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山位于
桂平市西北部,距离市区约25公里,总面积1806.7公顷,北回归线贯穿中部,是较为完整的
热带、
亚热带自然季雨林区。
大平山地理结构奇特,风光绚丽多姿,绿林瀑布溪流别具一格,有北回归线上的绿色宝库之誉。1980年被划分为动植物自然保护区,是
龙潭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植物种类繁多,生物资源丰富。
植物品种共计164科507属1015种,有属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三类植物
桫椤、
格木、
日本五针松;动物种类共计8目23科40属,有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鳄蜥、
猕猴山甲等。
植物资源品种丰富 大平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拥有的植物品种共计164科、507属,1015种。它的面积仅相当于桂北
猫儿山的九份之一,相当于
大瑶山的一百二十三份之一,但其拥有的植物种类之多,却远远超过猫儿山和大瑶山。在大平山,有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类植物树蕨、猪(龙)血木、木连等,这些被称为“
活化石”的遗植物,在保护区内广为分布,有的地方还成片生长。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二、三类植物,有花香木、木爪红、
竹柏、
日本五针松、
任豆、篦齿叶
竹节树、
格木、紫荆树等。这些树种,都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有的是名贵的风景树或上乘的建筑用材树种。有的树种,如
泡桐、青岗栎、
厚皮香、红苍木、红花油茶,以及多种颜色的
杜鹃花属,异香扑鼻的
唐菖蒲、
报岁兰,还有野生的猕猴桃、悬勾子等,都是其他地方难得看到的,而在大平山则随处可见。中草药在大平山植物资源的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里拥有药用植物共570种,占整个植物品种总数的56.2%,占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品种总数的16%。较常见的中草药有:猪(龙)血木、
黄精、鸡骨草、贯仲、
骨碎补、
石斛,
钩藤、
栀子、牛七、
狗脊、丁公藤、
野生黑芝、
七叶一枝花等。其中,猪(龙)血木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好的止血药,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
珍禽异兽种类繁多 大平山的动物资源也很丰富。据近年调查,数达八目二十三科四十属之多。这里常见的鱼类的石鳜、乌鲜、
胡子鲶、
鳗鲡目、秤星鱼等十多个品种。蛙类有山蛙、平原蛙之分,山蛙(蛤)类有
石蛙、
大绿蛙、
大头蛙、
华南湍蛙、
华南雨蛙;平原蛙类有泽蛙、
沼水蛙、
虎纹蛙等。这里出产的蛙个体特大,有的每只重达一斤。
爬行纲有蛇、蛤、
鹰咀龟、变色晰蜴、斑蜥等。蛇类中,有
蟒蛇、
眼镜王蛇、竹叶青等。这里有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二类动物:
猕猴、穿山甲、
林麝、
黑颈长尾雉、
鸮形目、
锦鸡属等。属于三类保护的野生动物有
鬟羚、
小灵猫(香狸)、
丹顶鹤、大壁虎、虎纹蛙等。
大平山自然保护区位于
桂平市境西北部大藤峡腹地,距城区约25公里。这里山体陡峻,沟壑纵横,雨量充沛,有
节理发达而奇特的地理结构,壮丽多姿的山水风光,芬芳醉人的奇花异草,罕见的
热带林木和珍禽异兽,是
桂东南较为完整的热带、
亚热带自然季雨林区。有“小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之称。1980年桂平县人民政府发布公告,划为动植物自然保护区。
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大平山自然保护区面积约28000千亩,主峰马赖顶海拔1158米,其旱冲、崩冲、天堂山、小平山、龙冲、深冲、斜冲顶等山峰,大都在海拔800米至900米之间,相对高度800米左右。据地理学家考察研究,大平山的形成年代比较古老,早在
地质年代的加里东运动时期就露出了海面,至今已有三亿年的历史。比之西山,它的形成大约要早一亿二千万年。大平山受第四冰河(
更新世的
喜马拉雅山脉运动)南下的破坏较少,因而远古时期的一些
热带、南亚热带的生物得以幸存。大平山坐落北回归线北缘,
大瑶山余脉南端,是热带海洋季风的迎风面,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雨量1893毫米,年均积温7600℃以上,大于6℃的天气平均300天。成土发育在
泥盆纪的泥层上,
土层厚度30厘米至60厘米以上,自然肥力较高。所有这些,为林木生长提供了优厚的自然条件。
丹霞地貌构造奇特 大平山自然保护区地形复杂,构造奇特。沟谷多呈“V”字形,有的呈“u”字形,成九十度角的悬崖峭壁随处可见,从沟底抬头仰望,往往只见蓝天一线。由盘迭而上的岩石形成的一座座山峰,有如其大无比的
千层糕。由峰顶俯瞰山下,但见丛林莽莽,在茫茫云海中时隐时现,变幻无穷。尤为可贵的是,这里的山体构成多为紫红色
页岩和灰色的
砂岩,错杂相间,岩层特厚,
节理发达,属国内外罕见的丹霞地貌。由于林木葱郁,水源丰富,大平山瀑布特多。小平山天桥瀑布飞流直下,一泻百余公尺,响声如雷,水花飞溅数十米之外,景象尤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