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姆族(Rom)是一个非地域性、内部分化明显且受到边缘化待遇的少数民族,它起源于
印度北部(今印度和
巴基斯坦交界处的
旁遮普省一带),后其族人迁徙并散居于全球各地。据2012年文献,罗姆族人口约1200万。罗姆人通常使用罗曼尼语所演化的方言和所在国家和地区的语言。
罗姆族是印度西北部
旁遮普地区雅利安族的后裔,大约在10世纪离开了印度开始向西迁徙,在近东地区停留了很长一段时间,经历了跨越阿富汗、波斯、
亚美尼亚、
土耳其等地的艰辛旅程,于14世纪来到
巴尔干半岛,于15世纪左右来到西欧,16世纪遍布
欧洲,一些罗姆人也向美洲迁徙。
罗姆人又被称为“吉普赛人”“波西米亚人”或“茨冈人”。他们因其神秘的形象而闻名,许多欧洲人曾认为罗姆人具备超自然的能力,例如算命等。罗姆人擅长音乐、歌舞,特别善于辨别良马并观测
天文现象,拥有音乐艺术才能。罗姆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社会生活方式,男性常从事乐师、铁匠、贩卖家畜和驯兽等职业,而女性则更多地从事歌舞表演、
占卜、卖药和行乞等职业。
在近代历史上,罗姆人也遭受了歧视和迫害,例如
纳粹德国曾将罗姆人关进集中营并进行屠杀。由于罗姆族人与所属国家其他民族的生活方式存在差异,非罗姆人普遍对他们持有负面印象,认为他们无法融入主流社会,被视为乞丐、小偷或人贩子。但同时当代社会也采取了相应的积极措施,例如2005年2月中东欧8个国家在
世界银行、公开社会研究中心、欧盟等组织的支持下,在索非亚正式启动了“2005-2015罗姆人融合十年倡议”;2010年发生了保护罗姆人权益的游行示威。
民族词源
罗姆族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称谓。一般来说,外族常将罗姆族称为“吉普赛人”。然而,罗姆人将那些已经定居下来的吉普赛人称为"辛特人",认为他们已经放弃了真正的吉普赛生活。根据他们在欧洲建立固定流动区的先后次序,"真正"的吉普赛人分成了几个居住群体。值得一提的是,“吉普赛”一词源于欧洲人对罗姆族人起源的误解。当时,欧洲人错误地认为罗姆族人来自
埃及,因此称他们为“埃及人”。而“吉普赛”(Gypsy)这个词是“埃及”(Egypt)的音变。不过,大多数罗姆人认为“吉普赛人”这个名称具有歧视意味,因此不使用该称谓。他们自己在罗姆语中称为“罗姆”(Rom)。
在
巴尔干半岛和中欧,罗姆人被称为卡尔德拉什人(Kalderash),占据着
欧洲和北美吉普赛人的大多数;在
伊比利亚半岛、
北非和
法国南部,罗姆人被称为吉塔诺人(Gitanos);而在法国、
阿尔萨斯和
德国,罗姆人被称为马努什人(Manush);另外,欧洲中也有一些国家将罗姆人称为茨冈人(Tzigane)。
历史沿革
民族起源
猜想
罗姆族遍布全世界,曾经有一个漫长的时期,人们对于罗姆人的起源一直是个谜。有传说称罗姆人是受到了该隐的诅咒,也有学者提出了
巴比伦人和古埃及司祭衰败后裔的说法,还有“波斯说”和“
希腊说”等等,各种说法纷纭。
发现
在18世纪末,人们发现罗姆人最初的语言罗姆语与古
印度的
梵语相似,由此可以断定罗姆人是印度西北部
旁遮普地区雅利安族的后裔。
在 1763 年的某一天,
匈牙利学生瓦累在与来自印度北部马拉巴的几位留学生闲聊时,意外地发现后者的语言词汇与匈牙利境内吉普赛人的词汇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一发现引起了德国语言学家鲁格迪、格雷热曼以及英国的雅各布·布莱恩等人的注意。他们投入了十多年的时间,对吉普赛方言和古印度语进行了详尽的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吉普赛方言的元音和辅音体系明显源于印度梵语,发音和拼写规则也相似,语法规则存在密切的亲缘关系。因此,他们推断吉普赛人的语言源自于印度次大陆。这种严谨的推论使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开始在吉普赛人研究中涉足一个新的领域。他们从各自的专业角度验证了语言学家观点的准确性。人类学家提供了大量具有说服力的论据,认为吉普赛人的褐色肌肤、黑色眉眼、棕黑色头发以及头型和血液等指标与印度人种十分相似。历史学家则通过研究历史资料,从文化和习俗等方面展开研究,最终将吉普赛人与印度北部的古老民族——罗姆族(Rom)联系在一起。
民族迁徙
离开印度
在印度北部至今仍有与罗姆族人相似的民族居住,但大部分罗姆人不断迁徙并遍布全球。据推测,罗姆人大约在10世纪离开了印度开始向西迁徙,但在近东地区停留了很长一段时间,经历了跨越阿富汗、波斯、
亚美尼亚、
土耳其等地的艰辛旅程,直到14世纪才继续向西进发。
迁徙原因
关于迁徙原因,有学者认为,
恩斯特·罗姆族人的祖先是印度低种姓的
印度教,他们被征募为雇佣军士兵后,身于
刹帝利(即战士)种姓,并被派往西方以对抗
伊斯兰教国家的扩张。另一些学者认为,在穆斯林征服印度北部后,俘虏成为奴隶,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并最终形成了罗姆族人的前身。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是因为诸如饥荒和战争的天灾人祸造成了民族迁徙,或是由于他们对宗教的态度不虔诚的缘故而造成了漂泊,或是由于异族的入侵而被迫流亡。综合以上说法,比较可信的是突厥人的入侵导致了
恩斯特·罗姆人的迁徙。然而,为何罗姆族人在抵达
中东后没有返回
印度,而是继续前进并进入
欧洲,仍然是一个谜团。
抵达欧洲
逃离印度本土的罗姆人首先抵达
波斯,之后按照两条路径继续迁徙:一部分经
亚美尼亚和
俄罗斯来到东欧各国;一部分经由波斯取道
土耳其进入
希腊,14世纪时,罗姆族人已经沿着这条路径到达
巴尔干半岛。罗姆人在15世纪初期抵达西欧,并在随后的历史中遭受了迫害和排斥。在16世纪,他们已经分布遍及整个欧洲,包括苏格兰、
瑞典等地。还有一部分
恩斯特·罗姆族人通过
叙利亚前往
北非,并穿过
直布罗陀海峡抵达
西班牙。
罗姆人由此辐射至全
欧洲,他们过着流浪者的生活,凭借自己的技能从事各种尊贵的行业,比如制枪匠、金属匠、驯马师和音乐家。但这些过着流浪生活、坚守独特习俗的人没有被定居社会所接纳,反而被贴上了反社会、
异教和邪恶之民的标签。
对罗姆人的态度开始在15、16世纪
奥斯曼帝国土耳其人征服巴尔干半岛后发生变化。罗姆人决定迁离这个动荡的地区时,遭遇了一系列严厉的法律和限制措施,对他们固有的迁徙和定居方式造成了冲击。特别是在德意志各邦国,宗教改革和来自奥斯曼帝国的威胁使得这个分裂的地区备受折磨。地方官员和统治者诉诸法律,对经过其王国的罗姆人实施严酷的惩罚,包括烙印和处决。
迁移至美洲、亚洲和非洲
罗姆族人后来也大量迁移到美洲。罗姆人开始出现在
南美洲的巴西和
北美洲的巴尔的摩,并在19世纪达到了鼎盛时期。这些抵达新大陆的罗姆人仍保持着古老的传统习惯,迅速遍布美洲大陆的各个角落。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罗姆人移民团体,从波斯迁徙至
叙利亚、
埃及、
巴勒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并在那些地方定居,逐渐形成亚洲的吉普赛人。同时,还有一部分人直接来到非洲大陆。
经过几百年的迁徙漂泊,罗姆族最终成为一支足迹遍布世界各
大洲的民族。
文艺复兴时期(15世纪末-17世纪)
自
欧洲民族国家产生以来,各国的
大民族主义分子一直强调建立单纯的民族国家,对境内的少数民族进行排斥,罗姆人作为其中的头号受害者,历经悲惨遭遇。从15世纪中后期开始,各国相继颁布了反对罗姆人流浪的法律、法令和条例。最早反对罗姆人的措施可以追溯到1471年
瑞士中部
卢塞恩市议会制定的法令,该法令立法禁止普赛人在其联邦土地上逗留和居住。1499年,
西班牙皇帝斐迪南仿效瑞士,颁布了《梅第纳土地实用规则》。规则明确要求罗姆人停止流浪,必须拥有固定的居所。对于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定居的罗姆人,将受到鞭策的惩罚,男子受鞭策100下,女子受鞭策50下。如果仍然没有找到住所,将被割去双耳作为标记,并被
驱逐出境。这些措施使罗姆人倍受压迫,生活悲惨。
到了16世纪中期以前,几乎所有的
欧洲国家都实施了类似的法律和法令。罗姆人在各国都扮演着
贱民的角色,常常被迫从事苦役,过着艰难的生活,没有生命的保障,甚至经常遭受无端处死的命运。1504年,
法国颁布了驱逐罗姆人的法令,并在接下来的半个世纪内陆续颁布了更加严厉的驱逐令;奥尔良议会声称要用“火和剑”来消灭罗姆人,
路易十三和
路易十四更是对此毫不逊色,他们规定对于违抗命令、不离开法国领土的罗姆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将被格杀勿论。而
英国不仅逐渐排斥从其他国家流入英国的罗姆人,而且对于在英国出生的罗姆人也不放过,当局经常采取大规模逮捕和屠杀来进行恐吓和迫害。
德国和波希亚当局在16 世纪规定各地方政府可以随意制定实施阻止罗姆人进入当地的法令,对于违禁者,可以任意处置,轻则割掉耳朵,重则斩首示众;到了16 世纪末、17世纪初,波希米亚著名的将军华伦斯坦经常放纵部下劫掠、惨害罗姆人。
近代历史(18世纪末-20世纪末)
1761年,
匈牙利和波希米亚女皇颁布了命令,要求其辖境内的罗姆人改变流浪生活,强迫他们定居。该命令规定罗姆人不得在市区露宿,并且要将他们改造成为“新匈牙利居民”或“新匈牙利农民”。此外,还规定罗姆人的儿童必须寄养在
基督教信徒家中接受教育。然而,如果没有掌握谋生的技能和职业,他们被禁止结婚。执行这些命令同时,匈牙利政府还采取了一些令人发指的措施迫害罗姆人。他们经常无理由地逮捕罗姆人并进行严刑拷问,强迫他们承认虚假罪名,例如谋杀和盗窃,再以此为借口进行迫害。1782年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事件,当局以罗姆人“吃人肉”为由,一气之下处决了45名罗姆人。然而,经过多方调查后证实,这些罪名完全是捏造的,这45个无辜的人只是一场杀戮游戏的牺牲品。
18世纪,
奥地利女王
玛丽娅·特蕾莎和
约瑟夫二世皇帝支持重商主义政策,希望罗姆人留在奥地利境内,并试图把他们纳入奥地利天主教徒良民的行列。随后,越来越多的德意志邦国采取类似政策,罗姆人的境况才有所改善。然而,官方政策并没有改变普通民众对罗姆人的固有偏见。
19世纪下半叶,随着
罗马尼亚罗姆人解放运动和巴尔干半岛一系列解放战争的结束,新一波罗姆人迁徙开始。尽管原本居住在巴尔干地区的罗姆人现在已经分散到整个
欧洲,但德意志邦国的定居者对罗姆人持有不友好态度:他们认为罗姆人缺乏社交性、喜欢窃取物品并不负责任。
德国民众经常抱怨乡村地区的流浪者,尤其是罗姆人。作为回应,德国统一的缔造者、被称为"
奥托·冯·俾斯麦"的奥托·冯·俾斯麦在1886年给国家各级官员写了一封信,提出了以上问题。他强调区分两类人十分重要:一种是土生土长的信德人,他们的家族已经在德国定居多个世纪;另一种是最近从东欧来到德国的流浪者。不久之后,德国颁布了法律,赋予地方官员驱逐罗姆人的权力。借助这些法律,他们开始全面打压罗姆人和信德人,一些人被
驱逐出境,有些人因小偷小摸或其他罪名而入狱或被罚款。政府将流浪定义为非法行为,并采取行动将罗姆儿童从父母身边强行带走,送入国家创办的学校。当地政治家在士瓦本会议上讨论了所谓的"吉卜赛残渣"问题,并建议使用教堂钟声来警告当地的罗姆裔居民。1899年春天,
巴伐利亚州警察局设立了一个专门处理罗姆人问题的部门,由阿尔弗雷德·迪尔曼(Alfred Dillmann)领导,称为“吉卜赛信息情报处”(Zigeunernachrichtendienst)。该部门成立后立即开始搜集巴伐利亚地区罗姆人和信德人的
指纹、家庭信息和照片。1905年,巴伐利亚州进行了一次针对罗姆人和信德人的人口普查,迪尔曼的部门鼓励当地居民向他们报告这两类人的行踪和活动。最终,迪尔曼将收集到的
巴伐利亚州地区罗姆人的所有信息编制成一本名为《吉卜赛人书》(Zigeuner-Buch)的册子,出版于1905年。这项研究涉及约3350名罗姆人和信德人,结论声称由于这个群体的 "道德低下并具有犯罪倾向",他们将给社会带来灾祸。在《吉卜赛人书》中所提到的罗姆人和信德人都附有完整的
家谱,还包括他们的犯罪记录和被捕时的照片。
在纳粹德国时代,特别是1933年
阿道夫·希特勒上台后,对于罗姆人的迫害达到了极端的地步。纳粹分子采取了野蛮和残酷的手段,试图从肉体上消灭这个他们所谓的"劣等民族"。在纳粹德国,种族优劣的理论被大肆宣扬,他们认为日耳曼人是最优秀的民族,而吉普赛人和犹太人等被视为劣等民族,优秀民族应该消灭劣等民族。据历史学家约瑟夫·戈比利奇在他的著作《德国与种族屠杀》中指出,纳粹德国通过强制对未婚或已婚的吉普赛妇女进行绝育手术,将罗姆人驱逐出境(凡无德国国籍的罗姆人一律被驱逐到生活条件极为恶劣的地区),或直接杀害等方式,对手无寸铁的罗姆人实施了摧残和灭族的行为。据不完全统计,在二战结束后发现的被害致死的罗姆人尸体数量超过50万。
此外,
欧洲各国政府在采取同化和灭绝政策的同时,还对罗姆人实施了压迫和剥削。例如,
英国当局强迫罗姆人到苏格兰煤矿做矿工;
罗马尼亚有50多万吉普赛人被奴役,被迫在庄园主的领地从事劳役,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中叶才结束。另外,英国、
法国、
西班牙、
葡萄牙等国政府发现殖民美洲大陆可以获得暴利,就竞相遣送罗姆人到北美和南美
殖民地,为他们创造利润和财富。最早到达巴西的罗姆人就是在这一时期通过葡萄牙政府流放的形式而来的。
人口与分布
人口
统计难度大
对于罗姆族人口总数的精确统计尚不存在。罗姆人遍布全球、浪迹天涯,这也为罗姆族人口的统计工作增加了难度。各国学者和一些调查机构在试图统计罗姆族人口时各自选取的角度和运作形式的不一致也使得调查结果产生显著差异,罗姆族人口难以精确统计。造成统计数据不精确的原因包括:
横向地域维度的分布状况
比较权威的统计是
英国“少数民族权利协会”在1975年公布的数字,该统计显示当时全世界罗姆族人口大约在900 万人左右,其中500 多万人居住在欧洲,这中间的近 350 万人又集中分布在包括
巴尔干半岛在内的东欧地区。具体分布情况是: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约为75万;
罗马尼亚和
西班牙大体相当,各为66万,
匈牙利约59万;
苏联约48万;
保加利亚44 万;前
捷克斯洛伐克约 37万;
法国约 23 万
意大利、
葡萄牙、联邦德国各10万左右;
波兰、
阿尔巴尼亚、
英国和
希腊分别约6~5万;
荷兰约 3.5万;
比利时约1.6 万;
爱尔兰、
瑞士、
奥地利各为1万多;
瑞典、
芬兰不足1万;
挪威和
丹麦各约5千;
中东和
北非的吉普赛人约100万左右,南
北美洲有近 200 万人,约占当地人口的千分之五。此外,还有为数较少的吉普赛人散居在
菲律宾、西印度群岛、夏威夷和
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据2012年文献,罗姆族人口约1200万。亦有东欧研究的文献指出,以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来说,罗姆族人口总数在 2060 年将超过
斯洛文尼亚的总人口。
罗姆族是
欧洲最大的少数
族群之一。在2007年
保加利亚和
罗马尼亚加入
欧盟后,罗姆人成为欧盟内最重要的少数族群之一。根据2007年的统计数据,罗马尼亚境内的罗姆人大约有180万至240万人,而保加利亚境内的罗姆人大约有70万至80万人。
西班牙、
匈牙利和
斯洛伐克也有相当数量的罗姆人,分别约为65万、55万和40万人。截止 2017 年,
意大利境内约有13万罗姆人,占意大利总人口的 0.2% 左右。
纵向时间维度上的分布变化
罗姆人自流浪以来备受歧视和压迫。从 15世纪后半叶起,有关国家开始对他们采取限制措施,迫害他们的法令和条例层出不穷,仅在德意志和
奥地利就有 68 条之多。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更是约有 1/10 的罗姆人死于纳粹集中营,罗姆人人口急剧减少,在战后有所恢复。由于重视家庭观念的传统,罗姆人在
欧洲普遍老龄化的人口结构趋势下,却成为被生育政策激励而快速增长的群体,例如在
斯洛伐克,罗姆人群体成为繁衍后代最有动力的群体,斯洛伐克共和国是欧洲吉普赛人所占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其大约有42万至50万吉普赛人,占总人口的8%至10%。
分布
分布区域
由罗姆族历史沿革可知,罗姆人从印度北部迁徙至
中东、欧洲,之后又迁居
亚洲、美洲和非洲。罗姆人当今遍布全球,主要聚居地包括欧洲、
巴尔干半岛、美国、
苏联加盟共和国。
罗姆人可分为三大群体:罗姆群(使用罗曼尼语)、马努斯群(使用辛托语)、卡列群(使用卡洛语);其中马努斯群主要分布在
德国、
奥地利等国家,卡列群主要分布在西欧的
伊比利亚半岛、东欧的巴尔干半岛、北欧的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前苏联和
叙利亚等国家,以及
西班牙、
英国、芬兰
意大利、
匈牙利、前
捷克斯洛伐克等国。
分布环境
罗姆人散居全球,分布环境的自然地理特征多样。由罗姆族历史沿革部分可知,罗姆人在迁徙、散居和民族融合的过程中遭到了许多来自居住地和居住国家的政策压迫,其居住环境和民族境遇并不乐观;在罗姆人分布较多的区域,”吉普赛问题“成为重点关注对象。2001年,”吉普赛问题“成为中欧申请加入
欧盟的一个严重障碍。罗姆人继续逃亡到欧盟各国,引发了
种族主义争议。在罗姆人的家乡
印度,一些罗姆人因肤色而遭到激进种族主义者的袭击,这将导致更多的吉普赛儿童无法接受正常的学校教育;罗姆人的寿命会缩短,文盲率和坐牢的吉普赛人数量将上升;罗姆人的失业率将继续保持历史上的高水平;罗姆族社区的居住条件将继续恶化,情况令人担忧,更加贫困的村庄将遭受
肺结核和
脑膜炎等疾病的流行。
意大利是目前
欧洲唯一官方为罗姆人建立聚集地的国家,而截止 2017年,约 2 万罗姆人生活在政府规划的隔离定居点,约1万人生活在
贫民窟。
宗教信仰
罗姆人缺乏统一而固定的宗教信仰,他们一般接受所在地的宗教信仰,成为罗马天主教、新教、东正教和
伊斯兰教信徒,同时还保留着本民族传统的宗教仪式。罗姆人对宗教信仰采取了一种相对灵活的态度。每当他们迁徙到一个新地方,就会转而信仰当地居民所信仰的宗教。在西欧,罗姆人会跟随当地居民信仰
天主教或基督教,而在
俄罗斯,大多数罗姆人信仰东正教。罗姆人宗教信仰的广泛多变同他们所处的特殊环境密切相关,也与他们一开始对宗教的态度有关。罗姆人先民被迫告别故国
印度时,其语汇中只有一个意义宽泛的“神”的概念,意味着他们尚形成固定的统家教信仰。这种状况恰恰为他们日后接受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各种宗教形式提供了前提条件。在罗姆人看来,世间存在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超自然力量,善恶相对;同时他们又始终抗拒着命运前定的宿命观。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罗姆人充满矛盾的性格特点。对外族的宗教信仰,罗姆人大都运用这种原始信仰的观点来加以分析看待。
欧洲吉罗姆人最大的传统节日一一“圣玛丽节”就是因为
圣母玛利亚的宽爱仁慈与吉普赛人崇尚“真爱”的信条相结合的产物。
在历史上,罗姆人宗教信仰的广泛性在一定程度上为他们扩大了生存的空间。特别是在15世纪初期,随着一些国家从
罗马教廷的统治圈内独立出来,分布在这些国家的罗姆人的境遇开始得到明显的改善,他们通过宗教形式与外族保持着密切联系。在
希腊,罗姆人不仅与当地宗教徒交往,还与周边的
意大利、
法国等西方国家的
朝圣者接触,漂泊于欧洲大陆的罗姆人借着朝圣的名义四处流浪。从16世纪开始,正当
欧洲的罗姆人充分利用朝圣的名义流浪时,一些地方当局开始对罗姆人朝圣的动机和过程产生怀疑。在16世纪中叶,意大利的
米兰大公弗朗西斯科公开指责罗姆人,并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限制他们进行朝圣活动。到了16世纪70年代,由于欧洲宗教改革以及随之引发的
宗教战争,教会的权威受到限制,其作用也大打折扣,
教皇等权力人物逐渐放弃了为罗姆人签发朝圣证件。
语言文字
当今罗姆人大多接受所在地的语言。而罗姆人之间的联系曾有一项重要纽带,那就是他们共同使用的语言——罗曼尼语。这是属于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的一种语言。同时,罗曼尼语也是一种混合语言,融合了原始罗曼尼语和罗姆人所在国家的各种语言形成多种方言。大多数罗姆人使用特定的罗曼尼语方言,而有些人则在所在地的语言中穿插着使用罗曼尼语。罗曼尼语与任何
欧洲语言都不相同,它源自
梵语,并吸收了波斯语、
库尔德语和希腊语的词汇。世界各地的罗姆人都有自己的方言,但所有这些方言都共享基本的罗曼尼语词汇,因此全球的罗姆人可以相互交流。罗姆人使用的方言与罗姆人群落分布相关,全世界的罗姆人由血缘和语言大体可分为三大世系,即讲罗曼尼语(Romang)的罗姆群(Rom groups)、讲辛多语 (Sinto)的马努斯群(Manusgroups)或辛特群(Sinte groups)、讲卡洛语(Kalo)的卡列群(Kale groups),各大群落之下还都包括数目不等的众多亚群,并各自拥有自己的方言。同一群落的吉普赛人由于分布的国家不同,在语言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罗姆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由于罗姆人中文化程度低的人较多,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主要依赖口头传统。
民族文化
谋生手段
罗姆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社会生活方式。罗姆人男性常从事乐师、铁匠、贩卖家畜和驯兽等职业,而女性则更多地从事歌舞表演、
占卜、卖药和行乞等职业。这些职业与罗姆人的社会生活方式直接相关,因为他们经常迁徙,所以选择了不需要过多投入的职业以维持生计。
这种流浪和卖艺的传统从古代
印度本土的罗姆族就开始了。
英国近现代著名考古学家和探险家奥尔斯顿前往印度进行实地考证后得出结论:大多数罗姆人以卖艺为生,他们漫游四方,没有稳定的职业。除了个别非常出色的艺人能够过上奢华的生活外,大部分罗姆人在卖艺之余还兼职一些辛苦的工作,比如守夜、打扫街道、做日常工匠等。尽管罗姆人多才多艺且善于生存,但他们却受到印度其他民族的歧视,被禁止与其他民族通婚。英国学者
杰拉德在他的著作《英国的吉普赛人》中这样描述现代
印度的罗姆人:他们居住在贝哈和西北省邦的流浪部落,许多生活习俗与印度的吉普赛人相似。他们带着破旧的芦苇帐篷四处游荡,在附近的村庄安营扎寨。一旦他们从村民身上得到利益,就会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罗姆人人口众多,但仍然处于社会底层,从事音乐家、铁匠和皮革工人等职业。
从历史上看,各国的罗姆人是受奴役和压迫的少数民族。在欧洲南部和帝俄时代
俄罗斯的罗姆人主要为奴隶,他们在不同时期都受到歧视,甚至在1498年,
神圣罗马会议曾决定将吉卜赛人
驱逐出境。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们也遭受了
法西斯主义种族主义者的迫害和屠杀。长期以来,罗姆人从事的职业往往是较低贱的,包括歌舞艺人、
手工业者(如铁匠、木匠等)和占星术士。这主要是因为各国对他们的歧视所导致的。尽管如此,罗姆人擅长音乐、歌舞,特别善于辨别良马并观测
天文现象,拥有音乐艺术才能。
饮食
罗姆人的饮食内容广泛。无论是天上飞的、地上爬的,还是水中游的,只要是他们所处环境中的生物,几乎都被他们食用过(马、狗、牛等动物除外)。罗姆人禁食
马肉和
狗肉,也许与马和狗在他们的流浪和漂泊中扮演得力助手和伙伴的角色相关,他们有一条不成文的律法:“不许猎取任何像我们吉普赛人一样自由的、野居的动物。”
由于罗姆人迁徙到不同的地区,他们的饮食内容或者说饮食结构也有所不同。例如,在罗姆人的祖先尚未离开故土之前,他们的主食是大米,而进入欧洲大陆后,主食则变成了面食。有些部落居住在
山麓和旷野之间,因此他们依靠食用山区的食材,享受美味的“山珍野味”;而当他们迁徙至海岸线时,则改以海鲜为主食,充分享受海的丰富资源。特别是罗姆人最典型的“大杂烩”饮食习惯,更能体现出他们在适应新环境时顺应当地风俗的特点。
罗姆族是一个喜食肉,这可能与他们需要消耗较多体力的漂泊生活有一定的关联。然而,由于大多数罗姆人生活困难,他们很少花钱购买肉类食品,而是通过捡拾、投毒、拐骗、偷窃和捕猎等方式来获取食物。
服饰
罗姆人以
占卜和艺术表演为生,通常没有固定的居所,他们不信奉特定的宗教,追求自由。他们的服饰具有鲜明的游牧民族风格,同时也融合了多个民族的特色。正因为如此,英语单词“Bohemian”(波西米亚的)被用来象征吉普赛人的这种特质,常用来形容富有小资情调、喜好浪漫、气质忧郁的人,或用来描述独特的服饰和文艺风格。
波西米亚风格
波西米亚是一个位于
捷克境内的地名。在15世纪,许多流浪的罗姆人迁移到波西米亚并定居下来。在他们漫游的旅途中,吉普赛人和颓废派文化的人形成了独特的生活哲学,因此后来把这些人称为"波西米亚人"。由于罗姆人周游世界,他们的服饰自然而然地融合了所经之地各民族的影响。
印度的
刺绣亮片、
西班牙的层叠波浪裙、
摩洛哥的露肩肚兜皮流苏、
北非的串珠等元素都融合在一起,展现出异域风情。多褶大摆裙可能是斯拉夫特色,各种闪亮的碎片和首饰来自印度,流苏和坠饰可能源自中东波斯或北非摩洛哥。吉普赛人无法追求高质量的衣物,因此他们得到一件衣物后会逐渐进行装饰,从而形成繁复多样的风格。
款式与穿着方式
款式宽松、飘逸。如无领裸肩的棉质短上衣、低胯的叠纱大摆
长裙、宽松上衣式连衣裙、刺绣上衣、流苏
马甲等。波西米亚风的一个重要元素是手工
刺绣,白色的宽松上衣加人彩色刺绣。流苏马甲是波西米亚风格服饰的代表性款式,可以穿在宽松的上衣外面。
细节与色彩
花朵、
平邑雪萝树、褶皱,手工拼贴、层叠蕾丝、蜡染印花、皮质流苏、手工结绳结、刺绣和珠串,繁复装饰的皮靴、挎包,都是波西来亚风格的经典元素。暗灰、深蓝、黑色、大红、
柑橘、玫瑰红、玫瑰灰是这种风格的基色。
配饰
流苏的饰品、夸张的腰带、长围巾、层叠珠链、皮绳装饰或设计优雅的麻绳腰带、流苏包、造型夸张的挂件、纯银的戒指、
手镯以及臂环、木底的
坡跟凉鞋或者鹿皮流苏靴,都是完美的搭配单品。
住宅与出行
历史上的罗姆人居无定所、习惯流浪,但重视家庭观念,一般一家人住在大篷车或帐篷里。由于受到所在国的歧视和迫害,罗姆人无法定居生活,牛马拉的大篷车是他们迁居的工具,也是他们栖身之所,夜幕降临了,他们就围在火堆旁欢歌笑语,杯交错,载歌载舞。
大篷车,罗姆语称之为“哇多”(vardo),它不仅是罗姆人颠沛流离、四处迁所依赖的运输工具,而且也是他们藉以生存的流动起居室。大篷车最初出现在今印度北部。比较典型的大篷车通常是单厢式的,车轮十分高大,房门开在车的前面或后面,车其余三面开。如果车门开在车前,车厢后部就要安装一个存家用器具的行李架,车下安有一只存食物和餐具的柜橱。在大篷车内适车门后部装有一个煤炉,烟图伸出车顶外,烟囱新道攘放着一小
碗柜和一只子或者抽。车厢的两侧是存放衣物的五斗橱和活动的抽屉以及置放易碎物品,如瓷器等。
马匹是拉载大篷车的工具中最常见的一种。此外,
希腊、
西班牙的罗姆人使用驴,
中亚和西亚等国的罗姆人使用骆驼,在
印度则使用牛,
中美洲和
南美洲一些国家的罗姆人多用卡车作为牵引动力,英美等经济强国的一些罗姆人主要使用轿车,个别富裕者甚至使用豪车,大篷车成为衡量罗姆人家庭贫富的外在标志之一。
婚俗
罗姆人人的婚姻制度是由长老和家族成员共同管理的,为了维护本族的纯洁和传统价值观,罗姆人通常不与外族人通婚,并倾向于早婚多育,这导致了罗姆人社区封闭、贫困和相对滞后的特征。
然而,在特殊情况下,罗姆族妇女可能经过长老同意并履行一定的仪式后才能与非罗姆族血统的男人结婚,但前提是这个男人愿意成为罗姆人。如果有姑娘未经长老同意或未履行仪式就与外族人结婚,她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包括鞭打和被逐出族外。
过去,罗姆人的婚姻一般都是由父母包办,甚至还存在早婚的习俗,即父母为五、六岁的孩子举行结婚仪式,让他们跪在神案前,
宣誓永修百年之好。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各地吉普赛人的生活环境改变,很多旧的婚俗正在发生变化。现代罗姆人越来越倾向于自由恋爱和婚姻,
包办婚姻逐渐被取代,
婚龄也推迟到大约20岁左右。婚后,年轻夫妇可以幸福独立地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罗姆人的婚礼习俗有所不同。例如,
英国的罗姆人在结婚仪式上要求男女双方在证人面前握手,以表示双方愿意尽夫妻之责任;
西班牙的罗姆人要求新人手拉手进入礼堂,如果一方拒绝拉住对方的手,就中断婚礼;
意大利和
德国的罗姆人将金雀树树枝视为吉祥物,在婚礼上要求新人手拉手跳过金雀树枝,以希望新婚夫妇幸福美满;而西班牙的罗姆人在婚礼上有一个重要仪式是检查新娘是否保持贞操,符合要求后人们会向新娘表示祝贺,并举行歌舞庆祝,直到婚礼结束,新人才能共进洞房。这些习俗反映了罗姆人对婚姻的重视和对传统价值观的坚持。
家庭观念与社会组织
罗姆人是永恒的异乡人,他们没有土地和国家,却拥有紧密的家庭。罗姆人的家庭通常是大家庭,一家有六、七个子女并不少见。罗姆人的家庭结构比较牢固,家庭成员几乎从不分开,妇女和儿童要以他们的丈夫和父亲的活动为中心,随他们在不定的空间范围里辗转源移。每一个罗姆人都拥有特定的家族群落,这种家族群落是罗姆人的基本社会单位,实质上是一种扩展了的家庭共同体,一般由几个到 30 多个有直系血亲的家庭组成。罗姆语称这种家族为“维特萨”(Vitsa),它明显带有氏族公社的痕迹。每个家族都由一男一女两个地位等同的首领来具体管理,男首领叫“沃尔沃德”(Voivode),女首领叫“弗达”(Phuridai)。
丧葬
罗姆人在世界各地流浪,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婚丧等方面,都会受到所在国家各民族民俗的不同程度的影响。然而,在丧葬习俗方面,他们仍保持了自己的独特特点,他们非常重视对逝者的纪念,丧葬仪式可以帮助他们缅怀和怀念已故的亲人。罗姆人通常采取土葬方式;在丧葬前,人们会用盐水清洗尸体,给死者穿上喜欢的衣服,戴上金银首饰,并将双手交叉放在胸前,然后将尸体面朝上平放在棺材中,棺材内还会放入死者喜爱的物品、毛巾、肥皂、衣物等日常用品;在封棺之前,死者的亲属会痛哭,并在死者身上撒上圣水;下葬时,送葬的人会向坟墓投掷各种硬币;掩埋后,还会在地面上埋置一块木制标记作为标记;在死者被埋葬的一年内,家人会定期举行多种仪式来纪念逝者。这些仪式可能包括祈祷、献花、点燃
蜡烛等活动。
欧洲罗姆人与各地的印度教徒一样,在葬礼中穿
傣族。
禁忌
罗姆人保持着一些民族传统观念。例如,饮食方面的
禁食狗肉和
马肉。放食物的房间不能建造厕所,即使房间已经有了厕所也不可以使用。罗姆人结婚后一旦怀了孕,就要与一切人断绝来往,过起与世隔绝的生活。隔离期的长短各地区不一样,有些地区长些,如
德国,要让孕妇单独生活6个星期,有些地方则短些,如
英国只让孕妇单独生活4个星期。罗姆孕妇在隔离时间如果烹调或干其他事情,都必须要戴上手套,否则就是不洁。隔离期结束后,孕妇只有先到教堂举行了仪式或请长老出席了家庭
宴会后,才可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同时也可回到集体中与人们往来和接触了。孕妇要在远离宿营的地方生产,当孕妇临产时,家人要在一个较远的空旷的地方为她搭起一顶帐蓬,然后将她护送到那里。孕妇在生产过程中用过的东西,如被褥、衣服、餐具等都要待孕妇生产后扔掉或销毁,因为罗姆人认为这些都是不洁之物,会给人带来悔气。在
奥地利、
德国和
罗马尼亚等地的罗姆人为了不让刚出生的婴儿天折,妇女
分娩后将不许睡觉,以防妖魔乘机把孩子抢走,或在帐蓬前堆放许多干柴,点起熊熊烈火,以便驱逐来抢婴儿的恶魔。出于同样的原因,在奥地利和
英国等地的罗姆人不让任何人接触婴儿,包括婴儿的父亲也不让接触。有些地方在婴儿出生后的三个月之内,除了母亲之外,要回避任何人。
艺术
罗姆人在音乐和舞蹈方面展露天赋与才华,其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英国湖畔诗人
威廉·华兹华斯曾经形容罗姆人为: “一个外向的民族,他们有黑色的头发,散发着神秘气息,擅长
占卜,喜欢穿着华丽多彩的服装,以拉
小提琴为乐,只要你扔给他们一枚铜币,他们会立刻跳起舞蹈,唱起歌曲。”
音乐
罗姆人的音乐注重运用高音符和音符之间的大跨度
滑音,而他们的歌唱以其情感丰富而闻名。在早期,吉普赛人通常只使用
风笛(
风琴),后来加入了
提琴。18世纪初,乡村吉普赛乐队通常由两把小提琴(或一把小提琴和一把
中提琴)以及一把
大提琴(或
低音提琴)组成。从18世纪中叶开始,他们还增加了
单簧管。吉普赛作品中使用了特有的“吉普赛
音阶”(或称为“吉普赛
调式”),这个音阶的特点是含有两个
增二度音程,相当于升高四级音的
和声学小音阶。这种音阶可能起源于
印度,由吉普赛人传入东欧,在
匈牙利尤为盛行。它经常用于查尔达斯(Csárdás)
舞曲,因此也被称为“匈牙利音阶”(Hungarian Scale)或“匈牙利调式”(Hungarian Mode)。吉普赛风格的器乐曲通常分为慢的、节奏自由的前半部分和快的、舞蹈性强的后半部分。前半部分速度缓慢,节奏较自由,带有忧伤和抑郁的格调,具有抒情性,表现了吉普赛人民艰辛的生活和遭受歧视的悲惨境遇,呈现出悲剧色彩,就像蒙蒂的《查尔达斯舞曲》和
巴勃罗·德·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的开头部分一样。历史上有许多作曲家都使用了吉普赛音乐的素材,并运用了吉普赛音乐的特征,创作出具有鲜明吉普赛风格的佳作。例如,
弗朗茨·李斯特的《
匈牙利狂想曲》、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以及拉威尔的《茨冈》等作品。
舞蹈
罗姆人舞蹈也是
西班牙流行的弗拉明戈舞的主要源头之一。弗拉明戈是一种融合了歌曲(cante)、舞蹈(baile)和音乐(toque)的艺术表现形式。弗拉明戈常在宗教节日、礼仪、教堂仪式和私人庆典仪式上表演。这是许多社区和团体的身份标志,特别对罗姆人社区来说更是如此,他们在弗拉明戈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弗拉明戈的传承已经经历了不同的时代,家庭、社会团体和弗拉明戈俱乐部在保存和传播弗拉明戈中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2010年,
西班牙弗拉明戈舞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弗拉明戈这个词在
阿拉伯文中意味着“逃亡的农民”,它起源于15世纪末,当时居住在西班牙南部
安达卢西亚地区的罗姆人备受歧视。法律禁止他们从事农业以外的职业,迫使他们被驱逐到山区。罗姆人通过自己的歌舞来表达反抗。随后,这种舞蹈形式进入了城市,并逐渐从即兴娱乐发展为职业化表演。弗拉明戈从形式到内涵逐渐发生变化,成为狂热、豪放和不受拘束的生活方式的象征。至今,在
马德里的街巷角落,人们仍然可以看到弗拉明戈的活跃身影。作为一种娱乐和健身方式,它被忙碌的城市居民们广泛表演和演绎。
发展现状
战后境遇
由于罗姆族人与所属国家其他民族的生活方式存在差异,非罗姆人普遍对他们持有负面印象,认为他们无法融入主流社会,被视为乞丐、小偷或人贩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姆族人遭受了极端迫害,
纳粹德国将他们和犹太人一样关进集中营进行种族屠杀,约有40万到50万罗姆人遇难,但罗姆人由于没有本民族文字,罗姆人对本民族悲剧的记载并不充分。
世界大战结束后,罗姆人的处境并没有因此有太大的改善。在世界各地,罗姆人的问题普遍被忽视,他们的后代依然像前辈一样生活在困境中,不断面临歧视和迫害。对于罗姆人的状况,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正义人士深感同情,一些有识之士也为此付出努力。1969年,
瑞典议员丹尼尔·维鲁克德指出:“罗姆人经常受到歧视,这使得他们在许多方面的处境更加恶化。这完全不符合
欧洲人权会议的原则和
联合国通过的人权宣言的精神。这种明显的歧视阻碍了罗姆人的发展。因此,采取必要的措施来结束这种歧视是至关重要的。”罗姆人不仅需要适龄子女在学校注册,还需要更多具体措施。尽管表面上看,这些措施旨在控制罗姆人的流动并将他们融入现代社会,但其中潜藏的同化和歧视意味仍然是显而易见的。1972年12月,
法国政府颁布了一项法令,禁止罗姆人在街头叫卖。而罗姆人中的马努斯家族和辛特家族的大部分成员依赖街头售卖手帕、地毯等手工艺品来维持生计。这项法令的出台无疑切断了他们的生活来源,对他们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英国本土的罗姆人同样面临着艰难的生活。英国当局曾经效仿荷兰政府,通过建造大篷车营地的条例来解决问题,但由于政府对地方当局施加的压力较小,以及经费有限等原因,大篷车营地的建设进展缓慢。与此同时,地方当局以保护环境为由,投入大量资金来驱逐罗姆人。1968年,
女王陛下政府通过一项法令,将罗姆人的管理权力移交给地方议会,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措施。然而,这种做法实际上为地方当局迫害罗姆人提供了“合法”的借口,地方当局立即采取行动。1974年底,沃尔索市议会决定将当地的罗姆人赶出市区,并封锁大篷车营地,拆毁住房。结果,这些罗姆人家庭再次陷入流离失所的生活。
各地普遍发生了拆除罗姆人简陋住房和驱逐罗姆人的行为,并导致了一系列悲惨的后果。英国政府针对罗姆人的现状和特点,特意制定了禁止在公路上过夜的法令,规定“凡未经法律许可或宽容而在公路上宿营的人即为违法”。虽然西班牙政府颁布的许多法律条文并非专门针对罗姆人,但实际上却被用来对付他们。例如,地方法令的第50条明确规定:流浪是非法的,每个人都必须有自己的固定居所。现实情况是,
西班牙约有20%的罗姆人面临流浪生活,由于罗姆人十分贫困,主要依靠临时工、废品回收和小生意为生,这一规定等于剥夺了他们谋生的机会。此外,在20世纪70年代期间,为了发展旅游业,西班牙政府强行拆除或烧毁了大批“有碍市容”的吉普赛贫民居住区,导致许多罗姆人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而这些行为又违反了禁止流浪的相关法律。在
匈牙利,超过40%的罗姆人仍然居住在简陋破旧的木棚屋中,生活条件极差,与非罗姆人相比存在巨大差距。总体而言,匈牙利以及南斯拉夫、
苏联、
罗马尼亚、
希腊、
土耳其等国对待罗姆人的态度相对较为宽容,没有颁布限制他们行动的法律和法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来帮助罗姆人,取得了一些成就,这是英国、法国、
西班牙等国无法媲美的。然而,我们也注意到由于各国民众普遍对罗姆人存在歧视,再加上罗姆人自身的文化素养不高,他们在
匈牙利等国从事较为苦劳和低级的工作,社会形象不佳,地位较低等问题依然困扰着他们。
如今,一部分罗姆族人选择保持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没有固定居所。然而,在东欧许多地区,他们定居在极度贫困的
棚户区内,与其他民族的居民之间时常发生冲突。然而,在其他地区,一些罗姆族人依靠其传统文化(例如罗马尼亚罗姆人的铜匠工艺)取得了经济成功。在东欧共产主义时期,由于实行
计划经济,罗姆族人在就业方面相对较少遇到障碍。然而,随着东欧国家转向
市场经济,罗姆族人的失业问题日益严重。如今,在一些国家,许多罗姆族人依赖
社会福利生活,但这加剧了对他们的歧视,并产生了社会问题。例如,
斯洛伐克在进行社会福利改革时曾发生过针对罗姆族人定居点的骚乱事件。
保护措施
游行示威
2010年9月4日,在
法国及
欧洲多个城市上爆发了示威游行,抗议
法国政府今年夏季所推出的以驱逐罗姆族等"游民"为主的安全政策。此次游行由100多个法国非政府组织和人权组织发起,并且法国的主要反对党社会党和绿党等也积极参与了游行。
2005-2015罗姆人融合十年倡议
在2005年2月,中东欧8个国家在
世界银行、公开社会研究中心、
欧盟等组织的支持下,在
索非亚正式启动了“2005-2015罗姆人融合十年倡议”。根据这一倡议的要求,中东欧国家更加积极地关注罗姆族人的保护问题,许多国际组织也积极参与到这一倡议的行动中。
1996年,
欧盟委员会筹备了一场
圆桌会议,其中包括许多
欧洲罗姆机构的参与。会议发布了一份文件,名为《罗姆——一个真正的欧洲民族》(The Roma: A Truly European People),该文件强调了欧洲各机构在解决罗姆族问题方面的责任,成为了指导罗姆问题相关工作的重要文件。
在“倡议”的引领下,各国相继制定了“国家行动计划”,并于2005年开始执行。这些计划明确了目标、实现目标的措施、负责实施措施的机构和监测机构、工作完成时间以及资金来源等项目。此外,各国还建立了专门负责罗姆人事务的机构。除了加强现有机构中的罗姆机构外,各国还设立了罗姆人事务的“工作组”,匈牙利还成立了罗姆事务理事会,由罗姆知识分子和一些非罗姆知识分子组成,由首相担任理事会主席,主要为政府制定罗姆人政策提供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克罗地亚成立了“政府委员会”,由各部门代表、政府相关机构代表和8名罗姆人代表组成,是克罗地亚罗姆人事务的指挥机构和协调结构。此外,各国还完善了罗姆保护制度和法律,并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罗姆保护活动和项目。例如,2004年3月,匈牙利政府发布了第1021/2004号政府法令,旨在促进罗姆人的社会融合;2006年,
罗马尼亚政府对罗马尼亚罗姆人总体政策进行了修改,以符合“倡议”的要求;2006年6月,
保加利亚发布了《学校教育与学前养育教导发展计划》,明确了促进罗姆人在教育领域融入的政策。
塞尔维亚制定的《国家就业战略:2005--2010》《国家就业行动计划(2006—2008)》《国家就业服务工作计划》中都明确指出,罗姆人是重点关注对象之一。
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和民间团体积极参与罗姆人保护行动。除了前文提到的国际伙伴组织,还包括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公室、联合国妇女权利委员会、
欧盟、罗姆妇女论坛等。这些组织在罗姆人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具体国家、世界银行、倡议信任基金会、索罗斯基金会和欧盟等。监控方面,国际筹划指导委员会负责内部领导和监控工作,外部监控组织包括公开社会研究中心旗下的机构,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欧盟监测与支持项目处”(EU Monitoring and Advocacy Program)、“教育支持项目处”(Education Support Program)以及“罗姆参与项目处”(Roma Participation Program),还有
欧洲罗姆人权利中心、
欧盟委员会、
欧洲法院和国际特赦组织等。这些国际组织与“倡议”之间形成了紧密联系,形成了以公开社会研究中心和欧洲罗姆人权利中心为核心,联合
联合国、
欧盟、世界银行、欧洲罗姆信息中心、国际特赦组织、少数群体权利中心(Minority Rights Center)以及罗姆妇女论坛等外围组织的国际监测体系。该体系直接比较并施压执行“倡议”的九个国家,推动这些国家加强罗姆人保护工作。
罗姆人自身的社会参与程度也得到了提高。在2004年6月,
匈牙利选出了第一位罗姆议员Lívia Járóka女士,成为
欧洲议会的一员。而在“倡议”国家中,每年的世界罗姆人日(4月8日前后)都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以表扬和纪念罗姆人。
在“倡议”的影响下,各种支持罗姆人发展的项目、罗姆人论坛、会议和活动得到了更多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支持和参与。例如自2003年开始举办的“罗姆妇女论坛”已经举办了多次论坛活动,接着又有了“罗姆青年论坛”、“罗姆妇女权利运动”和“罗姆权利运动”,还参加了在
索非亚举办的“就业领域交流会”。2007年3月,在
欧盟和
欧洲青年论坛的支持下,罗姆青年峰会在欧洲举行。同年5月10日至11日,
保加利亚作为“倡议”的轮值主席国,在与保加利亚政府和“倡议信任基金会”的合作下,在索非亚举行了关于罗姆问题的“就业领域经验交流会”,来自60多个国家政府以及相关学者参加了这次聚会。而在2007年6月11日至12日,一些“倡议”参与国的罗姆艺术家积极参与了
威尼斯共和国国际艺术双年展,并组建了“罗姆展台”,这是罗姆人首次在这一重要活动中亮相。
相关作品
在文学艺术领域有许多描写罗姆人(吉普赛人、茨冈人或波西米亚人)的作品。
爱丝梅拉达(雨果《巴黎圣母院》)
雨果《巴黎圣母院》(1831)里的爱斯梅拉达,是一个街头卖艺的吉普赛女郎。她为人善良纯洁,内心与外貌同样秀美,却遭到教会和法院的阴谋诬陷,判处绞刑。作者利用美丑对比等原则凸显这部浪漫主义悲剧的震撼力。
卡尔曼(梅里美《卡尔曼》)
梅里美的《卡尔曼》(1845)后经
乔治·比才改编为
歌剧《
卡门》。卡尔曼是走私集团的女角,性格泼辣,举止粗放,常以色相为诱饵将人引入圈套,不仅谋财,而且害命。但她既非普通的刁妇悍妇,也不是一般的烟花女子。她坚持吉普赛人的传统,重视自由和独立,鄙薄循规蹈矩和平庸无能,为对抗束缚、实现主体意识而宁愿付出生命的代价。正是她这种社会叛逆者的胆识,使《卡尔曼》有别于庸俗的情杀悲剧。
神秘而充满激情的茨冈人(普希金《茨冈人》)
亚历山大·普希金居南俄期间开始将茨冈人纳入创作视野,受到拜伦、雨果等作品的启发,于1827年完成
浪漫主义长诗《茨冈人》。茨冈人来源于东方,神秘而充满激情。《茨冈人》里的贵族青年阿乐哥离开物欲横流和压抑的上流社会,加入一个由父女二人构成的茨冈家庭,随即相偕去各地闯荡江湖,从中体会他所追求的个性自由。他娶了这一家的女儿,自以为已在接近大自然的淳朴生活中脱胎换骨,与旧我彻底决裂,可是当妻子另有新欢时,他出于妒忌,狠心杀害了她和她的情夫。茨冈人却认为妒忌是文明人的一种自私感情。通过这一情节,
亚历山大·普希金继其另一诗篇《高加索的俘虏》(1822)之后,再度提出一个后来在列夫·托尔斯秦和库普林等人笔下得到进一步深化的命题:文明和粗野、都市和自然的对立。
茨冈马贩(高尔基《戈尔特瓦的集市》)
1897年高尔基写《戈尔特瓦的集市》时,他对罗姆人的描写已经不限于记述民间传说,而是直接取材于生活。干是我们看到了在憨厚的
乌克兰农民对比下一名茨冈马贩子弄虚作假的行径。诈骗原是一部分茨冈人的谋生手段,按照他们的伦理观,行骗不算罪过。
梅尔加德斯(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百年孤独》中出现在马孔多的吉普赛人精通
占卜和魔术,具有神秘色彩。吉卜赛老人梅尔加德斯就具有起死复生、
预言未来的能力。他还可以不受死亡之神的约束,能往来于天、地、冥
三界。他在故事发生以前的一百年便预言了整个布恩蒂亚家族的命运。
除此之外,描写了罗姆人形象的文艺作品还有小说《佐伊姑娘》(
科伦·麦凯恩)、
歌剧《
卡门》(
乔治·比才)、电影《
流浪者之歌》(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