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生。 植株高1-1.5米。
根状茎短而直立,粗1.5-2厘米,先端被黑褐色鳞片。叶簇生(6-8片);柄约与叶片等长,粗3-4毫米,基部
褐色,向上与叶轴为禾秆色,稍有光泽,光滑;叶片长圆状卵形,长50-70厘米,宽20-30厘米,二回深羽裂(或基部三回深羽裂);侧生羽片5-15对,对生,略斜向上,无柄或下部的有
短柄,
披针形,长15-25(33)厘米宽3-4(5.5)厘米,先端
长尾𫛭尖,基部圆楔形并稍偏斜,篦齿状深羽裂达羽轴两侧的阔翅,顶生羽片的形状、大小及分裂度与中部的侧生羽片相同,基部一对羽片与其上的羽片异形,即其基部下侧有1片篦齿状羽裂的小羽片(形状和羽片相同但较短小);裂片25-35对,互生,近平展或斜展,疏离或毗连,镰刀状长圆形,长2-3厘米,宽5-8毫米,先端钝或短尖,基部稍扩大,全缘。羽轴下面隆起,禾秆色,光滑,上面有狭纵沟,沟两旁有刺,羽轴两侧的翅宽6-10毫米。侧脉两面均明显并隆起,斜向上,从基部以上二叉,裂片基部下侧一脉出自羽片的羽轴,上侧一脉出自主脉基部,相邻裂片基部相对的两小脉直达缺刻底部或附近,在缺刻底部开口或相交成一高尖三角形,或有时沿羽轴两侧联结成一列不连续的三角形网眼,网眼以外的小脉皆分离并伸向缺刻底部。叶干后近革质,绿色、黄绿色或棕绿色,无毛。 该种孢子具三裂缝,赤道轴长44±1.6微米,极轴长42±0.9微米,具明显赤道环。
孢子萌发及原丝体:孢子接种5天后萌发,萌发时首先由孢子裂缝处向外延伸出一条初生
假根,但假根在伸长过程中常产生不定向的弯曲。孢子接种8天后发育为原丝体,原丝体营养
细胞发育方向与假根初生方向垂直,其顶端细胞内含大量
叶绿体,萌发型为书带蕨型。原丝体发育为片状体方式同有刺。
片状体及成熟原叶体:该种发育较慢,培养至20天时仅少数原丝体转为二维生长。片状体偏心形,发育过程与
有刺凤尾蕨片状体发育过程极为相近。接种60天左右时发育为对称心形的成熟原叶体,原叶体发育类型为
水蕨型。
生长点及其附近细胞:线羽凤尾蕨生长点附近细胞分布特征与有刺凤尾蕨生长点细胞特征较相近。营养细胞
多边形,且除生长点区域以外的细胞随着原叶体的发育均有一定幅度的增大,其内
叶绿体数也会逐渐增多,并且与之前介绍的凤尾蕨类
配子体相似,其内叶绿体为球形或椭球形。边缘
细胞两端凸起,中间凹陷,为典型的“波型”边缘细胞。另外,当原叶体细胞受到机械损伤时,受损细胞快速死亡,其周围细胞在
细胞死亡初期并不明显活动,而到了后期则会迅速向中心膨胀,以减少受损面积。
假根:线羽凤尾蕨假根管状,直径19±0.6微米,偶有弯曲出现。少数假根中部具收缩和凸起的现象。
性器:原叶体两性,性器为薄囊蕨型。培养至60天左右发生
精子器。精子器球状,直径39±0.8微米,成熟精子器内含有大量蜷缩成球状的精细胞。
颈卵器出现较晚。培养至80天左右才有少量颈卵器出现。
线羽凤尾蕨常年翠绿,宜用紫砂晦盆或釉晦盆,色泽用深紫、浅红、淡黄为佳,盆形以较浅的圆盆、六角盆为多。盆土要求肥沃疏松、排水通气性好而富含
腐殖质,常用腐叶土、泥炭土或田园土、糠灰或细河砂等量配制成培养土。上盆和换盆通常结合分株繁殖和孢子繁殖时进行。一般每隔2—3年换一次盆。
养护管理风尾蕨喜湿润、凉爽的环境,耐阴性强。室外栽培应遮阳50%~60%或置于树荫下为佳。生长期应勤浇水并多往叶面喷水,宜经常保持土壤和植株湿润,切忌盆土长时间过湿或盆内积水。每月浇施1~2次稀薄液肥。冬季在5℃以上方可安全越冬。
材料的采集与保存:将着生有新鲜成熟孢子的孢子叶置于纸袋中,并将纸袋口封住,存放于干燥、避光处。待一周后,大部分成熟
孢子囊开裂,孢子自然散落。此时,将孢子收入到
硫酸纸袋中,置于4℃冰箱中保存备用。
孢子常规培养:取洁净干燥直径为15厘米的培养皿,放入直径为14.8厘米,厚度为0.8厘米的一层薄海绵。然后将经过高温灭菌过的细壤均匀播撒在培养皿内,铺平、稍压实。用滴管在培养皿边缘处滴加适量的蒸馏水将土壤润湿。将孢子均匀弹拨在培养基上,置于25±1℃,相对湿度为50%,培养光照时间12小时/天,强度设为50微
摩尔/(
平方米秒)的条件下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