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子植物多年生草本,陆生,植株高70-110厘米。
根状茎直立,木质,粗壮,粗2-2.5厘米,先端密被褐色鳞片。叶簇生;柄长40-60厘米,基部粗3-5毫米,浅褐色并被鳞片,向上为禾秆色至浅绿色,稍有光泽,无毛,偶有少数鳞片,上面有狭纵沟;叶片长圆状卵形,长40-55厘米,宽20-30厘米,二回深羽裂(或基部三回深羽裂);侧生羽片8-10对,斜展,对生,下部的有
短柄,相距3-5厘米,上部的无柄,阔
披针形,长15-20厘米,宽3-5.5厘米,先端具长约2-3厘米的狭披针形
长尾𫛭,基部阔楔形,篦齿状深羽裂达到羽轴两侧的阔翅(宽达8毫米),顶生羽片的形状、大小及分裂度与中部的侧生羽片相同,但有长约1.5厘米的柄,最下一对羽片的基部下侧有1片(有时2片)篦齿状深羽裂的小羽片,形状和上侧的羽片相同但较短小;裂片20-25对,互生,近平展,缺刻钝圆,间隔宽2-5毫米,镰刀状阔披针形至镰刀状长圆形,长1.8-3.5厘米,宽5-7毫米,顶部稍狭,先端钝圆,基部稍扩大,全缘。羽轴下面隆起,禾秆色,光滑,上面有浅纵沟,沟两旁有短刺。叶脉稍隆起,两面均明显,裂片基部上侧一小脉与其上一片裂片的基部下侧一小脉联结成一个弧形脉,在羽轴两侧各形成1列狭长的并与羽轴平行的网眼,在弧形脉上有5-6条伸向叶缘的单一小脉,网眼外的小脉除顶部2-3对为单一外,其余均自基部以上分为二叉,斜向上。叶干后厚纸质,灰绿色,无毛;叶轴禾秆色,光滑,上面有狭纵沟。囊群线形,沿裂片边缘延伸,裂片最先端不育;囊群盖同形,浅褐色,膜质,全缘,宿存。
狭眼凤尾蕨生于稍干燥的疏阴之地,海拔250-1500米。分布于中国台湾(
高雄市、
阿里山)、
海南省、
广东省(珠江口沿海岛屿、
汕头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
百色市)、
云南省(莲江,临沦、
勐海县、
普洱市、允景洪、
易武镇、金平、河口、
芒市)等地。
本种易与
线羽凤尾蕨(Pteris arisanensis Tagawa)混淆,主要区别在于羽轴两侧的网眼狭长,弧形脉两端通常出自裂片主脉的基部,自弧形脉向外有5-6条单一小脉。模式标本采自拉丁美洲
牙买加。
取狭眼凤尾蕨背面有褐色的
孢子囊群的成熟叶片,用报纸包裹,置于37℃
烘箱干燥处理3小时,取出后打开报纸,抖动叶片使孢子自然脱落。用1.5毫升离心管收集孢子,70%
乙醇浸泡30秒,2%
次氯酸钠处理15分钟,无菌水漂洗4次。每次更换液体时用5000转/分钟离心30秒,弃上清液。经灭菌和漂洗后,加少量无菌水悬浮孢子,用涂布棒将悬浮液均匀涂布于基本培养基上:1/2MS+
磷酸二氢钠(200毫克/升,pH5.6),促使孢子体萌发。
在生长素NAA0.3毫克/升的基础上加入BA浓度为0.5-2.0毫克/升时较适合原叶体生长,其中以1.0毫克/升的效果最好,得到的原叶体较大,平均重量最重,颜色呈鲜绿色,并能一直维持在
配子体世代。在0-0.1毫克/升浓度范围内,原叶体分化出少量的孢子体根和叶片,当BA浓度达到3.0毫克/升时,原叶体团长势明显下降,颜色变黄。
蕨类植物门对2,4-D较敏感。接种0.5-2.0毫克/升的2,4-D都能成功诱导出愈伤组织,其中以1.0毫克/升培养7天都出现愈伤组织,15天左右生长最旺盛,呈黄绿色,较干爽,增殖速度快。随时间的推移愈伤组织的质量开始下降,出现长毛、变褐及玻璃化的现象,且2,4-D浓度越高,褐化越明显。约45天时,愈伤组织均开始脱分化产生孢子体幼叶,但长势较差。选取鲜黄色愈伤组织接种于分化培养基上,10天后可见孢子体小叶片产生,再转入生根培养。
蔗糖为外植体提供碳源,影响
渗透压,对愈伤组织的分化具有调节的作用。以萌发15天的原叶体为外植体进行孢子体的分化,在基本培养基基础上(以2,4-D为0.75毫克/升)加蔗糖为15克/升时,愈伤组织的生长旺盛。但继续提高蔗糖浓度,虽然愈伤组织长势变弱,但结构变得致密、干爽,有利于将来愈伤组织分化成孢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