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山古城
位于大理州的中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巍山古城又称蒙化城,位于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南诏镇境内,具有600多年历史,是中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始建于元代,明洪武年间由土城改建为砖城,民居保存完好、规模成片,是“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传统古建筑群布局。
巍山古城城方如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面积为2.7平方千米,城内有24条街、18条巷,街巷分明,纵横交错,完整保留着明清时期棋盘式建筑格局和风貌,古城内保留了明清以来的一大批古建筑和古民居,如城楼、庙宇、书院、社学、官署、会馆等古建筑。这些古建筑规模宏伟,工艺精湛,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此外,世代居民依然生活在巍山古城里,因此,巍山古城又被称为“活着的古城”。
1994年,巍山古城被评为中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沿革
元代的时候,由大理白族自治州段氏总管开始建筑土城,到明朝才正式建城,至今整座县城依然较为完整的保持了600多年前建城时候的棋盘格局,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
巍山古城在唐初就有村舍了,元代的时候,段氏总管开始建筑土城,到明朝才正式建城,至今整座县城依然较为完整的保持了600多年前建城时候的棋盘格局,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古城内大街小巷纵横交错,呈标准的井字结构建设,共有25条街道,18条巷,全长14千米;以拱城楼为中心,街道成井字状分布开来。
保持井字建设格局,是巍山古城自明清以来在建筑方面的一个比较成功的经验,城内房屋基本保持了中式结构,南、北主轴线两侧的房屋则完整的保存了明、清时代的建筑式样和风格。
古城内的民居多数是院落式的,保持了大理白族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土木结构的特色,北门外的二条街道是主要居住区,临街为铺面及大门,宽度一般为6-7米,后面为住宅。
大部分房子坐北朝南,房子朝向为南偏西15度左右,属结合当地的最佳采光方式,以弥补“四合五天井”光线不好的一面。其间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相应的扩修了几条街道,整坐古城的城墙高度一样,放眼望去,视线开阔,神清气爽!
文化活动
民族风情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民族风情也独具特色。彝族打歌,舞姿粗犷豪迈,热情奔放,在火把节那天,来自四面八方的人都聚在一起,围着火堆打歌的情形最为热闹。巍山彝族打歌队曾到北京参加会演,还曾到日本献艺。巍山民间的“洞经音乐”,也受到好评。巍山的扎染具有民族传统工艺特色,曾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扎染艺术之乡——巍山”。
巍山扎染出口日本、欧美、东南亚等国。巍山的蜜饯、果脯,是远近驰名的土特产。
名特小吃“粑肉饵丝”,不油不腻,清香可口。游人到此,总要品尝一番。
特产
一方山水养育了一方风土,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物产丰富,有一批闻名遐迩的土特名产。巍山彝族扎染具有漫长的历史和浓郁的地方色彩,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巍山的扎染工艺在布料、成品上不断的创新。
蜜饯是巍宝山道观很有特色的食品,主要源于巍宝山道人精制的蜜食品,以瓜、果、药材为原料,选用优质冬蜜制作而成;卜酱豆用优质的黑豆,经过筛选、浸泡、蒸、馏、降温、发酵、配料、养护等数道传统工序,色泽黑亮,是香醇可口的美食调料;粑肉饵丝、青豆小糕、锅巴凉粉、什锦咸菜等更是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远近闻名的小吃。
特色小吃
巍山小吃品种繁多,饵丝(扒肉饵丝、过江饵丝、小锅饵丝、砂锅饵丝、炸酱饵丝、卤饵丝、炒饵丝、唰饵丝;清真的红烧牛肉、炸酱牛肉饵丝、手工饵丝等)、一根面、米线、热油粉(干生粉)、牛打滚、油炸臭豆腐、甜白酒、叮叮糖、谷花糖、粟米糖、核桃糖、黄豆糖、炒豆(油砂豆、灰豆)、泡梨、青豆米小糕、紫米小糕、混糖小糕、混糖米糕、夹红糖米糕、糖稀米糕、糯米棠梨花粑粑、青豆糯米粑粑、葱油饼、荞面粑粑、青包谷粑粑、包谷粑粑、死面粑粑、糖火烧、锅盔、锅巴油粉(豆粉)、水油粉、卷粉、凉面、粗细米线、回族大卷粉、冰粉凉虾、中秋大月饼、中秋重油蛋糕、油条、重阳糕、荞糕、油香、树皮、馓子、油香茶、馓子茶、捂糖饭、牛肉面片、茄子蜜饯、无花果蜜饯、三道茶、麦秆粑、沙参、野麦花、无花果、冬瓜、橄榄、槐果、梅子、茄子蜜饯、水酱豆、卜酱豆、豆瓣酱、臭豆鼓、卤腐、皱皮辣、皮萝卜、酸腌菜、酸辣子、酱蚂蚱、酱油辣、腌头……,老城、老街、老地方的夜宵烧烤,到过巍山古城的人无不津津乐道。
这里的小吃色香味俱全,令人馋涎欲滴,欲罢不能。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美食历史悠久,地方味道浓厚,做工讲究,甜咸分明,质地纯正。
因此,到了巍山不仅可以游览古城、巍宝山,探寻红河源、鸟道雄关,还可以大饱口福。
过江饵丝
过江饵丝关键是“肉”的制作。肉的选料很重要,选用本地新宰杀上市的猪后腿、猪肘子和猪肚皮上的三鲜肉,放在炭火上慢慢烧烤。烤至肉皮已焦黄而肉却不糊不烂,又将其浸入淘米水中浸泡两三个小时,再用温水刮洗干净,放入特制大土锅内,注入冷水,加上适量巍山本地阉鸡肉和火腿,用大火将水煮沸,打去浮沫,并加入姜片、麻栗坡草果、火腿等香料和配料,锅口加盖,盖沿还用棉纸、纱布等密封严实,以微火煨炖。要炖足10多个小时,头天开始炖到次日。
揭开锅盖就香气扑鼻,汤色白而稠,却不腻口,肉已自然离骨又不失形。
饵丝也得选用本地产的上好的饵丝,要用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有名的“黄皮谷”米,当天早上加工制成。这样的饵丝色泽洁白,口感细软甜润,而且不脆不粘。
烫饵丝的汤要滚涨,将烫好的饵丝盛于碗内,把土锅内炖了一夜的“肉汤”舀入,并以勺分离“肉”覆盖于饵丝上,再加入盐、味精、辣椒面、胡椒粉、葱花、花椒油蒜汁酸菜丝或腌菜等各种调料,一碗色、香、味俱佳的“肉饵丝”就成了。
苏老三一古面
巍山一古面,又称扯扯面、生日面,是传统的巍山民间小吃。过去一古面只有在过年、过节、过寿、办喜事时才吃,如今生活好啦,人们的饮食从吃饱喝足上升到了品尝。说道品尝学问可就大了,巍山一古面不仅可以让你一饱口福,还可以让你大饱眼福。
一古面的做工非常讲究。首先是和面,面粉要用上好的,用60度的盐水来和面,和面要力度适中并多搓揉,揉至面团软硬恰好,拉扯有丝时最佳。面和好后,要把大大的一团搓揉成细细的一根,把匀净的面环绕在一个大盘子里,期间还要不停的在面上擦上小磨香油,防止面与面之间粘连。
一古面的师傅告诉我,搓面很费事。
其次是“醒面”,所谓“醒面”就是在已经环绕在大盘子里的一根面盖上潮湿的纱布“醒”三小时。“醒面”的这段时间里就准备面汤、佐料和“帽子”。“帽子”一般是用当地的特产花豆、山笋、菌子与火腿丝和红辣椒炒汇在一起。
最后就是扯面。站在水已经煮沸的锅边,拉起盘内醒好的面头,用均匀的速度和适中的力量将面扯成丝状的面条放入锅中,煮3分钟左右的时间,把面捞入碗中,舀入准备好的面汤,加上“帽子”,一碗又细又滑,色、香、味俱全的一根面就摆在了你的面前。
旅游信息
交通
大理古城搭4路车到下关后,在风车广场旁边的客运南站坐班车就可以到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大约要1个小时。
主要景观
拱辰楼、星拱楼
巍山古城筑有城墙,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城中心建星拱楼,古城形方如印。城内为棋盘式街道格局。有25条街,18条巷,街道纵横交错。
巍山北城楼名拱辰楼,建于明洪武年间。在高大的城墙上,有五间重檐歇顶式的古老建筑。城楼南面挂“魁雄六诏”,北面挂“万里瞻天”横匾。气势雄威。古楼高23.5米,下舌城墙高8.3米。楼架由28棵大柱支撑,由东、西两道小门登级而上。登上楼顶,举目四望,东西南北四条街道向四方延伸,屋舍俨然。整个巍山坝子全收眼底,十分壮观。
巍然屹立的拱辰楼和星拱楼,成为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古城内民居基本保留了明、清风貌的中式结构。有的是“三坊一照壁”,有的是“四合五天井”,古朴典雅。
在古城内外,有众多明、清古建筑,如孔子庙、文华书院、玉皇阁、东岳宫等。一些专家学者考察巍山古城后赞叹不已,认为“巍山古城风貌如此完整,在云南省乃至全国均属少见”。
巍宝山
巍宝山是全国14座道教名山之一。为云南省第一批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85.2%。山体像一大青狮,正回头俯瞰古城和瓜江;山下水库和大坝好似其梳妆台,白云浮游的水面宛若其穿衣镜。
山势起伏雄伟,苍松翠柏挺拔,曲径通幽,景色迷人。在全国14座道教名山中,巍宝山的道观殿宇最多、最宏伟、建筑风格最具地方民族特色。其中的长寿洞八卦建筑风格、大殿门上的八仙过海镂空浮雕、大殿顶部的八对藻井镂空龙图,在全国道教名山中绝无仅有。巍宝山上依山就势建有22座清代道观,规模宏大,建筑工艺精湛。
山上、殿宇中保留着“松下踏歌”壁画等大批有价值的碑文、石刻、壁画、楹联、匾额、雕刻等。
巍宝山古建筑群、巍山古城拱辰楼、南诏山龙山于图城遗址,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巍宝山是南诏发祥地,是南诏始祖细奴逻耕、牧、发迹之地。山前土主庙(又称“巡山殿”)相传为其家庙。南诏土主庙是国内最早、规模最大的土主庙,是彝族土主崇拜的中心和源流。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十六两天,彝族群众均到土主庙杀猪宰羊,祭祀开国先祖细奴逻。据《蒙化县志》记载,蒙舍诏,俗名土主庙,蒙化十三代为郡中十三土主。又据《南诏野史》载:“开元二年,唐授逻皮为特进,封台登郡王……开元二年,立土主庙”。
大殿上塑有身着彝服的细奴逻及二侍者的像。每年9月14日,是南诏始祖细奴逻生日,届时新村男子要来巡山殿祭祀。土主庙附近,方圆数十里内道教系统的名胜古迹,星罗棋布。
巍宝山是集自然风光、南诏根源文化和道教文化为一体的名山。
圆觉寺林木掩映,风景秀丽,是游览胜地,已有五百多年历史。明代学者杨慎曾寓居于此,在大殿上题了两副对联,一副是:“一水抱孤城,烟霭有无,拄杖僧归苍茫外;群峰朝殿阁,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一副是:“高阁高悬,低阁低悬,僧在画中看画;远峰远刊,近峰近刊,人来山上观山”。
圆觉寺前的参天古柏林中,有双塔耸立,高约15米,有九层,上有宝顶,是方形密檐式砖塔。圆觉寺背山面城,从山门拾级而上,一进三院,步步登高,有四大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
大雄宝殿两侧建有侧殿。整个寺建筑结构严谨,安排得体。这里林深树密,流水潺潺,环境幽静,游人不绝。
蒙化二景
除上述两座阁建筑外,城内还保存着孔子庙、关帝庙、财神庙、文华书院、太阳宫、冷泉庵等明清建筑。这些工艺精湛、结构严谨、雕梁画栋的古建筑,再现了昔日巍山古城的繁华和高超的建筑艺术。
巍山古城还是一个景色秀丽的地方,“瓜江垒玉”和“一江抱孤城”是历史上有名的蒙化十六胜景之二景。
巍山古城西的西子河是红河的源头,古称阳瓜江。登上巍宝山山巅,眺望古城,弯弯曲曲的阳瓜江缓缓南流,犹如一条“瓜藤”,两岸布局有致的村落像“瓜藤”上的“瓜果”,构成了一幅景致优美的“瓜图”。阳瓜江两岸古时便有种植冬瓜、南瓜等瓜类植物的传统。
成熟时节,遍地是瓜,在阳光的照射下,似翡翠闪烁,被誉为“瓜江垒玉”的景色。“一江抱孤城”是指流经巍山古城西的阳瓜江到古城这里时刚好绕了一个弯,像一只大手的臂弯,古老的巍山县城被阳瓜江围抱在臂弯内,十分形象。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有汉、彝、回、白、苗、僳等6种世居民族,其民俗各异,风情浓郁,尤其以“彝族打歌”和伊斯兰文化最具特色。
火灾事件
2015年1月3日凌晨三点左右,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拱辰楼被大火烧毁。过火面积约300平方米,截至4时48分,明火已全部扑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起火原因不详,正在调查中。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文化活动
民族风情
特产
特色小吃
旅游信息
交通
主要景观
火灾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