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为广东药科大学直属
附属医院,实行附属第一医院和临床医学院一体化管理,是国家级食管癌多中心临床研究成员单位、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首任院长为朱士云,现主持医院工作的为副院长蒋文功。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建于1950年,前身为广州铁路中心医院,2004年转制成为
广东药科大学直属附属医院。2008年实行附属第一医院和临床医学院一体化管理。2016年更名为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截至2023年4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分为农林院区、共和院区,其中农林院区为院总部,医院
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000余张,有员工1679名,共设有56个科室,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403人。有学科、专科39个,有国家中管局重点学科1个,国家中管局重点实验室2个,部级重点专科4个,省级重点专科、学科7个,院级重点专科8个。2022年医院门急诊诊疗人次共78.73万人。
历史沿革
广州铁路中心医院时期
1950年,
衡阳铁路局广州分局开始筹备分局医院,同年10月12日,租用
广州市光孝路王德光私人医院作院址,正式开院,医院房屋面积1259.6平方米,因一半房屋被税警部门占用,设病床30张,住院病人由大沙头、黄沙两个诊所转诊进院。次年房屋全部收回,设病床60张,分设内
小儿科,外
产科学及接诊室,有职工40余人。
1952年,在现广州
农林下路19号处征地39.9亩,开始兴建新院。次年
衡阳市铁路中心医院解体后,人员、设备一部分留衡阳,一部分调
柳州市,一部分调广州与原广州铁路分局医院合并,正式成立广州铁路中心医院。
1954年4月,新院(农林下路)落成使用,新建病房大楼、门诊部等用房共13277平方米。1957年医院建一栋1202平方米的妇儿科二层楼房,有病床300张,设内、外、妇、儿、眼、传染、口腔科,同时东山铁路托儿所划归中心医院领导,直至1959年。
1979年扩大病房主楼
建筑面积1330平方米。1983年进行医院
环境治理。1987年新建成广南第二门诊部大楼,次年6月开始新建一栋19层病房大楼,医院病床在1979年至1989年,由441张增至534张,设内科(含四个病区)、外科(含三个病区)、妇产科、
小儿科、传染科、眼科、五官科、中医科、
皮肤科、口腔科等10个临床科室。
1988年10月根据
广铁集团卫生费改革的决定,医院第三门诊部交广州铁路分局管理,次年5月防治科与广南第二门诊部、铁路站段大部分卫生所、保健站给广州铁路分局管理。
1993年,医院成为
广东省首批国家级“三级甲等”医院,次年被评为卫生部“
爱婴医院”。1996年,被评为铁道部“十佳医院”。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时期
2004年12月,医院成建制移交
广东药科大学管理并成为其唯一一所直属
附属医院,更名为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同年,
临床医学专业恢复招生。2005年6月,临床医学系更名为临床医学院。
2008年9月,医院和临床医学院实施一体化管理。2011年,成为
暨南大学医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广东省红十字“扶贫救心”定点医院。2015年12月,
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时期
2016年3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广东药学院更名为
广东药科大学,医院相应更名为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次年医院成为广东省
生物医学大数据库
建设单位。2021年,医院成为广东省药学会药事管理专委会主委单位,次年成为广东省首批“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医院建设单位之一。
规模条件
整体规模
截至2023年4月,医院分为农林院区、共和院区,其中农林院区为医院总部,医院总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000余张,有员工1679名,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403人,高级职称192人,其中,双聘院士、岐黄首席科学家、珠江学者各1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2名。
截至2023年7月,医院配有
美国GEDiscoveryMR750W3.0T核磁共振仪、
飞利浦双T核磁共振仪、超高速CT、放射型
计算机断层显像(E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高能量
直线加速器、BostonH749ilab220CARTO血管内超声仪、EnsiteEE3000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IBI1500T11射频仪、GEvividE9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惠普CCU中央监护系统、PB840
呼吸机、主动脉球囊反搏机、便携式超声诊断仪、亚低温治疗仪、物理震动排痰机、心脏电生理记录仪、电生理刺激仪、进口
电子腹腔镜、纤维胆道镜、液电
砾石仪等医疗设施。
农林院区
截至2023年7月,农林院区位于
越秀区农林下路19号 ,门诊部设有普通内科、普通外科、妇产科、
小儿科、中医科、中医正骨科、眼科、耳鼻喉科、感染科、口腔科、
皮肤科、
心理咨询科、干部保健科、理疗按摩和针灸、代谢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心门诊,中心药房、中药房;配备有抽血处、化验、
心电图、B超和
放射科检查。
共和院区
截至2023年7月,共和院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共和西横街1号,有内科、外科、妇产科、眼科、中医科、正骨科、口腔科、皮肤科、心理咨询科、干部保健科、针灸理疗按摩等门诊,有内分泌风湿骨内科、中医科、康复医学科等住院病房,并配有化验、心电图、B超和放射科等医技科室。
科室设置
全部科室
重点科室
截至2023年7月,医院有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个国家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5个
广东省重点专科,1个广东省“五个一”
科学教育兴医工程重点专科,3个2021-2022年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个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临床药学
临床药学于2022年获批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同时也是广东省“十二五”医学重点学科、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临床药学专科有药学技术及教学人员69人,其中教授、主任药师8人,副教授、副主任药师4人,主管药师22人,主要负责临床药学、
药事管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等领域。
国家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
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內科先后获评国家药物
临床试验基地、铁道部重点专科、
广东省“五个一”
科学教育兴医重点专科等多项称号,科室设置专科门诊、心血管内科一区、心血管内科二区、重症监护室、心脏彩色超声区、心脏康复区以及心脏电生理诊疗区等7大诊疗区域,有医护人员48人,其中
主任医师5人、
副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护师1人、
主管护师4人。
心血管內科主要进行
心肌梗死、各种严重
心律失常、顽固性心衰、
心源性休克、心包填塞等危重症的抢救,及高血压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高脂血症和动脉硬化等常见病的诊治,其中
心脏起搏器及二尖瓣气囊扩张术是
广东省最早开展的单位之一。
肝胆外科
肝胆外科有主任医师、教授2名,副主任医师、副教授2名,病床38张,科内有进口电子腹腔镜、纤维胆道镜、液电
砾石仪等先进技术设备,并有超声诊断、CT、MRI、介入放射、HIFU刀等支持设备,能够开展各种肝、胆、胰、脾外科手术,包括各种
肝癌的肝叶切除术、巨大肝癌联合脏器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及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等高难度手术和腹腔镜
胆囊切除、腹腔镜脾切除、胆道镜手术等内镜手术,主要诊治复杂肝胆胰脾外科疾病。
骨科
骨科有
主任医师及
副主任医师共8名,收治病种包括脊柱、骨与关节的创伤、肿瘤、畸形、感染、退行性病变等骨科疾病,获得了
广东省、
膝关节置换手术资格,已开展颈椎、
胸椎、
腰椎前路钢板、钛笼植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椎间Cage及植骨融合术、
脊椎侧弯矫治手术,是广东省唯一“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症治疗研究基地”“骨质疏松病人教育广东分会”“卫生部医疗质量往里行骨质疏松诊疗协作基地”,高龄患者
髋部骨折的手术治疗是该科特色专科之一。
妇产科
妇
产科学形成
妇科学腹腔镜及宫腔镜
微创技术、妇科肿瘤规范化诊治、宫颈病变诊治、产科
瘢痕子宫再试产、
无痛分娩、双胎
妊娠规范化管理、盆底康复治疗等技术特色,以妇科肿瘤、妇科内分泌、
子宫内膜异位症、围产医学四大研究方向,下设妇科、产科、门诊等亚专科。现有医生16名,其中
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2人,中级职称4人。开展各种妇科疾病的诊治,包括妇科良恶性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内分泌、妇科生殖器畸形、妇科炎症等疾病,擅长妇科恶性肿瘤的规范化诊治,包括传统开腹和微创手术、各种方案化疗、热灌注治疗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综合处理以及宫颈病变的规范管理,连续数年在
越秀区剖宫产率最低,且评为
产科学V类机构。
医学成就
医学贡献
揭示DSG抗前列腺癌新的药理机制
2023年1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雄教授团队发现中药单体
薯芋皂苷配基具有抗前列腺癌的效果,并揭示其核心分子药理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药理学
学术期刊《欧洲药理学杂志》(The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上。该研究首次鉴定出DSG是一个UHRF1特异性靶向
小分子抑制剂,并揭示了DSG抗前列腺癌新的药理机制。
提供前列腺癌新的治疗方式
2023年1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雄教授团队发现前列腺癌对第二代抗雄药物
阿比特龙产生耐药新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AKT1 Regulates UHRF1 Protein Stability and Promotes the Resistance to Abiraterone in Prostate Cancer)发表在癌症杂志Oncogenesis,该研究首次揭示了阿比特龙通过
pi3k/AKT-UHRF1途径产生耐药的分子机制,而且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即应用
小分子抑制剂如MK2206靶向PI3K/AKT1 途径促进阿比特龙对
前列腺患者的药物敏感性。
肿瘤免疫治疗临床研究
2018年12月,医院
肿瘤学开展的CAR-T
细胞联合PD-1敲除T细胞治疗晚期
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成果被
欧洲肿瘤内科学会精选为口头报告,是全球首个PD-1敲除的CAR-T细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初步研究。
医学实践
中国第一例103岁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
1990年8月,医院成功为103岁老人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是中国第一例成功实施103岁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
中国首次慢阻肺治疗“助+治”模式
2012年,医院成立无创康复中心,在全国率先提出慢阻肺治疗“助+治”的模式,慢阻肺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
教育科研
教育
关联院校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广东药科大学直属
附属医院之一,挂牌广东药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
中国药科大学是中国三所药科大学之一,是
华南地区最早开办药学系列专业的高等学府,中国国内药学类专业最齐全的高校之一,入选
广东省“省市共建本科高校”“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建设高校行列,有药学、
临床医学、
药物制剂专业、
中药学、
生物制药、
临床药学等21个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药物分析、中药分析、卫生
统计学等42门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1门省级研究生示范课程和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全国
药学专业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8个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有中西医结合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药学、预防医学等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医院教培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行附属第一医院和临床医学院一体化管理,年承担近千名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和进修、实习生的管理及培养任务。截至2023年7月,医院设有国家卫健委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是卫生部临床药师制试点单位、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国家级基本消化内镜医师培训基地、
广东省普通高等
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基地、
暨南大学广东省
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有本科专业4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共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2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3门;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1个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
科研
截至2023年4月,医院获国家级
科技成果奖4项,省部级科研成果7项,市级科研成果2项,主持纵向科研课题500多项,其中国家级43,省部级93项。专利授权211项。参编专著和教材100多部,其中专著50余部。2017年-2018年,医院2个项目获得
广东省科技奖,其中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1项。
重点学科
截至2023年4月,医院有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广东省教育厅攀峰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十二五”医学重点学科1个。
中西医结合
广东药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为广东省代谢性疾病中医药防治重点实验室,被认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高脂血症调肝降脂”重点研究室和
华南地区唯一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脂代谢三级(重点)实验室”。学科以高脂血症、
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
心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重大疾病为切入点,开展中西医结合防治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临床、理论与机理、方药配伍规律及药效物质基础及其新药研发。针对
糖脂代谢紊乱疾病,建立中医药防治以高脂血症为代表的糖脂代谢紊乱疾病的“理论-
临床药学作用机制-物质基础”系统研究模式。
该学科先后获得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
一等奖、
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奖励近10项。承担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部重点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重大项目、广东省重大决策咨询研究课题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36项。主编中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载论文20余篇;申请中国国内外发明专利17项,已获授权11项,1项获广东省优秀专利奖。
临床药学
临床药学为
广东省“十二五”医学重点学科,学科有药学技术及教学人员16人,其中硕士生导师5人,教授、主任药师6人,副教授、副主任药师3人,主管药师4人。学科成员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3项,厅局级课题3项,广东省医院药学研究基金1项,院内课题1项,发表论文33篇,其中SCI收录1篇,核心期刊6篇、统计源26篇,参编书籍21部,其中主编3部,副主编15部。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4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代谢性疾病国际合作基地(广东)、国家级食管癌多中心临床研究成员单位、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诊疗与研究广东基地、
广东省药品临床应用监测中心、广东省生物医学大数据库
建设单位,有国家中管局重点实验室2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设有广东省博士工作站1个。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脂血症调肝降脂重点研究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脂血症调肝降脂重点研究室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唯一以“调肝降脂”创新理论命名的重点研究室,主要开展高脂血症证候标准及其肝证实质、调肝降脂方药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主任为
郭姣教授。研究室获得
广东省科技进步
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十一五重大专项等项目20余项;获国家、国际发明专利15项;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广州市科技进步
三等奖1项及广东省优秀专利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脂代谢三级实验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脂代谢三级实验室2009年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认证,研究方向为脂代谢,是
广东省首个中医药防治脂代谢研发平台,主任为
郭姣教授。实验室有
建筑面积1200余平方米,实验室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十一五”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包括广东省科技进步
一等奖在内的省级科技进步奖5项。
广东省代谢性疾病中医药防治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代谢性疾病中医药防治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为代谢性疾病中医药防治,以中医药理论研究为源头,以糖、脂代谢异常性疾病研究为切入点,主任为郭姣教授。实验室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
自然科学基金等20余项,中国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SCI12篇,获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声誉与排名
2021年,在2019年度全国三级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医院在全国1183家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中身A等级。在2019年度广东省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医院在全省147家三级公立医院中居第19位。
2022年,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医院在全国1227家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中居第229位,位列全国前18%。
2023年12月,医院被命名为2023年度
广州市健康促进医院。
院内专家
蒋文功
蒋文功为负责行政工作副院长,全面主持医院工作,是教授、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同时为
广东省民族医药协会理事会副会长、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临床药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模拟医学教育协会常委、
中国医院协会模拟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主教官,参与及支持省级以上教学和科研课题12项,在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参与著作编写5部。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郭姣
郭姣为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广东省代谢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心主任、中西医结合学科带头人、中西医结合代谢病科学科主任,先后主编全国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中医营养治疗学》《健康管理学》等8部;在世界传统医学、内分泌代谢、药理学领域前沿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授权专利19项,其中欧美专利2项。
郭姣提出“糖脂代谢病(瘅浊)”理念,创立“五位一体”的糖脂代谢病综合诊疗新模式,制定国际首个“
糖脂代谢病(瘅浊)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规范”。首提“调肝启枢化浊”新策略,研发了系列创新中药并转化应用,先后主持重大新药
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20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1项、
中国专利奖优秀奖1项、省部一等奖5项,获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协委员、
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擅长中医药、中西医结合诊治内、妇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病,尤其擅长内分泌、消化、心血管系统疾病防治,治疗
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
脂肪性肝病及其相关动脉粥样硬化性
心血管疾病等糖脂代谢性疾病疗效独到。
周万兴
周万兴为教授、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是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先后填补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医疗系统和医院技术空白10余项,获得广铁集团科技进步
二等奖1项和医院科技进步一、二、
三等奖共9项,主要研究方向是高血压病、心室重构与
心力衰竭机制与诊治 主持多项省、部级和厅、局级科研课题 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国家十五攻关、“863”课题和国际多中心协作研究,发表论文70余篇,获2014年“天晴杯”广东医院优秀管理干部称号。
擅长顽固性高血压病治疗、
心律失常治疗、经导管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等。
王希成
王希成为教授、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是医院
肿瘤学主任、学科带头人、肿瘤科首席专家,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卫生部立项课题1项、
广东省教育厅重大项目1项、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4项、广东省教育厅1项、
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1项、
吴阶平基金会1项、
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1项、
广东省卫生厅1项,在中华医学杂志、JCC、RSC、ONCOTARGET等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1篇,作为副主译出版专业专著1部,获得
实用新型专利1项,培养研究生10名,承担国家药监局肿瘤GCP
临床试验58项,
广州市重点研发计划1项,省科技厅4项,发表SCI论文20篇。
潘学谊
潘学谊为教授,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是医院大内科主任、血液内科主任、血液内科首席专家,以第一责任人承担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自由申报项目3项。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基金项目4项,其中2个分别获得1999年、2001年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科技进步
三等奖,获得2004年度广州铁路集团公司“青年科技拔尖人才”称号,近年主持省级课题6项,发表论文30余篇。
擅长
白血病、恶性
淋巴瘤、
骨髓瘤、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治贫血、出凝血病治疗,尤其对难治及多发性淋巴瘤的治疗。
资质认定
1993年,医院成为广东省首批国家级“三级甲等”医院。
2016年5月,医院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二批中医诊疗模式创新试点单位。
2017年5月,医院顺利通过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
2018年2月,医院顺利通过国家级“三级甲等”医院复审。
参考资料
历史沿革.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3-07-14
医院概况.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3-07-14
专科介绍.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3-07-14
历任院领导.网上院史馆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3-07-23
现任领导.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3-07-23
大事记.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3-07-15
科室介绍.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3-08-01
心血管内科.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3-07-22
科室介绍.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3-08-01
骨科.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3-07-22
妇产科.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3-07-22
医学生教育.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3-07-14
科室设置.广东药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3-07-22
现任领导.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3-07-14
蒋文功.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3-07-20
郭姣.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3-07-16
周万兴.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3-07-16
王希成.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3-07-16
潘学谊.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3-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