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林(英文:Tallinn;爱沙尼亚语:Taanilinna;德语、丹麦语:Reval),为
爱沙尼亚首都,是爱沙尼亚的金融和商业之都,也是爱沙尼亚最大的工业中心,并且被评为了2023绿林
欧洲
。塔林是爱沙尼亚最大的城市,面积158.3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12月,塔林人口为461906人。
塔林位于爱沙尼亚西北部,濒临
波罗的海芬兰湾,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春季凉爽少雨,夏秋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多雪,是波罗的海沿岸唯一的一个不冻港。10世纪时,芬兰-乌格尔族居民在通匹亚白垩高原上建造了一座要塞,塔林由此而来。1219年6月,
瓦尔德马二世(Valdemar II)率领丹麦舰队占领此地。14世纪中叶,
丹麦国王将其北
爱沙尼亚土地连同塔林一起出售给德国骑士团。1558年至1583年的
立窝尼亚战争中,塔林镇和哈尤-维鲁爵士于1561年退居
瑞典王室,并吞并了塔林。1700-1721年,
大北方战争过程中,塔林不战而降,向
俄罗斯军队投降。1920年2月,
苏联同爱沙尼亚签署了《塔尔图和平条约》,并承认了爱沙尼亚的独立。1941年6月,
苏德战争爆发,
纳粹德国占领了爱沙尼亚。1972年10月,爱沙尼亚民主运动和爱沙尼亚人民阵线向
联合国发去了联合呼吁书,直到1989年12月10日,苏维埃更名为塔林市议会,执行委员会更名为市政府。1991年8月,
爱沙尼亚宣布独立,并把塔林作为首都。
塔林是爱沙尼亚的文化中心,并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了音乐之城的称号。从1869年起,塔林每5年举办的歌舞庆典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另外,塔林的老城区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此外,塔林还有塔林市政厅、水上飞机港口博物馆、圣奥拉夫教堂、塔林露天博物馆、
共产主义受害者纪念碑等著名景点。2017年9月,
欧盟数字峰会在塔林举行。
塔林是
爱沙尼亚的金融和商业之都,也是爱沙尼亚最大的工业中心,在
信息技术、旅游和物流方面具有特殊优势,其主要产业有加工工业、建筑、能源、运输、通信、金融、批发零售等。塔林的GDP约占全国一半以上,全国有近一半的公司设在塔林。2019年,塔林市生产总值(GDP)为150亿欧元,占全国生产总值的53.6%。
名称
塔林(英文:Tallinn),1154年见于史册,古称科累万,并出现在了
阿拉伯人的地图册中。1219年,
丹麦人在此地建立城堡,1291年此地被丹麦占领,并将其命名为“列巴尔”(
德语、
丹麦语:Reval)。1710年此地被
彼得大帝占领后,归属
俄罗斯,改称为列韦利。1918年至1940年,
爱沙尼亚独立,将此地作为爱沙尼亚的首都,并改名为塔林,取自
爱沙尼亚语Taanilinna,意为“丹麦的城堡”。
历史沿革
石器时代
石器时代晚期(公元前3000至1900年),塔林地区就有
人类活动的迹象,因为在塔林帕尔努路和彼得苏达街之间的地区出土了属于石器时代晚期的绳纹陶器。另外,出土的一些青铜时代、前罗马铁器时代的陶器碎片,也证明了在公元前1900年至公元50年这片地区有人类存在。
丹麦统治时期
10世纪时,芬兰-乌格尔族居民在通匹亚(Toompea)白垩高原建造了一座要塞,塔林由此而来。后来,又在山脚下建立了一个贸易区和一个港口为北欧航海贸易提供服务。1219年6月,
瓦尔德马二世(Valdemar II)率领的丹麦舰队在林达尼斯城堡附近登陆。在丹麦舰队登陆的过程中,波罗的海十字军入侵了
拉脱维亚、
爱沙尼亚南部和中部领土、以及
萨雷马岛。另外,
丹麦入侵了爱沙尼亚的北部地区。并在Toompea建立了他们的石头城堡,
1226年至1227年,塔林成为了
教皇领地并且被割让给了肖得兄弟(十字军骑士团勋位),他们把塔林分为了两部分:防御工事(The Castrum)和下塔林(Suburbum)。继
骑士团勋位后,宗教勋位例如多米尼加教派和西多会修士都在塔林建立起来。
1227年至1238年,剑兄弟会从丹麦获得了短暂的权力,统治了塔林以及
爱沙尼亚的北部地区。当时,在城堡的底部已经形成了一个定居点了。大约有1230名德意志商人受到剑兄弟会的邀请,从哥特兰来到了塔林,德意志商人的抵达被认为是塔林居民形成的一个重要事件。
1248年5月,丹麦国王埃里克四世·阿德拉哈(Erik IV Adraraha)授予了塔林吕贝克权利,使塔林与
中世纪的德意志商业城镇享有共同的法律空间。并且,塔林于1265年获得了铸币权。1285年,塔林加入了
汉萨同盟,并在之后的几百年里在汉萨同盟与俄罗斯商人(尤其是
诺夫哥罗德)的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1310年起,塔林开始了大规模地建造环绕封建采邑和小商业街的军事工程。之后,哥特兰岛的商业中心维斯比失去大都市的地位,该地区的经济就被塔林和里加取代了。1343年到1346年,
爱沙尼亚爆发农民起义,迫使丹麦人将其对北部爱沙尼亚的控制权让予日耳曼人。
德意志统治时期
14世纪中叶,迫于政策困难和缺乏资金,丹麦国王将其北爱沙尼亚土地连同塔林一起出售给德意志骑士团。经过多年的准备,该协议于1346年最终敲定。同年,塔林获得了仓储权,这意味着如果没有塔林的商人作为中介,任何商品都不能通过塔林进行转运。因此,塔林的商人获得了西欧与
之间的部分贸易市场。1347年,
骑士团将这些领土的管理权授予了其利沃尼亚分支。至此,塔林成为了一座秩序城镇,其主要意味着Toompea的权力更迭。塔林不再由
丹麦摄政王管辖,而是由德意志骑士团的商行管辖。该镇由镇议会管理,镇议会是从最有影响力和最富有的居民中选出的,主要是商人(镇议会选举其成员)。起初,镇议会中只有一半代表处理镇事务,他们被称为在任镇议会(Sitzender Rat),另一半被称为旧镇议会(Alter Rat)。1361年,
镇被
摧毁后,塔林在东波罗的海的贸易和政治中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
15世纪中叶,镇议会通常由4名市长、14名镇议会代表和1名镇律师组成。镇议会的成员是长期工作,而不是轮班。在
中世纪末期,因为居住费高昂,
爱沙尼亚人在城镇居住受到限制。由于城镇需要劳动力,乡下人纷纷迁入城镇,从而导致城镇与周边地区地主之间的冲突。随着贸易的增长和城镇的发展,居民数量也随之增加。14世纪中叶塔林的居民人数不足1000人,而到了中世纪后期,塔林的人口已达6000-7000人。塔林作为中世纪汉萨城镇的鼎盛时期是在15世纪,但是,1494年,
诺夫哥罗德汉萨办事处的关闭对塔林的贸易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瑞典统治时期
1558年至1583年的
立窝尼亚战争中,
俄罗斯、瑞典、
波兰和
丹麦在
波罗的海北部争夺优势,
爱沙尼亚领土成为了主要战场之一。由于害怕俄罗斯军队,塔林镇和哈尤-维鲁爵士于1561年退居瑞典王室,由此,瑞典吞并了塔林,并扩建和加强了通匹亚山的防御设施。俄罗斯军队曾两次试图围攻塔林(1570-1571年和1577年),但被迫撤退,未能占领该城镇。
在瑞典时代,塔林成为了一个新的行政单位——爱沙尼亚政府的中心。国王确认了塔林的历史特权,这首先意味着该镇保留其地方政府并继续使用吕贝克权利。与中世纪相比,塔林的重要性下降。汉萨贸易的普遍衰落降低了城镇的财富和独立性,
瑞典的中央集权削弱了城镇议会的独立性。
1584年,瑞典吞并
爱沙尼亚北部,并建立了埃斯特兰公国(Duchyof Estland)。
1602年到1603年,瘟疫肆虐该镇,1684年的大火摧毁了Toompea的大部分建筑。只有圆顶教堂和附近的一座小石屋还算完整。
俄罗斯统治时期
1700年至1721年,
大北方战争对
波罗的海地区造成了严重破坏。主要对手是瑞典和俄罗斯,他们在该地区争夺优势。1710年,塔林不战而降,向俄罗斯军队投降。原因是小镇物资匮乏,大部分驻军和许多镇民都死于
瘟疫。1708年塔林有一万名居民,在1710年的事件之后,只有大约2000人幸存。仅在1780年代,塔林人口就再次突破一万人。
根据1710年的投降协议,塔林保留了其早期的大部分特权。市议会仍然掌权,
吕贝克权利仍然有效,行政语言仍然是
德语。1783年,
叶卡捷琳娜二世在
爱沙尼亚和利沃尼亚(所谓的摄政)建立了新的统治秩序,将
俄罗斯的政府机构体系也扩展到了塔林。镇议会仅保留法院职能,镇政府六名成员由镇杜马选举产生。1796年
保罗一世恢复原职,并重申了旧的统治秩序。
19世纪,俄罗斯皇帝逐渐限制了市议会的职权。例如,从1819年开始,镇议会不再控制镇警察。亚历山大二世于1877年3月26日在波罗的海城镇制定了1870年俄罗斯城镇法。选举产生四年的市议会成为当地政府,选举产生由四名顾问组成的市政府。市议会选出市长,并经中央政府批准。市政府决策的合法性由州长控制。“城镇居民”一词失去了原来的含义,所有
俄罗斯国家的下属都被允许投票。新城镇法还废除了Toompea和下城区的行政分离。镇议会继续作为法院机构运作,一段时间后,这一职能也被取消,并于1889年被彻底解散。
塔林并入
俄罗斯帝国后,
彼得大帝下令在塔林建造港口。塔林第一家较大的工业公司是位于旧城港口的海军部制造厂,建于1714年-1722年。1832年,沙皇政府制定《社会构成法》,规定俄罗斯族是统治民族,第二大民族乌克兰族为“小俄罗斯人”,其余为“异族人”,俄罗斯族享有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等方面的特权。19世纪下半叶彼得大帝再次下令建立了造纸厂、火柴厂和机械制造厂。1870年,开通的波罗的海铁路将塔林与圣彼得堡和沙皇俄罗斯的其他地区连接起来。德意志在1871年统一后,俄国担心波罗的海地区的德意志精英将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农民引向中欧德意志文化圈,因而开始削弱他们的权力。1877年,塔林的军事工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迅速发展。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登基后废除了贵族特权,加紧在波罗的海地区推行俄罗斯化政策,并且,沙皇政府还提出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皇帝、一个宗教、一种语言”的口号,禁止爱沙尼亚族人等其他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并强迫其改信东正教。但是,俄罗斯化政策不仅没有减弱爱沙尼亚人的民族意识,反而是强化了他们的民族觉醒。随着欧洲民族解放运动的演进,爱沙尼亚人掀起了反对沙皇俄国统治的斗争。在此过程中,他们同样对德意志文化加以抵制,逐步强化本民族的身份认同和意识。
第一次独立
1904年,
爱沙尼亚文人在《Teataja》报纸的帮助下参与地方权力的斗争,选举出由5名
俄罗斯人和38名爱沙尼亚人组成的爱沙尼亚-俄罗斯联盟获胜。爱沙尼亚第一任市长沃尔德马尔·伦德(Voldemar Lender)于1906年当选。1917年,根据临时政府城镇法选出的市议会和市政府掌权时间很短,本质上还是布尔什维克主义者。1918年1月31日塔林工人和军事代表苏维埃决议解散市议会,苏维埃承担了市议会的职能。同年2月,
爱沙尼亚的德意志裔居民发动了暴动,宣布摆脱了俄国统治,并成立爱沙尼亚共和国。与此同时,德国的军队应邀进入了爱沙尼亚。但是,当时的爱沙尼亚仍处于俄国统治之下。3月,新生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苏俄)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条约》,将爱沙尼亚割让给德国。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投降后,当地镇政府得以恢复。1918年11月,苏俄利用德国战败之机宣布废除了《布列斯特条约》,并试图收回爱沙尼亚。双方经过一年多的交战,苏俄最终于1920年2月同
爱沙尼亚签署了《塔尔图和平条约》,并承认了爱沙尼亚的独立。
当时,作为战败国的德国试图与苏俄达成新的和约以窃取爱沙尼亚,遭遇了爱沙尼亚人的抵制与反抗。从表面上看,爱沙尼亚不再是俄国的一部分,同时也摆脱了德意志精英的统治,建成独立自主的国家。但是,对爱沙尼亚来说,不可能在完全独立于强大的邻国和其他大国意志的情况下来追求本民族和国家的利益。确实,正是德国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崩溃和
俄罗斯帝国的瓦解,爱沙尼亚等国才有独立建国的机会。
塔林的人口在19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工业的发展而同步增长。1881年塔林有近44000名居民,到1917年,人口接近160000人。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随之发生的事件,人口减少了约三分之一。1939年,塔林有145000名居民。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主要由军事工业增长和庞大的
俄罗斯市场带来的工业繁荣相比,
爱沙尼亚独立后塔林的工业产值大幅下降,到1930年代末才出现增长。
20世纪30年代欧洲失衡的加剧和安全体系的瓦解,
德国和
苏联于1939年8月签署《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附属秘密议定书,将爱沙尼亚等国家作为交易,以保证各自的战略需求。同年,苏联通过与爱沙尼亚谈判,获得了其部分港口和军事设施的使用权。
重新独立
1940年7、8月份,在苏联方面的推动下,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宣布并入苏联。1941年6月,
苏德战争爆发,
纳粹德国占领了
爱沙尼亚。同年8月,
德国联邦国防军占领塔林之后,实施了一项新的行政命令,将塔林定义为由该地区的德国专员管辖的独立领土,其市政府结构与独立时期相同。随着战争形势不利于
德国方面,
德军于1944年9月从爱沙尼亚撤军,
苏联红军再次占领爱沙尼亚。战争时期,爱沙尼亚人将德国军队视为解放者,帮助德国军队对抗
苏联,但最终德国战败。出于对爱沙尼亚人在德国占领期间视德军为“解放者”行为的不满,苏军在占领后对爱沙尼亚人采取了一系列报复措施:轰炸了塔林和
纳尔瓦等城市,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对与德国亲密的
爱沙尼亚人进行大规模的逮捕和处决;调整爱沙尼亚的边界,强占了一部分领土。至此,爱沙尼亚作为一个加盟共和国,依靠共产党政权的维系在苏联国家存在了近半个世纪。
1949年5月起,由于苏联开始向西伯利亚流放爱沙尼亚人,并安排大量俄族人迁至爱沙尼亚,因此,爱沙尼亚的人口构成发生了改变,其不再是民族构成相对单一的社会。除了工业化进展对劳动力需求增加的原因以外,迁入俄族人“也有政治动机。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
苏联的控制政策有所放松,允许
爱沙尼亚人同外国取得联系。1960年,塔林至
赫尔辛基的轮渡开通,同时爱沙尼亚的电视经过改造可以接收到
芬兰的电视节目和广播。然而,令爱沙尼亚人和其他
波罗的海人头痛的是俄罗斯人和其他移民仍持续不断地涌入本地区,加剧了他们对俄罗斯化的担忧。到1970年,爱沙尼亚的本土人口只占该国总人口的68%。很多爱沙尼亚人都担心将会在自己的土地上成为少数民族。1972年10月,爱沙尼亚民主运动(Estonian Democratic Movement)和爱沙尼亚人民阵线(Estonian National Front)向
联合国发去联合呼吁书,列举他们在人权和政治权利方面受到的伤害,要求恢复爱沙尼亚的独立。与此同时,在意识到西方和
苏联生活质量的差异后,不少
爱沙尼亚人选择离开,去往西方国家。其中,作曲家阿尔沃•帕尔特(Arvo Part)于1980年离开了爱沙尼亚,这在当时对整个
波罗的海地区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此后,在越来越开放的政治氛围中,爱沙尼亚等波罗的海国家开始了恢复民族活力的进程。充分利用了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的自由化政策给予他们的政治空间,包括爱沙尼亚人在内的波罗的海各民族开始了政治征程,在短暂而混乱的几年内恢复了他们的独立地位。1988年11月,爱沙尼亚中
右派精英宣称
苏联吞并和占领爱沙尼亚是非法的,并不符合爱沙尼亚人的意愿。随后,
爱沙尼亚最高苏维埃通过了关于共和国享有独立于苏联的主权声明。1989年1月,将
爱沙尼亚语定为官方语言的法令也获得通过。同年11月,爱沙尼亚最高苏维埃宣布1940年爱沙尼亚加入苏联的宣言无效。1989年12月10日,第一次选举产生的苏维埃更名为塔林市议会,执行委员会更名为市政府。1991年8月,爱沙尼亚宣布独立,并把塔林作为首都。不过,直到1994年
俄罗斯军队才全部从爱沙尼亚领土撤出。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塔林位于
爱沙尼亚西北部,濒临波罗的海
芬兰湾,北与芬兰首都
赫尔辛基隔海相望,曾一度是连接中、东欧和南、北欧的交通要冲,其海上边界达49千米,陆上边界达58千米,地理坐标为北纬59°26’、东经24°46’,位于东二时区。塔林距芬兰首都赫尔辛基85千米,距
拉脱维亚里加310千米,距俄罗斯
圣彼得堡350千米,距
瑞典首都
斯德哥尔摩375千米。塔林市是爱沙尼亚最大的城市,面积158.3平方千米。
气候
塔林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约4.7℃,春季凉爽少雨,夏秋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多雪。1月平均气温为-3-4摄氏度,7月平均气温为17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约500毫米,作物生长季节约190天。塔林的冬季黑夜漫长,夏季白天时间长。塔林是高纬度城市,却是
波罗的海沿岸唯一的一个
不冻港。
地质
在地理位置上,塔林位于东欧大陆的西北缘。东欧大陆的沉积
地层和芬诺斯堪的亚
地盾的边界沿波罗的海
海床北东向展布,而塔林主体的地质构造随着波罗的海海床绵延直至对面的
瑞典和
芬兰海岸。塔林的结晶基底由
古元古代(19亿-18亿年前)的
片麻岩和芬诺斯堪的亚造山运动期间形成的
混合岩组成。地下覆盖的近水平分层450-600Ma的老
新元古代和
古生代沉积岩210米厚的序列。埃迪卡拉纪、
寒武纪和下奥陶统以
砂岩、
粉砂岩和粘土岩为主,中、上奥陶统以
碳酸盐岩(主要是
石灰岩和
泥灰岩)为代表。沉积
基岩的区域性低角度(8')向南倾斜的同斜构造因不对称的NE-SW向马尔杜
背斜而变得复杂,背斜顶至西北槽的距离为10~17米。
地形地貌
塔林位于
爱沙尼亚与
芬兰湾交界处的石灰岩床的北部边缘,塔林三面环海,海岸线曲折,其北面的芬兰湾经过数道海峡与外海联通。塔林的地形被Tammekann(寒武纪和奥陶系砂岩和
碳酸钙的悬崖)打破,将塔林地区划分为两个地貌单元:石灰岩高原和前缘低地(KinNapuu和Raukas)。其中,Toompea是塔林老城区的一部分,位于塔林市中心的一座
石灰岩山丘,塔林这座城市就是沿Toompea的四周而建的。
水文
塔林地区的河流及湖泊有皮里塔河、伊勒米斯(Ülemiste)湖以及哈库湖等。
其中皮里塔河是塔林最长的河流,全长超过100公里,除此之外的许多溪流的长度都不到10公里。伊勒米斯(Ülemiste)湖面积为9.6平方千米,容积0.024立方千米,平均深度为2.5米,最大深度近5米。伊勒米斯湖位于北
爱沙尼亚高原,海拔35.7米。它是一个天然湖泊,集水区面积为1865平方千米,湖泊来源水系为皮里塔河、杰加拉河和苏德拉河。哈库湖位于塔林市西部,在哈伯斯特区,面积为1.64平方千米。其唯一的出口是蒂斯克雷河。哈尔库湖每年约有81%的水流来自哈尔库溪。其他水体的流量总共占哈尔库湖水流量的五分之一。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塔林市90%的水来自地表水源。地面水库总水量为3500万立方米,总面积为1782公顷。原水的主要来源是总容量为1700万米的于梅斯特湖。其余10%的原水来源于地下水,塔林共有56台水泵,可从85口水井中抽取地下水。地下水从200米深处抽取。
森林资源
塔林天然森林覆盖面积达20%。
土地资源
截至2020年,塔林按预期用途在土地登记册中登记的土地中,住宅用地为15909公顷,商业用地为3512公顷,生产用地1054公顷,运输用地2750公顷以及公共土地3673公顷等。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在塔林(除塔林植物园外)已经登记了1275个本地和引进的
木本植物分类群。其中有480个类群是树木,分布最广的树种是
樟子松;142种稀有树木,其中70种为杂种、变种等。480个树木类群中有31个是原生类群,449个是引入类群;针叶树类群140个,落叶树类群340个。
动物
塔林是各种
稀有物种的家园。在塔林,已经发现了20多种不同的物种,如
猞猁、
东方狍和
驼鹿,这些动物都较为罕见。约有200头驼鹿与40多万来自塔林的人类共同生活。
爱沙尼亚每年都会发现380多种鸟类。观鸟季节最早从三月开始,春季迁徙在五月中旬达到顶峰,鸟类观察季节在六月中旬结束。在爱沙尼亚可以看到六种鹰以及九种
欧洲啄木鸟科中的八种。
自然保护区
塔林有11个自然保护区和100多个生态环境保护对象。其中,Nõmme-Mustamäe景观保护区位于塔林市的Nõmme和Mustamäe区。保护区于2004年建立,面积199.9公顷。Rahumäe自然区域属于Natura 2000站点网络,位于保护区内。Rahumäe自然区域的保护目标是保护荒地
栖息地。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初,塔林下辖8个区,其中包含84个小区。政府驻地位于Vabaduse väljak 7,15199 Tallinn。
政治
政党
塔林市权力机构分为市议会和市政府。市议会有79名议员,由选民直选产生,任期4年。市政府为执行部门,有1位市长和6位副市长,市长由议会选举产生,任期4年,副市长由市长提名并由市议会审议通过。市长、副市长不能担任议会议员。
爱沙尼亚的党派主要有改革党(Estonian Reform Party)、中间党(Estonian Center Party)、保守人民党(Estonian Conservative People’s Party)、祖国联盟党(Isamaa)、社会民主党(Social Democratic Party)以及爱沙尼亚200党(Estonia 200)等。
领导班子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塔林总人口为445002人,其中,女性有241963人,占总人口的54.4%,男性有203039人,占总人口的45.6%。其中,塔林居民30岁以下的有142241人,占总人口的32%;30岁至65岁以下的有219380人,占总人口的49.3%;65岁及以上的有83381人,占总人口的18.7%。
爱沙尼亚的人口分布特点是北多南少,全国近40%的人口集中生活在首都塔林及周边地区。截至2023年12月,塔林居民人数增长至461906人。
族群
1949年,由于
苏联向
西伯利亚地区流放爱沙尼亚人,还安排了大量俄族人迁至爱沙尼亚。因此,爱沙尼亚的民族构成发生了改变。截至2022年,塔林境内民族构成以
俄罗斯人以及乌克兰人为主,人数分别为235419人及155913人,且分别占总人口的52.9%、35%。其余的分别为白俄罗斯人、芬兰人、
拉脱维亚人、犹太人、德国人、鞑靼人、立陶宛人、
亚美尼亚人、波兰人、
阿塞拜疆人、法国人、意大利人以及其他国籍。
语言
塔林的官方语言是
爱沙尼亚语,约有110万人使用。其境内使用的语言有157种,其中
爱沙尼亚语使用人数最多,占总人口的68.5%,其次是
俄语(29.6%)和
乌克兰语(0.6%)。爱沙尼亚语与
芬兰语相似,其与芬兰语和
匈牙利语属于芬兰-乌戈尔语系。
爱沙尼亚是世界上识字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达到99.8%。最常见的是英语和俄语,也有芬兰语、
德语或
瑞典语。爱沙尼亚语与英语一样使用
罗马字母,并添加了õ、ä、ö和ü等字母。爱沙尼亚语有14个名词格以及短
辅音和长辅音和
元音。爱沙尼亚语没有将来时,并可以构建长复合词,例如24个字母的kuulilennuteetunneliluuk。它的意思是“子弹离开隧道时飞出的舱口”,也是一个回文。
宗教
截至2022年,塔林主要有
爱沙尼亚福音路德教会、
莫斯科东正教爱沙尼亚夜间教会-莫斯科东正教牧首辖区、爱沙尼亚东正教会、爱沙尼亚罗马天主教教堂、爱沙尼亚福音派基督徒和浸信会教会联合会-爱沙尼亚自由福音会和浸礼会联合会、爱沙尼亚
基督教四旬节教会-爱沙尼亚基督教五旬节教会,其人数分别为169000人、170000人、30000人、6500人、6419人、4548人以及4066人。
经济
综述
塔林是爱沙尼亚的金融和商业之都,位于东西方繁忙的贸易路线之间,是北欧地区经济稳定的城市之一。塔林的经济高度多元化,在
信息技术、旅游和物流方面具有特殊优势。塔林的GDP约占全国一半以上,全国有近一半的公司设在塔林。塔林被认为是一个以技术为基础的商业环境,是国际企业和初创企业发展中心的合适地点。
2019年,塔林市生产总值(GDP)为150亿欧元,占全国生产总值的53.6%。2021年,塔林人均生产总值为37033.8欧元。塔林占全国生产总值的51.4%。
第二产业
塔林是
爱沙尼亚最大工业中心,其
第二产业主要有机械、金属加工、造船、电子、化工、纺织、鱼类加工、木材加工、纸张加工等。其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45%,机械制造、
造纸、木材加工、食品和轻工业均较发达,所生产的电机、仪器仪表、电子产品、自动化
车床都比较先进。截至2022年末,塔林的制造业企业共2788个。
位于塔林市区及周边地区的工业园有:凯拉工业园(Keila Industrial Park)——位于塔林市西南方向 35公里处;穆嘎港工业(Muuga Industrial Park)——位于塔林市东北方向12公里处的穆嘎港内;拉斯纳麦工业园(Lasnamae Industrial Park)——位于塔林市东南部;苏乌尔-索贾马埃工业园(Suur-Sojamae Industrial Park)——位于塔林市东南部;比托尼工业园(Betooni Industrial Park)——位于塔林市东部;通迪拉巴(Tondiraba Industrial Park)——位于塔林市东部;尤里工业园区(Juri Industrial Park)——位于塔林市向南塔尔图方向3公里处。
通迪拉巴工业园位于塔林Lasnamäe区Peterburi路、Kuuli街、Laagna路和Taevakivi街之间的区域。园区内80%为生产用地,20%为商业用地。园区内的公司有A-Selver AS、Baltika AS(warehouse and production)、Estel Elektro AS、Värvaltrans OÜ、Bombono OÜ、Avektra OÜ、Otto Bock Estonia AS、Logistika Pluss OÜ。
比托尼工业园位于塔林Lasnamäe区Peterburi三通线、铁路和Betooni街之间的Sarruse街。园区内80%为生产用地,20%为商业用地。园区内的公司有Envirolyte Industries International OÜ 和 AS Eesti Eine。
苏乌尔-索贾马埃工业园位于塔林拉斯南迈区Suur-Sõjamäe街和铁路之间的Nuia街和Tapri街。园区内80%为生产用地,20%为商业用地。
第三产业
旅游业
2022年,塔林的外国游客达259万人次,其中只待一天的游客有109万人,过夜的游客有150万人。塔林进口货物达14246百万欧元,出口货物达9187百万欧元。
运输业
塔林是
爱沙尼亚的重要商港,
港口吞吐量在波罗的海各港口中名列第二,仅次于拉脱维亚的文茨皮尔斯港。
IT
塔林是“
欧洲最具科技导向化的城市"之一,它在中东欧国家以西欧国家中均处于领先地位。世界知名网络通讯公司
Skype的总部就坐落于塔林,Skype还在塔林的伦纳特,梅里国际机场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Skype视频电话亭。此外,塔林的无线网络几乎覆盖了城市每一个角落,在餐馆、咖啡厅、公共汽车、火车、博物馆、超市,甚至是郊区的农场都几乎无死角覆盖,而且基本都不需使用密码,可直接免费登录使用。另外,支付公司Wise的创始人Käärmann与Taavet Hinrikus(Skype第二位员工)合作,于2011年创办了Wise,并将总部设在东伦敦的Shoreditch。
英国富豪
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
Skype联合创始人Niklas Zennström、PayPal联合创始人Peter Thiel都成为了公司投资人。
重要企业
在塔林经营一家公司很容易,创办一家公司大约需要3个小时,98%的人喜欢在网上建立自己的公司,99.8%的银行交易也在网上进行,98%的纳税申报在网上提交一般只需要三分钟。
塔林世贸中心
塔林世贸中心(WTC Tallinn)成立于1995年,特许持有商为塔林的一家名为“RET Development Group Ltd”房地产集团。塔林世贸中心的综合建筑体源于一家旧工厂,后经RED发展集团的改造翻新,成为矗立于塔林市中心由14幢大楼组合而成的世贸中心建筑群,其商业面积占到了60000平方米,拥有超过120名的租户。为当地超过300多家的国际贸易服务公司或机构服务。此外,塔林世贸中心(WTCT)也利用全球世贸中心的商业网提供包括就医展会、贸易组团等服务,为公司企业发展贸易提供新的商机。
Bolt
Bolt(曾名Taxify),2013年在塔林成立,是
爱沙尼亚移动出行服务提供商。截至2020年12月,Bolt在欧洲网约车市场上排名第二,仅次于
优步。2020年5月26日,Naya Capital Management投资机构对Bolt进行了新一轮的融资,以缓解疫情期间的资金压力。该轮融资后,Bolt的估值由原来的10亿美元增至现在的19亿美元,也让爱沙尼亚成为了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估值增幅最高的国家。
社会事业
人居环境
塔林是2023绿林欧盟-欧洲绿色首都,城市内有60个公园,绿化面积达25%以上,是欧洲空气最清洁的10大城市和世界500强城市之一。塔林最大的沼泽-帕斯库拉沼泽距市中心9千米;皮里塔河距市中心7千米;原始山谷距市中心5千米。塔林的公共公园占塔林总面积的26.7%,其中79.3%的塔林居民居住在距离公园300米的范围内,并且,每个居民有92平方米的公共公园空间。塔林有400个公共包装废物收集中心;6个危险废物收集中心和4个废物站。大约7%的城市垃圾被填埋,塔林有70个衣服捐赠点,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占城市垃圾总量的49.6%。
教育事业
塔林的教育体系包括四个阶段: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此外,还包括学术或职业教育。基础教育为免费9年制义务教育,从7岁到16岁。完成基础教育后,可在中专以上普通学校(10-12年级)或职业机构继续学习。高等教育分为两个平行部门:应用高等教育(本科文凭课程)和学术高等教育(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塔林在
爱沙尼亚PISA2018中,自然科学、数学、阅读以及金融素养学科中均为
欧洲第一,于世界排名中分别为4、8、5、1名。
塔林的学前教育机构(包括爱沙尼亚国际学前班及国际幼儿园)共144所,基础和
高中(包括塔林芬兰学校、爱沙尼亚国际学校、塔林国际学校、塔林欧洲学校及艾米利学校)共92所,职业学校共11所,高等教育学校(包括公立大学、
私立大学、公立应用高等教育学校以及应用高等教育私立学校)共12所。
塔林大学是
爱沙尼亚一所现代化的研究型大学,通过教育、研究和跨学科合作,在促进智能生活方式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塔林大学的研究在五个重点领域、六个研究所和一所地区学院进行。其中,五个重点领域是教育创新、数字和媒体文化、文化能力、健康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以及开放治理。在2021年版QS世界大学排名中塔林大学位列世界大学前5%,教育与培训世界前300名,
社会学世界前350名。塔林大学约有7000名学生,其中11%的国际学生来自世界各地。每13个学术人员中就有一个具有外国背景。
塔林理工大学是
爱沙尼亚最大的国立理工类大学,始建于1918年,是爱沙尼亚唯一以
信息技术、工商管理和工程学为重点学科的综合性理工大学,下设8个学院和10个研究所。现有在校生14000人(其中1100多位为国际学生,50名中国学生),2000名教职员工,1150名学者,有128个学科可授本科、硕士、博士学位。塔林理工大学的校园距塔林市中心大约10公里,交通方便,离机场15分钟车程。塔林理工大学为学生提供高端学术知识和专业性的技能,这些专业知识汇集了当代前沿科技和研究成果,工业和社会需求的发展趋势。
爱沙尼亚全国500强公司的执行首脑中,有208位毕业于该塔林理工大学。爱沙尼亚最大的科技园Tehnopol设在塔林理工大学校园内。
卫生健康
塔林的医疗条件较好,医院设施齐全。其公民和具有居留证的外国公民均需有医疗保险,享受免费医疗。自费就医价格较高。留学、工作的外国人(持有爱居留证)每年均需购买当地医疗保险,购买后享受免费医疗服务。塔林地区没有典型疾病,多以感冒等常见病为主,塔林的主要
公立医院有东塔林中心医院(East Tallinn Central Hospital)、西塔林中心医院(West Tallinn Central Hospital)、塔林儿童医院(Tallinn Children’s Hospital)。塔林有137家药房,平均每家药房服务2900位居民。另外,还有2个市中心药房,其有固定客户,为居民提供大量
处方药和
非处方药。
体育事业
塔林是2025年欧洲体育之都。塔林政府为支持体育事业,对在
奥运会、非奥运会以及残疾人冠军赛项目中获得奖牌的团队,运动员以及教练将给予一定的奖金,并提供补助金表彰和奖励塔林14-23岁优秀的年轻运动员及其教练。
塔林的8个区都有体育设施,全市一共26座体育设施。并且,塔林还有849个体育组织,238所体育学校,80699名体育运动员,1554个教练员职业资格,2759个教练职位,538个运动场所。
文化事业
塔林有40多个博物馆、一个电视塔、一个市政厅和能源发现中心、40多个美术馆和展览空间、17间分馆的中央图书馆及
汽车图书馆巴士、30个学术和专业图书馆(包括
爱沙尼亚国家图书馆)60多所学校图书馆、20多个音乐厅和歌曲节场地、30多个基于项目和保留剧目的剧院、7家电影院(包括欧洲最现代化的电影在尤利米斯中心)、9个文化中心、社区中心和休闲中心、10所市立业余学校、200多个文化学会和协会、超过350所私人兴趣学校、10个公共青年中心以及44个礼拜场所。其中,位于Viru Keskus购物中心的Rahva Raamat在伦敦
书展上被选为年度书店,并且Rahva Raamat也是
爱沙尼亚最老的书店。
爱沙尼亚艺术博物馆位于首都塔林。始建于1919年,包括卡德里奥美术馆、米克尔博物馆、尼古利斯博物馆、亚当森-埃里克博物馆与库姆美术馆共5个分馆,是爱沙尼亚艺术品收藏规模最大的博物馆。1919年,以塔林爱沙尼亚博物馆之名成立,馆舍位于
彼得大帝的避暑山庄卡德里奥宫,主要展出
文物与艺术品。1929年,卡德里奥宫成为总统府所在地,博物馆被迁至塔林市中心。1944年,位于塔林市中心的馆舍被炸毁。1946年,博物馆迁回卡德里奥宫。在
时期,此馆开始拥有多个分馆,包括1980年成立的应用艺术博物馆(后于2004年独立)、1983年成立的亚当森-埃里克博物馆、1984年成立的尼古利斯博物馆和克里斯蒂安·劳德故居博物馆(后于2008年关闭)。1991年
独立后,卡德里奥宫因启动修缮计划而关闭,博物馆暂时搬到Toompea山上的
骑士之家。1996-2005年还将罗特曼盐库一楼用作展厅。1997年,卡德里奥官的部分以米克尔博物馆之名开放。2000年,卡德里奥宫完成全部修缮,正式对外开放,此时其身份变为爱沙尼亚艺术博物馆的分馆卡德里奥美术馆。2006年库姆美术馆开幕,并于2008年荣获
欧洲年度博物馆奖。
馆藏涵盖从
中世纪至当代的艺术精品,包括绘画、平面艺术作品、雕塑、当代艺术品、欧洲与俄罗斯艺术品、教会艺术品、金属器、摄影作品等。其中绘画是最古老的收藏之一,包含6500件作品,主要为20-21世纪的
艺术。平面艺术收藏的规模最大,包括27000件版画、素描与水彩画作品,大部分与爱沙尼亚有关,其中18-19世纪第一批爱沙尼亚艺术家的作品等被视为镇馆之宝。
塔林中央图书馆是一个为塔林所有居民和游客提供服务的
公共图书馆。塔林中央图书馆于1907年10月27日向公众开放。第一个分馆于1926年开放,分馆网络遍布塔林。截止2023年12月,塔林中央图书馆已拥有17个分馆和一个
汽车图书馆 (Katarina Jee)。
科技事业
塔林是原创了从
电子商务到移动泊车等的智能科技。所有酒店、会议中心以及景点和公共场所都提供免费的无线网络。2013年,塔林市获得了由全球智慧社区论坛评出的2013年度全球7大智慧城市的荣誉,排名全球第5,这已经是塔林市第3次荣这一奖项了。
塔林市在研究和科技方面的优势以及在开发软件和使用软件上的领先地位。在塔林市,不仅年轻人和学生使用电脑,老年人也使用。塔林市和整个
爱沙尼亚注重发展数字社会,整个爱沙尼亚被称为“数字化爱沙尼亚”(e-Estonia)。塔林市和整个爱沙尼亚有很多创新,包括2000年建成和使用的电子税务系统(e-Tax)、2000年开始使用的停车费移动支付系统(m-Parking)、2001年建成的爱沙尼亚数据交互通道X-Road、自2002年起使用的电子身份证系统(Electronic ID Card)、2002年实施的电子学校系统(eSchool)。学生作业和老师批改都全面上网,2003年塔林市已开始使用身份证支付公共汽车乘车费(ID bus ticket),2005年开始实行网上选举政府官员(iVoting),2005年实现网上土地登记并完全取消了纸质材料备案,自2007年起使用移动身份证系统(Mobile ID),自2007年起使用电子警察系统(e-Police),自2008年开始启用电子健康系统(e-Health),2010年实现了电子处方(e-Prescription),2011年建成智能电网(Smart Grid)(e-Estonia,2013)。这些创新推进了
爱沙尼亚数字化社会的发展,也展示了爱沙尼亚在很多方面领先世界其他国家的优势。整个爱沙尼亚从停车到购物,从支付账单到选举投票,甚至是创建公司和拍卖土地,居民都可以用手机去完成,这使得爱沙尼亚整个政府运作高效透明,减少了腐败的可能。
北约合作网络防御卓越中心成立于2008年5月,总部就位于爱沙尼亚首都塔林,是北约回应爱沙尼亚国家网络遭攻击事件的产物。该中心属于国际军事组织,主要是通过培训、研发、演习等方式,加强北约及其
成员国、伙伴国之间在网络防御领域的能力、合作和情报共享。该机构名为“防御”,但实际上进行的却是网络攻击和防御演练,在网络安全战略和政策研究等领域具有很高水准。2022年5月5日,韩国国家情报院正式加入北约合作网络防御卓越中心,成为该组织的第一个
亚洲成员。同年11月4日,
日本宣布正式加入北约合作网络防御卓越中心,成为继
韩国之后第二个加入该组织的亚洲国家。
塔林的科技园位于塔林理工大学校园内,占地9.8公顷,2003年3月13日完成注册,创始人有
爱沙尼亚经济交通部、塔林市政府和塔林理工大学。塔林科技园依靠塔林理工大学一万多名大学生和一千多名
科技人员的人才优势,为入园的科技
创新型企业提供包括基础设施、面向国际市场的咨询和服务、提供创业启动资金和中小企业孵化功能等促进科技产业的发展。园区内已入驻科技研发企业150多家,2017年时发展成为了爱沙尼亚的
信息技术和电子科技、
生物医学、新材料生产的研发基地。
社会治安
塔林的治安形势总体较好,恶性案件较少发生,但偷盗、扒窃案件在塔林等地的公共交通和人流较为密集的场所经常发生。塔林采用的电子警察系统为执法人员提供了有效的支持。每辆巡逻车都配备一个移动工作站,为警察提供即时访问多个关键数据库的能力。当警察需要检查车辆号牌或人的ID时,他们可以通过X-ROAD检索信息,不仅能看到犯罪记录,而且还能看到来自武器登记处、车辆登记处、交通保险基金和人口登记册的相关信息。此外,该系统的定位功能向指挥中心提供每辆巡逻车的位置和状态的实时信息。当指挥官知道他们有什么资源和人员时,就可以更快地对紧急情况做出反应。另外,系统也允许警察快速查明手机紧急呼叫的来源,这一能力在向偏远地区派遣救援服务时至关重要。
交通
综述
塔林是
爱沙尼亚陆路交通和航运的重要枢纽,铁路和公路四通八达。铁路与公路均可以通往塔林周边的城市以及国家。其最大的港口是
塔林港,每天都有开往
赫尔辛基和
斯德哥尔摩的客运班轮,塔林港每年进出港的旅客人数是
爱沙尼亚本国人口数量的六七倍。另外,塔林已开通30多个城市的国际航班。并且,塔林还是欧洲第一个在城市范围内提供公共汽车、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免费服务的首都。
航运
塔林最大的港口是塔林港(国营上市公司),主要由4个港口组成,包括穆嘎港(原油、集装箱港)、南帕尔迪斯基港(废金属、木材及
滚装船港)、老城港(客运港)、帕亚萨瑞港(木材港)。这些港口均是终年可以通航的深水
不冻港,担负着向临近北欧国家的客、货运输任务,每天都有开往
赫尔辛基和
斯德哥尔摩的客运班轮。从塔林穿越
芬兰湾到赫尔辛基,根据船只的情况,两到四个小时即可抵达。从春末到深秋,高速船会在这条航线上运行,将时间缩短到一个半小时。塔林和斯德哥尔摩之间的渡轮每天晚上出发,行程大约需要15小时。圣彼得堡-塔林-斯德哥尔摩-塔林-圣彼得堡游轮每周两次途经塔林。塔林和圣彼得堡之间的旅程大约需要 8 小时。
塔林港每年进出港的旅客人数是
爱沙尼亚本国人口数量的六七倍,几乎全部中转货物都经塔林港。2022年,经塔林港的乘客共7百万人,
货船1458条,
客船5493条,游轮179条,集装箱货物(TEU)268000箱,货运周转量1780万吨。
航空
塔林市的机场为伦纳特·梅里塔林机场(Lennart Meri Tallinn Airport),简称塔林机场(Tallinn Airport),是一座
民用机场,距离塔林市中心约4千米,由塔林机场有限公司运营管理,为塔林市及其周边地区提供航空服务。塔林机场有限公司除了管理塔林机场外,还负责管理塔尔图、帕尔努和库雷萨雷等分布在不同地区的6个机场及1个地面服务公司。塔林机场的主要国际航线包括:塔林—
赫尔辛基、塔林—
斯德哥尔摩、塔林—
哥本哈根、塔林—
法兰克福等。塔林已经与世界30多个城市开通了国际航班,主要营运的航空公司有波海航空、
芬兰航空公司、
瑞安航空、
土耳其航空、
俄罗斯航空公司、汉莎航空等、波兰航空等。
2022年,经塔林机场的乘客有274.8万人,货运周转量达11110吨。
铁路
途经塔林的列车国际班次有:塔帕—纳尔瓦、帕尔努—爱拉(
拉脱维亚)边境、
圣彼得堡和塔林—
莫斯科等。国内的班次向西通往Keila、Kloogaranna、Paldiski、Turba;向西南通往拉普拉、图里、维尔扬迪;向东通往Aegviidu、
纳尔瓦、拉克韦雷、塔尔图;向东南通往瓦尔加、科伊杜拉。截至2023年11月,波罗的海快速铁路项目(Rail Baltic)正在建设中,其全长为870千米,客运列车最高时速可达249千米/小时。自塔林出发,途经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最后到达
波兰首都
华沙,并入
欧洲铁路网系统。该项目也称作“
波海高铁项目”,是
欧盟交通运输网络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爱沙尼亚段项目于2018年启动,预计2025年全线通车,2030年正式运营。
公路
塔林公路网络的三条主干线为:塔林—纳尔瓦公路,塔林—塔尔图公路,塔林—帕尔努公路,它们分别与
拉脱维亚和
俄罗斯相连。
公共交通
塔林共520辆车服务于塔林市内公共路线。其中包括:四条线路上的47辆有轨电车;四条线路的32辆无轨电车;73条路线上的441辆巴士。塔林共有963个避难所,设在港口停靠站的有900个(其中59个停靠站设有两三个避难所)。
塔林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塔林登记的居民可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是
欧洲第一个在城市范围内提供公共汽车、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免费服务的首都。截至2022年,塔林共有1098个公共部门,9660万人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文化
综述
塔林是
爱沙尼亚的文化中心,于2011年被誉为欧洲文化之都。除此之外,塔林于202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了音乐之城的称号。塔林每5年举办的歌舞庆典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塔林的黑夜
电影节是
波罗的海地区唯一的A类电影节,其
仲夏节更是加深了与周边国家民俗文化方面的关系。
爱沙尼亚歌谣节
爱沙尼亚几乎所有人都会唱歌,每个地区都有歌唱小组。2022年,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了音乐之城的称号。
爱沙尼亚的歌舞庆典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69年,其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爱沙尼亚首个歌唱节于1869年在
塔尔图举行,之后,每隔5年的6月份,爱沙尼亚都会在塔林举办全国歌唱节。1960年,在塔林建造了可容纳3万人的舞台,观众席设在临海的天然半圆形台坛上,可容纳10万多人。每到合唱节,台上3万人整齐地合唱,台下还有10万多人同时放歌,场面壮观。
麦当娜·西科尼、
贾科莫·普契尼、
艾尔顿·约翰等世界的艺术家,都曾在这里进行过演出。
饮食
塔林的居民日常食品多为烤肉、奶制品、面包以及
阳芋等。其土豆的吃法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
土豆泥烤猪排。常见的快餐是面包加鱼,如
黑面包配上腌制的鲱鱼或者面包配上半熟的蛋液和鲱鱼。塔林的饮食呈现出多种特色,其中
土豆沙拉、Sülti以及啤酒等均为
爱沙尼亚的特色饮食。
在爱沙尼亚,土豆沙拉是为节日准备的,例如生日、
圣诞节、
除夕、学校毕业派对、婚礼、家庭聚会和葬礼。土豆沙拉是家庭传统的一部分,是家庭聚会的仪式食品,其味道和成分因家庭而异。
Sülti是一种由
煮肉或
鱼汤制成的
猪皮,通常还含有碎肉或鱼,有时还含有切碎的蔬菜或其他东西,被认为是爱沙尼亚的国菜之一。
家庭啤酒主要是在圣诞节时酿造的,串门品尝啤酒的传统一直被保留下来。啤酒还为
仲夏节和大型家庭活动酿造,如婚礼、周年纪念日、塔尔古节等。
服饰
塔林居民的日常穿着多是西装革履及运动、休闲服装,而民族服装则常见于节日期间和舞台上的文艺演出。其民族服装品种繁多,特点是色彩鲜艳,图案复杂美观。妇女一般是头戴白色绣花小帽,上身穿白麻布衬衫,外罩短呢上衣或坎肩,下穿宽大的黑色百褶裙,已婚女子则系上一条围裙。男子穿对襟黑色长大褂、白衬衫,配上略低于膝盖的
短裤,系腰带,戴毡帽。过节时,妇女爱穿花条裙子和绣花翻领衬衫,再配上色彩鲜艳的背心、围巾和围裙。她们喜欢戴金属首饰,尤其喜欢粗大的银质项链。
礼节
塔林居民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回答问题简洁。他们更注重自己的事情,很少与人争论。社交场合,不喜欢过多肢体接触,交谈时,身体会与对方保持一定距离和空间。与客人相见,尊称先生、女士、夫人、小姐等,通行握手礼。除家庭成员外,拥抱或亲吻礼节不常见。并且时间观念强,例如:城市的公交车,严格按照时间表运行,基本不晚点。
节日
塔林黑夜电影节是
波罗的海地区唯一的A类电影节,自1997年创立之初就致力于为北欧的优秀电影人搭建通往国际市场的桥梁。除了助力新兴电影工作者,也为本土的观众们带去值得关注的原创作品。除此之外,塔林电影节也是中国“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中的首批成员之一。
波罗的海国际民俗节,于六月举行的民俗节日,并以夏至为中心,换句话说,就是传统的仲夏节及其庆祝活动。波罗的海国际民俗节自1987年开始举办,在波罗的海各州轮流举办。波罗的海节日旨在提醒人们祖传技艺的价值,分享知识,加深与
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在民俗文化方面的关系。波罗的海节日吸引了来自
爱沙尼亚各县的民俗爱好者、少数民族民俗团体以及来自许多外国的嘉宾团体参加,例如:
波兰、
俄罗斯、
乌克兰、
白俄罗斯、
格鲁吉亚、
瑞士、
芬兰和爱沙尼亚的邻国拉脱维亚和立陶宛。
风景名胜
综述
塔林的景点可分为博物馆、公园、教堂等,其中有塔林历史中心(老城区)、塔林市政厅、水上飞机港口博物馆、圣奥拉夫教堂、塔林露天博物馆、共产主义受害者纪念碑、卡德里奥公园、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Toompea城堡以及塔林乌克兰三手圣母希腊天主教堂等。其中老城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主要景点
塔林市政厅是北欧最古老的市政厅,于1404年竣工。该建筑的建造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其哥特式的拱顶和中世纪长凳、壁画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挂毯反映了汉萨同盟时期塔林的繁荣和理想联盟。在13-19世纪,市政厅一直作为法院大楼使用。
水上飞机港口,包括水上飞机机库,是根据
俄罗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的命令建造的,是彼得大帝海军堡垒的一部分。机库的建筑是世界上第一个无柱薄壳混凝土圆顶。水上飞机港口博物馆中有近200架真实展品:真正的Lembit潜艇、百年
破冰船Suur Tõll、Short 184水上飞机、最古老的
爱沙尼亚船只残骸等。内部还有咖啡厅MARU和博物馆商店。游客可以乘坐潜艇、穿着海军服拍照、参观水族馆等。该博物馆曾获得2012年爱沙尼亚最适合游客的博物馆、2013年Europa Nostra大奖赛、2014年
欧洲年度博物馆特别奖等。
圣奥拉夫教堂(Sankt Olai Kirke),即赫尔辛格大教堂,前身历史可追溯到1200年前后,现存的教堂完工于1559年。其位置在老城区,高达124米,从城镇各处均可望到教堂高耸的尖塔。很长一段时期,这座哥特式教堂一直都被认为是全世界最高的建筑。在夏天和春天,参观者可以盘旋而上,到达塔林的最高点,站在钟楼的360度观景台尽览塔林全景。圣奥拉夫教堂(Sankt Olai Kirke),即赫尔辛格大教堂,前身历史可追溯到1200年前后,现存的教堂完工于1559年。
塔林露天博物馆,建于1957年。所谓露天博物馆,即将展品建于户外,展品主要是18世纪乡村建筑,其兴起于19世纪初的北欧。塔林露天博物馆占地79公顷,沿海而建,其中囊括了森林、草原、坡地、湿地、海岸地貌。在林中、在草地上,从
爱沙尼亚各地搬迁来的80多处乡村传统建筑分布其中,包括爱沙尼亚乡村民居、学校、教堂、
客栈、小酒馆、水磨房、风车、礼拜堂、铁匠铺、储存室、厨房、牲畜棚等。根据爱沙尼亚各地区、各岛屿的村落类型,这些建筑展品被有序地分为12个院落,以突显不同院落所代表地区的建筑类型。这些建筑都详细地标注了用途、尺寸、始建时间、
来源地、迁移时间等。在露天博物馆,大多数房屋是木头建造的,所有东西都保留了以前的样子,在博物馆中可以看到农民屋内的日常生活用品、装饰品以及房屋墙壁各种纹饰的雕刻等,还有传统农家生活生产的情景表演、音乐舞蹈等,再现了当时的乡村情景;还有各种传统工艺品、传统食品的制作。
共产主义受害者纪念碑是献给遭受
苏联恐怖袭击的
爱沙尼亚人民的。当时,爱沙尼亚失去了二十多万人,超过75000人被谋杀、监禁或驱逐出境。纪念馆由两部分组成:“旅程”以及“家庭花园”。“旅程”上面刻有22000多名遇难者的姓名,“家庭花园”上面有石块和信息文字。纪念碑上还有一个爱沙尼亚军官的纪念标志。
卡德里奥鲁公园是爱沙尼亚最著名的城堡和城市公园,占地约70公顷。该公园建于1718年,由
彼得大帝下令建造。卡德里奥鲁公园具有18、19和20世纪特色公园的设计技术。公园内最受欢迎的散步地点是Luigetiigi周围的花坛,以及从通往城堡的长廊。卡德里奥公园内设有多家博物馆,例如KUMU、卡德里奥艺术博物馆、米克尔博物馆以及雕塑家阿曼杜斯·亚当森、作家FR Kreutzwald和艺术家Jaan Koorti等人的纪念碑。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于1900年在Toompea竣工,当时
爱沙尼亚还是
沙皇国家的一部分。保存完好的大教堂是塔林东正教神圣建筑最宏伟的典范。它由11座钟组成,其中包括塔林最大的钟,重15吨。
世界文化遗产
塔林历史中心(老城区)是
波罗的海沿岸一座保存完整的
中世纪北欧贸易城市。在13至16世纪
汉萨同盟这一贸易组织的主要活动时期,这座城市成为汉萨同盟的重要中心。塔林老城在13世纪中叶,分为上城(Toompea)和下城(Suburbum)。上城是上流社会、宗教阶层和封建权贵的居住区,下城是商人和
手工业者居住区。其中,Toompea城堡、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主教座堂、塔林城墙博物馆以及
爱沙尼亚独立纪念碑位于上城。而下城则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狭窄蜿蜒街道的中世纪城市结构,其中许多保留了中世纪的名称,并保留了装饰。公共和市民建筑,包括城墙、市政厅、药房、教堂、
修道院、商人和工匠行会,以及商人房屋的国内建筑,都在很大程度上保存了下来。从13世纪到14世纪,城区建筑用地的分布几乎完好无损。塔林历史中心(老城区)的价值体现在它作为
中世纪北欧贸易城市的杰出且保存完整的城区,保留了这种独特的经济和社会社区形式的显着特征达到了令人瞩目的程度。1997年,塔林老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对外交流
签署合作协议
2022年3月3日,塔林市议会通过第19号决定,终止并暂停塔林与
俄罗斯地方政府的所有合作协议。
国际机构
国际活动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
Folk Culture.REPUBLIC OF ESTONIA MINISTRY OF CULTURE.2023-12-01
塔林市.北京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23-11-24
Nõmme.Nõmme-Mustamäe maastikukaitseala.2023-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