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山镇
四川省平昌县镇辖
笔山镇,隶属于巴中市平昌县,地处平昌县东北部,东与马鞍乡接壤,南与岩口乡为邻,西南与泥龙乡相依,西连邱家镇,西北与文峰乡毗邻,东北接望京乡。人民政府坐落在易家河畔。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39862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 3837人。辖区总面积92.2平方千米。
笔山镇因场镇附近有一座山拔地而起,独立不倚,直插云端,其状如笔,故名笔山场;境内大部为山地丘陵,地势略为北高南低;境内最高点位于银子岩,海拔1000米。笔山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宜,夏热冬寒,春暖秋凉,四季分明。1792年,属新德乡。1912年,属土地堡乡。1941年,属笔山乡。1958年,乡改公社。2001年,乡改镇。
笔山镇扩大西亚火葱种植基地面积,做到经济效益和香葱品质两手抓。不断引导和扶持发展特色香葱产业,壮大村集体的“钱袋子”,挺起农民的“腰杆子”,实现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村集体经济增收的多重效应。笔山镇白云村翼柄花椒和蜜李是在平昌县人民医院的倾力帮扶下打造的村支柱产业,现白云村现有投产青花椒400亩、初产蜜李150亩。
历史沿革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属新德乡。
民国元年(1912年),属土地堡乡。民国三十年(1941年),属笔山乡。
1958年,笔山乡改为笔山公社。
1984年3月,由笔山公社改为笔山乡。
2001年,由笔山乡改为笔山镇。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截至2011年末,笔山镇下辖千秋垭、凤凰观、楼石、大垭、喻坝、中岭、栀子、观寨、笔峰、吕寨、白云、星斗、盐井、八坪、金堂县、贝庄、狮岭、石溪、大坝、天池、东仓、明山、清溪23个行政村。
2018年,笔山镇下辖笔山社区、凤凰社区、千秋社区3个社区及楼石村、大垭村、喻坝村、中岭村、清溪村、栀子村、笔峰村、白云村、盐井村、东庄村、八坪村、大坝村、石狮村、桂花村等14个行政村。
2020年5月25日,将原马鞍乡桂花村、柳坝村3至4组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笔山镇管辖。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笔山镇下辖3个社区、14个行政村:笔山社区、千秋社区、凤凰社区、楼石村、大垭村、喻坝村、中岭村、栀子村、笔峰村、白云村、大坝村、盐井村、八坪村、清溪村、东庄村、石狮村、桂花村,笔山镇人民政府驻笔山社区关帝街50号,镇人民政府驻笔山社区关帝街50号。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笔山镇境内大部分为山地丘陵,地势略为北高南低;境内最高点位于银子岩,海拔1000米。
气候
笔山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宜,夏热冬寒,春暖秋凉,四季分明;春末夏初秋季多雨,冬季多雾,霜雪较少;多年平均气温17℃;无霜期年平均293天;年平均日照市时数1455.1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430毫米。
水文
笔山镇境内河流属渠江水系;易家河发源于黄家沟,在曲滨汇入通江河;境内最长的桥河分为两支;一支发源于银子岩山麓的擂鼓扁;另一支发源于星斗山,两支交汇于中岭村的香樟树滩,汇入马鞍乡的大河坝。
自然灾害
笔山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涝灾、风灾、冰雹、霜冻2008年中国雪灾、虫灾等。
自然资源
2017年,笔山镇有耕地22134亩,其中水田13487亩,旱地8647亩。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笔山镇总人口有39862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837人。2011年,笔山镇人口出生率9.3‰,人口死亡率6.2‰,人口自然增长率3.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32人。
截至2017年末,笔山镇常住人口为25775人。
截至2018年末,笔山镇户籍人口为40484人。
截至2019年末,笔山镇户籍人口为40115人。
2021年6月29日,平昌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发布,笔山镇人口数为27138人。
经济
2011年,笔山镇财政总收入3197万元,比2010年增长5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0万元,比2010年增长21%;人均财政收入799元。
2016年,笔山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亿元,增长15.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0.6亿元、增长3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5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60元,分别增长12.2%、11.7%。
截至2018年末,笔山镇有工业企业2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8个。
截至2019年末,笔山镇有工业企业2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7个。
农业
2011年,笔山镇农业总产值8.7亿元,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14%。笔山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蜀黍属、小麦为主。2011年,笔山镇生产粮食17000吨,其中水稻5800吨,小麦3600吨,玉米8500吨。2011年,笔山镇油菜产量1100吨;蔬菜种植面积2000亩,产量1.2万吨。2011年,笔山镇生猪饲养量4万头,年末存栏2.5万头;羊饲养量1300只,年末存栏960只;家禽饲养量15万羽,年末存栏10万羽。
工业
笔山镇工业以农产品加工、手工和建筑材料为主。2011年,笔山镇有工业企业12家,职工115人;工业总产值为480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60万元,比2010年增长12%,占生产总值的13%。
商贸
截至2011年末,笔山镇有商业网点72个,职工241人。2011年,笔山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595万元,比2010年增长14%;有城乡集贸市场1个,年成交额243万元。
金融业
截至2011年末,笔山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为2.1亿元,比2010年增长13%;各项贷款余额3887万元,比2010年增长16%。
邮电业
2011年,笔山镇邮政业务总量390万元;电信业务收入为240万元。
社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笔山镇有幼儿园15所,在园幼儿570人,专任教师15人;小学35所,在校生4625人,专任教师18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2560人,专任教师103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职业中学1所,在校生1630人。2011年,笔山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828万元;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57%。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笔山镇有文化站1个,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24个;有各类图书室25个,藏书5万余册;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个。截至2011年末,笔山镇有学校体育场9个,乒乓球台29张;7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8%。截至2011年末,笔山镇有线电视用户数为1752户。
2017年,笔山镇拥有综合文化站1个,开展文化下基层服务活动65次,服务群众近6余万人次;已建成广播电视传输干线324千米,拥有线电视用户数为1.2万户,其中农村0.5万户;有乡镇广播(电视)站1个,通有线电视的村(居)24个,通广播的村(居)24个,广播综合覆盖率70%,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笔山镇有卫生院3个;设病床45张,固定资产总值67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56人,其中执业医师18人,执业助理医师12人,注册护士14人。2011年,笔山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2726人次。
社会保障
2011年,笔山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81户,人数179人,支出32.2万元,月人均150元;城市医疗救助162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农村医疗保险359人次,共支出1.8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63户,人数2290人,支出155.3万元,月人均56.5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40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43万元;有社区服务设施3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2个。截至2011年末,笔山镇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4300人,参保率98%。
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末,笔山镇有邮政支局1个,代办所4个,报纸、期刊累计期发行1.2万份(册);有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5个;有固定电话用户2600户,移动电话用户5620户,互联网用户4120户。
2017年,笔山镇新建通迅基站33个,完成凤凰观、贝庄等10余个行政村宽带进村工程;完成凤凰观、贝庄等村中国广电建设。
基础设施
截至2011年末,笔山镇有自来水厂1座,年供水8万立方米。
2017年,笔山镇整治凤凰街道污水管网500余米,新建水污分离管网2000余米。
2017年,笔山镇投资6000余万元,完成20多个行政村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新增变压器80多台,惠及7500余农户;投资100万余元,完成笔山场镇435只电表更换;解决368户贫困户,优惠1305户五保户低保户生活用电;解决中岭、凤凰观、金堂县等村108户移民搬迁用电问题。
截至2011年末,笔山镇绿化面积有0.43公顷。
交通
2017年,笔山镇完成凤泥路2千米通乡联网路硬化工程,完成凤凰观、东仓、八坪、明山、大坝、狮岭等村16千米产业道路基础建设工程,完成凤凰观、贝庄、星斗、大垭、石溪等村21.3千米道路硬化工程,完成凤凰观村500米村道路加宽工程。笔山镇有平长路贯穿全境;笔岩路直通达洲;千长路与通达路相连;凤泥路与泥龙镇连通;平镇公路贯穿全境。
文化
地名由来
笔山镇因场镇附近有一座山拔地而起,独立不倚,直插云端,其状如笔,故名笔山场。
旅游
风景名胜
笔山梯田
笔山梯田占地2000余亩,由于梯田山势陡峭、面积小,不适宜机器耕作,基本上都是用牛来犁田。2013年10月20日,笔山梯田以其原生态田园风光入选四川省省旅游局公布的第四批“四川100个最美观景拍摄点”。
仙鹤寺
仙鹤寺坐落在笔山镇白云村一组,始建于明末清初,殿宇共三层,神像50尊,高达丈余。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区划详情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气候
水文
自然灾害
自然资源
人口民族
经济
农业
工业
商贸
金融业
邮电业
社会
教育事业
文体事业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邮政电信
基础设施
交通
文化
地名由来
旅游
风景名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