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博物馆
山东枣庄市的综合类博物馆
枣庄市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9月,位于枣庄市南龙庭路56号,是一座地方性综合博物馆。占地面积10666.6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6000多平方米,展厅面积达3600平方米。枣庄市博物馆主要展出枣庄历史文物、小国贵族墓葬中的出土文物专题展览以及汉画像石廊等3个基本展览。截至2016年11月,博物馆收藏了各类文物15598件(套),包括一级文物5件,二级文物38件和三级文物208件。2020年12月,枣庄市博物馆晋升为第四批国家二级博物馆之一。
建筑布局
博物馆主要从事文物收藏、陈列、研究的业务工作。博物馆主展大楼为仿古式现代建筑两翼为二层建筑,中间三层,呈“工”字型。
建筑布局采用中原地区传统主线引导法与现代园林建筑相结合,黄琉璃瓦覆顶,既有 园林趣味,又显得古朴壮观。
博物馆大门为仿古牌坊式建筑,金黄琉璃瓦覆顶,彩枋飞檐,门额嵌白色大理石,留有名人题刻。
院墙为传统式仿古建筑,青瓦覆背,起伏延伸,宛若游龙。
主展楼前为绿化带,花草树木点缀其间。
西南角为二层建筑的办公楼,呈曲尺状,楼中设有办公机构。
一楼为文物库房、保管部、摄影室、馆长办公室等。
二楼资料室、会议室等。主展楼面积3320平方米,陈列面积2250平方米。共分九个展室。
主展楼大门为仿汉阙形式,两侧对称镶嵌两幅白色浮雕图案,右侧为大汶口文化陶器文字,左侧为战国极乐鸟科图案。大门上方黑大理石门额题刻“枣庄市博物馆”馆名。
枣庄市博物馆主楼后是一处型园林,有小池、凉亭和石桥点缀其中,沿着池塘有一座汉画像石廊,陈列着枣庄市出土的具代表性的汉画像石、历代碑刻和石雕,其艺术价值和考古价值已引起有关专家的关注。
人员编制
枣庄市博物馆现有职工26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的12人。大专以上学历的19人。枣庄市博物馆还是一个年轻的馆,随着馆藏文物的逐步丰富,展览内容将日趋完善,枣庄市博物馆将以自己独具的地方特色吸引游人前来参观,向人们展现枣庄数千年的发展史、开拓史。
基本陈列
展室内部宽敞明亮,装饰一新,各展室均设有电视监控系统。一楼展厅为“枣庄市历史文物陈列”,二楼展厅为书画专用展厅,厅内有高3.3米 的悬挂字画的板墙,一次可展出字画三百余幅。主展楼后面是小巧玲珑的花园,两侧以花墙和月门相隔。园内居中建有一座仿古游廊式的汉画像石廊,廊内展出汉代画像石刻60余块。其内容有车马出行、杂技百戏、神话传说和楼阁建筑等。在画像石廊旁建有河塘、小亭、曲桥,山桥流水,绿荫覆地。馆内现有通史陈列和汉画像石专题陈列各1个。《枣庄历史文物陈列》介绍了从北辛文化时期至清代七千多年间具有枣庄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汉画像石专题陈列》内共展出我市汉代墓葬中出土的画像石刻60余块,这些精美的画像生动地反映了两汉时期枣庄市地区的经济、文化风貌。
展厅分布
一楼两个主展厅展示了200余件本市出土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时期的陶器、石器、骨器,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兵器,薛国故城出土的典型文物等。东展厅分两汉、隋唐、宋元明清几个单元,陈列200余件汉墓出土的各种陶器、陶模型、铁器、隋朝铜佛造像、历代铜镜、宋元瓷器等。
二楼中部设电视厅,观众可观赏反映枣庄名胜古迹、风土民情的录像资料。东西两个侧厅,分别为近现代文物展厅和机动厅。
三楼顶阁内设标本室内,藏有考古工作者从全市各个古遗址采集的各类文物标本,供专家学者研究使用。
展出内容
枣庄市博物馆现收藏各类文物8000余件。重要藏品有全长3.6米的古象牙化石、西周公国青铜鬲,越铭文戈、汉代石羊、东汉嘉平三年残碑、北齐铭文铜佛造像、战国铭文铜泡、北齐青瓷盘口壶、元白地黑花瓷坛、孙中山先生安葬纪念币等文物。
枣庄市历史文物陈列
“枣庄历史文物陈列”,展示自北辛文化迄于明清反映枣庄历史上各阶段有代表性的文物,使观众借以了解枣庄,认识枣庄。西大厅分为“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 、“龙山文化”、“商文化”、“周文化”、“春秋战国文化”等单元。
是造型精美的陶器。磨制工细的石器、工艺精湛的铜器等文物,辅以图表、说明和照片,使观众对枣庄先秦时期的历史一目了然。东大厅陈列主要是汉代至明清文物,有陶器、铜器、石雕、瓷器、佛造像等。配以汉画像石拓片、古城址照片、器物摹本和说明,力求生动活泼,融知识性与观赏性于一炉。
小邾国贵族墓葬
小邾国贵族墓葬出土文物专题展览,由山亭区东江村出土的103件小邾国贵族随葬品,经过专业人员系统整理与研究,在枣庄市博物馆向公众展出,届时将接纳未成年人免费参观。
春秋早期小邾国贵族墓地的发掘,破译了多次出现于《左传》、《春秋》等史书上的历史之谜,展示了枣庄市灿烂的古代文化,同时为颜姓的溯 宗求源取得了实质证据。据了解,小邾国贵族墓地发掘后,引起了国内外考古界、史学界的广泛关注,一些台湾地区颜姓人士来枣认祖。此次考古发掘,出土的103件随葬品中,有24件青铜器有铭文。在枣庄考古历史上有重大价值。展厅布置将以淡黄色为主调,展橱内配以不同造型的射灯,既体现出高贵典雅的古典之风,又与现代技术完美结合。
汉画像石陈列
汉画像石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聂氏宗祠四壁的装饰石刻壁画。它在内容上包括神话传说、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在艺术形式上它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法规和规范。汉画像石同商周的青铜器、南北朝的石窟艺术、唐诗、宋词一样,各领风骚数百年,成为中国文化艺术中的杰出代表和文化艺术瑰宝。
离石是中原地区汉画像石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离石汉画像石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天上的神仙世界,描写的是墓主人死后祈求步入的仙境;一类是人间的现实图景,描写的是墓主人生前的享乐生活。
在神话传说的题材里,常见的有口衔圭的赤鸟、三足鸟、双头鸟,有鸡首人身、牛首人身、独角神马,有虎车、雁车、狐车、豹车、鱼车、狗车、龙车、车马出行图,有东王公王母娘娘、羽人乘龙、羽人双龙等。为求得墓主人在阴间平安无事,画像石墓中常刻有铺首衔环、朱雀青龙玄武白虎等吉祥动物。铺首衔环多刻在墓门上,是门户的标志,铺首应为的演变,刻在墓门上是为了驱邪避鬼。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方位神,其职责是御四方,避不祥。除反映神话传说、神话故事的内容外,还有部分反映贵族生活的题材,在这类题材中刻有重楼高阁,楼内主人宴饮闲谈,下棋听乐,有的奴仆捧食进撰,有的拱手作迎送太子宾客
鲁南民俗张明山展览
“泥人张”彩塑创作题材广泛,或反映民间习俗,或取材于民间故事、
舞台戏剧,或直接取材于《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典文学名著。所塑作品不仅形似,而且以形写神,达到神形兼具的境地。“泥人张”彩塑用色简雅明快,用料讲究,所捏的泥人历经久远,不燥不裂,栩栩如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泥人张彩塑属于室内陈列性雕塑,一般尺寸不大,高约40公分左右,可放在案头或架上,故又称为架上雕塑、彩塑艺术,是一个涉及面极广,运用于各种环境装饰的艺术形式,有着服务社会、美化环境的重要作用。
草原古韵塞外风情
2014年12月枣庄市博物馆与包头市博物馆联合举办“草原古韵塞外风情—内蒙古包头博物馆馆藏岩画、唐卡、文物精品展”,80余件内蒙古文物精品亮相枣庄博物馆。这些文物,将为枣庄市市民开启一扇通向草原文明的历史之窗。
藏品数量
现有藏品为15,598 件套,珍贵文物408件套。
获得荣誉
2020年12月21日,入选第四批国家二级博物馆名单。
公交线路
可乘坐BRT(B1、T1、 T2)、7、11路到光明广场站下车,北行100米。
目录
概述
建筑布局
人员编制
基本陈列
展厅分布
展出内容
藏品数量
获得荣誉
公交线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