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中元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吕中元,出生于中国江城武汉。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研究生部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俄油画协会副主席。多年致力于东西方油画艺术的融合,展现禅宗理念和精神意境,将形式的写实与装饰,色彩的张力与思想的含蓄融为一体,使画作呈现出充满东方理想的幽远意境,形成了鲜明的个人艺术特色。
他曾先后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东京艺术大学等,师从吴冠中张仃东山魁夷加山又造等国际大师学习绘画。先后赴法国意大利瑞典丹麦、美国、印度古巴等国写生游学。2001年应中央美术学院之邀,作为国家重点人才引进回国任教至今。
艺术经历
1983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学士 1987年赴日本留学
1990—1992年在日本东京艺术术大学攻读环境设计研究生
1993—1995年在日本东京学艺术大学攻读美术教育研究生,获硕士学位2001年回国,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传媒系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2007年《今日学院艺术家—吕中元》画册出版,
2008、2009、2010年世纪坛当代学院精神油画展,
2009年北京今日美术馆《回首无岸》个人画展,
2010年中国油画名家邀请展,
2011年《朝晖夕映》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大剧院主题油画创作,
2011年《回望家园》散文集出版,
2012《长江》画册出版,
2012年日本东京吕中元新作展,
2013年北京中俄油画协会美术馆“中俄油画作品展”并当选为中俄油画协会副主席,
2013年吕中元油画禅境《大山大水》系列全国巡回展开幕。
2014年吕中元大山大水绘画世界全球巡回展首站意大利个展于2014年9月20日——9月30日于佛罗伦萨国家
档案馆美术馆隆重举行。
2021年10月,万象有道·大美无极——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吕中元美术作品展在京开幕。
创作特点
吕中元多年致力于东西方油画艺术的融合,展现禅宗理念和精神意境,将形式的写实与装饰,色彩的张力与思想的含蓄融为一体,使画作呈现出充满东方理想的幽远意境,形成了鲜明的个人艺术特色。
吕中元继承了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旅法三剑客”为首的油画中国化的艺术探索。他的意象油画立足东方文化沃土,以西方油画为载体,将西方油画的表现形式与东方人文精神统一起来,表现出东方美学的大象之美。他所创作的岩画,层次分明,沉静典雅,绽放着历久弥新的光彩,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在国画创作中,吕中元擅长运用光影与色彩表达象外之意,将东方传统绘画的写意笔法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追求自我情感的表达相结合,使得画作比之国画更大写意,比之抽象更有意趣,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以平淡天真、意趣天成之感,在留白与简易中营造空灵与宁静之美,给人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艺术成就
美术作品
妹妹的世界》入选中国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京剧》入选亚细国际美术展;
《禅境》入选北京国际艺术营
《北望古城》入选《中国油画家》画册
2012《长江》画册出版
2013《大山大水》画册出版
设计作品
中国电能集团公司VI设计,中国人福集团公司VI设计,武汉证券VI设计,
(CHINA)招贴,中国设计年鉴2005,中国日报招贴。
主要著述
《汉字意象》、《中国标志创意》、《日本现代美术教育设计》、《日本现代美术教育学术》、《日本现代平面设计》、《日本现代艺术摄影》、《日本现代时尚服饰》等。
主要学术论文及学术演讲
《绽放与飘零》、《城市设计中的导视系统》、《城市徽设计中的城市文脉观照》、《城市设计中的交叉学科》、《再识汉字》
文学作品
2011年《回望家园》散文集出版
油画精品
油画作品
艺术评论
中国美术馆馆长、教授范迪安
吕中元从小生活在长江侧畔,这条美丽的河流对他的艺术人生和审美情趣有着巨大的影响。黄河滔滔东去,春汛夏潮的河流故事,日出日落的色彩幻变,孕育了他表现山河景象的情怀,也锤炼了他在油画艺术上的语言风格。他积累多年的油画作品在此集为一册,从中可见他对故乡山河执著的精神眷恋,也可以看到他在“大山大河”这个主题上持续的探索与表现。
吕中元的山河系列作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滥殇的河”。
大江¬源头,山川雪域,水的源头也是文明的源头,恢宏的河源市景观激发了他胸中的浩然大气,他以饱和的色彩、现代形式意味的构图,把大山大水表现得纯雅浑厚,使人产生一种溯古思源的情思。他通过感悟大山大水的自然魅力,升华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精神境界,使作品中的山河形象有一种浓缩的、象征性的造型,呈现出内敛而有力量的状貌,更沐浴着远古时光的单纯与静穆。
河水日夜不停奔流,也从故乡婉婉流过,这种景象一直驻留在吕中元的精神世界之中,他把对故乡的情感全部倾进了他一个时段的作品之中,这就构成了他第二部分的作品主题“故乡的河”。
吕中元从1987年到2001年间在日本求学从艺,十几年来,作为日本职业签约画家,活跃在日本的画¬坛,先后举办过多次个人画¬展并多次参加国际画¬展。异国他乡的经历体验,更加深了他对故乡的怀想。这一时期的作品,多半是以早年沿江¬写生的素材进行创作的。作者以深情细腻的情感,以丰富微妙的色彩,以朴实无华的构图,如歌如诉地描画¬了他心中的风景。那让人魂牵梦索的故乡,那远古时代巫风盛行的楚国古城,那湿润河岸心田的巨大竹轮筒车,还有苍茫猿啼的深山回响,以及巴蜀夜雨中忧郁的渔舟水泊,都变幻在他的笔下,如楚辞般的神秘,如编钟般的音色魔幻而惟美。
从黄色的河流到蓝色的海洋,吕中元的艺术观念和技法都经¬历过裂变,但是,他创作的冲动,仍然源自对故土河流的眷恋,只是他在绘画¬技法上的精益求变,使得他的艺术风格产生了变化,从而有了他创作的第三个系列——“无岸的河”。
这一阶段的主题和作品面貌,体现了作者在艺术追求上的双重期盼。他留学东瀛归来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身居北方,远离了曾养育他的南方河流,地理的经¬纬和思维的空间拉¬得越来越远,从而对那条刻骨铭心的故乡河流的思念,也就越来越无边无际。在某种程度上,原先熟悉的地理现象变成了抽象的意念,成为绘画新的动机。另一方面,作者在经历严格绘画技法训练的基础上,又经¬历了大量现代设计创意的实践,对造型形式的研究以及对材料的探索,使作者对这一阶段的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从事绘画¬与设计要素共融的学术探索,使他的绘¬面产生了既有写实色彩的生动又有理性构成的形式。应该说,他努力追求的是在艺术上注重传统文化的修养,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原则,以图在现代绘画¬语言中体现东方的情感神韵。这种无止境的双重追求使得作者的表现方法和表现形式具有更多的不定性和未知性。从沉静的塑造到意象式的表现,从概括的造型到展开的抽象形式,吕中元的油画创作是一个不断丰富的过程,但他的艺术最可贵的特征不在于丰富的形式,而在于不断积淀的专注而单纯的情感,这种情感的真实使他的艺术富有纯正的品质。由此可以让人相信,艺术追求的无边无岸不会削弱他的表现力度,反之,会引导他朝向精神的深度空间。
原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 诸迪
现代美学往往把视觉审美归纳为三大要素,即:形式美、色彩美、意境美。
人类早期的绘画,感悟着大自然的山川河流,密林村舍,日月天地,春去冬来。而后大师们从自然形态出发,通过各种艺术实践对形式美感进行着长期不懈的探索。他们在对自然界的视觉表现中,抽象出具有审美经验的形式法则。从而使绘画不再是简单地再现自然,而是有更理性层面和精神层面的艺术创造。
对于形式感的探求是吕中元先生情有独钟的课题,长期的绘画实践和职业的平面设计经验,造成了他对形式法则的敏感,他把设计实践中的图形原理、构成原理应用在他的画面结构之中,使画面简洁而理性。
在色彩方面,他把写实色彩的规律揉进装饰色彩的营构之中。色彩写生是他获取色彩感觉的源泉。多年长½江沿岸的风景写生实践,一方面更加深了他对故乡河流不舍的情感,另一方面使他的色彩表现日趋成熟。特别是留学日本以后,岛国的文化氛围和风土人情,日本画家的交流和日本学院的教学理念,对他的绘画有直接的影响。日本传统精神特质中的“和文化”,造就了日本视觉艺术形式的淡雅寂静,色彩的简明而清纯。这也或多或少地反映在吕中元先生的风景作品之中。在当代缤纷繁复的色彩世界中,他的这份单纯与雅致,无疑使我们在视觉的喧闹之中体会到了一丝心灵的宁静。
而这种心灵的宁静也许正是吕中元先生所追求的画外意境,与其说这是一种尘世的超脱,还不如说是追求一种思绪的纯粹。画面中意境追求的源头,可追溯到他对中国禅宗思想的理解。禅宗的境界是通过一种超净的思维去体会一种出世的人生内核。他把中华民族传统思想中的经典思辨融入对于形式美感的追求和对于色彩美感的觉悟,这些都印证了他追寻心灵慰藉的过程,他用形式和色彩作为媒介去实现思想的超越,人格的升华,而这种画外的境界婉如他画中的故乡河流,远眺苍茫、浩渺无边,然而却又是回首无岸!!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周爱民
视觉的净土——吕中元的油画创作
伫立于吕中元的油画作品前,让人感受到一种久违的沁入心脾的美,这种美与静穆、悠远、庄重和神圣的视觉体验有关。在颠覆本质主义和充分释放快感的时代,这种的美的追求与创造近乎奢侈,也为一些后现代主义的追随者所不屑。但是,吕中元执意独行,坚守自己的艺术理想,他相信崇高和意象的美总有其颠覆不破的价值,它是人们由现实的物质空间摆渡至明澈的精神领地的凭恃。
吕中元的作品让我们重新回味起伊曼努尔·康德极力推崇的崇高和意象美的意义及价值。在康德生活的时代,两大流派占据了哲学及艺术的领地,一是以英国经验主义为代表,将“美的”与“愉快的”等同起来,审美体验来自感官的快感;二是德国理性主义美学把“美的”与“完善的”等同起来,审美活动是一种先验性的形而上的观念认知。尽管现今已不是康德的时代,但是康德在其时代所面临的问题与我们今天的处境却颇有几分相似,当代艺术在现实条件下反映出两种困境:后现代主义强调个性表现及差异认同,推动了艺术走向多元化,当人们齐声赞美多元化的盛景时,却不能不正视被多元化遮蔽的价值观念及精神信仰的危机,一些丑野狂怪的极端者假借个性张扬,将艺术创造等同于浅陋低俗的欲望和快感宣泄;另外,后现代艺术拓宽了艺术的表现方式,观念艺术大行其道,在纯粹理性思维的支配下,艺术与感性的形式割裂开来,艺术失去了鲜活的肉身,而落入虚幻与空洞之中。当代艺术的现实状况,使我们重新认识到康德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伊曼努尔·康德不主张将形而上思维与感性体验割裂开,他将经验主义理性主义调和起来,强调审美活动归于判断力而不是单纯的感官快感,审美的主要内容是情感而不是纯粹的概念。正是这种调和折中的思想,使吕中元认识到自己的绘画创造所应走的道路,他在绘画上实践着康德的美学思想,强调“美的理想”和“审美意象”之于艺术创造的重要作用及价值,他由具体的感性形象塑造入手,深入到理性的审美世界中。
艺术之于人的目的在于它使创作者在对象里寻回自我,吕中元生长于长江之滨,并且在日本留学工作十余年,崇尚自然的东方文化滋养了他对山川的深厚情感。他的作品惯于描绘大山黄河,那些或壮阔、或沉静、或幽深的山河形象与其说是客观自然对象的再现,而不如说是心灵的审美意象表达。他以“光影”、“春水”、“滥觞”、“暮蔼”、“远眺”等为题的山河画面,画出了各种不同的山河情态,但是这些形象并非是对某处特定山河景象的再现。也就是说,创作这些山河形象的动力来自于“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不是“复现的”想象力。复现的想象力主要根据对经验的记忆,根据经验的“联想律”来把从自然界所吸取的材料(印象)复现出来;创造的想象力则除此之外,还要根据更高的理性原则,即人的理性要求,把从自然界所吸取的材料加以改造,使它具有不同于客观自然的新的生命。因此,吕中元作品的意蕴不在于对象本身而在于所唤醒的心境及理想,那些山河形象如此纯静、端庄,一尘不染,超凡脱俗,如同圣山圣水——那些山河形象,已经超越了具体的物质形象,而成为精神与信仰的象征之物。吕中元的山河作品剔除了杂芜的形象细节,而直取山河的形态骨骼及生命精隋,这一点在描绘山的作品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在《傲寒》、《山的物语》、《山南》、《凝结的使命》等作品中,那些山的形态完全具有人格化的力量,它们或卧、或立呈现凛然的风骨,如同伊曼努尔·康德所说,崇高把我们心灵的力量提高到超出惯常的凡庸。由这些形象产生的崇高感不同于简单的视觉快感,而是沉入心田的冥思苦想,是由痛感转化而成的快感。因此,崇高感作为一种情绪,在想象力的运用上不像是单纯的愉悦,而是严肃执着的理想追求。并且,崇高感与吸引力不相投,心灵不是单纯地受到对象的吸引,相反却受到对象的推拒,崇高感所生的愉快与其说是一种积极的快感,无宁说是惊奇或敬畏。面对吕中元的山河作品,我们敬畏于自然的神奇造化,自然是滋养人类的母体,她的伟大与神秘是人类无法逾越的。吕中元曾把自然比喻为“无岸的河”,她给人“莫名的惊恐与徘徊,思绪在颤栗,水浪在撞击,眼前的偶然,似乎再也无法驾驭奔流的命运。”在自然面前,人类所有现实的利益纷争和算计,似乎都显得琐屑、卑微。我们只是身处自然之中的过客,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随无限的自然真谛,成为人类不息的生命理想。
理想是把个别事物作为适合于表现某一观念的形象显现,这种审美趣味的原型一方面涉及一种高度的不确定的理性概念;另一方面又不能用概念来表达,只能在个别形象里表达出来,因此这一形象更恰当地叫做美的理想。在吕中元的作品中,山河就是他求索永恒的生命理想的载体,他以自己独到的绘画语言去实现这一美的理想。在他的山河作品,色彩的表现力尤显突出。自印象派以来,色彩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或者说色彩直接是情感的承载物,在吕中元的作品中,色彩已经超越自然主义的色彩再现,而上升为主观性的色彩经营及表现。那些或浓烈、或清雅、或冷峻、或温淳的色彩直接对应的是心理情绪,它们既呈现了自然山河丰富的颜面,同时也袒露出人面对自然的复杂思绪。在塑造美的理想过程中,吕中元除了充分发挥色彩的表现魅力外,他还巧妙的取舍、布局画面,在形象的大小穿插及线面分割中营造出一片井然的秩序,这种秩序感来自于严密的理性思维,也与观念性的理想境界有关。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形式和观念相协相成,紧密不可分地构成了画面的整体关系。
吕中元的绘画作品创造了崇高和意象的美,这崇高和意象的美来自于自然对象,也源于人的心境。伊曼努尔·康德讲过,“对自然的崇高感就是对我们自己的使命的崇敬,通过一种‘偷换’的办法,我们把这崇敬移到自然事物上去(对主体方面的人性观念的尊敬换成对对象的尊敬)。”在一个物欲肿胀、失去神圣感的时代,吕中元力图通过艺术的手段,以崇高和敬畏的精神追求,重新唤起人的尊严与使命感。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陈建功
跨界的魅力——《回望家园》序
闲来翻书,常常由衷地羡慕古代所谓“文人”的生活。在他们的生活里,诗、书、画犹如血脉,时而各行其道,时而古汩汩交汇,径直通向他们的心灵。他们在艺术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穿行,自如地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其生命体验与生活感受,这是何等充沛的元气!反观当下,在分工日益精细化的时代,文艺也被分割成了不同的营垒。不同艺术门类之间隔山而望,跨门类的“通才”已近罕见。当然也曾发现几位作家朋友,或是因为家学,或是因为机缘,有幸对音乐、绘画、书法之类有所涉猎,其作品就有了旁人所没有的气象,着实令人羡慕。正因为如此,当我偶遇吕中元先生的散文集《回望家园》时,那份惊喜就可以想见了。
我与吕中元先生并不相识,画界朋友告知,他是一名画家,作品以油画见长。朋友说,他尤擅将写实的生动性与装饰的程式化结合起来,将中原地区的传统文化与东瀛的审美情调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关于此,我不敢妄言,不过,行走在他用文字搭建的世界里,倒是能真真切切感受其“跨界”的魅力。
作为一名画家,当他观察世界的时候,必然带上了他专有的、在美术天地里日积月累中浸润出来的目光,这使得他的散文写作无不充盈着线条、色彩、造型的影子。试看他的这段描写:“六月的初夏,天空和后湖衔接,一望无际,湖面芦苇郁郁一片,一浪一浪地在湖中翻动。远山淡蓝淡蓝的,很是干净,并显得更加遥远。太阳照在微风的湖面,连绵的微波折射着太阳的粼光,白云的阴影从湖面上飘过。湖中还有几头水牛,伏在湖水里一动不动,岸边的牛正忙着吃草,有的牛背上还歇着几只鸟。翘鼻麻鸭大天鹅在水中轻轻地来回划过。岸边的大树有个牧童骑在树丫上,嘴衔两片叶子吹着,时不时发出水鸟的声响。”(《后湖》)在作者诗意的笔调下,一幅田园山水画就缓缓呈现在我们眼前。这画里,有远景有近景,有动态有静态,色调是清新淡雅的,更饱含着作者古典的家园情怀,使你不能不久久驻足观赏。只有画家的手笔,才能把这生活中的诗情与画意融会于一炉。
“跨界”的魅力还来自于,画家为文,往往自由地穿行在各类文体之间,率性由真,了无羁绊。比如本书里有好些篇章,就很难加以准确定位,到底是散文,还是小小说?《博士论文》写一位经济学博士曹刚在拉斯维加斯赌博的经历,细腻地刻画了这位博士的心路历程。《孤儿》描摹丁涓生与章子君与宗教有关的感情世界,这主人公的命名让人不禁想起鲁迅先生的《伤逝》。《不要相信照片》将在日本打工的姑娘林霞的生活掀起来一角给我们看。如此种种,无须一一历数。由此,我猜想,作者大概不满足于当下散文的“小世界”:一点小思绪,一点小感怀,使许多散文作者沉溺于局促狭小的“我”中不能自拔,缺少“以小见大”,开眼看世界的大气。作者坦然地将他生活的全部世界都纳入散文写作中,有叙事,有抒情,有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有对他人生活的发现与描绘,也有对自己专业领域的理性探究,不同的侧面汇聚到他的笔下,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这样的散文,究其成功的奥妙,阅历、眼界、胸襟、学养是其根基,这是不言而喻的。文学观念上包括文体规范上“无碍”的洒脱,或许也是到达自如的散文境界的前提吧。
虽然追求的是“无碍”的境界,然我仍然从中感受到一种颇为亲切的熟悉,仔细寻味,这“亲切”来源于散文背后所站立的知识分子的骨骼和神韵。翻读全书,可以想见,作者是感时忧国的,对于社会上的不公平、不公正现象,作者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作者是善于自省的,对于自己的批判是严苛的,意味深长的;徜徉在艺术的世界里,作者总是孜孜不倦地寻找美的踪迹,对于美的追求业已深入骨髓,将成为他不变的旗帜。因为这“亲切”,我心底将他引为同道,也期待作者进一步磨砺思想,丰富情感,锤炼语言,为我们捧出更多更美的文学之花。
蔚蓝色的皈依------龙昭阳/文
——读吕中元的《山·河系列》
像一朵硕大的紫茉莉世界
炫耀着香气,在它的花苞上一只蝴蝶之蓝翼发着柔光
悬挂着五月之夜人生的风景无数,但真正能触动心灵并永远镌刻在生命之中的则寥若晨星。我一向不喜欢风景区的名胜,黄山张家界市的风景可谓显赫,而最入我心则莫过于那些风起云涌的时刻,千岩万壑,如海市蜃楼,有地老天荒的苍茫与迷惘。“我”则已不复存在,消融在这漫天变幻的云雾之中。倏忽间,风去云散,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清奇峭拔,令你屏声静气,这是难得的磅礴与感动。
人生中遭遇如此美景总是少数,况且,总是在跋涉的旅途之中,游人的心情终归不是太闲散,风景区的喧嚣亦总是以预设的强力介入你行色匆匆的心灵,程式化的导游以蜻蜓点水的速度往前赶路,你是造访者,你还未驻足便已离去。
邂逅是一种缘分,更是美丽。寻常生活之中,不期然偶遇某种风景,它蓦地抓住你,触动你的心灵,暗合了你的某种情绪,这种幸福将隽永而悠长,成为你生命隐秘处一抹会心的微笑。
而有一种风景将永远不会褪色,那便是故乡。她已融进你的灵肉,随血脉流淌,造就你那方水土养育出来的神韵与气质。无论你走得多远,无论你的生命漂流在何方,故乡总像风筝的那根线,以绵长的、最温柔的力量牵引你,让你为之想往、为之感伤。
吕中元的画就是他心中的风景,那让人魂牵梦萦的故乡,那远古时代巫风盛行的楚国,那片屈原漫漫求索、行吟泽畔的忧患之地,那遥远、忧郁而又浪漫的江南水乡。有如亘古、有如昙花,有一种不能言说的神秘、感动与美。
吕中元生长于楚地,却于最青春的年华东渡扶桑树游学十四年。隔着浩瀚的山水、隔着恍若隔世的时空,想念着故乡,那片母亲河滋润过的广袤大地,那里山水葱茏、人淡如菊。十四年的分离、十四年的漂泊,十四年积攒起来的对故土的怀恋终于可以稍稍安顿。毕竟回来了,可“近乡情更怯”,那份对故乡山水的怀恋已化为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怀。河岸总是藏着神秘
绿色的树丛静静地默望着
夕阳下炊烟的暮色
狗在吠呗 牛在嘬草
女人总是穿着花色的衣
在屋里屋外进出忙碌 与她们答话 都会笑的
露出玉蜀黍属色的牙齿
那是带有泥沙江水染的
母亲袒露着丰腴的乳房
顶着嗷嗷待哺的婴儿
有人告诉她,孩子睡着了
那时她淡淡一笑扣上衣裳
只顾笑也不回答什么话语
默笑中藏有人口繁衍的深奥秘密。这是吕中元组诗《故乡的河》中的一节,恬淡、朴素、静美如凤蝶总科的故乡,他以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江南水乡的清秀面容。那些从心中汩汩流出的情愫,犹如初沐过三月的新雨,美丽而淡泊。
诗情是一份缱绻,作为艺术家的他更多地将这份情怀寄寓于画面。《山·河系列》以辽远、清肃、静谧的氛境,以厚重、整饬、略带装饰趣味的画面,渲染出了故乡山河神静八荒而又袅娜温婉的气质。因为那是江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江南的风骨总是清峭而又玲珑,柔美却不失刚健。
然而,吕中元却又脱离了对江南山水的具象描绘,他不是对景写生,更不是对着照片描摹。因为故乡的一草一木、晨钟暮鼓、故乡的烟雨风情早已叠映在他心灵的深处,犹如蒙太奇般淡出进入,那些眼中之象历经画家情感的涵育而化成了一幅幅颇具象征与静观色彩的心中之影。那郁碧的青、梦似的蓝、凝固的二氧化钛与静穆的红,蒸腾着远古的繁华,却又有着不为人知的感伤。那些天光云影、湖光山色,那幽远的小径、犹是亘古的丛林,如大自然的吉光片羽、如雪泥鸿爪、如天籁,有一种静穆的唯美,似乎远离尘世,是大自然的某种幻像,有一种超现实的情绪。
一条古老的河 多少冰川世纪沿着千年的峡谷水域 披星戴月有了水 便有了冥蒙的神秘 有了河 便在滥觞处有了一首世代繁衍 生命的摇篮曲
吕中元对故乡的情怀,演而为具有隐喻色彩的对于黄皮肤的中国人的终极关怀。长江,一条古老的河流,浩浩觞觞,泽被大半个中国,滋润着人间的烟火与黄土地上的生灵。这种具有人文意义的情感赋予画面以庄重与质朴、以亘古和神秘。“人随水草而生”,有了水的地方便有了生命,“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不见今时月”,多少岁月的沧桑,随滚滚波涛奔流不息。而人们生于斯、长于斯、又逝于斯的山河依旧,有一种沉默和坚韧,而这也是吕中元画面中传达出来的一种气质。岁月陡转、物换星移,于自然、于宇宙,人的生命犹是昙花,稍纵即逝。所以,吕中元的画面中没有人间的烟火,却又处处隐喻着生命的存在、困惑与感伤,在静默与整饬中弥漫着绵长岁月里的苍凉与震颤。有些画面用色虽极绚烂,笔触磅礴,却总是掩饰不住作者心灵中对生命、对宇宙的终极诉求,这种自发的本真流露让画面始终处于单纯与宁静状态。“山·河”本应是极宏伟壮阔的意象,纵横开阖、震撼人心,但吕中元却将这种惊心动魄藏匿于心底,不动声色地经营着画面。那些金字塔式的山峰似乎是被极光照亮的,遥远而不可触及,近景的阴影在强光的映衬下有说不出的魅惑,画面静凝,却又内蕴着强烈的张力,一种似乎见证了人类原初的洪荒亘古,摄人心魄,触动你的情绪,让你作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冥想与神游,获得生命的自由、诗意与高贵。
山以水为脉,水因了山才有了风骨。吕中元的《山·河》系列在某种意义上讲已不复是生机盎然、植被丰茂的烟雨江南。他已将山水符号化为具有象征与隐喻色彩的生命意象,是华夏族的图腾,视象的幻化已将自然人格化了。所谓“空山无人,水流花开”,这是禅的境界。在这喧嚣的人世间,人们忙于衣食住行、名位利禄,生命的活体日渐沉沦,难得吕中元还能保持这份锐利的心性,去感悟大自然灵肉深处的声响。但也许正是他这种曾经远离祖国、远离故土的人生经历历练了这种情怀,他所抒发的既不是气势磅礴、宏伟壮观的大山大水,也不是耽溺于某种缠绵缱绻的炽烈情感,而是经过了智性的积淀,将山水符号化、意象化,指向心灵的某种境界。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而这种美却并不空幻,只因为这份情怀的存在,只因为对故乡山河的热爱,便见出了生命的风骨和感伤。不管河的前方有没有希望 只要顺水,就会有归宿
郁郁苍苍的生命感是吕中元画面的魂魄,这种生命的情绪和意识造就了画面幽远、静穆的气质,不复是一幅画,更像一阙诗,充满了某种人世间的况味和境界。疲惫困乏也得时时注意不得有半点走神也许夜间的堤岸会窜出什么如果是渔火 那便是乡愁要是夜鹰目就好好久没有听一支黑夜的歌
李学惠---
李学惠----(中华人民共和国原文化部外联局文化参赞首位荣获日本文部科学省授予的学艺员资格者)
我在日本工作期间,因参与策划一些美术展览,常听人谈起活跃于日本画坛的中国画家吕中元。渐渐地,我对吕中元及其绘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吕中元的绘画大都以中国大山黄河为主题,每每欣赏其作品,我的心里总被激起阵阵波澜。画家笔下描绘的中国山河,不论气势磅礴还是优雅静谧,都以其独特的色彩和浓郁的东方情趣而使东瀛的观众倾心和赞叹。
吕中元1987年东渡扶桑留学,近20年来,他以执著的艺术追求和满怀的丹青理想,先后求学于东京艺术大学京学艺大学,之后签约于日本东京画廊和第一艺术俱乐部,多次举办个展并参加国际艺术展览。异国文化的启迪和传统中国文化的发酵升华及二者恰到好处地相融相合,成就了吕中元充满东方理想的意境幽远的油画风格。
吕中元生于长江岸边,他“听着船工的号子,看着江中的白帆”长大,“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兰”,浩的江水和不尽的风光培养了他的审美情趣,陶冶了他“春绿两岸”的情怀。高原冰山的雪水汇成滚滚东逝的大江,流淌着季节的信息和古老的故事,流经巫术与浪漫盛行的楚国三镇。传统文化的底蕴,丰富厚重的艺术积淀,对吕中元风景油画的内涵和审美趣味的形成无疑影响深远。多年来,吕中元跋山涉水地写生素描,对祖国的壮丽山河油然而生一种特别的情感,同时熔铸下他广阔的胸怀。欣赏吕中元的绘画,观者无不真切地感受到一个远乡游子对祖国母亲的深情眷恋,祖国的江山给了他无限的激情和创作灵感,他以胸中的激情和手中的画笔,将祖国大自然的美转化成为不朽的艺术之美。
吕中元对绘画艺术一往情深,执著追求。在日本留学和工作的十多年中,他如饥似渴地吸取着异邦文化带来的灵感。东瀛列岛,四季分明,山清水秀,日本人民既欣赏樱花的花开花落,也崇尚中国佛教禅宗境界的审美情趣,这些无疑对吕中元画风的形成具有影响。从他的绘画中,观者可看到画面那淡而简、静而真的意境,充满柔美又蕴含雄强的气势,感受到日本美学中“艳极而素”的审美旨趣。长期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陶冶和山川上下的写生及异国文化的视觉借鉴,吕中元融会贯通地升华抒发,终于形成其高山黄河系列作品特点。
吕中元的艺术特点,一是形式的写实与装饰的融合。吕中元毕业于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他基本功扎实,颇具构图造诣。无论线条还是色彩,均可巧妙地将写实的生动性与装饰的程式化结合一起,用轻快潇洒的笔触表现当代的艺术语境,从而构成画面的冲击力,使之呈现蓬勃的时代气息,使源于西方的油画具有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二是其绘画的情性与神秘性的融合。由于吕中元成功地使写实要素和装饰特征有机地融合,其画面趋向单纯、简洁、明快的风格。原始人类绘画的单纯、神秘与现代绘画的明快结合,恰恰迎合了当下东方受众对原生态的青睐,东方的理想和古国文明,形成了吕中元绘画的独特观念,并以莫名的神秘意境溢出。在吕中元高山大河系列作品种,相当一部分使用大面积的蓝色并以纯白相配。两种看似简单的颜色,在画面竟形成一种神秘的交融。而吕中元另一部分绘画则较大面积地使用色,并由这一色素折射五彩缤纷的变化,画家将传统的油画笔法和独特的色彩表现巧妙熔于一炉。站在吕中元的绘画前,随其色彩的引导,人们感到无穷的生命力在色彩的空间升腾,感到来自冰川世纪的雪水的奔流和来自远古岁月的歌声……
与吕中元接触,无论是何话题,都可真切地感受其独具的综合艺术修养,坚毅和执著的性格,细心体察生活的美丽和精彩,蕴含平静心态中的创作激情……
万 象 天 地 间
——论吕中元的油画大风景
贾 方 舟 2014年6月
西方油画以其逼真的古典写实特点传入中国,至今不过百余年历史。它在这块具有深厚文化传统的土地上面 生根发芽,衍生出了众多派系。有的是继续发扬西方油画的古典写实精神,而有的则是在取法于西方的基础上,融入中原地区传统绘画精神,充分展示出中西方两种不同文化艺术命脉。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均是这方面的代表。他们深谙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立足自身文化传统又不断寻求新的突破,以新的观念意识,开启一代风范,以鲜明的现代风格卓然成为一代大家。
作为这些前辈的后继者,吕中元在他们开创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吕中元在国内时就读于原中央工艺美院,师承吴冠中、张仃等师辈大家,80年代末先后赴日本、欧洲、美国求学深造,在旅居海外的十几年中,又深受东山魁夷加山又造等影响。从他的作品中不难看出其来自多方面的滋养,既具有西方油画固有的视觉张力,又具有东方艺术特有的一种“宇宙意识”(对“道”的观照)和“禅宗理念”(对“禅意”和“禅境”的体悟)。
巴黎的评论家曾说赵无极的艺术是“将法国的情致和远东的空间感相结合”。认为他的作品“明确地反映了中国人的宇宙观是如何成为全球性现代观点的”。赵无极自己也认为他的艺术是在“向深远本原的归复”。无论是巴黎的评论家所说的“远东的空间感”,还是他本人所说的“向深远本原的归复”,均可以理解为是在宏观境界上对“道”的观照。而“道”是什么?就是中国先哲所建立的一种宇宙观。中国先哲对宇宙的观照方式,不再是对一山一水、一树一石的具象式的观照,而是一种对天地浩渺、大气盘旋的宇宙万象的宏观、感悟和冥想。而我们在吕中元的作品中看到的,正是借助了西方油画这一媒介和方法,表达出一种“对天地浩渺、大气盘旋的宇宙万象的宏观、感悟和冥想”。
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还有一种与道的观照相并行的是对“禅意”和“禅境”的体悟。将“禅意”和“禅境”带入诗画之中,王维首当其冲。例如他的诗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就充满一种对“禅意”和“禅境”玩味。这种由诗意引发出的“空间幻象”,又转而构成欣赏者心中的一方净土。但诗人画家对世间万物的真实感悟,在禅家眼里又“一切皆为虚幻”。也就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我们之所以不知疲倦地追求那转瞬即逝的美景,是因为人生亦如这美景,从来都是易逝易变的,但艺术又在这瞬息万变中找到一种永恒。从而也成为艺术家不惜笔墨孜孜以求的目标。
吕中元为在自己的作品中创造一种亘古鸿蒙的空灵禅境,他将粘稠的油彩稀释,采用了泼彩画法,这种画法如果追本溯源,可以说是缘自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泼墨法。《唐朝名画录》曾记载:王洽作画常在“醺酣之后,即以墨泼,或笑或吟,脚蹙手抹,或挥或扫,或淡或浓,随其形状,为山为石,为云为水,应手随意,倏若造化,图出云霞,染成风雨,宛若神巧,俯观不见其墨污之迹”。明朝李日华在《六砚斋笔记》中也谈到北宋米友仁的“泼墨”技法:“其连云合雾,汹涌兴没,一任其自然而为之,所以有高山大川之象。”到近现代后,又有张大千在青绿山水的基础上创造的“泼彩画法”。吕中元虽然是以油彩为之,但他承接的是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是对“天地浩渺、大气盘旋的宇宙万象的观照、感悟和冥想”,而非对一山一水、一树一石的具象式的描绘。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看到吕中元的作品(例如《潮起》、《烟雨》、《一色 》、《圆融》、《真空》等)在某种程度上与赵无极为代表的西方抽象抒情派的文脉关系。吕中元为实现中国文人写意的格调和空灵的禅境,他用油彩泼洒的表现形式,保留了水墨的意趣,泼洒的笔意厚薄有度、浓淡适宜,时而如走龙蛇,时而又沉稳深厚,由泼彩造成浑然一体的韵味很能表现出一种空间幻化多变的意趣。特别是以简约的大色块有力抓住自然变幻的视觉特征,消弱了天、地、山、水的写实原型,更趋近于当代都市人寻求的心灵世界。
吕中元的作品很能体现出他对宇宙天地的想象与思考。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里面提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可以为天地母。”明确说明有一种“物”在天地生成之前已经生
成,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我们在追问其究竟是何物或观念存在时,此间追究的过程也构成人类思想进步的轨迹。诗人有诗人的方式,哲学家有哲学家的思考,而在吕中元的笔下,他将对变化无穷的宇宙的思考,转换为一种可视的神秘空间,堪称宇宙之“秘境”。这“秘境”之“秘”又集中体现在《逐云》之中。《逐云》一画大体由三大色块组成,先以橙色与蓝色的补色关系形成鲜明的对比,又以粗犷的黑色成为一道隔离两色的“屏障”,像是经过了一场冲突和碰撞之后,最终分别从各自的方向聚集于图像的中心,形成一种内聚的强大合力。又像是以极强的张力从中心辐射而出的气流。集中体现出宇宙间神秘力量的爆发、冲突、对抗、凝聚和扩散。
林语堂曾戏称,西方的艺术冲动源于女人,中国的艺术冲动源于山水。这话不无道理,它至少可以说明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体系与审美形态的差异。我们无意追问东西方艺术这两座文化的高峰孰高孰下,只想在不同的语境中感悟艺术的最高形态。谁能够把东西方艺术精神融合在一起,谁就抓住了现代艺术发展的命脉。
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再到吕中元,证明了融贯东西艺术的可能性。吕中元的艺术,不仅以他自己的方式在践行这一可能性,也在践行中保留了他作为一位中原地区艺术家心底对于传统文化的眷恋。
尘世脱俗与画外意境
——如何欣赏吕中元的泼彩油画
王士庆 2014年6月
伫立在吕中元的油画作品前,你的心会立刻沉静下来。那是一种躁动之后的沉静,如佛性般彻悟,沁人心脾,洗去繁华与俗尘。
吕中元的泼彩油画,集传统绘画本质与特征、当代观念与思潮、西方色彩与形式、东方哲学与意境为一体。这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境界。很多人会说,看吕中元的油画,如同审视自己的人生。那种无可抗拒的心灵净化,令人感动,映衬着美和深。
也有人觉得吕中元的油画太深奥,不容易看懂。当然,这里面有很多关于思想与哲学,艺术与感知的问题。画家以形传神,观画者也需要具备学识和修养,需要有领悟画面内在音律和外在张力的能力。
心与物冥,自成玄悟出尘之状。观吕中元泼彩油画,只要了解油画的表现形式,意境的表达方法和艺术的三重境界,就能神入画中,达到心灵与万物相融的效果。
绘画有水墨和油画之分。水墨讲究画面有意境,画外有精神。油画则不同派别不同追求。如古典派和新古典浪漫派主要特点是写实,前者对绘画对象更注重结构,后者注重色彩。解构主义出现后,油画又分印象派和抽象派。印象派开始脱离写实,主要以具象为主,其中色彩光影是最大的造型要素。抽象派则完全脱离写实,画面不重视形象,完全以作者个人的色彩、造型理念创作。
吕中元最初的长江系列就倾向于写实。从小生活在长江侧畔的他,通过纯雅浑厚、朴实无华的情感和手法,叙述了他心中的风景,唤醒了你梦中的真实。《滥觞的河》、《故乡的河》系列中每一幅画都诠释着一种人生范式和思想之所。小镇宁静淡泊,渔船江舟唱晚,筒车巴山夜雨,古国大漠孤烟。既有“古道西风瘦马”的浓重,又有“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的情怀。就像吕中元文章里写的那样:我的故乡,就是我的乡愁。
艺术的魅力总是让画家不断探索和发现,就像功夫里的上乘境界,让人魂牵梦绕,净心虔诚。如果说故乡给了吕中元创作的灵感,那么追求就给了他思想的幻化。多次寻觅与探索之后,远赴日本、美国、欧洲深造回归的吕中元,精神思想达到了禅悟的境界,他的艺术创作融贯东西,终成大器。
如同当年的抽象派创始人瓦西里·康定斯基一样,吕中元的泼彩油画不再满足于写实和具象的山与水。他的作品,更多展现的是造形和色彩,纯粹的形色让画面产生了音乐感和空间感。在这样的音乐和空间里,你可以天马行空、纵横驰骋,也可以潜心静悟、超凡脱俗。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艺术的三重境界中,吕中元的艺术造诣在他的《大山大水》系列油画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青山》还是山,但你还可以看到流动的水,就像轮回。
《相生》已不再是树,还有碰撞的心,如同启示。
风声》看不到风声,更多的是感受和审视。
还有《色相》里纯洁与孤独,《无极》里的万物与众生。
至于《无常》、《圆融》、《非空》、《不惊》、《一念》、《冥想》等等那些超越物质表象的艺术,展现的已经是心灵的深度空间和幽远的禅宗意境。
在这些艺术品面前,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以及感悟到什么,已经不再是画面所传递的,而是你的思想和内心所触碰到的。
一些物象都是空的,禅宗的真实境界就是忘我。在第一境界中,我们不断追寻自身起源,追问所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哪里去?”三个千古难题。第二境界已经感悟到“无”,开始从自然中剥离出来,与外在的“水流花开”融合为一个世界。而第三境界就是“无我”,是时间与空间融合,天与人的统一。我们感觉不到自己,但我们就在这里。
去欣赏吕中元的油画吧,适合久久地凝视,反复地阅读,认真地思考。其实,只要你的内心有故乡,有感恩,有在尘嚣中审视自己的灵魂,你就会读懂吕中元的画,读懂自己。
目录
概述
艺术经历
创作特点
艺术成就
美术作品
设计作品
主要著述
主要学术论文及学术演讲
文学作品
油画精品
艺术评论
中国美术馆馆长、教授范迪安
原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 诸迪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周爱民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陈建功
蔚蓝色的皈依------龙昭阳/文
李学惠---
万 象 天 地 间
尘世脱俗与画外意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