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嘉(1919年7月16日至2006年6月11日),江苏吴江人,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著名航天科技专家和自动控制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国家863高技术计划倡导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自动化与控制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杨家墀本科毕业于
上海交通大学,
博士研究生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1956年回国后,历任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副所长,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68年起,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等,198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0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杨嘉墀获
中国科学院陈嘉庚信息科学奖。
杨嘉墀长期致力于中国
自动化技术和航天技术的研究发展,领导和参加第一颗
卫星、
返回式卫星、
东方红一号等,而且研制的返回式卫星姿态系统及数据分析指标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此外还先后主持参与火箭、中国空间计划方案、
人造卫星等工作。1987年,获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99年,获
何梁何利基金奖,1999年,被授予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人物经历
早年与学业经历
1919年7月16日,出生在
江南五大桑蚕镇之一的
江苏省吴江区震泽镇的一个丝商世家,家境殷实,从小受“实业救国”的家族实践理念影响,不进
私塾,就读于堂伯父建立的震泽丝业小学,接受良好的启蒙教育。1932年,随父母迁居
上海市后,以优异成绩考取
上海市上海中学,1937年,于该校毕业。
1937年9月,顺利考上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但是,考入交通大学后不足一月,上海沦陷,学校被迫搬入法租界,大学四年是在法租界度过,因此给杨嘉墀心中造就了满怀报国之志的赤子之心,1941年6月,与该校本科毕业。
大学毕业后,应昆明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电机系的邀请,辗转反侧来到云南昆明,担任西南联合大学电机系助教,1941年,经西南联大介绍在厂中央电工器材厂工作,在这里开始了单路载波电话机的试制工作,1945年,杨嘉墀做出中国第一套单路载波电话样机,该样机在昆明工业展览会展出。1946年,联系到
芝加哥自动电话生产厂实习。1947年至1949年,来到美国
哈佛大学工程科学系与应用物理系攻读,在此期间,杨嘉墀先后完成硕士和博士学位,其中不到一年就取得了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50年,杨嘉墀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成立,迫切申请回国,但是美方物理阻扰,无奈之下应聘到来到
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物理系工作,任副研究员,1954年,被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应聘为高级工程师,并成功研制了生物化学的二色光谱仪、视网膜仿真仪。1956年,中国留美学生终于争取到回国的正当权利,杨嘉墀携妻女回到中国,参与了由周恩来总理主持的“中国科学技术十二年发展规划”制定与实施工作,提出以控制计算机为中心的工业试点项目,还参与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组建,先后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副所长和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所长、副所长。20世纪60年代初,为
原子弹顺利引爆,杨嘉墀担任温度、
冲击波压力、地面振动测量仪技术总负责人。
1957年,杨嘉墀参与
中国自动化学会的筹建工作,同年9月,与
清华大学教授
钟士模一起参加了
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的成立大会。1958年,参加中国科学院高空大气物理代表团,赴
苏联考察空间科学技术,回国后和其他团员根据当时中国国情向中国科学院提出从研制探空火箭起步发展中国空间技术的建议被采纳,推动中国60年代初期的探空
火箭发射,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959年,杨嘉墀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组织力量开展了自动化检测的研究工作,并且成功研制出用于
火箭发动机试车的高温压力计、
涡轮流量计、晶体加速度计和火焰温度计等仪表。1960 年,杨嘉墀被指定为负责“热应力加热加载测试系统”的总体设计,经充分论证,杨嘉墀提出了程控
前馈加热方案、程控液压加载方案和以半导体
晶体管模数转换器为基础的数据处理系统,而且该试验样机于1963年通过了鉴定,圆满完成研制任务。
1962年,杨嘉墀参与中国十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提出了以控制计算机为中心的工业自动化试点项目,参与制定了兰州炼油厂、兰州化工厂等单位的自动化方案工作,推动了中国电子计算机在
过程控制中的应用,使中国工业过程控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63年初,杨嘉墀负责“
核爆炸试验用测试仪器”技术抓总工作,提出了采用反馈式
光电倍增管线路的大量程温度计方案和采用变磁阻式压力传感器的方案,该技术于1964年3月完成研制。
1965年,杨嘉墀任人造卫星总体设计组副组长,参与卫星总体方案的讨论和对卫星的姿态控制及姿态测量进行专题论证,经过两个月的工作,杨嘉墀团队提出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方案设想,经过深入研究,还提出可采用自动控制实现卫星姿态控制。1965年,杨嘉墀组织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化学所、上海技术物理所、长春光机所等协作攻关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东方红一号”。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杨嘉墀被停止了一切行政职务,但还是在可能的条件下坚持工作。1968年,先后担任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国防科委五院502所所长、副所长、七机部五院副院长。此外,“东方红一号”卫星经过五年攻关,于1970年4月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
人造卫星。
1975年11月26日,杨嘉墀领导参与的中国第一颗
返回式卫星"太空游子"由"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1971年至1999年,先后发射了
实践一号卫星、
实践二号卫星、实践四号卫星和实践五号卫星,形成了中国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1980年,杨嘉墀当选为
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83年,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
1985年,凭借在中国自动化技术和航天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杨嘉墀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赴
海南省海口市出席会议,并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发展导航卫星及应用要启动一个完整的广益增强系统”的学术报告,会议结束后与
屠善澄、
童铠、
王礼恒、
戚发轫、
张履谦5位院士,讨论起草《关于促进北斗导航系统应用的建议》提交给国务院,次年,得到温家宝总理的落实批示。
逝世
2006年6月11日,杨嘉墀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纪念
2023年10月16日,杨嘉墀故居在吴江震泽开馆,通过展品、图片、文献、视频等形式,全面展示杨嘉墀院士砥砺前行的一生。
社会任职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1959年起,为了配合国防建设,杨嘉墀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组织力量开展了自动化检测的研究工作,成功研制出用于
火箭发动机试车的高温压力计、
涡轮流量计、晶体加速度计和火焰温度计等仪表。1960年,研制热应力加热加载测试系统,杨嘉墀负责总体设计,经过论证,提出了程控
前馈加热方案、程控液压加载方案和以半导体晶体管模数转换器为基础的数据处理系统,整个系统的试验样机于1963年通过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组织的鉴定,圆满完成研制任务。
20世纪60年代初,在研制
核爆炸试验用测试仪器任务中,杨嘉墀负责技术抓总工作,提出了采用反馈式
光电倍增管线路的大量程温度计方案和采用变磁阻式
电容式压力变送器的方案,最终于1964年3月完成研制工作,为同年10月中国第一次
原子弹试验,随后又带领团队完成了“火球光电
光谱仪”“
地下核试验火球超高温测量仪”的研制工作,并成功应用于中国首枚
氢弹试验和首次地下核试验。
1965年,杨嘉墀任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总体设计组副组长,经过论证,提出可采用自动控制实现卫星姿态控制,组织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化学所、上海技术物理所、长春光机所等协作攻关,最终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同年,杨嘉墀提出了“三轴稳定姿态控制系统”方案,坚持上天前充分进行地面仿真试验的必要性,经过不分白昼黑夜的各种大型试验,该系统顺利完成中国第一颗
返回式卫星的飞行试验。
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太空游子”由“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29日,卫星成功回收,中国成为继美、苏之后第3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1975年至1992年,中国成功发射了13颗返回式卫星,卫星上使用的都是杨嘉墀主持研制的三轴稳定姿态控制系统都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这填补了中国卫星三轴姿态控制系统的空白。
人才培养
从1980年起,杨嘉墀开始招收研究生,招收以航天控制为背景的“自动控制理论与应用”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为研究生所选的课题大多是结合实际的理论研究,共培养了5名博士和6名硕士,学生有孟执中、
叶培建、
吴宏鑫、王南华、李铁寿等,他们都成了空间技术一线的主力军。
学术论文
截至2006年杨嘉墀发表60余篇论文,下表仅收录部分论文
荣誉与奖励
荣誉
科技奖励
评价
“他是‘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863’计划倡导者之一,也是促进北斗导航系统应用的牵头建议者;几乎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他都会高瞻远瞩地提出重大建议,无论是
导弹、
人造卫星还是探月工程。”(光明日报评)
“杨嘉墀院士不平凡的一生,处处闪烁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对发展我国航天事业和高技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评)
“作为航天技术专家、仪器仪表与自动化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两弹一星’元勋,杨嘉墀以其对国家、对人民的一片丹心、一腔热血,用扎实的知识功底,渊博的知识面,广阔的视野,敏锐的思维,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一生为国家的安全、发展、繁荣,做出了‘顶天立地’的贡献。”(
西安交通大学评)
“归国50年间几乎参与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在每一个关键时刻,他都会高瞻远瞩地及时提出重大建议。”(
中国科学院评)
“他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科技事业,在中国卫星研制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被誉为‘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是
苏州市人民的骄傲和楷模。”(苏州新闻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