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大蜜蜂,Apis laboriosa(Smith,1871)是
蜜蜂科蜜蜂属最大的一种蜜蜂。由于主产区在
喜马拉雅山脉周围的雪山下,岩栖,故俗名又称为喜马拉雅排蜂。
工蜂腹部体细长,腹部全为黑褐色;头长宽
相等;唇基及额均稍隆起,其上的刻点粗细不均匀。
雄蜂复眼大,顶端相接,褐色;触角鞭节黑色;胸部及腹部均黑色,无红褐色斑纹。主要采访
杜鹃科等植物,每年可猎取蜂蜜20一40
千克,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在行为上高度适应其高山
栖息地,具有独特的家务和蜂群行为。
工蜂体长17-20mm;腹部全为黑褐色。体细长;头长宽相等;唇基及额均稍隆起,其上的刻点粗细不均匀;颜面及颅顶刻点极细密;颚眼距长,为触角柄节长的3/4;腹部第3—5节背板刻点粗大不均,第6节背板刻点极细密,腹部全为黑褐色;翅浅褐色。触角窝间被1撮白毛;颊、颅顶密被褐黄色毛;中胸背板、胸侧、腹部第1节背板端缘及第2节背板基缘毛密且短,深褐色;足被褐黄色毛,中足基跗节腹面毛最密;腹部黑褐色;第1—5节背板基部被极密的白色毛带,第6节背板被黑色毛。
雄蜂体长16—17mm;复眼大,顶端相接,褐色;触角鞭节黑色;胸部及腹部均黑色,无红褐色斑纹;足黑色;后基跗节内侧黄褐色;后足胫节长度与基跗节长度的比为5:3。体毛黄褐色;复眼密被短黄毛;唇基及单眼周围均被黑毛;颊、前足
腿节外侧、胸侧及腹面、腹部第1节背板、腹部腹板均被黄褐色长毛。
喜群居,常见数群或十余群聚居于同一悬岩陡壁上的岩隙或突出的岩石上,离地面30—40m。巢脾单一垂直方向,长约0.3—1.5m,宽约5~12cm,上部为贮蜜区,下部为繁殖区。野性较大
蜜蜂属凶猛,有主动攻击的能力。黑大蜜蜂主要筑巢在海拔2500至3000米(8200至9800英尺)之间的悬崖峭壁下的悬崖上。一个巢穴中可以含有多达60公斤(130磅)的蜂蜜。蜜蜂在海拔4100米(13500英尺)的地方觅食。由于其特殊的筑巢行为,黑大蜜蜂也被称为
喜马拉雅山脉悬崖蜜蜂。术语“喜马拉雅蜜蜂”有时更多地用于形容在喜马拉雅地区发现的四种蜜蜂中的任何一种:
东方蜜蜂、
小蜜蜂、巨蜜蜂和黑大蜜蜂。
每群黑大蜜蜂一年可猎取蜂蜜20一40
千克。黑大蜜蜂的蜜有三种类型:由高海拔花朵制成的春季或红蜜、由中低海拔花朵制成的春季蜜和由任何地点制成的秋季蜜。红蜜具有迷幻效果和各种放松特性,但随着储存时间的增长而减弱。由于其价值高,当地人不食用红蜜,而蜜猎人更愿意以高价出售。由于在这样的高海拔地区不饲养蜂群蜜蜂,黑大蜜蜂是唯一能够产生这种蜜的蜜蜂。红蜜的批发价格约为
西方蜜蜂或
东方蜜蜂的普通蜜的五倍,大量红蜜被从
尼泊尔出口到
日本、
韩国和
香港特别行政区。红蜜因其据称具有的药用价值和迷幻特性而备受推崇,这些特性被归因于从
白花杜鹃(
杜鹃属)采集的花蜜中存在的灰毒素。
在1980年之前,黑大蜜蜂被认为是巨蜜蜂(学名:Apis dorsata)的一个
亚种,但在1980年及之后的近20年里,它被提升为一个独立的物种。1999年,Michael S. Engel将其再次归类为巨蜜蜂的一个亚种,但在2020年基于与巨蜜蜂在许多地点的共存且没有交配迹象的基础上,确认其为一个独立的物种。最近的研究已经将黑大蜜蜂从巨蜜蜂中分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物种,支持证据包括显著的共域分布区域。黑大蜜蜂在形态上与巨蜜蜂的指名亚种几乎没有明显区别(腹部较暗,胸部毛较长),但具有不同的家务和蜂群行为,使其能够在高海拔生存。此外,巨蜜蜂和黑大蜜蜂之间几百万年来几乎没有基因流动;因此,一些作者以前曾将其归类为一个独立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