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赞古
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的下辖村
南赞古村是甯氏大村,是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之村庄。此村建于明永乐时期,永乐期间,宁氏先祖宁志刚从洪洞县迁此,宁氏遂成为该村第一大姓。该村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是羊绒之都的典型村庄。《姓氏考略》所记载的这段文字:“甯,康叔之后,至成公生季食采于甯,以邑为氏,望出齐郡。又与宁通,汉甯成,《史记》作宁成。”
简介
南赞古村是甯氏大村,是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之村庄,该村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是羊绒之都的典型村庄。
历史背景
据传,村中南海菩萨庙中曾有铁,上有铭文记载,此村建于明永乐时期,永乐期间,宁氏先祖宁志刚从洪洞县迁此,宁氏遂成为该村第一大姓。
宁氏史脉
宁甯二氏相通 系承姬姓后裔
作为人的姓氏,宁、甯二氏,一向是相通的。虽然有人把他们严格划分为两个姓氏,但绝大多数的人都混为一谈,在书写时,宁、甯不分,连最伟大的史书《史记》也不例外。
那么,在实质上,他们究竟是形别姓异的两个不同姓氏,还是根本就没有任何分别的一家人呢?甯姓读四声,寧姓读二声。要了解这个问题,必须先行熟读《姓氏考略》所记载的这段文字:“甯,康叔之后,至成公生季食采于甯,以邑为氏,望出齐郡。又与宁通,汉甯成,《史记》作宁成。”
由这段文字看来,宁、甯二氏,的确是一父所生,同母所出,绝对可以不分彼此,混为一谈。换言之,这个家族的子弟,可以把自己的姓氏写为“甯”,也可以比较省事地写作“宁”。
这个可以有两种写法的姓氏,《姓氏考略》上记述得很清楚,是从春秋时代的卫国来的。换句话说,他们是发祥于距今两三千年前的河北省河南省一带,是源远流长的一个古老家世。他们的始祖康叔,是姬发的同母弟,在当时被封为诸侯的周文王众多子弟之中,表现得出类拔萃,曾经于周公诛灭反叛的武庚之后,把商朝的遗民治理得皆大欢喜。后来,更被其侄姬诵举为司寇,光彩异常。
不过,在不分彼此的宁、甯二氏之中,宁氏还有另外一支组成份子,所以过去才会有学者主张严格区分这两个姓氏,不宜混为一谈。宁氏的第二支组成分子,根据考证,是赫赫大名的秦始皇的本家,也就是上古颛顼嬴姓后裔,这一点《姓》和《急就篇》有记载:“宁氏与秦同姓,秦襄公曾孙谥宁公,支庶因以为氏”。
这派说法,言之成理,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应该把宁、甯二氏严格地划分。但是,如果进一步追溯,则嬴姓的始祖,是黄帝的曾孙康叔的父亲周文王,也是黄帝的姬姓后裔。姬、嬴二姓既然统统都是源自黄帝,则显而易见,宁氏尽管有两个水源,但也都是同父所生。所以,宁、甯二氏似乎大可不必在写法上斤斤计较。
被普通采认源自3000年前卫国的宁氏,在春秋时代表现得出类拔萃,不同凡响。当时的两位卫国人宁俞宁戚,都是长久以来备受敬仰的了不起历史人物。
宁俞,就是大名鼎鼎的卫武子,是当时卫国的大夫,贤明忠勤,于卫文公有道之时,无事可见,当姬郑无道之日,却不避艰险,被孔子极口赞美为“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宁戚是春秋初期的卫国人,修德不用而商贾,宿于齐国的东门之外。有一天,率先称霸诸侯的齐桓公夜出,听到他饭牛扣牛角而歌,从歌词中,知道他的贤德,就命管仲迎拜为齐国的上卿,表现得果然高明,后来还进一步继管仲为齐相,千古垂名。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简介
历史背景
宁氏史脉
参考资料