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舍那大佛是
龙门石窟的代表性唐代造像,位于
洛阳市龙门石窟西山南部奉先寺(也称大卢舍那像)中,是大卢舍那像龛的
主佛,由
李治下令开凿,工毕于公元675年,
武则天曾以皇后身份“助脂粉钱两万贯”。
雕像通高17.14米,头部高4米,耳朵长1.9米,佛像身披袈裟,衣纹平滑柔顺,顶饰螺髻,双耳垂肩,面容丰满秀丽,尤以柔美娴雅、亲切慈爱的微笑最为著名。
卢舍那是释迦如来的报身形象,是
梵语“losana”的音译,意为佛光净满、光明普照。佛教传入中国后,在隋唐统治者的推崇下迎来空前发展,并与中国文化融合,菩萨中国化、汉人式的容貌姿态已经逐渐定型,因此这个时期的卢舍那大佛已经呈现出中国人的脸型和气质。相传卢舍那大佛是按照
武则天的身形样貌所造,
洛阳市本地人也称她为武则天佛像。
卢舍那大佛代表了中国佛像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被誉为中国佛教
造像史上最杰出的作品,被中西方学者誉为“东方蒙娜丽莎”“中国的维纳斯”“世界最美雕像”。
文化内涵
佛教文化
唐朝时期佛教有净土宗、华严宗等,华严宗虽不如净土宗的统治地位,但也是当时的主要
宗派,在洛阳当地盛行,卢舍那佛是华严宗的
主像。佛有三身,即法身、报身、应身三种佛身,又叫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表明体、相、用三位一体。法身即为佛的本来之身;报身即为卢舍那,意为因修行依因果感召而来的报应身,代表修行圆满;应身为佛为超度众生显现之身。
名称来源
卢舍那音译自
梵语“Vairocana”,是佛光净满、光明普照之意。源于
唐朝华严宗的经典《华严经》中的“报身佛”,卢舍那佛是释迦如来的报身形象,卢舍那这个名字就是法身“毗卢遮那”的简称,释迦如来在立名时,把他的报身和法身立在同一个名中,表示法、报不二。
建造背景
时代环境
政治环境
《旧唐书-武则天本纪》中记载:“帝自
显庆(公元656-公元661)后,多苦风疾,百司表奏,皆委天后详决。自此内辅国政数十年,威势与帝无异,当时称为“二圣”。可见当时
武则天已经大权在握,为了给未来登帝制造舆论,为自己君临天下建立
政治权威,武则天推波助澜说服
李治建造卢舍那大佛,并以皇后身份“助脂粉钱两万贯”,在佛像完工后率领群臣参加卢舍那佛的“开光”仪式。
经济文化
唐朝从
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再到
李隆基缔造的开元盛世,唐高宗即位时,唐朝经济处在长期繁荣且稳定的状态,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都居世界前列。而佛教自
东汉时期沿丝绸之路传入
中原地区,在隋唐时期统治者的推崇下得到了空前发展,当时全国各地寺院达到3980余所,僧尼人数多达数十万人,
四大石窟造像也开始大规模进行。在强大的经济实力加持下,
李治和
武则天时已是唐代造像艺术的成熟时期。
建造过程
在佛座束腰部的北侧壁面上有一方
碑刻题记,名为《河洛上都龙门山之阳大卢舍那像龛记》,碑文记载了卢舍那大佛建造过程。
卢舍那大佛开凿于唐高宗时代初期,是唐高宗李治为其父皇
李世民追福而建,集合了当时最顶级的匠师进行打造。在公元675年十二月三十日,大佛完工。大佛开凿时间没有明确记载,有学者根据大佛的规模、施工难度等因素推测大佛的营建工程至少要20年。
大佛由
唐朝国师善导监制,其余还有检校僧西京实际寺善道禅师,法海寺主惠法师,大使司农寺卿
韦弘机,副使东面监上柱国樊玄则,支料匠
李君瓒、成仁威、姚师积等。
方位布局
自然地理
周边环境
卢舍那大佛位于中国
洛阳市龙门石窟伊河西畔龙门西山的南段
奉先寺中,龙门石窟位于龙门峡谷东西两崖的峭壁间,东西临山,分别是香山和龙门山,伊水自南向北穿流而过,形成龙门峡谷。
气候
卢舍那大佛处在
北亚热带向暖
温带过渡的气候带,呈大陆性、季节性、多样性等特征,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大风多,夏季炎热多雨且集中,秋季晴和日照长,属
温带季风气候。
地质
卢舍那大佛所在龙门
四大石窟,石质为
石灰岩,属于
寒武纪中世石灰岩、下寒武世紫色夹灰绿色
页岩和下、中奥陶世石灰岩,这一类石灰岩的石质细腻坚硬,所雕刻的石窟
造像精细入微,趋向写实,更为精致。
佛龛布局
整个大卢舍那像龛坐西朝东,坐标东经112.4°,北纬34.5°,南北宽约34米,东西深约36米,置于9米宽的三道台阶之上,地势高亢、视野开阔。卢舍那大佛是大卢舍那像龛的主佛,位于佛龛核心位置。
以卢舍那大佛为核心, 向左右两边辐射,从内向外依次为两弟子、两菩萨、两天王、两力士。八尊造像中弟子和菩萨表情微笑,天王表情严肃,力士则张口蹙眉怒目,表情夸张,中部两弟子一个若有所思,一个老成持重,菩萨端庄秀丽,以各自不同的姿势和表情,浑然一体互相呼应,呈众星拱月之势,烘托出正中偏上方卢舍那大佛中性而温婉含蓄的微笑。
造像特点
外观特征
卢舍那石雕像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是
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尊佛教造像。佛像结坐于束腰须弥座上,
波发高髻,丰满圆润、广额方颐,鼻高深目,双耳垂肩,神态祥和恬静,身着通肩式袈裟,佛衣轻薄,衣纹平顺,线条流畅。卢舍那大佛端坐的须弥座,呈
五边形叠涩出跳的束腰仰覆莲台面,在上层台面周沿每一仰莲花瓣的正中位置,各刻有高约24厘米的坐佛。在佛座接地的下端台面上,刻有一周平均体量为84厘米宽、53厘米长的半圆雕莲花花瓣,每一个花瓣上面都有一颗硕大的莲籽变形雕刻鱼贯排列。大像整体气势恢宏,雍容大度,半睁半闭的眼睛微微向下看,嘴角带着一丝微笑,将神与人的特点完美结合。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佛全身布满裂纹、表面风化剥落,双手残缺,法印不明,腿部及以下部分因地层裂隙及气温变化等自然因素塌毁。
建造技艺
卢舍那大佛的建造聚集了当时技艺最高超的匠师,头部的精细雕刻,衣饰的轻薄质感,庞大而繁的火焰文头光和背光图案,都代表了
唐朝最高雕刻技艺。
奉先寺整体采用圆刀雕刻手法,人物的细节表现更加准确到位。为达到比例和谐适中的视觉效果,建造者结合人体结构比例、光线明暗对比、视觉观察角度等因素将大佛头部比例放大,使得参拜者无论是近观还是隔岸远观,仍然协调适中。
佛像整体丰满圆润,脸圆且短,弯眉、大眼、小嘴,呈现出女性特征。卢舍那大佛位于龙门山中段山腰处,从高处俯瞰众人,又使人感觉可敬可亲。
材质优势
龙门石窟区域的地质构造属于
寒武纪中世
石灰岩、下寒武世紫色夹灰绿色页岩和下、中奥陶世石灰岩,这类石灰岩的石质细腻坚硬,所雕刻的石窟
造像精细入微,佛像也更为精致。卢舍那大佛轻薄的服装质感、规律的褶皱、发髻形态得以细致展现出来。
文物保护
古代保护
龙门石窟采用的石灰岩,易受流水的溶解和侵蚀,而西山的岩性横向变化大,易产生裂隙,导致渗漏水,一直是龙门石窟也是卢舍那大佛保护的重点工作。在20世纪70年代,龙门石窟工作人员发现了与大像龛同时期开凿的防水保护措施。在奉先寺顶崖正中,向南、北两个方向挖了一条深约1米,宽0.9米,长60余米的“人”字形排水沟,此条沟修整后仍可继续使用,在排除
山洪和阻拦滚石方面有良好效果。
宋代设立了
八作司,负责文物、建筑保护和修缮工作,卢舍那大佛佛座上刻有“东八作司胡副使十一人修佛记”。在大像龛的三面立壁上,有洞孔遗迹,与龛地面遗留的柱坑遗迹形成对应
开间的共存关系,此空间格局与宋代《营造法式》记录的屋架模数有相似内容,推测为宋代时期为大佛加建窟沿所留,是宋人为保护大像龛免受雨水侵蚀而采取的保护性措施。
现代保护
1961年中国国家科委将
龙门石窟的“石窟围岩崩塌、雕刻品风化、洞窟漏水”三大病害列入十年科研规划。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期间,
中国地质大学的几位教授先后来到龙门石窟进行地质调查。
1971年到1974年的
奉先寺加固工程,是国内第一个大型石窟维修加固工程,当时卢舍那大佛破损严重,右臂摇摇欲坠,为了对右臂进行加固,工人们最终采用化学灌浆和钢筋锚杆的方式,用一根长4米、直径24毫米的钢管,穿过钻孔直插石体,然后再灌浆封堵,资料显示,本次工程共使用了锚杆20根,灌浆1200公斤,有效防止了
四大石窟围岩的倒塌崩落及雕刻品崩塌。
1987年到1992年实施的“
龙门石窟综合治理工程”,修整了奉先寺古代排水沟延续到万佛洞,游览道路通达到各主要洞窟,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洞窟渗水情况,龙门石窟的整体面貌也得到了较大改善。
2000年,龙门石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将石窟寺抢救性保护放在首位,
奉先寺迎来了第二次大修。2021年12月龙门石窟奉先寺渗漏水治理和危岩体加固保护工程启动,勘察期间使用微波水分仪、探地雷达探测、红外成像技术、3D扫描测绘等科技手段,力求无损检测。施工期间,工人将封堵和疏导排水相结合施、采取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相结合的方法,最终完成奉先寺区域山顶微裂缝封堵灌浆2806平方米,修缮古代排水沟106米,新增排水沟89.4米,增设滴水檐62米,压水试验钻孔12个,加固较大危岩体68块,粘接碎裂岩体1107平方米,安装被动防护网600平方米,主动防护网2970平方米,对佛像进行加固,也有效修复了
奉先寺的构造裂隙的病根。
价值与影响
艺术价值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窟艺术宝库之一,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中国最大的露天石刻艺术博物馆,代表着中国石刻艺术最高峰。大卢舍那像龛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露天佛龛。而卢舍那大佛又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的造像,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
科技价值
1976年在大卢舍那像龛顶部发现的“人”字形排水沟,是中国古代
四大石窟艺术工程中一项有重大科技意义的建筑实例。
2022年在
奉先寺大修过程中,考古人员首次在卢舍那大佛面部检测到金、银元素。位于卢舍那大佛右侧的胁侍
普贤菩萨,其右眼保留了完整的琉璃眼珠,脸上经检测存在
铅白图层。这几项发现对研究
龙门石窟奉先寺
造像的装饰特点、制作工艺及保护历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影响
光明皇后非常敬仰
武则天,武则天在雕刻卢舍那大佛的消息由入唐求法僧传至
日本后。天平十二年(740年),在参拜完河内国大县郡(今
大阪府柏原市)知识寺大佛后,
圣武天皇发愿“朕亦奉造”,光明皇后随行力劝。于是在日本东大寺内供奉“卢舍那大佛”。
相关传说
卢舍那大佛被称为“武则天大佛”的由来:相传,有一天早晨,武则天正在对镜梳妆时,感叹道“眼前纵有千般好,百年之后还是一堆枯骨,有谁知道我的模样?”
李治道:“这有何难,可令画工画像。”然而武则天依旧不满意。为满足武则天的心愿,唐高宗最终下令开窟
造像,而当时的工匠心领神会,最终按照武则天的相貌雕刻了卢舍那大佛。
武则天临朝称制(684年)后,为自己造字取名为“(读照)”,意为“日月凌空”,与卢舍那大佛光明普照意思相当,因此武则天与卢舍那大佛不仅样貌相同,名字也相同,被
洛阳市当地百姓称为“武则天”像。
相关文化
2014年
端午节前夕,著名诗人
余光中应邀参加中国(开封)宋韵端午诗会,在游览
龙门石窟是,他在卢舍那大佛前深深陶醉,作下长诗《卢舍那》。
把郁郁磊磊从中劈开
要等多少劫数啊岩壁
才有幸雕磐作龛,刻骨成佛
接受胡汉五体的罗拜
摊成几千里丝路牵引
才牵来多少队骆驼络绎
驼铃摇醒中亚的岑寂
蹄印纵横,一步一陷坑
早被风沙一层层掩埋
留下斑斑这龙门古迹
上面是柏树林勃勃,天机不改
下面斜行着地质露筋,远看
像一片蜂房参差,近看
有深有浅,各有各的玄秘
只要有佛,那怕只高三厘米
每一壁也自成一龛洞天
两千多神龛供着十万尊佛像
又似在户内,又似在露天
朝东,其中有一龛与天相通
洞里朝廷的气象,巍巍拱着
一佛,二徒,二菩萨,二天王
二金刚;至尊坐镇在中央
左右贤徒是近身的弟子
不乘青狮或白象,只能胁侍
再左右依次是天王,力士
如此排场,两侧供奉着谁
谁才配中间坐在主位
除非卢舍那,佛陀的化身
卢舍那,佛陀修炼成正果
华严净满,光明乃能普照
背负着圆光,火焰纹升腾
只见他,宽额丰颊,螺髻高戴
眼睑微垂着慈祥,目光
隐隐,俯接信徒的仰望
至于佛身,通肩的衣纹
弧线疏疏若涟漪展圈
双手已断于岁月,但手势
引据之间,施无畏或与愿
卢舍那居中,崇逾十七米
嵯峨相当四层的高楼
二金刚,各为十米,俨如重臣
侍帝王于朝廷,当旭辉
自香山背后凌伊水照来
奉先寺这一窟巨龛,坡半
高据,横阔又纵深,拾长阶
百级而更上,不胜其优势
香客尚不及莲座,抱佛脚
是妄想,攀佛膝更不能
惟卢舍那的眼神将我们
降吧,再回神已莫能
起建龙门这浩大的工程
多达二万贯是武后所捐
原是她自己的脂粉钱
这豪举不免引起了传说
说匠师挥锤敲凿的法相
难免暗传武后的风姿
三年后,神工终毕于一龛
耳长近二米,只算是常规
但眉弯新月,杏眼修长
几乎要入鬓,竟双倍于唇宽
几令我忘记俯临吾身
是佛陀的报身,而非才人
妙手的雕师啊,雌雄同体
竟叠合了天人于一瞬
武则天姓武,性却近文,施政
测,临朝却露出真性
在龙门东山建寺落成
芬芳袭人,为山多香葛
名山为香山,并命众臣
赋诗以志庆,先成者赏锦袍
左史东方最先,即得袍
继献所作,文采可观
夺回东方虬手中锦袍
改赐了次交的宋之问
千五百年前,如此奇女子
自为天下所不容,政体
伦理,都被她一扫而开
理直气壮,数尽了她的罪名
道观,佛堂,后宫,前殿
任由她出入,来去
龙子龙孙,任由她废立
男女之大防,任由她取舍
天纵聪明,兼容这许多矛盾
十恶不赦,偏如此爱才知人
能诗能文,遗作竟不传后
惊世骇俗,遗容竟托佛相
而不朽。可惜我来迟了
迟来了足足十五个世纪
啊不,与此人同朝共代
未必能避灾:哀哉!善哉!
但隔着时光如伊水迢迢
功过且归历史,名胜等待远客
象教自能推佛法,色空何曾空
都说大乘西来,此乃东方美
之典型,想起了米罗女神
同样可惜都缺了双臂
别具不完美之美,想起
蒙娜丽莎,不知要瞒些什么
笑意盈盈神秘到现今
想起菩萨来中土,空净之中
常含着一涟笑意,解严了
眼神与唇态,像难以捉摸
(佛曰不可说)的倒影
偶然,历史也会眨一眨眼睛
2014年
央视网发布纪录片《国宝档案》武则天传奇——卢舍那大佛。
2022年央视网发布纪录片《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 第二十二集
龙门石窟(下),记录了卢舍那大佛第二次大修。
参考资料
龙门石窟.龙门石窟研究院官网.2023-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