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奏曲因为有两种以上的音乐组织进行协作、演奏,所以成为
器乐作品中最具戏剧效果的一种体裁。
钢琴协奏曲是钢琴和乐队之间的协作贯穿整个作品,钢琴与乐队的关系在旋律的发展过程中互相作用所产生的丰富效果,就显得耐人寻味。如何去理解钢琴与乐队的关系,因此成了理解钢琴协奏曲的重要内容之一。
协奏曲概述
一般来说,钢琴协奏曲中,钢琴与乐队往往有一种对抗同时也讲究和谐、矛盾也必须统一的关系,尤其是
沃尔夫冈·莫扎特之后的钢琴协奏曲,更讲究钢琴与乐队之间的复杂关系、矛盾关系。常见的
协奏曲中的矛盾关系,常常体现于音色的对比、旋律的对比、声音强弱的对比、演奏结构的对比等。音色的对比,可以通过乐队的不同乐器的单个或者小合奏、大合奏与
钢琴之间的协作,表现出丰富的声音色彩变化。旋律的对比,可以体如今乐句时而优美流畅、时而轻如游丝、时而灵动轻巧、时而石破天惊、时而欲言又止,如此等等。强弱的对比,往往与旋律的变化存在密切的关系,因为旋律的特点多数情况下都直接决定了声音的强或弱,因此在注意旋律变化时,还可以注意音符的强弱关系。演奏结构的对比,在一定意义上也是音色的对比,只不过是观察的角度不同。因为采用哪几个声部进行演奏,也是意味着将产生什么样的声音。
协奏曲特点
从
沃尔夫冈·莫扎特的第二十钢琴协奏曲开始,这种音乐体裁才第一次具有深度,更加复杂和统一。
他的努力都在他的追随者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那里得到了继承和充分发扬。
但是,音乐史发展到如今,当我们回头去观察莫扎特等人的
钢琴协奏曲的时候,发现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等人所追求的钢琴与乐队之间的强大的矛盾与对峙,都显得那么和谐,因为现代主义多位作曲家的钢琴协奏曲作品,可以说是把音乐中的不和谐、不稳定的元素发展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比如
贝拉·巴托克,还有被深圳国际钢琴协奏曲大赛选作备选曲目的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里格蒂、
阿诺尔德·勋伯格等等,大多展示了钢琴协奏曲的某种极限,一种近乎崩溃的不和谐,表现出一种超出音乐审美的正常习惯的音乐景象。
协奏曲起源
协奏曲发源于巴洛克时代,也在巴洛克时代由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基本定型为一件或者几件独奏乐器与乐队之间协奏这种沿用如今的样式。因为每个时代
音乐创作的基本理念是有差异的,因此,对各个时代的创作观念的了解,是理解一件作品的基础,包括钢琴协奏曲。
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的奠基人
弗朗茨·海顿在钢琴协奏曲上没有用很多功夫,
沃尔夫冈·莫扎特的第二十号钢琴协奏曲,被认为是世界钢琴协奏曲之首。
浪漫主义
一般来讲,因为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音乐创作有着不同的动机,所以对作品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巴洛克时代的音乐,突出音乐纯粹的技术的美,如结构、音色、旋律等,以及
作曲法的精妙,因此此时的作品,宗教作品除外,大多数是无忧无虑的,牧歌式的。欣赏巴洛克时代的作品,作品的旋律、音乐结构、音色等因素,是最主要的,最好不要在作品中寻非音乐的东西。古典主义的作品,大体上也沿袭了这一特点,虽然古典主义作曲家往往也喜欢在作品中表现更多的个人情绪、思想等内容,但相比之下,音乐结构性、技术性的东西可能更占主导。
莫扎特名曲
莫扎特27首
钢琴协奏曲,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五首钢琴协奏曲(作品15、19、37、58、73),
罗伯特·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
弗雷德里克·肖邦两首钢琴协奏曲,
弗朗茨·李斯特降E大调钢琴协奏曲,A大调钢琴协奏曲,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协奏曲(作品1、18、30)、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
卡米尔·圣桑五首钢琴协奏曲,
贝拉·巴托克钢琴协奏曲、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三首钢琴协奏曲(作品10、16、26)、
彼得·柴可夫斯基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等。其中拉赫马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作品30)是被公认的在所有钢琴协奏曲中弹奏难度最大的一首。
协奏曲解析
从结构上
上述这几点,是协奏曲这种体裁最基本的结构性的特点。
钢琴与乐队的关系,还可以有更深层的理解。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的后期钢琴协奏曲,比如第五钢琴协奏曲中,钢琴的表现力得到十分充分的扩展,他大大加强了协奏曲的
戏剧性意味,强化了钢琴与乐队之间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更体如今一种对峙、
张力、不谐和,使钢琴协奏曲得到充分的交响化发展。他的努力都在他的追随者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那里得到了继承和充分发扬。
从风格类型上
古典主义时代,古典主义的奠基人
弗朗茨·海顿在钢琴
协奏曲上没有用很多功夫,但是年纪比海顿稍少的
沃尔夫冈·莫扎特,却把协奏曲这一体裁发展到空前绝后的地步,他几乎为所有可以独奏的乐器都写过协奏曲,还写过多件乐器的协奏曲,而他创作的钢琴协奏曲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数量由27首之多,灌录成唱片,需要10到12张CD。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也属于古典主义风格的作品,总共创作了5首钢琴协奏曲,其中有4首被选为此次钢琴协奏曲大赛备选曲目。
浪漫主义时代,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
弗雷德里克·肖邦、
彼得·柴可夫斯基、
费利克斯·巴托尔迪、
爱德华·格里格、
弗朗茨·李斯特等,也有杰出的钢琴协奏曲作品问世。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虽然主要生活在20世纪,但是他基本上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段写作,没有受到主流的现代主义影响,他的4首钢琴协奏曲都是广泛流传的名作,尤其是被选作此次钢琴协奏曲大赛备选曲目的第二、第三号。
印象派是一个虽然规模很小但是影响很大的音乐流派。虽然拉威尔往往也被归类为印象主义音乐家,但是拉威尔本人却不以为然。优雅而孤独的拉威尔和纯正的印象主义者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一样,生活在
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之间的那个空间中,其音乐对现代音乐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和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一样都是
俄罗斯人,他的音乐成分要更复杂些,既有现代主义的成分,也有浪漫主义的成分。
乐队编制
羽管键琴时期
乐队开始为
室内乐编制,协奏乐器只有四件
弓弦乐器(文艺复兴时期)。
古典主义时期
羽管键琴的音量极小,显然是不符合演奏热烈音乐的要求。1709年由
意大利制琴大师B·克里斯托福里所创制的
现代钢琴的前身(击弦古钢琴)诞生,
弗朗茨·海顿、
沃尔夫冈·莫扎特将音域扩展,并安装了一个延音踏板机械,并与30——50人的室内乐队一起演奏。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时代,琴体又不断改进完善,方成为如今我们看到的现代钢琴。乐队也统一化,木管、铜管使用了双管编制,并加入颇有分量的
定音鼓。
浪漫主义时期
早期、中期依然维持以贝多芬时代的乐队编制,但
钢琴技巧得到完善。在晚期,钢琴可以与标准的管弦乐队在一起。
现代协奏曲
根据作品的需要,可以尝试着加入各种乐器融合于钢琴(
竖琴、
管风琴、
电吉他、
电子琴、架子鼓、民族乐器)。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