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丹桂
中国越剧演员
筱丹桂(1920年—1947年10月13日),原名钱春雄、钱春韵,又名钱春凤,浙江嵊县长乐人,中国越剧女演员,被誉为“越剧皇后”。
筱丹桂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八岁时成为童养媳,十岁进入嵊县崇仁镇高升舞台科班学艺,师从越剧演员喻传海,先学老生,后改花旦。出科后,筱丹桂成为戏班头牌花旦,随高升舞台在绍兴市宁波市杭州市一带演出《文武香球》《贵妃醉酒》《沉香扇》《碧玉簪》等剧目,并曾赴上海市进行公演。
1940年,筱丹桂被戏院老板张春帆聘请到上海卡德戏院演出,后被其严密控制,在胁迫下改演《马寡妇开店》《潘金莲》等剧目。1945年丹桂剧团成立后,筱丹桂在“新越剧”思想的影响下力图改变戏路,并于1947年为支持袁雪芬等越剧姐妹自建越剧剧院和越剧学校参与《山河恋》联合义演,由此成为越剧“十姐妹”之一,引起张春帆不满。1947年10月初,张春帆污蔑筱丹桂与剧团导演冷山存在不正当关系,并多次辱骂筱丹桂。当月13日,筱丹桂服毒自杀,临死前写下“做人难,难做人,死了”八个字。
在越剧“十姐妹”中,筱丹桂学戏最早,成名也最早,在当年的梨园届曾有“三花”(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不如“一娟”(姚水娟),“一娟”不如“一桂”(筱丹桂)的说法。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筱丹桂姓钱,初名春雄,1920年生,浙江嵊县西乡长乐村人,家庭为破落书香门第;3岁丧父,八岁被卖到嵊县南山当童养媳,一年后赎回,在祠堂内读书,改名春凤。1930年春,才十岁的丹桂入嵊县崇仁镇戒德寺裘光贤等创办的“高升舞台”,拜喻传海门下学艺。先学老生,后攻旦角,取艺名为筱丹桂;由“落地唱书”著名艺人相来炳之徒喻传海、小歌班出身的应方义教文戏及唱腔,徽班出身的张传贵、水陆班出身的陈孝忠教武戏及身段。天天练武功,死记硬背“赋子”,空旷野地吊嗓子,月亮底下试身段。班主裘光贤手执戒尺监督,稍一疏忽,就遭责打。裘光贤信奉“不打不成材”“棍捧底下出角儿”,他对筱丹桂更为严格,要她学会连翻三、四十个筋斗,能翻三、四只台子,甚至还要能翻铁杆;为了练功方便,到了傍晚,筱丹桂悄悄拿起剪刀,“咔嚓”一声把自己的长辫剪掉;第二天坚持练习至到动作标准为止。
由于筱丹桂早练功,晚琢磨,一招一式严训练,唱做念打扎功底,技艺猛进,被班主列为头肩花旦,未出师已崭露头角,十八岁即挂头牌。
之后,筱丹桂她们跑遍了嵊州市的每个角落,又到东阳市、义乌、金华市兰溪市永康市桐庐县富阳区杭州市、临安一带,最后到了绍兴市宁波市等较大的城市演出。1934年,筱丹桂擢升头牌,在《后硃砂》一剧中,她饰演曹翠娥。1935年4月,筱丹桂已第五次随高升舞台到兰江戏院演出,因为头牌花旦施银花身怀六甲,她有了更多演出机会。同年7月3日,她又随高升舞台到大光明戏院演出并被该戏院的经理谢志平捧上了“越剧皇后”的舞台。
初入艺坛
1936年,筱丹桂就演于杭州“大世界”。1938年春季,以筱丹桂为首的高升舞台第六次来甬,并首次在天然舞台演出,先后演出《沉香扇》《新梁山伯》《昭君和番》《双山救驾》《丁郎寻父》等戏,在越剧舞台上创造了华采各具的舞台艺术形象。她的出名吸引到了上海剧场老板的走卒张春帆耳中,张春帆特地从上海赶来看演出把高升舞台聘请到上海恩派亚大戏院去演出。
1938年4月,筱丹桂随“高升舞台”戏班进入上海市;4月30日,18岁的筱丹桂以《三本铁公鸡》《盘夫索夫》两剧,在舞台上亮相,在“真刀真枪、特别武打”的《三本铁公鸡》一剧中,她一枝花枪,耍得观众眼花缭乱,并仿“髦儿戏”武旦小脚粉菊花,作越墙之势,从铁杆里一个筋斗翻进去,连翻两只凳子、一把椅子,表演了连一般男演员都感到难度很大的动作。之后,筱丹桂先后在恩派亚大戏院、大罗天剧场、大中华大剧场、老闸戏院演出了足足一年零五个月,共演了147个剧目,其中《马寡妇开店》《卓文君夜奔相如》《三本铁公鸡》《武松与潘金莲》《大闹三雅园》《武则天》等,都是另一位越剧名旦姚水娟当时未演过的;《刁刘氏》一剧,姚水娟仅演了5场,筱丹桂却演了60场,筱丹桂到上海市时,前台只和她签了半个月的合约,唱红后,合约从半个月延长到8个月;筱丹桂允文允武,戏路甚广,在上海观众中有相当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1938年9月12日,姚水娟首演新戏《花木兰》从事改革。此后,她接连开排新戏,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筱丹桂即予效仿,接连排演了《西厢记》《少奶奶的扇子》《麻疯女》《枫山复仇记》《可怜的婵娟》等新戏。在《西厢记》一剧中,筱丹桂不饰相国千金崔莺莺,而学京剧名旦荀慧生饰演红娘。在《麻疯女》一剧中,筱丹桂采用了立体布景,并注意音响、场景的衬托作用,如用铅皮震动声表示雷电声,用电光来表现雷雨交加的场景。这些都反映了筱丹桂的探索精神。
1939年10月上旬,她随高升舞台班长裘光贤带领的高升舞台第七次来到宁波市,先后在宁波、嵊州市绍兴市作了短期演出;首场演出的是筱丹桂的代表作品《马寡妇开店》。同年11月上旬,因合同期满,筱丹桂随高升舞台回嵊县,由于裘光贤解散了剧团,所以她在故乡将近两月;1940年2月8日,筱丹桂第八次来到宁波天然舞台先后演出了《得女为媳》《三看御妹》《仁义缘》《日月镜》《杨洪传》和《孟姜女》等剧目,再次轰动甬城。
进入“孤岛”
1940年5月,由于张春帆陪同上海卡德影戏院老板沈益寿前来邀请,筱丹桂再次随高升舞台抵沪。5月20日,筱丹桂在上海卡德大戏院重新同上海观众见面。她见姚水娟诸姐妹聘请樊篱等文化人为编导,开演新戏,已取得较大影响,就急起直追,也打出“名家编导”的牌子,演出了描写家庭悲剧、讽刺社会的新戏《冤》,并运用了美术布景和奥妙机关。以后,她又在卡德大戏院、浙东戏院、恩派亚大戏院献演了新戏《团鱼梦》《冤孽债》《夜来香》《女公子》《兰娘》《劳燕分飞》《春雷》《翠姨娘》《旧恨新仇》《万世流芳》等数十出新戏。筱丹桂从1940年10月1日起,先后正式聘请了从事话剧和电影活动的徐韬、演过文明戏的满族人关键、三友实业社职员陶贤、从事电影和话剧美工设计的仲美等为编导和美工人员。筱丹桂依靠着这支编导、美工队伍,作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以新的面貌、新的技艺,为越坛作出贡献。
1940年11月1日,她开演《杨贵妃》一剧,筱丹桂在“贵妃醉酒”一场中,吸收梅兰芳等前辈京剧艺术家的高超技艺,根据越剧的特点进行再创造。她饰演的杨玉环妩媚多姿,雍容华贵,羽扇轻摇步步生辉,被誉为“梅派作风,丹桂独步”。该戏剧在音乐伴奏上也作了改革,除民族乐器外,配以西洋乐器,丰富和增强了舞台效果。剧场还把筱丹桂扮演杨贵妃的剧照,随票附送,越剧界随票赠照之风由此风行。此剧演出大为轰动,演满100多场。
但不久,她就被张春帆占有,并处于他的控制之下。筱丹桂被当成摇钱树,过着寄人篱下、没有名分的屈辱生活。1945年,筱丹桂成立了“丹桂剧团”,主演《雪里小梅香》《圆圆红》等剧目,一时誉满上海市。后来她在张春帆的胁迫下,戏路大变,在演《马寡妇开店》等剧目中,渲染了庸俗色情的表演,以迎合某些观众的趣味。筱丹桂作为一个有事业心的演员,唯一的安慰就是演戏,只有演戏才能摆脱内心的痛苦,只有登上舞台才能找到精神寄托。为此,她忍气吞声,含蓐负重。与此同时,她在艺术上并没有停步,而是进一步扩大了编导队伍,增聘了叶宏江、雁秋、朱炎、刘涛等编导,先后与张湘卿、李艳芳、张桂莲等合作,在恩派亚、老闸、山西省、国际、天宫等剧场演出了《人心》《元元红》《春风回梦记》《孀闺风云》《惊天动地》《梅雪争春》《平地一声雷》《竹报平安》《恩爱邨》等38出新戏。同年,筱丹桂与徐玉兰合作后,曾演出《秦淮月》《是我错》《红拂女》《青衫迷》等新剧,吸引了不少观众。
1946年秋间,筱丹桂带领丹桂剧团在国泰戏院演出,初时上座平平,后因编排新戏,营业渐有起色,获利颇丰。在灌制多张唱片后,筱丹桂也极希望能够涉足电影,因此认识了当时国泰聘请的著名电影导演冷山并成为朋友。1947年8月,袁雪芬尹桂芳越剧姐妹为自建越剧剧场和越剧学校,举行《山河恋》联合义演,她应邀在剧中饰宓姬一角,成为越剧“十姐妹”之一,由此受到团结斗争振兴越剧艺术的熏陶。义演结束后,她积极靠拢进步文化人士,观摩电影,征求剧本,希望在自己的剧团里进行新的改革尝试。
英年早逝
1947年10月5日,筱丹桂去大华戏院,看美国名片《居里夫人》,巧遇没有买到影票的冷山,于是退掉戏票和他讨论技艺,回家较晚;张春帆诬蔑她与冷山关系不正常,并无理折磨她,当众辱骂她,还对筱丹桂说:“除非你真的死了,我才相信。”筱丹桂有口难辩,诉苦无门,万念俱灰。其于10月13日下午,用指甲在被单上刻出“做人难,难做人,死了”八个字的遗言,服“来沙尔”饮恨而死,时年二十八岁。
筱丹桂的死引起各界公愤,当月16日,有多达五万人参加在殡仪馆举行的大殓,不少剧团还便派了《筱丹桂之死》的剧目,袁雪芬等人也联名向法院起诉,控告张春帆,但张春帆仅被关押了两个月就无罪释放,直至1951年袁雪芬等人再次联名发表文章上诉,张春帆于当年被法院判处死刑。她在上海前后八年半,演出近五千场。生前与名丑贾灵凤合作,灌有《王文品箫》《西厢·拷红》《玉蜻蜓·张氏劝夫》等唱片。
个人生活
1942年,22岁的筱丹桂与36岁的张春帆同居。张春帆本已有妻子,二人的同居关系对外保密。她有两个义母,一为上海青帮大亨黄金荣的长媳,一为电影业巨头吴邦藩的夫人,但在筱丹桂自杀前的一年中,往还亦渐疏远,鞭长莫及。
筱丹桂的师傅是高升舞台班主裘光贤,他找来了喻传海、应方义、张传贵、陈孝忠等四人做筱丹桂和商芳臣、贾灵凤、张湘卿、裘大官周宝奎等23人的师傅。
参演作品
参考资料:
艺术成就
筱丹桂与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并称“越剧五大名伶”。筱丹桂的技艺尤为卓绝,因此时有“三花不如一娟,一娟不及一桂”之说。
1940年5月,她见姚水娟诸姐妹聘请樊篱等文化人为编导,开演新戏,已取得较大影响,就急起直追,也打出“名家编导”的牌子,演出了描写家庭悲剧﹑讽刺社会的新戏《冤》,并运用了美术布景和奥妙机关。以后,她又在卡德大戏院、浙东戏院、恩派亚大戏院献演了新戏《团鱼梦》《冤孽债》《夜来香》《女公子》《兰娘》《劳燕分飞》《春雷》《翠姨娘》《旧恨新仇》《万世流芳》等数十出新戏。《团鱼梦》这出戏,描写了乱世之中劳动人民家破人亡的痛苦,使大家联想到当时民族灾难的深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霾过天青》是富有时代气息和清新内容的现代戏,《女儿心》是根据京剧名旦程砚秋的本子改编的越剧,《痴凤情鸳》是反映现代题材的时装戏,其中“怀春曲”和“慈母吟”,很快在越剧戏迷中流传开来。
筱丹桂不囿于越剧的原有唱腔,有意识地借用兄弟剧种的唱腔,如把马连良在京剧《甘露寺》中的唱腔移到越剧《满江红》里;在《姚小红》一剧中,筱丹桂饰演卖唱女,干脆穿插唱了几段京剧。尤其是1940年11月1日开演的《杨贵妃》一剧,筱丹桂在“贵妃醉酒”一场中,吸收梅兰芳等前辈京剧艺术家的高超技艺,根据越剧的特点进行再创造。她饰演的杨贵妃妩媚多姿,雍容华贵,羽扇轻摇步步生辉,被誉为“梅派作风,丹桂独步”。她唱的四平新调﹐用原板或慢板过门起唱,也同二黄原板接连起来唱,唱得委婉缠绵,突出地表现了杨贵妃内心的哀怨。在场景方面,采用了立体布景和软景,如在“罗仙朝帝”一折中,布置了富丽堂皇的皇宫,以衬托皇家的富贵豪华;在“素娥盗草”一折中,采用满台灯光,创造出仙山幽境的梦幻色彩。在音乐伴奏上也作了改革,除民族乐器外,配以西洋乐器,丰富和增强了舞台效果。
筱丹桂从1940年10月1日起,先后正式聘请了从事话剧和电影活动的徐韬,演过文明戏的满族人关键、三友实业社职员陶贤、从事电影和话剧美工设计的仲美等为编导和美工人员。筱丹桂依靠着这支编导、美工队伍,作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以新的面貌、新的技艺,为越坛作出贡献。
相关事件
大殓仪式
10月16日,筱丹桂大殓仪式在上海乐园殡仪馆举行,但是自筱丹桂自杀后次日起,吊唁者便陆陆续续前往乐园殡仪馆吊唁。大殓当天,道路上“拥塞不堪,造成阮玲玉以后十余年来未有之‘盛况’”。群众前往观瞻遗容者便络绎不绝,自静安寺到殡仪馆,交通为之中断,三路公共汽车几成“筱丧专车”,每车拥挤不堪。全上海越剧戏院停演一日致哀,各界代表5万余人参加公祭袁雪芬读祭文。八姊妹个个臂佩黑纱,头戴白花,声泪俱下。中国妇儒救济协会乐队高奏哀乐,两面大锣不时敲响。联华电影公司全程拍摄了纪录片。
自杀案调查
1947年10月5日,筱丹桂去大华戏院,看美国名片《居里夫人》;巧遇没有买到影票的冷山,于是退掉戏票和他讨论技艺,回家较晚。而当天下午张春帆回家时未见筱丹桂,便对筱丹桂的去向心存怀疑。当晚筱回家后,张质问其去处,筱谎称到俞家姆妈处吃饭。然而事不凑巧,当日下午俞家姆妈在国泰戏院看戏,并在后台与张春帆有过交流。如此一来,张便再三追问筱丹桂究竟外出干了什么,筱只得如实交代自己与冷山同去看电影的经过。彼此如何碰头、如何逛马路、如何回家等等,筱丹桂都一五一十地告诉张春帆,而且筱还屡屡认错。只不过这个诉说的过程并不轻松,从当夜12点到次日上午10点,二人一宿未睡。次日,张春帆便与友人刘涛、吴琛一道赴冷山住处,请冷山与其同往张春帆住处对质。冷山的回答与筱丹桂的回答并无出入。谈话结束后,冷山等人相继离开。但事情并未就此结束,二人关系并未缓和,筱丹桂多方努力并无效果,心灰意冷的情况下,最终服毒自杀。
“筱案”发生后,警察局便第一时间介入该案,对该案案情做了详细深入调查。10月13日至10月30日,警局对该案相关人员传讯,并做了详细记录,在此基础上撰写报告,认为筱自杀的主要原因在于“张、筱间成天连夜晚之喋喋不休之争吵”。随后,地检处对该案作进一步审理。因为张春帆在筱案中的过激行为,地检处认定张春帆犯有“教唆自杀罪”嫌疑,根据《刑法》第275条第1项提起公诉。起诉书称,筱丹桂在遭日夜诘责后,即拟自杀,被告预知其情,非惟不加防范,抑且连日喋喋不休,不稍让步,致筱丹桂于激促之自杀身亡。
当年11月27日、12月21日、12月27日,地方法院对该案进行了三次审理,对于该案的详情进行了调查取证,后终认定“钱氏之自杀,出于猝然,初非被告所能料及”,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93条第1项,判决张春帆无罪,交保释放。至此,该案告一段落。直至全国解放后,1951年袁雪芬、尹桂芳、徐玉兰、王文娟、吴小楼、范瑞娟、傅全香、徐天红、陆锦花、戚雅仙、张桂凤等联名发表文章,一致要求政府枪毙张春帆。通过法院审理,张春帆被判处死刑。
舆情争议
筱案发生后,便流传出种种有关筱丹桂自杀原因的猜测。最先传出系由经济一时周转不灵所致:因筱丹桂自去年经营国泰大戏院,演唱越剧,至今生意清淡,亏空达数亿元之巨。同时更因她在杭州置有房屋一所,为人所占,不能自用,因此大受刺激,致有此自杀之惨剧。一天之后,另一种说法出现:因今夏黄金十大红伶联合出演《山河恋》一剧,筱之成绩稍逊,为人物议论,而受刺激。又谓国泰越剧院之楼墙塌落,影响营业。更有因徐玉兰之拆档,而使筱伶抑郁寡欢,更有谓筱被管束太严,因之丧失自由者。至于经济困难,犹属其次云。第三天,再有一种说法:据圈内人谈,筱丹桂与张春帆系夫妾关系,平日行动无自由可言,故因此郁郁寡欢,而终出于自杀一途。三天中主流媒体竟出现三种各异的说法,坊间的种种猜测可想而知,随后这些猜测几乎被一一证实,这也就使得这些报道的猜测更为真实。随时间推移,张春帆逐渐从边缘被置于中心,更直指其就是凶手。筱丹桂自杀后不久便有人在报上发文,直呼筱丹桂是因为名誉受到损害,系“为尊严而死”“死于被污辱”,其意直指同居者张春帆。与此同时,也有人认为筱丹桂死于封建社会流毒:“筱丹桂之死,可以说历来中国女性典型的悲剧,造成悲剧的主角,就是封建魔手。”坊间对死因传说的变化,既受到案情逐渐明了的影响,但同时也表现出对死者的同情,故而转变成对张春帆的指责。除此之外,筱丹桂大殓亦备受舆论关注。
也有说法称筱丹桂自杀案一事冷山也应负有一定的责任。张春帆在自白书中曾称,冷山与筱丹桂曾借用刘琼的信箱通信七八次,冷还在与筱约会时向筱求爱。当然这只是张的一面之词,无法向死者求证。在国泰剧院主演《秦淮月》一剧时,筱演至“跃身赴水”一场,每次都是冷山亲手相助后引至幕后。因张与筱年龄差距过大,筱毫无幸福可言。冷山既有学问,又与筱年龄相仿,更对其的事业发展大有帮助,筱对冷产生爱慕当在情理之中。筱在法律上与张并无夫妻关系,追求爱是她的自由,但冷作为有妇之夫不应让筱产生爱的错觉。而且,冷山导演的《此恨绵绵》《怒火之花》等剧,结局均为女主角服安眠药自杀。筱丹桂的身世恰与剧情吻合,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于是,她终成现实生活中的真主角。从客观上说,冷也诱导了筱的自杀。
从筱案发生至审结,舆论对该案的影响巨大,尽管案件在民国时期最终以张春帆无罪释放结案,但是舆论始终为该案奠定了另一种基调,甚至有人将筱案等同于曾经发生的阮玲玉自杀案。尽管舆论本身就源于筱案的性质,基调由此而定,但是,舆论也较多受到大众媒体的影响。此外,筱丹桂、张春帆等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更是影响该案演进的重要因素。
相关作品
筱丹桂大殓后,不少越剧团体还编排了《筱丹桂之死》的剧目迅速上演。之后,刘敏编演过苏州弹词《筱丹桂之死》。
1947年10月底,10多家越剧团都以筱丹桂之死为题材,编演了《筱丹桂自杀记》等活报剧,形象地揭露和控诉了张春帆的罪恶,得到了沪剧界、甬剧界、曲艺界的声援,也纷纷演出了《一代名伶服毒记》等活报剧,真有“全上海竞演筱丹桂”之势。在宁波市等地,也演出了以筱丹桂自杀为题材的越剧,一直持续到1948年初。
人物评价
筱丹桂在打炮戏《后朱砂》中饰巾帼英雄曹翠娥,与敌将金圈圈开打场面,她运用火爆激烈的战斗情绪,迅疾利落的武打动作,以表达出这位古代女将勇敢刚猛的性格。特别是演到她将中箭负伤的丈夫用左臂挟起时所唱的那段“梅花二凡”,曲调起伏跌宕,感情悲愤激越,气氛惊心动魄,犹如千丈瀑布奔腾而下,震颈着观众的心弦。筱丹桂不仅扮相美,而且天赋佳嗓。她的唱,被当时观众赞美为珠喉玉音。她虽然学习和继承施银花的唱腔,但她能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既有吸收,又有创造,逐渐形成她轻松活泼,优美流畅,感情丰富,韵味深浓的演唱特色。尤其当她“四工调清板”时,字字清晰、句句传情,听她的演唱如饮佳酿,耐人寻味。(宁波市文史资料评)
她扮相漂亮,有天赋的好嗓子,身段柔和协调,眼神功有独到之处。唱腔以柔寓刚,优美流畅,吐字清晰,武功亦佳,声情并茂,擅演彩旦戏,女扮男装戏也很出色,广告称她为“驰誉杭绍甬美艳花衫越剧独一皇后”,从此在上海红极一时。(绍兴名媛传略评)
她饰演的严兰贞,唱清板起伏多变,铿锵有力;唱丝弦中板抑扬顿挫,感情丰富;唱梅花二凡悲愤激越,动人心弦。整个唱腔明快、爽朗、质朴,咬字扎实清晰,很有特色。(《20世纪上海文史资料文库第7辑影剧娱乐》评)
人物轶事
20世纪30年代初期,新长发糖炒栗子崭露头角。原店主叫徐甫生,他自幼走街穿巷,以卖荸荠小水果为生,后来在陈家浜摆个水果摊,那时水果摊很多,生意不佳,徐氏有位好友叫裴正荣,在钱庄里工作,手里有点积蓄,愿借贷一些资本给徐氏,并提醒他道:“上海人爱吃糖炒栗子,你可以做栗子生意。后徐氏凑足一千元大洋本钱,租借成都北路682号开一家水果店,为了图吉利,同裴氏商量,招牌取“新长发”,经营糖炒栗子和其它水果。
老板去世后,新长发和分店由他三个儿子掌管,其中第三个儿子人家叫他三老板,做生意门槛较关精,每逢到旧上海民营广播电台播唱越剧特别节目在为德本善堂作义播募捐时,三老板就在店门口,开着无线电收音机吸引顾客。三老板有个朋友住在大通路培德里,他常去电台,途中必经陈家浜新长发门口,三老板托这位朋友,坐黄包车糖炒栗子送交筱丹桂及众演员。
因为当时越剧界的筱丹桂最喜欢吃糖炒栗子,每逢她到电台,筱丹桂就要问,新长发糖炒栗子送来没有,经她一说,新长发三老板马上派人送去刚炒好的糖炒栗子,无形中替新长发做了义务广告,因此新长发的糖炒栗子更出名了。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初入艺坛
进入“孤岛”
英年早逝
个人生活
参演作品
艺术成就
相关事件
大殓仪式
自杀案调查
舆情争议
相关作品
人物评价
人物轶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