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完淳(1631年-1647年),明末少年诗人,少年抗清将领。原名复,明亡后改名完淳。字存古,号小隐、灵首(一作灵胥),乳名端哥,曾辑早年诗文为《玉樊堂集》,又以玉樊相称。明
松江府华亭县人,即如今的
松江区人。
夏完淳幼年被举神童,饱读诗书,熟记经史子集典故。但此时的明朝已处于崩溃边缘。夏完淳十四岁时清兵入关,迅速南下,十五岁的夏完淳走上抗清复国的道路。他与父亲
夏允彝、老师
陈子龙一同投身艰难苦险的抗清复国运动,中间历经波折失败,他却从不动摇,乐观以对。父亲夏允彝殉国后,夏完淳加入
吴易的
起义军继续抗清运动。
隆武二年(1646年),吴易中计被捕,夏完淳侥幸逃脱。
永历元年(1647年),夏完淳随陈子龙筹划
松江区兵变,他一边亲自在松江参与筹备工作,一边托谢尧文赴海上联络鲁王
朱以海,请求增援。然而由于崇明海上飓风,援军全军覆没,兵变失败。五月,陈子龙被捕后趁押解的士卒不注意投水而亡。夏完淳也因为谢尧文通海案被捕入狱。他在狱中写下《南冠草》《
狱中上母书》《遗夫人书》等,展现了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同年九月,夏完淳被清廷处决,时年十七岁。夏氏父子墓被修建在松江荡湾村北,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夏完淳被赐谥节悯,
新中国成立后,夏氏父子墓得到重修。
夏完淳是一个少年将领,也是一个杰出的作家。他曾和同乡友人杜登春共同成立“西南得朋会”,早期创作继承几社的复古文风,内容较为单薄;明亡后,所作诗赋散文,抒写国破家亡的悲痛,饱含血泪,悲壮淋漓,风格独特。《
大哀赋》指斥统治者的腐朽,惓念故国的沦亡,抒发“既有志于免胄,岂无心于丧元”的抗清救国抱负,慷慨悲歌,凄楚激昂,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诗多怀人感事之作,如《六哀》等,歌颂了许多抗清爱国烈士。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由
王昶 、庄师洛编刻《夏节悯全集》10卷,补遗2卷,卷首及卷末各一卷,计14卷。在此基础上,白坚笺注《夏完淳集笺校》,是现今流传的通行本。夏完淳作品后世影响深远,
柳亚子、郭沫若均有纪念文章。他的诗《别云间》被选入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材,《
狱中上母书》被选入台湾高
中原地区文第三册教材。
人物生平
早慧童年
崇祯四年(1631年),夏完淳出生在
松江府(今上海市
松江区)的一个书香世家。夏完淳的父亲
夏允彝是松江府
进士,与同郡的
陈子龙等人共创几社,在文人中很有声望。在父亲的声望和交际影响下,夏完淳从小就和名士来往,如
张溥、陈子龙、沈、
周茂源、计南阳等人。夏完淳四岁能写文章,背下的文章有数十万字,五岁讲《
论语》,六岁熟经史,能诗文,九岁就印发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代乳集》。当时人称夏完淳为“神童”,
钱默为他作了一篇《神童赋》。
陈继儒在《夏童子赞》中称许他:“包身胆,过眼眉,谭精义,五岁儿。”夏完淳12岁拜
松江区名士陈子龙为师,举手显出不符同龄人的老成。在
陈子龙的影响下,夏完淳的早期创作有仿古遗风,多用典故。当时陈子龙、
李雯和
宋征舆选明诗成集,专门附上夏完淳的诗,盛赞其作品。但平静的创作学习生活没有持续太长时间,时局动乱,明廷处于崩溃边缘,内有人民起义,外有清人虎视眈,夏完淳随父加入了抗清运动。
从军抗清
崇祯十七年(1644年)夏完淳十四岁时,随父
夏允彝开展抗清运动。他自称“江左少年”,上书本地商绅四十余家,请举义军,随后与其父赶赴南京,商讨复国之计。清兵渡江后以南京为大本营、以
苏州市、
杭州市和海滨的吴淞等地为据点,屠杀、劫掠这里的百姓。夏完淳匆匆迎娶父亲朋友钱栴的女儿
钱秦篆后,随父挺身而出,出入军营,和
陈子龙、
徐孚远等人共同筹画反清之计。
隆武元年(1645年),夏允彝写信给
松江区附近的乡绅义士,并致书其门生水军将领
吴志葵,带着爱子准备带兵拿回苏州。另一边,陈子龙、徐孚远带领义军夺取杭州。苏州之战失败了,此后不久,
松江区、嘉兴、昆山等地先后沦陷,夏完淳随父亲与吴志葵等人在黄浦与清军再战,最终全军覆没,吴志葵殉国,夏氏父子侥幸生还, 秘密潜回松江,在曹溪藏身。清廷给
夏允彝高官俸禄以换其归顺,而夏允彝已知局势难以逆转,想以一死激起士气,写下《
幸存录》六卷,慷慨投江而死。据记载,夏父“怀石沉嵩塘以死”,此塘仅成年男子腰间高。父亲的惨死带给夏完淳极大的震撼,他立志要为父亲报仇,为民族雪耻。
再度起兵
夏完淳随即再次从军,誓要复国。
隆武元年(1645年)年底吴易
起义军兴起,在太湖长白荡抗清。隆武二年(1646年)春,夏完淳与
陈子龙、钱等人重组义军起兵
太湖。兵败后,夏完淳投奔同在太湖的吴易军队。他把家产变卖,捐献给义军做军饷,并在吴易手下担任参谋。他很受吴易赏识,二人结成了良好的师生、战友关系。夏完淳深受其影响,创作了不少作品,《江城》《军宴》《访友不遇》《鱼服》《同友人过东道院》《鹑衣》《军中有作》等诗都作于吴易军中。如《军宴》中的“辕门鼓角寒霄醉,帐下南塘夜猎归”,表现夏完淳对当时
起义军态势向好的喜悦之心。但好景不长,同年(1646年)六月初九日,吴易在
嘉善县中计被捕,几日后在
杭州市被害,
陈子龙、夏完淳、钱栴等逃脱。《即事》中的诗句“一旅同仇谊,三秋故主怀。将星沈左辅,卿月隐中台”,就是为了悼念战死殉国的吴易。夏完淳在和战友们一起为吴易建了
衣冠冢以后,才离开军中。这次从军生活,是完淳一生的重要阶段。在这段时期中,夏完淳除了大量创作诗歌,还续写父亲未完成的
南明著《
幸存录》。
永历元年(即
顺治四年,1647年)三月间,陈子龙听说
吴胜兆要反叛,联络了
舟山市的
黄斌卿等人筹划抗清运动,也就是松江兵变。为了支持兵变,夏完淳一方面在
嘉定托谢尧文赴海上去与鲁王
朱以海联络,另一方面自己赶回
松江区,写下诗句“我欲归来振羽翼”,准备参加兵变。五月,松江兵变被泄密,鲁王朱以海派遣的增援在
崇明区遭遇
飓风,几乎全军覆没。松江方面久等援军不至,兵变流产,吴胜兆被杀,
陈子龙被捕。陈子龙趁押解他的士卒不注意投水而死。不久,夏完淳也因为谢尧文通海案于松江被捕。
慷慨就义
永历元年(1647年)夏天,夏完淳被捕后,在押送至南京的途中,再度为陈子龙和吴易创作两首悼亡诗,即《细林野哭》和《吴江野哭》。两诗都写得英气勃发、荡气回肠。夏完淳在狱中写下了传世的《狱中草》,高歌慷慨如平日,这些诗和押解途中的诗合为《南冠草》集。在审讯堂上,主持审讯的降臣
洪承畴本想为夏完淳开脱,却被夏完淳痛骂道:“洪先生已为国捐躯,我不知堂上又是何人!”洪承畴拂袖而去。九月十九,夏完淳与另外33名抗清义士一起慷慨赴死,受刑直立不跪,宁可战死也不跪活,时年17岁。夏完淳遇害后,由友人杜登春为其收尸与埋葬。夏氏父子墓被修建在松江荡湾村北,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完淳被赐谥节悯,
新中国成立后,夏氏父子墓得到重修。
主要作品
夏完淳一生中著有赋12篇。各体诗337首、词41首、曲4首、文12篇,还继承了父亲的遗志,以《续幸存录》完成了父亲的遗作《幸存录》,代表作品有书信《
狱中上母书》、古体诗《绝命辞》、五言律诗《即事三首》、赋《大哀赋并序》等。《
长乐县志》中收录了四言古诗《永丰寺祀神辞五首》五首,五言古诗《题五贤祠》一首,这两篇是“完淳九岁时随他父亲在长乐任上所作”,是夏完淳目前留存下来的早期诗作。
夏完淳生前作品主要编为《代乳集》《内史集》和《南冠草》。其中,《代乳集》是夏完淳的第一部作品,编撰于
崇祯十二年,可惜没有流传下来。《内史集》作于从军以后,《南冠草》作于被捕途中和入狱期间。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
吴省兰合编为《夏内史集》,但未全部收集夏完淳作品。其后,庄师洛及其门人
何其伟、陈均等在嘉庆年间辑《夏节悯全集十卷及补遗二卷》,影响较大。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重加校订,编印为《夏完淳集》,为今日较完备的通行本。199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白坚笺校的《夏完淳集笺校》,辑录资料丰富。
诗:南冠草
《南冠草》是夏完淳最后的一个集子。包括他被捕入狱直到就义这一时期的作品,也是夏完淳全部作品中最优秀最成功的一部分。他在被捕后向故乡和亲人告别,写下了《别云间》和《拜辞家恭人》,体现了夏完淳当时万感交集的情怀和超出常人的英雄气概。《别云间》中的诗句“已知前路近,欲别故乡难”是离家远行的人在踏上征途的一刹那所常有的感情,更何况当时的夏完淳身负国难家仇。《拜辞家恭人》中“忠孝家门事,何须问此身”则表达了夏完淳为祖国和人民的正义事业而牺牲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增强了他不屈不挠奋斗到底的勇气和决心。
赋:大哀赋
《
大哀赋》是夏完淳仿
庾信《哀江南赋》的作品。他在序中自陈作赋的心情和意旨是痛感国家遭难,山河变色,即“劳者言以达其情,穷人歌以志其事”。在内容上,《大哀赋》总结万历以来的历史教训,特别是
魏忠贤的乱政,
弘光君臣的误国,以类比的笔法斥责
弘光帝像“
萧宝卷之失德,
苍梧县王之不君”,突破“为尊者讳”的封建传统观点。《大哀赋》还铺陈山河残破的惨景和民族压迫的暴行,字里行间含蕴着斑斑血泪。文章反复申述夏完淳抗清复国的坚定志向:“亡楚之功不就,报韩之志谁传!”“下江但见夫绿林,桥未逢夫黄石。”失望中犹存希望,挫败后仍图结合家士异人重整旗鼓。
文:狱中上母书
《
狱中上母书》写于夏完淳被捕入狱时期。书信质朴无华,如叙家常,情真语挚,和血含泪。夏完淳已知生机渺茫,在信中与母亲诀别,分别从三个方面立下遗嘱。他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深责自己的“不孝之罪”,嘱咐安排家人的生活和自己的身后事。夏完淳作为少年英雄,对于亲人骨肉并非淡漠无情,而是恰恰具有超乎寻常的深挚感情。正因他至性至情,才能在死生义利之际,善于抉择,成为大仁大勇的英雄、烈士。
史:续幸存录
《续幸存录》是夏完淳续写父亲
夏允彝的《幸存录》而完成的
南明历史专著。现存《南都大略》一卷,计十三条。夏完淳以良史、信史自我要求,在《自序》中提出“不敢苛,不敢私,不敢以己意曲直”的治史原则。《续幸存录》贯彻了这一原则,文中记述了弘光朝的许多珍贵史料,提出了不少精辟见解。例如弘光朝的朝政败坏、人事紊乱:“朝堂与外镇不和,朝堂与朝堂不和,外镇与外镇不和,朋党势成,门户大起。虏、寇之事,置之蔑闻。”《续幸存录》中还有客观公允的人物和事件的评论。如盛赞
高杰从“跋扈飞扬”,“一变而为忠烈”;赞扬
黄得功的死国,又责其当高杰死后“分兵围扬州”的误国;谴责
马士英结党误国,认为他“若能率帐下之虎,背城一战,与天物俱殒,咎尚可也”,都是恰如其分的。《
续幸存录》为后来的史家、学人所重视,被认为
弘光一朝的重要史籍之一。
创作特点
题材主旨
爱国思想贯彻夏完淳创作的始终。在忠君方面,他自矢“功名不可成,忠义敢自废”,慨叹“未申归国意,徒有报君心”。这种忠君思想来源于封建伦理道德,含蕴着爱国思想,体现了民族气节。但另一方面,夏完淳的爱国思想并不都表现为忠君的形式。在他的作品中,有对于昏庸误国的
弘光帝的讥刺和谴责:“君王衔璧出辕门,落日悲风满姑孰。……殿前匍訇三顿首,明驼快马追风走。”由此可见,他并非于封建传统观点的愚忠者。他的爱国,既是对
屈原以来爱国主义的优秀传统的继承,又具有时代的新内容,和当时人民群众的爱国有着共同之处。例如散文《土室馀论》《
狱中上母书》等,临难陈词,“恨不灭此朝食”,而“吞声归冥,含笑入地”;犹复不忘“中兴再造”,“为北塞之举”,是优秀的爱国主义杰作。
艺术风格
诗
夏完淳作品以诗为首。明代的诗歌处于中国诗歌史的低潮时期。明末社会激烈动荡之际,诗坛出现了新气息,
陈子龙、夏完淳、
张煌言、
钱澄之、
顾炎武作为爱国诗人应运而出。夏完淳师承陈子龙,受他和复社诸人的影响,幼年好古,在揣摩仿效上下过功夫,创作过一批拟古之作,如《李都尉从军》《魏文帝游宴》之类,讲究音调辞藻,锻炼了坚实的诗词基本功。这些诗具有绮丽、艳冶的六朝初唐风情,风格清绮,略近“
梅村体”。
崇祯十七年之后,夏完淳的诗歌有了更多现实关怀。他创作了许多关于民族情节、悼念亡亲亡人、表明自己复国之志的篇章,体现出爱国忠君和抵御外敌的爱憎之情。夏完淳的诗有一种崇高的美感。他的长篇歌行体,气势流转,大开大阖,似脱胎于盛唐
李颀、
李白。但他以盛唐伟丽之笔写沧桑之事,别有一番情致。如《南冠草》中《细林野哭》哀悼他的老师和战友
陈子龙:“相逢对哭天下事,酒酣睨意气亲。去岁平陵鼓声死,与公同渡吴江水。……家世堪怜
赵姓孤,到今竟作田横客。呜呼抚一声江云开,身在罗网且莫哀。公乎公乎为我筑室傍夜台,霜寒月苦行当来。”此诗讲述他们互相敬爱,情投意合的战斗友谊,以及抗清失败共同为国牺牲的壮烈情景。此诗功蕴颇深,用典自然。
词
在词的创作上,夏完淳受云间词派影响,意象重复运用较多,多用典用事,比较工切,多用
安东·比兴,富于想象。夏完淳词浸淫
南唐北宋,软媚缠绵之气未脱。这一类词多用仄声韵,不是单纯表达卿卿我我如胶似漆的相恋相思,而是更多春归郎未归,岁华如流水的伤感。例如《天仙子·春情》的“一江烟雨乱相思,当初错,而今莫”的悔叹,又如《两同心·有梦》的“香车宝马知何处,翠烟笼,十里隋堤,茫茫飞絮”的伤心等。后来遭逢乱世,明清易代,夏完淳在词中表达家国之念。悱恻之韵,沉郁之气与少年柔情交织在一起。夏完淳用入声韵,短促急切地描绘这种忧郁闷、难屈难伸的感情。
赋
与诗词一样,夏完淳的赋也是从拟古中走出来的,幼年赋作,摹拟骚体诗、汉大赋或
魏晋抒情小赋,虽少新意,但佳处亦清新动人。如《江妃赋》描绘江妃神采的一段:“一江皋之丽人,窈亭亭而独立。秀烂发而非声,光四耀而无质。烟雾微含,乍近乍远,云霞灿姿,或舒或卷。”此段词采笔法皆步趋
曹植的《
洛神赋》,虽不及《洛神赋》之情兼雅怨,词采华茂,然其颖锐之才灿然四射;写江妃之丰姿,亦
皎然可爱。夏完淳在家乡
松江区参加了
吴易领导的抗清队伍,在激烈而残酷的从军生活中锻炼得成熟起来。他从
隆武元年(1645年)从军至
永历元年(1647年)授命这两年多时间写下的赋与幼年之作迥乎不同,飒然有黍离麦秀之悲,如《端午赋》《寒泛赋》《寒城闻角赋》《九哀》《大哀赋》等。这些赋词采仍不乏六朝绮艳风华,但作者蒿目时艰,感时抚事,一腔悲愤如杜鹃啼血,所以写得苍凉悲壮,富于时代精神。赋中特有的少年锐气和英雄主义精神,使他的作品具有向上一路的思想境界。
遗憾不足
夏完淳创作也存在不足。除了深受封建传统观点的束缚和影响外,他的生活领域还不够广,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人民群众的接触还不够深,因而作品题材显得狭隘单调,描写人民群众的疾苦和灾难,揭露民族压迫和暴行,还比较薄弱。再则,他博闻强记,熟悉先秦、汉、魏、六朝典籍,偶有冷僻而不易索解的典故。
家庭关系
夏完淳出生于书香仕宦世家。祖父
夏时正,字行之,在官场受挫后专心研究文学创作,作《回春斋诗稿》等。对
夏允彝的教育非常严格,父子时常深夜仍在写文章。祖母顾氏,教子有方,因材施教。父亲夏允彝,著有《禹贡今古合著》《
幸存录》。嫡母盛氏,对夏完淳极为喜爱,国难之后遁入空门。生母陆氏,国难后被奉养在夏完淳妹妹家中。夏完淳所著的《
狱中上母书》,上文写给盛氏,下文作给陆氏。
夏完淳同辈有嫡长姐
夏淑吉和妹妹夏惠吉。夏淑吉字荆影,一字美南,号龙隐,华亭人,嘉定侯玄妻。夏完淳在《
大哀赋》中将她比肩
蔡文姬。夏淑吉一生国破家亡,夫亡子夭,后随母亲削发为尼。夏完淳妹妹夏惠吉,字昭南,号兰隐,为陆氏所生,极富才气。姐、弟、妹三人被称为“空谷三隐”。
夏完淳之妻
钱秦篆,夏父朋友钱彦林之女,出自嘉善名门。夏完淳在《遗夫人书》中写到妻子“未尝以家门盛衰,未见颜色。虽德曜齐眉,未可相喻。贤淑和孝,千古所难”。她为夏完淳生下一女与一遗腹子。儿子早夭,夏家绝嗣。
人物影响
近现代
抗日战争时期,
国民政府西迁,无论是
首都的移动,还是知识分子的播迁,都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历史上的南渡经验。因而,南渡一度成为当时知识分子常涉及的经验。这种现实处境与历史经验的相互映衬,既是国难危机中知识分子忧患意识的体现,也是知识分子的一种言说方式和行为模式。在民族危亡之际,明末清初知识分子作为类似历史经验的经历者,受到近现代知识分子的关注。
柳亚子撰写文章,极力推崇夏完淳,其藏书楼中存放大量明末抗清志士的著作,像夏完淳父子、
陈子龙、
吴日生等人的文集。同时,他也撰写了诗歌《题夏内史集》和文章《夏允彝完淳父子合传》。郭沫若根据夏完淳的生平创作了
历史剧《南冠草》,并有文章《少年爱国诗人夏完淳》等文章。
当代
夏完淳的诗《别云间》被选入人教版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材,《
狱中上母书》被选入中国台湾高中国文第三册教材。
人物评价
古代
明代文人、学者
张岱:允彝子完淳,夙称神童。……时同难者皆跪刑,完淳挺立不屈,犹索纸笔,为书与家人诀,作绝命词,字迹不乱。(《石匮书后集卷第三十四·江南死义列传》)
明末清初文人朱溶:完淳年幼,以诗赋擅名。比丁祸难,画策怀诚,事发被逮,慷慨就刑。峰、灵淑之气所钟,非偶然也。(《忠义录卷四·夏允彝传》)
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
顾炎武:存古年十七,慨然有勤王之志,与诸豪俊相结,往来湖中。能视天文,料军事,草檄赋诗,援笔立就。及松江败,与端木诸君蹈义以死,岂非忠臣之子能称父志者哉!(《论夏完淳》)
清代文人、经学家朱彝尊:寸古,
南阳郡知二,江夏无双,束发从军,死为毅魄。其大哀一赋,足敌兰成。(《静志居诗话》)
清代诗人、学者
屈大均:吕、夏二子,以成童之年,而能慷慨建义,誓死相从,
吴公以之不孤,江南因之有气。(《皇明四朝成仁录卷六·吴江起义传》)
清代诗人、学者
沈德潜:存古十五从军,十七授命。生为才人,死为雄鬼,汪踦不足多也,诗格亦高古罕匹。(《
明诗别裁》)
清代词人况周颐:其大哀、九哀诸作,庶几趾美楚骚。夫以
屈原辞笔为长短句,乌有不工者乎!(《
蕙风词话》)
近现代
柳亚子(署名南史):允彝、完淳奇才硕学,父子济美,感愤家国,并以身殉,千秋正气,无间然矣。……余年十七,读完淳遗集,即心仪其人。(《夏允彝完淳父子合传》)
柳亚子:降旗夜竖
石头城,蹈海孤臣耻帝秦。国恨家愁忘不得,髻年十五便从军。威虏军中帷幄筹,长兴
幕府赋同仇。春申哭罢
吴江区哭,不到新亭也泪流。莽莽中原王气黯,嘶风胡马尚南来。伤心二百年前事,遗恨分明赋大哀。枭革面化鸾皇,禹甸尧封旧土疆。大业未成春泄漏,
横刀白眼问穹苍。战骨松山夕照黄,
辽西地区妖梦太轻狂。剧怜汉贼
洪承畴,不道人间有夏郎。悲歌慷概千秋血,文采风流一世宗。我亦年华垂二九,头颅如许负英雄!(《磨剑室诗词集·磨剑室诗初集卷四·题夏内史集》)
郭沫若:我自从知道夏完淳的存在,便很想把他戏剧化,早被订为去年(1942年)三月份的工作,已经把人物和分幕约略拟定了。但足足停顿了一年,直到今年三月这项工作才算告了完成。坊问已经有夏完淳一个剧本,我为避免同名起见,便采用了《南冠草》这个名目。南冠草本是夏完淳最后一个集子的名称,是他在被捕后途中狱中所作。原集未见,唯就完淳全集的标注看来,可以知道有五律十首、七律三首、七古二首。(《夏完淳》)
苏雪林:国变后,作大哀赋万余言,历叙亡国经过,感慨淋漓,世争传写,论者谓
庾信哀江南赋尚有所不如。其他诗文叙及国难者,尚不可胜数,篇篇都极其精彩。时年不过十四五。中国文学史固不少成熟的天才,但像夏完淳如此青年,又有如此惊人的表现,也算是绝无仅有的了。(《南明忠烈传·第八章 江浙密盟起义的团体》)
当代
学者
李洁非:愈从事后看,我们愈明白完淳“
长安无尽屠刀肆,犹有吹萧击筑人”这股热血的由来,他对现实的感受,以及对历史的了解和饱读,使他不难预见到中国将面临一段虎狼之秦式的黑暗和倒退。这也是明清鼎革之际每位有文明之忧之士共同的悲戚。(《夏完淳:才子+英雄》)
人物纪念
当时
夏完淳曾和同乡友人杜登春共同成立“西南得朋会”,其死让友人悲痛扼腕。杜登春撰文《八悯诗之第五·有明考功郎瑗公夏公讳允彝》《吾友诗四十五首之第一·夏舍人玉樊名完淳》以抒发怀念之情。
后世
夏允彝、完淳父子的墓葬,在松江曹溪附近的荡湾村。1786年娄县知县谢庭熏,立规“示禁樵牧”。1826年娄县知县徐梦熊对墓葬重加修,并在墓前树立石碑。后因无人过问,湮没不知所在。几十年来,一直是夏氏父子的研究者和景仰者所共同关心的问题。不久以前,墓址终于发现。130年前的碑石被掘出,重立墓前,碑文正中大书“明夏忠节公讳允彝墓公先世并葬于此子节悯公讳完淳亦附于此”,两旁书“永远禁止樵牧侵占”、“道光六年八月知娄县事徐梦熊立”;而且夏氏父子的两方蜜蜡印章,也由墓穴中重新出土,一铸“瑗公”二字(白文),另一为“夏完淳印”四字(朱文)。夏氏父子墓葬,已于1956年10月正式列入“江苏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之中,于1957年3月重修竣工,增设了短墙、花、石桌、石凳,又开辟了一条长30公尺宽4公尺的墓道。现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人物争议
李自成疑案
讹传夏完淳为了抗清,企图投靠李自成、
张献忠,因为李自成在九宫山的附近被杀,故致“招魂有泪”。此说法记录在郭沫若《历史人物·夏完淳》一文中,他根据《
大哀赋》中所写“招魂而
湘江有泪,从军而
蜀汉无弦”推断夏完淳“到过湘、鄂一带”,为李自成作赋。这种说法完全不符合实际。
夏完淳在《大哀赋》中所写“招魂而湘江有泪,从军而蜀国无弦”,是完成于离开吴军的
隆武二年(1646年)六、七月之交。从时间上看,完淳在写作《大哀赋》以前,根本没有远赴湘、鄂的可能。从内容上看,至于为
李自成“招魂”之说,更令人难以想象。完淳是一直敌视李、张农民军的,只要细读一下《大哀赋》,批评攻击李、张的“蜂攘”“蚁营”“
蚩尤之毒雾弥天”“既追风而西捷”“饮君亲之夙恨”之类词句,充塞全篇。不可能一面痛骂,一面为之招魂。
清廷处决
有说法认为,夏完淳被清军逮捕后投水而死,这种说法不符合史实,夏完淳是被清廷所杀。讹传见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实际上,根据
清代的内阁档案可见,夏完淳死于处决。
顺治帝四年(1647)八月二十日
刑部尚书吴达海题本和九月二十四日
江南总督洪承畴题本中,清廷以“通海寇为外援,结湖泖为内应,秘具条陈奏疏,列荐文武官衔”为罪状,“依谋叛律”在当年九月十九日“会官处决”夏完淳、
顾咸正、谢尧文等三十三人。“处决”二字确凿无疑地证实了夏完淳乃清廷所杀,并非“被捕后投水而死”。
轶事典故
被举神童
夏完淳少年时博闻强记,饱览经史子集。夏完淳姐夫
钱默为其作《神童赋》,“年甫六龄,善慧深濬,解经论史,妙通义致”,
陈子龙为此回应文章一片,《题钱仲子神童赋后》,文中提及夏完淳童年趣事。陈子龙曾经逗夏完淳,因他是小孩试图戏弄他,却被反击,感到爽然自失,不知所从。陈子龙勉励夏完淳和钱默,“二子勉之,专精神,正学术,敛浮誉,长智虑,异日为国家任重事如刘、李辈,各世其家声,予敢自附许、郭也。”
钱谦益也有诗《赠夏童子端哥》,称赞夏完淳过人之处。
巧答来客
昆山市葛靖调带着一位姓龚的来客拜访
夏允彝,恰好他出门不在家。时年六岁的夏完淳穿上会客的衣服出门迎客。葛靖调戏弄夏完淳,说,“你父亲最近怎么那么喜欢裁剪?”完淳不知其故,急忙认真地询问。葛靖调忍笑说:“要不是这样,为什么总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哪(指为别人编稿的事)?”两个人哈哈大笑起来。夏完淳答道:“幸有未去葛龚者,得稍遗一二耳。”二人一听,不禁愣住了。
夏完淳在这里用了一个典故。
刘志时,有个在政府做事的人,请别人为他写一篇交差的奏记文。那人也不会作,便给他出主意说:“从前梁国有个叫
葛龚的,会写记文,你直接抄他的文章就行了,不用再做。”谁知这个府吏粗心大意,在抄葛龚的文章时竟把葛龚的署名也照抄不误。府公大惊,气急之下把他开除。因此当时有人说:“作奏虽工(好),宜去葛龚。”夏完淳把这个典故用上,表面看来是谦称父亲像那府吏一样用葛龚的文章来替朋友写稿,深层的意思则是借文字的多重含义来嘲讽葛靖调和他的
龚姓朋友,葛、龚二人是“未去葛龚”(即在这儿呆着不走)的两个人。
怒斥洪承畴
夏完淳在南京被关押入狱,主持审讯的人是原来明军的大官洪承畴,后来投降清朝。他知道夏完淳是
江南出名的神童,想软磨硬泡的手段使夏完淳归服。夏完淳厉声呵斥,“我听说我朝有个洪承畴先生是个豪杰。当年松山一站,他以身殉国,震惊中外。我钦佩他的忠烈,我年纪虽然小,但是杀身报国,怎么能够落在他的后面。”此话一出,洪承畴满头大汗。旁边的士兵以为夏完淳不认识洪承畴,提醒他说:别胡说,这位就是洪大人。夏完淳呸道,“天下谁不知道洪先生为明牺牲这件事。
崇祯曾经亲自设祭,满朝文武都为他痛哭哀悼。你们这些叛徒怎么敢冒充先烈,污辱忠魂!”说完,指着
洪承畴骂个不停,
洪承畴被骂得面无血色,不敢再审下去,慌忙叫士兵把夏完淳拉出去。
相关作品
郭沫若一生中多次书写夏完淳相关文章,有戏剧《南冠草》、文章《夏完淳》《由葛录亚想到夏完淳》《少年爱国诗人夏完淳》《少年殉国诗人夏完淳》等。《南冠草》描写的是明朝灭亡之后,以少年英雄夏完淳为代表的明朝衣冠士子们激扬民族大义,抵抗入侵清军,最终被捕而杀身成仁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