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
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
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成立于1988年10月,是由妇女问题专家王行娟女士以及一批热心于妇女事业的知识女性自愿组织起来的非营利性民间妇女组织。
正文
作为一个开放的妇女阵地,吸引了一大批热心公益、乐于奉献的志愿者,他们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无偿的在这里各尽其才,奉献爱心。同时,他们也在助人的过程中得到了成长。红枫以研究改革开放中妇女运动的新问题、新特点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并且着眼于对策性研究,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把研究与改善妇女的处境与地位结合起来。
简介
红枫是一个社会公益机构,通过免费面向全国开通的妇女热线、举办以单亲家庭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方舟家庭中心、开展家庭问题社区干预实验项目和组织单亲母亲成长小组等方式对弱势妇女群体给予心理上、道义上和法律上的支持与援助,帮助广大妇女自信自立,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和受益者。
宗 旨
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红枫中心)的宗旨是,为城乡的妇女、儿童与家庭提供心理咨询与社会服务,开展社会性别和以人为本的研究与政策倡导,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具体的有下列各方面: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女性心理健康水平,为妇女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将心理咨询服务推进到社区。
关注弱势妇女群体的心理需要,开展多种服务,帮助她们调适心理,缓解压力,提高生活质量。唤起妇女的主体意识,挖掘妇女的潜力,促进妇女的成长。
实行服务与研究并举的方针,研究和反映妇女的需要,向有关部门提出政策性建议和意见,为保护妇女的权益,实现男女平等,为妇女的自我实现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通过培训等多种形式和渠道传播社会性别、以妇女为本的观念,推进社会性别观念纳入社会主流,纳入到社会经济和社会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
性 质
红枫中心为非营利性民间社会服务机构。在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宣武分局注册,具有企业法人资格。机构资产全部归红枫中心所有,实行不分红等非营利性原则。红枫中心注册股东,不享有财产所有权与收益权。
理事会
理事会的产生与组成
理事会由热心公益事业、关注妇女、儿童发展的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组成。他们经由理事成员推荐,集体讨论决定产生。理事会设11人。每届任期3年。理事长由理事会推举产生。鉴于本组织的实际情况,机构创始人为终身理事。
理事会职责
1、审议红枫中心中长期发展方向,审定战略规划。
2、审核财务决算、预算方案;
3、审定基本管理制度;
4、审定经营方针和原则;
5、监督经费使用情况;
6、评估和考核运行绩效;
7、聘任(或解聘)中心执行长,决定其薪酬及福利待遇;
8、经2/3理事表决,修改红枫中心章程;
9、决定其他与红枫中心相关联的重大事项。
理事会建立严格议事和决策程序,重大事项应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
理事资格
1、具有公益心和奉献精神,认可红枫中心理念。
2、具有政治的敏感性、前瞻性和远见卓识,能为红枫的发展和愿景提出建设性意见。
3、作风民主、平等,有合作精神,对红枫的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和指导。
4、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并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能在所在领域中为红枫作贡献。
5、有一定筹款能力。
6、有相应时间和精力出席会议并参加理事会工作。
理事职责
1、参与理事会的讨论和决策。审定并评估红枫的章程、计划和项目,协助制定和完成长期战略规划,包括组织能力建设和资源开发,并保持个人与组织使命相一致。
2、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做红枫的“形象大使”或代言人,宣传红枫,扩大红枫与国内外的交往。
3、推荐并审定红枫的执行主任,评估执行主任的工作效绩并支持执行主任的工作,监督组织的运转工作,审查红枫工作守则和职业准则。
4、运用自己的资源、经验和专长,推动红枫工作的发展。
5、协助红枫制定筹款战略,在筹款中发挥积极作用并身体力行为组织捐款。
6、审定红枫的年度预算和财务报告,确保财务管理符合条例、可靠并有透明度。
7、按时参加理事会会议,积极参与理事会和委员会的决策并在其中发挥作用。
8、支持理事会的决定。
9、有自律精神,不利用红枫中心谋取个人利益,不与红枫中心发生利益冲突。
10、每位理事有一票表决权,投票不能由他人代替。
理事长职责
1、为理事会提供指导和协调工作步骤。
2、了解各方情况,准备理事会会议的议事日程。
3、主持理事会的工作,主持理事会会议。
4、支持、指导执行主任按既定战略方针和计划安排工作。
5、监督红枫的各种资料、账簿、报告的正确存档。
6、监督审核红枫财务,并督促财务定期向理事会递交财务报告。
7、在招收和指导理事会新成员方面发挥作用。
工作的特点
红枫中心是中国第一家民办妇女组织,从1988年成立以来在19年中开展过很多的工作,下面用一个表格做一个简要的概括,然后对重点问题进行一些阐述。
从这个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红枫中心工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红枫中心是以研究起家的,她始终将研究当代妇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摆在首要的位置。“当代中国妇女就业趋势的研究”是红枫中心开展的第一个调查研究课题,该研究报告发表在1990年第6、7期妇女工作杂志上。从现在来看,她所作出的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仍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性。
红枫的研究,主要采取行动研究的方法。这种研究方法起源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美国,它的特点是:研究在实际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完成,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社会行动为目的,因而它是为行动而研究,研究的目的具有实用性,问题的解决具有即时性。红枫所有的研究都是将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的。每开展一个项目,就进行这方面的学习,在介入行动的过程中,不断从深度方面进行总结、评估、反思,进行系统的研究。当项目结束时我们的研究成果也相继发表或结集出版。
最典型的一个案例是家庭问题社区干预实验项目的进行。
红枫中心在1992年开通了中国第一条妇女热线,它不仅是红枫中心为社会各界妇女排忧解难的一个平台,而且是了解、倾听妇女心声的一个窗口。在热线咨询中,我们发现很多妇女都提到,当她们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如遭受到家庭暴力时,往往出现投诉无门的情形,连单位都不肯管。我们敏感地意识到,这是在改革开放中,中国政治体制发生变化后出现的一个新情况。这就是原有的单位办社会的单位体制,正在改变为社会体制,单位人也在改变为社会人、社区人。但是由于社区的政府机构并未清晰地意识到这种变化,因而出现了一些女性的家庭出现问题,单位和社会都不管的状态。於是服务中心的行动研究进入了第一个程序,选择新时期城市社区妇女维权的新特点作为项目的主题。在项目得到基金会的支持后,进入了行动研究的第二个程序:理论探讨与调查情况的阶段。中心收集有关中国社区工作的文献和资料,了解中国的社区政策、社区干预、社区网络的现状。在这同时,从热线中抽取出400个个案,这些个案都是妇女们在家庭生活中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寻找过非正式支持系统或正式支持系统的帮助。中心设计出了一个调查问卷,其中包括来话者的自然状况,家庭类型,寻求支持的状况与结果,以及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将400个个案的调查资料,全都输入计算机,进行变量的分析及理论的探讨。在进行数据分析的同时,还到社区召开座谈会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的成果是出版了一本书:《在社区谁管家庭问题》。在这部书中,不仅有详实的社区调查数据,而且设计了一个社区干预的模型。
于是在2001年在天津市市,红枫中心与市妇联合作,在河北区鸿顺里街道开展了为期5年的“家庭问题社区干预实验项目”,将设计的模型在实施中进行检验。于是在行动研究进入了实施的程序之后,红枫中心进行了项目中期和后期的评估,进行反思。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按照行动研究的理论,实行以实际工作者为主体与专家学者相结合的原则,将研究的过程作为实际工作者学习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这样做的结果,一批实际工作者得到了锻炼和成长,而且构建出一个新的机制,创建出在历史新时期在城市社区妇女维权的新模型。这个模型在天津市的几个区进行推广,都取得很好的效果。实验项目结束时,中心出版了一本书《在社区中赋权妇女》,对这个研究做出了科学的总结。
红枫中心的工作,每年都有所创新和推进,先后编辑出版过26部书籍,而且进行了大量的法律与政策倡导,就是因为我们始终将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
2、红枫中心工作的第二个特点是,将社会性别融入心理咨询中,促进妇女主体意识的觉醒,关注她们心理的成长与发展。选择心理咨询作为一个民间妇女机构的主攻方向,红枫中心做到了开风气之先。红枫中心开创了全国第一条妇女热线,以后又陆续开通了妇女专家热线,老年热线,反家暴热线。红枫中心不仅自己开,还帮助外省市开,多次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高水平的培训。红枫中心还召开过国际热线咨询理论研讨会,撰写和修订妇女热线咨询手册,以提升国内公益心理热线的咨询水平,并在国际的范围内进行电话心理咨询理论的探讨。
红枫中心在心理咨询方面所做的工作,还不仅这些。它开展面询、家庭治疗、团体咨询的服务,而且将这些服务推进到社区,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贫困的单亲母亲,空巢的老年人等进行心理咨询。红枫中心在心理咨询服务方面,服务类型的多样性,服务范围的广泛性与深入性,在全国都属于走在最前列的。
女性主义者认为,弱势妇女群体的需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形的、物质方面的需要,另一种是无形的、精神方面的需要。物质方面的需要如维持生活所必须的住房、衣食、安全等条件。对于这方面的需要,社会救助组织包括民间妇女组织一般采取两种救助办法,一种是给予物质的或法律方面的救助,使其摆脱困境,另一种是授之以渔,教给他们谋生的手段以改变生存的环境。
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从社会性别的观念看,女性在社会上的困境都是与社会上存在性别歧视、男女不平等的因素有关。赋权妇女,就是要实现性别的平等。赋权,是指人,无论女性和男性,能支配自己的生活,制定自己的生活议程,获得技能,建立信心,解决问题,能够自立。它不仅是集体的、社会的、政治的过程,而且是个人的过程。它不仅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结果。在赋权妇女的过程中,妇女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唤醒或提高,自信心和自立能力都得到增强,她们自己作出选择,把命运掌握在手里,从而推进性别的平等。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一些女性主义者认为弱势妇女群体在有形的、物质的需要的同时,还有另一种需要,这就是无形的、精神上的需要,它包括理解、尊重、关爱、归属、自主、以至自我的实现。它可能是一种比生存和安全更为高级的需要,但都是作为一个人,一个与男子拥有同等权利与义务,同等的责任与使命的女性,所必须具有的。如果没有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她们就会安于现状,忍辱负重,委曲求全,不会奋起抗争,以求改变性别不平等的地位。对于这些女性来说,即使法律上已赋予她们平等的地位,有了维护她们合法的权益的法律,她们也不能运用这些武器捍卫自己正当的权利。因此,只有在物质救助的同时,提供心理帮助,使她们从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陈旧观念中解放出来,改变弱者的依赖的心态,新的一代女性才能彻底站立起来。
红枫中心开展过的项目中,有扶贫的、生殖健康等方面的项目,但更多的是心理救助的项目,而且是将社会性别的理论运用到心理咨询工作中,以改变妇女的心理状态,促进他们的成长与发展。
这方面的活动,突出地表现在对贫困单亲母亲的扶助上。在与宣武区妇联合作开展关爱单亲家庭项目过程中,红枫中心对于宣武区一些吃低保的贫困单亲母亲,首先不是着眼于为她们寻找到一份工作,而是从第一年在两个街道开始搞试点,开展团体心理成长小组活动。在取得成绩后,第二年在全区8个街道全面铺开,分别为丧偶与离异的单亲母亲组织团体心理辅导,化解她们的心结。经过8次的小组辅导活动,几乎所有参与小组活动的单亲母亲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改变,一些原来自卑,自弱,情绪烦躁,怨气冲天的单亲母亲,变得性格开朗,自尊自信起来。她们有的直起腰杆来,敢于面对艰难的处境。她们的社会关系、家庭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有的还主动出击,找到了新的工作。她们的变化,引起了街道党委高度的重视和兴趣,有个街道党委书记感叹:原来人的工作可以这样来做,真是做到人的心里去了,连人的面貌都改变了。
3、红枫中心工作的第三个特点是以志愿者为主体开展社会服务活动。
红枫中心是最早开展志愿者服务的一个组织,从1988年成立时所开展的第一个研究课题“中原地区社会妇女就业趋势的研究”,就是以志愿者组成课题组完成的。1992年开通了妇女热线,以后热线从一条发展为六条,从每周五天,每天开通4个小时到开通21个小时,上线值班的全部是志愿者。热线开通15年来,红枫共计培训了14期志愿者400余人。现在仍在热线服务的有近一半人,其中服务10年以上的有23人,服务5年以上的有64人。
红枫的志愿者不仅支撑着妇女热线的运行,他们还是红枫开展课题研究,编辑写作书稿的主力军。红枫出版的26部书籍,都是以志愿者为主完成的。红枫成功地将心理咨询推进到社区,为贫困单亲母亲等组织团体心理成长活动,主要也是依靠了志愿者的力量。
民间组织的人力资源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付薪酬的专职工作人员,另一部分就是志愿者队伍。长期以来,红枫的专职工作人员很少,而且他们主要的工作是项目的管理者而不是执行者。几年来,红枫中心已经形成了一套志愿者的选拔与管理制度,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志愿者精神,从“爱人、爱生命、爱社会”到“用生命影响生命”。 “用生命影响生命”它不仅成为红枫的志愿精神,而且成为红枫中心的理念和价值观。
主要项目
一、开通妇女热线:
1992年9月,红枫开通了第一条面向全国无偿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妇女热线,以后又相继开通了专家热线、第二、第三条妇女热线、老年妇女热线和反家暴热线。6条热线各有侧重,帮助那些由于社会变迁而处于情绪困扰中的妇女消除心理危机,挖掘内在潜力,增强面对生活的信心与勇气,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开展家庭问题社区干预实验项目
2001年至2005年,红枫天津市妇联合作,在天津鸿顺里社区开展家庭问题社区干预实验项目。与此同时,还开办婚姻学校,向社区群众宣传社会性别意识和男女平等的婚姻观念。
三、开办方舟家庭中心
1998年5月,红枫创办了以单亲家庭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方舟家庭中心。对单亲家庭提供心理和社会服务。
2004年和2005年,红枫与北京市宣武区妇联合作,在宣武区的八个街道举办了单亲母亲成长小组,得到了单亲母亲的欢迎和当地政府的认可。
发展
红枫中心的这些特色是在19年的社会服务中逐渐形成的。从红枫中心创立时对机构的定位,到以后不断地扩展与推进,可以看到红枫中心的角色的不断变化和发展。
红枫中心的使命:1988年:
女性研究女性,女性教育女性,女性服务女性
1992年
研究当代妇女,并为当代妇女服务缓解妇女心理压力,解除妇女心理困扰,提高妇女生活质量
2003年:
关注女性身心健康、促进女性全面发展。
2004年:
促进妇女身心健康,为女性提供心理支持的多元化服务。
2007年:
关注妇女与儿童的身心健康,促进妇女与儿童的全面发展,推进社区的心理与社会服务,实现社会性别平等,促进  城乡家庭幸福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红枫的理念:
1988年:
爱心、诚心、热心、关心
1992年:
倾诉您的的隐忧,我们竭力相助——妇女热线的承诺
1998年:
爱人、爱生命、爱社会
2003年:
用生命影响生命
做女性知心人、同行人
2006年:
用生命影响生命
助人自助 共同成长
2007年:
用生命影响生命.爱人.爱生命.爱社会.助人自助.共同成长
业务范围1988年:
研究新时期女性的新问题
1992年:
开通妇女心理热线,关注女性心理健康,缓解女性心理压力,提高女性生活质量,推动女性心理咨询活动开展
1995年:
关注弱势妇女群体的需要,开展对弱势妇女群体社会救助
1998:
对弱势人群心理社会服务由家庭暴力受害者扩展到单亲家庭
2001年:
进入社区进行城市妇女社会工作模型实验,将心理与社会服务做到人,有人做
2003年:
开展社区单亲家庭工程实验
2004年:
成为女性心理健康的权威研究机构;
成为普及女性心理咨询的支持机构;
成为为女性弱势群体提供多元化服务的专业机构;
成为关注女性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倡导机构。
2007年:
关注妇女与儿童身心健康,促进妇女与儿童全面发展,推动社区心理与社会服务,实现社会性别平等,促进城乡家庭幸福与和谐社会建设。服务:以城乡社区为本,为妇女、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优质、专业、多元化的心理与社会服务。将心理健康知识和社会工作实务推进到城市与农村,为有需要的群体提供服务。
研究与倡导:以人为本,开展性别问题研究,为实现男女平等,维护妇女、儿童的权益,提出法律建议与政策倡导。
创新与推广:创建在城乡社区服务不同人群的社会工作新模式,并推广到全国。
从上面的叙说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红枫中心角色发展的轨迹:
研究→研究与心理咨询服务→研究、服务、政策倡导相结合→研究、服务与政策倡导、创新模式与推广相结合。
热线咨询→多种形式心理辅导→心理与社会服务的社会化。
服务的人群也在不断扩大:
弱势妇女人群→妇女与儿童→社区中的妇女、儿童及其家庭→有心理与社会需求的其他妇女与儿童。
红枫中心社会角色的不断发展是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
创 业 感 言
创始人    理事长 王行娟
到今年的10月7日,红枫中心就成立20周年了。20年草根组织之路的确很辛苦、很不寻常。在这20年中,我的头发从黑的变灰白,最后一片雪白,都找不到几根黑发了。我也从年近60还算年轻的老人,进入到年近80老老人的阶段了。
20年的时间似乎只是一瞬间,倏忽就过去了。当年一大群知识女性聚集到我家,纵论成立中国第一家民间妇女研究组织意义时的情景,中午大家以炸酱面裹腹时的情景犹历历在目。但时间已经过去了20年,红枫中心已经从母胎的躁动成长为青春少女了。
在这20年间,作为主要创始人的我,经历了很多的酸甜苦辣。曾经的艰辛与坎坷已经变得模糊了,沉淀下来的是助人自助后的愉悦与成就感。我说的成就感并不是指红枫中心这些年来创造了多少伟业或功绩。比起很多的后来人,我们做的仍很少,依然很瘦弱。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尽了自己的力量,也不断地充实和提升了自己,我喜欢这样的生活,享受这样的生活。
我想,这是否是实现理想历程中的一种心理的满足?
有人说,NGO是一个梦。的确,正是这个梦吸引了我为她奋斗了20年,历尽艰辛,仍然无怨无悔。在中国的大地上,NGO的破土而出,它的意义,不仅是社会上多了一种非政府性质的组织,而更重要的是,它表现出作为一个人,他们主体意识被唤醒后,要求在社会参与中发展自己的强烈愿望与行动。
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个体都有追求未来最高成就境界的人格倾向性,在个体的生存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以后,都有向上发展和充分运用自身才能、品质、能力倾向的需要,来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的需求,这就是人的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还认为,个体不仅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且有自我实现的潜能,当个体的自我意识提高以后,人的潜能就能充分发挥出来。民间组织的出现,是人的自我实现的一种表现,它反映出人们不甘于处在盲目的、被动的地位,而是要主动地进行参与,发出自己的声音,施展自己的才智,成为社会的主体力量。他们要求受到社会的尊重,推动社会的发展,同时分享社会的成果。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不断地完善自我,挖掘出自己的潜能,促进自我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可以说,民间组织的诞生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以人为本精神的体现,也是人的主体意识觉醒的表现。我们所期求的公民社会,达到公民的自觉与自决,就是建筑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上。
因此,虽然在20年间,我付出了很多,但是我收获得更多。我学会坚强、不自卑、不气馁、不畏人言、不避风雨、永不停下脚步,朝着我追求的目标走去。我更欣喜的是,有一批人一直与我同行。他们是红枫中心的志愿者,他们身上充分体现出红枫精神,用生命影响生命,爱人,爱生命,爱社会。他们与红枫中心不离不弃,棒打不散,在长期的服务中不断学习,锻炼成长。红枫中心是一个平台,开放的阵地,所有有志于为妇女与儿童服务的人员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展示自己,发挥作用,实现梦想。红枫中心过去所有的成就,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他们是红枫中心的骄傲,也是红枫中心的主体力量。在回顾创业的经历时,我由衷地要表达我对他们的敬意。
破土
1988年,是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的前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妇女研究所破土而出的一年,也是中国妇女在改革开放中经历新困难和新问题的一年。
在这一年,国家实行优化劳动组合,剥离厂矿企业的富余人员,而被剥离的人员中,70%左右是女职工,连一些女劳动模范都不能幸免。她们失去了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因而也影响到她们的家庭地位。为此,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机关刊物中国妇女杂志在全年开辟了一个专栏:“1988,女人的出路”,探讨妇女问题。
同是在这一年,妇女的政治参与陷入了低谷。实行差额选举后,有不少省市的四套领导班子中(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竟然一个女领导干部都没有。北京市的一个郊区,连妇联主席都选了一个男的。
很多女性感到彷徨:
为什么社会发展了,女人却要回家了?
为什么社会的发展,要以一代女性的牺牲作为代价?
妇女应该怎么办,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不被历史的车轮甩在后头?
而在当时,中国没有一个妇女研究组织,也没有人研究妇女的这些问题。
中管院妇女研究所就是适应了时代的这个需要,应运而生的。这个组织的主要创始人王行娟,在这一年,从北京出版社的岗位上离休。她感受到当代女性的困惑,希望能为她们做一些事情。于是,在1988年2月27日,王行娟召集首都女界的精英开了个神仙会,讨论成立一家民间组织——妇女研究所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神仙会就在王行娟家里进行。神仙会开到中午,大家还意犹未尽。王行娟做了炸酱面给大家裹腹。于是有人把这次神仙会称作“炸酱面会”,自豪地称自己是“吃过炸酱面的人”。
这次会议酝酿了中国第一家民间妇女组织的创意,描画了它的宗旨和雏形,催生了中国第一个民间组织的诞生。
于是进入了筹备的阶段:
妇女所确立了她的宗旨:对改革开放中的妇女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调查中国妇女的基本状况;开展活动,唤起妇女自主意识、实现妇女自我价值;在国内外进行学术交流。
该组织挂靠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下面。
中国妇女报主编谢丽华和原国家人事部人事与人才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金难,是创业期主要支持者、领导者。
1988年10月7日,妇女所正式宣布成立。首都各界60余人出席了大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康克清托人转达了她的祝贺,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关涛代表全国妇联致了辞,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李雪莹、中管院副院长朱松青等,都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祝词。
至此,中国第一家以研究妇女问题为主要方向的民间妇女组织诞生了
历程
红枫中心20年的历程充满了坎坷与艰辛。由于她是一个纯粹的草根组织,没有任何官方的背景与支持,完全是一些知识女性从理想主义出发的自愿行为,因此,从她诞生时起,注定要走一条艰难的道路。
红枫中心的20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创期(1988-1994)为机构的生存条件而战斗。
第二阶段:危机期(1995-1998)为获得社会的支持而战斗。
第三阶段:发展期(1999-2008)为提升妇女的社会地位而战斗。
无论是处在哪一个阶段,我们都用战斗这个词来概括。这是因为,她没有可依循、可借鉴的模式。她的每一天、每一步、每一个活动都是在开拓,都是全新的东西。只能是战斗,披荆斩棘,开出一条新路来。
第一个阶段 主要特征是为妇女所的生存寻找资源。作为民间组织,没有“皇粮”可吃。而搞妇女研究,开展活动,都需要钱。妇女所两万元开办费是几个创始人筹集的。用这些钱租了6平方米的小房子,买了几件旧的桌子椅子,就所剩无几了。为了筹集资金,妇女所在成立的同时就在工商局注册了一个民办科研机构——北京华夏妇女用品研究所,开发妇女用品。它开发过的妇女用品很多:妇女套装、新型毛衣、折叠脸盆、通风自行车套、儿童记身高牌等,但都没有挣到钱。
1989年“国际妇女节”,北京市妇联在北京展览馆举办妇女用品展销会。妇女所租了个柜台,企图通过代销,挣一点批零差价。为此,王行娟与副所长梁正宇天天站柜台。由于要不断进货、送货,雇了两个年轻人帮忙还不够,王行娟把有半个月假期的女儿也动员来了。结果,半个月的辛劳并没有得到丰厚的收获,结完账后,只挣了300元,还不够支付两个工作人员半个月的工资。
1990—1992年,妇女所与中国妇女杂志合作,共开办过9期全国女领导干部培训班,有近千名科级以上女干部接受培训。但是好景不长,各地的这类培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良莠不齐,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的一个书记指令,中国妇女杂志不再与妇女所合作,而且不准刊登妇女所招生的通知。这条路被堵死了。
直到1992年,在一个美国朋友的帮助下,妇女所向美国全球基金会的申请被批准,获得了第一个资助,开通了中国第一条妇女热线,才开始摸索到一条寻找资金的道路:设计项目。但这条路依然走得很困难。
第二个阶段 危机发生在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的前后。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召开,使中国的妇女成为世界的焦点。由于妇女所是中国第一家民间妇女组织,还开通了中国第一条妇女热线电话,妇女所是中国第一批被联合国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批准,确认为中国民间组织(NGO)的一个机构,因而妇女所又成为世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各国媒体大量涌进北京,纷纷要求前来采访;一些国外民间组织也不断要求参观;还有一些国家的政府代表团的团长也提出要求,到妇女所参观访问。在要求参观访问的政府代表团中,有美国代表团的团长希拉里·威廉·克林顿,当时美国总统克林顿的夫人。这个要求惊动了中南海的高层,也引起了他们的疑问。一时间,风声鹤,妇女所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妇女所领导人的行动受到了监控,中管院与妇女所脱离了挂靠关系,妇女所不能再用原来的名称,已有的事业单位法人的身份也失去了。
在这最艰难的时刻,王行娟坚信两点:一是妇女所所有工作都是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二是政府终会认识到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于是她到工商局去注册,取得了服务社会的合法身份。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的新名称,就是1996年在工商局注册后启用的。另外,她坚持不懈地申诉,往来奔走于各个有关信访接待的单位,让政府对这个民间组织有准确的了解。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到1998年,阴霾终于散去。中共北京市委政法委员会的领导接见王行娟并表示,红枫中心所有的工作都对社会的安定团结有利,市委完全支持。红枫中心终于度过了信任的危机。
第三阶段  从1999年至现在。红枫中心摆脱了信任危机后,专心致力于社会服务。红枫中心的发展首先表现在服务的内容与范围的扩展上。在1988年成立的初期,红枫中心的主要工作是开展当代妇女热点问题的研究。1992年开通了中国第一条妇女热线,向心理咨询服务的方向发展,从关心弱势妇女人群权益的保护,到关心人的心理成长,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成为自己生命的主宰者。因此,无论是服务于家庭暴力的受害者还是单亲母亲,以及所有求助于红枫中心的女性,红枫中心注重启发她们认识自我,通过他助、互助,实现自助和助人,从弱者成为强者。
因此,红枫中心的理念和价值观也在不断发展。
1988年刚成立时,红枫的理念是:妇女研究妇女、妇女帮助妇女、妇女教育妇女。1992年,妇女热线开通,改为“爱心、诚心、热心、关心”。1999年,提出爱人,爱生命,爱社会的理念。2001年是用生命影响生命。
它体现出红枫中心在工作中,越来越重视对生命的尊重,进行生命的教育,让女性选择正确的生命态度和人生目标,体现出生命的价值与地位,促进人的全面的发展。
创新与品牌
红枫中心的服务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她的创新性,第二个是品牌意识。
红枫中心开展的许多活动都是社会的首创:第一家单身周末俱乐部、第一条妇女热线、第一个单亲家庭服务组织方舟家庭中心……。
红枫中心希望,她所作过的项目,能在理论上有所提升,在方式方法上有所归结,形成一种模型加以推广,让更多的人群受益。红枫中心把这种做法称做品牌意识。品牌是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高级形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市场竞争中,品牌是市场竞争的核心力量,因此打造品牌是企业最核心的工作。红枫中心认为,民间组织也需要创造具有自己特色的品牌,进行传播推广,以造福更多的人群。红枫创造品牌的流程是:
红枫中心特别注重服务品牌的建设。将开展过的项目加以提升,形成可操作的工作模型,加以推广,以服务更多的人群。
红枫中心打造的第一个品牌,是周末单身俱乐部。在1990年为知识层的单身男女创造一个高雅的环境,在自然的交往中,相识、相遇、相知、相爱。会员多达两千多人。这种有别于婚介所的周末俱乐部,在90年代,在北京和各地,成为一时的风尚。
妇女热线是红枫中心最知名的品牌,享誉国内外。妇女热线是在1992年开通的。开通的第一天,就在国内、国外引起轰动。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热线由1条扩展到7条,运行时间由每天4小时增至24小时,还设有专家热线、老年热线、反家庭暴力等专线。红枫中心还将热线电话扩展至外省市,先后帮助沈阳市石家庄市陕西省、天津、山西省、新疆、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孝感市等地,开通了当地的妇女热线电话。红枫中心将心理服务延伸到热线之外,将心理服务推进社区和灾区,为有心理需求的弱势群体服务。红枫中心通过为全国公益热线举办免费高级培训班,召开国际热线咨询研讨会(1999年)等方式,为提高全国心理咨询业务水平做出努力。
红枫中心的另一个著名品牌是半边天家园。从2001年到2005年,红枫中心与天津市市妇联合作,在河北区鸿顺里街道开展了“家庭问题社区干预”的项目,在社区中建立起半边天家园,构建起社区的干预网络,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提升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目前,半边天家园的经验,已经在天津市推广。在2007年底,天津市召开了全市半边天家园推动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席顾秀莲出席了会议,确认半边天家园在社区中有效地维护了妇女的合法权益,具有时代特征,适应了基层的需要、人民的要求,是一个有特色、有影响的优质品牌,在全国妇联维权工作中有地位、有影响,很值得推广。
红枫中心创造的品牌还有:单亲家庭温馨工程,为单亲家庭开展心理与社会服务。在这个模型中,红枫中心不仅帮助单亲实现心理的成长,而且关注到单亲子女人格的健康,用举办快乐成长活动站等形式让单亲子女在快乐的心理游戏中学会爱人、爱社会和人际相处的方法。这个模型还包括建立良性的亲子互动关系。单亲家庭温馨工程在北京市宣武区开展,受到单亲家庭的热烈欢迎。宣武区妇联特地为红枫中心颁发了“单亲家庭温馨工程特别贡献奖”。
红枫中心最新创建的品牌是流动子女的新公民素质教育。流动子女是未来的城市公民。要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城市新公民,不仅需要有文化和技能,还需要具备公民的素质。只有从家庭、学校和社区三个方面改善流动子女成长的环境,才有可能实现。红枫中心在北京朝阳区第一新公民学校创建的流动子女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对于促进流动子女的成长,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在这同时,红枫中心根据农民工家教缺失的状况,设计了“每天家教三个10分钟,助子女健康成长”的模型,更是受到农民工家长们的欢迎。每天家教3个10分钟是:爱的交流10分钟,学习做人10分钟,学习知识10分钟。许多农民工家庭按照这个要求去做,亲子关系有很大改善,子女的心理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主体
志愿性是民间组织的一个标志。志愿者是民间组织人力资源的一个主要力量。
红枫中心从1988年成立时起,就定位为以志愿者为主体的组织。20年来,红枫中心开展的主要研究和服务,都是在志愿者的参与下完成的。可以说,红枫中心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志愿者活动与成长的历史。是红枫中心的志愿者铸造了红枫中心一个个响亮的品牌,撰写出红枫中心的灿烂与辉煌。
红枫妇女热线开通了16年,先后接了11万多个电话,挽救了许多的家庭,让数以万计的女性擦干了眼泪,挺直了自己的腰杆。而这11万多个电话,是志愿者们长年累月、顶风冒雪、按时上线,一个一个接出来的。
红枫中心以红枫精神培育志愿者。
红枫的精神是:用生命影响生命。
红枫中心的这个核心理念让志愿者们学会爱人、爱生命、爱社会,提高了对生命的本质的认知、尊重和关爱。
红枫中心的志愿者们,为了让宣武区贫困单亲母亲们打掉自卑,抬起头来做人,自愿为单亲母亲们开办心理成长小组。他们连续8个周末要到社区去,为单亲们进行心理辅导。最困难的是,有的单亲母亲并不理解,也不领情。志愿者们真正做到用生命影响生命,他们对单亲们开放自己,讲自己的生命体验,拉近与单亲的心理距离。他们还顶着烈日,拎着西瓜,进行家访,动员单亲们参加成长小组活动。在他们爱心的感召下,参加宣武区8个街道举办的成长小组的单亲们,他们的心理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简直就像换了一个人,从过去的自卑、自弱变为开朗、乐观、积极,有不少人还发掘了潜能,用自己的双手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改善了生活。
在1998年为单亲家庭建立的方舟家庭中心至今已走过10年。在这10年中,方舟中心每个周日开展活动,先后走进方舟的会员有几百人。而10年来主持方舟工作的一直是志愿者,红枫中心的督导侯志瑾、贾晓明、李林英以及唐文军、岳燕鸣、时乐、董青、张惠荣、柯本忠等教练和志愿者,都先后主持过方舟中心的工作,为单亲们倾注过心血。
2007年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新项目上马,要在北京的4个区5所学校开展活动。志愿者们是这个项目的主角。他们不辞辛苦,奔赴郊区农村,开办家长课堂、老师讲堂、开设心理咨询室,为农民工子弟进行心理与社会服务。更为难得的是,他们深入到农民工家庭,进行入户访谈,帮助具有典型意义的家庭实施每天家教3个10分钟的方案。他们无私助人的热情感动了许多家长,推动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红枫中心自1992年以来,共招募过15期志愿者共450人。目前仍在红枫中心服务的有近200人。其中,在红枫中心当志愿者超过10年的有43 人,超过5年以上的有83人。他们真正做到了“与红枫心连心,与红枫共成长”。
红枫中心已形成一套从招募、培训到管理志愿者的制度,帮助志愿者实现助人自助,共同成长。红枫中心招募的志愿者中,原来大多数不是心理咨询专业人员,但是经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目前有过半数志愿者取得了心理咨询师的资格。
研究成果
红枫中心十分重视理论建设,每开展一个项目都要从理论的角度进行提升,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形成一个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模型,进行推广,而且出了一批研究成果。红枫中心至今已编辑出版了28部书籍,就是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红枫中心研究过的课题主要有:妇女就业、妇女参政、卖淫嫖娼问题、女工程技术人员成长的规律与特征、单亲家庭问题、性骚扰问题、家庭暴力问题、当代婚姻家庭问题、妇女权益与司法保护问题、城市妇女社会工作问题、农民工子弟学校社会工作等问题。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红枫中心还向有关部门提出妇女权益的立法建议或政策倡导,为完善法律法规做出贡献。全国人大修订《婚姻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红枫中心都做了大量工作。红枫中心先后向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和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提交过的提案、建议,超过10件。
影响
红枫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召开,在联合国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第一批承认为中国NGO的少数几个组织中,就有红枫妇女中心(当时称中管院妇女研究所)。红枫中心也是享有派观察员出席政府会议的唯一的民间组织。以后联合国召开北京+5、北京+10的大会,红枫中心都受到邀请。
红枫中心与国内、国外的一些民间组织和学者,建立了广泛的双向交流关系。这些交流使红枫中心具有国际的视野,了解到有关领域最新的动向与趋势,从而站到了这个领域的最前沿,使红枫中心的一些活动具有前瞻性。
红枫中心在与国际友人的交往中,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有的朋友为了帮助红枫中心搜集资料,到当地图书馆去查找然后复印并寄到中国来。有的朋友专程到中国来,为志愿者们授课提高志愿者专业水平,分文不取。有的朋友为了让红枫中心获得国际交流的机会,帮助红枫的人员寻找到机构的资助,还让参会的人员住到她的家中。有的朋友建议红枫中心制作有传统特色的贺卡,用出售来筹集经费。这位朋友怕红枫中心无钱支付成本费,还拿出自己的钱来先期垫付。
红枫中心将永远感谢,永远铭记帮助过红枫的海内外的朋友们。在红枫中心的一面墙上,贴满了资助过红枫中心的机构和个人,以表达红枫中心的感激之情。
红枫中心也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肯定。2007年3月,红枫中心理事长王行娟与国内3位女性一起获得了美国维护世界妇女权益的组织“重要之声环球合作伙伴关系”颁发的“2007年全球领导奖”。1993年王行娟获北京市委宣传部颁发的“老有所为优秀共产党员奖”。1999年获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优秀工作者奖。2005年,王行娟在“全球千名妇女争评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活动中获得提名。王行娟认为,这是红枫中心集体努力的成果,所有荣誉都是属于红枫中心的集体。
未来
经过20年的艰苦奋斗,红枫中心已经成为一家优秀的民间组织。红枫中心要以20年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寻求更大的突破与发展。
红枫中心已具备实现跃进的有利条件。
5.12汶川的大地震让从国家领导人到军民百姓,更深刻地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最近卫生部还发了通知,要求在全国做好心理援助热线建设的工作,特别要优先考虑在遭受5·12汶川地震灾害影响的地区开设热线。红枫中心在救灾中行动迅速,开通红枫灾后心理抚慰热线,并组织红枫志愿者团队,到灾区去为灾民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充分发挥了红枫中心在心理咨询专业方面的优势与战斗力。红枫中心将在四川省灾后心灵重建中,以及提高人们心理健康水平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大事记
1988年
2月27日  在王行娟家集会讨论成立民间妇女研究组织。
7月28日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批准成立妇女研究所。
10月7日  妇女所召开成立大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书记处书记关涛、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李雪莹、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  朱松春前来祝贺。
11月23日“中国社会妇女就业趋势研究”课题组成立。课题组成员:商果、金难、刘今秀、邢华、张淑华、楼静波、王行娟。副所长金难任课题组负责人。1989年
3月6—15日   在北京展览馆设摊卖货筹款。
4月18—25日  与中国管理科学院社会调查研究所合办“卖淫嫖娼及对策研讨会”。
10月21—27日    举办全国妇女干部培训班。 1990年
2月—5月  编辑出版《现代女性译丛》共7种。
2月27日— 12月18日  先后举办4期全国女领导干部培训班,并通过培训班发放“女领导干部工作与生活调查”问卷。金难、王行娟任课题组负责人。
7月16日  中国科学院教育局与妇女所合作的“女科技人员成才及其规律性研究”课题组成立。课题组成员:张秀英、袁娟、刘维新、金难、王行娟,张秀英任课题组长。 1991年
4月19日—11月27日  先后举办了5期女领导干部培训班。
5月6日  为高文化层次的单身男女举办的周末俱乐部在北京河湖俱乐部成立。
8月14日  女领导干部工作与生活调查结题。
11月6日—8日  中国妇女报与妇女研究所联合召开“中国首届女性参政学术研讨会”。 1992年
7月8— 17日  招募并培训第一期热线咨询员。
9月2日  在美国全球妇女基金会的资助下, 红枫开通第一条妇女热线。 1993年
3月30—31日  国际妇女健康会议专家50余人分两批来热线参观。
5月25日  在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生活空间栏目开始播放妇女热线系列节目(9集)。
6月12—20日  举办第二期妇女热线咨询员培训班。
8月7—14日  妇女热线组团去香港与和谐之家进行“京港热线交流”,王行娟为团长,团员有杨眉、周俭和龙迪。
9月3日  妇女专家热线开通。
9月5日  妇女热线在中国美术馆附近举办了庆祝妇女热线开通一周年义务咨询活动。
9月   王行娟获北京市委宣传部老有所为优秀老干部奖。
1994年
2月1日  第二条妇女热线开通。
3月19日—4月3 日  举办第三期妇女热线咨询员培训班。
4月  联合国通知正式认可中管院妇女所为中国非政府组织,可派观察员列席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政府会议。
5月14—21日“京港热线交流”第二次活动在北京进行。为热线咨询员举办3天培训班。
6月3日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中国NGO组委会通知,批准妇女所组织非政府论坛“妇女群体与社会救助”。
6月14日  北京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发给妇女所“北京市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10月  为沈阳市妇联建立妇女热线进行咨询员培训。
10月  举办第四期妇女热线咨询员培训班。 1995年
1月  红枫第一套妇女热线丛书(5册)由海豚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
3月 《中国妇女参政的行动》学术专著出版。
3月16—18日  全国妇联、中国人民大学妇女中心与中管院妇女所联合召开“家庭、家教、角色、社会救助学术研讨会”,为世妇会举办NGO论坛做准备。
6月26日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秘书处正式通知妇女所派两名观察员列席政府会议。
9月3 日  妇女所成功举办了非政府论坛“妇女群体与社会救助”。
9月5日  出席世妇会NGO论坛的40多位国内外代表,来到妇女所,参观妇女热线并进行了对口交流。
11月1—19日  举办第五期妇女热线咨询员培训班。 1996年
4月14日  加拿大基金资助的北京流动人口妇女健康教育项目立项。项目由张圣芬、王以都负责,参加这个项目的全部是热线咨询员中的医务人员。
6月5日  妇女热线督导委员会成立。成员有:杨眉、乐平、王凤仙、贾晓明、李林英、王凯戎。
6月20日  香港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学系与妇女所合作,研究热线中的婚姻家庭问题,课题开始启动,北京课题组成员王行娟、王凤仙、刘英、荣维毅。
7月9日  中管院与妇女所解除隶属关系。
8月25—31日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女健康与发展专业委员会与妇女所联合举办“热线咨询高级研讨班”,全国有9个省市27条热线咨询员参加。第六期妇女热线咨询员培训班同时举行。
9月      为陕西省开通妇女热线培训志愿者。
11月26日  在平谷区工商局注册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1997年
3月17—18日  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与红枫妇女中心联合举办“中英妇女热线咨询研讨班”,妇女热线全体咨询员及中华女子学院部份老师参加。
10月18日  举办第七期妇女热线咨询员培训班。
1998年
1月5日  老年妇女热线开通。
1月11—28日  王行娟、贾晓明方新组团参加澳大利亚第二届国际健康与心理健康社会工作研讨会,并举办妇女热线专题论坛。
3月20—24日  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与红枫联合举办中英热线督导研讨班。除妇女热线督导和中华女子学院的教师外,全国有13个省、市、自治区的38条热线的督导或负责人参加。
5月8日  为单亲家庭进行心理—社会服务的方舟家庭中心正式成立。
5月上旬  加拿大基金资助的《对外地来京经商流动妇女生殖健康教育》结题。
5月20日  爱尔兰大使馆批准资助平谷区妇女扶贫项目,并开始运作。
6月中旬  红枫与香港大学社会工作与行政学系合作课题《婚姻家庭妇女热线》结题。
7月中旬  举办第八期妇女热线咨询员培训班。
8月  第二套妇女热线丛书出版。 1999年
1月13日  红枫妇女法律声讯咨询系统开始运行。
2月  王行娟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评为优秀工作者,并授予奖牌。
2月25日—3月21日  应美国总统夫人希拉里•克林顿邀请,王行娟一行共15人赴美国参观访问,并参加妇女领导人会议。
4月4日  举办热线咨询国际研讨会,出席会议的国内外代表100余人,收到论文48篇。
4月7—9日  举办全国教练培训班,有19个省市、香港地区共69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班由加拿大危机干预中心督导、心理学博士黄玉主持。
5月15日  周末俱乐部庆祝成立8周年,200余人参加。
7月31日  举办第九期妇女热线咨询员培训班。 2000年
2月28日— 3月7日  王行娟、王凤仙、郭丽娜到纽约参加联合国妇地会44届会议和第二届“北京+5”准备会议。
5月15日  红枫第三套热线丛书出版,红枫与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研究所、昆仑出版社联合召开第三套“妇女热线丛书“专家研讨会。
6月1日  王行娟赴美国纽约参加北京+5联合国特别会议。全国妇联、中国妇女研究会、传媒监测网络和红枫中心联合在这次会上主办工作坊:中国NGO在行动。
11月14日  由红枫妇女热线帮助建立的石家庄市心灵绿洲妇女热线开通。
11月  帮助广西壮族自治区妇联建立绿荫妇女热线。 2001年
3月  与天津市市妇联合作,家庭问题社区干预课题组成立。
4月10—16日  应韩国妇女热线邀请,王行娟和热线咨询员丁宁、王宁、李林英、林亚男、马惠兰组成妇女热线访问团,在汉城和釜山进行了为期6天的参观访问。
5月24日  丹麦外长夫人、文化活动主管Mrs Jytte Hilden 和丹麦驻华大使夫人等,在外交部有关官员陪同下访问了中心。
7月  帮助天津市建立半边天家园热线。
9月3日   红枫妇女热线帮助四川省妇联建立的四川分忧妇女热线开通。
10月3—9日  王行娟与“家庭问题社区干预实验项目”一行6人,前往马来西亚参观访问。
10月中旬  举办第十期妇女热线咨询员培训班。
11月16—18日  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全国热线婚姻家庭咨询高级培训班”。英国心理学家彼得•贝克先生就家庭系统治疗理论在热线咨询中的应用进行了培训与研讨,来自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的110名热线和相关机构的代表参加了培训。
2002年
5月30日  由红枫中心帮助建立的湖北省孝感市妇女热线开通。
10月25—27日  红枫中心在北京市举办了“全国热线危机干预培训班”,来自全国16个省市、38个热线机构的120位咨询员和代表参加了培训。
12月18日  举办新年联欢会,庆祝红枫中心成立14周年、妇女热线开通10周年。 2003年
1月  帮助山西省心理卫生协会建立当地妇女热线。
2月  帮助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建立心理咨询热线。
3月21— 22日  天津项目女法官社会性别观念培训。参与培训的有河北区法院民庭、刑庭、执行庭、研究室等女法官25人,区法院院长张曲葆和副院长李平参加了培训。
4月29日 —6月18日  红枫热线参加了由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委员会组织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心理危机干预心理热线”的开通工作。此次活动共计51天,总来电1743人次。
7月19—20日  举办第十一期妇女热线咨询员培训班。
7月—9月  天津项目在武清县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培训中心先后举办四期警察社会性别培训班。河北区16个派出所所长及区分局户籍科负责人都参加了培训。
11月22-24日  红枫中心主办全国热线婚姻危机干预高级培训班,由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马丽庄教授和中华女子学院李洪涛教授、北京理工大学贾晓明教授主讲。 2004年
3月2日  全国政协邓伟志、苟建丽、张承芬、陈益群、肖燕军五位委员来到红枫视察,听取了关于家庭暴力特别是性暴力电话咨询的情况后,联名在全国政协大会上提出4072号提案“关于对制止家庭暴力的建议案”。
3月8日  反家庭暴力热线开通。
3月25日  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彭云、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莫文秀到红枫中心视察。王行娟主任介绍了红枫中心的成长过程和主要工作,得到了彭珮云和莫文秀的充分肯定。彭珮云为中心题词:“发扬成绩,开拓前进”。
4月27日  王行娟被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新一届理事会聘为常务理事。
7月23日  方舟家庭中心与广内街道合作的“青少年快乐成长活动站”启动。
8月14、15日  方舟家庭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与宣武区广安门内街道白纸坊街道联合,在平谷金海湖举办单亲亲子夏令营活动。此次活动有14个单亲家庭参加,由4位心理系研究生主持,活动非常成功。
8月中旬  举办第十二期妇女热线咨询员培训班。
10月16日 《中国妇女报》报道了10月12日至14日,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彭珮云在天津就“家庭问题社区干预实验项目”进行了工作考察和调研。
12月11日  红枫中心第一届理事会成立。王行娟任理事长。
2005年
2月23日  红枫理事长王行娟,红枫主任侯志明与公关部主管张凤茹出席联合国第49次妇地会。会议全面审议和评估《北京行动纲领》和“北京+10”妇女问题联合国大会特别会议《成果文件》的执行情况。
8月上旬  举办第十三期妇女热线咨询员培训班。
9月4日—11日  王行娟、张凤茹赴柏林出席国际妇女会议。
11月15日  加利福尼亚州第一夫人玛丽娅•施莱弗一行来到红枫中心参观访问,受到了红枫全体工作人员、志愿者和受益者的热烈欢迎。
11月25—26日  红枫中心与中国妇女报联合在北京召开全国反对家庭暴力与妇女心理健康研讨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心理卫生学会、中国反家暴网络、联合国妇女基金会、福特基金会等方面负责人士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祝词。来自14个省市的100余位专家出席会议。 2006年
2月  天津项目“家庭问题社区干预”结题。该书的成果《在社区中赋权妇女》在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
4月27日  宣武区单亲温馨俱乐部/联谊站举行了隆重的成立仪式。
9月  王行娟被选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
12月24日  红枫中心第二届理事会成立。
11月24日  红枫中心与北京大学妇女法律中心联合在北京召开“中国反家暴法律救助与心理救助论坛”。 2007年
1月22日  丹麦华侨领袖曹燕灵夫妇捐赠仪式举行,王行娟、侯志明出席。
3月14日  王行娟与中国三位女性一起,在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接受美国重要之声颁发的全球领导奖。
3月  美国全球妇女基金会资助的工作场所性骚扰调查立项。
4月  加拿大公民项目资助的工作场所性骚扰立法调研项目立项。
5月11—12日  由中心与北大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妇女NGO能力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北京举行。
5月30日-31日  北京市宣武区第十一次妇女代表大会隆重召开。中心主任侯志明出席了会议,被选为区妇联执委。
7月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女健康与发展专业委员会换届,王行娟任该专业委员会主任。
9月1日  举办第十四期妇女热线咨询员培训班。
10月4日至7日  由中欧双方民间基金会和大学机构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欧论坛在布鲁塞尔举行。红枫中心王行娟应邀出席了论坛,参与中国妇女与欧洲妇女的对话。
11月17日  美商会资助的“农民工家庭教育每天3个10分钟”项目正式启动,并举行了启动仪式。
12月5日上午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女健康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召开委员会会议。王行娟主持会议,讨论制定2008年工作计划。
12月5日下午  红枫中心在反家暴网络年会上,组织“对施暴者进行心理矫治”专题论坛,王行娟作“对施暴者进行教育的心理基础”专题发言。
12月19日  红枫中心与天津市妇联合作开展的项目“家庭问题社区干预”结出丰硕成果。天津市决定在全市建立起半边天家园,推广这个经验。王行娟、侯志明、丁娟赴天津出席天津市妇联召开的半边天家园推介会,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在会上肯定,半边天家园是全国妇联优秀品牌。
2008年
2月28日  由南都公益基金会资助的项目,“创造三位一体教育机制”在朝阳区第一新公民学校启动并召开家长座谈会。
4月20日  农民工家教手册印刷成书,发到农民工家长手中。
5月10日—6月1日  红枫中心在北京朝阳区京华希望学校举办农民工家长家教工作坊。
5月18日  5·12汶川地震后,王行娟应邀在重庆卫视做节目,呼吁给予地震灾区儿童心灵的抚慰工作。这个发言还刊登在中国妇女报突出位置上。
5月24日  招募第十五期志愿者,并进行灾后心理干预培训。
5月26日  与香港愿景儿童基金会合作,开通红枫灾后心理抚慰热线,并召开新闻发布会。
6月11—14日  王行娟与中心主任胡刚赴香港,与香港愿景儿童基金会联合召开会议,倡导在大陆与香港儿童中开展向灾区儿童“一纸献关怀”活动,长期与灾区儿童建立起一对一的联系,促进双方成长。
6月17日  北京市宣武区妇联主席李春英、副主席白洁向红枫中心颁发“单亲家庭温馨工程特殊贡献奖”。
6月26日— 7月2日  红枫中心为朝阳区第一新公民学校的农民工子弟举办了4期快乐成长乐园,共50多名儿童参加。
7月8—12日  红枫中心组织志愿者团去四川都江堰市进行灾后心理援助调研与培训,先后在灾区为医务人员、民警、教师和学生共进行5场心理辅导,受益人群500余人。志愿团由7人组成,红枫中心主任胡刚、专家刘凤琴、香港愿景儿童发展基金会主席唐耀光、香港奥迎推广有限公司董事长严道容、英国心理专家韩仁德和威廉•大卫先生都亲赴灾区。
7月15—25日  红枫中心为朝阳区第一新公民学校农民工家长举办了亲子沟通工作坊。
7月24日  一纸献关怀大行动在台湾推广,台湾宝贝家庭亲子网邀请明星妈妈参与行动,并举行了记者招待会。
参考资料
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  http://www.maple.org.cn/tabid/36/Default.aspx
新浪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60125/15352306443.shtml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正文
简介
宗 旨
性 质
理事会
工作的特点
主要项目
发展
创 业 感 言
破土
历程
创新与品牌
主体
研究成果
影响
未来
大事记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