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
西汉外戚、大臣
王凤,西汉外戚、权臣,魏郡元城(现在的河北省大名县一带)人,字孝卿,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22年,死后谧号敬成侯。王凤是阳平侯王禁之子,母亲为魏郡李姓,是元皇后王政君同父同母的亲兄长也就是刘骜的大舅。
公元前42年,王凤的父亲王禁去世,王凤以长子身份承袭阳平侯爵位,同时担任卫尉侍中。到刘奭驾崩(公元前33年),王凤的外甥也就是太子刘骛即位为汉成帝,王凤出任大司马大将军之职,同时兼管尚书职事,从这时候起,以王凤为代表的邛成太后外戚势力日渐增强,并且把持朝政。为了巩固自己的权位,王凤先后用计陷害了丞相王商又遣走了陶定王刘康。之后,王凤遭遇了直臣王章密谏汉成帝欲要将王凤罢免的政治危机,险被罢免。对此,王凤以退为进,以一封声泪俱下的辞呈重新赢得刘骜的信任,并将王章处决。再度主政之后的王凤权势更盛,无人敢再对其有任何异议。最终于公元前22年,王凤因病去世,死前推荐堂弟王音作为自己的接班人,死后谥号敬成侯。
王凤作为西汉外戚、权臣的代表,从他开始,西汉的王氏专权开始影响西汉的命运,在《汉书·元后传》中就有“王氏之兴自凤始”的说法。王凤掌权期间专擅朝政、排除异己、一手庶天,以他为首的王氏专政为后续的“王莽代汉”提供了条件。
人物生平
家族出身
王凤,西汉魏郡元城(现在的河北省大名县一带)人,字孝卿,王政君王政君的兄长,王莽的大伯。若按照王莽在他自述世系的《自本》中的说法,王家属于黄帝后代,其祖上田氏在战国时期控制了齐国并取代了齐王,后来在齐王齐王建时期被秦国所灭,到楚汉战争时,田建的孙子田安又被项羽封为济北王,后来大汉兴起,田安又失去了其封地,于是齐人都称他为“王家”,从此便开始了王姓,田安也就称作王安
到了刘彻时期,王安的曾孙也就是王凤的爷爷王贺当上了绣衣御史,因过于宽厚仁慈而被免职迁到魏郡元城委粟里做了三老,深受魏郡人的敬重。王凤的父亲王禁做了廷尉史,后来女儿王政君成为刘奭的皇后并生有太子刘骛,父凭女贵,王禁被封为阳平侯赐特进位,地位如同三公。王禁一生纳了很多妾,生了四个女儿八个儿子。其中,王凤字孝卿,是王禁正妻魏郡李氏所生的长子,王凤同母所生的妹妹王政君嫁给了刘奭,为元皇后,王凤还有个同母所生的弟弟名为王崇,此外,王凤同父异母的弟弟王曼正是王莽的父亲。王凤的生母李氏因为妒嫉而被父亲王禁休弃,后来改嫁为河内苟宾的妻子。
承袭父爵
汉元帝永光二年(公元前42年),王凤的父亲王禁去世,身为长子的王凤承袭阳平侯爵位,担任卫尉侍中。由于王凤亲妹妹元皇后(王政君)所生的太子刘骛不受汉元帝的喜爱,所以王凤与元皇后一直担心汉元帝会废掉刘骛而改立陶定王为太子。不过好在太子刘鹜获得大臣史丹的拥护,再加上先帝(汉宣帝)生前非常喜欢和器重刘骛这个嫡长皇孙,所以王凤与元皇后王政君的这种担心最终没有发生。
执掌
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元帝驾崩,而后太子刘骛继位,也就是刘骜,尊封元皇后王政君为皇太后。同时,王凤以汉成帝大舅的身份出任大司马与大将军,同时监管尚书职事,总揽了朝廷的军政大权。此外,王家的其他几个兄弟也都被封侯进爵,其中,王凤与王政君的亲弟弟王崇被封为刘赐,食邑一万户;王凤的异母庶弟王谭等人也都被赐予关内侯爵,同时封赏食邑。在《汉书·元后传》中记载称“王氏之兴自凤始”,也就是说,王氏的兴旺就是从此时的王凤开始的。
王氏以外戚的身份无功而受封的情况引起朝廷很多大臣的不满。于是在一个黄雾漫天的日子,谏大夫杨兴、博士驷胜等大臣趁刘骜询问天象的机会向汉成帝劝谏,他们表示,黄雾满天是由于阴气太盛,侵害阳气所引起的,而之所以会阴气太盛,则是由于外戚权柄过重所至,当年汉高祖刘邦曾有誓言说非功臣不能封侯,但是现在太后的那些弟弟们都没有功劳而封了侯,违背了汉高祖的约定,外戚的权势达到这种程度是先前从没有过的,所以上天才会呈现出这种异象用来示警。
王凤在听说了此事之后很是忧惧,于是以退为进主动上书辞官,在辞官的奏书中,王凤声称汉成帝刚刚即位一心守丧,于是就命自己代领尚书的职事,而自己对上不能显扬圣王的德行,对下又不能于政治有所裨益,现在天显异象,责任应当归咎于自己,再加上现在皇上已经守孝期满,理应亲自处理国政,所以请求退职还乡。对此,汉成帝回复表示,自己刚刚即位,很多道理还不是太懂,从而造成阴阳错乱,导致黄雾庶天日月无光,这个责任理应由自己来承担,现在大将军(王凤)把过失都揽到身上,并要交出尚书职事,归还大将军的授印,解除大司马的官职,这只会显示出我(汉成帝)没有德行。汉成帝进一步表示,自己既然已经把官职事务委派给了王凤,就是希望王凤能够做出一番成就,弘扬先祖的功德,因此王凤应该安下心来,一心辅佐,不要有任何疑虑。
把持朝政
刘奭去世五年之后的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王凤的同母胞弟安成侯王崇去世,另外王凤的异母弟弟王曼,也于早年已经去世。而王凤剩余的五个兄弟,全部在第二年(公元前27年)的同一天被封列侯,人们称之为“五侯”。自此,王氏家族的子弟们个个都是卿大夫侍中一类的官,分别占据了朝廷的各个要害部门,遍布朝野。
王凤更是以大将军与大司马的身份掌握大权,就算是刘骜对他都得凡事谦让,不敢自行其是。曾经有一次左右大臣向汉成帝举荐光禄大夫刘向的小儿子刘歆,说刘明达博识,才能出众。成帝在召见过刘歆之后也非常喜欢,打算让他做中常侍。然而,就在汉成帝命人取来了衣帽,准备拜官之时,左右朝臣却提示汉成帝要不要问下大将军王凤的意见是否同意,当时汉成帝表示这种小事不需要大将军来定夺,但是左右朝臣却都坚持要求汉成帝先通知大将军王凤,于是汉成帝就将此事通报给了王凤,结果王凤却不同意,最后成帝也只能就此作罢。
巩固权位
陷害王商
早在刘奭刚刚继位之时,当时的汉元帝非常敬重大臣王商,任用王商为左将军,但是当时王凤以大将军与大司马的职位独揽大权,行为骄傲而过份。因此,王商有时在议论朝臣之时,就会对王凤的所作所为表现得愤愤不平。大将军王凤在知道这种情况后,于是也就刻意疏远王商。
公元前29年,王商因为前一年在京都洪水谣言的事情上处理得当而替代匡衡担任丞相之职。当时王凤的姻亲杨彤担任琅琊知府,然而琅地区却出现特大灾害,琅琊有十分之四的地方都受到了灾害的影响。琅琊的灾情上报皇上后,丞相王商认为应当对杨彤等琅琊官员进行严加审理,同时追究其责任。但是王凤却认为琅琊的灾情属于天灾,不是人力所能做到与改变的,而杨彤向来是一个好官,所以应该对其从轻发落。然而,对面王凤的主张与说情,王商不仅不听,还上书要求罢免杨彤。于是,王凤对王商怀恨在心,私下搜寻王商的一些见不得人的隐私与短处。
公元前25年,王凤将自己私下搜集的一些关于王商的隐秘之事与短处,派人送给了皇上。皇上在看过之后,认为王凤所递上来的都是王商的不必告于外人的隐私,不足以中伤大臣,但是王凤却固执的与刘骜争辩不休,最后皇上也只得把此事交由司隶来调查与处理。先前皇太后想要将王商的女儿纳入后宫,而王商却以女儿患病为由婉拒,现在王商因为家庭隐私之事而被考问,王商知道这是因为得罪王凤所导致的,所以心里非常忧惧,于是就依靠新受宠幸的李婕妤将自己的女儿送入了后宫,想以此来对自己有所救助。正好当时出现日食,于是奸机巧的太中大夫张匡便以日食不祥之兆为由上书中伤王商。同时,左将军史丹也以王商将女儿私送后宫一事上书对王商进行指控。刘骜敬重王商,同时他也深知张匡说话阴险,便下令说王商之事不应查处。然而王凤却并不认可汉成帝的决定,他固执地与汉成帝争论,最后汉成帝没办法,只得以行为不忠、施行邪道、家庭伦理混乱等罪行罢免了王商的丞相之职,派人没收了王商的丞相印信。
王商在被罢免丞相之职三天之后,疾病发作吐血而死,被谧为戾侯。后来,王商的亲属也因王凤的忌恨而都被废黜。
遣走刘康
当时的汉成帝没有子嗣,又身体不好,于是定陶王刘康便从封地赶来京都朝见探望。由于先皇汉元年非常宠爱定陶王,所以汉成帝在继位之后就顺着先皇的心意,对定陶王厚待有加,两兄弟之间的关系也异常亲近。于是,此次定陶王来京,汉成帝就直接把他留在了京都,不再让定陶王回封地了,汉成帝对定陶王刘康表示,自己没有子嗣,而世事无常,如果让共王刘康回了封地,那一旦发生什么变故,他们两就再没有相见之日了。再加上汉成帝病情加重,于是定陶王便留在了皇宫,日夜服侍成帝,成帝也对汉陶王愈发的亲近与倚重。对此,王凤担心定陶王刘康继续留在京都会对自己不利,于是想要将其遣回封地。
当时刚好出现日食,于是王凤便以此天地异象为借口,他向汉成帝表示,日食的出现是因为阴气太盛造成的,是不可轻视的灾异之象。其中,定陶王刘康虽说是皇上的至亲,但毕竟已经分有封国,按照礼制应当奉守在他自己的封国才对;现在定陶王留在了京城侍奉皇上,违逆正道,破坏礼制常规,所以上天才会用日食这种天地异象来告诫与警示。王凤认为,应当让定陶共王尽快返回其封地去。汉成帝没有办法,只得答应王凤,让定陶王刘康返回其封地。
政治危机
王章直谏
就在王商被王凤所害的第二年(公元前24年),生性刚直的京兆尹王章看不惯王凤专权、一手遮天的作为,于是就用密奏上书给汉成帝,以指责王凤的不是。接着,汉成帝便召见王章,想听听王章的想法。王章首先指出王凤以日食为借口赶走定陶王刘康之事不仅错误而且还欺君,他指出,成帝自身没有子嗣,所以亲近定陶王刘康,以此延续聂氏宗祠,以社稷为重,是上顺天意下安百姓的事性,这样符合道义的好事,只会招来吉瑞祥兆,是不会引出灾异的天象的;而日食这种灾异天象的出现,本质上是由于大臣专政所引起的,但是现在大将军王凤却将罪责推到定陶王刘康身上,并以此为由遣他回封地,这分明是想要把皇上孤立起来,以满足王凤他自己专权擅政的私欲;并且,现在国家事物无论大小都由王凤决断,皇上不能有任何作为,正是由于这种臣子专君主之权的罪过才最终造成了日食这种灾异天象的出现。其次,王章指出前丞相王商忠厚正直、德行笃厚,是国家重臣,但就是因为王商为人坚守正义,不愿放弃节操以迎合王凤,王凤便以王商的闺门内事为由对王商陷害罢免,最终导致王商忧惧而自尽身亡,王商的遭遇就连普通百姓都怜悯他。同时,王章还指控说,王凤明明知道他的小妾的妹妹张美人曾经嫁过人,按礼制不能服侍天子,但王凤还是以张美人宜于生育为托词,将她送入后宫,想要以此来谋取好处。最后,王章以这三条指控为依据,表示王凤还做了很多见不得人的事,因此,王凤这样的人不能让他长期执政,应当让他退归府第,而皇上应当再选择其他更忠诚贤明的臣子来取代王凤。
险被罢免
本来,在王凤主张罢免王商,又遣走定陶王刘康这些事情上,汉成帝已经心生不满。等到听了王章的谏言,汉成帝感触更深,于是便采纳了王章的意见,决定逐步罢免王凤。与此同时,汉成帝还要求王章给自己找几个贤明的人,以便在王凤被免之后来代替王凤辅佐自己。对此,王章以密奏上书的方式推荐了刘兴的舅舅琅邪知府冯野王。冯野王以前在出任外官时,就因为贤德而被召回京都任职,而且汉成帝在做太子时就多次听说了冯野王的贤名,其名声远在王凤之上,所以汉成帝也打算让冯野王来代替王凤。
原本,王章向汉成帝的谏言都是以密奏进行的,而且汉成帝也每次在与王章议事时都屏退左右。然而,当时太后的堂弟也就是长乐卫尉王弘的儿子侍中王音却偷听到了他们的谈话,而且知道了王章的全部谋划,于是王音便将一切都告诉给了王凤。王凤听了之后,就以退为进,称病回到府第,并且在王章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之前主动递上了辞职回乡的奏折。在奏折中,王凤以谢罪的姿态,首先表示自己愚笨驽钝,只是因为家族蒙受皇恩才德以得到无数赏赐,虽然被皇上委以重任,但是并没有一件事是做好的,从而导致 阴阳不和,灾异的天象多次出现,这个祸根就在于王凤自己没有做出功绩来,这是自己决定要引退的第一个原因;其次,王凤又以日食的出现在《五经》和《易》中的记载都是因为任用的大臣不合适而导致的,所以这是他引退的第二个原因;接着,王凤又说自己近年多病,多次在家养病,以至于没法管理政务,这是他要引退的第三个原因;接着,王凤表明自己的忠心,表示按照自己的能力以及这些年没有成绩的表现,应当被流放到远方,但是想到自己既然蒙受皇恩就应当尽力为皇上处理政事,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不能因为自己没用就生出离开皇上的念头。由于最近重病缠身,一天比一天严重,所以只求辞职回乡,自行养病,如果能够仰仗皇上的庇佑让自己有幸不死,那么一个月内,能够病愈,到时再面见皇上,不然的话,就只能埋于地下了。最后王凤表示,自己无能却得到重用,天下人都知道是深受皇恩;自己因病而辞职回乡,天下人也都知道是皇上哀怜自己而降下的恩赐。自己退归乡里对国家有大好处,不会引起什么议论,请皇上可怜并恩准他引辞的请求。王凤的辞呈写的非常哀切而动情,以至于太后听说了之后都为他而哭泣,吃不下饭。
再度主政
汉成帝从小就倚重王凤这位大舅,现在看到他递上的如此哀切的奏节,原本想要罢免王凤的心立马就软了下来。他回复王凤,因为自己不善于处理朝政才导致上天多次出现灾异天象,而王凤却将这一切都归为自身(王凤)的过失,并因此而辞职。如果王凤真的辞职走了,那么自己也就没有可以依靠的人了。同时,汉成帝要求王凤不要离去,因为这样会让自己陷入困境,他鼓励王凤打起精神来,王凤的病也一定会马上痊愈,到那时自己也就满意了。因此,王凤又重新被起用主政。
与此同时,汉成帝转而安排尚书弹劾王章的罪过,表示王章举荐孝王的舅舅冯野王是想要让在朝的大臣依附诸侯王;而且明知道张美人侍奉皇上,王章还要议论其所生子嗣的血统是否纯正,这不是作臣子的该议论的事。于是,汉成帝便把王章交给法官审讯。最后,廷尉给王章定下大逆不道的罪名,将王章抓捕入狱,王章死在了狱中,他的妻儿被流放合浦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端、北海市北部)。
权势更盛
从此之后,朝廷内外再没人敢反对王凤,甚至大臣们在见到王凤时都不敢正视他,当时无论是朝堂还是郡国的地方官都是他的亲信。同时,王凤又封侍中太仆王音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并且他的那五个被封为列侯的弟弟,全部只会挥霍浪费,过着极度奢侈的生活。
接班人选
王凤生病之时,其异母庶弟王谭倨傲不逊,不肯侍奉王凤,而王凤的堂弟王音却敬重王凤,他对待王凤的态度就像是儿子对待父亲一样的谦卑,后来王凤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向刘骜举荐王音来接替自己。
王凤共辅佐朝政十一年,汉成帝阳朔三年(公元前22年)秋,大司马、大将军王凤重病,汉成帝多次亲自去探视他。当时的汉成帝原本想让王凤的弟弟平阿侯王谭来接替王凤,但却遭到王凤的反对,王凤表示自己的五个弟弟虽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但全都崇尚奢靡,无法为天下百姓办事。同时,王凤向汉成帝推荐了自己的堂弟御史大夫王音,表示自己愿意以死相荐。直到王凤临死之前,王凤上书还是坚持推荐王音代替自己,认为王谭等五个弟弟一定不能重用,于是刘骜同意了。
死后哀荣
不久之后,王凤就病逝了,谧号敬成侯,他死后汉成帝亲自前去凭吊以表示恩宠,赠给王家轻车武士,送葬时军兵从长安一直排列到汉渭陵。王凤死后,他的儿子王襄承袭了其平阳侯爵位,担任卫尉。同时汉成帝也顺从王凤生前的心意,任用御史大夫王音接替王凤做了大司马车骑将军,而王谭王谭被赐位特进,统领守城军队。
人物评价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其所做的《汉书·元后传》中称“王姓之兴自凤始”,意思就是说王氏的兴旺就是从王凤开始的。
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著名史学家陈生玺在译注明代张居正的《帝鉴》时,表示以王凤为首的王氏专权促成了王莽代汉。
在中国近现代学者、历史学家郑天挺与中国另一位历史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谭其骧一起合著的《中国历史大辞典》中,对刘奭驾崩,刘骜即位,王凤担任大司马大将军同时录尚书事进行评说“专擅朝政,王氏专权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亲属关系
人物轶事
京都洪水
汉成帝建始三年(公元前30年)秋,当时京都有传言说洪水将至,于是吓得京城的百姓都异常恐慌起来,惊慌奔逃的百姓导致长安大乱,甚至还发生了相互践踏的事件。于是,当时的天子汉成帝便亲自召集所有的公卿大臣来商议此事。在朝堂之上,大将军王凤主张在洪水到时之时可以让皇上、太后与皇宫嫔妃等登船避险,而其他的官员与百姓则可以全部登上长安城的城墙以躲避洪水。当时群臣都认可了王凤的这个主张,唯独只有左将军王商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王商表示,自古以来哪怕是不修德政的国家,洪水也没有淹没城池的先例;而现在的大汉朝政事安定,世世代代没有战争,君臣上下安定,实在想不出来会有什么理由出现这种洪水淹城的祸事;因此,王商推测所谓的洪水将至一定是谣言,他主张不应该让百姓上城墙,因为那样会带来更大的恐慌。皇上听后觉得王商说的有道理,于是将王凤的提议作罢,不久之后,长安逐渐安定了下来,结果表明所谓的洪水将至果然是谣言。对此,皇上大为赞扬王商的主张,而王凤大为惭愧,自悔发言不当。
举荐王莽
王莽是王凤同父异母的弟弟王曼的儿子也就是王凤的侄子,在汉成帝时期,王氏家族把持朝政、权顷朝野,而当时的王莽却因为父亲早亡而没有赶上家庭风光时的大封赏。所以,王莽的堂兄弟们都是将军、列侯的儿子,从小物质生活优越,而王莽则生活贫寒。后来在大伯父王凤生病之时,王莽对王凤不分昼夜地精心服侍,让得身为大司马大将军的王凤大为感动。王凤感念王莽的照顾之情,于是在临死前向自己的妹妹也是王莽的姑姑王政君(当时的皇太后)推荐了王莽,王莽从而得以获封官职。这才为后来的王莽篡汉立新打下了基础。
参考资料
王莽的名声-中新网.中新网.2023-06-29
品德与才能-中新网.中新网.2023-06-29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家族出身
承袭父爵
执掌
把持朝政
巩固权位
陷害王商
遣走刘康
政治危机
王章直谏
险被罢免
再度主政
权势更盛
接班人选
死后哀荣
人物评价
亲属关系
人物轶事
京都洪水
举荐王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