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芝
三国时蜀汉重臣
邓芝(?—公元251年),字伯苗,义阳郡新野县(今河南省新野县)人。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将领。
邓芝是东汉司徒邓禹的后代,早年曾进入益州求官,但未得重用,只得投靠巴西郡太守庞羲,担任其幕僚。刘备平定益州后,欣赏邓芝的才能,先后升其为郫都区县令、广汉郡太守。邓芝因为为官清明节,颇有政绩,入朝任尚书。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刘备去世,邓芝拜见丞相诸葛亮,提出此时应该加强蜀吴两国的联盟关系,诸葛亮于是派遣邓芝出使孙吴孙权。邓芝抵达吴国,说服孙权与魏国断交而与蜀国结盟。建兴二年(公元224年),邓芝再次出使吴国,深受孙权赏识。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北伐北伐,进驻汉中市(今陕西省汉中市)。邓芝被任命为中监军、扬武将军,与赵云据守箕谷绥阳谷道(今陕西汉中西北),佯攻眉县(今宝鸡市辖县)以掩护主力。因马谡败于街亭之战,邓芝与赵云所率的部队遭到魏军主力进攻而战败。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去世,邓芝升任前军师、前监军,兼兖州刺史,封阳武亭侯;不久,邓芝又督领江州。延熙六年(公元243年),邓芝升任车骑将军,授予节杖。延熙十一年(公元248年),涪陵区发生叛乱,邓芝率军征讨平定,使当地百姓安居。延熙十四年(公元251年),邓芝去世。
孙权认为邓芝是真正能促进蜀吴两国团结和睦的人。陈寿评价邓芝为将二十多年,赏罚分明,体恤士卒;他在官场上不懂得矫饰个人情绪去巴结士人;生活中也追求简朴,为官而不为家人谋利,是坚贞清高之人。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邓芝字伯苗,义阳郡(今新野县)人,是汉朝司徒邓禹的后代。汉末年间邓芝前往益州(今四川省重庆市陕西省南部及云南省西北部地区)求用,却没能得到益州牧刘璋的赏识重用。邓芝听说时任益州从事的张裕擅长看相,于是前去请他为自己相面,张裕预言邓芝将来会在七十岁的时候官拜大将军并封侯。而后邓芝听说巴西郡(今重庆市和四川省部分地区)的知府庞羲爱才,于是前往投靠。刘备平定益州之时,邓芝时任郫都区(今四川郫县)的邸阁督。刘备到了郫县,与邓芝交谈过后,对他十分器重,先后提拔他为郫县县令、广汉郡(今四川省广汉市)太守。由于邓芝为官清廉严明,所到之处皆有政绩,于是又被调入朝廷担任尚书。
出使孙吴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四月,刘备在永安县的行宫去世,诸葛亮奉遗诏辅佐太子刘禅继位。此前,吴王孙权曾派使者前来求和。对此,刘备先后派遣宗玮、费祎等人前去做回访。丞相诸葛亮担心孙权要是得知刘备去世,会另有图谋,不知如何是好。彼时邓芝前来拜见诸葛亮,向他表示当今皇帝幼弱,并且刚刚继承皇位,蜀汉应当派遣级别高的使臣前往孙吴,重申两国交好的愿望。诸葛亮称自己也早有此意,只是一直没能物色到合适的人选,不过今天总算找到了。邓芝问此人是谁,诸葛亮表示,那正是邓芝自己啊。于是他便委派邓芝前去见孙权,加强两国友好关系。
同年十月,邓芝抵达孙吴。彼时东吴还未与魏国断交,对是否要与蜀国保持交好还犹豫不决,故而没有马上接见邓芝。邓芝于是主动写信求见孙权。他表示自己此次前来不仅是为了蜀汉,还是为了吴国。孙权这才接见了邓芝,并向其表达了自己的顾虑。孙权表示自己虽愿与蜀汉亲善,但是现今蜀国国君年幼,加上国土面积小,发展受限,倘若魏军发起进攻,蜀国恐怕尚且难以自保。对此,邓芝分析称吴蜀两国坐拥四个州的土地;吴王孙权具有定国安邦的才略,蜀国的诸葛亮也是当代人杰;蜀国周边具有许多险要的地方可以固守,吴国则有吴松、钱塘县、浦阳三江可以用以阻隔外敌。倘若两国能够结合各自的优势,结为同盟,那么进可兼并天下,退也可三分鼎立。但是如果孙权臣服了魏国,那么魏国方面一定会让孙权前去洛阳市朝见,至少也会要求太子去做内侍。届时倘若孙权抗命,魏国就有顺理成章的理由出兵讨逆,征伐孙吴。而到那时,蜀汉军队也必定顺长江而下,寻找时机进攻吴国。如此一来,江南之地也就不再归孙权所有了。孙权思量许久,认为邓芝言之有理,于是便与魏国断绝关系,专与蜀国联合,并遣使者张温到蜀国回访。
建兴二年(公元224年),蜀国再次派遣邓芝出使孙吴。孙权向邓芝表示,倘若天下太平,蜀吴两国君主分而治之岂不是一件乐事。邓芝却称天上没有两个太阳,地上也不会有两个君王。倘若消灭魏国后,吴国还不能够认清天命而归顺蜀汉,那么为人之君就会各自去光大自己的德泽,为人之臣也会各自去竭尽自己的忠诚,而将领们也会各自握锤擂鼓,到时候战争就要重新开始。孙权听了笑称邓芝竟诚实至此。孙权在后来写给诸葛亮的信中有言,在蜀汉前往孙吴的使者之中,丁厷说话浮夸铺张,阴化又不善言辞,真正能促进两国关系和睦团结的人,只有邓芝。
率军北伐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策划出师北伐,准备攻打岐山,进驻汉中市(今陕西省汉中市)。邓芝被任命为中监军、扬武将军,与时任镇东将军赵云据守箕谷(今陕西汉中西北地区),佯装要攻打郿县(今宝鸡市辖县)以吸引曹真所率领的魏军主力。然而,随着马谡街亭之战中为张郃击败,诸葛亮的计划暴露,邓芝与赵云所率疑兵遭到了曹真主力的进攻,因兵力差距悬殊而战败。不过因为有赵云收敛群众固守,此战并未造成重大损失。事后,诸葛亮曾问邓芝,街亭退军,兵将散乱无序,溃不成军,为何唯独箕谷退兵,这些兵将们都没有彼此失散呢。邓芝表示,只因有赵云亲自断后,军需物资才没有丢失,兵将之间也未曾溃散。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去世。邓芝升任前军师、前监军,兼兖州(今山东省西部及河南省东部地区)刺史,封阳武亭侯。不久后,邓芝又担任江州(今渝中区)地区的军事指挥官。邓芝多次与孙权通信,致以慰问,孙权也馈赠他丰厚的礼品。
涪陵平叛
延熙六年(公元243年),邓芝升任车骑将军。后来又被朝廷授予节杖。延熙十一年(公元248年),涪陵区(今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属国的大姓徐巨叛乱,杀死了属国都尉造反,邓芝领军前去镇压,杀死造反者的首领。平息叛乱之后,邓芝又采取措施,将当地的富豪大姓五千多家迁入蜀地,直接受蜀汉中央政权的控制,避免了涪陵再次发生大姓反叛事件,并在当地选拔骁勇的将领管理军队,使百姓得以生活安定。
延熙十四年(公元251年),邓芝去世。
重要争议
邓芝因其生年不详,因此年龄上存在争议:
在为邓芝算命时,张裕预测邓芝70岁时将晋升为大将军并封侯。果不其然,243年邓芝被封为车骑将军,这一职位相当于大将军。如果张裕的预测准确,那么邓芝的出生年份大约在171年左右。根据《三国志》记载,宗预曾批评邓芝七十岁高龄仍然紧握兵权。综合分析,邓芝的生年应在168年至177年之间,离世时约80岁。
根据张大可和朱枝富所译的《三国志精选新绎》中,邓芝享年74岁,故生年应为177年。
人物评价
三国时期孙吴开国皇帝孙权评价在蜀汉的使者之中,丁厷说话浮夸铺张,阴化不善言辞,真正能促进两国关系和睦团结的人,只有邓芝。
晋朝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邓芝为将二十多年,赏罚分明,体恤士卒;他在官场上不懂得矫饰个人情绪去巴结士人;生活中也是追求简朴,为官却不为家人谋利,是坚贞清高之人。
现代历史学家纪连海评价邓芝是敢于实话实说的正直之人。他因为这种品质,受到孙权的赏识,却也因为憨直太过,为官多年一直与同僚关系不睦。
轶事典故
七十掌兵
邓芝性情高傲,连大将军费祎等人都要避让他三分,但是一同在朝为官的宗预却不肯向他低头。有一次,时任车骑将军的邓芝从江州成都市,入朝觐见后主时,曾问宗预,六十岁的人按照礼仪已经不再从军,他为何反而还能开始指挥军队呢。宗预回答表示,邓芝自己七十岁了还没有交出兵权,自己六十岁为什么就不能接受兵权。
有违物性
邓芝出征涪陵区的时候,曾见到有黑色的猿猴在爬山。邓芝喜爱射箭,于是用弓弩射猿,果然将其射中。结果猿猴将箭拔出,并用树皮和树叶塞住伤口。邓芝见了直呼,自己违背了生物的天性,因此也到了该死的时候了;另一种说法是邓芝见到猿猴抱子爬在树上,于是用弓箭射中了母猿。其子为母猴拔箭,并以树皮和树叶为母塞住创伤。邓芝见了叹息不已,觉得自己罪该万死,遂将弓弩扔进了水中。
人物关系
母亲:郑天生。
儿子:邓良,世袭邓芝之爵,景耀年间为尚书左选郎;晋朝时期任广汉郡太守。
后世纪念
邓芝墓
历史上邓芝领军涪陵,死于军中,葬于德阳县青石祠(今遂宁市,辖遂宁、潼南区等地),其墓阙位于现今潼南县境内。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梓潼县志·墓》有记载:“蜀汉邓芝墓,县西南五里,有二石阙;芝,南阳人,仕蜀为车骑将军。”爱新觉罗·颙琰四川通志》亦有相似记载。据后世考证,邓芝墓位于今重庆潼南县青石山。其他地方亦有邓芝墓,不过包括梓潼在内的的均为蜀中百姓为纪念邓芝促进吴蜀两国交好,使人民安居乐业而设置的祭奠墓。
邓芝像
今四川成都武侯祠刘备殿前的东西廊,供奉有蜀汉文臣武将的塑像28尊。其中东廊为文臣廊,塑有文臣14人,依次是庞统、简雍、吕凯、傅肜、费祎、董和、邓芝、陈震、蒋琬、董允、秦宓、杨洪、马良、程畿,其中邓芝高192厘米,坐高95厘米,列于第七位。
研究书目
《三国志》
《资治通鉴》
《华阳国志》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在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中,邓芝的形象与历史形象基本吻合。邓芝作为蜀汉重臣,在外交和军事方面都有奇才。他最初只是郫都区看守粮仓的一个小官,自从结识刘备以来才受到赏识,并一路升迁,官至尚书。刘备去世后,邓芝两次出使孙吴,成功说服孙权与蜀国结盟,并得到了孙权的肯定和赏识。邓芝有文臣之谋,也有武将之勇。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时,邓芝担任中监军,与赵云箕谷绥阳谷道诱敌作战,后蜀军撤退,只有邓芝和赵云的部下没有损兵折将。蜀汉涪陵专区发生叛乱后,也是邓芝率军征讨,让该地区恢复了稳定,使得百姓安居乐业。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三国志(上下册).豆瓣读书.2024-04-30
资治通鉴.豆瓣读书.2024-04-30
三国演义 (1994).豆瓣电影.2023-11-22
三国之见龙卸甲 (2008).豆瓣电影.2023-11-22
风起陇西 (2022).豆瓣电影.2023-11-22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出使孙吴
率军北伐
涪陵平叛
重要争议
人物评价
轶事典故
七十掌兵
有违物性
人物关系
后世纪念
邓芝墓
邓芝像
研究书目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