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映象》是中国首部大型原生态歌舞集,由中国著名舞蹈艺术家
杨丽萍出任艺术总监和总编导并领衔主演的艺术精品。该舞台剧是一台融传统和现代一体的舞台新作,将原生的原创乡土歌舞精髓和
民族舞蹈经典整合重构,展现了
云南省浓郁的民族风情。2003年8月8日,《云南映象》在昆明会堂首演。
《云南映象》包罗了云南的
彝族,
佤族,
藏族,
哈尼族,
傣族,
纳西族,
白族等等民族生活原型,反映了民族宗教活动的盛世场景。作品还汇集了包括栽秧鼓、
光亚、太阳鼓、等68面鼓的鼓风鼓韵;民族村寨中收集的600余套纯手工民族织绣的服装和绣花鞋;著名音乐家
三宝的
音乐创作及制作;以及
杨丽萍的经典舞蹈作品等。全剧共有“混沌初开”“
太阳”“土地”“家园”“火祭”“朝圣”“
雀之灵”七场歌舞,用新锐的艺术构思表现少数民族的勤劳、朴素,传达了极强的天地自然、人文情怀,以及对生命起源的追溯、生命过程的礼赞和生命永恒的期盼。
2004年,《云南映象》一举囊括了第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中的金奖、最佳编导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服装设计奖、优秀表演奖,五项殊荣,后又荣获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奖;同年,《云南映象》荣获第一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此后,《云南映象》又相继荣获由国家旅游局颁发的列入《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名录——旅游演出类》荣誉证书和2016中国大剧场舞蹈票房十强。《云南映象》从高原村寨走向世界,为中国的舞台艺术走向市场探索出了一个崭新的运作模式,成为一个中国舞蹈界的共有品牌、一张获得广泛赞誉的“中国名片”、一台活化的民族“博物馆”。
幕后制作
特点
作为中国舞蹈史上第一个自己营销、包装、推广的原生态民族歌舞集,《云南映象》从高原村寨走向世界,为中国的舞台艺术走向市场探索出了一个崭新的运作模式,《云南映象》本身也已经成为一个中国舞蹈界的共有品牌、一张获得广泛赞誉的“中国名片”。
起源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
杨丽萍曾强调:“我很庆幸自己出生在
云南省这个歌舞之乡。”
云南是祖国西南边疆的一个多民族省份,这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人类发祥地之一,为人类文明留下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是人类遗产重要的共生宝库;这里有多彩的民族文化,26个世居民族团结和睦,生生不息,形成了多民族群体、多文化形态共生的独特文化类型,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生辉;这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地形地貌、动物植物丰富多样,山川雄奇,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处处是风景,天天可旅游。这是一块古老神奇、富饶美丽、生机勃勃的土地,这是一座文化艺术的百花园,这是一个蕴涵宝藏的文艺
富矿,这是一颗民族文化的瑰宝。
彝、藏、佤、
哈尼族等10多个民族原始、粗犷、充满绚丽色彩的生活因了《云南映象》而生动地展示在舞台上。奔放的肢体动作、抽象的画面构成、空灵悦耳的音乐、清亮具有穿透力的山歌,将人类对于心灵回归、生命激情、灵魂升腾的情感渴望表达得淋漓尽致。已经获得巨大成功的《云南映象》,就是云南这座文艺富矿中的一些点滴和片段,
杨丽萍与《云南映象》共同将这块宝石上的灰尘轻柔地拂去,让世人看见它的光彩。
《云南映象》并不是突发的横空出世,而是对民族魂、民族根的继承。杨丽萍和《云南映象》演员所表现出来的艺术
张力,源于
云南省的这片红土地,是对于南民族民间文化的深刻表现和深情礼赞,并有着新世纪的时代特征。这也正是《云南映象》火爆国内演出市场并具有强烈的持久力的深层原因。
面向全国
自2003年8月8日在昆明会堂首次公演以来,《云南映象》已经在国内正式演出500余场。
2003年8月4日,《云南映象》在昆明会堂举行了正式演出前的首次彩排。结束后的座谈会上,云南省委副书记丹增激动地说:“这才是真正的舞蹈、真正的民族文化、真正的艺术!”他马上指示,要将《云南映象》当作当年省内重点艺术工程来抓,要按市场规律运作,政府给予扶持帮助。就是在观看这次彩排之后,他为《云南映象》提出了“立足云南,走向全国,打入世界”的发展思路。
这以后,曾经历经困难的《云南映象》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在
昆明市,《云南映象》的票房收入超过千万;在
浙江省的
温州市、
杭州市、
宁波市,9场演出场场爆满;在上海,获得了中国舞蹈“
中国舞蹈荷花奖”最高奖项;在北京,还未上映,杨和她的歌舞团已经成为媒介的重要目标,《云南映象》更是一票难求……
《云南映象》已经成为了
云南省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在结束北京的演出之后,《云南映象》将赴
重庆市、
成都市、
西安市等地展开巡演,让更多的国内观众领略云南各民族如诗般的风情。
打入世界
在国内市场掌声不断的同时,《云南映象》从未忘记过自己走向世界的梦想。《云南映象》将以《寻找香格里拉》的名字进军国际文化市场,在美国等十几个国家举行160余场演出。日前,众多明星和演艺界人士齐聚北京保利大剧院,《云南映象》的全球推广商———
派格太合环球传媒总裁
孙健君与
杨丽萍携手为人们献上云南米酒,共同预祝《云南映象》全球公演成功。
美国、
澳大利亚、法国等7个国家也已有意邀请《云南映象》演出。派格公司将完全按照国际演出行业惯例对《云南映象》进行包装及商业运作。据了解,澳大利亚灯光师、
舞美师等专家正在对《云南映象》进行再加工、再提炼,以使它成为真正属于世界的艺术产品。《云南映象》可能将是以成功的商业姿态第一个走向海外市场,并能形成固定品牌的歌舞集。2022年4月,著名舞蹈艺术家
杨丽萍在讲述自己从艺50年舞蹈历程的视频中宣布,《云南映象》演出团队暂时解散。
看点
该台节目除了杨丽萍与孔雀舞这两大看点之外,到底还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方能创下连演百余场不败的纪录?
演员:75%来自山寨
《云南映象》的演员共有90余人,其中70%是来自云南各村寨的少数民族演员。他们血液中本来就流淌着原始的舞蹈基因。这些演员最小的7岁,最大的20多岁,当时杨丽萍去找他们的时候,他们都还在干着农活。据
杨丽萍本人说,之所以大量起用业余演员,主要是许多专业舞蹈演员没有民间的味道,他们一直在民间的圈子外寻找那种感觉。而这些民间演员在生活中就唱那些歌跳那些舞,他们的歌舞充满了生命的勃发精神,这是专业演员所不具有的。在排练时,杨丽萍只需要指导他们习惯舞台表演就行。·
全剧共有“混沌初开”“
太阳”“土地”“家园”“火祭”“朝圣”“
雀之灵”七场歌舞,展现了
云南省少数民族对自然的崇拜、对生命的热爱。舞蹈编排将云南原始乡村歌舞的精髓和
民族舞蹈语汇进行了整合重构,用新锐的艺术构思表现少数民族的勤劳、朴素。肢体语言中揉合了彝、苗、藏、傣、白、
哈尼族等民族舞蹈。序幕在60面大鼓的敲击声中拉开,即使是女子擂鼓的时候,也让人感受到来自红土地蓬勃的生命力。最后是以
杨丽萍领舞,60只“孔雀”齐舞的“雀之灵”作为尾声。全剧表演全是真人真唱,演出服装全部是少数民族生活着装的原型。
舞美:远古现代时空跳跃
《云南映象》大量使用了可移动、升降转换的装置。据介绍,
云南省的少数民族在劳作之余,喜欢在广场上跳集体舞,他们称之为“打歌”或是“跳锅庄”。为把这样的生活原态重现在舞台上,杨丽萍突破了以往舞台艺术的均衡布局,使传统的广场活动与现代舞台艺术得到了完美结合。音乐、服装、灯光、道具,将留给观众一个“原生态”的特定印象。180副具有云南特色的面具,牛头、
玛尼石、转经筒在亦幻亦真的
舞台灯光中穿梭于远古和现代,在时空错位、视觉错位中构建一种生态情感。
绝版演出
2011年10月27日,《云南映像》在四川
成都市锦城艺术宫上演。这次演出之前,
杨丽萍曾公开宣布这将是她在《云南映象》中的“最后一跳”,因此此次演出被称为绝版的《云南映像》。
演出当晚,现场座无虚席,连两边的走廊都站满了观众,忠实的成都观众通过主办方为杨丽萍送上了诚挚的祝福,而亲临《云南映象》现场,无疑是对视舞蹈为生命的杨丽萍本人最好的致敬。《云南映象》用无法言语的魅力第三次征服了蓉城观众,慷慨的掌声从头响到尾。是杨丽萍让他们情不自禁,是那土得掉渣却又美得无与伦比的肢体语言,让他们忘情地沉醉。
真实道具震撼观众
演出开始,人们的视线被舞台牢牢粘住,那是个一开始就让你舍不得眨眼的场面:混沌初开,一轮血红的
太阳冉冉升起,一面巨鼓轰然擂响,紧跟着62面鼓齐奏,仿佛人的魂魄也铸进鼓里。当观众还沉浸在“太阳”的辉煌之中时,一幅水幕从天而降。开始观众还以为是干冰,谁知道水幕打在奋力击鼓的演员们身上溅起朵朵水花,“真的是水啊?”观众忍不住惊呼。随后的“土地”“火祭”“朝圣”等部分,呈现了
云南省少数民族的劳动、欢唱、爱情和信仰。风、雨、雷、电、雪、火、孔雀、丛林、牛头、
玛尼石、120个云南民族特色的面具神奇地出现在舞台上,构成了一部“原生态”文明的宏大史诗。
业余演员征服观众
杨丽萍和她的族人把舞台当作田野,尽情宣泄舞蹈之美。演出中,50多位来自云南乡间的演员,着实让观众瞠目结舌。他们用不事雕琢的舞蹈技巧,表演蚂蚁走路、
青蛙翻身、蜻蜓点水这些动物们爱情的游戏,展示生命的自然状态,或狂野、或妩媚、或虔诚、或激越,在美轮美奂的舞台置景和魔幻般灯光的衬托下,将高原地区浓郁的民族风情尽情张扬,每一曲舞尽,观众席间均掌声雷动。
杨丽萍成全场灵魂
由杨丽萍领衔的《月光》《女儿国》《火祭》更掀起一次次高潮。在一个巨大月亮的投影中,
杨丽萍那双具有魔力的手,紧接着手臂、腿、腰……整个身子都在盘旋、扭动、舞蹈。突然,现场安静得能够听见风吹过的声音,“
太阳歇歇么歇得呢,月亮歇歇么歇得呢,女人歇歇么歇不得。 ”杨丽萍用云南方言缓缓地吟诵出高原女人的一曲悲歌,她的呢喃似乎不像在唱歌,更像是一种
催眠。这时,记者分明看到了许多观众眼中涌动的泪光。压轴《雀之灵》是杨丽萍经典之作,纯白华美的裙子,随着时急时缓的音乐张合、旋转、飞腾,如一只艳冠天下的孔雀。不同的是,当年的独舞被
杨丽萍改编成群舞,在她引领下,现场几十个“小孔雀”一起舞蹈。更令观众惊叹的是,在舞蹈尾声,舞台乐池下翩然飞起一只硕大的“孔雀”,她五彩的羽毛覆盖整个舞台。然后,时光仿佛停住:一支洁白的羽毛缓缓飘落。万籁俱寂中,杨丽萍完成了她舞蹈生命又一次丰盛的绽放。
观众掌声长达10分钟
这是杨丽萍带着《云南映象》第三次跳上
成都市舞台,她也选择在成都最后一次亲自上台演出《云南映象》,以回报成都观众的厚爱,这份深情让现场观众非常感动。“美得让人窒息。”“那种身体沾染着泥土的表演,让人笑、让人哭,让人相信这里的青草会跳舞,这里的石头会说话,这里的神灵在保佑着你……”“我看到了乡土,看到了思念,看到了回忆,看到了祝福。”“《云南映象》已在国内外上演3000多场,看得出来,通过近10年积淀,每场演出都在成长,演员也成熟起来。我看过前两次在
成都市的演出,今天来看的感觉和几年前不一样,特别是杨老师今后不再跳《云南映象》了,非常留恋,但也有期待,期待她下一部力作《孔雀》来成都演出!”演出结束后,观众激动地表达着内心的震撼。演员谢幕时,全场出现了整齐而有节奏的掌声,“孔雀公主”
杨丽萍倩影一亮相,全场更是掌声雷动,观众情不自禁地站起来为杨丽萍喝彩,时间长达10分钟之久。今晚,杨丽萍将在成都最后一次亲自出演《云南映象》。
2014新版本
领衔主演:杨伍 虾嘎
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自2003年起已在国内外巡演千余场,如今这部升级为2014版的经典之作将再次开启全国巡演大幕,于
昆明市、
广州市、
厦门市、
上海市、
大连市、北京等18个城市演出,回馈广大观众。
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是一台既有传统之美,又有现代之力的舞台新作。她将最原生的原创乡土歌舞精髓和
民族舞蹈经典全新整合重构,再现
云南省浓郁的民族风情。原生、古朴的民族歌舞与新锐的艺术构思碰撞,没有用故事作为结构却包容了所有故事内涵。2014版《云南映象》以全新舞台设计为基础,
灯光音响设备均更新换代为当下最先进的产品,新版“映象”既保留该剧精华部分,又在章节安排上去芜存菁。通过更加壮阔的场面调度,丰富且具有蓬勃生命力的歌舞,更浓厚、更纯朴、更真实地展现云南风俗。
无论你之前看没看过该剧,新版的《云南映象》都可谓光彩四射,粗犷的《太阳鼓》、灵动的《月光舞》、柔情的《女人国》、俏皮的《打歌》、神秘的《朝圣》、美轮美奂的《雀之灵》等节目,都将用天人合一的歌舞,身心合一的激情,带着与生俱来的冲动和狂欢,汇聚成决堤泄洪般的冲击力震撼观众。
演出场馆
获得荣誉
作品评价
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的横空出世,不仅给云南带来一个惊喜,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士前来观看。这些人中包括新加坡总理、
老挝副总理、缅甸副总理以及很多文化名人,他们都给予《云南映象》极高的评价。
陈凯歌(著名导演):(在看《云南映象》时,陈凯歌泪流满面)我在云南插过队,很了解云南人的质朴善良,而《云南映象》却给了我前所未有过的感动。我很想邀请
杨丽萍就这一题材进行再创作,使《云南映象》真正成为不衰的经典。
张纪中(著名制片人):这样的作品是一种人性的真正体验。我曾在排练的时候就看过这台节目,当时凭我个人的直觉,就知道它绝对是精品。现在再看这台完整的节目,更是深深被它感动。它非常具有表现力和冲击力。
敬一丹(
中国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杨丽萍是世界级的舞蹈家,《云南映象》不应只在
昆明市演出,它应该到全国去演、全世界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