臣长途跋涉来朝拜啦——普天之下,还有比咱皇帝老儿自我感觉更良好、更自恋的吗?
到后来要不是“小子”翻脸打了“老子”,强行拿走了他们和平协商没能得到的东西,“老子”良好的自我感觉恐怕不会消停。
“夷夏之大防”的观念始于中原文明的始祖孔老夫子。在他老人家看来,
中原地区周边的夷狄即使有君主,也不如中原的君主哪怕都死光了呢(原话为“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夷狄者,不开化,缺教养,短识少礼,失规逾矩之谓也。
孔子用这个词,是因为他一脑门子大
汉族主义,根本看不起一切非中原(诸夏)地区,
满族其实也在他贬称的“夷狄”之列。事实上,
辛亥时期,一些激进的思想家,就曾从“夷夏大防”的观念出发,引申出“满汉不容”的褊狭口号。连
孙中山都把“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引了章程,以鼓吹革命,倡言共和。却不料距孔子两千年后,先辛亥一百年前,被
汉化了的
乾隆、
爱新觉罗·颙琰,竟然也
皈依了儒教,接过至圣先祖的衣钵,对西洋来的“夷狄”嗤之以鼻了。
这也等于告诉了那些正在强盛起来的
资本主义,试图在两个处于不同社会阶段且互不理喻的国家之间进行(和平的)资本主义式的交换,就相当于在两个落差悬殊的
桥墩上
架桥,成功的概率几乎为零。
被以闭门羹的英国人于是总结道:“
大不列颠岛应攻打中国沿海各地,占领京城,将皇帝逐出皇宫……应该教训中国人重视英国人。
英国人高出于中国人之上,应成为中国人的主人……”(见
卡尔·马克思《新的对华战争》所引英国《
每日电讯报》报)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了以采用机器的
资本主义工厂制替代
手工业工场/作坊的
工业革命或曰产业革命,并首先在
纺织业获得了突破;80年代,
蒸汽机的发明和采用,使它的
化学、采掘、冶金、机械制造各业得到了飞速发展,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进了一个急剧膨胀的时期。而资本的本质就是扩张。为了寻求更为广大的原料产地、投资场所,和“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
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对外输出和扩张便成为了
大英帝国的既定国策,落后的东方于是为其所觊觎。
还有一种历史的解释是,19世纪初叶,英国人之所以急欲打开
中原地区的贸易大门,是为了向中国输出
鸦片,以抵消对华的贸易逆差。
当时,
英国向中国的出口,以毛织品为大宗,所值不过150万镑左右,而同期中国向英国出口的丝绸和茶叶,却达到了500万镑,两者之间有多达350万镑的逆差无从抵消。
鸦片烟土是
英属印度的产品,每年的对华输出达900万镑的规模,不仅足以抵消英国对华出口的不足,还可以大大地捞上一票。而中国政府大张旗鼓地禁烟,无异于绝其财路。解决的办法,光靠打口水仗肯定不管用,只能以刀兵相向。所以,发生在1840年中英之间的那场战争被命名为“
第一次鸦片战争”。战争结束后,时任英国外交大臣、以后曾两度出任英国首相的政治
寡头帕麦斯顿(一译
亨利·帕麦斯顿)勋爵,在1843年曾指示英方的谈判代表:“尽力与清国政府斡旋,使
鸦片作为一种合法外贸商品获准进中国。”并建议珀廷格爵士:“利用每个可能的机会给
清代全权代表造成这种强烈的印象,即鸦片贸易合法化是为了清国政府的利益着想。”
1844年2月,一艘运输鸦片的英国
商船在上海吴淞口被扣,水上警备部队把情况报到
宫慕久那里,弄得
道员大人左右为难,处理不是不处理也不是。尽管
第一次鸦片战争兵败,可是清政府从来就没对鸦片正式弛过禁,充其量不闻不问罢了,倒是禁烟的官样文章一直还在做。情急之中,宫慕久心生一计:何不把这烫手的山芋扔给巴富尔?于是,宫慕久以自己政府衙门的名义,修书一封,直递巴富尔,冠冕堂皇地要求:请按贵国法律,对贵国运输毒品的
货船作出处理。
接过这只烫手的烂
番薯,巴富尔一时间真的有点懵。按大英律法,贩运毒品肯定属于不赦之罪,可他总不能真的按英律处理吧?可他也不能因为这是运往
中原地区的
鸦片就不处理,那将赤裸裸地失去公正。以哲学的概念定义,这就是一个
悖论,无论怎么处理,巴富尔都会陷自己抽自己嘴巴的窘境。
有困难,找领导。巴富尔也是这么想的。
英国驻华全权公使
璞鼎查的回答果然有政治家气魄,执行帕麦斯顿的指示丝毫也不走样,他要巴富尔明确告诉中国人:不许干涉任何鸦片(运输)船只!我们和
上海市开展鸦片贸易,完全是合法的,是为了清国政府的利益着想。
面对这样的无耻之尤,即便寿头(
上海方言,傻瓜的意思)如
爱新觉罗·颙琰、
爱新觉罗·旻宁之流,恐怕也不会看不清它是一宗“道德丧尽的生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