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县志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书籍
1928年,繁华之地悉属上海特别市,上海县成为一个农村县。 60年代起,上海县发展成为上海市最主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之一。 1958年发展公社办工业,全县工业产值增长,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提高到27.5%。
上海县已经走过了700年的路程。上海县的700年,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对上海的发展来说,更具有决定性意义。上海县从渔村、盐场、市镇走了出来,到近代,则孕育了我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解放后,又发展成为工农业发达,贸易兴旺,经济实力居全国2000多个县前列,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上海县
这里有许多可以值得研究的地方。我想,上海县的发展,除了其他众多原因,如地理位置优越,社会相对稳定等原因外,是否与上海县不失时机地发展经济,尤其是商品经济,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厚胸襟,兼容态度,接受和吸收一切有用的东西,发展对外(国内国外)交往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我们分析造成上海县历史上几次经济发展高潮的原因,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如19世纪中叶前在全县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农业和手工业,在唐宋时期主要还是种植供本地区食用的粮食,经营晒盐业。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元代植棉和棉纺织业迅速兴起,所产棉花和棉布主要用来交换和贸易,其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其他种植业和手工业,这已经是以赢利为目的的商品生产了。到了明代,棉纺织业更长盛不衰,成为全县经济支柱之一。一业带百业,促进了全社会的繁荣。在不很长的时间内经济结构发生如此迅速的变化,按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不可谓不快。更耐人寻味的是,棉花和棉纺织技术都不是“土生土长”的,而引自称为“蛮族”的地方。棉花引种于闽广一带,纺织技术则是上海市县人黄道婆黎族同胞学习,从海南岛带回来的。抛弃地方和民族偏见,虚心学习人家的长处和技术,这在当时需要很大的勇气和胆识。又如开埠后的上海县,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榨是一回事,但在对待西方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上,多持取而用之,改而用之,最终发展自己的态度,而不一味排外。这种态度无疑是十分科学和开明的。正是这种不断进取,不断吸收,不断求发展的精神,到清末民初,上海县迅速发展成为全国工商业和金融的中心。上海县在1928年析出上海特别市后,经济则大大滞后了,即便在江苏省60、多个县中也已无足轻重。因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地域狭小而造成的经济活力的窒息不能不说是经济滞后的重要原因。到1949年,全县几乎未能建造一条像样的公路,人均收入不足50元。解放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生产关系变革,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经济建设,其目的是为了发展地方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经济确实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长期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甚至到 70年代中期,在部分地区还未能很好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原因很复杂也很多,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全县干部和群众始终未能安下心来一心一意进行经济建设,全县的经济活动基本上处于封闭状态,以致一次又一次丧失良机,难以充分发挥和利用大城市近郊县这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发展商品经济,未能改变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形态。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乡村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经济迅速起飞。在1979~1991年12年中,累计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35.8亿元,比1950~1978年28年中实现的43.6亿元,还多出2.1倍。在较短的时间里,国民经济走完了以农业经济学为主向以工业经济为主转换的路程,基本奠定了全县经济格局,打下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较好地解决了过剩劳力的出路问题,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这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将难以估计。这个局面的取得,其基本经验,我以为是抓住了经济建设这个头。
当我们把视线从历史转向现实的时候,可以看到今天的上海县更加充满生机,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变化既是80年代以来变革的延续,又是更高层次上的发展,甚至可以说在经历一场“蜕变”,迅速城市化的蜕变。这是时代的使然,势不可当。可以预料,到本世纪末,或在稍长的时间里,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上海县这片土地,不再是田园牧歌式的场景,将是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这里有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成片的住宅,宏伟的工厂,先进的市政设施,舒适的文化场馆,美丽的校园,人们安居乐业,享受着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样说是有充分根据的。
首先,是地理位置的优越。上海县位于上海市的腹部,几乎把市区的西部和南部包了起来。解放后,就成为上海市区的延伸地,建造了大批的工厂、住宅、市政和文化设施,近年又开辟了虹桥、漕河泾和闵行区3个经济技术开发区,部分地区划入浦东开发区。今天,随着上海城市的扩大和走向国际化,面积几乎相当于上海市区一半的上海县370多平方公里土地,无疑是城市发展的宝地。
其次,拥有完备的交通设施和先进的通信手段,投资环境十分优越。上海最大的河流黄浦江江和吴淞江流经县境;上海市唯一的航空港虹桥飞机场坐落境内;沪杭铁路外环线纵横贯通全县;公路四通八达,两条国道是连接上海市和外地省市的交通要道。电话装机容量2万余门,又有微波通信设施,国内首座卫星地面接收站也设在县内。
第三,工农业生产先进,经济发达,人员素质较高。1991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22.5亿元,社会总产值68.7亿元,财政收入3.8亿元。以副食品和瓜果、花卉生产为主的农业生产,生产手段较为先进,商品率很高,在全市居有重要地位。今正进一步以城市和外贸出口市场的需要调整生产结构,这一领域将大有作为。工业门类较为齐全,固定资产原值达17多亿元,工业总产值在千万元、利润百万元以上的骨干企业有61家,县、乡镇正在规划和建设工业小区,企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生产技术将日趋先进,企业等级和产品档次将迅速提高。房地产业已成为重要产业,起步早,实力雄厚。以商业、农村仓储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紧紧依托城市和外贸出口,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比重,1991年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3.3%。外向型经济突飞猛进,1991年,中外合资企业达81家;全县工业品外贸拨交值占工业总产值19.8%。雄厚的经济实力,较为合理的产业结构,为全县经济高速度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诚然,全县人民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开拓视野,自觉置身于改革开放的洪流中,既脚踏实地地工作,又敢为天下先,善于吸收一切有用的东西,蓝图才会变成现实。
上海县在历史上曾编过10余种县志。尚存的10种县志,为我们借鉴历史经验,研究上海市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料。今天,我县地方志编纂工作者十年磨一剑,终于编纂完成了新《上海县志》,这是十分有意义的事。这是因为,第一,我们这届修志,恰逢一个伟大的时代,为实事求是,较为客观全面记载县内的事和事物提供了根本的保证。第二,就志书本身来说,在记载的时间跨度上,跨跃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社会主义时代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县志提供了大量的有价值的资料;从县志记载的内容来看,大大突破了旧县志的臼,突出了经济部类;从县志记载的范围看,与10种旧县志不同的是,缩小了记载的范围,基本限于1984年时的县域,填补了1928~1984年“小上海县”县志的空白,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也是第一部《上海县志》。我相信,阅读或查阅这样一部全面记载上海县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的百科性资料书,不只会勾起许多同志对过去岁月的美好回忆,或引起苦涩的笑,更重要的是将增强和激励起我们每一个人对建设好上海县的今天、明天的信心和雄心。
我到上海县担任领导工作已届9年。9年中,我时时刻刻感受到上海县这块热土日新月异,也时时刻刻感受到全县人民无比的创造力,可以说在上海县度过的9年,是我一生中最为繁忙而又美好的时光。我衷心祝愿上海县繁荣昌盛,人民幸福。
凡例
一、本志所载,基本以1984年8月上海市县域为限,由此上溯到1958年8月前的上海县县域和西郊区(不含真如区部分)、新泾区(蒲淞区)、龙华区(漕泾区)区域。1928年前因上海县、市分治而划属上海市的地区的史实,除有关大事记、建置沿革、区划、户口、警务司法等连续性较强,地区难以分清的史料外,经济、文化等重要史料不分散在各有关篇中记述,另设《特记(上)》专文记述。
二、本志根据上海县域变化频繁,今县域基本在1958年由上海县和西郊区两部分组成的实际情况,所记各时期史实发生地,均直书其所隶干的建置名称,以保持资料的完整性。常用的除“上海县”外,主要有抗日战争前“蒲淞区”、“漕泾区”;抗日战争胜利后至1956年“新泾区”、“龙华区”(有时简称为“两区”、“西郊地区”);1956~1958年“西郊区”。“今县境”,泛指1958年8月前上海县和西郊区(不含真如区部分)及纪王地区。特殊情况另作说明。
三、本志不定上限,大多起记于事物、事件的发端期,下限1984 年,有的延伸,一般不过1988年。因上海县撤销,《大事记》、《建置》、《政权政协》、《政党团体》等追记至1992年底为止。
四、本志“解放前”、“解放后“称,上海县以1949年5月15日,新泾区、龙华区以 1949年5月 24日为界。
五、本志分篇、分目、条目三层次记述,条目(用[]作符号)为主要载体。
六、本志不为生人立传,所载人物以上海县籍人物为主,人物排列按生年为序。
七、本志所用的解放后全县性统计资料,原则根据县统计暨普查局统计资料;各部门统计数据,参考各部门资料;各项经济统计数据,除注明者外,均不包括境内的中央、市属企事业单位。1955年前的人民币按1955年新币制折算。
八、本志所用资料,主要取自或参考上海县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江苏省档案馆和各种部门档案室档案资料,各乡、镇、局和各部门编写的史料,报章刊物、专著,以及有关人士口碑和回忆材料。
总述
上海县是上海市郊10县之一。位于上海市腹部,与上海市区西南部犬牙交错。县境北端是东流的吴淞江;上海最大的河流黄浦江,从女儿泾入县境,在闸港折而迤北,经龙华镇东流入上海市区,把全县分成浦西、浦东新区两部分。1983年,面积427.83平方公里,耕地38.7万亩;居民14.8万户,55.6万人,农业和非农业人口分别占69.6%和30.4%;辖有5个县属镇、17个乡。1988年,面积378 44平方公里,耕地33.6万亩;居民12.3万户,41.6万人,农业和非农业人口分别占79.3%和20.7%;辖3个县属镇、16个乡。县治辛庄镇。
上海县地处长江三角洲东南前缘。6000~700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因长江泥沙和海浪的冲积,4000多年前今马桥乡俞塘村向北经青浦区徐泾一线以西的地区已经成陆。1300多年前今县境全部成陆。全县平均海拔4米左右。地表土层厚达180~300米,为长江带来的泥沙沉积物形成的土壤质土,形成良好的农业耕作层。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并有矿泉水分布。气候具明显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温暖潮湿,四季分明。
上海县地接上海市区,地理条件十分优越,又具有完备的航空港、铁路、公路、航道等交通设施和条件,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极为有利。上海唯一的航空港虹桥飞机场坐落境内。沪杭铁路及其外环线纵横贯穿全县,设有新龙华、莘庄镇等车站。公路四通八达,82条公路把各乡与上海市区、邻县联成一体,318、320两条国道是联接上海市和江、浙、皖及南方各省的交通孔道,近年又建成莘松高速公路。运营于境内的37条公交客运线路,组成沪西公交客运枢纽。黄浦江在县内流经35公里,一半河道可通航万吨轮船,纳百川而形成以吴淞江大治河淀浦河、横沥港等为主干航道,纵横交错的航运网络。沿江河百余座码头,年装卸量可达千万吨。邮政电信事业颇为发达,设于莘庄镇的上海市内电话局莘闵区局,电话总机容量2.8万门,县邮电部门还装有微波电信等设施。
上海县具有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大批市属企业、重要的市政设施、住宅区、学校在县内建成。虹桥、漕河泾、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如3颗宝石镶嵌在县之东部和南部,北新泾镇化工区、漕河泾电子仪表区、长桥建筑材料工业区、朱行工艺美术品区、吴泾化工区、闵行重型机器工业区等6个各具特点的工业区横亘东部、南部,气势磅礴。田林县上海市市住宅小区和新泾、长桥等新村陆续建成,形成上海重要的住宅区。设有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6所大专院校以及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等研究机构。县属城镇和乡集镇大多在改造。莘庄镇已成为生活、文化设施较为齐全,交通方便,清洁、文明的新城镇,大部分居民迁居新村。30年代部分地区始有自来水供应,近年建成可供百万人口饮用自来水的长桥水厂和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临江取水泵站。县内又自办县、乡、村水厂。1984年全县65%人口饮用自来水。煤气使用始于1955年,1984年全县用户2.2万户。
上海县上海市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蔬菜、家禽、鲜蛋、生猪、花卉、药材生产在全市占有重要地位。经长期演变,农业形成蔬菜区、粮棉油蔬菜夹种区和粮棉区3个生产区。物产丰富,商品生产率高,各种农副产品可满足不同层次的上海市民的消费需要,还是重要的出口产品。
上海县是上海市主要的旅游胜地之一。有属于良渚文化的马桥遗址,有黄道婆、宋庆龄等名人墓地,有上海烈士陵园。上海规模最大的佛教丛林龙华寺、现代化娱乐场锦江乐园以及上海动物园上海植物园两家专业公园均坐落境内。
上海县在历史上孕育了上海中心城区,近、现代又经历了历史巨变。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地理形势,经济的迅速发展,不断的城市化,导致数百年来,上海县县域变化不已。1984年面积不及立县时的1/5,县治9迁,甚而引起1927年(民国16年)和1957年的撤县之议。
上海县立县于1292年(元至元二十九年),时面积约 2000平方公里。1542年(明嘉靖二十一年)、1726年(清雍正四年)、1810年(爱新觉罗·颙琰十五年)先后折地设青浦区、南江两县和 川沙抚民厅(今川沙县),面积仅为立县时的1/3。1843年(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三年)上海开埠,至1862年(同治二年),全县被割裂为“公共租界”、“法租界”及“华界”(县城区和与租界相邻的地区)和乡村4个部分。上海县的土地上,实际形成了三权鼎立的局面,县之管辖权仅限于华界和乡村地区,政令不能通行于租界。上海县开始了其屈辱的历史。同时,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也在上海县母体内迅速孕育起来,上海县开始了其近代化的进程。上海城市规模的扩大,使得原以乡村为主要管理对象的县署及县级机构难以对城市进行有效的管理。为适应这种变化,本世纪初建立了旨在适应城市管理的各种自治机构,在不根本改变县行政职能的情况下有效的取代县署的某些管理职能,形成了一种十分奇特的行政管理体制。但未能根本解决问题。1927年(民国16年),鉴于上海市在全国的特殊地位和复杂情况,国民政府计划,撒上海县建上海特别市;这是上海县行政管理体制上的一个根本性的变革,从而确立了上海的市级行政管理体制和城市的规模,以及特大城市的地位。因撤县遭到反对,终于次年县、市划界,上海县仅剩闵行区等西南8乡,从而也确立了上海县的规模和地位,面积仅152.86平方公里,人口11.4万人,为江苏省61县中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一个县。这种情况差不多延续到1958年。是年,因上海市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城市扩大的需要,上海县从江苏省划入上海市,上海市西郊区的大部分地区并入,全县面积扩大到463平方公里,人口增至43.2万人。此后,又分别于1959年析出闵行和吴泾镇地区设立闵行区,1984年析出北新泾镇、漕河泾和龙华3镇,县域又不断缩小。
上海县域的变化,是上海县经济发展和不断城市化的必然结果,为上海城市的崛起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同时,对全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产生极大的影响。特别是1958年,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物产、不同风俗地区的组合,地区间的长短互为补充,更为上海县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但其后县域的频繁变动,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如不利于全县经济建设、社会事业长期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难以形成传统的经济、文化中心,县内各地区间的经济有机联系,也常因区域的变动而被割断。
上海县以经济立县,以经济兴县。经济兴衰在其发展进程中起着决定的作用,而经济的不断发展,又始终是上海县充满活力的原因所在。
唐朝上海市地区渔业中盐集团发达;捍海塘兴筑,平野沃畴,宜稻宜寂,又成为重要产粮区。宋代,海上贸易、渔业均有发展,酒税成为重要税源,以至到北宋熙宁年间有上海务之设。南宋咸淳年间,上海务一带,“人烟浩穰,海舶辐”,俨然东吴一富庶之区,形成上海镇,取代青龙镇,设立市舶分司,成为贸易港口。元初,上海镇有榷场、酒库、军隘、官署、儒塾、佛仙宫馆、氓贾肆,“市易日盛,户口繁多,民物富庶”。上海地区具备了立县的条件。元代,植棉业、棉纺织业兴起。历元明两代至清,植棉、棉纺织、沙船运输等业和贸易都有长足的发展,上海县日趋繁荣,孕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农业上,元代引进棉种,植棉业逐渐普及,明代已大面积商品生产,至清爱新觉罗·颙琰年间粮食种植已大部分为棉花所取代,进而全县农田“棉七稻三”。棉纺织业因元初黄道婆革新棉纺技术,日益兴盛,沙冈一带有三梭细布,乌泥径一带有花纹被褥生产。降至明代中叶,上海县已成为全国棉纺织业的中心,布匹行销海内外,“龙华尖”、“七宝尖”、三林镇标布等布之精品驰誉天下。与棉纺织业同步发展起来的棉布、棉纱染色业也以靛蓝而独树一帜,到明末发展为染踹业。附丽于棉纺织业和染端业的其他各业也日益兴盛。为适应海运漕粮而兴旺的沙船运输业,起自元代。历数百年,适及清康熙、雍正开海禁,更形兴旺,到清乾隆嘉庆年间跃为上海县一大经济支柱。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使得上海县的地位日益提高,乾隆、嘉庆年间,上海县已成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但是,到第一次鸦片战争前,上海县在全国的经济和贸易地位仍在广州市宁波市等城市之下。
除了经济发展促进了上海县繁荣外,明清两代,还有两件事在上海市县发展过程中,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一是明永乐年间,开浚范家浜,接黄浦,黄浦江成为上海最大的河流,联长江,通东海海船直抵上海县城。位居中国海岸线中点的上海县控江踞海,既有优良的港湾,又有富饶的长江沿江和三角洲作为广袤的腹地,具备了发展海上贸易,最终成为国际性大城市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另一是清康熙、雍正开海禁后,上海县凭藉上海港的优越条件,发展海上贸易和转口贸易,上海港成为全国重要的贸易大港和漕粮运输中心,与外国的交往也日益密切。上海县逐渐为国外所注意,也为上海市县优越的条件所吸引。远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19世纪30年代就已成为西方商人寻觅的通商口岸,上海县经济和居民意识也更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为将来上海成为国际都市所必须具备的开放型经济和文化的构筑作了准备。
鸦片战争的炮火,把上海县迅速地推向了世界。根据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上海被列为通商口岸之一。1843年上海开埠,这是上海县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转折点,从此上海县进入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时代。一方面,英美法系列强把上海租界变成完全独立于中国和上海县行政系统和司法制度以外的殖民地,并控制海关和江海航运,开设银行,经营多种近代工商业,把上海县变为倾销商品,搜刮原料的主要口岸,掠夺中国财富,控制中国金融的基地,侵略中国的桥头堡。另一方面,进一步催化上海县原有的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而使上海市县成为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对外贸易、金融、工业、商业、市政建设、交通邮电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到19世纪末、本世纪初,上海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最大的港口和金融、贸易中心。到20年代,更发展为国际大都市。上海县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最集中,传播马克思主义最早的地方,诞生了中国共产党。这一系列的变化,同样也带来了文化教育,乃至居民心态。生活习俗、居民籍贯构成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形成了五方杂处,科学文明和愚昧落后相交织,东西文化冲撞而激荡,躁动不安的文化风貌,铸就了“上海人”。
在租界和华界极度膨胀和繁荣,不断城市化的同时,上海县的乡村地区,面对渐来的西风,最初反应则是寂然的。乡村居民依然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田地里依然是牛在犁地,牛力车、风力车、人力车在打水灌田。轧(棉)花行里人力在轧花,油车里牛在榨油,农家机抒声不断。然而,乡村地区在悄然发生变化。同为上海县居民,已经有了“上海人”和“乡下人”的称呼之别,而“乡下人”为“上海人”所看不起。蔬菜、花卉商品生产因城市日趋繁荣而迅速发展。集镇出现了铁、木、竹和轧米、榨油作坊,手工业得到发展。原来自编自用的编结品、刺绣品成为重要的出口品,编结、刺绣家庭手工业因而日益兴盛。本世纪初,又出现一系列新事物,新式学校创办,公路、铁路修筑,内河里航行小客轮,邮局设立,报纸发行。20年代,近现代大型工厂建造,公路通行客运汽车,有的乡村居民已不满足于在当地购买大宗商品,而喜欢到静安寺徐家汇、十六铺等地购物,有人离家到城里谋职求学,华洋百货开始出现在大小集镇的商店。这一切都在改变乡村的面貌。但是,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形态未有根本的变化,农村的贫穷萧条与租界、华界的富足繁华形成鲜明的对照。
1928年,繁华之地悉属上海特别市,上海县成为一个农村县。县有款产73%为特别市所有,只剩25%强,财政来源靠杂税、漕米,合计年收入10万余元(银圆),经济困难。全县经济以农业经济学为主,棉花、粮食(水稻、麦)为主要作物,面积分别占耕地的2/3和1/3。常年亩产籽棉不满40斤,水稻400~800斤,小麦100~150斤。每亩平均收益5~6元(银圆)。所产粮食仅供全县半年消费,棉花是主要的经济作物,手工棉纺织和刺绣为主要家庭副业。本世纪初期和20年代出现近代工业,1913年闵行振市电气公司开办,20年代有信大、泰山砖瓦厂。30年代中孚染料厂开办,其他如毛巾厂、纱厂等小型工厂也陆续开办,手工作坊遍布大小集镇。1949年,全县有157家工厂,从业人员1740人,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建筑材料业从业人员分别占52.6%和26%。手工作坊386户,从业人员953人,资产15.1万元。工业总产值211.5万元。商业户 1203户,从业人员 3783人,闵行镇为首镇,商户 300户,其他集镇77~221户。居民生活普遍贫困,农村人口人均年收入不足50元。
组成今县境的另一部分的西郊地区(原为新泾区龙华区),地接上海市市区,北临吴淞江,东南濒黄浦江。地理条件优越,交通较为发达。1901年公共租界工部局越界修筑虹桥路等马路,1909年沪杭铁路筑成过境,1922年龙华航空港开辟,1928年通客运班车。近代工业始于19世纪下半叶,1874年江南制造局黑药厂在龙华镇创办。1920~1933年,一批规模较大的工厂沿吴淞江和黄浦江陆续开办,成为上海的重要工业区。上海水泥股份公司龙华厂和天原电化厂均为国内同行业最高生产水准的代表。大小集镇均开设有数家轧花厂、轧米厂和油车。1949年,该地区有148家工厂,从业人员1.5万人,纺织业从业人员占一半以上。个体手工作坊296家,涉及40种行业,主要行业有铁、木、竹器业和缝纫业。本世纪初、蔬菜、花卉商品生产迅速发展,解放初该地区已成为上海市主要的生产区。农民兼业极为普遍。本世纪初至40年代,外国人、民族工商业者和官僚竞相在虹桥路一带购置地产,或营建花园别墅,或伺机高价抛售,形成上海重要的花园别墅区。
上海县和西郊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水平均有较大差别,总体上西郊地区高于上海县。生活习俗也有异殊。
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县的经济建设、社会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并以其独特的地理和人文条件,取得了发展的优势。经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等生产关系的变革,大力开展兴修水利、农田基本建设,发展农业生产,全县生产力有较大提高,经济实力增强,人民生活也有改善。但从总体上看,经济建设长时期未能取得应有的发展水平。造成这种情况有县内、外方面的原因,而县内原因的形成又大多是外部影响的结果。概言之,县内的主要原因是:(1)未能自觉地利用与上海市区相接的有利条件,未能发挥市郊结合的特点,发展商品生产,发展生产为城市、为外贸出口的产品;(2)把农业生产看作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唯一途径,而对人多地少,依靠农业无法提高全县生产力这样的县情缺乏认识,或认识不足,长时间只注重农业生产,忽视包括副业在内的其他产业;(3)把乡村工业仅看作为农村经济的补充部分,限制过多;(4)忽视第三产业。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上海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走城乡一体化的道路,优先发展乡村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商品生产,经济建设以较高的速度发展。上海县已发展成为以工业经济为国民经济支柱,农、副、工、贸各业全面发展,外向型经济成份不断增长,经济较为发达的县。社会事业也取得令人瞩目的进步。综观解放40余年,变化较大的有:
县域扩大,为全县发展奠定了基础。1958年,上海县从江苏省划属上海市,西郊区大部分地区并入,县域扩大了1/3,人口增加了91%,经济实力大为增强。对上海市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上海县的经济建设,从此纳入上海市总体规划,上海县成为上海市区的主要延伸地之一。1953~1985年,国家在县内征地10万余亩,一大批建设工程平地而起,扩建了两个航空港,拓辟了数十条公路和沪杭铁路外环线。建设了田林等近10个居民住宅区,迁入了大批市区居民。建成了6个市工业区。工厂星罗棋布,1984年县内有市属工厂175家。建成3个经济技术开发区。还开办了6所大专院校、7家公园。形成了良好的发展经济的社会环境。
为城市服务的功能不断加强。60年代起,上海县发展成为上海市市最主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之一。蔬菜供应长年占上海市郊总上市量的1/3,品种多达300余种,板叶乔菜、小闸黄狼南瓜等20多种特色品种,均为市民所喜爱的嘉蔬。近年又引进百余种外国品种,以适应上海对外开放的需要。家禽、鲜蛋、生猪为主的副食品生产在全市举足轻重,1979年后鲜蛋、生猪常年上市量占上海市郊总上市量的1/4和1/5。“文化大革命”中濒于绝迹的花卉种植,近年恢复,除了香石竹、富兰等传统品种,还引进国外小苍兰、非洲菊等新品种,上海县成为上海市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切花常年上市量占全市80%。50年代中期发展中药材生产,80年代种植面积占全市2/3,近年成功引伸番红花,常年上市量占全国70%以上。
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1949~1984年年均递增8.58%(1949~1955年含新泾区龙华区,1956、1957年含西郊区,下同),1949年3650万元,1984年65121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占24%、57.3%和18.7%。1988年达157378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占13%、61.9%和25.l%。社会总产值,1949~1984年年均递增12.2%,1949年2662万元,1984年150497万元,工、农业分别占64.9%和17.7%。1988年399160万元,工、农业分别占71.6%和10.9%。县财政收入,1949~1984年年均递增15.2%,1949年133万元,1984年19029万元。1988年 29105万元,在全国各县中居第八位。
工农业生产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大批农村劳力向工业转移。70年代前,全县经济以农业经济学为主。1949年工农业总产值3269万元(1980年不变价,下同),工、农业分别占6.9%和93.l%。1958年发展公社办工业,全县工业产值增长,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提高到27.5%。1970年工、农业产值分别占工农业总产值45.5%和54.5%。1971年工业产值首次超过农业,占工农业总产值51.9%。此后,工业生产始终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1984年工、农业产值分别占工农业总产值80.7%和19.3%,1988年则为92.3%和7.7%。乡村工业吸收了大批农村劳力。1958年社办工业从业人员占农村劳力6.8%,1962年下降为0.8%,1971年上升到 10.3%(含大队工业,下同),1979年占 20.5%。1984年,农村劳力25.1万人,乡村工业(含生产队工业,下同)从业人员占41。2%,农业(含种植业、畜牧业、副业、林业、渔业,下同)从业人员占42.2%。1988年,农村劳力22.1万人,乡村工业从业人员占51.2%,农业从业人员占24%。
农业生产增长,内部经济结构调整,以蔬菜、生猪、家禽、鲜蛋为主的副食品生产发展尤为迅速。1949年农业产值3043万元,1984年24071万元,1949~1984年年均递增6.09%,1988年达22599万元。农业生产长期以粮、棉、油为重点,副业生产不断削弱。60年代,为适应上海市市区对副食品需求增加,发展蔬菜种植业和畜牧业,全县农业基本形成了以粮、棉、油、蔬菜、畜牧生产为主的生产格局。在农业产值中,1950年种植业占85%,畜牧业占4.9%,副业占9.6%,1958年种植业占88.5%,畜牧业占8.2%,副业2.8%,1964年种植业占82.3%,畜牧业12.4%,副业4.4%,1984年种植业占58.1%,畜牧业35.4%,副业5.5%,1988年分别占47.3%,44.7%和5.9%。林业、渔业历来仅各占0.1~2%。解放后,粮食生产仍不足自给。1959年后,把提高粮食产量作为全县经济工作主攻方向,扩大粮田面积,增加熟次,全面推广三熟制,粮田面积从1949年的11万亩,扩大到1958年的13万亩,1960年更达到23.3万亩解放后最高水平。“文化大革命”中把粮食生产提高到政治问题的高度,凡与粮食生产争劳力、财力、肥料的其他农副业生产均受到限制,粮田长年稳定在18万亩上下。1984年粮田16. 5万亩,常年亩产874公斤,总产14.6万吨。此后调整种植结构,减少棉花播种面积,继续扩大粮食生产,争取农村人口粮食自给。1988年粮田扩大到21.4万亩,常年亩产648公斤,总产14.1万吨。全县粮食生产和消费有半数之差,除马桥、诸翟等乡有商品粮生产外,余则不足自给,由国家供应部分统销粮;蔬菜区用粮基本由国家供应;畜牧业用粮大部分从外地调入。棉花是最主要的经济作物,种植逐年减少。1952年棉田24.4万亩,占全部耕地52.8%,1961年仅8.4万亩,只占耕地19.9%。以后长年稳定在10万~14万亩。1984年10.l万亩,亩产皮棉60公斤,总产0.6万吨。1985年起大幅度压缩棉田,1988年仅种植0.1万亩,亩产皮棉39公斤。油菜解放后成为重要经济作物,长年面积6万亩左右。1984年5.7万亩,亩产132公斤,1988年5.5万亩,亩产108公斤。蔬菜、家禽、鲜蛋、生猪生产商品率将近100%。在经营思想上,长期把副食品生产是为了上级下达的任务,而不作为商品生产,单纯追求产量,忽视精细和名特品种的生产,影响经济效益,难以形成与上海市这特大城市相适应的现代化生产,在出口生产上始终徘徊不前。但副食品生产基本保证了上海市区居民的正常需要,为安排好市区居民生活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蔬菜生产,1952年菜田4.7万亩,次年发展到6.2万亩,1959年10万亩,为解放后菜田最多的一年。1964年降至5万亩。1984年6.1万亩,亩上市蔬菜154.3担。1988年6万亩,亩上市量114.3担,亩产值1255元。家禽、鲜蛋、生猪生产一度发展缓慢,60年代才有规模商品生产。1957年仅上市0.7万羽家禽、4.l万公斤鲜蛋,1966年增加到15.8万羽家禽、14.8万公斤鲜蛋、19.7万头生猪。1978年,扩大副食品生产,上市家禽204万羽、鲜蛋3309万公斤、生猪 30万头。此后发展千头猪场和万羽鸡场规模经营,上市量增加,经济效益提高。1984年上市家禽209万羽、鲜蛋 18481万公斤、生猪39万头,1988年分别上市家禽 370万羽、鲜蛋1967.l万公斤、生猪45.6万头。
工业经济成为全县国民经济支柱,乡村工业发展为主要经济成份。乡村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始所未料的深远的历史意义,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从根本上改变了全县的面貌,改写了千百年农村的历史,铸就了一代新人。乡村工业的发展,也经历了坎坷曲折的道路。解放初,县地方工业主要由私营工业和个体手工业组成。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县地方工业形成两个系统,一是原私营企业、个体手工业作坊经过1956年对私营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而组合的县属工厂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统称县属工业;另一系统是为了增加人民公社全民所有制成份,体现人民公社“一大二公”,配合农业机械化而兴办的人民公社工业,统称社办工业。经过1962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企业减少,工业产值下降。1963年,企业减至137家,县属企业和公社企业分别占54.7%和45.3%;从业人员4344人,县、公社分别占60%和40%;产值5816万元,县、公社分别占66 6%和33.4%。在全县经济中,工业处于配角地位,部分公社企业只维持社内农业机械的维修业务。60年代末、70年代初,全县工业发展遇到了契机。从内部环境看,60年代初已见端倪的农村人多地少矛盾日益严重,到1966年农村人均耕地仅1.01亩,而每亩耕地产值只有185.4元,生产资金匮乏,农民收入低微,生活改善困难,大批劳力寻找出路。从外部环境看,受1966年发生的“文化大革命”影响,不少市属工厂生产不正常,一批产品下放到郊县企业生产,同时,部分污染环境严重的工厂也把产品转移到公社企业生产。内外环境的双重影响,为上海县工业,尤其是公社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1970年,中央提出发展公社工业和“五小”工业(小钢铁、小机械、小化肥、小煤窑、小水泥),更为全县工业发展开辟了道路,各农业生产大队也陆续兴办企业,以解决劳动力出路和生产资金匮乏问题。全县有工业企业474家,县、公社大队分别占11.4%和77.8%;从业人员2.2万人,县、公社大队分别占23.l%和43%;产值10387万元,县、公社大队分别占60.l%和33.4%。因在发展社队工业和发展农业的关系上,和发展社队企业所带来的“走什么道路”等问题上的看法,对社队企业的经营方向、职工人数、报酬分配等各方面仍多加限制,企业发展艰难。但因社队企业自找供销渠道,自负盈亏,讲究经济效益,社队工业还是成为全县经济中最为活跃的成份,工业经济在农村经济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大,农村经济实力大为增强,敛集了更多的农业和水利建设资金,吸收大批劳力,社队企业在重重阻力中得以发展。至1976年,全县企业虽然仍只有449家,但从业人员增加到5.3万人,企业规模扩大,实现产值28052万元。1979年,全县调整产业结构,把发展工业作为发展国民经济最主要的途径,全县经济工作的重点转向工业,工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县办企业调整产品结构,以市场为产品生产导向,转产市场适销产品,增加出口产品的生产。社队工业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逐步改变作为城市大工业附庸的情况,生产独立产品,把产品推向市场。同时,利用城市大工业的优势,发展市乡联营企业,并于1985年创办第一家中外合资工厂。社队工业在全县工业中迅速取得了主角的地位。1984年,全县企业767家,县、乡村(含生产队,下同)分别占7.3%和91.9%;从业人员11.8万人,县、乡村分别占11.9%和87.2%;产值100836万元,县、乡村分别占20.7%和68.3%。全县形成10个主要行业,主要产品100余种。1988年,有企业1960家,县、乡村分别占3.9%和87. 6%;从业人员16.7万人,县、乡村分别占9.4%和86.7%;产值303097万元,县、乡村分别占14%和82.7%。
商业零售扩大。1956年后,商业经营由私营商业为主转为以国营、供销合作社商业为主渠道;以经营生活资料为主,扩大为生活、生产资料并重,商业网点覆盖率进一步提高。1970年形成以国营、供销合作社商业为主体,集体商业、个体商业同步发展的多种渠道的流通体制。社会零售额显著增长,1950年2705万元,1956年8388万元,1966年 10078万元,1976年 20348万元。1984年 46568万元,1988年 100106万元,居全国各县之首。
房地产业成为重要产业之一。50年代至80年代前,房地产业主要是公房出租,1984年公房面积115万平方米,年收入房租135万元,长年收不抵支,靠国家财政补贴维持经营。1982年,开拓商品房,并在市郊结合部开辟5个商品房基地。到1987年,开工面积11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2万平方米。1988年,县、乡两级房地产开发所得利润达4000余万元。
积极发展仓储业。50年代中期,仓储业在近郊农村发展,主要为市属工厂、商店或公司储存物资,收取费用,发展缓慢,后又被严厉禁止。1979年后,仓储业成为近郊农村主要产业之一,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1985年有仓库797座。1988年,发展到1107座,其中内仓166万平方米,外仓151万平方米;储存物资300000万元;从业人员6000人;收入8734万元。
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全国十大县级出口产品基地之一。出口产品年有增长,50、60年代以农产品、手工艺品为主,近年服装、玩具、机电产品成为主要出口产品。外贸出口拨交值逐年增长,1978年达3588万元,1984年18328万元,其中工业品13643万元,占工业总产值0.5%,出口产品生产厂50余家。1988年,外贸拨交值47027万元,其中工业品44001万元,占工业总产值15.7%,出口产品生产厂近百家。近年还积极引进外资,开办中外合资合作企业,1985年第一家中日合资企业虹麻绣品有限公司创办后,至1988年中外合资企业32家,吸收外资9048.6万美元,外资吸收额居上海市郊之首。为改善投资环境,1983年起陆续兴建一批宾馆、饭店、别墅,有西园、新苑、程桥等饭店、宾馆及虹桥、假日、花园等别墅。
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事业随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呈现新面貌。近代教育滥觞于1899年,是年强恕学堂开办。本世纪20年代,又有中学、职业学校开办,30年代开办民众教育馆,实施成人教育。40年代又设高中。1945~1949年学龄儿童入学率40~50%。但是大部分人无力上学,或中途辍学,1949年成人92%为文盲。解放后兴建大批学校,初等、中等普通教育蓬勃发展,并开展扫除文盲教育。1970年后形成普通教育、特殊教育和成人教育网,保证所有青少年都能得到接受初中教育的机会。1979年全县基本扫除文盲,1983年普及小学教育,1985年在上海市市郊率先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60年代中期全县形成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络,1984年有病床 1200张,90%以上人口得到公费、劳保、合作医疗的医疗保障。计划生育率达99%以上。居民平均期望寿命71.94岁。文化事业呈现大城市城郊特色。文化设施较为完备,乡有文化中心站,县有文化馆、工人俱乐部,全县影剧院17座,座席2万余席。体育事业蓬勃发展,1973年建县体育馆、1982年建县体育场,1987年建上海市赛车场,近年全县有39%人口经常参加体育活动,1987年被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县”。
人民生活有了根本的改善。经济收入提高。1949年农村人均收入不足50元,长期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收入增长缓慢,1957年农村人均收入仅60元,1966年144元,1976年213元,大多数人只能维持日常生计,不少农民向生产队透支。1979年后社队工业发展,畜牧业也迅速发展,农民收入增加,1984年农村人均收入达638元,1988年1328元。城镇职工收入增加,1958年人均586元,1966年622元,1976年574元,1984年999元,1988年1948元。经济收入增长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引起消费结构的变化。1981年根据农村40户调查户统计,食品消费占总支出39.8%、衣着占9.7%、住房14.1%。文化l.3%。1984年食品消费占40.9%、衣着7%、住房21.7%、文化1.3%。1988年根据农村百户调查户统计,食品消费占总支出38 5%、衣着10.3%、住房13.1%、文化0.1%。70年代后期起,日常生活变化最为显著的是,一、城乡均不虞温饱;农户家庭经济中,农业收入所占比重大为下降,来自工业或其他行业的收入一般占60%以上,因而收入来源得到保证;二、农村住房条件有了根本改善,农户普遍翻建楼房,1988年人均居住面积20平方米以上,大批城镇居民住进新工房;三、80年代前还作为贵重耐用消费品的手表、缝纫机、自行车等成为普通消费品,电视机、电冰箱等逐渐普及。
居民生活习俗随时代变化而渐变。近年因经济收入大幅度增加,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大部分劳力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广泛,生活习俗的变化更为显著。逐渐趋同于上海市区居民,同时又保持一些传统习俗,呈现新旧交替,城乡结合的特征。社会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也发生变化,特别是年轻一代,正经历着剧变。
已经过去的700年,是上海县发生深刻变化的 700年;其中最后40余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彻底改变了上海县的面貌。今天上海县即将步入她的第八个100年,而已经到来的本世纪最后10年,又是上海市县发展关键的10年,上海县将加速城市化,将面临历史性的巨变,任重而道远。面对扑面而来的奔腾汹涌的改革开放热潮,全县人民将勇于搏击,积极开拓,充分发挥地接上海市中心区、经济实力雄厚、农工商基础设施完备等有利条件,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和第三产业,把这块宝地建设成为开放型、多功能,产业结构合理,科学技术先进,充满生机,美丽、富饶、文明的城乡一体化的新城区。
1949~1988年上海县主要国民经济指标情况表
单位:万元
注:(1)资料出处县统计暨普查局1980年上海县统计资料。
(2)1949~1955年含新泾区、龙华区,1956、1957年合西郊区
(3)工农业生产总值按1980年不变价。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凡例
总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