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肚菇(Panus giganteus(Berk.)Corner),又名大革耳、大漏斗菌、大杯香菇、巨大韧伞等,隶属于
多孔菌科(Polyporaceae)、革耳属(Panus)真菌,因其风味独特,如猪肚一般的清脆滑腻,“故称”猪肚菇。猪肚菇主要分布在
大洋洲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
沙巴州、
泰国、
斯里兰卡等地等地有广泛分布;在中国主要分布于
南方地区,喜热、潮湿的环境。
猪肚菇的菌盖呈圆形,直径40~200(~500)mm,中间凹下去呈漏洞状,伞盖边缘为淡米色,向中中间颜色一直加深,中间呈浅褐色;
菌柄为圆柱状,内部为实心,长度大约在40~180(~350)×8~30(~60)mm之间,接近地面的地方略粗,与菌盖的颜色相似。
猪肚菇营养丰富。据分析其
蛋白质含量比香菇、
金针菇稍高。其子实体的菌盖、菌褶和菌柄除了含有8种常见
微量元素外,还含有S、P等元素,还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特别是其中的钴、、锌等,这些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其发展的产品也受到消费者喜爱。
分类
命名
猪肚菇的
学名问题一直以来存在争议,在中国最早由真菌学家
黄年来于1985年鉴定为杯
杯伞属 infundibuliformis(Schaeff.)Fr.,后来又被鉴定为大杯伞Clitocybe maxima(Gaertn.et G Mey.:Fr.)Quél.,这也是长期以来在中国普遍采用的学名,中文又名大杯蕈。不过将猪肚菇的种名被鉴定为大杯伞,有学者尚有异议。
后来
中原地区真菌学家
卯晓岚认为在中国所记述的人工培养的大杯伞Clitocybe maxima,实为大杯香菇Lentinus giganteus Berk.;学者王波也认为“大杯伞”是命名错误,根据形态特征应为大杯香菇Lentinus giganteus Berk.。学者
邓旺秋等采用形态
分类学方法对猪肚菇
学名进行了考证,认为猪肚菇的学名应为巨大革耳Panus giganteus (Berk.)Corner;真菌学家
戴玉成等在新发表的《中国食用菌名录》一文中,对中国食用菌名称按最新命名法规进行了订正,将猪肚菇学名定为大革耳Panus giganteus (Berk.)Corner。
大革耳Panus giganteus有多个异名,中国使用的主要有Panus giganteus和Lentinus giganteus两个拉丁文名称,如果按Kirk et al(2001)或Corner(1981)的分类法,则应采用Panus giganteus这个
学名;如果按照Pegler(1983)的观点(Lentinus和Panus两个属合并为Lentinus一个属),则应采用Lentinus giganteus为其学名。由于Lentinus的中文名称较多,如香菇、韧伞、
虎皮香菇等,故Lentinus giganteus对应的中文名称也较多,如大杯香菇、巨大香菇、巨大韧伞、爪哇香菇等。
分类地位
猪肚菇隶属于
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
蘑菇纲(Agaricomycetes)、
多孔菌目(Polyporales)、
多孔菌科(Polyporaceae)、革耳属(Panus)。
引种历史
猪肚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且在夏季出菇,具有良好的商业前景。在外国早有大杯蕈驯化栽培报道,但还未进行商品化生产;猪肚菇在中国最早是由
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从1979年开始驯化研究,经过20多年栽培研究,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栽培技术,不少地方也陆续引种栽培,但至今未形成规模生产,特别是标准化栽培方面未见报道。
湖南农业大学珍稀食用菌研究所于2001年开始进行猪肚菇引种栽培试验,2005年开始进行猪肚菇标准化栽培的研究、示范工作,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栽培技术。2008年5月福建省
龙海区九湖食用菌研究所研发的猪肚菇产品,通过农业部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产品和产地双方认证,正式使用无公害产品防伪标志。
形态特征
菌丝体形态
猪肚菇的
菌落呈放射状生长,
菌丝白色,丝状,生长迅速,常有同心环纹出现。菌丝培养后期,紧贴
培养基表面长出短密有粉质感的气生菌丝,出现这种菌丝后很快即形成子实体。猪肚菇菌丝为双型菌丝系统:生殖菌丝直径5μm~8μm,膨胀,具厚或稍厚的壁,多分枝,具隔膜和锁状联合;骨骼菌丝直径3.6μm~4.8μm,无色,间生或端生,厚壁具窄腔,顶端渐尖,偶有侧分枝,无隔膜。
子实体形态
菌盖直径4~25cm,浅漏斗状,棕黄色至黄白色,脐部颜色较深。幼时菌盖半球形至扁半球形,鼠灰色至黑褐色,表面干燥,布有少许灰白色鳞片。盖缘初
内卷后平展,成熟时波曲。过熟反卷。菌肉白色,中厚边薄。
菌柄柱形,中生,内实。菌柄地上部分与菌盖同色,有细短绒毛和簇状鳞片,长3~13cm,外有一层可剥的纤维质韧皮,内白色。菌柄地下部分由上而下渐细,长度因覆土层厚度而异,内部紧实、
纤维化,表面有长绒状
菌丝固着于土壤中。早期,菌盖与菌柄交界处有短绒样内菌幕,菌盖伸展后呈鳞片状残留在菌盖和菌柄的上部,并随子实体成熟而脱落。菌褶片状,不等长,延生,初时灰白色,成熟时白色,过熟黄白色。
孢子印白色。
物种分布
地理分布
野生猪肚菇主要分布在
大洋洲等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如
沙巴州、
泰国、
斯里兰卡等地等地;在中国主要分布于
华中地区、
华南地区,如
广东省、
福建省、
湖南省、
海南省、
浙江省和
云南省等省。
生境分布
猪肚菇在夏秋季单生或从生于常绿阔叶林地下腐木上。
生态习性
野生猪肚菇属
木腐菌,以枯枝腐木等为营养来源。在自然状态下,野生猪肚菇的
菌丝蔓延于
土层深处,条件适宜时菌丝穿过土层在光、水、气的作用下发育形成子实体。
猪肚菇喜温热、潮湿的环境,其
菌丝体生长适宜的基质含水量为60%~65%,要求空气
相对湿度80%~95%;在生长阶段猪肚菇菌丝体生长偏向中温型,生长最适温度26℃~28℃,子实体发育阶段属高温型,发育温度23℃~32℃;猪肚菇的菌丝生长无需光照,但子实体生长阶段与光的关系密切,同时猪肚菇对于环境pH值的要求偏酸性,在pH5.1~6.4之间,菌丝生长迅速、洁白,并很快形成子实体。
生活史
猪肚菇的生长发育比较复杂,存在3个有性大循环和1个无性小循环。其有性世代不一定要经过子实体阶段,可以通过产抱
菌丝团和粉状菌丝,直接产生担子和担抱子来完成。子实体的
形态发生可分为4个时期。
棒形期:原基初期白色,球形或近卵形,后长成倒棒形。出土部分见光变灰色,逐渐加深呈鼠灰色或黑褐色,表面有白色鳞片。
钉头期:棒形原基顶端
细胞迅速增殖长成钉头状,并分化形成菌盖、菌褶和
菌柄,菌柄硕长,内菌幕未破或刚破塑。
杯形期:菌盖迅速发育,中部菌肉增厚,内菌幕破裂露出菌褶。盖顶平或下凹,盖缘颜色开始逐渐变浅。
成熟期:菌盖完成伸展,菌肉变薄,颜色变浅,盖缘变直,开始大量释放抱子。此时采收即完成了整个生活史。
栽培技术
栽培季节
猪肚菇属高温菇类,利用自然条件栽培,于夏秋季节正常出菇。在中国
南方地区以每年的5-10月较为适宜;
北方地区可根据猪肚菇在25-28℃能正常出菇的要求,合理安排栽培季节。
栽培场所
猪肚菇栽培场所要选择地势高、通风、用水和交通方便的空地或波度较小的山坡地。周围环境要求清洁卫生,远离畜禽养殖场所,以减少污染源,有利于栽培管理。地下菇棚、荫棚、蘑菇房都可使用。
栽培方式
根据猪肚菇的生长特点,一般采用菌袋
发菌,
菌丝长满后脱袋覆土栽培。利用蔬菜大棚与蔬菜
轮作是很好的栽培方式,也可以在菇房内搭架床栽。
出菇管理
猪肚菇菌块覆土后,注意对温度、光照、湿度和空气的调节管理。出菇期要求菇房内气温保持在23~32℃,温度调控可通过对菇棚早晚关闭门、窗,盖密薄膜保温,中午打开通风换气并结合喷水来实现。光线可通过大棚顶部覆盖遮阳物的厚度、门窗加挂黑纱等措施调节。通过覆
土层的喷水来调节土层的湿度,随着子实体的生长发育,要逐渐增加喷水次数,菇棚内的
相对湿度要保持在80%~90%。喷水时注意通风,不能喷闷水,水不能灌入
菌丝内。
病虫害防治
由于猪肚菇生产处在春夏高温高湿季节,此时病虫害繁衍频繁,应加强预防措施。主要采取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尽量不使用
化学农药,重点防治各种虫害,如各类
尖眼菌蚊、尖眼菌蚊等。主要防治方法是搞好环境卫生,安装
防虫网、挂
黄板、
杀虫灯等,防止成虫飞入
产卵;定期在菇棚菇房外围喷洒药剂防治。
采收
猪肚菇在长到七分成熟及时采收,即菇体的漏斗状菇盖边缘尚未平展。采收时轻轻拔下,剪去菇根带泥部分,将干净菇体按要求整理包装。采收后及时清理菇床表面杂质,补平新土,一般可采收3~4潮菇。
用途
猪肚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及食用价值,从
蛋白质的含量上讲,猪肚菇高于一般的木生菌而低于粪草生菌,其含量与香菇、
金针菇相当。菌盖氨基酸含量为干物质的16.5%以上,其中
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5%,比一般食用菌高,
亮氨酸和
异亮氨酸含量也冠于一般食用菌之首。同时猪肚菇还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特别是其中的钴、钼、锌,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是滋阳壮阴、美容保健,是美容保健的佳品。
相关研究
多糖的研究
研究通过对
小鼠腹腔注射试验表明,猪肚菇子实体粗多糖能够延长接种有S180
肉瘤的小鼠寿命,对小鼠S180肉瘤的抗肿瘤和免疫增强作用,同时通过增强
碱性磷酸酶活性而表现出B
淋巴细胞的免疫增强作用。
凝集素的研究
凝集素是一类与糖专一结合的
蛋白质或糖蛋白,具有独特生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在医学和生物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研究通过从猪肚菇子实体中分离纯化的凝集素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小鼠S180肉瘤细胞和人的A型、
B型、
O型和
AB型血细胞使用,得出其凝集素具有凝集作用,并通过对兔红细胞的凝集作用可被
半乳糖所抑制的研究表明,该凝集素对热、酸、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其他活性成分研究
除了对
多糖和凝集素的研究,还有其他一些化学成分的研究报道。如实验从猪肚菇
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麦角固醇 过氧化物、(3β,5α,8α,22E,24R)-5,8-epidioxyergosta-6,9(11),22-trien-3-ol、Stellasterol、
丙三醇 1-(9Z,12Z-octadecadienoate)-3-nonadecanoate,其中后3种化合物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通过MTT法对其
化学活性成分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得出其中3种化合物对
小鼠B16
细胞和人
肝癌细胞SMMC-7721均无生长抑制活性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