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若(1976年生),祖籍海南琼海,华裔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和歌手。12岁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师从邓尔博教授。1995年获得瑞士国际音乐电影节亨利·曼希尼大奖和美国欧柏林作曲
一等奖,同年进入欧柏林音乐学院学习。本科毕业后,进入
茱莉亚学院攻读作曲硕士及博士。现任美国
曼尼斯音乐学院作曲教授,
上海音乐学院客座教授。被誉为继
谭盾、盛中亮、
陈怡等旅美作曲家之后的第二代在美国乐坛冉冉升起的华裔作曲家和指挥家。
简介
祖籍
琼海市的黄若出生于1976年,6岁起跟随母亲来到任教于广东音专(
星海音乐学院的前身)的父亲身边。12岁,他考入
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就读,师从邓尔博教授。1995年,黄若连获瑞士国际音乐电影节亨利·曼希尼大奖和美国欧柏林作曲
一等奖,同年从上海音乐学院赴美领奖。后来,黄若更凭借优异的成绩拿到了
欧柏林学院音乐学院的录取通知书,那年他正值18岁。学成后的他一直在欧美乐坛耕耘,频频获奖并拥有了自己的乐队。
黄若曾被《
华尔街日报》评价为“具有极度冲击力和实力的年轻作曲家”,对于“冲击力”的理解,黄若对记者说,那应该是一种感染力,以及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就像《和——与梁祝对话》那般,与主题“梁祝”的主旋律既相似又相异,既环环相扣又不喧宾夺主,富有浓郁现代风格的曲调令人感觉欣悦。“对于我来说,出国深造是去学习技术的,至于情感则更多地来源于我的内心,这才是音乐的灵魂所在。”黄若说。近年,黄若更是“跨界”到指挥家的领域,沉醉其中。
作品
纪念经典
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以小提琴协奏曲《
梁祝》诞生50周年纪念音乐会为开幕式演出,以表达对这部中西合璧的艺术经典的敬意。在这台富有意义的音乐会的开始,一曲名为《和--与梁祝对话》的交响序曲,以独特神秘的现代感,切入华裔作曲了与现场观众的深情对话。
这首短短12分钟的序曲里有《
梁祝》的影子与灵魂,但绝不喧宾夺主,为之后上场的《梁祝》做了完美的衔接和铺
垫,撩人心弦。有乐评人评论说,如此庞大的
回声弦想,曲作者的内心世界是多么的辽阔和悠远……“这比
谭盾更多了一份现代的神秘感和
张力”。
《和--与梁祝对话》的作者,是33岁的美籍华裔音乐人黄若。“《和》不仅保留了
浙江省越剧中‘梁祝’的主题,还融合了
广东省粤剧《
帝女花》中‘香夭’的曲调。”
4月28日,从美国应邀回到
上海市参加音乐节的黄若在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梁祝爱情故事和粤剧《帝女花》中长平公主与周世显的凄美爱情结局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音乐上的“和”有着多重意义,是以一种现代人的角度思考前人,理解过去。
百姓音乐
黄若在西方乐坛掀起一阵阵音乐风,其影响力不仅渗透到西方世界,在华人音乐圈也占有重要地位。他的名字与越来越多在音乐节举足轻重的人物联系在一起,不但与“
亚洲乐坛天王”
王力宏成为好友并惺惺相惜,更被西方乐评人士比作“
谭盾之后华人最优秀的作曲家”。每年100多场的个人专场音乐公演,让他的音乐迅速在欧美赢得美誉。
黄若心目中拥有着一个最朴实的愿望,就是想令更多买不起门票的老百姓,也能欣赏到自己的音乐。他说美国曾将票价昂贵的歌曲拍成电影并在电影院中放映,目的就是为了要让更多人以低廉的票价就能接触和感受到这种文化,他认为这种做法很值得鼓励。他之前在
海南省举办了一场义演音乐会。“那是一场不需要门票的演出,听众热情深深触动了我。好的音乐应该令更多人感受到。”
华裔作曲博士
祖籍
琼海市的黄若1976年出生于三亚
林旺镇。当时,父亲
黄英森正在
广东省音专(
星海音乐学院前身)任教,是广东音乐界享有声誉的音乐教育家,曾担任星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主任。1982年,6岁的黄若和母亲黎良金终于来到父亲的身边,接受父亲最早的音乐启蒙教育。12岁那年,黄若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就读,师从邓尔博教授。1995年,黄若
连获瑞士国际音乐电影节亨利·曼希尼大奖和美国欧柏林作曲
一等奖。由于成绩优异,欧柏林大学音乐学院录取了黄若,并提供全额奖学金,这一年黄若18岁。
2001年,黄若在欧柏林修完全部学业,离家6年之后的毕业典礼上,黄若才第一次在美国见到自己亲爱的父母。6年来,只有苦读才能冲淡离家之苦。两个月后传来好消息:经过严格的考试,黄若又进入有着“音乐界
哈佛大学”的
茱莉亚学院,攻读硕士与博士学位,成为这所著名的学府唯一的华裔作曲博士。
朱莉亚音乐学院是大师辈出的地方,从这里走出去的华人学子还有大提琴家
马友友、钢琴演奏家
郎朗等。黄若兼具作曲家和指挥家的独特禀赋,无疑给这座著名音乐学府增添异样光彩。如今,黄若同时在朱莉亚音乐学院和
纽约州立大学执教,他突显的音乐成就和纯熟的英语,实现了多年来华人音乐家站在西方知名音乐讲台上的梦想。
用音乐对话东方与西方
天性单纯乐观的黄若比一般的音乐家骨子里具有更深厚的中国文化素养,这对他创作出大气象的音乐作品提供了先天优越的条件,也避免了一些无根的创作。
“我成长在中国刚开始风行穿牛仔裤的时代。我不但接触了巴赫、
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还有
披头士乐队、
迈克尔·杰克逊以及
艺术摇滚。对于我来说,古典、
民俗音乐、乃至摇滚对我都有很强的吸引力。我从没有把自己的创作局限在某一个特定的领域”。黄若坦诚地说。
1995年到美国深造后的黄若,学成后一直在欧美乐坛勤奋耕耘,他频频获奖并拥有了自己的乐队。每年100多场的个人专场音乐会公演,让黄若的音乐在西方乐坛掀起一阵阵
旋风。2003年,他的音乐会被《
纽约时报》评为“全美年度十大音乐盛事”之一。《
华尔街日报》评价黄若是“具有极度冲击力与实力的年轻作曲家”。
近年来,他频频巡回于美国、
香港特别行政区、
上海市、
广州市、北京、
海南省之间,为电影谱曲,为音乐学院讲课。不停地交流与吸收,让他的生命丰富多彩,也为他的
音乐创作增多了融会贯通的元素。
西方乐评人士将黄若比作
谭盾之后华人最优秀的作曲家。“谭盾是黄若敬重的前辈音乐家,也是他音乐上的良师益友”。而作为音乐家的父亲
黄英森对两人的音乐这样比较:
谭盾和黄若是两个不同时代背景长大的音乐家,1957年出生于湖湘的谭盾1980年代中期就到美国留学,接受了西方音乐元素的熏陶。谭盾的作品多注重视听感受,谭盾善于将东西方音乐进行融合,《卧虎藏龙》中以
非洲鼓伴和中国音乐,而在
歌剧《马可波罗》中,他却把西方歌剧与
京剧唱腔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歌剧语言,给国际乐坛带来的震动至今犹有余响。
黄若则是携带着中华文明的文化因子,却又在美国这样多文化交汇的地区成长的新一代作曲家。他15岁就到美国,接受美国最顶尖的音乐教育,而他的创作却以古典乐曲为主,也创作一些电影音乐和流行乐。也许由于现代音乐技术手段的特性所至,他也创作一些趋向于理性、意象、远古蛮荒、浑沌初开,或边塞土风等的作品。他的《
伤逝》、《分歧》等题材,大多远离现实,甚至使人感到玄虚莫名,无法扑捉具体的音乐形象。
没有刻意的民族标签
与在美国的上一代华裔作曲家不同的是,黄若的创作少有刻意表达民族标签和政治意味的痕迹,他的创作理念更为开放、现代、随性,更多是表达一种开放式的文化融合观念。对于黄若来说,各种类别的艺术都是可以相互交叉的。尝试不同形式的声、光、色以及舞台等组合形式,更加能够拓展他创作的思维和空间,让他在视觉和听觉的想像力和灵感中飞翔和驰骋。
“
纽约是一个变化多样的城市,纽约的人才济济。有人搞音乐是为了谋生,也有人是为了爱好。对于我来讲,我绝对不会单纯为了谋生去作曲,我是因为热爱才去作曲。”黄若说,作为一名作曲家,最难克服的是要耐得住寂寞和物欲的诱惑。因为作曲需要你全身心的投入,不能考虑它将带来的经济利益。正因为怀有这样的生活态度,黄若的作曲都具有一种空灵的游刃有余的意味,在一个狂躁的年代保持自己清洁的精神,坚守着神圣的音乐理想。他的勤奋和苦读,他的成就和荣誉,却未曾改变他的质朴和童真。
黄若是一个来自
热带的孩子,阳光灿烂,对周围人的关切自然而然,让人温暖,欢喜。用温暖、欢喜来形容黄若的音乐也许比较稳妥。
5月15日,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即将落幕的前夜,黄若在美国纽约接受了海南日报记者的越洋采访。他时而用纯正的英语,时而用地道的琼海话交替着讲述他的音乐和梦想。他说,与《
梁祝》的对话,就是他与传统的对话,与西方的融合。《
纽约时报》把
谭盾评为“国际乐坛最重要的十位音乐家之一”,之前曾把他骂得狗血喷头:“这个中国人为什么一定要让我们把啤酒和
葡萄酒混到一块喝呢?为什么一定要把
小提琴写成像
京胡的样子呢?”
“即使在西方也曾经有很多人说,东方就是东方,西方就是西方,这两者从来就不可能搞在一起”,黄若沉静地说,多年来,中国艺术家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求一条逾越东西方文化鸿沟的道路,这种对话漫长而艰难,但突破这些隔阂却很值得。艺术的纯粹与融合之间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融合要不意味着新的生命力,要不什么都不是。黄若坚信自己已经走在
谭盾曾经走过的路上。一切都会如期发生,只要探索永不止步。
他的音乐跨越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他的音乐既开放又理性,既单纯又细腻,在欧美一度刮起阵阵
旋风。西方乐
评人士将他比作谭盾之后华人最优秀的作曲家,也有人评价他的音乐“比谭盾更多了一份现代的神秘感和
张力。
“中国艺术家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求一条逾越东西方文化鸿沟的道路,这种对话漫长而艰难,但突破这些隔阂却很值得……”在近日举行的
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黄若正是以风格独特的交响序曲《和--与梁祝对话》,完美演绎了他“与传统的对话,与西方的对话”。
黄若的作品都具有一种空灵的游刃有余的意味。和每一位背井离乡探索知识的孩子一样,黄若说,若真要去衡量得失,那便是必须忍受与亲人分隔的离家之苦。但他表示并不后悔,因为明白有放弃才有收获。
学音乐
如今学音乐已从“小众教育”,变为几乎每位家长都愿意大掏腰包的“大众教育”。黄若认为这样很好。“但是在专注于音乐培养的同时,家长们最好采用‘open-mindind’的教育方式,就是说不要强迫孩子死弹琴,而要扩宽眼界。”他说,“在国外,大多数学音乐的孩子都是多向发展的,他们既可以是很优秀的音乐家,同时也是一个优秀的画家或者厨师,不同方面知识的掌握,对于音乐的领悟都有一种促进作用。”
荣誉
黄若是被誉为继
谭盾、盛中亮、
陈怡等旅美作曲家之后的第二代在美国乐坛冉冉升起的华裔作曲家和指挥家。他每年有100多场的音乐会公演。2003年,黄若的音乐会曾被《
纽约时报》评为“全美年度十大音乐盛事”之一;《
华尔街日报》评价黄若是“具有极度冲击力与实力的年轻作曲家”,《
华盛顿邮报》、《
芝加哥论坛报》、《费城探寻者报》、《阿姆斯特丹人民报》等都曾对黄若的音乐发出惊叹之声。
黄若现任
纽约州立大学作曲系教授,他在
海南省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
5·12汶川地震后,他创作的歌曲《伤逝》,主要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对生者的鼓舞,既蕴含着中国乐曲韵调,又要能够引起世界人民的共鸣,充分发挥音乐作为“国际使者”的力量,让听者感同身受。
黄若的作品被
费城交响乐团、
茱莉亚学院交响乐团以及美国作曲家交响乐团等诸多欧美著名室内乐团演奏。其创作的音乐也在欧美许多音乐厅如
卡内基音乐厅、荷兰音乐大厅等演奏,风靡欧美。近年来,黄若在西方乐坛掀起一阵阵
旋风,其影响力不仅渗透到西方世界,在华人音乐圈也占有重要地位。
音乐才华
黄若祖籍
海南省琼海,1976年出生于三亚,4岁随母迁离海南。其父
黄英森是广州
星海音乐学院教授,曾任该院音乐教育系主任。黄若极有音乐天赋,4岁开始学
钢琴,并以特异的音乐感悟力及演奏水准,考进了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就读,师从邓尔博教授。1995年,黄若连获瑞士国际音乐电影节亨利·曼希尼大奖和美国奥柏林作曲
一等奖,同年从
上海音乐学院赴美留学,就读于
俄亥俄州奥柏林音乐学院,取得
学士。其后,又进入全美最高音乐学府
茱莉亚学院取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专修作曲和指挥。有着“音乐界
哈佛大学”的朱莉亚音乐学院,走出的大师包括世界女高音
芮妮·弗莱明、小提琴家
伊扎克·帕尔曼、平夏克·祖克曼、大提琴家
马友友,而黄若,则是这所著名的学府唯一的华裔音乐博士。
黄若的创作以古典乐曲为主,但也创作一些电影音乐和流行乐。天性单纯乐观的黄若在与记者的交谈中,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让人深受感染。
黄若由于家学渊源,他比一般的音乐家骨子里更具有中国文化元素,这对他创作出大气象的音乐作品具有先天优越的条件。他的作品中,光是曲名你就能看到中国文化对他的潜在影响。他的代表作之一《无言》来自
李煜的原词:“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黄若创作的“
协奏曲”则是一种声音的盛宴。
他的创作中,不同形态的声音相互交融并存,流露出来的大师气魄尤其受到
纽约乐评人的称赞。在作品中,黄若不追求纯粹中国的旋律与调试,而是把握住关于音乐的精神层面的界定,在音响的狂乱舞动中体现中国式的韵律,但同时又有西方的审美情趣,行走在东西方文化之间的黄若对此似乎驾熟就轻。他演奏的古曲《
满江红》,并不拘泥于现成的词与曲,而更多地将字句和乐曲拆开,融合在他的音响世界中,乐曲终止在“空悲切”的“空”字上,更多地体现了作曲家对这段历史的感叹与惋惜。
2黄若
职务/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科方向:动力机械及工程
研究方向:内燃机涡轮增压与排放控制,叶轮机械及转子
动力学社会兼职:
中国内燃机学会基础件分会副主任、
中国兵工学会高级会员
黄若教授,于1983年7月毕业于
北京理工大学车辆
发动机专业,长期在国防系统从事车辆动力技术及管理工作,1995年底任某厂总工程师,1999年晋升研究员级
高级工程师,2005年转为教授。先后主持省、部级重点产品开发、工艺科研、技术引进等十几个项目,1995年至2001年主持工厂国防重大科研“一二三”工程,国防重点技术改造“三0”工程、国防重大专项“9910”项目。获省、部级与国防科技进步奖4项,1998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1年获
中国兵工学会第六届青年科技奖。
2001年8月调入
北京理工大学,先后主讲了本科生“内燃机工艺与实习”、“工程经济与管理”、“现代企业文化”和研究生“内燃机涡轮增压、匹配与控制”。指导硕士研究生8名。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合作译著1部,主编国家标准三项,获得发明专利2项。主持完成“211”高原环境发动机进排气模拟系统、微型燃气轮机辅助动力装置研究、涡轮增压器自动测试试验台研制等多个科研项目。
参考资料
海南省人民政府.www.hainan.gov.cn.2012-11-21
搜狐音乐.music.yule.sohu.com.201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