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城(wèngchéng),是古代城市的主要防御设施之一,可加强城堡或关隘的防守,而在城门外(亦有在城门内侧的特例)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属于中国古代城市城墙的一部分。
瓮城是建造于城门外侧的辅助性建筑,中国古代城市通常在城门外加筑小城,以夯土或砖石建成平面为半圆形或方形的空间环护在城门外侧,高与大城相同,其圆者似瓮,故称瓮城。瓮城两侧与城墙连在一起建立,设有箭楼、门闸、雉等防御设施,城门上设有闸板,可放下封门,瓮城城门通常与所保护的城门不在同一直线上,以防
攻城锤等武器的进攻。
瓮城由汉代以后的雍门发展而来;
北宋时称方形者为方城,瓮城门开于正面;
南宋时皆称瓮城,城门皆开在侧面;南宋以后在瓮城正面墙上建战棚,设箭窗,至明代发展成为有多层箭窗的箭楼。瓮城具有加大防御纵深、增强城池防御能力的功用。
概况
主要特点
瓮城是古代城市主要防御设施之一。在城门外口加筑小城,高与大城相同,其形或圆或方。圆者似瓮,故称瓮城;方者亦称方城。瓮城设在侧面,从而增强了防御能力。目前发现较早的是
高句丽国内城6个城门口所置瓮城,
辽朝及其以的一的城市设置瓮城较为普遍。
西汉昭宣时期甘肃居延甲渠侯官治所坞门门外,有类似瓮城的曲壁,可能是瓮城的雏形。瓮城,又称月城、曲池,是古代城池中依附于城门,与城墙连为一体的附属建筑,多呈半圆形,少数呈方形或矩形。当敌人攻入瓮城时,如将主城门和瓮城门关闭,守军即可对敌形成"瓮中捉鳖"之势。
目前中国现存最大的城垣为
南京明城墙,在修筑以前,中国传统瓮城的制式是将其设于主城门外。南京明城墙一反此旧制,将瓮城设于城门内,在城体上革命性的设置了"瓮洞"(藏兵洞),大大加强了城门的防御能力。京城13门中,除神策门外均为内瓮城,其中三山门、通济门和聚宝门(今称中华门)的规模和气势都远超其它诸门。
南京中华门位于城南,原为南唐都城的南门,明朝时重建,东至通济门界,西至三山门界,长3178米,有垛口1202个。现在保存下来的"中华门城堡"共有4层墙体,共有藏兵洞27个,其中最
散逸层上建敌楼,城门左右各3个,二层楼基中设7个,最大的一个内部面积达310平方米。这些藏兵洞平时用来储存军用物资,战时可藏兵3000余人。有专家认为,内瓮城的设置不仅增强了城门的防御力,还是设计建造者"国有利器,不示于人"的道家思想的集中体现。
历史发展
瓮城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时代有待考古发掘论证,不过目前已知匈奴所筑
统万城遗址即已出现了瓮城的雏形。
西汉至
北魏时期,为追求壮丽的视觉效果,城门门楼多为两至三层的崇楼,并在门前左右设置双阙,从这一点看,这一时期的城池似不会设置破坏视觉效果的瓮城。但某些城市(如前凉都城
武威郡)有翼城的设置,即在大城的一侧或多侧(姑臧为四面)建设方形小城,两城之间以城墙连接。
隋唐的
长安和
洛阳市城门没有设置瓮城。
中国古代城池中,瓮城的设置兴盛于
五代十国和
北宋时期。在
曾公亮所著的《
武经总要》中,第一次出现关于瓮城的记述:“其城外瓮城,或圆或方。视地形为之,高厚与城等,惟偏开一门,左右各随其便”。
北宋东京城遗址依照这一原则设置了瓮城。《东京梦华录·卷一》记载“……城门皆瓮城三层,屈曲开门,唯南薰门、新郑门、新宋门、封丘门皆直门两重,盖此系四正门,皆留御路故也。”北宋
州府城市也多有瓮城之设,其代表如
平江府(苏州)和
襄阳市城池。
南宋临安、辽金
辽上京遗址均无设置瓮城的记载。但南宋静江府(桂林)瓮城设置极为完备、复杂。金中都仿北宋东京而建,设有瓮城。
元朝时期为防止汉人据城反叛,曾令各地拆毁城池,而由于元朝
蒙古族统治者并不面临强敌入侵的问题,因此
元大都和元上都均没有设置瓮城。
红巾军起义爆发后,
孛儿只斤·阿速吉八方草草修筑大都瓮城。
明朝重视对城市的防御,在南京应天府、中都凤阳府、北京顺天府,以及西安、归德(今河南商丘)、平遥等府、州、县级地方城市,以及长城
山海关区、
嘉峪关等关城,均设置了瓮城。其中以南京聚宝门(今名中华门)瓮城最为庞大复杂。
朝鲜王朝的重要城市如汉城、
水原市也设置了瓮城。但朝鲜瓮城与中国的不同之处在于仅有一面与城墙相连,另一面通常留出豁口。
日本城堡中“二之丸”和“橹楼”的设置与中国的瓮城及箭楼相似,均为敌军攻破第一道城门之后的
缓冲区。
需注意中国及朝鲜的瓮城与西洋式城堡中“barbican”的区别。后者多指城堡大门两侧的堡和塔楼。
2012年对
石峁遗址,城址外城东门遗址的考古发掘,确认了体量巨大、结构复杂、构筑技术先进的门址、石城墙、墩台、“门塾”、内外“瓮城”等重要遗迹,出土了玉器、壁画及大量龙山晚期至夏时期的陶器、石器、
骨器等重要遗物。
历史作用
在中国长期的
奴隶社会和
封建社会中,城池筑城体系曾发挥过很大作用。如四川合州的
钓鱼城,是
南宋末年为抵御蒙古军队的进攻而构筑的。
涪江在其南,
嘉陵江流经其北,
渠江在其东,三面临江;城池建在山顶上,南北两面为峭壁悬崖,地势十分险要。它上控三江交汇的
扇形地区,下屏战略要点
重庆市,是攻必夺、防必守的军事要地。南宋的余、
王坚、
张珏等将领,从1243年起,先后利用这里有利的地理条件和险要地形,顺着山的自然地势构筑了钓鱼城,又在城外据险构筑了一些外围据点,形成了以钓鱼城为中心的坚固的城池筑城体系。宋军依托它从1259年开始,抗击
蒙古国武装部队和元军多次进攻,坚持20年之久。又如明朝初年,明政府为防倭寇对沿海的侵扰,在沿海地区修建了海岛、海岸、
海口市筑城体系(见明代海防筑城)。这些筑城体系的共同点,都是以卫、所的城池为主体,并与堡寨、墩台、烽相结合而构成的。它是一种将内地的城池筑城体系,创造性地灵活运用于海疆不同地理、地形条件下的设防,曾有效地保障明军阻止和打击了倭寇的多次入侵,取得了
明东南沿海抗倭之战的最后胜利。
成化四年(1468年),梧州城作东、南、北门瓮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又添建西门瓮城。一方面加强了这四门的军事防御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城墙防洪的能力。
建筑工艺
早期的城池,城墙主要是用土夯筑(或版筑)而成,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筑城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筑城材料和工艺的不断发展。
东晋时期,出现了用砖包砌的城墙。到了唐、宋时期,一些较大的城池都用砖包砌城墙。明、清时期,用整齐的条石、
块石和大城砖包砌城墙已较普遍。明代城池的城墙,砌砖用的
胶凝材料有的是用糯米
氢氧化钙,城门起拱是用
油桐拌合石灰胶结。
典型说明
南京
中华门是
南京明城墙的十三座明代京城城门之一,原名聚宝门,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门,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堡垒瓮城,其建筑规模仅次于通济门(现已不存),有“天下第一瓮城”之称。中华门布局严整、构造独特,是研究中国古代军事设施的重要实物资料,不论是在军事上、历史上、还是在文化上、城建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华门曾是
南唐首都江宁府和
南宋陪都建康府城的南门,明朝
洪武二至八年(1369至1375年)其扩建而成,称聚宝门。1931年(民国二十年)
国民政府改名为中华门,由
蒋介石于双十节前夕题匾,并在东西两侧分别开辟中华东门和中华西门,以满足南北双向车辆通行。1988年1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组成部分。2012年11月,中华门所在的
南京明城墙作为“中国
明清城墙”项目的牵头城市被列入中国
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城门设置有三道瓮城、四道券门,呈“目”字形结构,每道瓮城都有一门一闸,主体建筑内瓮城由中华门主楼城门和二至四道辅助城门构成,各城门原有双扇包铁门和可上下启动的千斤闸,内设有栓槽,用来供木栓紧闭大门所用,整个城共有二十七个藏兵洞,可以藏兵三千余人。中华门前后有内外
秦淮河径流横贯东西,南边交通连接
长干桥,北边连接镇淮桥,是旧时南京老城南交通咽喉所在,以中华门为界的
老门东与
老门西自古便是
江南繁华之地。
光华门原名正阳门,是京城的正门,内外均有瓮城的复合型瓮城,为国内城墙建造史上独创。
通济门是南京十三座内城门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城门,是一座福船型(鱼腹型)内瓮城城门,与聚宝门(中华门)和三山门(水西门)是三座规格最高的内瓮城城门。
北京
明代北京城是在
元大都的基础上扩建的。它是一座规模宏伟的典型的封建王朝都城,具有防御设施齐全、布局合理、工程构筑坚固等特点。该城略呈方形,由外城、内城、皇城和宫城(紫禁城)组成。内城是北京城的防御主体工程,城墙
周长约24公里,墙体最高为13米多(包括雉堞),底厚19.5米,顶厚16米。墙顶的内缘设女墙,高 1米,外缘设雉堞,有垛口11038个。沿内城城墙构筑敌台172座。内城共设城门9座,位于南面的有3座(正中的为正阳门),其他三面各设城门 2座。城门上建有城楼。内城的城门外建有瓮城,其中正阳门的瓮城还增筑箭楼3座。为使瓮城得到进一步的掩护,在城门外附近构筑有大敌台。为加强城角的防御,各城角都建有角楼。为加强整个内城的防御,在城墙外开挖有
护城河,河宽30~60米,深度3米以上。在内城的北面中心位置建有钟楼和鼓楼。外城的城墙建于内城的南面(东、西、北三面未建外城墙),建有敌台63座,城墙、敌台的构造与内城相同,仅强度稍次于内城。皇城和宫城位于整个城池的中心,其结构和防御工程设施与内城相近。
西安
西安明城墙的东南西北四门之外,皆围有一座方形瓮城。四门瓮城之形制相同,大小相近,设计得非常整齐规范。其瓮城外墙,底部宽度在97米上下,向城外突出约76米,占地面积在7000平方米之上。四门瓮城皆呈顺城方向的长方形,内部围成的空间也大致差不多,底部一般宽48米左右,长65米左右。这种背依城墙突出于城外,处于两门之间,四面围合,内部形成一定空地之城,即为瓮城。
瓮城相较城墙稍低,一般低6~9块砖,即高差为不到1米的样子。两墙相连接处,建为坡道或者阶道,如东门该处处理为中间坡道,两侧阶道之形。其两侧垛墙,则处理为斜上之形。瓮城之墙厚,左右墙大致与城墙尺寸接近,外墙因上部建筑有箭楼,故宽度颇大,较城墙宽约1倍,如同一巨大的
台基。瓮城外侧墙上,所建箭楼高大,与内部城墙上的城楼内外对应。箭楼下开辟门洞,与城门洞内外相对。四门之中,唯独南门箭楼下无有门洞,其入城门洞开辟于左右瓮城墙体之上。从箭楼门洞或者左右门洞进入,即达到瓮城内部,此处古时一般是守城部队屯兵练兵之场所。战争时,敌方如攻入瓮城,不但前面还有一道城墙,且四面皆为城墙,城上可以居高临下,围攻入城之兵,如同瓮中捉鳖。处于瓮城的敌人,四面楚歌,却难以还击,故这种小城具有很强的军事防护能力。
东门瓮城,为明清西安城东门外拱卫城门的小城。建于明初
洪武七年至十一年(1374—1378年),后历经明中期及
清代多次修。
南门瓮城,为明清西安城南门外拱卫城门的小城。此城门原为隋唐长安皇城的安上门,
唐朝韩建以皇城改筑为新城时保留了此城门。西安南门瓮城不开正门,属于明代城堡正门瓮城建筑的一种制式。今南城瓮城除城上箭楼毁于1926年外,瓮城完整保留至今。
西门瓮城,为明清西安城西门外拱卫城门的小城。此城门原为隋唐长安皇城西面顺义门,唐末韩建建筑新城保留此门为西城墙唯一城门。瓮城墙正面与南北两侧各开一砖砌拱形城门,两侧门洞较正西门洞小。西门瓮城东北隅有清康熙初所凿甜水井一口。现西门瓮城与箭楼均保留至今。
北门瓮城,为明清西安城西门外拱卫城门的小城。明初洪武七年至十一年(1374—1378年)拓筑
西安城墙时新建。北门瓮城建制同于其他诸门瓮城,唯瓮城在正面北墙开一拱形门洞,无左右两侧翁门。瓮城正墙上建箭楼,城顶西南角挂有明崇祯九年(1636年)所
生铁钟一口。1983年修葺瓮城墙,并修葺北门箭楼。
西安城四正门之瓮城外侧,原皆设有箭楼一座,建筑形式相同,皆为
歇山顶,高耸挺拔,是古城最雄伟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