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龙(约前320年—前250年,一说前242年),姓公孙,名龙,传说字子秉另有子禀、子石说法,赵国人(今
邯郸市),春秋战国时期名家学派代表人物。
公孙龙是当时著名的“辩士”,在平原君赵胜家里做门客约有二十余年,受到赵国军臣的器重,曾任
赵惠文王、
赵孝成王的
相国。 期间分别说服燕昭王与赵惠文王停战,赵孝成王九年(公元前257年)劝平原君拒绝封地。晚年,齐使邹衍过赵,平原君使与公孙龙论“白马非马”之说。公孙龙由是遂诎,后不知所终。
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离坚白”“天下无指”“夫名,实谓也”等哲学命题,把名实问题作为逻辑问题独立进行研究,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一席。其主要思想保存在《
公孙龙子》一书中,在《
汉书·艺文志》著录“十四篇”,然今《公孙龙子》传世本只有六篇:《
迹府》《白马论》《
指物论》《通变论》《坚白论》《
名实论》。除《迹府》为门人辑录公孙龙生平事迹外,其他五篇都是公孙龙本人的作品。
人物生平
生平考证
公孙龙,姓公孙,名龙,生卒年不详。只有《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中记载公孙龙字子石,少孔子五十三岁。胡适在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推断公孙龙大概生于公元前325一前315年间,卒于公元前250年前后,此说一直为后来学术界所沿用。至于公孙龙是哪里人,现有赵人和魏人两种说法。《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而赵亦有公孙龙,为坚白同异之辩。”历代多认为公孙龙是赵人。认为公孙龙是魏人的依据是东汉时期高诱《吕氏春秋注·应言注》中记载“龙,魏人也”。根据近现代古文献学家胡道静在其1993年出版的《公孙龙子考》中考证,公孙龙是魏人的说法是由讹失造成的,他的最终结论认为:公孙龙是赵人,但早年在魏。
主要事迹
关于公孙龙的生平事迹史籍记载不多,虽然在《
汉书·艺文志》中将公孙龙归为名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可是在《史记》中却没有为他专门立传,其生平事迹只是散落于其他列传之中。
《吕氏春秋·审应览·应言》记载其受到赵国军臣的器重,曾任
赵惠文王、
赵孝成王的
相国。在赵惠文王十五年(公元前284年)
燕昭王欲攻
齐国,公孙龙带领门下弟子从
赵国到
燕国,力图劝燕王偃兵(停止战争),燕王表面答应,公孙龙却表示不可相信,说道:“当初大王招纳欲破齐、能破齐的天下之士到燕国来,后来终于破齐。而今诸侯之士在大王之本朝者,都是善用兵者,所以我认为王不会偃兵。”他用这种“循实责名”的方法猜透了燕王的真实用心,使燕王无言以对。
赵惠文王十九年(
公元前280年)又与赵惠文王论偃兵,赵惠文王问公孙龙说:“寡人事偃兵十余年矣,而不成,兵不可偃乎?”公孙龙回答说:“偃兵之意,兼爱天下之心也。兼爱天下,不可以虚名为也,必有其实。”指出赵惠文王并不真正具有兼爱之心,故不能行偃兵之实。
赵孝成王九年(公元前257年)
平原君使人向魏国求救,
魏无忌率兵救赵,
邯郸市得以保存,
虞卿为平原君向赵王请封。公孙龙连夜驾车入见平原君,认为此举甚不可行。指出赵王封地并不是因为平原君的才智能力为
赵国所独有的,而是因为平原君是赵王亲戚的缘故,是计国人之功于亲戚名下。平原君听从了公孙龙的建议,没有接受封地,并由此对其益加看重。
另有《公孙龙子·迹府》中记载公孙龙与
孔子六世孙
孔穿辩论白马非马,孔穿向公孙龙提出要求,只要其放弃白马非马之说就拜其为师,被公孙龙拒绝。《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记载公孙龙晚年时,齐使
邹衍(阴阳家代表人物)过赵,平原君使与公孙龙论“白马非马”之说。邹衍对公孙龙进行了批驳,平原君此后便绌远了公孙龙,后公孙龙离开平原君,以后的经历再无史籍记录。
人物身份
关于公孙龙的身份,在《公孙龙子·迹府》中对公孙龙的身份记载仅有“赵平原君之客也”“六国时辩士也”这样两条记录。虽然记录只有两条却很重要,一个是作为贵族门客的公孙龙,一个是作为辩士的公孙龙。作为贵族门客的公孙龙,主要职责是作为侍从,或是作为
说客,间或为贵族出谋划策。面对当时诸侯纷争的局面,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名位和礼数对等关系的崩坏,他希望通过“正名实”来实现其政治理想。公孙龙的另一个身份是“辩士”,作为一个辩士正是其“资材之所长”,他主要的辩论是对“白马非马”、“离坚白”等的讨论,这些具体的论题构成了公孙龙思想的内容。为实现他“正名”的目标,作为辩士的公孙龙提出了“白马非马”的命题,使得人们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公孙龙的哲学生涯中,其始终坚持“白马非马”、“离坚白”等论点,并以此为出发点来阐述其哲学思想。
主要作品
公孙龙主要著作《
公孙龙子》,在《
汉书·艺文志》著录“十四篇”,
唐朝时分为三卷,
北宋时遗失了8篇,到明代只余六篇。如今《公孙龙子》传世本只有六篇:《
迹府》、《白马论》、《
指物论》、《通变论》、《坚白论》、《
名实论》。目前所能见到的 《公孙龙子》 版本多为明清时期的版本 ,在这些众多版本中 ,最早的是刻成于
朱祁镇正统十年( 公元 1445年)《正统道藏 ·太清部》 中收录的 《公孙龙子》。该书流传情况复杂,
清代学者王琯怀疑它的真实性,认为《
公孙龙子》是
晋朝人根据零碎材料编起来的,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先秦《公孙龙子》的本来面目。
《公孙龙子》第一章《
迹府》为门人辑录公孙龙的身份以及与孔子六世孙孔穿辩论的事迹。第二章《白马论》提出“白马非马”,讨论概念之间相等和包含的关系,和现代集合论思想有共通之处。第三章《
指物论》提出“物莫非指”,讨论现实世界和主观概念的关系。第四章《通辩论》主要讲述事物的共相,是不变的,而表现共相的具体个体,却是可以变的。第五章《坚白论》,提出“离坚白”,讨论的是物体和物体的属性的关系。第六《
名实论》是对名实之间的辩证关系作了系统、详尽的梳理、探讨和论证。
主要思想
春秋到战国时期,
周代的衰败导致了整个社会的礼崩乐坏,以至于天下大乱。在新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一批思想家试图通过“正名”来恢复周礼,继而恢复从前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公孙龙的主要哲学思想就是对名实概念予以阐释和总结,并由此形成了系统的名辩理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公孙龙学说的渊源可说是传承于
孔子,这主要表现在他的整个学说都是以“正名” 为出发点。如《
汉书·艺文志》中说:“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此其所长也” 。首先“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是说名家人物的渊源,其职能决定了其思想方向。其次是“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名位和礼数对等关系的崩坏,与孔子“必也正乎名,名不正则言不顺”的“正名”思想似乎同出一辙,都是意图通过“正名”来确定道德秩序和政治秩序。但公孙龙又远远地离开了这个出发点,《
公孙龙子》一书的内容皆是就问题本身进行思辨,杂取逻辑问题与
形而上学问题合而论之,朝着另一个方向建立起自己的哲学学说。
白马论
白马论”即“白马非马”论,是公孙龙的成名论题。公孙龙认为马是命名形状的,白马是命名颜色的,所以白马非马。《
迹府》篇记载:公孙龙“疾名实之散乱,因资材之所长,为守白之论”。“守白”即其执守“白马为非马”之说。
劳思光等当代哲学家认为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中的“非”,实为“不
相等”之意,而非“不相属”之意。其认为“马”的内涵是指一种形体,“白”的内涵是指一种颜色,马的内涵不等同于白的内涵。“白马”是“马”加上“白”,自然也就不等同于“马”,所以说“白马非马”,即白马的内涵不等同于马的内涵。至于其在《白马论》中说当需求马时,黄马和黑马都可以应此需求,但如需求的是白马,那么黄马和黑马就不行了。这是因为“马”的内涵在外延上包含黄马和黑马,而“白马”的内涵在外延上不包含黄马和黑马。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认为以哲学史眼光观其历史意义,可以说公孙龙此一理论乃中国最早论及“性质”之独立存在之说,与
柏拉图在《巴门尼德》篇中所述之理念说有近似处。盖从个别事物中抽离其性质,而视之为独立的存在,就古代思想言,仍是一重要进步。
坚白论
公孙龙的另一个著名命题是“离坚白”,认为“坚”和“白”是一块坚硬的白色石头的属性,但“坚”和“白”这两种属性却可以离开坚硬的白色石头这个具体之物而独立存在。“白马”和“马”等都是万物中不同的“类”,而“坚”和“白”等都是万物中不同的属性,如“白”是白马的一种属性,“坚”和“白”是石头的两种属性。按照常识,“坚”和“白”是寓于石头之中的,世界上没有单独的“坚”和单独的“白”,这就叫做“坚、白相盈”或“坚、白、石不相外”。公孙龙对此常识进行逻辑分析,却得出了与此不同的结论。
公孙龙否认“坚、白、石”是三个独立存在的东西,但认为它们可以是两个独立存在的东西。之所以不能是“三”,因为“天下无白,不可以视石;天下无坚,不可以谓石。”就是说,如果天下没有“坚”和“白”,那就没有独立的,即失去一切属性的“石头”。但可以是“二”,因为“坚”和“白”可以分离,当看石头的时候只看见“白”而没有“坚”,当摸石头的时候只摸到“坚”而没有“白”,这说明它们可以分离,所谓“离”就是它们“藏”起来了。
公孙龙认为“藏”是“自藏”,就是说“坚”和“白”可以离开石头而自己“藏”起来,而非藏在石头之中。如某物是白的,但“白”并不限定在某物上,“白”既可以是白马之白,又可以是白石之白;某物是坚的,但“坚”也并不限定在某物上,“坚”既可以是石之坚,又可以是铁之坚。“坚”和“白”是许多物所“兼”有,并不是仅寓于石头中。
公孙龙的“离坚白”,是认为“坚”和“白”等物的属性可以离开物而自己“藏”起来。属性离开了物,就成为纯粹抽象的共相、形式或“理念”;它们自己“藏”起来,就成为现象世界背后的“本质”世界。公孙龙并不否认具体之物的实在性,而又认为“坚”和“白”等共相也是实在的。在公孙龙的思想中,有着一种向近似于西方哲学家柏拉图的“理念论”发展的趋向,但这种趋向后来也随着名辩思潮的衰落而中止了。
名实论
公孙龙的名实论是说“名”是对“实”的指称,某一物的“名”必须与某一物的“实”相符合,名与实之间必须专一且恰当,否则就不能以此“名”指称此物。这本来是常识中的合理观点,但常识中隐含着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的矛盾,公孙龙揭示了这一矛盾。
公孙龙认为,一个正当的“名”必须专限于某一“彼”或某一“此”。如果称某一东西为某名,但此名不是专限于这一东西,那么此名就不能成立。如公孙龙认为“马”是某一种“形”的名,但不是“白马”以及“黄、黑马”的名,如果既是白马的名,又是黄、黑马的名,那么此名就不唯一对应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不仅白马非马,而且黄马、黑马也非马。
白马可以是“马形加白色”这一类马的名,这样似乎可以唯一对应白马了。但实际上,“白马”仍不是某一匹白马的私名,而是各个白马的共名。因此”名“必须与”实“绝对同一,这样人们才能交流对话,否则很容易就会造成逻辑混乱。语言的指谓必须严格,如果知道此名不是指此物,或者随着时代变迁此名曾经指代此物,但现在已经不是指此物,那就需要正名。
公孙龙认为名实的统一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名有其独立性,是凝结着一定的文化、认知方式对共相的认识,而且还可以反过来影响人们的思维和生活。
指物论
公孙龙的“
指物论”是其“
名实论”的一个理论延伸,指即指谓或名的意思,不仅肯定“物”的客观存在,而且肯定“指”本身的客观存在。公孙龙在讨论指与物的关系时,有了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的区分,强调了概念对于物的独立性。
公孙龙认为凡物都是可以被“指”的,如果天下没有“指”,那么物也就不能被“指”称了,因为物本身不能称为“指”。既然物都是可以被“指”称的,那就说明不是“天下无指”,而是“天下有指”;而“指”本身不是被“指”的,那就说明天下还有一种不同于物的“指”存在着。最终公孙龙得出结论:天下有两种存在,一为“物”,一为“指”,而“指”自身本来就不是被“指”的,它不依赖于物而自身存在。
公孙龙的“
指物论”将“指”区别于“名”,即认为“名”是“实”的称谓,但“指”是客观存在的。这可以理解为是针对着“唯名论”而发;但他把“指”,即概念或概念的内涵说成是可以不依赖于物而存在,这就陷人了西方哲学史上的“唯实论”之中,即把概念、共相视为实在或实体。
通变论
公孙龙的通变论主要讨论的是事物的
共相,是不变的,而表现共相的具体个体,却是可以变的。公孙龙在《通变论》中举例以说明:二的共相只是二,不是其他的一切。所以非一,非左,非右。但左加右,得到的数又是二,所以“左与右可谓二”。又如牛、羊、马的共相,因为内容不同,所以羊的共相与牛的共相,不能聚合而为马的共相,但羊的共相与牛的共相加却可以相加得到二的数字。故曰:“羊不二,牛不二,而牛羊二”也。也是因为牛、羊、马的共相内容不同,所以不可以说牛羊是马,否则是“乱名”,是“狂举”。
影响
学派后续及影响
西汉史学家
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以及
班固的《
汉书·艺文志》都将其划入名家流派,但是作为名家学派代表人物的公孙龙实际并未创建该流派,在当时也并未有名家学派一说。公孙龙生前作为
平原君门客,受到平原君厚待,声名显赫,弟子众多,在当时还引来了诸如
孔穿、
邹衍等人与其辩论,可见其学在当时有一定影响,但其身后却无人传承其学。现仅见《
吕氏春秋》《
战国策》中记述其带领门下弟子前往
燕国的事迹,但并未提及其门下弟子具体姓名、身份。又由于中国古代哲学偏重对伦理政治的讨论,故使得公孙龙的思想无人承袭。
秦汉,公孙龙的思想只是散见于文人作品中,且多不得其解,如
西汉思想家
扬雄将他的思想视为“诡辞数万”。
魏晋,虽然文人喜爱谈“名”,但是依然没有离开围绕“九品中正”制度进行讨论,大都未能深入研究其名学思想。从
唐朝到明代,更是很少有人关注和研究《
公孙龙子》一书。从明末到清,对《公孙龙子》一书进行注解的人才逐渐增多,但是也仅停留在校勘训方面。
丰富中国古代逻辑史
公孙龙在前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名实”关系,把“名实”关系从逻辑的角度进行分析,首次从逻辑的角度提出了正名的学说,使“名辩”学说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说,在中国古代逻辑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公孙龙的 “名学”理论集中表达了公孙龙的逻辑学说,正是在公孙龙的理论学说的基础上,后期
墨家总结各家思想建立了相对完整的逻辑体系,
荀子在正名理论上进一步丰富了墨辩逻辑,
韩非子提出了“矛盾之说”进一步完善了逻辑规律理论,从而使中国古代逻辑在先秦时期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现当代学术研究价值意义
《
公孙龙子》从逻辑的角度阐述了正名的原则、方法,同时公孙龙的“名学”理论是通过语言而不是符号来阐述逻辑规律,让现当代学者看到了
中原地区古代形式逻辑概念论的基本内容和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不仅显示了中国古代逻辑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渊源,而且表明了中国古代对逻辑思维基本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个意义上,公孙龙的“名学”理论为当代研究中国古代逻辑提供了重要的素材。
与此同时现当代对逻辑的研究,多是以西方逻辑观点的介绍和学习为主,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自身思维规律的研究和学习,从而忽视了对中国传统哲学和
逻辑学的发展。这个意义上,在注重弘扬传统文化的现当代,公孙龙的逻辑学说对现当代逻辑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关研究
在古代,历代学者几无对公孙龙学说思想进行深入研究,仅有
庄子、
荀子、
邹衍、
司马谈等寥寥数人对其思想做出评价,且还都是批驳。直到近现代,
冯友兰和
胡适对公孙龙才有了一定研究,但也都没有进行专门研究。冯友兰在《
中国哲学简史》中认为公孙龙是以“物”表示具体个别的物,以“指”表示抽象的“共相”;公孙龙区分了普通名词,即“名”与抽象名词的不同。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把公孙龙关于“指”的概念解释为“物体的种种表德”。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于《
公孙龙子》的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从多个学科的角度对《公孙龙子》一书进行了专门研究。大致分为三方面,第一方面是从
逻辑学方面,第二方面是从哲学方面,第三方面是从语言学方面。
逻辑学方面
在逻辑学方面,大多数学者主要是对公孙龙提出的“名”“实”“物”“位”“正”“指”等概念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还有学者认为“白马”与“马”说明的是逻辑学中的内涵和外延区别。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有:谭业谦《
公孙龙子译注》(中华书局,1997)、杨文《公孙龙“名实论”的逻辑哲学意义》(南通大学学报,2005)、
成中英;理查德·斯万;胡星铭《公孙龙〈指物论》中的逻辑和
本体论》(浙江大学学报,2009)、王永祥《中国古代逻辑的创始人公孙龙论纲》(邯郸学院学报,2007)等。
哲学方面
在哲学方面,对《
公孙龙子》一书思想的研究,主要研究了公孙龙的“名实观”,从唯物论和
辩证法两方面审视公孙龙的哲学思想,以及用
西方哲学的理论从新阐释公孙龙的哲学思想等。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有:
王左立《公孙龙的名实观》(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屈志清《试论公孙龙的哲学思想》(社会科学战线,1979)、
周昌忠《公孙龙子新论》(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等。
语言学方面
在语言学方面,对《公孙龙子》一书思想的研究,主要从语言哲学,
语义学和认知语言学方面进行了研究。在语言哲学方面,分析了《公孙龙子》中涉及的辩题不仅不是诡辩,而是公孙龙对于语言规律的哲学认识。在语义学方面,发掘了《公孙龙子》一书在语义学方面的思想价值,阐述了公孙龙对于语义与概念要进行区分的思想。在认知语言学方面,研究了公孙龙关于认知与语言关系的看法,以及公孙龙关于语言认知功能的看法等。同时还有学者将公孙龙的语言认知思想与
弗迪南·德·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进行了比较。
在语言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有:曾祥云《<公孙龙子〉辩题求解---从语言哲学角度》(湖湘论坛,2009)、陈玮《论“白马非马”的语义学价值》(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9)、朱长河《(公孙龙子》与认知语言学的语言哲学观》(外国语文,2012) 刘利民《语言切分出的意义世界-----索绪尔与公孙龙语言认知思想比较研究》(四川大学学报,2008)等。
评价
庄子在其《庄子.天下篇》称公孙龙"饰人之心,易人之意,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
荀子在其《荀子.不苟篇》中认为君子不看重惠施等名家的辩才,因为其不符合礼。君子并不是无法反驳坚白离的观点,而是不与之辩论。
荀子在其《荀子.正名篇》认为白马非马论是“此惑于用名以乱实者也”。
春秋战国阴阳家
邹衍认为公孙龙是“烦文以相假,饰辞以相敦,巧譬以相移,引人使不得及其意,如此害大道”,于是不和公孙龙辩论,批评他是"害大道""不能无害君子"。
西汉扬雄在其《
扬子法言》认为公孙龙诡辞数万。盖其持论雄赡,实足以耸动天下,故当时庄、列、
荀子并著其言,为学术之一。特品目称谓之间,纷然不可数计,龙必欲一一核其真,而理究不足以相胜,故言愈辨而名实愈不可正。
近现代哲学家
牟宗三认为公孙龙之“离坚白”也有其目标,他有
本体论的洞见,可从“离”这个观念看出。这近乎西方人的思路,每个概念都定得住。顺着这个思路,可以对公孙龙作
柏拉图(柏拉图)、Husserl(
胡塞尔)式的分析。公孙龙主张每个概念各自独立自存,就有这个倾向,所以说他属于西方式的思路。中国人历来不习于这种思路,因此公孙龙显得很特别。
现代学者
周昌忠《公孙龙子新论:与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把公孙龙的思想和西方哲学相比较,认为公孙龙“构造了一个相当丰富的关于语言本身的哲学理论”,并不比
亚里士多德逊色。
相关人物
先秦时期,
庄子、
荀子等人认为
惠子、
邓析、桓团等人与公孙龙同为辩士,但到汉代说法发生变化,如
班固在《
汉书·艺文志》中便把惠施归为道家,只把公孙龙与邓析列为名家,未提桓团。
惠施
惠施(约前370—约前310年),生活年代早于公孙龙,被后世认为是与公孙龙并列的名家代表人物。相传其生于宋,主要在魏国从事政治活动,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是庄子的至交好友。同时也是战国时期六国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主张魏国、
齐国、楚国联合起来对抗
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汉书·艺文志》著录《惠子》一篇,已佚,隋、唐《艺文志》已不著录。今有
马国翰辑佚一卷。其学说、行迹散见《庄子》、《
韩非子》、《
吕氏春秋》、《
说苑》《
战国策》等书中。
他的思想现主要见在《
庄子·天下》中,有所谓历物十事:(一)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二)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三)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四)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五)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六)南方无穷而有穷。(七)今日适越而昔来。(八)连环可解也。(九)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也。(十)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等十大论点。
惠子强调了世界的整体性和普遍联系,反映在概念论上,既承认确定性,又肯定相对性;既看到差别性,更看到同一性,尤其重视空间、时间概念的相对性、流动性和转化。
另外,《
庄子·天下》还保留了与惠施声应气求、相互辩难的一批辩士们提出的二十一个命题,称为“二十一事”。这些命题是:(1)卵有毛。(2)鸡三足。(3)郢有天下。(4)犬可以为羊。(5)马有卵。(6)丁子有尾。(7)火不热。(8)山出口。(9)轮不辗地。(10)目不见。(11)指不至,物不绝。(12)龟长于蛇。(13)矩不方,规不可以圆。(14)凿不容枘。(15)飞鸟之影未尝动也。(16)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17)狗非犬。(18)黄马骊牛三。(19)白狗黑。(20)孤驹未尝有母。(21)一尺之,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些命题有的表达了世界的无限性,有的表达了生命的发生与运动,更多则表现了概念的辩证关系。
邓析
邓析(前545年—前501年),郑国人,春秋时代末年思想家。邓析是
郑国子产的部下,子产在郑国执政时,邓析是大夫。著有《
邓析子》,包括《无厚篇》与《转辞篇》两篇,《无厚篇》二十一段,《转辞篇》十七段,主要讲述了其主张刑法公开化、反对礼治的思想。关于《邓析子》之真伪,学术界争论不一,有说内容参杂其他家说法,可能为后人伪托。《
四库全书》将其归入子部
法家类。关于其生平,史籍记载不多,现仅见《
吕氏春秋》记载其聚众讲学,向人们传授法律知识和诉讼方法,并帮助别人诉讼的事迹。
桓团
桓团,
春秋战国时人,与
惠子、
邓析、公孙龙齐名,以辩论闻名于世,生平事迹不详,现仅见《
庄子·天下》中记载其名。
名言章句
1、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名形也。故曰:白马非马。
2、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
3、天下无指,而物不可谓指也。不可谓指者,非指也?非指者,物莫非指也。
4、指也者,天下之所无也;物也者,天下之所有也。以天下之所有,为天下之所无,未可。
5、天地与其所产焉,物也。物以物其所物而不过焉,实也。实以实其所实 而不旷焉,位也。出其所位,非位,位其所位焉,正也。
6、羊有角,牛有角,牛之而羊也,未可。是俱有而类之不同也。羊牛有角 ,马无角,马有尾,羊牛无尾,故曰羊合牛非马也。非马者,无马也。无马者,羊不二,牛不二,而羊牛二,是而羊而牛非马,可也。
7、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得其所坚者,无白也。
轶闻典故
公孙龙问魏牟
在《庄子·秋水篇》中有公孙龙与转自好友魏牟的一次对话。公孙龙向魏牟问道:“我年少的时候学习古代圣王的主张,长大以后懂得了仁义的行为;能够把事物的不同与相同合而为一,把一个物体的质地坚硬与颜色洁白分离开来;能够把不对的说成是对的,把不应认可的看作是合宜的;能够使百家智士困惑不解,能够使众多善辩之口理屈辞穷:我自以为是最为通达的了。如今我听了
庄子的言谈,感到十分茫然。不知是我的论辩比不上他呢,还是我的知识不如他呢?现在我已经没有办法再开口了,冒昧地向你请教其中的道理。”
魏牟靠着几案深深地叹了口气,然后又仰头朝天笑着说:“你不曾听说过那浅井里的
青蛙吗?井蛙对东海里的鳖说:‘我实在快乐啊!我跳跃玩耍于井口栏杆之上,进到井里便在井壁砖块破损之处休息。跳入水中井水漫入腋下并且托起我的下巴,踏入泥里泥水就盖住了我的脚背,回过头来看看水中的那些赤虫、小蟹和
蝌蚪,没有谁能像我这样的快乐!再说我独占一坑之水、盘踞一口浅井的快乐,这也是极其称心如意的了。你怎么不随时来井里看看呢?’东海之鳖左脚还未能跨入浅井,右膝就已经被绊住。于是迟疑了一阵子之后又把脚退了出来,把大海的情况告诉给浅井的
青蛙,说:‘千里的遥远,不足以称述它的大;千仞的高旷,不足于探究它的深。
大禹时代十年里有九年水涝,而海水不会因此增多;
商汤的时代八年里有七年大旱,而岸边的水位不会因此下降。不因为时间的短暂与长久而有所改变,不因为雨量的多少而有所增减,这就是东海最大的快乐。’浅井之蛙听了这一席话,惊惶不安,茫然不知所措。再说你公孙龙的才智还不足以知晓是与非的境界,却还想去察悉
庄子的言谈,这就像驱使蚊虫去背负大山,驱使马虫到河水里去奔跑,必定是不能胜任的。而你的才智不足以通晓极其玄妙的言论,竟自去迎合那些一时的胜利,这不就像是浅井里的
青蛙吗?况且庄子的思想主张正俯极黄泉登临苍天,不论南北,释然四散通达无阻,深幽沉寂不可探测;不论东西,起于幽深玄妙之境,返归广阔通达之域。你竟拘泥浅陋地用察视的办法去探寻它的奥妙,用论辩的言辞去索求它的真谛,这只不过是用竹管去窥视高远的苍天,用锥子去测量浑厚的大地,不是太渺小了吗!你还是走吧!而且你就不曾听说过那燕国寿陵的小子到
赵国的
邯郸市去学习走步之事吗?未能学会
赵国的本事,又丢掉了他原来的本领,最后只得爬着回去了。现在你还不尽快离开我这里,必将忘掉你原有的本领,而且也必将失去你原有的学业。”
公孙龙听了这一番话张大着口而不能合拢,舌头高高抬起而不能放下,于是快速地逃走了。
与孔穿辩白马非马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令他蜚声远扬。有一次,孔子的六世孙、孔穿路过赵国,专程到平原君处找公孙龙辩论。孔穿对公孙龙说:"向来听说先生道义高尚,早就愿为弟子,只是不能同意先生的白马非马的学说!请您放弃这个说法,我就做你的弟子。"公孙龙回答说:"先生的话错了。我所以出名,只是由于白马的学说罢了。要我放弃它,就没有什么可教的了。"接着公孙龙又批评孔穿的求学态度:"想拜人家为师的人,总是因为智力和学术不如人家吧;你要我放弃自己的学说,这是先来教我,而后才拜我为师。先来教我,而后再拜我为师,这是错误的。"
接着公孙龙对
孔穿讲了一个故事:当年楚王曾经张开繁弱弓,装上亡归箭,在云梦的场圃打猎,结果把弓弄丢了。随从们请求去找。楚王说:"不用了。楚国人丢了弓,楚国人拾了去,又何必寻找呢?"
孔子听到了说:"楚王的仁义还没有做到家。应该说人丢了弓、人拾了去就是了,何必要说楚国呢?"公孙龙说道:照这样说,孔子是把楚人和人区别开来的。你们肯定孔子把楚人和人区别开来的说法,却否定我把白马与马区别开来的说法,这是错误的。
末了,公孙龙又总结说:"先生遵奉
儒家的学术,却反对仲尼所赞同的观点;想要跟我学习,又叫我放弃所要教的东西。这样,即使有一百个我这样的人,也根本无法做你的老师啊!"
孔穿无法回答。
晚年被绌
赵孝成王十年(前256年),
春秋战国阴阳家
邹衍替
齐国出使
赵国,
平原君向其请教"白马非马"论,邹衍于是对公孙龙进行了批驳,认为他"烦文以相假,饰辞以相惇,巧譬以相移",有害于大道。从此以后,平原君便绌远了公孙龙,公孙龙也渐渐失去了影响,后来离开平原君不知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