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卫城位于
石狮市永宁镇永宁近海处,距离
泉州市东南37公里,地势雄峻,东滨大海,北界祥芝依五虎山为屏障,南临
深沪湾连深沪、福全,西接龙湖。
简介
明洪武二十年(1387)筑建,至今已有六百年多年悠久历史。史载,永宁卫下辖有11个千户所,卫城内有左、右、前、后五个千户所;卫城外,有福全(
晋江)、
崇武镇(
惠安县)、
金门县、中左(
厦门市)、高浦(
同安区)、白叶坂(
安溪县)六个守御
千户所及十四个巡检司,鼎盛时期与天津卫、威海卫齐名。
永宁卫城有新、旧卫城;旧城因地形走势如,又称“鳌城”。两城均为古代东南沿海
海防市工程的重要遗迹。
沿革
永宁镇古称水澳。
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四月间,近千个毗舍耶(今
菲律宾群岛)人,从水澳等处登陆,恣行凶暴,残杀乡民。
知州汪大猷遣兵围击,俘敌400余人,余者被击毙。乾道八年(1172年),
毗舍耶人再犯晋江沿海,始置水澳寨,官称永宁寨,取“永保安宁”之意;驻扎水军60名,以为防御。
南宋
嘉定年间,
真德秀知
泉州市整修,增驻水军50名,并于永宁石湖新造军房50所,额定兵员325人。元置巡检司于此。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改为永宁卫。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永宁卫
知事陈用之创办卫学,礼聘
兴化市举人陈愈任教。永宁“文风稍进,学者德之”。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永宁人
陈有纲中武
进士,殿试第三人,为
石狮历史上唯一的一位“武探花”。
造城
元末明初,沿海地区遭受以
日本武士、商人、浪人组成的倭寇骚扰。至明初,
朱元璋为肃清
元朝反明的残余势力
方国珍、
张士诚等在海上的反抗,采取一系列加强海防的措施。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筑
山东省、
浙东地区、浙西59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命江夏侯
周德兴入
福建省,视察
福州市、
莆田市、
漳州市、
泉州市四郡,筑城十六座。
当时,永宁已成人口密集、经济富庶的泉南重镇和著名海港。因泉州的晋江、
惠安县、
同安区一带倭寇活动极为猖,周德兴在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视察永宁时认为:“此福地也,于是屯扎西隅,军不疾病,民皆殷富……因奏请建城”。同时,周德兴“抽三丁之一为沿海戌兵防倭,移置卫所当要害处”,改永宁水寨为永宁卫。增设祥芝巡检司,并造司城。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
周德兴谴泉州卫指挥事童鼎督造永宁卫城。
据《泉州府志·卷十一·城池》载,永宁卫城东西长二百九十五丈,南北宽二百零七丈,“周八百七十五丈,基广一丈五尺,高二丈一尺,窝铺三十有二,为门五,南曰金鳌(南门),北曰玉泉(北门),东曰海宁(大东门),曰东瀛(小东门),西曰水清(西门),各建楼其上,城外广一丈六尺,间以大石,深浅不同。”“
永乐十五年(1421),都指挥谷祥增高城垣三尺,门各筑月城。
正统八年(1443),都指挥刘亮指挥同知钱辂于各门增置敌台。
成化六年(1470),门楼废,指挥
杨晟重建。国朝
康熙间,
总督觉罗满堡、
巡抚陈瑸修令移驻提标左营游击于此。”
卫城墙壁内外皆以
花岗石条石纵横间砌,石块一般长1—2米,宽、高各0.4—0.5米不等。中填以沙土,上铺条石置城垛。城内筑排水渠道水关沟通城外,污水、雨水汇流入海,沟长170丈,宽6尺,深7尺,除入口一段外,上覆盖石板。城外有一条环城濠,因久经泥沙淤积,今已缩为100平方米左右的小湖泊。
永宁形同
鳌鱼卧滩,所有街道将永宁城环绕起来,又形如一个八卦,古街道的布局又如一古篆“寿”字。八卦街一开始都很繁荣,中心点是永宁街上的中开封。相传建城时,在这里放罗盘,到大东门140丈,到北门110丈,到南门140丈。当时没有到西门的路。到西门的路是在
清代建的,从中
开封市通往西门的路135丈,就是现在的永宁旧街,俗称“剖腹街”。城中分铺,东西计三十三,铺中分甲,东西大街直贯,南北长街纵横全城,民居鳞次栉比。
清·
顺治十八年(1661年),倭寇入侵永宁湾,当地居民奋起抗击,拆旧城西南部分城墙另建一寨,后于
康熙又经
施琅重新修建,亦形成一座小石城,俗称新城,但其规模比旧城略小。
永宁卫城建于地势陡峻的山坡上,城内有娘妈山、
象山县、莺山等三山。卫城居高临下,北依五虎山作屏障,俯瞰永宁港海面。当时筑城时,不采五虎山之石,舍近求远而取
蚶江镇、祥芝沿海之石,就是为保留完整的五虎屏障。
永宁卫城内有大东门的临水宫、小东门的
玄坛宫、西门的宴公宫、南门的
妈祖(妈祖)宫、北门的
真武大帝(真武)庙等五大寺庙。城外有石将军、耶苏基督教堂、日本真宗教会及其他普通寺庙二三十处。
清·
顺治十八年(1661年)春,清政府采纳
黄梧的“平海五策”,颁布迁界令,俗称“辛丑播迁”,强迫沿海居民内迁三十里,片板不得
下海,违者处死,永宁卫城被拆去筑杆头寨。至光绪年间,从北门至
大东门、
小东门一段城墙尚保存完整,南门、西门仅存墙基。
1956年后,又几次被拆,城石用去盖基督教堂和建
水利工程,
悬索桥的桥板、桥基大部分成为群众盖房的石料。到70年代,连城基也荡然无存,只残留一些土墙依稀可见。
军备
永宁卫城设有指挥使司、架阁库、
经历、镇武所、监房、教场、演武亭等官厅衙署及军事设施。
永宁卫城地位与泉州府城
相等。永宁地形突出海表,成半圆形半岛,在全省五个卫城中,永宁卫城位居首位。
《读史方舆纪要·卷99·福建5·泉州府·附见·永宁卫》:“领守御
千户所五。”这五所守御千户所是:守御福全千户所、守御中左(今
厦门市)千户所、守御金门千户所、守御高浦(今属同安)千户所、守御崇武千户所。
《晋江县志·卷17·兵制志》亦载,永宁卫下御福全、崇武、中左、
金门县、高浦五个千户所,并设有祥芝、
深沪镇、围头三个巡检司。
永宁卫以永宁为中心,北连祥芝、
崇武镇、峰尾,南接深沪、围头、高浦(
同安区)、厦门,互为犄角,遥相呼应,组成100多里的海上长城防御体系。
永宁卫所是
福建省兵员配备最多的卫所,原辖兵员6935名,是福州卫所的五倍。后遭倭乱,“逃亡事故渐次裁减”。至明·万历间(1573—1620年),仅存2177名,建有营房561间。
抗倭与战事
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倭寇一度猖獗,在闽浙一带活动,其中一股在晋江永宁、
安海镇劫掠。永宁卫城指挥使杜钦爵奋勇当先,率领军民严密防守,倭不得入而退。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四月,倭寇400余人从长坑头登岸,劫掠龟湖。五月,倭寇复进犯永宁卫城,被击退。此后三四年中,倭寇虽在晋江、英林、双溪口、石菌一带四处劫掠,终不敢冒然犯境永宁。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
二月,倭寇犯永宁卫城,永宁卫城指挥佥事王国瑞骄兵自恃,溺于酒色,疏予防范,失守城陷,倭寇大掠数日而去。
三月,倭寇复来攻城。城再陷,生灵涂炭,尸横遍野,军民为其杀伤几尽。为避倭乱,永宁居民纷纷外迁。其中,迁入
石狮街的有
何姓、
高姓、尤姓、
朱姓、
商姓等。
三月八日,港边人佘见海,任千夫长,率兵复城,不克阵亡。倭寇来犯之时,又有梅林人黄澄“集里中少年,划港以守。及见贼势猖獗,乃阴令长年三老舟以俟。及败,乡人被驱入海,赖以全活者五十余人”。
倭寇陷城后,四处劫掠妇女。永宁人民奋起反抗,
南澳岛总兵欧阳寨之妻郑氏“统婢出救,与其姑及夫弟俱陷贼”。郑氏“持刀面,骂贼不已,贼怒,焚之火中”。蒋氏子妻吴氏,“年二十寡,倭乱,城将陷,督家丁拒之,躬为炊。”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倭寇100余人乘船突袭永宁,被
戚家军截杀无遗。
明
隆庆二年(1568年),永宁卫镇抚
王世实随
都督俞大猷往
广东省剿倭,在龙眼沙海战役中,身先士卒,壮烈牺牲,谥“忠勇”,立“
福州马江海战纪念馆”于永宁祀之,墓葬于永宁北门外北山。
清顺治四年(1647年)四月,
郑成功部将林顺于永宁一带招兵,清将韩代闻报,突袭永宁,乡民死难者达2400余人。尚有生逃于水
关沟者,恰逢暴雨,水涨入沟,淹死者甚众,史称“陷城洗街”。
镇海石
位于
永宁镇朝阳山上。石呈扁圆形,高6米,基底每边宽3.3米,底部略呈椭圆状,贴叠在另一块大石上,形如
金瓜摆在玉盘上。虽与底石接触面积小,却巍然耸立,风雨不动,背海仰坐,宛若宝珠悬望。
石的背山面海,临海一面竖向雕刻“镇海石”三字大楷书,笔力遒劲,气度宏浑,相传为明抗倭名将俞大镇守永宁时所写,后人即以此名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