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桂(1594年-1630年),蒙古族(一说汉族),宣府(今河北宣化)人,祖籍山东兖州府峄县(今枣庄市),明末抵抗后金的著名将领。
满桂出身贫寒,幼时随家族迁徙至宣府地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掌握了蒙古勇士所必需的骑射技能。加入军队后,满桂作战勇敢,常常身先士卒,屡立战功。然而,由于明末时期军队基层管理体系的崩溃,加之满桂性格憨厚且非汉族出身,尽管他战功赫赫,却只能获得物质奖赏而无法获得军职上的提拔。直到年近三十,他才被提升为总旗,此后的十余年间又逐渐升至百户长,经过多次升迁,最终担任了潮河川守备的职务。尽管在晋升过程中遭遇了种种不公,满桂却从未争辩,而是继续埋头苦干,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战斗力,其卓越的军功让人无法忽视。
宁远县、
宁锦之战之中,满桂是主要军事首领,
己巳之变保卫北京的战斗中,他明知不敌仍奋勇杀敌,最后以身殉国。
人物生平
行伍出身
满桂,生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宣府(今河北宣化)人。
其先祖是山东
兖州府县人,因立有战功,遂在宣府卫为官,至此世居于宣府。满桂年纪稍长一些时,便善于骑马射箭,入伍后每次参战,都斩首、截耳不少。按照部队中的规定,斩获敌人一颗头颅,就可授任官职,否则就赏给白银五十两。满桂屡次拿到赏金,却没能得到一官半职。
后来经几次升迁做到潮河川守备。杨镐在四路败师的情况下推荐几个懂得军事的小将,首先就推荐满桂。满桂于是移兵驻守黄土岭。期间得到
总督王象乾的赏识,先后提升他担任石塘路游击、喜峰口参将。
得到重任
天启二年(1622年),大学士
孙承宗出任边帅,满桂进去拜见,孙承宗看到他相貌威武,和他谈论军事,对他格外称赞。等孙承宗出来镇守
山海关区时,就提拔满桂担任副总兵,负责中军的事务。孙承宗幕下,文武官员来进见的很多,孙承宗却单单任用满桂。满桂性格很粗鲁,但是为人忠诚勇敢,不同一般,不好声色,能够和士卒同甘共苦。
修筑宁远
天启三年(1623年),孙承宗打算出关修复宁远城,询问那位将领可以前去驻守。
马世龙推荐孙谏和李承先,孙承宗都没有同意。
袁崇焕、
茅元仪进言说:“满桂可以,但他是您的中军,我们不敢请他出来。”
孙承宗说:“既然他可以,哪管他是不是中军。”于是唤来满桂,跟他说了,满桂慨然答应,请命而行。马世龙怀疑满桂的能力不行,孙承宗不听,当天就摆下酒席,替他饯行。满桂到宁远后,和袁崇焕同心协力修筑城墙,使宁远巍然屹立,成为辽东的一个重镇。
击外平内
天启四年(1624年)二月,孙承宗派满桂和总兵官尤世禄在
大凌河袭击他们。于是蒙古各部落号哭连天地向西逃窜,宁远东郊得到安宁。拱兔、炒花、宰赛等部落表面上归顺而暗中想要反叛,满桂善于掌握处理,这些部落都服从,每年还节省无数的抚赏银。
守城移镇
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二十三日,后金派数万骑兵攻打宁远,远近大震。正月二十四日,后金军包围
宁远县,满桂和
袁崇焕在城里死守。后金军开始攻打西南城角,他们点发西洋
红夷大炮,打伤很多攻城的后金军。正月二十五日,后金军转攻宁远南边的城墙,他们再用
火器将其打退,于是包围解除。
天启朱由校十分高兴,提拔满桂为都督同知,实际上为总兵官。后来又一次论功,给满桂加级为右
都督,荫子副
千户,世袭。满桂上书谢恩,并且自叙自己前后立过的功劳。天启帝下诏做了赞扬性的回答,又升任他为左都督。闰六月,朝廷命令满桂以原职在中军府办理书的事务。不久,
袁崇焕自己后悔,请求采用王之臣的意见,天启帝于是同意,让满桂挂印移镇
山海关区大门,兼任统领关外四路及燕河、
建昌等地的驻军,并赐给他
尚方宝剑以便提高他的权限。
宁锦大捷
天启七年(1627年)五月,后金军包围锦州,分出兵力进取宁远。满桂派兵援救,被包围在篱山。满桂和总兵尤世禄赶赴前线,大战一场,胜负相当。于是进入宁远城中,和崇焕商量防御的办法。不久后金军兵临城下,满桂率领副将
尤世威等人出城迎战,杀伤不少后金军,满桂自己也身受重伤。捷报递上后,朝廷给满桂加官为太子太师,世荫锦衣佥事。等
袁崇焕离职走后,王之臣再次担任督师,很推崇满桂的才干,请朝廷仍然派他镇守宁远。当蒙古炒花等部落分崩离散时,满桂与王之臣召来很多蒙古人安置在自己部下。
整军安民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
天启去世,
崇祯朱由检即位,下诏告诫王之臣注意不要再蹈
袁应泰、
王化贞的覆辙,并且批评满桂迎合王之臣的心意。满桂于是告病,请求解职,崇祯帝不同意。
崇祯元年(1628年)七月,言官纷纷弹劾王之臣,进而连及满桂。王之臣遭到罢官,满桂也被召回军府。恰逢
大同市总兵渠家出事,就让满桂接替渠家桢担任大同总兵。大同长期以来仗着议和放松战备,插部西侵,顺义王于是进入大同境内来大肆掳掠。渠家桢和
巡抚张翼明被判死刑,插部拿到抚赏金还不离开。满桂到任后,视察
八路军七十二座城堡,边防战备得到大力整顿,大同军民因此才消除恐惧心理。
勤王战死
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后金军打进京师北京(今北京)郊区。十一月,朝廷颁诏指示各地勤王。满桂率领五千名骑兵进京守卫,驻扎在
顺义区,与宣府总兵
侯世禄都打了败仗,于是奔赴北京。崇祯帝派官前来慰劳,犒赏他们一万两银子,让他和侯世禄一起驻扎在德胜门。十二月初一日,又一次召见他们,把
袁崇焕下狱,赐给满桂酒食,命令他总理
山海关区、宁远的将士,在安定门外扎营。
崇祯二年十二月十五日(1630年1月28日),起兵营移到离永定门二里左右的地方,树起栅栏,等待后金军。后金军从良乡回师后,第二天拂晓,用精锐骑兵从四面八方挤压过去,官军的将领阻挡不住,被打得大败。满桂和
孙祖寿阵亡,
黑云龙、麻登云被活捉。
崇祯派
礼部侍郎徐光启对他们进行祭奠,追赠满桂为少师,荫封他的子孙为世袭锦衣佥事,每一代递升三级。朝廷赐予祭葬,让有关部门为他修建
聂氏宗祠公祭。
人物争议
民族争议
据《明史》记载,满桂是来自关外的蒙古人;而《
崇祯长编》则记载,满桂对自己被别人认为是蒙古人而不满的上疏“从谓臣西裔孽种,冒建高牙,臣原籍山东
兖州府峄县,以祖职世居宣府前卫。”这份上疏证明了他自己认为自己是汉族人,而不是蒙古人。
死亡原因
满桂的死因,历来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明史》认为,满桂是
崇祯促战而死,是被崇祯帝逼死的;第二种,《
辽海丹忠录》则说满桂在城楼上看见
后金一位王爷出阵窥探明军,下城追击,中伏而死;第三种,则是《崇祯实录》、《
明季北略》的说法,满桂在和后金军的血战中,被
袁崇焕部射中五箭,箭疮迸裂而死。
人物评价
史书评价
《明史》:①“桂椎鲁甚,然忠勇绝伦,不好声色,与士卒同甘苦。”“②古人有言,彼且为我死,故我得与之俱生。故死封疆之臣,君子重之。观辽左诸帅,委身
许国,见危不避,可谓得死所者与!于时优恤之典非不甚渥,然而无救于危亡者,庙算不定,事者不诛,文墨议论之徒从而挠之,徒激劝忠义无益也。”
历代评价
孙承宗:“此一臣者大勇沉潜,真忠恳到,从来中权之任,体貌崇隆,一脱参幕立为登坛。而桂能去最安闲之地,就最险远之区,才既饶为,性复坦荡。盖天授直朴,人当大用,合与
赵率教同授总兵官仍
管宁前卫事务。”
夏允彝:①“自有辽事,所用人,鲜能有胜任者。珰时所望成功,惟
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为庶几;而武臣如刘挺、
杜松、满桂、
祖大寿、
吴三桂,其最着也。”;②“满桂勇而廉,然起自行伍,不解文墨,拔为统帅,群帅不之服。况各镇之兵,纷纭而集,桂未得稍抚循之也。亟驱以战,兵不与将相习,且将与将亦多不相识者,一战而覆,非桂之罪也。”
艺术形象
影视形象
主要成就
防卫辽东
天启二年(1622年),
孙承宗看他身形剽悍,又懂军事,十分惊奇。等到孙承宗镇守山海关时,就升满桂为副总兵,总领中军之事。第二年,孙承宗与众将领商议出关修复宁远工事,
袁崇焕、
茅元仪都推荐满桂,他到了宁远,与袁崇焕同心协力修筑城池,宁远一时成了军事重镇。当时蒙古部落在宁远东面驻扎放牧,辽东前来归附的人们都遭到劫掠,孙承宗感到忧虑。
天启四年(1624年)二月,孙承宗派遣满桂与总兵尤世禄在
大凌河进击蒙古部落,诸部落纷纷逃离,于是宁远东面得到安宁。原来,宁远城内外一片荒凉,在满桂的治理下,也渐渐发展到5万多家军民屯田耕种,甚至远至50里以外地区。满桂因此被擢升为都督佥事,加总兵官衔。
宁锦破敌
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数万清兵前来进攻宁远,满桂与
袁崇焕率军死守。清军开始进攻城西南,明军发射西洋
红夷大炮,清军死伤惨重。第二天,清军转攻城南,又被明军打退,宁远城之围解除。满桂升为都督同知,实授总兵官,后再升任左都督。次年五月,又重创围攻的清军,朝廷加封满桂为太子太师,世袭锦衣佥事。后来,袁崇焕被罢职,王之臣担任督师,奏请朝廷仍然让满桂镇守宁远。
崇祯元年(1628年)七月,朝廷
御史言官交相弹劾王之臣,牵连到满桂。王之臣被罢免,满桂也被召回。正赶上
大同市总兵渠家桢作战失利,朝廷就任命满桂代替渠家桢任职。
保卫京师
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清军攻到京城附近。十一月,朝廷下诏各镇军队前来救援京城。满桂率领五千骑兵火速援救,到达
顺义区,结果与宣府总兵
侯世禄都被清军战败,退入
首都。崇祯帝派人前去慰劳,令他与侯世禄一起据守德胜门。没多久,双方交战,侯世禄的部队被击溃,只有满桂奋勇向前攻击。城上发射
火炮进行掩护,却误伤满桂军,满桂也受了伤。不久,满桂与
袁崇焕、
祖大寿一起被皇帝召见,满桂解衣露出伤口,受到
崇祯的嘉奖。十二月,令他统领关门、宁远的部队,驻守在安定门外。
崇祯三年(1630年),祖大寿军在东面被击溃,朝廷任命满桂为武经略,统领护卫京师的所有部队,并赐予他尚方宝剑,催促他出兵迎战。满桂说道:“敌军气势正盛,而我军援兵没到,不可轻易迎战。”皇帝的亲信宦官连忙催促,不得已之下,满桂督促
黑云龙、麻登云、
孙祖寿等大将到永定门外二里的地方安营扎寨,布置栅栏来防备清军。第二天,清军以精锐骑兵四面围攻,明军诸将支持不住,被清军大败,满桂和孙祖寿战死,黑云龙、麻登云被活捉。
史书记载
《明史·卷二百七十一·列传第一百五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