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彤塔位于
河北省邢台
南宫市北部旧城村(县城旧址)原普形寺内,东南距县城一点五公里。该塔名称由来据当地传说,寺初建时,庙内供有“菩(普的同音)萨娘娘”,又因塔砖多朱红色,塔顶佛像亦为
铜铸造,故名普彤塔。
普彤塔始建于
刘庄永平十年(公元67年)。塔为八角九级,楼阁式
砖塔,塔高33米,底层直径5米。塔身每级出檐,檐下翘置斗拱,塔檐全部呈弧形。塔的须弥座正南面有一门洞直至塔心,塔心下有一砖井,砖井东、西、北三面之上分坐石佛三尊。这种
佛龛营造方式在
佛塔建筑中较罕见。现存普彤塔为明代所重修,呈明代建筑风格。
普彤塔历代多次扩建修缮。
李世民贞观四年(公元630年),由“大耳禅师”主持重修;
宋朝中期进行了一次大修;明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进行了较大规模修缮,在塔顶装置了“仰莲钻首”铁制塔刹;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72年)重修,并有普彤塔寺重修碑,保存尚好;民国以后又修了两次。
普彤塔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建筑之一,其建筑形式独特,结构别致,砌筑严谨。1982年,普彤塔被定为
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据《
后汉书》记载:“世传明帝夜寐南宫,梦见
金朝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
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帝于是遣使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形象焉。”
《
高僧传》卷一记载:“
刘庄刘庄永平中,遣郎中
蔡愔、博士弟子
秦景等往西域天竺寻求佛法。
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带)遇
迦叶摩腾、
竺法兰,邀二人来中国……。”相传,建
佛塔选址
南宫市城内,是因汉明帝刘庄随其父
刘秀被
王莽追杀时,曾在南宫驻,并在大风亭下对灶燎衣、吃饭歇息。
刘秀言此地是风水宝地。摄摩腾和竺法兰在回
洛阳市途中,明帝刘庄命其在南宫大风亭附近修建佛塔。
此塔为八角实心砖塔,共9级,塔高33米,底层直径5米,塔身每级出檐,檐下翘置斗拱。
塔的须弥座正南面,有一门洞,直至塔心,塔心下有一砖井,砖井东、西、北三面之上分坐石佛3尊,这种
佛龛营造方式,实属罕见。
在风雨剥蚀的漫长岁月中,普彤塔经过魏(三国)、唐、宋等各朝的重修、维修。
明嘉靖十五年维修时筹集资金甚多,动工规模较大,按明代建筑风格修塔一新。
1966年邢台地震,塔顶震掉铜佛3尊,均为红铜质菩萨像,最大的一尊是观音菩萨,高41厘米,重8.25公斤,观音菩萨安详地坐于“
普陀山海岛”(东海小岛普陀山)海岸,手扶佛经、口念经语、衣着佛珠、一足蹬着海岸,足下蹬莲,一足伸向海水,水中生莲一株,海水波涛滚滚,上浮
海马、鱼、
海螺等海生动物和佛经、元宝等物,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普渡众生的庄严形象栩栩如生。
背部刻有铭文:“永平十五年正月十五日摩腾建
竺法兰大耳三藏公至太和四年
破五节日
海和尚重修至嘉靖十五年七月十五日重建……”
塔名取“普彤”二字源自于佛经《妙法莲花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解释:“普以周普为义”。佛学“普渡”指大慈大悲,普渡众生。“彤”为朱色。
东汉时,娘娘住的皇宫涂朱色,叫“彤庭”,因为塔后
普彤寺内供奉着菩萨,塔身及寺均为朱色,故取“彤”字,所以塔取名“普彤塔”。
2013年5月3日,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位居全省前列。
邢台市新增10处:临城县补要村遗址、
隆尧县柏人城遗址、
邢台县鹿城岗、
南宫市后底阁遗址、
临西县临清古城遗址、邢台县南贾乡石塔、
平乡县文庙大成殿、南宫市普彤塔、邢台市天宁寺前殿、邢台道德经幢。
文化活动
辛勤考证者
2004年8月1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了《中国最早的塔---普彤塔》一文,并配发了普彤塔的照片,旋即在海内外佛学界引起强烈反响。
这篇文章的作者巩修山,现任南宫市政协常委、政协提案委委员,是一位多年来利用业余时间致力于佛学研究和普彤塔考查、考证与宣传工作的有识之士。
为了考证
普彤寺、普彤塔的起源,并为家乡的历史文化资源正名,巩先生在家境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先后购买了数千册有关历史与佛教的图书资料。
他曾自费专程前往湖南长沙、湖北武汉等地的文物部门,寻找普彤塔为汉朝建筑的关键实物证据御碑。
他撰写的《普彤塔-中国第一塔》、《中国佛教第一寺应是我省南宫普彤寺》等文章先后被《人民日报.海外版》、《乡音》、《民族与宗教》、《老人世界》、《
河北日报》等中央及省、市媒体发表,并被国内30余家报刊转载,引起强烈反响。
他的研究成果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佛教协会和美国东方文化艺术中心的重视与关注。
肇建年考证
普彤塔是一幢佛教古塔,坐落在
南宫市(
县级市)西约1.5公里处。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5°21'19′′,北纬37°22'07′′,地面
平均海拔28米。
现存普彤塔为八角形楼阁式九级红砖塔,通高33米,呈明代建筑风格。1982年
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方志资料显示,普彤塔建于
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
若果真如此,则该塔建造年代比公认的“神州第一刹”
白马寺(始建于永平十一年)及其齐云塔(始建于永平十二年)还要稍早,可谓神州最早之
佛塔。
此说是否属实,涉及佛教初传汉地的诸多问题,有必要加以探究。
方志记载及其解读
经查,自明朝至民国,共编南宫志书10部,其中7部传世,可供今人查阅[①],而其中[明]嘉靖版、[清]
康熙版和民国版的《南宫县志》可作为代表。
[明]嘉靖版《南宫县志·卷之一·地理志第一·古迹》关于普彤塔的记载如下:
普彤塔,在废县。
刘庄永平十年建,贞观四年重修。有唐时断碑:大耳禅师重建。
[清]康熙版《南宫县志》对嘉靖版《南宫县志》的记载有所补充:
普彤塔,在旧城。汉明帝永平十年建,贞观四年重修。有唐时断碑:大耳禅师重建。基周三十二武,高十仞。府志一作“彤塔书院”。
普彤塔,在旧城,汉明帝永平十年建,贞观四年重修。有唐时断碑:大耳禅师重建。基周三十二武,高十仞。《一统志》作“普同寺”。《正定府志》作“彤塔书院”。
从上述方志资料可以获得如下信息:
(一)历代《南宫县志》均明确记载普彤塔建于
刘庄永平十年,而且文中没有“传”、“闻”的字样。这表明,普彤塔建于永平十年的传说非常久远,至少明清两代南宫当地方志著者对此说不存疑议。
(二)各版县志中对普彤塔的地理位置描述十分准确,增强了关于普彤塔建造年代记述的可信度。所谓“废县”或“旧城”,就是成化十四年(1478年)以前的南宫县城,因被洪水淹浸而废弃,在新县城以西3华里处(见嘉靖版《
南宫县志·卷之二·建置志第二·城池》。距离现
南宫市中心1.5公里。
(三)因地震和洪水之患,普彤塔在历史上屡遭损毁,但又多次被修缮和重建,反映了当时人对该塔的珍视。县志中特别提到,
唐朝大耳禅师曾主持普彤塔的重建,这一点值得特别注意。
据[宋]道彦《景德传灯录·忠国师章》记载,大耳三藏法师是“西天”高僧,
李豫时抵达帝都。唐代宗因闻知大耳三藏法师“得心慧眼”(能够以心灵感知他人所思,亦即有“他心通”),遂敕令他与
中原地区高僧忠国师当面验证:
三藏方见师,便礼拜,而立于右边。师问:汝得他心通耶?对曰:不敢。师曰:道老僧即今在什么处?曰: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却去西川看竞渡?师再问:汝道老僧即今在什么处?曰: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却在
天津市桥上看弄狲?师第三问语曰亦同前,三藏良久而罔知去处。师叱曰:这野狐精!他心通在什么处?三藏无以对。
而嘉靖版《
南宫县志·卷之四·杂物志第八·仙释》则记载:
大耳禅师,不知何许人也,唐
贞元年间居
普彤寺,建浮图,高十余丈。
李豫在位年代是公元763-779年;“贞元”是
李适年号,相当于公元785-805年。看来大耳法师是唐代宗时抵达首都,唐德宗时到达南宫的。一位
印度旅华高僧,专程到南宫普彤寺
住持一段时间,并且倾力修缮已经损毁的普彤塔,这一事件印证了普彤塔在海外僧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佐证了普彤塔的特殊身世。
有必要说明,上述几部县志中所记“
贞观四年”疑为“贞元四年”之讹,因为大耳三藏法师应当是在贞元年间重修普彤塔的,除非有证据表明,在贞观年间另有人重修普彤塔。
相关文物及其分析
如果说县志资料有所欠缺,那么已发现的文物资料则可以提供补充和佐证。
1、1995-2006年,在
南宫市境内3处地点陆续发现
北朝至
唐朝时期
汉白玉和青石佛教造像残件数百件,应为唐朝末年“武宗灭佛”事件的遗迹。特别是在普彤塔侧畔
群英湖湖底发现的
北齐时期汉白玉佛教造像残件近百件,堪称中国佛教考古稀有发现。这些佛教造像数量众多,年代久远,且许多造像基座上都镌刻着供养者的姓名,可弥补方志之不足,佐证南宫普彤塔年代之久远,名声之显赫。
2、据南宫文物管理部门介绍,1990-1992年
河北省文物局拨款,由河北省古建筑研究所主持,对普彤塔进行维修时,曾经发现一块带铭文石板残片,系民国二十二年(1933)修缮普彤塔的记事板,上有铭文说明普彤塔的建造年代:
此铭文说明普彤塔的肇建时间是永平十年,而竣工时间是永平十五年初,历时近5年,这应当符合当时
南宫市的物力状况和建塔主持者的精力状况。此外,永平十年是众所周知的佛教始传中国内地标志性年代,如果普彤塔肇建于永平十年,则建塔的发起者只能是传说中第一批来中国内地传法的
印度高僧
迦叶摩腾(Kashyapa-matanga,又译称“迦叶摩腾”,意译为"饮光象")以及
竺法兰(Dharma-ratna,即天竺的“法宝”,概顺
汉族三字姓名习惯,故均以三字称呼之)等人,因为当时中国内地别无佛僧。
3、
邢台市文物局现收藏1966年大地震时从普彤塔塔顶震落的3尊明代铜佛像,其中最大的一尊(高41厘米,重6.25公斤)佛像背部有铭文,说明普彤塔肇建者的确是摄摩腾等人:
……永平十五年正月十五
迦叶摩腾建……竺法兰……大耳三藏公……至元和四年
破五节海和尚重修,至嘉靖十五年七月十五重修……
此段铭文中的“永平十五年”应当是普彤塔的建成年代。
也许正是因为普彤塔的初建者是外国僧人,所以后来才有多名外国僧人对其进行修缮。除前文提到的“大耳三藏”外,此段铭文中的“海和尚”疑为“海东和尚”,即一位
天宝时期来华访学的新罗高僧(见[宋]
赞宁《宋高僧传·卷四》)。先后有两位海外高僧对中国的一座
佛塔进行修,这种情形在佛教史上并不多见。它是否暗示普彤塔的身世非同一般呢?
迦摄摩腾旅行路线推测
方志和文物所提供的线索,使普彤塔的修建与“
永平求法”联系起来,因此有必要回顾一下佛教史上这个著名事件。
所谓“永平求法”,就是
刘庄(
东汉第二位皇帝刘庄)于永平年间派遣使者前往西域迎请佛法之事,是世所公认的佛教传入中国内地之始。惟因“正史”《
后汉书》中对此只记有寥寥数语,而记载该事件的其他多种著作又说法不一,以致后人无从了解事件的详情,而仅能推测其梗概: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某夜,汉明帝梦有金身大神飞翔于殿前,因此询问朝臣;有人回答说:西方有身高一丈六尺的金色大神,称作佛;于是汉明帝派遣使者赴
印度迎请佛法;汉使者在大月氏国(
贵霜帝国,Kushan)遇到印度高僧
迦叶摩腾等,遂带领高僧返还东土,以白马驮载佛经和佛像,终于永平十年十二月底抵达
东汉首都
洛阳市[③];
刘庄接见摄摩腾等人,并下令将高僧安置在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鸿胪寺下属的馆舍,并且在第二年(公元68年)敕令在洛阳城雍门外兴建僧院,即“
白马寺”,又于永平十二年(公元69)敕建“
齐云”(后称“齐云塔”);印度高僧摄摩腾和
竺法兰等在白马寺完成了第一部
文言文佛经--《四十二章经》的撰译工作,佛教从此传播于
中原地区九州。
根据这个史实轮廓判断,若南宫普彤塔肇建于永平十年,其日期只能在
迦叶摩腾等人进入
东汉首都之前,因为他们抵达
洛阳市的日期已经是永平十年年底。
如果摄摩腾等在抵达阳之前开始建造普彤塔,就意味着他们从西域到洛阳的旅行路线经过南宫。这是否可能呢?
首先应当承认,从西域到洛阳的最便捷路线不经过
南宫市。这条路线西起
帕米尔高原的
乌孜别里山口,东到东汉首都洛阳,分为三段。第一段是西域都护府辖区,其路线是乌孜别里山口--疏勒--龟兹--焉耆--戊己校尉城--宜禾校尉城--玉门关;第二段是凉洲
刺史辖区,其路线串联“河西五郡”(
敦煌郡、
酒泉郡、
张掖郡、
武威郡、
金城郡)以及
陇西郡和汉阳郡(永平十七年改
天水郡置)的治所;第三段是
司隶校尉辖区(即当时中央直辖区),其路线是天水--长安--弘农--黾池--函谷关--
洛阳市。
在这条“便捷路线”中,从
乌孜别里山口到玉门关,是处于汉朝政权控制下的一连串沙漠绿洲,自然是汉朝使者旅行的最佳路线;而从玉门关到武威郡治所姑臧(今
甘肃省武威市),是狭长
河西走廊中别无选择的路径;但是自武威以东,道路有多条,可供旅行者选择。而恰恰在
刘庄即位当年,武威以东的路段上出现了严重情况。《后汉书·卷二·明帝纪第二》记载如下:
秋九月,烧当羌寇
陇西县,败郡兵于允街。赦陇西囚徒罪减一等,亦复免是年更赋,遣者
张鸿讨叛羌于允吾,鸿军大败战殁。冬十一月,遣
中郎将窦固监捕虏将军
马武,讨烧当羌。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就在汉明帝即位当年(
中元二年,公元57年),游居于
金城郡和
陇西郡的“烧当羌”(
羌族一支)暴动,先在陇西郡的允街(音“沿佳”)城打败驻陇西汉军,又在金城郡的允吾(音“沿牙”)城附近打败朝廷派来的征讨军队,斩杀汉军统帅张鸿及其所统官兵。紧急关头,
刘庄派遣窦固作监军,委派马武为主帅,率领重兵,才将暴动镇压。但是羌人活动并未从此被遏止。永平初年,金城郡和陇西郡境内大道被旅行者视为险途。因此
迦叶摩腾和汉使者难免要避开这段道路,向东北方向迂回。
向东北方向迂回可能是“小迂回”,也可能是“大迂回”。前者是指经过
安定郡(在
武威郡东方、
金城郡的东北方,亦属于凉州
刺史辖区),沿泾水进入
司隶校尉辖区,抵达
长安后再续走“便捷路线”的第三段;后者是指经过凉州刺史辖区的安定郡、
北地郡进入并州刺史辖区(包括今
山西省大部以及
陕西省、
内蒙古地区各一部),然后进入
冀州刺史辖区(大致相当于今
河北省的中南部),最后转入
洛阳市。由于两汉之际长安城及其周围地区(
右扶风、
京兆尹、左冯翊)屡遭兵,以致
建武年间曾出现“
三辅大饥,人自相食,城郭皆空”的情况,估计
迦叶摩腾等人可能进行“大迂回”。此外,汉使者和摄摩腾选择“大迂回”路线的原因还有两个。
第一,明帝求法的动因。世人皆知
刘庄“感梦”而求法,却鲜有人分析他为何“感梦”。《后汉书》中记载了明帝两次“感梦”,一次发生于是永平十七年,《后汉书·卷第十上·后纪第十上·阴皇后纪》记载为:
十七年正月,当谒
原陵,明帝夜梦先帝太后如平生欢。既寤,悲不能寐,即案历。明旦日吉,率百官故客上陵,其日降甘露于陵树,帝令百官采取以荐。会毕,帝从席前伏御床,视太后镜中物,感动悲涕,令易脂泽装具。左右皆泣,莫能仰视焉。
另一次“感梦”发生在“
永平求法”事件之前,其梦境已为人所熟知。《后汉书·卷一百十八·西域传第七十八》记载为:
传明帝梦见
金朝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身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帝于是遣使天竺问佛道法。
后一段记载没有标明“感梦”的年月,但是联想到阴太后崩于永平七年正月癸卯,葬于二月庚申(见《后汉书·卷二·明帝纪第二》),可以推断此次“感梦”发生时间应当与阴太后逝世或安葬的日期相去不远。
刘庄与其母亲的深厚情感史书中多有记载,他的两次“感梦”都与其母亲阴太后(
阴丽华)有关,这本不足为奇。但是,它能够说明,汉明帝遣使求法之初衷,并非寻求海外治国之道,而是要拜求有大功德的异域神祇庇佑母后亡灵,以尽自己孝心。而
冀州与阴太后以及汉明帝的经历密切相关,例如阴太后(当时为
阴贵人)就是在冀州的元氏县生下汉明帝的。既然汉使者明了汉明帝的心迹,在被迫迂回奔赴
洛阳市的情况下,取道冀州以取悦于汉明帝,并非不可思议之举。
第二,冀州与
刘秀、
刘庄父子的特殊关系。众所周知,冀州是东汉光武帝刘秀起家之地。当年刘秀开始经略
河北省,曾经受到豪强
王朗(当时占据
邯郸市)的追迫。刘秀经过
南宫市时,躲到一所民舍中避风雨,当时惶然不知投奔何处,奇迹般见到一位白衣老者,指点他投奔约80华里外的
信都郡治所(当时南宫县属于信都郡),于是取得了第一座归自己控制的城池。正是在
信都县立脚之后,刘秀才得以率军转战河北,取
正定县,陷
元氏县,克房子,占邯郸,在篙县(后改名为
高邑县)称帝(见《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上》)。为纪念在南宫的奇遇,后来
东汉朝廷在南宫县建立“大风亭”(见嘉靖版《
南宫县志·卷之一·地理志第一·古迹》),标明此处是东汉王朝的“福地”。而在
刘秀、
刘庄父子统治期间,
冀州始终是东汉朝廷统治最稳固的地区。因此汉使者携
迦叶摩腾等取道冀州,不仅可以确保旅途安全,而且可以沿途瞻仰元氏、高邑、南宫等地“圣迹”。
从
太原市刺史辖区进入冀州刺史辖区,必须穿越
太行山脉,其数条道路皆为河谷通道,诸如浣水河谷、沱河河谷、绵曼水河谷、漳水河谷,而其中滹沱河河谷大概是摄摩腾一行所经之路。做此推测的理由有两个:第一,该河谷中央水流终年不断,河畔道路较为宽敞,两侧山峰植被之繁茂为太行山脉中段所鲜见,地理条件最佳。第二,滹沱河蜿蜒穿流太行山的地段,即东经113°30'-114°30',北纬38°00'-39°10',后来在这里兴建了几座名寺,如太行山西侧的
五台山佛教寺院群,太行山东侧的临济宗的祖庭临济院(寺);从
正定临济寺(寺)向东南约75公里,有赵州柏林寺;再向南约80公里,就是南宫的的普彤寺。这些寺院虽然规模不一,却都有起源于
东汉的传说。传说固然不等于历史,但是其中可能包含着历史信息。
由此判断,
迦叶摩腾等人的第三段行程可能是从
太原市刺史辖区,沿滹沱河进入
冀州刺史辖区,经由真定(属于
常山国)、元氏(属于常山国)、
高邑县(属于常山国)、南宫(当时已属于安平国)、
邯郸县(属于
赵国)等地,再由魏郡进入
司隶校尉辖区,最终抵达洛阳。
考证结论
综上所述,历代《
南宫县志》关于普彤塔始建于永平十年的记载是有所依据的。可以推测,迦摄摩腾等
印度高僧在从西域赴
洛阳市旅途中,曾经在南宫逗留,并且于此期间开始修建普彤塔;在他们到达洛阳之后,继续这项工程,直至永平十五年春完工。
几点说明
对于以上结论,还有几点说明。
第一,永平十年是普彤塔的肇建年代,据现有已知的历史资料证明,普彤塔是中国内地肇建年代最早的
佛塔。因此,完全有理由称普彤塔是“中国第一佛塔”。
第二,普彤塔虽然也泛称为“塔”,但估计它不是“浮屠”,而是“
支提”。依照印度佛教惯例,安置舍利的塔称作“浮屠”(Stūpa),而不安置舍利的塔称作“支提”(Caitya)。根据南宫文管部门资料记载,在1990-1992年修复普彤塔时,发现该塔1-6层塔为空筒结构,底部有一水井,7-9层是实心结构,整塔之中未发现安放舍利宝匣的空间。由此推断该塔并未安置舍利,应当是弘扬佛法的标志,以表明佛法从此在中国内地扎根。
第三,有学者注意到,
迦叶摩腾和
竺法兰不是同时到达
洛阳市的,即摄摩腾于永平十年十二月三十日抵洛阳,而竺法兰稍后才至。这不禁令人猜想,究竟什么事情耽搁了竺法兰的行程?会不会是普彤塔的筹建呢?
有关记载
明帝感梦,佛现永平;
月氏缘遇,罗汉东行;
远赴帝都,先达风亭;
宝地献瑞,筹建普彤。
赤砖通体,七宝凌空,
庄严肃穆,悠久堪称。
天灾损毁,代有修葺;
今逢盛世,重现繁荣。
[①]传世的7部志书是:(1)[明]叶恒嵩修,刘濂纂:《
南宫县志》(五卷),嘉靖十四年修,三十八年刻本,现藏于
中国国家图书馆;(2)[明]
邢侗纂修:《南宫县志》(十三卷),万历年间修,现藏于国家图书馆;(3)[清]胡纂修:《南宫县志》(十二卷),
康熙十二年刻本,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和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4)[清]周修,陈柱纂:《南宫县志》(十六卷),
爱新觉罗·旻宁十一年刻本,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和
河北省档案馆;(5)[清]戴世文修,
乔国桢纂:《南宫县志》(十八卷),光绪三十年刻本,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和
保定市图书馆;(6)[民国]黄容惠修,
贾恩绂纂:《
南宫县志》(二十六卷),民国二十五年刻本,现藏于
中国国家图书馆和
河北省档案馆;(7)[清]佚名氏:《南宫乡土志》,光绪年间抄本,现藏于国家图书馆。佚失的3部志书是:(8)无名氏:《南宫图册》(二卷);(9)无名氏:《南宫县志》;(10)[明]卢风纂修:《南宫县志》(十卷)。参见
河北大学地方志研究室编,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审定:《河北历代地方志总目》,
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本文中所引用3部《南宫县志》,就是上列志书中的(1)、(3)和(6)。
[②]发现大量残损佛教造像的3处地点是:垂阳镇北慈达村西北河床、北胡办事处小关村群英湖北部湖底、仔仲镇后底阁村村西取土坑。后底阁村外的考古发掘迄今尚未结束。因河北省文物研究专家正在对数量众多的佛教造像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作者不便描述文物详情。
[③]
东汉首都应确切称作“雒阳”,其地理位置在今
洛阳市东15公里,本文中顺从今人之惯称,写作“洛阳”。
[④]有关“永平求法”事件的考证,参见佛教史专家汤用彤先生所著《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汤用彤卷》,
河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1996年,第1-614页。
[⑤]关于东汉时期的州郡设置和东西交通路线,参见
谭其骧主编:《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
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
[⑥]参见
徐金星:《洛阳白马寺》,
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