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二十四友
西晋时期依附于贾谧的松散的文学政治团体
金谷二十四友,是在晋朝时期,依附于鲁国公贾谧,由二十四人形成的一个松散的文学政治团体。二十四友团体的形成时间大致是在元康六年(公元296年)之后,司马衷永康元年(公元300年),贾南风被捕,贾谧受牵连被杀,团体其他重要人物遇害,此集团便解体。
金谷二十四友一方面是贾谧权力斗争的政治力量储备,另一方面也是文人攀附权贵争取官场进步机会的需要。整个团体较为松散,以贾谧为盟主,实际的领导者应该是潘岳和石崇。二十四名成员不仅大部分都是贵族子系,而且还必须要有文学才能。团体经常举行文学集会,并以元康六年(296年)石崇举办的金谷游宴最为著名,除此之外,团体活动还包括成员之间的赠答唱和,讲书编书等活动。
二十四友中的成员,几乎囊括了可以代表晋朝文学风貌的著名作家。如成员中的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安潘尼)、一左(左思)。仅以诗歌而论“二十四友”流传至今的诗作几乎占了全部西晋文士诗歌的一半。因此“二十四友”是西晋文坛的创作主体。金谷雅集这一文人集会和有意识的文学创作活动对后世的士文化也影响深远。
名称出处
“二十四友团体”这一称谓,最早出现于司马衷时阎一疏,他在疏中说道:贾谧这个年轻人,仗着自己深受宠爱而行为放纵骄横。同时,那些才识浅薄、品性柔弱无能之辈,又相互间阿谀奉承、沆一气,被称为“鲁公二十四友”。在《晋书》的传记中也多次出现“二十四友”这一名称,其中以《晋书·贾谧传》记载最为详细。
发展历程
形成背景
晋元康年间(公元291-299年),正是晋朝王朝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趋于激化的年代。晋惠帝昏弱无能,贾南风与贾谧把持朝政。贾后先是杀了汝南郡王亮,再杀楚王玮,又威胁憨怀太子,从而对诸王势力产生了相当大的威胁。贾后的亲信曾经劝贾后废了憨怀太子,改立听话柔顺的作为防备,贾后和贾谧也认识到斗争形势的严峻,就会考虑如何增强自己队伍的实力。贾谧便自然而然地会把目光注视到对RNG电子竞技俱乐部不满的一批社会力量上。这二十四友从构成上看,都对司马王族及贵戚们怀有仇恨和不满。贾谧对这些文人采取一种“亲善”的态度,并在适当的机会予以提拔,也说明贾氏正是在为与司马诸王集团进行一场残酷斗争之前进行政治力量之准备。
“二十四友”依附贾谧是当时社会政治现实使然。客观上,当时的士族门阀制度使他们必须攀附权贵才能在仕途上有更多的机会;而朝廷上残酷的政治权争又迫使他们必须找寻一座政治靠山以保全政治生命、自然生命。主观上“二十四友”的盟主贾谧也需要名士的支持以巩固其新贵地位。另一方面,士人的附势传统也使得士人们在强权面前失去人格,从而主动投靠权贵。
贾谧虽是执掌国史修订的官员(领秘书,掌国史),却不能像诸王和司空太尉等重臣一样委聘属吏,因此,贾谧借用编《晋书》而招集才学之士,无疑是职责范围内最为堂皇的一个理由了。
成立时间
“二十四友”形成的时间大致应该是在元康六年(公元296年)之后。至于具体时间,很多学者都认为它是逐渐形成的。
解体
二十四友的解体时间是在司马衷永康元年(公元300年)。贾谧参与朝廷机密。与皇后合谋诬陷太子,迫使太子被废后被毒杀身亡。赵王司马伦及其党羽利用这次机会,伪造皇帝诏书,以冤杀太子之名,联合齐王司马冏进入皇宫,抓捕贾南风、贾谧及其党羽,将贾谧召到殿前,在西边钟下杀了他。永康市元年(公元300年)贾谧被杀后,潘岳、石崇欧阳建三个相继遇害,几个重要的领导人一死,团体解散也便自然而然了。
组织结构
盟主贾谧
贾谧本名韩谧,贾充小女贾午的儿子。因贾充继承人早早去世了,而接续家族世系的人还没有确立,韩谧作为后代子孙被选中继承贾充(刘彻时被封为鲁郡公)的爵位(子早终,世嗣未立,为鲁公世孙以嗣其国)。因此史书多称这一以贾谧为核心的集团为“贾谧二十四友”或“鲁公二十四友”。
实际领导
贾谧的这二十四友的队伍中,实际的领导者应该是潘岳和石崇。在《潘岳传》记载:“二十四友,岳为其首。”在二十四人中,潘岳的年龄最大,比石崇大二岁,大陆机十五、六岁,比刘琨大二十五岁。从年龄和威望来看,显然可以潘岳为二十四友之首。而石崇也是二十四友中的长者,他不仅年长望重而且家资巨万,为晋朝时代少有的豪门地主。他有经济上的实力来逊行这个文人集团的组织工作。
成员构成
要想成为贾谧之“友”是有条件的。贾谧是新贵年少之身,也是有“才思”的人,能成为附庸风雅贾谧的朋友,不仅大部分是贵族子系,而且还必须要有文学才能。据《晋书》记载的潘岳、陆机陆云左思挚虞、刘琨等人,都是有文才之人。而象羊绣、王恺等,虽然是显赫的外戚,但不在“二十四友”之列。
主要活动
文人集会
这个松散的集团从来就没有过全部活动的记录。从《晋书·刘琨传》所谓“引致太子宾客,日以赋诗”来看,金谷园中的文学集会经常进行,金谷游宴只是其中的高潮而已。是一个以石崇为中心、以金谷园为活动场所的“金谷文人集团”。
“金谷集会”是晋朝时期一次著名的文人雅集,其地点就在石崇的金谷园,石崇的《金谷诗序》记载了这次盛会的情况。元康六年(296年),石崇从太仆卿出为使持节、监青徐诸军事、征虏将军,出镇邳州市,而他的舅舅王诩恰好也要从洛阳市返回长安,于是,三十名文人集会于石崇的金谷别庐为二人送行。三十位文人一起游览山水、饮酒赋诗,并把诗作整理成集。但这次游宴中传留至今的唯一的一首完整诗篇,只有潘岳的《金谷集作诗》。
赠答唱和
赠答唱和也是“二十四友”交游的一种主要方式,据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所收录的“二十四友”之间的赠答唱和诗有如下几首: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十一章、陆机《答贾谧诗》十一章、《赠潘岳诗》《与弟清河云诗》十章、《与承明作与弟士龙诗》《赠弟士龙诗》、陆云《答兄平原诗》、石崇《赠欧阳建诗》、欧阳建《答石崇诗》、挚虞《答杜育诗》、杜育《赠挚虞诗》。赠答人之间并没有什么真挚的友情,可以说是以交往为目的的相互夸赞的赠答诗。
讲书及编书
“二十四友”集团成员的交游活动,应该还包括为贾谧讲解《汉书》和讨论“《晋书》限断”。如潘岳的《于贾谧坐讲汉书诗》、陆机的《讲汉书诗》都曾写到为贾谧讲解《汉书》的活动,就是通过对旧史中存在的疑问进行研究,提出新的观点,对历史进行重新解读。“二十四友”集团的重要人物也参与了著名的“《晋书》限断”的问题的讨论,例如流传至今陆机残文《晋书限断议》,就是在二十四友集团活动期间所作。
影响
文学成就
二十四友中的成员,几乎囊括了可以代表晋朝文学风貌的著名作家。如成员中的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安潘尼)、一左(左思)。后人论及西晋文学大致都推举这几位作家。另外石崇欧阳建刘琨挚虞也都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牵秀杜毓也有作品传世。仅以诗歌而论“二十四友”流传至今的诗作几乎占了全部西晋文士诗歌的一半。因此“二十四友”是西晋文坛的创作主体。
潘安
潘安存世作品较多,《隋经•经籍志》曾著录有《潘安集》十卷,现已散佚;今存明晚期文学家张溥所辑《潘黄门集》,收入在《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张溥把潘岳的作品按体裁分为十二类,但主要有诗、赋、哀三大类:现存的诗作有20余首,大致可分为应制诗、悼亡诗、记游写景诗三类;现存的赋作有19篇,主要可分为叙事大赋和咏物抒情小赋两大类类;现存的哀诔共计23篇,其中哀文9篇、祭文3篇、诔11篇。
陆机
二陆兄弟以陆机的文学成就为高。陆机与潘岳齐名,是当时形式主义诗风的代表人物。他的诗多为士大夫的一般感慨,但竭力追求声韵和对偶,以追求形式上的美感,如《招隐诗》,描写隐士生活,形象生动,词语秀丽,对仗工整。陆机的《文赋》总结了前人的写作经验,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
左思
左思的诗,今存十四首,《咏史》八首是他的代表作。诗歌目虽名《咏史》,但并非专咏古人古事,而是用古事比喻当前,历史比喻现实,借古讽今,从历史发展上构成古今的内在联系揭示出带有普通意义的问题,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具有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如《郁郁润底松》,以松、草为喻,揭露了“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封建等级制度的不合理。左思的诗想深刻,格调豪迈,语言精切,形式优美。既有浪漫情绪,又有雄气概。他用明朗而壮丽的诗句展示了坚强而高亢的斗争神,笔力矫健,气势充沛,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被后人誉为“左思风力”。
士人文化
金谷雅集可以说是晋朝文学繁荣的标志。这一文人集会和有意识的文学创作活动对后世也影响深远。在中国士人的生活里,山水、宴饮、诗,便成了士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人世俗生活雅化成了一种风尚。东晋的兰亭之会就是模仿金谷雅集的典型。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写作也是亦步亦趋石崇的《金谷诗序》。初唐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韦应物《金谷园歌》都有提及金谷雅集。
文风特点
西晋社会政教精神的弱化使得文学创作缺乏崇高精神而更多地崇尚绮丽、繁走上追求形式技巧的道路。二十四友中的陆机、潘岳正是这种文风的代表者。张华曾讥讽陆机,别人写文章是嫌才华太少,而陆机是才华泛滥。这不是虚妄之言,陆机的《演连珠》连篇累竟多达五十首,其中不可避免会有不少首诗的内容意蕴相似。又如潘岳悼念亡妻的笔触细腻低徊哀婉,真切地表达了失去亲人的悲痛之情,虽然每篇描写的具体情景有所变化,但诗、文、赋竟多达七篇,难免会有繁冗之嫌。
目录
概述
名称出处
发展历程
形成背景
成立时间
解体
组织结构
盟主贾谧
实际领导
成员构成
主要活动
文人集会
赠答唱和
讲书及编书
影响
文学成就
潘安
陆机
左思
士人文化
文风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