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南方医院(英文名:Nanfang Hospital,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南方医院,是南方医科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创建于1941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
三级甲等医院。现任院长为李文源。
医院创建于1941年,建院时为
新四军第三师后方医院,位于
江苏省。1945年随新四军第三师北上,次年进驻
齐齐哈尔市,后经多次易名,1966年10月,医院番号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学院附属医院”。1969年,医院迁往
广东省广州市石牌原
暨南大学校址,1975年,医院番号调整为
南方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82年,医院迁至广州市东北郊白云山下的麒麟岗。1994年,医院被确认为
三级甲等医院。1999年,医院被授予“百佳医院”称号。2004年,医院随第一军医大学转制移交至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南方医院有院本部和增城院区,知识城院区,托管白云分院、太和分院。其中,本部占地面积2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8万平方米,展开床位2225张。截至2022年9月,南方医院本部设置专业科室52个,拥有
消化内科、神经外科、感染内科、
整形科、肾内科、病理科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17个,
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31个。医院拥有中科院院士1名、双聘院士7名,国家杰青、国家优青、科技部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等国家级人才60余名。2018年12月4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被国家卫健委公布为首批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2021年8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健康管理科被评选为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同年,医院门急诊量332.25万人次,收容量14.44万人次。
在中国权威医院排行榜中,南方医院稳居国内综合医院前15-20名,其中,肾内科、感染科、
整形科、血液科、病理科、消化科等10-15个专科进入全国医院专科声誉排名榜前十或得到提名。医院设有器官衰竭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慢性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输出医院、委省共建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国家疑难病症(肿瘤)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单位、国家区域中医(风湿病科)诊疗中心等。
历史沿革
创立起源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建于1941年,建院时为
新四军第三师后方医院。
皖南事变之后,
新四军重建军部,
八路军第五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军卫生部向三师增派卫生干部,同时将两个休养所移交三师,与原有的一个休养所合并,在江苏
阜宁县许庄(现称许祝村)成立了三师后方医院。1942年冬到1943年春,日伪对
苏北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三师后方医院为适应反“扫荡”形势,化整为零,分散为师直属休养所和基层的休养所,在师卫生部的组织领导下,完成了大量的战伤救护任务。
挺进东北
1945年8月15日,日军投降后,
新四军第三师于当年10月奉命北上。1946年3月,到达
东北地区的新四军第三师与西满军区合并,改编为
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4月24日,
齐齐哈尔市解放,三师卫生部及直属第一、二休养所200多人于8月进驻齐齐哈尔市,接收日伪的陆军医院和铁路医院的一部分,成立了西满军区陆军医院(也称“西满军区直属医院”)。三师后方医院的许多骨干陆续担任医院的各级领导和技术骨干,对原日伪陆军医院进行了根本改造。1948年6月,医院番号确定为“东北军区第一后方医院”(也称“嫩江军区第一后方医院”)。1950年4月改编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后勤部卫生部第二陆军医院。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为适应形势需要,1951年1月,东北军区在第二陆军医院的基础上组建军医学校。1953年1月,医院由东北军区第二陆军医院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一军医中学附属医院,同年3月,医院又由第十一军医中学附属医院改为东北军区第二陆军医院。1954年5月,东北军区第二陆军医院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6医院。
1958年,根据中央军委决定,医院随第十一军医学校移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领导并改名为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医院。1962年1月,医院随学校由
黑龙江省移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领导,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医院”。1966年10月,医院番号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学院附属医院”(代号为“后字246部队附属医院”)。
落户广州
1969年9月,医院随学院调防
湖南省长沙市,同年12月,再随学院迁往
广东省广州市石牌原
暨南大学校址,医院代号为“广字173部队附属医院”。1975年7月,由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代管的军医学院改由总后勤部领导,称为“
南方医科大学”,医院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
附属医院”。1978年4月,中央军委指示第一军医大学迁出暨南大学校址,新校址定在广州市
沙河镇麒麟岗。1979年2月,总后勤部颁发第一军医大学编制表及
第一附属医院编制表,医院为师级单位。同年8月经总后勤部批准,医院对外正式启用“南方医院”名称及印章。同年10月,医院创立了惠侨科,对外称惠侨楼,是全中国开办最早、规模最大、收治海外病人最多的涉外特需医疗服务机构之一。1982年,医院随学校从广州石牌迁至新址——
广州市东北郊白云山下的麒麟岗。1994年,医院被确认为
三级甲等医院。1999年,医院被授予“百佳医院”称号。
2004年8月,医院随
南方医科大学整体移交
广东省,改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04年12月30日,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机构编制方案,将南方医院确定为南方医科大学管理的副厅级单位,承担五项任务,设置11个副处级管理机构、49个专业科室、7个教学机构、7个科研机构,并设置有工会和团委。
近年发展
2015年3月,经广东省编办批准,医院惠侨科正式更名为惠侨医疗中心。2018年,
白云区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合作共建南方医院太和分院,南方医院全面托管白云区太和人民医院,实现管办分离,“权责利”相统一。同时,建立医疗质量与分级诊疗管理机制,在临床、教学、科研、管理等四方面共享。同年4月,南方医院太和分院正式揭牌。同年11月,由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与
广州市增城区政府合作建设的南方医院增城分院正式开业,增城分院按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标准建设,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实行一体化管理。2019年,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入选牵头建设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同年,入选首批广东省高水平医院“登峰计划”重点建设单位。
2020年5月,
白云区政府与南方医院签署合作协议,委托南方医院全面托管白云区人民医院,同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白云分院正式开业,南方医院所有重点专科全部入驻白云分院。2021年1月,南方医院知识城院区举行封顶仪式,南方医院知识城院区由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合作共建。同年9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与
赣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启动南方医院赣州医院的建设,计划建成拥有1500张病床的含医疗、教学、科研等功能于一体的三甲综合医院,项目预计在2024年竣工。通过共建合作,南方医院结合
赣州市学科需求,首批选派了
消化内科等30个部门和科室、80余名临床专家、科研精英、管理干部进驻
赣州市人民医院,并设立以侯凡凡院士为代表的8个国家级专家“名医工作室”。2022年,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赣州医院正式获批第四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输出医院。
规模条件
整体规模
南方医院有院本部和增城院区,知识城院区,托管白云分院、太和分院。医院与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政府合作,依托赣州市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赣州医院)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输出医院、委省共建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国家疑难病症(肿瘤)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单位、国家区域中医(风湿病科)诊疗中心、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项目基地、广东省高水平医院“登峰计划”首批重点建设单位,设有器官衰竭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慢性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及广东省肾脏病研究所、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所、广东省创伤骨科研究所和南方消化病研究所。
院区分布
南方医院本部位于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是南方医科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承担临床医疗、医学教育、医学科研和预防保健等任务,是大型综合性
三级甲等医院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医院本部占地面积2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8万平方米,展开床位2225张,设备总值约14亿元。截至2022年9月,南方医院本部设置专业科室52个,拥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17个,
广东省省临床重点专科31个,拥有
中国科学院星院士1名、双聘院士7名,国家杰青、国家优青、科技部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等国家级人才60余名。2021年,医院本部门急诊量332.25万人次,收容量
14.44万人次。
南方医院增城分院位于
广州市增城区永宁街道创新大道28号(增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内),由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与增城区政府按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标准合作建设而成,是南方医院的第一个直属院区,通过两院区一体化管理,实现与南方医院技术水平、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的同质化。2020年,增城分院被评为
广州市抗击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疫情先进集体。南方医院增城分院占地147亩,规划总床位1500张,分两期建设。一期建有门(急)诊楼、医技楼、住院楼、感染楼,设置有心血管内科、
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肾内科、普通外科、妇产科、
小儿科等专业学科29个,于2018年11月正式开业。增城分院二期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设置床位900张,预计2024年下半年进行综合调试。
南方医院知识城分院位于
广州市黄埔区
中新广州知识城中部九龙新城,由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合作共建,医院总用地面积为8.5395万平方米,规划床位数1000床,一次性建成,并预留部分远期发展用地。总建筑面积20.2380万平方米,建筑层数(最高)为地上17层,地下一层。主要建设门诊急诊综合楼、住院楼、医技楼、科研行政综合楼、后勤保障、院内生活等主体建筑及相关配套设施。南方医院知识城分院于2017年底动工开建,截至2023年还未开业。
南方医院太和分院坐落于
太和镇中心、
帽峰山森林公园西麓,成立于1958年10月,于2018年2月由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全面托管,更名为“南方医院太和分院”,保留“广州市白云区太和人民医院”作为医院第二名称。截至2023年6月,太和分院有医疗用房面积2.41万平方米,编制床位500张。全院职工57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44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2人(副高),
中级职称90余人,硕士研究生学历7人,本科学历近90余人。太和分院开设有急诊科、心血管疾病专科、呼吸系统疾病专科、消化系统疾病专科等临床科室和超声科、影像中心、碎石室、消化内镜中心、血液净化中心等辅助诊疗科室。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白云分院位于
广州市白云区黄石街元下底路23号,是由白云区政府委托南方医院全面托管的一家三级综合医院。南方医院白云分院占地面积8.28万平方米(约124.2亩),其中一期建设基本完成,开设800张床位;二期工程计划于2024年完成整体建设,届时总床位数将达到1800张。截至2023年11月,医院学开设有骨科、呼吸与危重症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内科等40多个临床医技科室,设有42张病床规模的重症ICU,手术室14间,医院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321人。其中南方医院白云分院
口腔医学中心,是医院重点打造的品牌特色医疗中心。
直属机构
惠侨医疗中心创办于1979年10月,前身是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惠侨科,对外称惠侨楼,是中国开办最早、规模最大、收治海外病人最多的涉外特需医疗服务机构之一。2015年3月,经
广东省编办批准,正式更名为惠侨医疗中心。惠侨医疗中心是南方医院全院人才技术优势和南方医科大学全校医学科研实力的综合体现,是十多个领事馆的全员定点医疗服务机构,与十多家国际医疗保险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曾被誉为“卫生界
南京路上好八连”“军中特区”“传播精神文明的窗口”等;199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疗惠侨科”荣誉称号,时任国家主席曾亲笔为惠侨楼题词:“救死扶伤、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永葆本色”;1996年被总后勤部批准为全军唯一的“涉外医疗中心”。
2020年4月,惠侨新楼投入运营,包含门诊部与住院部。门诊包括名医门诊、特需门诊、国际门诊、贵宾体检部,拥有独立挂号收费区、检查区、影像中心、内镜中心、药房等,可提供除PET-CT外的所有诊查服务。住院部根据
病种分为外科部、内科部、综合部三个医疗部、五个护理单元,共展开床位188张,其中标准间164间,一房一厅22套,两房一厅2套。此外,中心还设立6间独立手术室与6间ICU病房。
设备设施
治疗仪器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拥有16排螺旋CT、1.5T磁共振、数字胃肠机和CR、DR等影像设备;飞利浦iu22彩超、ACUSON SEQUOIA 512彩超等超声诊断设备;Sysmex SE9000、XS800、KX2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SysmexUF1000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SysmexCA7000、CA6000、CA1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Dade Behring BNPRO 、BNⅡ血浆蛋白分析仪,ROCHE cobas601、2010电化学发光分析仪,Dade Behring BEPIII全自动酶免分析仪等大型检验仪器;全自动组织脱水机、病理染色机、
免疫组化仪、原位杂交仪等病理检验设备。
手术室
2023年5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全新的麻醉手术中心投入使用,麻醉后监护治疗病房(AICU)也正式启用,这是
华南地区首家AICU,是由麻醉医生“坐镇”的监护治疗病房。该麻醉手术中心共有手术间60个,是中国单体楼宇面积最大的手术部之一;其中包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复合手术间2间、核磁共振成像(MRI)复合手术间1间以及一体化手术间10间,配备高端麻醉工作站等高端医疗设备,能开展器官移植手术、术中
唤醒功能神经外科手术、实时导航下腹腔镜手术等尖端外科手术,是截至2022年中国设施设备、技术力量最为先进的麻醉手术中心之一,每年可完成手术室内手术7万余例次。
信息化建设
医院在智慧服务方面的建设成效与亮点有:1.医院线上智慧服务,利用互联网、物联网、
大数据等技术,以
微信公众平台、小程序、自助终端为依托,为患者提供覆盖诊前、诊中及诊后的一系列线上服务,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重塑就诊流程,
延伸服务半径;2.互联网医院,实现图文问诊、视频问诊、健康咨询、复诊开药、检查检验开单预约等;3.外联业务:涉及与
广州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对接;4.将5G技术应用于
小儿科病房的5G+4K的全景智能探视系统、面向患者的5G移动智能医疗终端、院前急救车载设备与医院急诊的实时信息交互等多个方面。
诊疗机制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与相关医疗机构组成医联体或
医疗服务共同体,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2018年2月,白云区与南方医院签订医疗联盟合作协议,并托管太和分院建设医联体。2020年5月,白云区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签约,并委托南方医院管理白云区人民医院共建紧密型医联体。2021年9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与
赣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2022年,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赣州医院正式获批第四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输出医院。
在医院内部,南方医院于2022年开展了
糖尿病足多学科联合门诊,该门诊由内分泌代谢科、创伤骨科、血管与介入科、糖尿病足病护理团队联合组成,为疑难、复杂糖尿病足病患者提供全方位诊疗服务,只需挂一次号、就诊于一个诊室,便可同时面对多位专家、共同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科室设置
全部科室
截至2022年9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设置专业科室52个。
重点科室(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
截至2023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拥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17个,分别为
消化内科、神经外科、创伤
骨科、脊柱骨科、关节与骨病外科、感染内科、普通外科、
妇科学、血液科、
整形科、
产科学、肾内科、
肿瘤学、口腔科、病理科、检验医学科、风湿病(中医)诊疗中心。其中肾内科、整形外科、感染内科、病理科、血液科、消化内科等在复旦版中国医院专科排行榜中位于前十。
肾内科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肾内科于1989年组建,1990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点,1995年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肾脏病中心、
广东省“五个一工程”重点专科,1996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国家临床药理基地科室,2000年被批准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临床医学博士后
流动站主要学科,2001年成为解放军肾功能衰竭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肾脏病重点实验室。2013年成为器官衰竭防治
国家重点实验室和
慢性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学科由专科病房、血液净化中心和肾脏病实验室三部分组成。专科病房拥有床位100张;血液净化中心拥有血透机、血浆置换机及连续性肾替代治疗仪等60余台;肾脏病实验室有肾脏病理学、肾脏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七个功能实验室,能完成从核酸到蛋白质水平的基础研究。学科带头人为
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凡凡教授。
整形外科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
美容外科暨南方整形美容激光医疗中心是
华南地区成立较早的的著名整形美容专科之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烧伤整形外科中心、国家教委博士学位授权点、南方医院重点学科,学科专业水平位居全中国前列。科室汇萃了先进的激光治疗仪、吸脂减肥及手术设备,如固体铒激光去皱美容仪(CB Erbium YAG Laser)、爱可尔激光脱毛系统(Epi-Care Hair Removal Laser)、Medlite 4波长美肤激光治疗仪、Vebeam血管激光治疗仪等。截至2023年8月,该科室有正高6人,副高15人,中级24人,初级59人,设有毛发移植、脂肪医学,眼整形、鼻整形、
乳房整形、耳廓整形、面部轮廓整形、皮肤激光美容等亚专科。其中毛发移植、脂肪医学处于中国领先水平。
感染内科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是中国高水平的临床感染病科室之一,创建于1951年,是国家重点学科(消化病学)肝病部、国家新药临床试验基地、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器官衰竭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单位、亚太肝病学会前任主席单位,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临床医学博士后
流动站单位,长期承担国家传染病防治、保健、医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截至2023年9月,科室有医护人员176人,设专科床位164张,划分三个病区,分别为肝脏中心病区、疑难感染(发热)病区及
肝肿瘤病区,设有中国一流的实验研究平台和重症感染负压病房,年门急诊量超过12万人次。
病理科
南方医院病理科是广东省A类重点学科、广东省分子肿瘤病理学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及广东省重大疾病转录组和蛋白组学重点实验室所在单位。2006年被卫生部评定为国家级病理医师培训基地。科室设有病理取材室、病理诊断室、病理技术室、分子病理室、
细胞病理室、病理资料室、病理档案管理室、会诊接待与病理资料查询室等,配备有全自动组织脱水机、病理染色机、
免疫组化仪、原位杂交仪等。截至2014年11月,病理科有教授/
主任医师6人,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7人,讲师/
主治医师10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4人;大部分人员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每年病理活检量18000人次,
细胞学检查15000人次,病理冰冻检查1000人次,外院病理会诊700人次。在
淋巴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感染性疾病
病原体的确定、恶性肿瘤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等方面占据技术优势。
血液科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是中国较早成立的血液专科之一,分别于1993年和1996年成为硕士与博士授权点学科,后逐渐发展壮大成为:
博士后科研
流动站、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血液病新药临床试验基地、国家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全军血液病中心(原)、广东省血液病重点专科、广东省高教厅血液病重点学科、广东省血液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广东省血友病诊疗管理中心、世界血友病联盟中国血友病诊疗培训中心、
中华骨髓库与台湾慈济骨髓库采集和移植医院等,在白血病精准诊治、
淋巴瘤/
骨髓瘤靶向诊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并发症防治、血友病诊疗综合关怀等方面居全中国领先及先进水平。截至2016年1月,学科由常规诊疗病区、造血
干细胞移植病区、惠侨楼病区和南方医科大学血液病重点实验室四部分组成。常规诊疗病区床位102张、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区床位34张、惠侨楼病区展开床位16张,血液病实验室实用面积500平方米,下设实验室有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形态学和白血病样本与资料数据库。全科医护技人员有140人,其中医生系列34人(含高级职称13人)、技术系列14人、护士91人。医生系列全部为硕士以上学历、13人拥有海外留学经历。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5人。
脊柱骨科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脊柱骨科是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国家教育部重点培育学科、广东省高等院校重点学科、广东省医学重点专科、国家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为国家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后流动站,先后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五”重大科技进步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等,创建了全中国首个“机器人辅助精准脊柱外科平台”,建设了国家级3D打印技术临床应用平台、
骨科虚拟现实技术临床应用平台等。截至2023年8月,该科室有床位102张,每年门诊量近5万人次、手术量近4000台次,是
华南地区最大的脊柱外科中心;有医生28人,其中
主任医师(教授)8人、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9人、
主治医师(讲师)4人、
住院医师(助教)7人,24人获博士学历。脊柱学科诊治范围包括颅底至尾部所有脊柱的伤病,成立以
脊柱畸形、脊柱感染、微创手术、颈椎外科、骨质疏松、
脊柱肿瘤为主要方向的亚专业学科群。
医学成就
医学贡献
2017年,由
南方医科大学侯凡凡院士领衔,联合
香港中文大学等多家单位的研究人员,开展的“慢性肾脏病进展的机制和临床防治”项目,获得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通过循证医学研究,创建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拮抗剂滴定疗法,来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通过随机对照研究证实,这种治疗方法使得慢性肾脏病进展到终末期的风险降低了50%。这一新疗法在2012年被国际慢性肾脏病防治指南采纳,在全球广泛应用,截至2017年已在中国300多家医院得到了应用。
2009年,南方医院普通外科
李国新教授牵头成立了中国腹腔镜胃肠外科研究组(CLASS),旨在建立标准化手术方案、开展胃癌微创外科关键技术创新及临床研究。2012年该研究在南方医院普通外科启动,2014年完成来自中国14个中心共1056名受试者的研究入组,2017年完成随访。2019年,该团队在腹腔镜微创胃癌治疗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
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该成果证实了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不仅与传统开腹手术同样安全有效,而且对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具有显著优势,有助于指导全球胃癌临床治疗、优化治疗模式,使更多患者从微创手术中获益,具有里程碑意义。
医学实践
1999年,南方医院组织了7个相关科室的20多名专家教授组成“手术协作组”,为两位失去右手的患者实施了异体全手移植手术。术后,10天就可以拆线,3周后可自行做手部锻炼。此为亚洲的第一例、第二例异体全手移植手术。
2017年3月,南方医院惠侨医疗中心胸外科接诊气管食管瘘患者,对该患者使用带蒂斜方肌肌瓣修复气管食管瘘,获得成功。该手术为世界首例使用带蒂斜方肌肌瓣修复气管食管瘘的病例,此次创新性的带蒂斜方肌肌瓣修复气管食管瘘手术的成功对今后气管食管瘘中的复杂病例、难愈性病例、瘘口较大的病例具有指导及借鉴作用。
2017年11月,南方医院胸外科、普外科联手为81岁老人实施了单孔纵隔镜+减孔腹腔镜食管癌根治+胃食管颈部吻合术,手术后患者全身只有3处微创切口,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且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第一天即可下床活动,实现了术后快速康复,经检索发现此术式为世界首创。
2021年8月,南方医院多学科团队协作为伴抑制物的重型A型血友病患儿成功实施了心脏手术,这一手术是全国首例,在全球也没有查到相关案例。血友病伴高滴度抑制物患者无法做心脏手术的禁忌也就此被打破,《中国血友病管理指南》也被改写。
2022年5月,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和血液内科联合,成功完成了全国首例由感染科实施的HIV合并淋巴瘤患者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同时也是
华南地区首例HIV合并淋巴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填补了领域空白。
教育科研
医院教培
培养方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是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构建了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集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研究生培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临床带教师资培训为一体。2018年,南方医院获批成为首批
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
在优秀青年科研人员的培养方面,南方医院从2011年开始设立“杰出青年培育计划”,截至2021年,“南方医院杰出青年培育计划”一共评选了80名培育对象,给予政策和资金的资助,80名培育对象在入选后共获得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广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在内的184项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
教培基地
截至2022年9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拥有31个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国家首批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培训基地,是中国首批医院感染防控专项能力培训基地。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是广东省内较早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单位之一,于1981年启动青年医师轮科培训工作,2005年启动社会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2014年获批全国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截至2022年9月有31个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其中外科、麻醉科、临床病理科为国家级重点专业基地,全科、精神科、康复医学科、口腔全科为省级重点专业基地。2017年获批全国首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有神经外科学、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心血管病学、普通外科学、内科/外科危重症医学等专科基地。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是国家首批临床药师培训基地,于1990年成立专门的临床药学组,1996年开始培养专科临床药师。2006年成为卫健委首届临床药师培训基地,2008年成为卫健委首届临床药师制试点单位。2012年成为卫健委临床药师师资培训基地,2018年成为卫健委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师培训中心。截至2022年9月,临床药学组共有17名专职临床药师,分别在心内科、呼吸科、内分泌科、妇产科、
小儿科、神经内科、肾内科、普外科、肿瘤内科、风湿免疫科、肾移植科、创伤骨科、肝病中心、肝胆外科、心外科等临床科室开展工作,临床药学组已确定临床药师工作模式,并形成临床药师培训模式,建立了临床药师各项工作和管理制度。作为卫健委临床药师培训中心/基地,开设了多个专科培训专业。
关联院校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是南方医科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创建于1951年,1979年被确定为
重点大学,2004年8月整体移交
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校是广东省首批5所省属
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中唯一的医学院校,全国首批“部委省”共建医科高校,全国首批开设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硕博连读)的8所高校之一,全国首批卓越医生、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南方医科大学学科体系以医学为主,理学、工学、法学、
管理学、
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截至2023年9月,设有21个教学机构,开设本科招生专业29个,其中7个国家特色专业、16个
特色专业、6个广东省名牌专业、23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5个国家重点及培育学科、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0个广东省重点学科。12个学科入围
ESI全球前1%,
、
与
2个学科入围ESI全球前1‰,ESI总体排名位居全国第51。
科研
国家级重点学科
截至2023年,南方医院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5个,其中,消化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为
国家重点学科;中医脑病、中医肾病、中医
痹病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重点学科。
南方医院消化学科是
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的优势和特色学科,始建于50年代,1978年正式设立消化专科。在学科奠基人
周殿元教授的倡导和带领下,1955年在中国率先引进硬式胃镜,1973年率先开展纤维结肠镜检查。1979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1986年成为
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995年经中央军委批准成立全军消化内科研究所。2001年成为国家教育部首批全国重点学科。2010年被评为国家首批临床重点专科。该学科由临床部、内镜中心、实验研究中心、《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编辑部等组成,形成集临床、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体系。临床部展开床位190张,已形成消化内镜介入诊疗、胃肠道早癌、
胃肠动力、
炎症性肠病、胆胰疾病、小肠疾病等特色亚专科。内镜中心作为
华南地区最大的内镜培训基地,每年诊疗量达40000余例,与美国、
日本、
德国、
新加坡等国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交流。消化学科医疗主系列共52人,其中高级职称23人(正高14人、副高9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11人。
南方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科依托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整体资源优势建设而成,是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综合医院中医主委单位,2007年被卫生部授予“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该学科拥有一大批中医药资深专家,截至2021年3月建成有两个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有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5人,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3人,广东省名中医6人,广东省名中医传承项目指导老师7人。该学科在诊疗模式上将中医传承与创新并举,中西医结合与发展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基础与临床融合,开展了以临床疗效评价为核心的中药研究工作,研制开发了
三九胃泰、
正天丸、
尿毒清颗粒等中药新药。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南方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科建成了一批中西医结合诊疗特色鲜明的重点学科及专科。截至2021年3月建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中心”1个;中西医结合临床为
国家重点学科;同时拥有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重点学科(中医脑病、中医肾病、中医
痹病);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重点专科(中医头痛、中医风湿、中医针灸推拿、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2个广东省中医药局重点专科(中医肝病、中医脾胃),是
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群。
科研平台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设有器官衰竭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慢性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及广东省肾脏病研究所、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所、广东省创伤骨科研究所和南方消化病研究所。其中,器官衰竭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慢性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依托南方医院肾内科,于2013年正式揭牌。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所依托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管理,以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为主体合署办公,于2011年由南方医院感染内科暨肝病中心牵头组建。
广东省肾脏病研究所于2010年正式成立,是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核准的公益一类单位,依托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管理。研究所集肾脏病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临床诊断和教学培训为一体,其主要职责为建立常见肾脏病信息资源库和标本库、深入开展肾脏病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创新性研究、为广东省乃至全中国肾脏病防治相关的卫生决策提供证据;开展肾脏疾病的普查和健康宣教、指导全省肾脏疾病的保健和预防工作、培养高层次肾脏病防治和研究专门人才。
截至2019年,研究所内有由肾脏病学、病理学、流行病学、
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合作的研究团队和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国家杰青/优青(4人)和国家百千万人才(1人)在内的优秀人才队伍,获批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和“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构建了专为临床研究服务的中心实验室、国际化的肾脏病远程会诊中心、智能化的生物样本库(样本60.5万份)和中国最大的
肾脏病临床数据库(19个队列,324.11万例),数据与54家医院共享,已共同署名发表论著50篇。在临床研究成果方面,研究所揭示了中国
慢性肾脏病的疾病负担和流行规律,首次证实
膜性肾小球肾炎发病风险增加与空气污染有关;揭示了中国住院成人和儿童急性肾损伤的流行规律,建立了新诊断标准和风险预测模型;首次通过大型
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证实补充
叶酸降低社区
高血压人群肾功能丧失和
脑卒中风险。在SCI期刊发表论著179篇,总影响因子超过1100。
医学刊物
Interdisciplinary Medicine(IMed)是由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与Wiley出版集团联合创办的开放获取国际期刊,也是南方医院首个国际期刊,于2022年8月28日正式创刊。期刊致力于报道以多学科交叉为研究手段的医学创新科技成果,为医学与生命科学、
化学、物理学、信息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等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期刊主编由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郑磊教授担任,编委团队由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学科背景的杰出科学家组成。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原刊名:《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于1993年3月创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是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并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杂志报道
脑血管病各方面的临床和研究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新进展和新动向,包括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神经病理学、神经流行病学、神经化学等。设置专家论坛、评述、标准与指南、论著、综述、病例报道、国际会议动态、学术争鸣、医学简讯等栏目。
科研奖项及项目
南方医院曾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10项、省部级一等奖35项。2022年,医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69项,在全国医疗机构中名列第三。
声誉排名
2020年9月8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21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被评为第七批广东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2022年7月20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检验科入选“第七届
广东省政府质量奖”
提名奖获奖建议名单。
院内专家
院长
李文源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
主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为
中国医院协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副会长、健康管理学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副会长、
广东省医院协会副会长等。其主要研究领域与方向为医院管理、健康管理,被评为2020年“全国优秀医院院长”。
院内医学家
侯凡凡
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科学院院士(TWAS),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全球改善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执行委员会委员,国家肾脏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器官衰竭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肾内科主任。主要从事
慢性肾脏病防治研究。系统研究了慢性肾脏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首次证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显著降低晚期慢性肾脏病发展至终末期
肾衰竭的风险,创建了预防慢性肾脏病变进展的临床新策略。她的研究成果,被国际誉为“近年对
内科学和肾脏病学临床实践最重要的研究”之一,获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
一等奖5项等荣誉。
终身教授
刘启发
血液内科
学术带头人、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血液肿瘤的诊疗和相关基础研究工作,在
白血病的分子发病机理、肿瘤
免疫治疗、造血
干细胞移植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感染防治等领域做出较大成绩。截至2023年9月,先后主持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项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10项国家自然科学包括重大/重点项目和20余项省部级课题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
一等奖3项和二等奖5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
漆松涛
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
学术带头人,一直从事神经外科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擅长颅脑显微外科手术。截至2023年9月,在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专著5部、美国出版专著2部。发表SCI论文160篇,中文360余篇,参与或主持行业技术专家共识10余份,获得省部奖12项,培养硕博研究生200余名。颅咽管瘤疾病在国际有主要发言权,是有国际影响力的著名神经外科专家。
高建华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整形科学术带头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日本医科大学客座教授。从事整形再造外科和美容外科工作,在显微外科皮瓣移植和修复器官再造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在乳房和颜面美容手术方面也有较深的研究。截至2023年9月,荣获军队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丁颖奖以及省名医称号;获第十届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以第一作者获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
三等奖2项,主持国基金10项。
二级教授
资质认定
2022年,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输出医院。
医院文化
医院院徽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徽整体色调运用红与白的暖色调色彩搭配,体现了生命的律动与秩序,红色来源于惠侨医疗中心新大楼建筑色彩,取名惠侨红,象征医院红色军旅文化传承,白色代表了医院纯净整洁的环境,也代表了白衣天使的神圣使命。中心造型采用创意的手法通过双手环扣,组成医院英文“NANFANG”中的“N”和“F”,代表医患携手的和谐关系,象征医院“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院训理念。手指造型形似春日
香椿,寓意勃勃生机,也象征医护灵性的双手,心灵手巧,妙手回春。中心造型与红十字结合,体现医院救死扶伤、呵护人民群众健康的公益属性。院徽上环中文文字部分为叶选平同志手书院名“南方医院”,下环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英文规范署名“NANFANG HOSPITAL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医院核心价值体系
医院院训: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医院宗旨与精神:救死扶伤,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永葆本色。
医院办院理念:医德为上,质量为本,特色为先。
功能与任务:以倾情服务患者为己任,以履行社会责任为要务,培养卓越人才,打造特色技术,攀登医学高峰,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发展目标与愿景: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研究型医院。
医院院歌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歌为《生命的港湾》,作词黄,作曲吴德钦。
相关影视作品
参考资料
研究所简介.广东省肾脏病研究所.2023-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