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作为依托单位,担负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是
云南省高校也是西南地方高校唯一获准基地)和云南省民族研究院的建设与管理职责,此外还承担着
民族学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建设任务。在近年来的全国学科排位中,
云南大学民族学学科一直名列前茅,其中,2008年学科排位中排名第一。
内容简介
根据云南大学机构调整的决定,2006年1月,以民族学重点学科、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西边中心”)、伍马瑶人类学博物馆(以下简称:“人类学博物馆”)为基础,组建了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
经过三年的调整与磨合,目前该院下设院综合办、人类学博物馆、民族学研究所、宗教文化研究所、民族史研究所、边疆学研究所、人类学教研室7个机构;拥有
民族学(二级学科)等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民族学博士后流动站。
民族研究院整合了
云南大学民族学学科力量,学科阵容强大、学历职称层次高、结构优化,民族学学科水平、学术队伍、研究能力迅速提高。
全院现有专职科研人员35人,具有正高职称的12人,副高11人,博导6人,硕导13人,具有高级职称者占全院科研人员的比例为72%;具有民族学、
人类学、
历史学等博士学位的20人,硕士学位18人,其中从
京都大学引进博士1人,在美国、
挪威、
澳大利亚获得各博士学位1人,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的科研人员占全院现有科研人员的比例为100%。
民族学介绍
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学术传统,拥有国家级一级学科,建有博士后流动站。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设有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为了在新形势下更好地从事民族学研究,民族研究院于2009年7月单独成立民族学所。目前研究所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学术能力强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6人。形成了以教授、博士为骨干的中青年结合的学术队伍。民族学所拥有一个博士授权点和两个硕士授权点。该所研究人员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重大攻关项目、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十项,其余项目30余项。
民族学所所长、博士、博士生导师
马翀炜教授长期从事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产业研究工作,在
土家族、
哈尼族地区进行过较长时间的田野调查,发表学术论著约150万字。在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文化资本化等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张实教授(博士)在民族学研究中取得了诸多成绩,其在
体质人类学和医学人类学研究中的成果是十分优秀的,张教授在
畲族、
藏族地区从事过较长时间的田野工作,出版专著及论文有150万字。
金少萍教授长期从事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发展研究,其对大理白族民间工艺的发展研究是独居特色的。金教授多次赴
日本作学术访问,具有良好的国际视野。出版学术论著达100余万字。张锦鹏教授(博士)以其深厚的经济史学养从事民族学研究,在经济史和
拉祜族研究中取得了骄人的成果,张教授长期在拉族地区从事田野工作,并拟开展东南亚民族的研究工作。
白志红教授毕业于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研究院人类学系,获博士学位。白教授主要从事民族认同问题的研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余篇。长期在大理地区、
迪庆藏族自治州地区和中缅边境从事
白族、藏回和
佤族、
彝族的田野调查。现在其学术焦点为中缅边境地区民族认同与社会发展研究。杨洪林博士作为彝族学者,长期关注小凉山地区彝族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杨博士的博士后工作主要集中于小凉山的民主改革问题研究。
朱凌飞副教授、博士在民族传播及社区发展研究中造诣颇深,长期在
普米族等民族地区从事
民族学田野调查。两位年轻的博士有多篇高水平的论文在《
民族研究》和《
思想战线》等重要民族学期刊上发表。
民族学研究所将在注重田野调查与理论探讨有机结合的基础上,继续以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发展为重点研究对象,并力图在跨境民族问题研究及东南亚民族问题研究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宗教文化介绍
宗教文化研究所成立于2002年。研究所自成立以来秉承
云南大学民族学、
宗教学研究的优良传统,在前辈学者的研究基础上,不断探索和推进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和西南佛教研究方面的优势,确定了以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为重点,以跨境民族宗教信仰研究为特色,积极为政府相关部门在宗教工作上建言献策的发展思路,经过几年建设,在全国的宗教学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领域中逐步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目前,研究所具有一支学历层次高、学术能力强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副教授2人,讲师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5人。已初步形成了以博士为骨干、中青相结合的学术梯队。
宗教文化研究所建立以来,围绕学科建设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已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藏彝走廊’多民族文化互动的
人类学、民族学研究”、“国家安全视野下
基督教在当代我国
藏区的传播及影响——以西藏
察隅县及云南
德钦县为例”、“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巴利语系佛教仪式经典研究”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4项,其他项目三十余项。公开出版学术著作6部,在国内外各种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出版的相关学术专著《哈尼族文化概说》、《阿嵯耶观音》、《泰国的佛教艺术》、《阿怒人――同一屋檐下的不同宗教信仰》等专著获得了学术届的好评。此外,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云南边境地区宗教渗透现状及对策研究》等多份咨询报告,为政府相关部门在民族和宗教工作方面提供了相关咨询和有益参考。
宗教文化研究所是
宗教学学科的建设单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硕士生导师3人。2006年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硕士授权,2007年开始招生,招收和培养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和西南佛教研究两个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16人,是
云南省宗教学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之一。
“十一五”期间,宗教文化研究所确立了以原创性研究为核心,以学科交叉和开辟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新领域为学科特色,主要开展的研究为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的历史沿革、著名人物、现状、宗教教育、宗教文化、传统习俗、宗教与民族关系等问题的研究;外来宗教对西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影响的研究;云南伊斯兰教的历史沿革、著名人物、社团现状、宗教教育、宗教文化、传统习俗等问题的研究;中国西南地区佛教的历史、现状及文化影响的研究,特别是对佛教在中国西南地区特有的流派
南传佛教及汉传
密宗进行研究;东南亚国家佛教的研究;佛教艺术研究;跨境宗教信仰及其活动的研究等等。“十二五”期间我所计划启动“
云南省少数民族
基督教信仰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以该研究为核心,结合所内研究人员的相关研究领域,通过对基督宗教在云南省景颇族、
傈僳族、
怒族、
苗族、
彝族、
藏族、
哈尼族、
傣族等民族中的传播、发展和变迁的研究,整合所内研究力量,形成本所的研究特色。
通过“十一五”期间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全面建设,宗教文化研究所将为我国
中国西南地区的宗教研究和宗教学学科的建设,为解决云南民族宗教问题,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并将宗教学学科建设成为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宗教学研究基地。
民族史介绍
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民族史研究所成立于2006年,研究所秉承云南大学民族史研究的优良传统,在前辈学者的研究基础上,不断推进、巩固在中国民族史、中国西南民族史方面的优势地位,通过不断的努力确立了中国西南民族史研究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提升了中国民族史研究在全国的优势地位。
目前研究所具有一支学历层次高、学术能力强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者7人,有1人享受国家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1人获
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社科专家,形成了以博士、教授为骨干、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梯队。王文光教授为学科带头人。著名民族史学家
尤中先生是研究所的学术顾问,在尤中教授的指导下,研究所的学术研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民族研究院民族史研究所建立以来,围绕学科建设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已先后申报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5项,其他项目十余项。2009年10月,
王文光教授作为首席专家主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招标项目《中国民族史》的编撰工作。在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中,研究所已经公开出版学术著作36部,在国内外各种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92篇。其中,《云南近现代民族史论纲》、《西南民族的历史发展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关系述论》、《梁启超的中国民族史研究及其对中国民族史学科发展的贡献》、《清代云南汉族移民迁徙模式的转变及其对云南开发进程与文化交流的影响》等9篇论文分别被《中国民族研究年鉴》、《
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作重点介绍和观点摘登。一批学术论著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 其中《中华民族发展史》被列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并于2009年获教育部优秀成果
二等奖;《中国西南民族关系史研究》、《
西南通史》、《哈尼族研究中史误的三点辨正》等三项成果获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一等奖,《百越民族发展演变史——从越、僚到壮侗语族各民族》等两项成果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2009年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别荣誉奖(云南省唯一一项)。向云南省委省政府提交多份咨询报告,为政府各相关部门提供了民族情况咨询和有益参考。
民族研究院民族史研究所是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科的建设单位,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博士生导师一人,硕士生导师五人。2000年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博士授权,2001年开始招生 ,目前已培养博士研究生20余人,硕士研究生20余人,是我国中国少数民族史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之一。
“十一五”期间,民族史研究所确立了以原创性研究为核心,以学科交叉和开辟近现代西南民族史研究新领域为学科特色,以中国民族史学史研究、近现代西南民族史研究、西南边疆民族史料学研究为学科发展目标。力求在中国民族史学史、近代
民族国家进程视野下的西南边疆民族研究、中国边疆民族史料学研究和当代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等方面产生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边疆学介绍
云南大学边疆学研究所成立于2009年7月,同时隶属于
云南省民族研究院、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西南边疆研究中心。目前研究所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学术能力强、年轻精干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5人,已出站博士后2人,在站博士后2人。形成了以教授、博士为骨干的中青年结合的学术队伍。该所成立以来,研究人员出版学术专著10部,人均约2部;在《
民族研究》、《世界宗教文化研究》、《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等,以及
美国、
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人均约15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重大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博士后基金项目等10余项,其余国际国内项目30余项,人均4项以上。
边疆学所所长、博士、博士后、硕士生导师
高志英教授具有
历史学(
云南大学博士学位)与
人类学(北京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双重学术背景,长期致力于
民族学、历史学与宗教学研究工作,在藏彝走廊西部地区族、
独龙族、
怒族、
纳西族、
藏族、
普米族、
白族(勒墨人与拉马人)等地区进行过长期田野调查,发表学术论著约180万字。在藏彝走廊民族关系与文化变迁、
云南省少数民族原始宗教与
基督教等研究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郑宇副教授(博士、在站博士后)基础扎实,学风端正,在
经济人类学研究中成果较为突出,并在
哈尼族、
苗族地区从事过较长时间的田野工作,近年其研究领域已经拓展到境外的苗族社会经济
文化研究,出版专著及论文50多万字。
谷家荣副教授(博士、博士后)吃苦耐劳,长期从事
瑶族地区社会文化发展研究,在国内、
越南的瑶族研究成果引人注目,出版学术论著达50余万字。
王越平博士(在站博士后)以其踏实认真的学风,在
壮族文化、城市
人类学和难民问题等研究中取得了突出成果,在越南开展的苗族研究已取得良好进展。
白永芳博士(在站博士后)具有
民俗学、人类学双重学术背景,长期从事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中国与东南亚的
哈尼族文化研究,并开始在这些领域展露头角。
边疆学研究所将在重视田野调查与理论探讨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努力提升全所研究人员的理论素养与研究能力,继续以
云南省边疆民族社会文化变迁为重点研究对象,力图在跨境民族问题及东南亚民族问题研究中突出学科特色,为学科发展与学术为社会服务中作出更大贡献。
人类学教研室
人类学教研室为2009年秋季学期开始进入正常运转的民族研究院内设机构,主要负责人类学硕士点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
民族学本科日常管理与人才培养。
人类学教研室现有教师8人,其中教授 3人,讲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人,硕士学位4人。有3人具有国外求学、访学经历。教师中30—39岁的有5人,40—49岁1人,50—59岁2人。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2人,硕士生指导教师1人。从年龄结构上而言,人类学教研室是一个以年青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科研部门。教师具有各自的科研兴趣和努力方向,包括中国民族的生活方式、旅游人类学、妇女研究、性别研究、生态人类学、历史人类学、语言人类学和影视人类学等。其中中国民族的生活方式、旅游人类学和性别研究领域的成果在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民族学人类学学科理论建设方面的成果亦在学界有较高的知名度。近年来以教师个人或集体合作方式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人类学教研室教师均有长期担任本科学与人才培养工作的经历。2009年秋季学期
民族学本科恢复招生后,工作重心放在民族学专业本科的日常管理和人才培养方面,并按照研究院领导着眼长远、统筹全局、统一布署的工作安排,充分发挥民族研究院现有的教学、科研人才资源的积极作用,群策群力做好本职工作,为研究院的教学科研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