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竹
禾本科簕竹属的植物
甲竹(学名:Bambusa remotiflora)是禾本科泥簕竹属下的一种双子叶植物纲,竿直立或近直立,通常高8—12米,顶端稍弯曲。其深绿色竿表面贴生有排列为条纹状的褐色柔毛,毛脱落后无凹痕。节稍隆起,竿环平坦,环凸起,箨鞘厚革质,箨耳呈狭长圆形,质硬而曲折,基部粗糙。箨片外翻,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背面无毛,腹面被短刺毛。叶鞘背面通常无毛,具突起的纵肋纹,叶耳小,质脆而早落,鞘口毛密集,纤细,劲直。叶舌短,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两表面均无毛。花枝无叶,假小穗披针形,宽卵形,外宽披针形,背面及边缘无毛;内稃与外稃通常近等长,背面无毛,花药线形,花柱极短,羽毛状。
甲竹主要分布于中国的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越南也有分布。它适生于肥沃、石砾少、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地形平坦的土地。甲竹的篾性坚韧,所编织的竹器经久耐用。
形态特征
竿形 竿直立或近直立,通常高8—12米,顶端稍弯曲;节间长30—40厘米,直径5—7.5 厘米,深绿色,幼时无白粉或近无白粉,贴生有排列为条纹状的褐色柔毛,毛脱落后竿 表面无凹痕;第4节间的壁厚为6—9毫 米;节稍隆起,幼时近竿基部数节于竿环及箨环 下方各被一圈黄白色绢毛毛环,竿环平坦;箨环凸起,常留有箨鞘基部残存物;竿每节 分数枝,粗细不等,主枝较粗长。箨鞘厚革质,顶端截形或微凹陷,背面贴生向上的黑 色刺毛;箨耳呈狭长圆形,其边缘的缝毛为淡黄色或苍白色,质硬而曲折,基部粗糙;箨 舌高2—3毫米,顶端在中部拱起,呈“山”字形,边缝具长为6-14毫米的粗糙流苏状 毛;箨片外翻,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背面无毛,腹面被短刺毛。末级小枝具8—16片 叶,叶鞘背面通常无毛,具突起的纵肋纹;叶耳小,质脆而早落,鞘口燧毛密集,纤细,劲直;叶舌短,边缘具长为2—3毫米的平邑雪萝树状毛;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通常长 9—20厘米,宽l一3厘米,两表面均无毛。
花枝 花枝无叶。假小穗披针形,长l-2.4厘米;小穗含小花4—7朵;颖1或2片,宽卵形,长3.5—5.5毫米,背面无毛,边缘被短小 纤毛;外稃宽披针形,长约9毫米,宽5—6毫米,背面及边缘无毛;内稃与外稃通常近 等长,背面无毛,脊的先端粗糙或平滑;花药线形,长约4毫米,基部下延呈箭镞形;花柱极短,柱头通常3枚,羽毛状。
分布范围
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越南也有。模式标本采自海南琼山。
主要价值
本种的篾性坚韧,所编织的竹器经久耐用。
相关知识
竹子是森林资源之一。全世界竹亚科约有70多属1,200多种,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少数竹类分布在温带寒带。竹子是常绿(少数竹种在旱季落叶)浅根性植物,对水热条件要求高,而且非常敏感,地球表面的水热分布支配着竹于的地理分布。东南亚位于热带和南亚热带,又受太平洋印度洋季风汇集的影响,雨量充沛,热量稳定,是竹子生长理想的生态环境,也是世界竹子分布的中心。竹子常和其他树种一起组成混交林,而且处于主林层之下,过去很少受人重视。当上层林木砍伐后,竹子以生长快、繁殖力强的特点很快恢复成次生竹林。竹子用途不断扩大,经济价值高,人们植竹造林,形成人工林。次生竹林和人工竹林,又以它强大的地下茎向四周蔓延扩大。因此,近几十年来,地球表面森林面积逐年减少(据统计,1988年以来,热带森林平均每年消失 2,425万公顷,每分钟消失46.14公顷),而竹林面积却日益扩大。全世界竹林面积约2,200万公顷。世界的竹子地理分布可分为3大竹区,即亚太竹区、美洲竹区和非洲竹区,有些学者还单列“欧洲、北美引种区”。
竹之典故
竹报平安 竹:竹简。竹报:旧时家信的别称。指平安家信。唐·段成式《酋阳杂续集·支植下》:“北部惟童子寺有竹一,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
竹苞松茂 根基象竹那样稳固,枝叶象松树那样繁茂。用作视长寿或宫室落成时的颂词,也比喻家族兴盛。《诗经·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明·范世彦《磨忠记》:“祝寿享,愿竹苞松茂,日月悠长。”
梅果竹马 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比喻男女儿童在一起玩耍,天真无邪的感情。唐·李白《长千行》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
茂林修竹 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势如破竹 形势如劈竹子一样,劈开上端之后,下面就随着刀刃分开了。形容节节胜利,毫无阻挡。也形容不可阻挡的气势。《晋书·杜预传》:“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迎刃而解。”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九回:关胜等众,乘势长驱,势如破竹,又克大谷县。
竹林七贤 魏晋年间七个文人名士的总称。《魏氏春秋》:“嵇康开封市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称七贤。
松竹梅——岁寒三友 松竹越冬而不凋,梅耐寒而开花,谓岁寒三友。明程敏政有《寒岁三友图赋》。
竹山词 词集名。宋未蒋捷(号竹山)作。
张竹坡词 词集名。宋周紫芝作。俞和字少隐,号竹坡居士,曾媚事秦桧,时论簿之。
竹枝词 乐府《近代曲》名。又称为《竹枝子》。唐教坊司曲名。后用为词牌。有时词曲合称《竹枝》。原重庆市(今四川省东部)一带民俗音乐。唐诗人刘禹锡根据民歌改作新词,歌咏三峡风光和男女恋情。此后各代诗人写《竹枝词》的很多,也多咏当地风俗和男女爱情。
竹坞听琴 全名《秦然竹坞听琴》。杂剧剧本。元石子章作。写道姑郑彩鸾在竹坞弹琴,同秀才秦修然相遇,两人互相爱慕而结合的故事。
参考资料
甲竹 Bambusa remotiflora.植物智.2024-07-31
甲竹 Bambusa remotiflora.中国自然标本馆.2024-07-31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主要价值
相关知识
竹之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