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口岸是中尼
边境贸易的通道,位于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
吉隆县吉隆镇热索村境内。它位于
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南麓
吉隆藏布下游河谷,也是著名的景区吉隆沟的一部分。吉隆口岸是
216国道(
新藏公路二线)的终点,与
樟木口岸隔山相望。
吉隆口岸最早于197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二类陆路口岸,设有海关、商检等部门。然而,随着樟木口岸的繁荣,吉隆口岸的
国际贸易基本停止,相关部门也相继撤销。1987年,国务院将吉隆口岸升级为国家一类陆路口岸。
吉隆口岸的交易方式除了物物交换外,多以尼币和人民币作为支付手段。2014年,吉隆口岸进行了扩大开放,其中热索村狭窄的铁索桥被改建成宽阔的石板桥,这座桥的存在见证了双边贸易的历史。
2017年4月,国务院批准将西藏吉隆口岸扩大开放为国际性口岸。2018年上半年,吉隆口岸的进出口货物总量达到75,332吨,同比增长32.8%,进出口货物总值为13.87亿元,增长11.83%。此外,2019年11月,西藏日喀则市吉隆县还开通了6条客运班线,为吉隆口岸提供了正规的客运交通服务。
地理
位置
吉隆是
西藏自治区历史上主要的对外通道之一,位于西藏西南边境,地处
喜马拉雅山脉南侧,在吉隆沟和吉隆盆地,从
吉隆镇驻地到口岸所在的热索村25公里,北纬28°58′,东经85°14′,
吉隆县面积12000平方公里,边境线长162公里。
吉隆口岸距
尼泊尔腹心发达地带较近,距尼泊尔首都
加德满都85公里,
中尼公路吉隆段的对接距离只差30余公里,其中我方20多公里。
从吉隆镇驻地出发,翻过横亘在吉隆藏布沟(吉隆沟)谷中的姆拉山,沿峡谷东侧陡峭的山坡和悬崖一路曲折盘旋向下,穿过江村珠峰核心保护区,就进入了热索村地界。从
吉隆镇驻地到热索村25公里的路程,海拔从2800米降到了1800米。
环境
热索村这里的峡谷明显变窄,两侧山峰更显陡峭险峻,山崖上飞瀑跌宕,山谷中涛声隆隆、云雾升腾,山路边
孟宗竹丛生、古树参天、藤萝缠绕。
喜马拉雅长叶松、
喜马拉雅山脉云 杉、
红豆杉等珍稀树木随处可见,高大的
大树杜鹃点缀其中。每年三到五月份,一团团火红的杜鹃花挂满枝头,把满世界的青山碧水装扮得更加靓丽迷人。随着海拔的 下降,气候越来越湿润炎热,
植被越来越繁茂,野生动物也越来越多。经常能看到成群的
长尾叶猴在丛林中攀爬跳跃,有时甚至能看到狼或金钱豹在公路上惊慌奔跑。一路在动植物王国中穿行。
热索村背依大山、
坐北朝南,东北西三面都是壁立千仞、直插云霄的高山悬崖。村西的
吉隆藏布和村东的东林藏布在村南交汇后,一路浪花翻滚,流入
尼泊尔境内。河 床上,一块块或大或小的卵石光润如玉、色彩斑斓。这里一年四季温暖湿润,山崖上、沟谷里长满了
亚热带植物,一丛丛
棕榈伸展着宽大的叶片,一株株高大的王 鞭(
仙人掌科植物)长成了巨树,五彩缤纷、形态各异的野花争奇斗艳。
界河
热索村这里的边境是以河道中心为界,村南两河交汇处的河畔上,矗立着我国的第48号
界碑。东林藏布河上,间距不过五十米的三座桥梁横跨两岸,桥下波浪滚滚、涛声如雷。靠上游的是一座钢索木质
悬索桥,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现在已经废弃,残 存的钢索和黑色的木方在河谷上空随风飘摇;中间是一座钢索铁桥板铁护网的钢铁吊桥,是现在两岸边民往来的主要通道;下游是正在建设中的坚固宽阔的公路桥,是中尼两国开展
国际贸易的重要交通枢纽。三座桥梁代表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成为中尼友好往来的重要见证。
民俗
吉隆口岸位于
吉隆镇热索村,热索村的村民们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在两河交汇的三角平坝上靠北面山崖建起了一排二层藏式民居,二楼住人,一楼开了几间门市,茶馆、饭店、小商店,一应俱全。商店里 既有中国制造的日常用品,也有
尼泊尔产的小商品。这里的村民除了从事小规模的农牧业,还经常和尼泊尔方面开展小额民间贸易。双方边民不仅在边贸上互有来 往,也有相互通婚的现象,衣着服饰和饮食习惯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由于气候温暖湿润,大多数人一年四季穿拖鞋,天凉的时候也只是多了双袜子。时常看到年长的妇女们坐在自家的门庭前,用古老的自制工具悠然地纺纱织布。在这里可以品尝尼 泊尔风格的味道纯正的咖喱拌饭,呷几口尼泊尔产的瓶装啤酒,感受那种中尼融合的特殊的风俗民情。
历史
传统要道
公元789年,这里就是
西藏自治区与
尼泊尔交往和通商的 要道。相传在1300多年前和公元8世纪中,这里便是尼婆罗尺尊公主远嫁
松赞干布和
印度佛学家
宁玛派祖师白玛穷乃(
莲花生)由印度译传入藏的途径之路。它是历史上中尼双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也是中尼间的传统边贸市场。地处北纬28°5′,东经85°3′,现属区域性的边贸市场,主要向尼出口活羊。
初步开放
1961年批准开放。197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二类陆路口岸,曾经设有海关、商检等部门,后因
樟木口岸的繁荣和吉隆口岸
国际贸易的基本停止,海关、商检等部门也随之撤销。1987年,国务院批准
吉隆县为国家一类陆路口岸。近年来,国家、自治区为缓解樟木口岸通关压力和进一步发展
西藏自治区对外贸易,拟定利用和开发吉隆口岸,现在,国家投入巨资修建通往
尼泊尔边境的“热索”公路已正式通车。另外国家还投入近亿元人民币为尼泊尔援建通往吉隆口岸的公路,同时,海关、商检等
有关部门也在积极筹划部门设立工作。一个功能更加齐全、服务更加完善的现代化陆路通商口岸将在近年内展现在世人面前。另外,吉隆口岸
原始森林保护较好,四周雪山林立,风光绮丽,是理想的徒步旅游区。中尼
边境贸易的通道。位于日喀则地区
吉隆县境内,
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南麓
吉隆藏布下游河谷,与
樟木口岸隔山为邻。197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二类陆路口岸,曾经设有海关、商检等部门。
一度衰落
后因樟木口岸的繁荣(有
中尼公路、路途近而且开放层次高),多以
尼泊尔卢比和人民币作为支付手段。
初步开放有一系列限制:只允许进行边民互贸,其他地方的人现在还不允许在这里进行贸易。没有旅游(出入境)。
扩大开放
2014年《西藏中尼吉隆口岸十月将正式扩大开放》曾经西藏对尼最大贸易口岸——吉隆热索桥口岸,如今却可以说是鲜有人知。随着边贸需求的增加,吉隆热索桥口岸于2014年10月扩大开放。
上午11点,工作人员走上有些晃动的铁索桥,用钥匙打开了桥上的一道铁门,吉隆热索桥口岸开始了它一天的工作。桥的一头,吉隆当地人拉巴正在等着朋友从
尼泊尔给他带来的货物。
这里辉煌过也衰落过。吉隆口岸曾是
西藏自治区对尼泊尔最大贸易口岸,80年代中期,由于交通等因素,
樟木口岸贸易量激增,吉隆口岸贸易量萎缩,吉隆口岸逐步衰落。
如今这里界河上有三座“热索桥”。一座桥板已经七零八落,没法再使用,一座是正在使用的
泸定桥。还有一座就是最新的热索桥,桥面宽阔,联通中尼两边道路,已经完工为2014年10月,吉隆热索桥口岸的正式扩大开放所做的建设准备。
据介绍:现在商户都是我们本地人,现在这只允许进行边民互贸,其他地方的人现在还不允许在这里进行贸易。旅游(出入境)现在没有,我们预计是八月份向中尼两国试运行(旅游出入境),10月份就正式向
尼泊尔开放,如果对第三方旅客开放估计还需要一段时间。
虽然现在吉隆海关只有5名关员,但吉隆海关关长王龙对扩大开放颇有信心,认为吉隆口岸比樟木口岸更有潜力。
旧的铁索桥:在热索村。2014年《三座热索桥见证吉隆口岸“活起来”》报道:
位于中国西藏和尼泊尔边境的吉隆口岸上,从废弃的木质桥到狭窄的铁索桥,再到宽阔的石板桥,不同年代的三座热索桥并排而立,成为双边贸易的历史见证。
上世纪70年代,被中国确定为一类陆路通商口岸的
吉隆县曾是
西藏自治区对
尼泊尔最大贸易口岸。但伴随
樟木口岸贸易量激增,这里逐渐衰落。时至今日,经过吉隆口岸的物资仍然靠人力在狭窄的铁索桥上背进背出。
新建
石板桥:就是新的中尼热索友谊桥。“此前,吉隆口岸并不很活跃。不过,2014年10月起,西藏自治区将吉隆口岸正式扩大开放。崭新的中尼热索友谊桥投入使用。”吉隆海关关长王龙告诉
中国新闻社记者,“这已使今年上半年的吉隆口岸‘活’起来。”
37岁的
藏族边民拉巴可算是对此感受最深的人之一。他介绍说:“过去边民流通两国的货物,十多天才能赚几百元钱(人民币,下同)。”今年伊始,拉巴动起了做边贸的心思,“
尼泊尔的服装、首饰在
西藏自治区挺受欢迎。虽然仍靠人背进背出,我今年上半年已经赚到十多万元。”
这并非拉巴个人的“幸运”。记者从
吉隆县海关了解到,今年1至6月,吉隆海关监管边民互市贸易总值达2165万元,货物总重超过2616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8.91倍和8.4倍。
创新监管:拉巴将这一快速增长的原因归功于政府。“的确,海关在上半年扩大宣传,争取让更多边民参与到边民互市中来。”王龙说。“第二,海关在转变监管理念,从过去的维稳和打击走私为主,转为如今打击走私和促进边贸发展的‘打促’结合为主。同时,海关也在创新监管方式,将在镇上查货的监管方式改为派驻到桥头现场监管。这不仅方便了边民,也提高了通关效率。”
吉隆海关的重点工作就是确保口岸顺利开放。这些改变是为了摆脱边民互市的单一贸易现状,转向一般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并进一步开放双向旅客通关。海关监管设施、
金融系统也将全部上马。
“那时,商品的贸易种类也会增加,
边境贸易会更加活跃,贸易总量也进一步提升。”王龙对此满怀信心。目前中国出口
尼泊尔的商品以传统的服装鞋帽居多,从尼泊尔进口的货物也集中在生活日用品。
“吉隆口岸进一步开放后,我打算将生意做大,把中国的东西卖到尼泊尔,他们喜欢什么我们就卖什么。”拉巴说。尼泊尔吉隆口岸的边检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近一段时间尼中贸易量持续上涨。尼泊尔的边民希望未来与中国保持更多贸易往来,从衣服到电子产品,让尼泊尔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欲比樟木:对于吉隆口岸的发展潜力,王龙直言“一定会超过
樟木口岸”。他解释道,目前樟木口岸虽为中国通向南亚
次大陆最大的开放口岸,但已接近饱和。不过,王龙并不承认两个口岸是竞争关系,他说“一定是共赢”。
“吉隆口岸是乘着南亚
内蒙古省际大通道的东风进一步开放的,也必将成为中国通往南亚最主要的通道之一”,王龙最后说。
近年来,为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国西藏紧紧抓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尼泊尔政府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下开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签署的战略机遇期,与尼泊尔在经贸、旅游、文化等方面合作不断深入。
西藏自治区口岸加快构建“面向南亚陆重要通道”,在这一总体目标框架下,吉隆口岸
边境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口岸经济交流日益活跃,成为西藏与南亚国家贸易往来的"黄金通道"。2014年12月1日,吉隆双边性口岸正式恢复通关。 2015年4月25日,西藏曾经最大的陆路通商口岸
樟木口岸因受尼泊尔8.1级大地震而严重损毁被迫暂时关闭,至今未恢复开放。同年5月11日,国务院批准吉隆口岸对外扩大开放,性质为国际性常年开放公路客货运输口岸。中尼陆路通商的主要通道从樟木转至吉隆口岸,目前,吉隆口岸已完全取代樟木口岸功能,承担了全藏主要的外贸进出口业务。2008年,吉隆口岸
国际贸易总额仅为557万元,2016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33.54亿元,呈现出井喷式增长的发展势头。
2014年7月21日,质检总局批准成立了吉隆检验检疫办事处,同年11月25日质检总局根据中编办批复成立了吉隆检验检疫局,专业涉及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商品检验、食品检验、法学等,保障了检验检疫日常业务工作需求。吉隆检验检疫局是目前
西藏自治区唯一常年驻守的口岸分机机构,不受季节因素的影响全年履职,拥有较为完备的口岸一线用房、备勤用房、办公生活用房、货物查验场等硬件设施,拥有一流的检测仪器设备,供水供电、网络通讯已铺设到位,满足了口岸检验检疫工作的基本需求,承担着全区90%以上的检验检疫业务量。
再扩开放
2017年04月,国务院批准西藏吉隆口岸扩大开放为国际性口岸,是进一步扩大开放。
相关的是,热索村的石板桥,将来会改进为公路桥。
2019年11月,总量1000公斤、总值52万元人民币的出境加工原材料顺利从
西藏自治区吉隆口岸报关出口,西藏出境加工贸易业务实现“零”的突破。
边贸通道
2009年12月10日,西藏自治区商务厅厅长马相村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自治区政府已经认可区商务厅的设想,将报请国务院批准在中国与
尼泊尔边境的吉隆口岸,构建中尼吉隆经济合作区,并申请享受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双重政策优惠。
“我区重点建设吉隆口岸的意图,就是想报请国务院批准,建设中尼吉隆
跨境经济合作区。目前,正在向尼方传达信息,尼方态度比较积极,希望通过构建中尼吉隆跨境合作区加大与中国西藏贸易联系。”马相村坦率地说,中尼吉隆跨境经济合作区就是按照大口岸的思路,在吉隆口岸建设生产加工区、贸易区,形成较大的口岸体系。争取跨境经济合作区享受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双重政策优惠。
吉隆口岸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789年,
吉隆县就是中国西藏与
尼泊尔交往和通商的要道,1961年吉隆口岸批准开放,197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二类陆路口岸,1987年成为国家一类陆路口岸。2008年,吉隆口岸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557万元,其中出口额达494万元,进口总额为63万元。近年来,中国西藏与尼泊尔在经贸、旅游、文化等方面合作成功。目前,
西藏自治区正在加紧建设
318国道至吉隆县和
吉隆镇的公路,吉隆口岸有望成为西藏第二大边贸通道。
西藏口岸加快构建“南亚陆路贸易大通道”随着
边境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口岸经济交流日益活跃,西藏口岸加快了构建“南亚陆路贸易大通道”的步伐。
在建设“南亚陆路贸易大通道”的总体目标下,西藏已经确立了“重点建设吉隆口岸,稳步提升
樟木口岸,积极恢复
亚东口岸,逐步发展
普兰口岸和
日屋口岸”的发展建设思路,并积极推进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工作。
中尼公路大规模改造工程全面完工,从
拉萨市到樟木口岸真正实现了“一日抵达”,樟木口岸新联检大楼也已建成启用。樟木口岸这座
西藏自治区最大的边贸通道,今后将在更大程度上成为西藏与南亚国家贸易往来的“黄金通道”。
与此同时,西藏加紧进行吉隆口岸在交通、能源、通信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将超过12亿元。根据相关规划,吉隆将引入1.4亿元资金,建设口岸仓储加工区和物流园区,以增强口岸贸易的发展后劲。西藏正在积极争取在吉隆口岸建设中尼
跨境经济合作区,吉隆口岸有望成为西藏第二大边贸通道。
在国家“兴边富民”战略的指引下,西藏也开始加快中印边境
亚东口岸的开放和建设。随着青藏铁路支线拉萨至日喀则段的开工建设,通往亚东口岸的运输成本将进一步降低,这一口岸将成为中国内地联系南亚国家市场的“
桥头堡”。据西藏自治区商务厅预测,2010年西藏进出口总额将突破10亿美元。
边贸市场
2018年10月31日,吉隆国际边贸市场在西藏吉隆县
吉隆镇投入使用,该边贸市场总投资4250万元,建设面积12000平方米。
交通升级
规划中尼铁路
中尼铁路的勘探、选线进行了多年,把
拉日铁路延伸,规划从吉隆口岸进入
尼泊尔首都,因为这里优于
樟木口岸带的地质环境,是长期比较的结果。
规划216国道
新的216国道规划从新疆阿勒泰的
红山嘴口岸—
西藏自治区吉隆口岸,新疆部分大部分已经存在,西藏部分的建设要多年(一半是旧路改扩建,一半是新建)。
口岸资源
从吉隆口岸资源特色来看,可用“悠、丰、美”三字概括。“悠”——有悠久的地域历史文化。赤尊公主进藏和蕃尼古道遗迹都是民族文化繁荣昌盛的见证;“丰”——旅游资源的多样性,表现为丰富多变的生物物种体系和多样化的垂直生态系统;“美”——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作为珠穆朗玛峰的后花园,雪山、峡谷、湖泊、草场都展现了口岸区域的秀美英姿。
开通客运班线
2019年11月,西藏日喀则市吉隆县开通6条客运班线,不仅至吉隆口岸有了正规的客运车辆,也填补了吉隆县道路客运史上的一项空白。
旅游资源
吉隆口岸与
樟木口岸隔山为邻,地脉相近、文脉相亲,具有相似的区位条件和自然环境,不可避免地存在
同质化旅游产品,容易导致旅游市场竞争的激烈性加剧。因此吉隆必须找出自身的特点,走特立独行的“本色”路线。
吉隆口岸旅游最突出的优势除了优美的自然
生态环境,还因为其边境贸易的特殊性,旅客来源主要是以贸易为主的商务人士,他们不仅仅是纯旅游的角度留在这个口岸,更多的是在从事一些商务外贸交易。这使吉隆必将其旅游主题定位为“生态型商务休闲旅游”,针对商流客源群体普遍具有消费能力强、服务要求高、活动周期性明显等特点,他们通过在边境口岸以“吃、住”为主的各类旅游活动,能为口岸旅游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收益。但同时,巨大的人流量在吉隆口岸流动必将导致区域内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因此应将“低碳化”作为吉隆口岸的旅游发展方向,将生态化与商业化相结合,在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避免粗放型和资源消耗型的传统发展模式。
商贸大发展促进吉隆口岸经济快速前进的同时也将给当地旅游业营造良好的发展形势,并带来众多外在机遇。
边境贸易的日益繁荣,有利于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为区域旅游产业带来庞大的客源市场,还将提高吉隆口岸的知名度,提升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从而进一步增强旅游吸引力等等。因此,吉隆口岸抓住和把握众多有利形势和良好机遇,借口岸开放和商贸发展的“东风”乘势而上,以自然
生态环境为基础,通过“
生态型+商务休闲型”旅游的发展模式推动边境口岸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区别于传统的城市型商业游憩区,吉隆口岸旅游经济发展不再是简单地将游客旅游购物、休闲娱乐等需求作为城市单向功能来考虑,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对吉隆口岸生态环境保护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在吉隆口岸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首先强调发展生态型旅游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其次结合吉隆作为连接南亚商贸通道的重要口岸,大力发展商务商贸旅游,以适应吉隆口岸跨境旅游和贸易旅游发展的趋势。
吉隆口岸旅游经济发展综合考虑生态和商贸两大因素,将生态观光、休闲、游憩等融入商务商贸活动中,力求实现用“生态”理念将“商务”“会议”“办公”“休闲”“游憩”各功能融合在一起,衍生出“生态型+商务休闲型”旅游发展模式。
规划温泉旅游
西藏易境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针对
吉隆镇姆拉山国际温泉度假村建设项目进行了初步的规划尝试。
吉隆镇温泉开发建设项目依托吉隆口岸旅游区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异域民俗风情文化,提炼出“旅游休闲”和“商务商贸”相融合的规划思路。设计秉承遵从自然、融合生态和满足需求的原则,充分体现自然生态、温泉养生、商贸旅游、休闲度假的复合效应。
吉隆镇温泉开发规划立足于吉隆沟良好的自然
生态环境,依托闷恰温泉、吉普峡谷以及吉普民俗村等旅游资源,遵循现有生态环境和地形地势条件。
这一充分结合吉隆口岸特色打造的复合型高原异域生态旅游区,必将给吉隆带来新的旅游吸引力。
古代事件
吉隆口岸位于日喀则地区
吉隆县吉隆镇热索村境内,在吉隆沟和
吉隆盆地,距
尼泊尔首都
加德满都85公里。
热索村的南河对岸就是尼泊尔的领土,依然是群山叠嶂、崖壁危立、满谷苍翠。河对岸残存的掩体工事赫然耸立,灰黑色的石墙杂草丛生。历史上,这里曾经发生过两次廓尔喀(尼泊尔中部小国)士兵入侵西藏的战争,清政府曾派遣大将安康统帅由多民族战士组成的反击部队,从这里把侵略者赶回老家。电影《驻藏大臣》重现历史事件:六世班禅的异母兄弟沙玛尔巴(即
噶玛噶举派红帽系的红帽十世
却朱嘉错,汉文史籍作“沙玛尔巴”,意为红帽僧人),因想分得
扎什伦布寺的资财(六世班禅在北京逝世后,
爱新觉罗·弘历及王公大臣赠送大量膊仪,悉数由班禅六世另一兄仲巴
呼图克图携归扎什伦布寺) ,勾结廓尔喀劫夺扎什伦布寺的珍宝,乾隆皇帝派
福康安、和琳二人率藏、汉、满、蒙等各民族军队赴藏,联合抗击廓尔喀侵略者,决战热索桥,进入廓尔喀。
历史挥散了战火硝烟,岁月淹没了厮杀呐喊,只有那些空洞洞的射击孔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过去,期盼着和平与发展。
遭遇地震
2015年5月12日,中国和
尼泊尔边境15时5分左右再次发生地震,震感强烈。印度北部民众有明显震感,都立刻跑出建筑物,待在开阔的室外和街道上。
西藏自治区震感强烈,吉隆口岸四周的山上尘土飞扬,不时有石头掉下,通往吉隆口岸的216国道再次因塌方发生中断。
参考资料
探访西藏吉隆.m.toutiao.com.2022-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