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画(illustration),指在
出版物中配合文字起到补充作用或艺术欣赏作用的图画。插画艺术起源于传统绘画,早期多为宗教传播活动服务,后来逐渐与文学创作和传播结合,覆盖科技、人文、历史等各种领域,并随着现代社会印刷技术的提升及社会对出版物广告的需求得到商业化发展。
现代插画商业用途广泛,多以商业用途进行分类,可分为出版物插画、广告插画、影视游戏类插画三大类。绘制插画的工具大体上可分为手绘绘画工具和电脑软件。在出版物中添加插画能够丰富、完善其审美形式,使得观看者能够获得更丰富的信息,产生心理的深刻感受。而商业插画的合理运用,可以帮助商品提高发行量,获得盈利。
在插画发展的悠久历史中,出现了一些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如
荷兰插画家
迪克·布鲁纳(Dick Bruna)创作的“米菲兔”系列作品,朱迪斯·克尔(Judith Kerr)所创作的绘本《
老虎来喝下午茶》更是插画界和
儿童文学界的经典作品。
名称定义
插画的传统定义指插附在书刊、杂志、广告中,配合文字意义加强效果,或对正文内容起补充作用或艺术欣赏作用的图画。插画英文为“illustration”,源自于拉丁文意为“照亮”的单词“illustraio”,以其指代插画表示插画可以使得文字的意念表达更为清晰明确。
随着时代发展,插画不再局限于书刊和杂志等传统媒介上,也不再单纯是“对文字做补充说明和增加版面美感”,现代语境下的插画出现在各种传播媒介并兼具视觉传播作用,所以只要是“为了起到某种特定宣传或促销作用而加插的图画”,均可被称为插画。宣传资料里文字以外的图像部分,包括摄影图片、绘画插图、图表、抽象的图形符号,都可统称为插画。
历史沿革
中国插画发展历史
古代发展
中国古代的插画也被称为“图赞”、“图鉴”、“图咏”,插画的发展演化与传统绘画艺术密切相关,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绘画从
工艺美术分离并独立发展之后,插画这一形式也相应出现。同时中国古代文人在进行文学创作时看重图文并茂,所以在一些文学作品中能够看到插画的身影,例如先秦时期的《
山海经》,而1942年在
长沙楚墓出土的先秦时期记载
占卜、
天文现象、诸神形象的帛书插画,是中国现存时间最早的古代插画文物。
插画艺术发展到
唐朝,更倾向于用板绘的形式表现作品,该时期的插画特征是通过雕刻印刷,也被称为木刻画,而且唐代的佛教活动繁荣,需要用图像的形式配合文字传播其
佛教经典教义,所以插画艺术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早期佛教中的代表作品《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该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插画作品,也是中国现存时间最早的雕版插画作品。《大随求陀罗尼经咒》也是该时期的代表作,而这件绘制了精细
佛像图案和经文的文物,在2020年8月拍卖出了1023.5万元的价格。
以版画为表现形式的插画艺术,在
唐朝与文学艺术相辅相成,并且确立了中国古代朴实的插画绘制理念,推动了中国古代书籍的传播,帮助书籍成为了该时期的大众媒介。
伴随着宋元时期文学作品的涌现,插画艺术在这一时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大量通俗读物为吸引读者配置插画,同时还出现了彩色套印插画。其中在
北宋时期,还出现了应用于商业广告的插画,“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用以宣传的广告上附有“白兔捣药”的图样,这也被认为是中国最早应用于商业广告的插画。
明清时期,插画艺术大量运用在小说戏曲的刻印书籍上,小说戏曲的繁荣发展也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学插画的进步,同时由于该时期中国各地书坊之间相互竞争激烈,书中的插画成为了书坊用以吸引顾客的手段,许多文人和画家也会直接参与到插画的设计中,促进了插画创作设计艺术水平的提升,也有一些科学、药典类书籍开始配以插画,比如《
本草纲目》。其中在明朝,官方组织编印了“世界第一部百科全书”《
永乐大典》,其中运用了大量的插画配图。
现代发展
随着19世纪西方的铅印、石版、铜版、照相技术传入中国,以及西方美学思想、艺术流派和绘画技法开始与中国传统艺术美学观念相融合后,中国插画艺术在民国初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插画的表现手法和画面内容开始有所创新,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线描绘画造型。从1915年
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涌现了一批先进的美术工作者,如
丰子恺、
华君武、
闻一多、
张乐平、杭稚英等,他们吸取了西方的美学思想和技法,开始从事全新形式的美术工作,提倡创作者学习水彩、素描、图案、漫画等形式进行艺术创作,并且开始重视书籍的装帧。其中,该时期最具影响力的插画家是杭稚英,他以中国传统绘画为基础,融合了迪士尼动画片中
水彩画和炭精擦
笔画的技法进行艺术创作,对中国该时期的商业插画造成了重要影响。
因为受到西方插画理念的影响,中国现代插画艺术的起始就与商业化强烈关联,插画艺术大多为报刊广告服务,其中“月份牌”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商业插画广告。由于当时的商业竞争激烈,大量的商业化广告投放也促进了中国现代插画的不断发展。
20世纪30年代,中国著名作家
鲁迅也在该时期倡导将中国古代木板插画与西方插画的表现形式结合,漫画家
丁聪也在当时为鲁迅的多部著作设计了插画作品,推动了中国现代的插画行业发展。20世纪40年代,中国插画大师
张光宇利用其专业造诣,设计了如《神笔马良》、《大闹天宫》等经典插画,为中国现代的插画行业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1951年4月,在北京举办的《苏联宣传画和讽刺画展览会》,让苏联的宣传画艺术传入中国,中国各大美院也引入苏联
美术教育体系,导致中国宣传插画创作的题材、风格、理念都受到了苏联美术风格的影响,许多以工农兵为主题的插画作品就是该时期的产物。
中国建国初期的插画多以宣传政策方向的插画图解为主,随着时代发展,插画创作者开始走出
苏联审美的框架,转而关注社会生活并通过插画的形式表示出社会大众的思想情感。在该转型过程中,中国传统年画成为创作者的载体,通过描绘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传递文化和历史。画家们不仅以中国传统年画的技法为基础,还在其中结合了西方淡笔水彩擦画技法,用更细腻柔和的线条及色彩来表现作品。
谢之光创作的《绣鸳鸯》,秦大虎创作的《大红花献英雄》均是能代表该时期插画创作风格的经典作品。
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发的进行,经济环境从封闭转向开放,出版社对题材新颖、制作简单的作品形成了大量需求,插画家也随之探索不同形式的创作形式,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启蒙图解”形式,让中国插画艺术在该时期呈现百花齐放的姿态,
丁聪为
老舍名作《
四世同堂》所绘制的插图,
张守义为外国文学作品配置的插图,都是具备该时期插画创作特征的作品。
中国经济活跃和商业化发展使得插画行业开始应用于生活工作的各领域,同时随着
数字技术的发展,中国插画行业也从原来的手绘进入了数字时代,开始运用数字手段将传统的素材转换为
数字信号,再经过电脑处理形成视觉图案,数字时代的插画艺术以其独特的影响力引领当代插画的发展潮流。在经济
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插画也不再依赖于单一的展示媒介,而是以更具能量的视觉语言丰富社会民众的生活,在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之余,也展示出了中国文化独有的魅力和生命力。在数字时代的创作背景下,中国亦有一批中新生代插画家涌现,如
卢波、
李旻、阿梗等。
欧洲插画发展历史
古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基础,当时大量的图画与文学作品一同兴起,也有在瓶塑上添加图画的现象出现,这可视作欧洲插画艺术的雏形。
埃及出土的公元前16世纪的
古埃及历代法老陪葬品中有图文并茂的文卷《
死者之书》,这些文卷被视为欧洲插画艺术的起源。
该时期的欧洲插画艺术多以
细密画的形式呈现,这种表现形式的特点是画面尺寸较小,但绘制精细,主要用于书籍插画及封面或
扉页上的图案装饰,在
古罗马时期得到发展,
中世纪趋于成熟。中世纪宗教活动兴盛,传教士之间流传的经书促进了插画艺术的传播与发展,因为经书为了传播教义,文中多附带手绘插画,比如当时《圣经》的封面、扉页、篇首大写装饰字母、情节插画都包含了插画元素。
15世纪,德国人
约翰内斯·谷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机,将印刷质量和速度提升,推动了书籍革命,也促进了书籍插画艺术的发展。16世纪
欧洲开展文艺复兴运动,大量
自然科学、地理、医学、文学书籍涌现,对于插画的需求激增,此时插画艺术得到了巨大发展,也让欧洲插画艺术的题材和形式出现了深刻的改变,不再局限于宗教相关题材,形式也不再受限于
细密画,比如在
意大利和德国出现了大量木匠与画家合作创作木刻插画。而该时期的代表人物
列奥纳多·达·芬奇为自己的研究配置了大量素描插画作品,涵盖透视学、
解剖学、民用工程学和机械发明,使得插画不仅在艺术层面发挥作用,也可为各领域提供实用性。
文艺复兴运动后的很长一段时间,
欧洲近现代插画艺术的发展重心转移到
法国,大批杰出的插画大师涌现,其中画家
欧仁·德拉克罗瓦以独特的
浪漫主义风格为《莎士比亚戏剧》和《神曲》等经典名著绘制插画成为代表人物,而
古斯塔夫·多雷领导的创作室创作了大量作品,影响了整个插画和版画工业,他总共只做了4000多种版图,还有10万多幅金属版和木版画,成为极具影响力的成功插画家,他的创作风格甚至在今天也影响着当世很多数码电子插画。
19世纪中叶,照相印刷术的诞生让
彩色印刷技术出现,从此改变了过去插画创作只有黑白单色印刷和手工上色的局面,为当时的插画家创造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为高质量插画作品的出现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使得该时期
欧洲的插画水平呈现了全新的面貌,各种新奇题材和创作形式开始广为流传,也出现了大量强调情感变化和自由理念的作品,其中法国浪漫主义画派画家
欧仁·德拉克罗瓦成为该时期的代表人物,他所创作的《哈姆雷特》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法国著名雕刻家、画家
马约尔也通过木刻插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为许多文学名著创作过配套的插画;还有职业生涯创作超过10万幅金属版和木版插画的法国画家
古斯塔夫·多雷也是该时代极具影响力的大家。
19世纪末,随着
工业革命的进步和工商业的迅猛发展,商业报纸、杂志、广告趋于成熟,
欧洲的插画设计也依附于商业刊物的发展进入成熟期。同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阶段,欧洲开展了一场“现代主义”运动,目的是通过拒绝传统,探索创造艺术的新方法,并且找到了一种富有功能性的简单艺术风格,这让插画不再像艺术品那般独立,而是成为现代媒体设计的一部分,和摄影、文字、版式共同形成该时期社会传达信息的工具。同时,因社会民主思想在欧洲广泛传播,20世纪初民间涌现出各种艺术风格流派,如象征主义、
表现主义、
超现实主义等流派,这对当时的插画设计理念造成了影响,为插画的创作形式增加了新的启发。在
德国,一部分画家在黑白传统插画的基础上改变原有的写实风格,以夸张的变形形象展示幽默的情趣和深刻的哲理性。法国著名
野兽派画家马蒂斯融合了东方艺术和非洲艺术的特点,成为该时期的现代主义插画创作巨匠;俄罗斯画家
马克·夏加尔也因他为《圣经》《
死魂灵》等文学作品创作的极富想象力的插画在艺术界享誉盛名。而
西班牙画家
巴勃罗·毕加索更是其中不得不提的代表性人物,《和平鸽的脸》《喜剧中的丑角》,均是毕加索在插画设计领域的代表作,也是具备该时期插画创作特征的名作。
在20世纪50年代期间,
苏联地区《星火》杂志的插画对后来者产生了巨大影响,插画艺术也在该地区得到了独特的发展,大部分画家以木刻插画的形式呈现作品,并且富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较高的艺术性。20世纪60年代后,
欧洲插画艺术的风格、样式、流派层出不穷,以内涵丰富、形式突出、现代意识浓厚为特点。进入21世纪后,插画行业在欧洲成体系化、产业化发展,欧洲各地区都有各自的插画
行业协会,并由欧洲插画家协会(The European Illustrators Forum)将各国协会整合,截止至2023年12月,已经有17个地区协会加入其中,吸纳了将近12000名插画师会员。
美国插画发展历史
美国插画的兴起与报刊发行密切相关,内战结束后的美国开始了报纸杂志的繁荣发展期,而该时期的报纸杂志多以通俗内容为主,所以对插画的需求十分庞大,也就刺激了该时期插画艺术在美国的发展。1890年至1910年期间可以被视作美国插画行业的开端,插画在当时的美国多以钢笔创作的黑白图画为主,
霍华德·派尔是这一时期插画行业的代表人物,他是世界上首个从事网点黑白插画设计的插画家,后来又在彩色网点插画领域成为了行业标杆,为美国插画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
美国插画行业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与
欧洲截然不同的现象,由于美国妇女受教育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妇女也参加到插画设计的工作之中,这是同一时期欧洲没有的现象。
1911年至1930年,美国插画行业进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物质生活的丰富加强了社会民众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为新闻和政治服务的新闻报道插画的形式也在该时期出现;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一部分美国插画家开始为政府创作与战争有关的海报,也有一部分画家受雇前往欧洲战场前线收集素材,制作有关插画在杂志定期发表,这样的变化使得该时期的美国插画创作摆脱了单纯的娱乐性。一大批创作时事报道和政治宣传的插画家涌现,代表人物有诺尔曼·罗克威尔、麦克斯菲尔德·派里斯,其中罗克威尔的作品大多在《
星期六晚邮报》刊出,被认为记录和展现了
美国传统价值观转变的过程。
1931年至1950年,美国社会出现了巨大变化,经济大萧条、罗斯福新政以及
第二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了该时期插画家的创作表达和受众群体,二战时期阅读报纸杂志的多为留守美国本土的妇孺儿童,插画师的创作重心也开始转向迎合这类群体的风格,其中《妇女家庭》和《新电影》杂志中的插图充分展示了该时期插画创作的风格。
同时,美国插画的商业性在该时期不断显现,开始与纯粹的艺术区别开来,成为一门专业化的创作艺术,这也促使了美国插画创作方向路径上的转变。
随着书籍、报刊成为美国大众最为基础的阅读媒介,美国插画行业依附于此提升自身商业化的能力,并且在1951年至1960年得以加深。同时,该时期也出现了一次对美国插画行业影响深远的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反主流文化、挑战权威、提倡创新的思潮使得美国插画师开始反对原来的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彻底改变了美国插画的面貌和风格。从1961年之后,电视等新媒体的出现对于传统的报刊发行造成了影响,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书籍报刊的作用,
美国插画也在媒介切换的过程中形成了新的创作风格。同时,小型杂志社的兴起也给予更多年轻插画师工作机会,大量的年轻插画师得到施展拳脚的机会,也使得美国插画行业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例如现今美国仍在世的最著名的插画家罗伯特·麦金尼斯,就是在该时期涌现并成长的一员。
美国的插画行业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中保持灵活性,通过自身发展扩大其应用领域,适应越来越多的社会需要。虽然从前在黄金时代为报刊杂志中社论所配置的插图已不再成为主流,但插图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在不断发展,比如童书插图。同时,大量插画师将数码软件技术结合到艺术创作中,在电影、动画、广告、电子游戏等领域广泛使用,使得插画成为21世纪
美国创意娱乐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
日本插画发展历史
日本插画艺术形成初期多以手绘为主,并多是图文结合的
佛教经典教义,后续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日本社会从宗教崇拜逐渐转型到以
个人主义为主,而插画也在这样的转型过程中出现了表现形式上的变化,从为宗教传播服务的经书中的插图,演变为在日本宫廷中诞生的“绘卷”。
日本的文学作品称为“物语”,而相关的插画则为“物语绘卷”,《源氏物语绘卷》是日本第一部文学插画作品,它与《信贵山缘起绘卷》并称为日本绘画史的“绘卷双壁”,具备极高的艺术价值。
12世纪后,中国古代插画艺术开始对日本插画形成影响,经历宋代、元代、明代不断有木板图书传入日本,日本也逐渐学习到木刻插画技术,随着木刻插画技术在民间普及,日本的一些民间文学作品也开始应用其技术,在作品中配置插画。并且,该时期的
日本插画设计吸收了中国古代插画的风格。其中1608年《伊式物语》的插画表现的特点就与中国唐朝868年的《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颇为相似。
随着日本社会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日渐提高,并且插画能够被广泛应用,日本社会开始产生描写平民日常生活和爱情故事的插画内容,而这种插画风格被称为“
浮世绘”。浮世绘最初只有黑白两色,随着发展变为简单的彩色,最后发展出多种颜色的锦绘。浮世绘作为日本极具代表性的独特插画形式,对艺术界影响深远,其中的代表人物
葛饰北斋就在
欧洲画坛具有不小的影响力。
19世纪末,西方现代印刷术及各类绘画手段传入日本,让日本插画迎来新的发展阶段。1868年
明治维新后,
日本逐渐发展为
经济大国,随着各类图书报刊、
连环画等
出版物涌现,带动了日本插画行业的发展,日本的插画结合了传统“
浮世绘”和西方现代设计的新技术和新理念,确立了自身的艺术特色,这种保留了日本传统风格又符合西方现代设计准则的插画,被称为日本现代插画。其中富有其时代特征的插画家有
奈良美智、
丹野忍、
正子公也。
进入21世纪,日本动漫行业蓬勃发展,2009年至2019年期间,日本动画市场规模实现10年的连续增长,在2019年已经达到25112亿日元,折合1586.8亿人民币的市场规模,庞大的市场也创造了大量与插画设计相关的需求,为插画师提供了许多工作岗位。
但也有负面声音称,虽然日本动漫行业的发展拉动了插画师的就业数量,但他们的薪资报酬并不可观,有数以千计的低级别插画师每月工资仅200美元(约合人民币1400元),入门级插画师平均年收入为1.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8.4万),即便是作为更高级别的关键插画师,年收入
中位数也只是从2015年的2.9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1万)增加至3.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5万)。大量插画师生活贫困,与行业市场规模的迅速增长形成了巨大反差,这也成为
日本现代插画行业的矛盾所在。
艺术特点
媒介特征
插画最初多应用在书刊、杂志、广告中。随着时代发展,数码插画制作手段的出现,使得插画艺术突破了传统纸质媒介的限制,开始广泛应用于网络、电视、手机等现代传媒之中,使得其传播更具广泛性,但同时数码插画制作手段也并非专用于电子出版物或网络广告等新媒介之中,传统媒介的插画也会运用到数码插画的制作手段。
审美特质
插画通过视觉元素传达信息,而一副插画作品的构成要素可解构为图形、色彩、文字、构图、创意。
图形是人与人之间重要的视觉沟通形式,比语言文字更具识别性,所以图形要素也是插画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图形要素在插画中可分为具象图形和抽象图形,前者主要表达客观形象,后者则是一种观点、观念的视觉表现形式。
色彩要素的运用会直接影响插画设计的视觉效果,通过处理色彩的
色相、
明度、纯度,形成不同的色彩表达,让画面产生层次的对比。同时,色彩的象征性有普遍意义,不同的色彩也能激发观赏者的情感认知,所以色彩在插画设计中也是传达心理情感的途径,经验丰富的插画师往往能够借助色彩引发观赏者的心理联想,获得更好的设计效果。
文字在插画设计中可以传达作者的设计主题和意图,是对插画作品的完善和说明。构图是插画师通过处理作品高度、宽度、深度之间的关系,强化视觉信息传达的方式。而创意要素则是插画设计的核心,通过与众不同的手段展示视觉信息,赋予插画设计独特性。
产业特质
插画艺术在现代设计占据独特地位,在世界各国的不同市场形成了不同的产业特质,比如
美国已经形成了专业规范的插画市场,也有人群形成了欣赏插画的习惯,插画艺术家也因此获得不菲收入,该群体的平均收入是普通美国人的三倍。
日本和
韩国的插画产业也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市场,是影响社会经济的支柱产业。
2022年,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插画师
原画生产地,占到了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而且插画领域在中国的内容需求量和交易量都领先全球,在《中国插画行业数据报告·2022》统计的数据中,有76.1%接受调研的企业表示应用了插画设计的产品销售额高于同类产品。但也有企业表示插画设计的应用存在尚需解决的问题,有70%的企业表示缺乏与专业插画师合作的渠道,以及66%的企业认为部分插画设计无法应用到实际产品中。
工具特点
绘画工具的类型直接影响着插画作品的表现方法和质感,绘制插画的工具大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手绘绘画工具,另一种是利用电脑软件进行创作。
手绘绘画工具
手绘绘画工具制作的插画通常较为自然,保留作品中所使用工具的材料质感和笔触,铅笔是手绘绘画中最初使用的工具,铅笔又可以分为黑色铅笔、彩色铅笔,前者适合通过明暗和线条的对比来表现结构特点,后者适合通过色彩的变化渲染
风景画和画面背景。
炭笔、
色粉笔、蜡笔、油画棒、水彩、
水粉、丙烯颜料也都是手绘插画中常用的作画工具和材料,其中丙烯颜料色彩鲜明、不易褪色、不易反光,在现代插画中成为插画师们备受青睐的一种颜料。
电脑绘画工具
电脑软件绘画不同于纸上手绘,需要用到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和配套的电子设备,如数码相机、打印机、
扫描仪、
数位板等,制作技法主要可分为电脑图像合成、矢量插画和CG插画设计,为插画师的创作提供了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段,其制成的作品也更适合印刷和在
数字媒体上传播。
电脑图像合成指使用
P图、Painter等图像处理软件,将多种图像素材合成处理,可以具像化处理,也可抽象化处理,创作自由度高。
矢量插图指使用Illustrator、CorelDRAW、Flash等矢量软件通过勾描、处理、填色后制成图像,通过这类方法制作的插画有占用
内存空间小,图像放大数倍也不失真的特点。
CG插画设计则指利用数码图像技术创造的绘画风格,是较为前沿的插画设计形式,多用于漫画、游戏、电影虚拟形象设计等领域。
艺术类别
插画设计可以从功能性质、传播媒体、商业用途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若以功能性质为标准进行分类,那么可分为商业插画和绘画插画两类。若以传播媒体分类,则可以分为印刷媒体插画和影视媒体插画。
由于现代插画商业用途广泛,所以多以商业用途为标准进行分类,具体可分为
出版物插画、广告插画、影视游戏类插画三大类。
出版物插画
书籍绘本插画
书籍插画指应用在书籍出版物中,利用图片为书籍文字描述的情景作解释的插画,其中又可细分为儿童书籍插画、文学艺术类书籍插画、科学技术类书籍插画、绘本类书籍插画等。儿童书籍插画需注意出版物的权威性和主题的道德原则标准,科学技术类书籍插画则多为科普类插画,对创造的基本要求为尊重科学事实,客观如实描绘事物;文学艺术类书籍插画表现形式较为自由,但需要绘画者深刻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保证表达主题准确无误。绘本类书籍插画则较为特殊,是一种图画与文学相结合的特有形式,强调用图画讲故事。1580年,德国
法兰克福出版了最早的绘图本儿童读物,这是插画在儿童读物类书籍的最早应用。
报纸、杂志插画
报纸插画多采用真实性强的现实摄影图片,但在一些新闻报道无法靠摄影图片充分表达感情时,也可适当采用艺术性和表现性强的插画将概念进行视觉化表现,增强报纸的活泼性和生动性,这类插画多用于美食、时装、财经、天气、旅游、话题新闻、文化娱乐等新闻内容。
杂志类插画也有各种细分领域,有儿童类杂志插画、文学类杂志插画、新闻类杂志插画、专业类杂志插画、时尚类杂志插画等,其中文学类杂志插画与文学类书籍插画的特点类似,只是传插的方式不同;而专业类杂志插画也与同类报纸插画的标准相同,要求严谨,并且需要创作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广告插画
广告插画是广告作品中表现商品诉求的艺术手段,以传递商品信息和促进销售为目的,起初多运用在平面广告中,随着时代发展也开始广泛运用在影视广告和网络广告中。
产品包装插画
产品包装插画是利用视觉语言设计,提升产品艺术价值,吸引潜在消费群体的手段,产品包装插画应该直接传达与销售有关的积极信息。产品包装插画既有与品牌字体、图形结合的表现形式,也有介绍产品信息的各类插图,主要目的是直观展示产品的使用方法、成分结构等信息,多用在食品饮料、纺织用品、化妆用品、医药用品、办公用品,例如饮料的外包装就是产品包装插画广泛应用的场景。
招贴广告插画
招贴广告也称为海报,主要通过结合文字和图形传达广告信息,主要以图形为视觉中心,而图形部分则使用插画作为传达工具,企业通过该类插画展示自身形象,在社会和消费者心目中建立
文化认同。
招贴广告起源于15世纪,而在1866年,法国人
朱尔斯·谢雷特制作出第一张彩色招贴广告,成为早期招贴广告和现代招贴广告的分界线。招贴广告插画的表现形式随着时代发展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样式,除了传统的宣传画和海报,也开始出现在诸如
霓虹灯广告等电子数控化工具上。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朱尔斯·谢雷特还将招贴设计应用于政治和战争之中,通过制作招贴插画广告海报,呼吁人们参战保家卫国。
品牌形象插画
品牌形象插画是企业或品牌表达差异性的宣传手段,借助插画的形式对品牌
ICON进行艺术化处理,以人物、动物、植物或非生命物作为素材,塑造出拟人化的卡通角色,在社会和消费者心中建立印象或文化认同感,多用在企业品牌形象设计和大型运动吉祥物设计上,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吉祥物
冰墩墩是品牌形象插画具体应用的例子。
网络广告插画
网络广告分为文字广告、动画广告、图片广告三种,其中图片广告以摄影图片和插画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图片广告也从单纯的静态插图扩展为动态的画面,而其中的
ICON、按钮等设计,都可归类为商业网络插画类别。
音乐影视游戏类插画
音乐唱片插画
20世纪60年代,当时的
摇滚、流行音乐涌现出挑战世俗社会审美的
超现实主义的风格流派,这些风格流派的出现推动了插画在音乐唱片领域的发展,歌手和乐队借助插画家的设计,通过各式各样的插画包装其唱片,利用视觉语言展示出其作品的主题思想。著名艺术家罗杰·迪恩(Roger Dean)就在当时为许多乐队的唱片设计了封面。
游戏插画
第九艺术自20世纪60年代出现发展至今产生了巨大的社会能量和商业价值,其中涉及的动画游戏创作与插画息息相关,在
游戏设计的过程中,插画师的作用贯穿其中,设计角色造型、人物动作设计、场景表现、界面设定、地图绘制等工作都要依赖插画师创造的插画作为基础。
卡通动漫插画
插画对于动画作品的拍摄有很大影响,传统意义的插画是静态的,而动画作品就是将不同的静态插画进行有机的组织构成,每一个画面都对应一副图画,动画片产生的背后是插画家们的努力,例如1961年迪士尼买下版权并制成动画片的《小熊维尼》是插画应用在动画制作的典型案例。
故事脚本插画
故事脚本类插画又称作故事板(Storyboard),在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人
华特·迪士尼(Walter Disney)发明,最初用以动画片制作。随着技术发展,
计算机绘制软件逐渐取代了原有的手绘故事板,这让许多复杂的商业影片开始在计算机上模拟拍摄的故事板,使得复杂的电影拍摄变得更为简洁、准确、形象,这种方式也被叫作“分镜头语言”,著名电影《侏罗纪公园》就应用了这种方式进行拍摄制作。
代表人物
迪克·布鲁纳(Dick Bruna),于1927年8月23日出生于荷兰乌德勒支的一个出版商家庭,2017年2月16日去世,享年89岁。布鲁纳是世界著名插画师,在他长达60年的职业生涯里,为不少于124本
出版物创作过配图插画,作品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其中他创作的卡通形象“米菲兔”脍炙人口。
波西·西芒德斯(Posy Simmonds),于1945年8月9日在英国伯克郡出生,是报纸漫画家、儿童书籍作家和插画家,她所创作的作品多带有现代主义的讽刺倾向,其中《塔玛拉·德鲁》和《杰玛·包法利》两部以两位女性生活为主题的系列连环画作品广为传播,这两部作品也被改编为电影播出。
朱迪斯·克尔(Judith Kerr),1923年6月14日出生于德国柏林,2019年5月22日在英国伦敦去世,享年95岁。是享誉全球的童书作家和插画师,朱迪斯·克尔在50年的职业生涯里出版了30多本图书,其中她所创作的绘本《
老虎来喝下午茶》是插画界和儿童文学界的经典作品。
张光宇,1900年在江苏无锡出生,1965年去世,享年65岁。是中国插画界泰斗级人物,艺术风格前卫、融汇中西,是现代中国
装饰艺术的奠基者之一。张光宇早年在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广告部制作
月份牌插画,后与人合作创办东方美术印刷公司、时代图书公司。20世纪40年代,张光宇利用其专业造诣,设计了如《
神笔马良》《大闹天宫》等经典插画,出版了《
西游漫记》《民间情歌》等经典作品,为中国现代的插画行业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也参与了中国早期动画电影《大闹天宫》的制作。
葛饰北斋(Katsushika Hokusai),本命时太郎、铁藏,日本江户城人,出生于1760年10月31日,1849年5月10日去世,是日本江户时代后期
浮世绘大师。葛饰北站的作品涵盖面广,包含版画、染画、水墨画、图书插画等,代表作为《
富岳三十六景》和出版时间长度长达六十四年的《葛饰北斋漫画》。
相关作品
行业活动
赛事展览
随着插画艺术在各行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大量插画相关的比赛活动在全世界范围出现,其中一些比赛广富盛名,例如《美国插画》和《美国摄影》杂志(简称AI-AP)共同举办的每年一度的美国插画大赛(American Illustration),在几千个参赛作品中选出几百个获奖作品。插画协会(简称AOI)和《插画目录》(Directory of Illustration)合作举办的世界插画奖(World Illustration Awards)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插画比赛之一,由于插画协会总部位于
英国,因此该比赛也被认为是插画师们向英国和
欧洲地区买家展示作品的途径。由《3x3》杂志举办的“3x3国际插画大赛颁奖典礼”,也被许多人认为是国际年度插画盛会之一。
插画创作在中国也有相关赛事举办,比如中国第一个以数字艺术设计为主的权威赛事“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简称“中国创意挑战大赛”),其中就设有漫画插画的子类别赛事,截止至2023年已举办至第18届。
随着中国与全世界不同地区不断深化文化交流,也有各不同地区共同合作举办的活动赛事,例如国际插画艺术大展就是由深圳市插画协会、英国插画师协会、美国《插画目录》共同发起举办的全球规模最大的插画盛会,以世界插画大赛(WIA)与中国插画双年展(CIB)为主要内容进行联合展览,前者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举办了46年,后者在中国举办了15年8届,其中2023年的国际插画艺术大展在深圳举行。
协会机构
现代插画行业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产业,各地区都建立了各自的插画行业协会,比如总部位于美国纽约,成立于1901年的插画家协会(Society of Illustrators),该协会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插画行业协会,著名的插画家诺曼·罗克威尔也是其中的会员。
在
欧洲,有各种不同地区国家零散建立的插画协会,并由欧洲插画家协会(The European Illustrators Forum)将各国协会整合,截止至2023年12月,已经有17个地区协会加入其中,吸纳了将近12000名插画师会员。其中,总部设立在
英国的插画家协会(Association of Illustrators)广富盛名,该协会于1973年成立,以非盈利组织自居,该组织举办的世界插画奖也是插画界的重要赛事。
1999年成立的香港插画师协会(简称HKSI)是中国成立最早的插画行业机构,目的在透过展览、比赛、讲座、研讨、推广,推动香港插画行业发展,截止至2023年已经有专业会员约70人,其他会员共200余人,协会创立以来参加、推动、举办过超百个插画相关活动。中国内地第一家插画
行业协会则是
深圳市插画协会(简称SIA),在2008年12月7日正式成立,其在2007年就已经举办的全国插画艺术展现已发展为中国最高规格、最大规模的插画行业展。
价值与影响
社会影响
商业插画的合理运用,可以帮助商品更好的获得盈利,例如在文学作品中附带插画,能够拓展作品的发行量,而发行量的增加也能帮助创作者提高收入。
在某些特定场合为特定情景设计的插画,可以成为服务社会、警示大众的工具,例如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被誉为“现代招贴艺术之父”的法国人
朱尔斯·谢雷特将招贴设计应用于政治和战争之中,通过制作招贴插画广告海报,呼吁人们参战保家卫国。
插画也带有启蒙宣教的作用,在中国成立之初,
辽宁省、
河北省等地的美术出版社,结合经典文学作品出版了一系列作为小说图解插画的
连环画,启蒙大众对经典文学的认识,从1952年到1965年,中国共出版连环画一万余种,累计印刷数量达2.6亿册,这些发行量巨大的插画作品对于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大众的历史、道德、文化、社会领域的“启蒙
教科书”,同时也起到了对民众的
美育作用。
2022年,
深圳市插画协会发布《中国插画行业数据报告·2022》,报告统计插画在中国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核心创业内容,专业的插画师人数已经超过15万人。插画这一艺术形式也不再单纯局限于招贴广告和期刊书籍的应用上,而是在品牌广告、珠宝服装、工业制造、
影视动画等多个领域加以应用,推动着插画艺术在全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
艺术价值
添加插画能够丰富书籍的封面、
扉页、环衬、编排形式,从整体设计上完善书籍的审美形式。同时插画通过构图、造型、色彩,展现具体的形象,使得观看者能够获得更丰富的信息,产生心理的深刻感受。当插画作为文学书籍插图时,是对原著文字的再创造,在美化书籍的同时让文字内容更为生动、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